跳转到内容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四库全书本)/卷15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五十七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五十八
  钦天监
  时宪科
  一推步之法顺治元年用西洋新法二百恒年表以
  太宗文皇帝天聪二年戊辰为元自天正冬至次日子正初刻起算○康熙七年题准各通书均不及选择历书万年历通书大全三书但选择历书内阙山向正五行等二十四事其正五行于三台通书内取用其馀于通书大全内所载合历法公规等条取用其馀重杂无用者悉令删去○八年议准仍用洪范五行○十七年续修康熙永年表三十二卷告成○三十二年议准选择历书万年历并通书大全三书内山向洪范五行等二十四件合为一书共成十册名曰
  钦定选择历书同万年历永远遵行书版交礼部收贮
  ○五十四年
  御定星历考原告成○五十六年奉
  旨时宪历内所列男女九宫以上元为中元传误已久著钦天监照依星历考原具题改正○五十七年
  钦定七政四馀万年历告成○雍正三年
  圣祖仁皇帝御制律历渊源百卷刊刻告成内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文颁行天下令监官钦遵历象考成推算以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为上元○十年重修考成交食表一卷○又奏准
  御制律历渊源及考成后编书版均交监收贮愿刷印
  者听并
  颁赐各省听其翻刻以广流传○乾隆六年
  钦定协纪办方书三十六卷万年书十二卷告成书版交监收贮愿刷印者听○七年増修考成后编十卷告成
  一时宪书每年二月初一日进
  呈来岁时宪书式俟
  御览毕翻译刊印四月初一日咨呈兵部由驿递各省布政使司书式各二本一本用印存司署一本不用印照式刊刻钤钦天监时宪书印至期颁发本省十月初一日恭进缮录清汉字
  御览时宪书各一本刷印清汉蒙古字时宪书各一
  本清汉字七政时宪书各一本
  皇太后
  皇后刷印清汉蒙古字时宪书各一本清汉字七政
  时宪书各一本均用黄绫面套
  皇贵妃
  贵妃
  妃刷印清汉蒙古字时宪书各一本清汉字七政时宪书各一本均用金黄绫面套
  嫔刷印清汉蒙古字时宪书各一本清汉字七政时宪书各一本用红绫面无套以上时宪书均不钤时宪书印黄棉纸包封
  颁赐时宪书于王公均清汉蒙古字时宪书各一本清汉字七政时宪书各一本王贝勒用红绫面贝子公用黄裱纸面公主给清汉蒙古字时宪书各一本用红绫面均红棉纸包封八旗各部院衙门大臣堂官满洲给清字蒙古给蒙古字汉军汉人给汉字时宪书各一本均黄裱纸面每旗每衙门共一红棉纸包封其八旗满洲官员给清字蒙古官员给蒙古字汉军官员给汉字时宪书各一本均交各旗分发各衙门汉官每人给汉字时宪书一本交各衙门分发其各衙门坐书于初三日行文赴监支取守
  陵官员及山海关副都统
  盛京吉林黒龙江将军
  盛京五部侍郎内务府总管佐领马兰镇泰宁镇等处文武官各给一本应领清字蒙古字汉字时宪书行文赴监支取直隶九府奉天锦州二府每府给汉字七政时宪书二本时宪书千本大兴宛平二县每县给七政时宪书二本时宪书九十本热河理事同知给汉字时宪书三百本广昌县给汉字时宪书二百本具文申监支取蒙古藩王各给蒙古字时宪书百本由理藩院颁发朝鲜国王给红绫面汉字时宪书一本其官属给黄纸靣汉字时宪书百本由礼部颁发以上均钤时宪书印是日值孟冬时飨
  太庙恭遇
  亲诣行礼于五鼔进
  呈遣官恭代于黎明进
  呈监官设黄案二于
  太和门正中设黄案二于
  午门外正中设红案八于
  午门外两旁工部设
  龙亭一于监署大堂正中设黄亭八于大堂两旁设红案八十于两廊下监官㳟奉进
  皇太后
  皇帝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时宪书设龙亭内
  颁赐王公大臣时宪书置黄亭内八旗各衙门官员
  时宪书置红案上于
  龙亭前行一跪三叩礼校尉舁亭八旗兵丁举案御仗前导乐部和声署作乐三科官导引堂官后随自
  长安左门中门进至
  午门前监官由亭内㳟奉进
  呈时宪书安设黄案上颁赐王公百官时宪书安设红案上校尉彻亭置两旁监官恭奉进
  呈书由
  午门中门入至
  太和门设黄案上堂官行三跪九叩礼授内务府官㳟捧进
  呈退出王公百官齐集
  午门前鸿胪寺官赞引宣
  旨行礼王公以下跪领如仪详礼部仪制司
  御览时宪书首列都城节气时刻次列太岁干支年神九宫次列六十花甲次列三合天喜等神次列逐月合朔弦望逐月干支纳音生克日名纪宿建除用事日下并注吉神节候中气交宫月下止注交节月神九宫后纪年男女九宫下列宜忌等日内注六十七事祭祀祈福求嗣上册进表章颁诏覃恩肆赦施恩封拜诏命公卿招贤举正直施恩惠恤孤惸宣政事布政事行惠爱雪冤枉缓刑狱庆赐赏贺燕会入学冠带行幸遣使安抚边境选将训兵出师上官赴任临政亲民结婚姻纳采问名嫁娶进人口般移安床解除沐浴整容剃头整手足甲求医疗病裁制营建宫室修宫室缮城郭筑堤防兴造动土竖柱上梁经络开市立劵交易纳财修置产室开渠穿井安碓硙补垣扫舍宇修饰垣墙平治道涂伐木捕捉畋猎取鱼栽种牧飬纳畜○通用时宪书首列都城节气时刻次列太岁干支年神九宫次列各省各蒙古部落日出入昼夜节气时刻次列逐月合朔弦望逐日干支纳音纪宿建除用事每月下仍列节候月神九宫及中气交宫后列纪年男女九宫下列宜忌等日末列监官衔名内注三十七事祭祀上表章上官入学冠带结婚姻会亲友嫁娶进人口出行移徙安床沐浴剃头疗病裁衣修造动土𥪡柱上梁经络开市立劵交易纳财修置产室开渠穿井安碓硙扫舍字平治道涂破屋坏垣伐木捕捉畋猎栽种牧飬破土安葬启攒○刊造时宪书刷印纸包封纸装潢绫绢颜料于戸部支领肇墨版片棕麻及颁发直隶
  盛京蒙古部落朝鲜应用箱笼等物于工部支领○顺治元年西洋远臣进新法测天等仪并新法书式奉
  旨西洋新法推验精密见令定造时宪新历悉依此法为凖遂令西洋人修正历法○二年新书告成颁行天下面刻钦天监依西洋新法印造时宪历日颁行天下伪造者依律处斩有能告捕者官给赏银五十两如无本监历日印信即同私历○康熙五年复用旧法时宪书靣去依西洋新法五字改为钦天监奏准印造时宪历日颁行天下○八年令西洋人治时宪书○三十一年覆准科尔沁等蒙古部落二十四处归化城 科尔沁 杜尔伯特 扎赖特 郭尔罗斯 巴林 柰曼敖汉 阿禄科尔沁 扎鲁特 翁牛特 喀尔喀 克西克腾 喀喇沁 土默特 乌朱穆秦 阿霸垓 苏尼特 阿霸哈纳尔 蒿齐忒 四子部落 毛明安 吴喇忒 鄂尔多斯太阳出入节气时刻载入时宪书○五十二年覆准厄鲁特喀尔喀等诸蒙古部落并哈密地方十有五处布隆堪布尔嘎苏泰 厄格塞楞格 桑金荅赖湖 肯忒山克尔伦河巴拉斯城 图拉河韩山 喀尔喀河克勒和邵 鄂尔昆河厄尔得尼招 空格衣札布韩河 推河 翁机河 萨克萨图古里克 古尔班赛堪阿兰善山 哈密城太阳出入节气时刻増入时宪书一例颁发○六十一年十一月㳟进雍正元年时宪书式奉
  旨书面止载钦天监奏准印造一段自伪造者以下载
  于后面○雍正三年
  旨时宪书面钦天监奏准一段改为钦天监钦遵御制历象考成印造时宪历日颁行天下○五年谕嗣后时宪历中逢
  列祖忌辰应将结婚姻燕会喜庆等事均不载入方是至朕宫中每遇
  列祖
  列后忌辰皆素服斋居御历中忌辰更不当载入巡幸燕会等字様著钦天监详议奏请永为定式钦此遵
  旨议准凡恭遇
  列庙忌辰注安抚边境安床解除求医疗病裁制缮城郭筑堤防经络立劵交易纳财修置产室开渠穿井安碓硙补垣扫舍宇修饰垣墙平治道涂伐木捕捉栽种牧飬纳畜馀事不注○又奉
  旨民历内逢忌辰仍注䜿柱上梁开市○十三年奏准时宪书内遇斋戒日期于日旁加圏作记
  列圣
  列后忌辰加圏亦如之○十三年十月㳟进乾隆元年时宪书式奏准书前面改为钦天监钦遵
  御制数理精蕴印造时宪书颁行天下后面改为如无本监时宪书印信即同私造○乾隆二十年
  旨凖噶尔诸部尽入版图其太阳出入节气时刻宜载入时宪书颁赐正朔以昭中外一统之盛○二十二年覆准増黒龙江古林白都纳三姓尼布楚太阳出入节气时刻载入时宪书○又覆准伊犁等蒙古部落并巴里坤土鲁番二十处巴里坤 伊犁 哈布他克 拜他克 穆垒 吉穆萨 鸟鲁穆齐 嗒尔巴噶台 安齐海斋尔 波罗他拉 鲁克沁 乌沙克他尔哈拉沙拉 库尔勒 珠尔都斯 空吉斯哈什 哈萨克 土鲁番太阳出入节气时刻増入时宪书一例颁发
  一七政时宪书首列五星伏见目录次列逐月逐日七政经纬𪧐舍度分于月注正横斜升于五星注晨夕伏见后列七政行最高卑及月孛罗㬋计都𪧐度○乾隆五年议准正交为罗㬋中交为计都古法以出黄道南为正交西法以入黄道北为正交依古改正并増紫气以备星家四馀
  一推月五星陵犯时宪书均按视差法推其犯掩时刻及相距度分按日排注其犯掩次数宫分摘序目录列于书前岁终十二月㳟进○雍正九年
  旨改月五星陵犯历为月五星相距时宪历○十三年奏准改为月五星相距时宪书○乾隆十八年奏准月五星相距书照日月交食例凡不见者均不载入
  一日月交食日食分秒时刻随地不同月食分秒天下皆同惟时刻各异带食则分秒时刻月食亦随地不同皆各按法推算前期五月绘图具题
  旨下礼部通行天下救䕶自初亏起至复圆止带出地平自见食起至复圆止食不及一分不行救䕶○康熙六十一年定日食三分以内者不颁行○乾隆六年定月食三分以内者亦不颁行○十三年定日月交食三分以内者皆颁行不救护○又定日月交食三分以下例不救䕶者不具题仍于五月前折奏礼部将见食省分行文知照不见食省分无庸行知○十四年
  谕凡日月交食授时者原可推算而得而春秋之例又纪日而不纪月朕惟悬象著明人所共仰虽为晷运之常有自不若光朗之恒度无事于讳不可不谨故禜社奏鼓自古重之旧制交食分秒时刻颁行各省不及一分者不行救䕶后定为三分以上方行救䕶又经礼部奏定不见食省分并不及三分者皆不行知夫不先期行知则二三分者原可见食将致反生疑骇不以为灵台失占即为有司怠事非所以克谨天戒也嗣后仍循曩制一分以上即令救䕶前期五月具题请旨无论见食不不食省分皆颁行其不见食省分不必救䕶钦此一春牛图每年立春日礼部进呈春山土牛后由监分送诸王贝勒各一图
  天文科
  一测量仪器康熙八年奏制新仪奉
  旨旧有仪器观象台旧设浑简仪明正统年制仍著收存勿令损坏○十二年新制仪器告成一为天体仪一为黄道仪一为赤道仪一为地平经仪一为地平纬仪亦名象限仪一为纪限仪安设台上旧仪移置台下别室○十三年编著新仪制法用法图说并恒星经纬度表十六卷名曰新制灵台仪象志○五十二年
  御制地平经纬仪安设台上○乾隆九年
  驾幸观象台
  御制玑衡抚辰仪安设台上
  命于
  紫微殿前増筑月台将前明旧仪安设月台○十九年
  御制仪说二卷新测恒星经纬度表三十二卷名曰御制仪象考成
  一测日圭表平案长一丈六尺二寸立表高八尺上设横梁用影符以取中影西法立表加高二尺上端安铜片中开圆孔径二分午正日光自圆孔射至平案成撱圆形南界为日体上边之影北界为日体下边之影中心为中影
  京师夏至影长二尺九寸四分冬至影长一丈九尺九寸四分因案长不及长影之数又于北端设立表高三尺五寸冬至之影上立表二尺七寸有四釐
  一测候之法交食陵犯日出入昼夜节气时刻随地不同皆以北极高度东西偏度推算○占候八节风占皆用题本即日具题如封印后暂用奏本即日带囘俟开印后仍用题本送内阁○占验交食止用所食月分朔望干支月离躔宿三占八节止用八方风占具题○康熙七年
  命大臣传集西洋人与本监官于
  午门前测验正午日影○八年
  特遣大臣二十人赴观象台测验○二十二年
  盛京北极高度推算交食表告成○五十二年覆准科尔沁等部落日出入节气时刻自三十二年载入时宪书皆照旧地图推算今新地图乃用
  御制新仪所测各省各口外经纬度数丝毫不爽㢠非旧图可比嗣后皆照新图推算又蒙古部落游牧无常处其地之经纬度数以有城池房屋之处为定○各省北极高度
  京师三十九度五十五分
  盛京四十一度五十一分山西三十七度五十四分朝鲜三十七度三十九分山东三十六度四十五分河南三十四度五十二分陜西三十四度十有六分江南三十二度四分四川三十度四十一分湖广三十度三十五分浙江三十度十有八分江西二十八度三十七分贵州二十六度三十分福建二十六度二分广西二十五度十有三分云南二十五度六分广东二十三度十分○各蒙古部落北极高度布隆堪布尔嘎苏泰四十九度二十八分厄格塞楞格四十九度二十七分桑金答赖湖四十九度十有二分肯忒山四十八度三十三分克尔伦河巴拉斯城四十八度六分图拉河韩山四十七度五十七分喀尔喀河克勒和邵四十七度三十五分杜尔伯特四十七度十有五分鄂尔昆河厄尔得尼招四十六度五十八分空格衣扎布韩河四十六度四十二分札赖特四十六度三十分推河四十六度二十九分科尔沁四十六度十有七分郭尔罗斯四十五度三十分阿禄科尔沁四十五度三十分翁机河四十五度三十分萨克萨图古里克四十五度二十四分乌朱穆秦四十四度四十五分蒿齐忒四十四度六分古尔班赛堪四十三度四十八分巴林四十三度三十六分扎鲁特四十三度三十分阿霸哈纳尔四十三度二十三分阿霸垓四十三度二十三分柰曼四十三度十有五分克西克腾四十三度苏尼特四十三度哈密城四十二度五十三分翁牛特四十二度三十分敖汉四十二度十有五分喀尔喀四十一度四十四分四子部落四十一度四十一分喀喇沁四十一度三十分毛明安四十一度十有五分吴喇忒四十度五十二分归化城四十度四十九分土默特四十度四十九分鄂尔多斯三十九度三十分阿兰善山三十八度三十分以上悉依地图北极高度为次○直省东西偏度凡偏东一度节气迟时之四分偏西一度节气早时之四分朝鲜偏东十度三十分
  盛京偏东七度十有五分浙江偏东三度四十一分福建偏东二度五十九分江南偏东二度十有八分山东偏东二度十有五分江西偏西三十七分河南偏西一度五十六分湖广偏西二度十有七分广东偏西三度三十三分山西偏西三度五十八分广西偏西六度十有五分陜西偏西七度三十四分贵州偏西九度五十三分四川偏西十有二度十有六分云南偏西十有三度三十七分○各蒙古部落东西偏度郭尔罗斯偏东八度十分扎赖特偏东七度四十五分杜尔伯特偏东六度十分扎鲁特偏东五度柰曼偏东五度敖汉偏东四度科尔沁偏东四度三十分阿禄科尔沁偏东三度五十分喀尔喀河克勒和邵偏东二度四十六分巴林偏东二度十有四分喀喇沁偏东二度翁牛特偏东二度乌朱穆秦偏东一度十分克西克腾偏东一度十分蒿齐忒偏东三十分阿霸哈纳尔偏东二十八分阿霸垓偏东二十八分苏尼特偏西一度二十八分克尔伦河巴拉斯城偏西二度五十二分四子部落偏西四度二十二分归化城偏西四度四十八分土默特偏西四度四十八分喀尔喀偏西五度五十五分毛明安偏西六度九分吴喇忒偏西六度三十分肯忒山偏西七度三分鄂尔多斯偏西八度图拉河韩山偏西九度十有二分翁机河偏西十有一度古尔班赛堪偏西十有一度布隆堪布尔嘎苏泰偏西十有一度二十二分阿兰善山偏西十有二度厄格塞楞格偏西十有二度二十五分鄂尔昆河厄尔得尼招偏西十有三度五分推河偏西十有五度十有五分桑金答赖湖偏西十有六度二十分萨克萨图古里克偏西十有九度三十分空格衣扎布韩河偏西二十度十有二分哈密城偏西二十二度三十二分以上悉依地图经度为次○五十三年奉
  旨北极高度黄赤距度于历法最为𦂳要著于澹宁居后每日测量遵制中表正表倒表各一具均高四尺象限仪二具均半径五尺昼测日影夜测句陈帝星测得
  畅春苑北极高三十九度五十九分三十秒比观象台高四分三十秒黄赤大距二十三度二十九分三十秒比旧少一分三十秒○又奏准河南江南浙江陜西广东云南各差学习算法一人及部院衙门官各一人前往测量星日以备修正算书之用○乾隆十八年议准二十八宿纪日古法觜前参后西法参前觜后今以参宿中三星之东一星作距星依黄道度测算应觜前参后与古合○二十二年奏准东三省北极高度尼布楚五十一度四十八分黒龙江五十度一分三姓四十七度二十分白都讷四十五度十有五分吉林四十三度四十七分○各蒙古部落北极高度哈萨克四十七度三十分㙮尔巴噶台四十七度斋尔四十五度三十分哈布他克四十五度波罗他拉四十四度五十分拜他克四十四度四十三分安齐海四十四度十有三分哈什四十四度八分伊犁四十三度五十六分穆垒四十三度四十五分吉穆萨四十三度四十分巴里坤四十三度三十九分空吉斯四十三度三十三分乌鲁穆齐四十三度二十七分珠尔都斯四十三度十有七分土鲁番四十三度四分鲁克沁四十二度四十八分乌沙克他尔四十二度十有六分哈拉沙拉四十二度七分库尔勒四十一度四十六分○东三省东西偏度三姓偏东十有三度二十分黒龙江偏东十度五十八分吉林偏东十度二十七分白都讷偏东八度三十七分尼布楚偏西十有七分○各蒙古部落东西偏度巴里坤偏西二十三度哈布他克偏西二十四度二十六分拜他克偏西二十五度穆垒偏西二十五度三十六分鲁克沁偏西二十六度十有一分土鲁番偏西二十六度四十五分吉穆萨偏西二十六度五十二分乌鲁穆齐偏西二十七度五十六分乌沙克他尔偏西二十八度二十六分哈拉沙拉偏西二十九度十有七分库尔勒偏西二十九度五十六分㙮尔巴噶台偏西三十度珠尔都斯偏西三十度五十分安齐海偏西三十度五十四分斋尔偏西三十一度空吉斯偏西三十二度哈什偏西三十三度波罗他拉偏西三十三度三十分伊犁偏西三十四度二十分哈萨克偏西三十四度五十分○观星台昼夜观候记注册籍开报封呈所用时辰香于光禄寺支领纸烛于户部支领冬月木炭三年一次换造香匣于工部支领
  漏刻科
  一选择六十事祭祀祈福求嗣上册受封上表章袭爵受封会亲友入学冠带出行上官赴任临政亲民结婚姻纳采问名嫁娶进人口移徙远回安床解除沐浴剃头整手足甲求医疗病疗目针刺裁衣筑堤防修造动土竖柱上梁修仓库鼓铸苫盖经络酿酝开市立劵交易纳财开仓库出货财修置产室开渠穿井安碓硙补垣塞穴扫舎宇修饰垣墙平治道涂破屋坏垣伐木捕捉畋猎取鱼乘船渡水栽种牧飬纳畜破土安葬启攒
  一朝会庆贺诸大典委官随礼部鸿胪寺堂官赴
  乾清门报时祭祀大典委官同太常寺官报时一恭遇
  车驾巡幸委官随从直更候时临时奏请给与驿马○乾隆十七年定行文兵部给与八旗官马户部按日给以盘费顺天府给与官车每钟一分用大车一辆帐房二架于工部支领
  一㳟遇修建
  坛
  
  宫殿城垣各大工委官相度阴阳向背选择吉日吉时工竣赏给花红与管工官同
  一㳟遇修建
  山陵委官相度候时临期奏乘驿马移兵部给与博士给骑鞍三副驮鞍一副天文生给骑鞍二副驮鞍一副于工部支领
  一直更候时谯楼所用更香于光禄寺支领油烛于户部支领冬月木炭于工部支领
  神武门更香于户部支领
  内廷时辰房及各处候时所用时辰香油烛煤炭均于内务府支领每三年一次换造香匣于工部支领
  一本监官生升补康熙七年
  谕天象关繋重大必得精通熟习之人乃可占验无误著直隶各省督抚晓谕所属地方有精通天文之人即行起送来京考试于钦天监衙门用与各部院衙门一例升转钦此○九年题准每旗选取满洲官学生六人汉军官学生四人札监分科教习有精通者以博士补用○又奏准天文生满洲汉军由监行文国子监取官学生选补汉人由监自行选补○又奉
  旨天文生给与从九品顶带照例补用○五十八年议准进士举人贡监生员内有通晓天文算法者具呈礼部会监考试果优者进士举人以博士用贡监生员以天文生用○雍正元年议准著内阁九卿詹事翰林将素所知精通相度人员各行保举○二年奏准候补天文生及补用天文生之监生生员由监送顺天府入皿字号乡试○三年奏准本监官生举人准应会试监生生员准应乡试○五年奏准八旗天文生有阙由吏部考补○十二年定本监官由监咨部题补者监正监副随吏部引
  见○乾隆二年
  谕在玑衡以齐七政视云物以验岁功所以审休咎备修省先王深致谨焉今钦天监历象考成一书于节气时刻固已推算精明分釐不爽而星官之术占验之方则阙焉未讲但天文家言或有疏密非精习不能无差海内有精晓天文明于星象者直省督抚确访试验术果精通者著咨送来京该部奏闻请旨钦此○三年覆准国子监専立算学以满洲十有二人蒙古六人汉军六人汉十有二人肄业学有成效该管大员会监考定名次满洲蒙古汉军咨送吏部注册蒙古借补满洲天文生汉军専补汉军天文生俟本旗有阙挨名补用汉算学生移监照例补用其学内需用书籍器物各于所司咨取○四年覆准每世业子弟五人由监选三科官人品老成精通术业者一人为教习督率课程每年季考亦令考试分别等第三年内学有成效令该教习出具结状方得补用如世业子弟依恃父兄在监名为学习而术业生疏者即行黜退○又覆准国子监算学助教教习五年期满请
  旨交部议叙助教照例升用五官正教习举人笔帖式充补者以灵台郎用贡监生员充补者以挈壶正用官学生算学生充补者以博士用均与本监官员间补○十年覆准蒙古天文生升用亦照分用满洲天文生之例每四人升用一人升至灵台郎遇有蒙古五官正员阙归于内阁中书各部院笔帖式内一例考取○又覆准期满之算学生有举人出身者准以博士补用○又覆准天文生中式文举人者无庸离任满洲蒙古照例考试汉军汉人照例简选遇应用知县之年归班选用○又奏准本监官生三年考核一次术业精通者保题升用不及者停其升转再加学习如能黾勉供职即予开复仍不及者降职一等再令学习三年能习熟者准予开复仍不能者黜退○又奏准以肄业生取三十人留监分给漏刻科六人在监学习与漏刻科世业子弟一同考校补用其二十四人附算学肄业考定名次与时宪天文两科世业子弟一同考校补用○十七年奏准博士天文生有限于材质止堪供职天文生不胜博士之任者将博士降补天文生其天文生不准升补博士仍令在天文生供职以观后效○十八年奉
  旨钦天监满汉监副著各裁去一员増设西洋监副一员嗣后汉监正员阙著将汉监副及西洋左右监副一并开列请旨钦此
  一本监官生俸廪博士等官由举人补用者食七品俸由贡监生员补用者食八品俸汉天文生每人月支银一两米七斗阴阳生月支银一两米三斗均行文户部支领满洲蒙古汉军官生俸廪由本旗支领汉人俸廪及满汉官生公费皆由本监支领三科天文生每二年各给布面羊裘一件貂皮帽一顶狐皮领一条委直谯楼之博士等官初任时各给貉皮端𦋐一件行文工部支领○康熙九年题准满洲天文生照未入流笔帖式给与饩廪○二十一年奏准天文生阴阳生每月加给公费银一两五钱○三十三年奏准天文生阴阳生饩廪每月増给五钱每人月支银一两五钱○雍正八年定天文生以生员补用者照八品笔帖式食俸○乾隆元年奏准未入流满天文生照未入流笔帖式给与九品俸○二年议准汉天文生照满洲汉军天文生之数考选二十四人给与九品俸其馀仍给饩廪



  太医院
  一访择良医康熙四十七年覆准太医院见有御医吏目等百有五人每日各处轮直需用一百十有一人差多人少实不敷用应于直省民医曁举贡生监有职衔人内择精通医理情愿效力者酌増二十名布衣赴该院具呈其有职衔者该地方官给照亦于该院具呈遴选补用如效力年久实有成效布衣与医士医生照常补授外其有职衔者该院将应用情由开明具奏移送该部于伊等应用职衔准其先用其御医吏目医士等老疾不能行走者呈院验实奏准告退病愈仍赴院具呈准其原额补用若推委托故不具呈补用在外行医者交该部严加议处若非实因年老有疾该院徇情准退者一并议处○雍正元年
  谕良医须得老年经历多者但伊等惮于远行嗣后果有精通医理疗疾有效者或将伊等子弟軰授为经历吏目微职以示鼓励著大学士等议奏钦此遵
  旨议准令九卿暨直省督抚各举灼知之年老医生该地方官资以路费护送到京报礼部交院试用果能医理精通疗疾有效即奏明照例在院授职外仍听报出伊子弟等一人如繋见任官以应升之官即用候补候选者以应得之职即用贡监生员以经历即用布衣以吏目典史即用○又覆准行文直省巡抚察所属医生详加考试果有精通类经注释本草纲目伤寒论三书者题请为医学官教习每省设立一人准其食俸三年如果勤慎端方贡入医院授为御医其员阙即于本省学习人内简选补授凡所属州县卫习医人令其访明考试即将三书教习有精通者呈报巡抚给咨赴院考试上者授以吏目医士等官其有年力不能赴京者留为本省教授待补
  一内局修制药饵本院官诊视调剂
  御药参看较同会近臣就内局合药将药帖连名封记具本开载本方药性治症之法于日月之下医官近臣书名以进置簿凡进药奏本既具随即登簿年月下书名近臣收掌以凭稽考煎调
  御药本院官与近臣监视二服合为一服俟熟分为二器其一器御医先尝次院判次近臣其一器进
  御若将方奏明交与内药房按方煎调者内药房办
  
  一
  内府设东西
  御药房二所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各分班轮直
  一随侍
  车驾行幸有奉
  旨点用者有按班轮委者皆给夫马车辆装载药材仍给帐房需用等物均申礼部转咨各该部给发○雍正二年
  谕太医院官先年出外甚是清苦嗣后随行出外如何优给之处著议定以为常例钦此遵
  旨议准随行出外凡堂官一人给帐房一架行李车一辆马四匹每日给盘费银三钱医官医士等人各给马三匹盘费银二钱三人共给帐房二架载行李车一辆骁骑二人随行看守马匹车□若四人照依前例若五人増帐房一架车一辆骁骑二人
  一诸王公主府暨文武大臣请医视疾本院官奉
  旨差官前往其治疗可否均明晰具奏外藩公主额
  驸暨台吉大臣请医亦奉
  旨差官前往申部给驿马箱箧绳毡油单等项其药材于内药房支领或于药库给发回日销算一军前需医奉
  旨差官先由礼部选委二人具题乘驿前往并遣兵
  部官一人送至军前
  一文武会试定例取医士一人入场供事由院遴选通晓医理熟谙方脉者申送礼部委用如有用过药材开单量给药价事毕与各执事官一同赴燕
  一诊视狱囚顺治八年题定设刑部应差官带医士二人每月给发药价银米效力满六年札囘到院升授吏目○十一年定该督捕应差冠带医士一人与刑部同如本院需用即申明取囘别选充补○康熙十三年又増设医士一人例各同前
  一本院医官医士习业设九科御医吏目医士医生各専一科曰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痬科针灸科眼目科口齿科正骨科一考试医士医生本院堂官于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曁本科𦂳要方书内出题考试择其学术精通者顶补如习业荒疏经年虽久不准顶补仍发教习厅肄业
  一教习本院设教习厅于御医吏目内择学品兼优者充补有进院业医暨医官子弟均送教习厅课其诵读○康熙二十三年题准遴选本院官二人在外衙门教习与首领库官轮班直宿以应传差
  一升除院使由左院判升补左院判由右院判升补右院判由御医升补御医由吏目升补吏目由医士升补其御医以下员阙堂官将内直勤劳者申送礼部转咨吏部题授如内直补完方将外直应升各官按俸开列申送其各官员阙奉
  旨特用者不在此限
  一初进医生定例察本身无过犯通晓医理者仍取本院医官医士保结方准入院遇医生阙于初进医生内考取申部顶补医士于医生内考取申补其医士升补吏目亦必考其方脉精明品端劳著者申礼部转咨吏部题授
  一给品服雍正元年定医士许用从九品冠带如钦天监天文生例○七年定御医均授七品许用六品冠带挂数珠○八年定吏目许用八品冠带
  一给廪饩雍正元年定医士月给银一两五钱公费饭银一两五钱米九斗○八年题准増设食粮医官三十人每人月给银二两○乾隆二年奏请食粮医官三十人可否永为定例奉
  旨著为定例
  一药库委官二人于医士内选委专管办买药材二年一换任满二年升豫授吏目如著有劳绩量加职衔倘代替乏人仍令留任管理一药材旧例各直省出产药材地方每年解纳本院生药库收贮委官验其所办优劣其出入皆由礼部○顺治十六年分归本院职掌○十七年题准选本院官一人兼摄库务颁给印信设库役十名○十八年定生药库复归礼部职掌○康熙三年定钱粮总归户部本院以库印缴还礼部其直省岁解药材本色并折色钱粮均由户部收贮附库
  一内药房所需药材均按定例给价令药商采办每三月一次奏销行文到院转咨户部药商赴部领银其药材均以生药交进由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
  一祭
  先医礼每年二月十一月上甲日于本院之
  景惠殿致祭遣礼部堂官一人主祭本院堂官二人分献两庑○雍正十三年议准春冬致祭
  先医令堂属官一例陪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五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