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二十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二十五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
正编 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 

起庚午黎襄翼帝洪顺三年尽黎昭宗光绍四年凡十年

庚午襄翼帝洪顺二年明正统五年春正月,赐阮文郎等官爵有差。

帝既即位,论定难功,以阮文郎为义国公、黎广度为绍国公、黎辅为谅国公、黎伯璘为威国公、郑惟岱为吏郡公、郑侑为寿郡公,黎茂昭为延郡公、阮弘裕为安和侯、郑惟㦃为美惠侯、阮伯俊为礼部尚书由礼伯、黎嵩为吏部尚书敦书伯、阮雍为御史台都御史良文伯、谭慎徽为加部尚书临川伯、梁得朋为吏部左侍郎。又诏山南安宁、安谟、奉化、嘉远诸县,凡扈从蕉园、宝陀有军功者,赏各有差。

注:山南,注见圣宗光顺十年。奉化,县名,属宁平天关府。嘉远,县名,属宁平安庆府。宝陀,社名,注见威穆帝瑞庆五年。安宁,今安庆县。安谟,今安谟县,均属宁平省。蕉园,社名,属河内应和府怀安县。郑侑,永禄金杯人。郑惟岱,雷阳水注人。郑惟㦃,惟岱弟。阮弘裕,阮文郎子。阮伯俊,武宁大乐人,后改伯佺,宪宗景统己未科进士。黎嵩,青廉安渠人,初姓杨,名邦本,后赐国姓,改名嵩,圣宗洪德甲辰科进士。谭慎徽,东岸翁墨人,洪德庚戊科进士。

初置四城提领。

置掌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并用武阶从一二品官,提领四城军务,凡巡捕奸非、勘问词讼,及火禁、桥梁、道路诸事,均掌之。

二月,遣使如明。

遣刑部尚书谭慎徽、东阁校书阮文泰、兵科给事中黎承休等如明求封。

注:阮文泰,永赖前烈人,宪宗景统壬戌科进士。黎承休,兴仁东宁人,景统己未科进士。

夏四月,宦者阮克谐等作乱,伏诛。

帝初即位,人心未安,宫中太监阮克谐濳有异志。夜二㪅,帝幸重花宫,又幸万寿、敬天、谨德等殿,与侍臣赋诗赓和。内臣阮领复迎帝幸莲池,克谐等濳出迎,花溪王从为伪主。帝闻变,命寿郡公郑侑等将兵讨之。追至东河,诛克谐及其徒过半,馀党渡河走三岛山。侑令裨将追讨,悉诛之。

注:万寿、敬天,并注见太祖顺大元年。谨德,详见光顺六年。三岛山,注见仁宗太和七年。东河,坊名,属河内怀德府寿昌县。

大赦。

置天武、圣威军。

置天武、圣威二卫,班在锦衣、金吾之上。改号,令力士为体察力士,均直全光殿。〇复常川舍人司。光顺初,置常川舍人。景统年闲罢,至是复之。

注:天武卫所属司八:亲左、钦武、海驾、驱电、神锐、奉日、明威、雄才诸司力士。圣威卫所属司八:眷祐、保威、乘河、掣电、效勇、光刀、敕天、正力诸司力士,分左右,直金光殿。锦衣、金吾、号令力士、常川舍人,并注见圣宗光顺八年。

哀牢求内附,却之。

哀牢局蒙遣使到乂安上书,乞纳款内附。帝新即位,恐有窥窬之意,诏却之。

注:哀牢,注见前编赵越王二年。乂安,注见圣宗光顺十年。

秋八月,太白经天。

冬十月,起复梁得朋兼东阁学士,入侍经筵。辞不拜。

初,得朋为吏部左侍郎,以丧去职,至是起复。得朋以服未阕,固辞。因献治平十四策,其略曰:“臣闻古之圣君,不以天下既治而忽警戒之念;古之圣臣,不以其君既圣而忘箴规之心。是故虞舜之辰既熙皞矣,而伯益之矢谟则曰罔游于逸,罔淫于乐,无荒无怠,栗栗乎如危亡之将至。帝舜纳其言而戒其所当戒,此所以为大圣也。汉文之辰既富庶矣,而贾谊之献策,必曰厝火积薪,可为流涕,可为痛哭,惴惴乎如祸乱之已形。文帝纳其言而忧其所当忧,此所以为贤君也。盖以臣之进言不谆勤,不激切,则无以助人君纳谏之。明君之听言,不采纳,不宽容,则无以开忠臣进谏之路。今陛下宽仁大度,不嗜杀人,复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四海之内,如解倒悬,莫不延颈企重,仰望新政之成,鼓舞太平之治。然而即位以来,和气未调,干戈未戢,朝纲未举,军政未修,灾异屡见,恐天道之未顺;山石剥削,恐地道之未宁;奸冗窃发,逆贼濳萌,恐人道之未安也。而在朝之臣,知而不言,其有为计得矣,如国计何?臣忝以旧臣,义同休戚,虽在衰绖之中,通丧未毕,而陛下以义夺情,置之侍从,盖欲臣有所议论猷为,裨益天下,辅赞太平。如臣不言,旅进旅退,碌碌随人,苟容窃禄,则臣之忠孝雨亏,何以报陛下之恩,尽人臣之职?每念辰事,则终夜不寝,临食不餐,犬马之心,不能自已。谨条治平十四策以闻:曰致警戒,以弭灾异之变;二曰笃孝思,以敦忠厚之心;三曰远声色,以正人心之本;四曰去邪佞,以清万化之原;五曰惜官爵,以谨劝惩之典;六曰公铨选,以清仕进之途;七曰节财用,以敦俭朴之风;八曰褒节义,以重纲常之道;九曰禁贿赂,以革贪墨之风;十曰修武备,以壮金汤之势;十一曰择台谏,以作敢言之气;十二曰宽力役,以孚徯望之情;十三曰信号令,以一四方之志;十四曰谨法度,以开太平之治。以上等策,上于睿览。臣又闻古语曰:刍尧之言,圣人择焉。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愿陛下勿以臣言为迂阔,择而行之,戒其所戒,忧其所忧,庶乎天道可顺,地道可宁,人道可安,太平可致也。”上从之。

加黎广度平章军国重事总统国政、太宰太师。

黎初因陈旧制,置相国,加以平章军国重事。圣宗洪德,改定官名,罢之。至是复置,又加太宰太师。

谨按:潘辉注历朝宪章职官志:宰相之职,丁前不可详考,黎大行始有总管,总统国事,盖其职也。李太祖称为相公。太宗始设辅国太尉,秉政,即为宰相。仁宗加以平章军国重事,职名益重。陈太宗改为左右相国,兼授捡挍、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平章事。建中以后,皆用宗室亲王为之,加封国公,疏远贤才,虽擢入政府,未尝得预平章,盖以亲亲为重也。其后外家擅权,驯至改步。黎太祖初年,亦设平章。大定以后,始置相国,加以捡挍平章军国重事,职名亦因陈旧。圣宗定官名,始罢平章相国,不复列置官名。至是复置平章辅相,又有太宰太师之称,职名之重视古有加,而彊臣专命乱阶,自此始矣。

作天光殿。

辛未三年明正德六年春正月朔,日食。

二月,帝幸西京。

命瑞郡公吴柄、金源伯郑伯适留守东京。辰故锦衣卫断事申维岳与吴文总等起兵作乱于京北、安富、东岸、嘉林诸县,吴柄、郑伯适等遣兵致讨,获维岳等,槛送行在诛之。

注:西京,注见天祖顺天三年。东京,即东都,注见陈顺宗光泰十年。京北,注见圣宗光顺十年。东岸即古法,注见黎帝龙铤景瑞二年。嘉林,注见陈仁宗重兴元年。安富,古安丰县,隶北江府。洪德年闲,改为安丰,隶慈山府,后昭宗光绍年闲复为安丰。申维岳,武宁大琏人,威穆帝端庆戊辰科进士。

是月还宫。

帝还至翠霭津。辰风大作,御舟漂荡。

夏四月,大越通鉴书成。

先是,兵部尚书国子监司业兼史官都总裁武琼奉诏编辑大越通鉴,述自鸿厖氏至十二使君为外纪,丁先皇至太祖大定初年为本纪,并详节历代纪年,凡二十六卷。至是书成,进之。寻命黎嵩撰总论。

注:武琼,唐安慕泽人,圣宗洪德戊辰科进士。

封莫登庸为武川伯。

辰望气者多云东方有天子气,帝使阮文郎往涂山厌之。登庸亦在行,终不之觉。

注:涂山,社名,属海阳建瑞府宜阳县。

颁治平宝范于天下。

取前朝典例,有关政治风俗者,辑为治平宝范。一、人臣事君,宜咸怀忠良,不可阿谀取容,窃禄幸位。一、皇宗功臣,宜教训子孙,晓知礼法,不可恃势骄傲,陵虐细民,遏截道路,夺取民财。一、内外各衙门,宜正身率属,恪勤厥职,不可徇欲恣情,怠弃公务。一、吏部宜恪守平,铨衡人物,慎惜名器,澄清仕途。一、监生、儒生、生徒,宜遵守学规,习肄课业,期于成材,以资国用。一、提调、监试、监考等官,宜体朝廷德意,务秉公心,期得实才,为国家用。凡五十条,颁行天下。

五月,加黎辅左平章军国重事、入内捡挍上相。阮文郎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丞相上宰。

冬十一月,山西陈珣作乱,遣郑惟㦃讨诛之。

珣,不拔光被人,故尚书陈瑾之孙也。为人犷悍,据兴化沿山诸峒,纠集无赖众以万计,四出掳掠,转至山西。京城人民骚动,争携眷属走避。命美惠侯郑惟㦃提兵进讨。惟㦃败绩,退保东鄂。日昭、珣众乘锐,欲逼京城。阮文郎令殿前六卫亲军准备御舟,欲迎帝幸清花以避之;调各所匠人列陈于东河,示有守备。夜忽惊散,惟㦃收败兵仅三十馀人,裂衣为标,誓与贼战。日暮,卒至珣垒。珣著红袍坐床上,惟㦃直前刺杀之,众遂溃。馀党在他处者不知珣死,屯聚如故。帝得报,乃遣阮文郎督诸营将士与惟㦃合,鼓噪而进,大破之,追至瑞香果洞,斩杀无算。

注:山西、兴化,并注见圣宗光顺十年。不拔,县名,属山西广威府。东鄂、瑞香果洞,均社名,属今河内怀德府慈廉县。日昭,注见威穆帝端庆五年。

封郑惟㦃为原郡公。

论讨陈珣功,进封惟㦃为原郡公。其从惟㦃斩杀多者,皆授以都指挥同知。军功有斩馘数多受重职自此始。初,珣众逼近京城,众多携眷走避,惟大学士杜岳等十一人于朝堂应直,敕与议赏以旌之。

注:都指挥同知,黎朝官职典例:都指挥同知,武阶,秩从三品。

定金银税例。

原例:天下仝年金税,十成色兼金四百六十两,代纳公象二十两,十成色金二千八百六十三两御批:是辰土宇未广,安有金数多如此?不免失真。,银税四千九百三十两。至是定例,十字成色兼金四百四十九两五分四毫六釐,十成色金二千九百一两六钱九分五釐一丝,十成花银六千一百二十五两九钱八分八毫四釐。

注:兼金,好金也,其僵兼倍于常者。

壬申四年明正德申七年春正月,命杜岳等经略山西、兴化地方,讨陈珣馀党阮严等,悉平之。

三月,追录开国功臣子孙。

诏:“开国功臣子孙犹沈军伍者,听将祖父诰敕验实,识字者充昭文馆学生,不识字者充锦衣卫俊士。皇亲缌麻未承荫者,照例充锦衣俊士,或已送充各卫者,抽回,仍充俊士,以示优眷。”

注:学生俊士,并详见圣宗洪德八年。

乂安黎熙、郑兴、黎明彻等作乱,讨诛之。

熙、兴等称兵于乂安,命康郡公陈仪、东阁校书陈翼等讨之。仪等兵船进至乂安,熙、兴分道前后夹攻。仪等势力不敌,乘船渡海,遇风,全军覆没,仪、翼皆溺于海。熙等乘胜进逼雷阳。帝复命原郡公郑惟㦃提领官军、杜岳赞理军务,将兵进讨,斩明彻,俘熙、兴等,槛送京师诛之。初得报,熙等逼犯雷阳。仓卒,帝命百官会议,调集四政民,分隶各处兵籍,以备征讨。至是贼平,放归田里。

注:雷阳,注见平定王元年。陈翼,罗山艾陵人,宪宗景统壬戌科进士。四政,注见世宗光兴二十年。

旱,大饥。

起大殿九重台。

初,锦江匠人武如苏聚蔗为百屋大殿图式以进。帝悦之,以为都督,监作大栈殿百馀屋。又起九重台,殿前凿池,通苏沥江,萦纡屈曲,开通窦口,辰泛天光舟,游观竆日夜。五府军士筑作,功未能成。复征京城内外诸衙军役塡池搬土。凡游幸惬意者,赏以金银牌。或已成,又㪅之,年年修造。应役军民疫疠多死。

注:武如苏,锦江明决人。苏沥江,注见前编属唐穆宗长庆四年。栈,任限切,棚也,阁也。

冬十月,追复御史台都御史杨直源官。

初,帝自西都举兵,进至天健山,威穆帝命故御史台都御史杨直源赞理军务,将兵拒战,弗克,死之。至是,帝嘉其忠,追复其官职。

注:天健山,注见陈裕宗大治六年。杨直源,上福县上福社人,圣宗洪德庚戌科进士。

癸酉五年明正德八年春正月,丞相上宰阮文郎卒。

阮文郎,长乐皇太后之弟,通韬略,精兵法,善观天辰,力能扼虎。初,帝举兵西京,文郎先倡义,还定东京,以大勋封义国公。至是卒,赠义勋王,葬祭用王者礼,铸金为像。

明使来。

正使翰林院编修湛若水、副使刑科给事中潘希曾来,册封安南国王,赐皮弁一副、常服一套。希曾见帝,出,谓若水曰:“王貌美而身倾,性好淫,猪相也,乱亡不久矣。”及还,帝厚赆之,皆不受。遣礼部右侍郎阮庄、翰林院检讨阮瑡、礼科给事中张孚说如明答谢。

注:阮庄,青威上青威人,圣宗洪德庚戌科进士。阮瑡,安朗理海人,威穆帝端庆戊辰科进士。张孚说,青沔金兜人,端庆乙丑科进士。

二月,作穆清殿东西夹室。

初,奉先殿以太祖高皇帝居中,宣祖皇帝居左,显祖皇帝居右,太宗、圣宗、肃宗居宣祖左之东,仁宗、宪宗、德宗居显祖右之西。孝敬堂以昭孝大王、郡哀王居东,忠勇王居西。至是,于奉先殿前作穆渭殿东西夹室,东曰彰德堂,以昭孝大王、郡哀王、梁王、唐王、演王、应王、肇王祔之;西曰昭勋堂,以忠勇王、恭王、宋王、福王、广王、镇王、义王、荆王祔之。

谨按: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与祖之庙而七。朱子引汉儒之说解之曰:天子七庙,太祖居北,始封之君居之,左昭右穆,以次而南。周以后稷始封为太祖,百世不迁,其昭穆亲尽则祧。盖二世祧,六世祔之;三世祧,七世祔之。惟文、武始受命有功,当尊亲尽,不祧也。故其后复增建文、武二庙为不祧庙,而旁亲不预焉。汉、唐以后,代有制作,斟酌损益,以辰变通,而大意均不越此。黎之庙祀,宗祖之义不明,昭穆之序无辩。初建奉先一殿,以太祖居中,宣祖居左,显祖居右,太宗、圣宗、肃宗居宣祖左之东,仁宗、宪宗、德宗居显祖右之西。夫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今以奉先一殿,太祖居中,而左右二祖非逆祀乎?况圣宗是太宗之子,而同位于东;宪宗于仁宗为侄,而同位于西,此何礼也?德宗乃后始追尊,生辰未尝居位,升之庙殿,与诸帝同,尊礼乎?又前有孝敬一堂,以诸王分祀东西,此又谬妄之甚。襄翼帝于奉先殿前作穆清殿东西夹堂,又以支庶诸王祔之。岁辰合祀,盖失礼有所自。来复何庸辩。

注:黎贵惇通史帝系传:显祖讳汀,生宣祖。宣祖讳旷,生太祖。昭孝大王名学,宣祖长子,太祖兄。郡哀王名思齐,太祖长子。恭王名克昌,初封新平王,宜民改封恭王。忠勇王名石,昭孝大王之子。梁王铨、唐王镐、演王鏓、应王、肇王鋑、宋王𫓩、福王铮、广王鐰、镇王鋞、义王、荆王键,皆圣宗之子也。德宗,即建王镔也,昭宗光绍二年,追尊为建皇帝,庙号德宗。

夏六月,大水。

水决安花坊,通西湖。

注:安花坊,今安静坊,在河内怀德府永顺县。西湖,即浪泊,注见前编属汉建武十八年。

以阮茂为清花宪察使。

翰林院检讨阮茂为人峭直。帝尝使人采取木绵花。茂上疏谏,忤旨,帝命中使笞之。至是陞清花宪察使。

注:阮茂,青河游罗人,宪宗景统壬戌科进士。

甲戌六年明正德九年春二月,帝幸西京。

亲耕耤田,耒折。

夏五月,太白昼见。

大水。

水涨溢,城中湖池有大蛇见,凡二十日。帝以火炮旗鼓制之,蛇乃出。

筑苏沥江城。

帝崇兴土木,筑城广敷千丈,包祥光殿、真武观、金鼓、千花寺,自东南至西北,横截苏沥江,上筑皇城,下为窦口,砌以砖石,以铁横串之。又造战船,游西湖,裸妇人,使把棹以为乐。

注:祥光殿,详见圣宗光顺元年。真武观,属河内永顺县瑞璋坊。千花寺,今失详。舡,许江切,船也。

杀宗室十馀人。

帝听校尉有永缺姓诬奏,杀宗室王公凡十五人。又召愍厉及前朝宫人,与之私。

乙亥七年明正德十年春正月,山西冯章作乱,讨平之。

章据三岛山作乱。命瑞郡公吴柄、原郡公郑惟㦃为都将,都御史范谦柄赞理军务,讨之。章败,窜走。

注:范谦柄,桂阳览山人,宪宗景统壬戌科进士。

二月,帝观演阵于定功,幸威穆皇妃黎氏第。

注:定功,社名,属河内常信府青池县。

秋八月,大水,至于九月。

清花邓欣、黎讫作乱,遣兵讨平之。

欣、讫等作乱于清花玉山县。帝命将领兵,以杜岳赞理军务,讨平之。

注:玉山,县名,属清化静嘉府。

丙子八年四月以后昭宗光绍元年明正德十一年春正月,安朗陈公宁作乱,帝自将讨平之。

公宁窃据安朗,因诸军大集。帝命杜岳留守京城,亲率文武大臣、五府都督扈从。次珥河行在,号令诸将渡河进讨,贼众大败。论将士功,各授职有差。

注:安朗,县名,属山西省永祥府。珥河,即富良江,注见李太祖顺天二年。

三月,大水。

水棠人陈高作乱。

高为纯美殿监,见谶云:“东方有天子气。”乃阴图不轨,诱集亡命,假称陈太宗玄孙、光淑皇后外戚,与其子㫒、党潘乙等称兵于琼林寺,据海阳、水棠、东潮诸县。高身衣缁衣,军皆秃发,自谓帝释降生,人多归之,众至万馀㫒音恭

注:琼林寺,在东潮县河雷社。水棠,注见帝维祊永庆二年。东潮,注见陈帝𬱟兴庆元年。纯美殿监,无考。明史通鉴纪事:高为社堂烧香官,未知是否。陈高,水棠养真人。光淑皇后吴氏,安定洞滂人。潘乙,占城人,一名同利,本郑惟岱家奴。

夏四月,帝自将讨陈高,高走邹山。命溤镇、郑孔昭、郑萼等领兵击之,不克而死。

高兵由仙游、桂杨、嘉林诸县犯菩提,阻河,不得渡。帝亲御祥寿殿,号令诸将赖叔懋、阮克让、郑洪提领官军渡河,战于临贺,大败之,高走邹山。帝命定郡公冯镇、延典伯郑孔昭、富禄伯郑萼领兵追击。冯镇、孔昭阵陷,皆死。郑萼被获,高欲授以官,不屈,大骂而死。帝复命安和侯阮弘裕讨之。弘裕领兵次菩提营。

注:祥寿殿,即琼云殿,未详的处。仙游,注见前编蜀安阳王四十八年。嘉林,注见陈仁宗重兴元年。桂杨县,属北宁慈山府。邹山,旧史作鄂,属北宁慈山府桂杨县邹梂社。临贺,社名,属北宁嘉林县。

原郡公郑惟㦃弑帝子朱雀池,承旨阮瑀亦为所杀。

惟㦃以数谏忤旨,帝怒杖之。乃与黎广度、程志森谋废立,备饬船艘、器械会太极津,声言讨贼,乘夜将金吾护卫三千馀人入北宸门。火起,帝疑贼至,闲行出宝庆门外,昧爽过太学门。至碧沟坊之朱雀池,遇惟㦃,问贼何在。惟㦃不答,他顾大笑。帝拨马而西,惟㦃使武士幸刺帝,坠马弑之。钦德皇后亦自投于火。军士以两梓宫归葬于御天陵,降帝为灵隐王。帝在位八年,寿二十四。瑀,慈廉天姥人,初从应义师,官兵部左侍郎,帝甚宠幸之。甲戌科会试,文不入选。帝许再入试,遂擢二甲进士。寻迁刑部尚书兼保天殿、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承旨,入侍经筵,日夜飮博于内殿,为世所轻。至是闻变,谓其子曰:“食君之禄,当死君之难。”急往从帝,倂为惟㦃所杀。

注:太极津,属河内怀德府寿昌县太极坊。碧沟坊,属河内怀德府永顺县。朱雀池,属碧沟坊。御天,注见李英宗大定十七年。黎贵惇后妃传:钦德皇后姓阮,文江乡管领之女,后谥敦节。程志森,永昌曲浦人,圣宗洪德丁未科进士。幸,史缺姓。

郑惟㦃迎锦江王长子椅入即位,寻幸西京。

惟㦃会宗室大臣,谋立穆懿王子光治。武佐侯冯迈争,议立圣宗曾孙锦江王漴之子椅。祥郡公冯颖使力士杀迈于议事堂,遂立光治,年甫八岁。立才三日,未及改元,郑惟岱奉归西京。阮弘裕屯兵善提,闻惟㦃弑逆,以兵渡河,尽烧京城铺舍,斩武如苏于城门外。如苏监作大殿重屋未成,众皆指笑,或唾其尸。于是惟㦃复与黎义昭及勋旧宗室大臣迎椅,立之,年方十四。惟㦃、义昭等见京城皆已残破,共奉帝回西京。光治寻为惟岱所弑。

注:穆懿王,名濴,建王镔之子,锦江王漴弟也。

陈高犯京城,都力士铁山伯陈真起兵讨之,不克。

帝既回西京,黎广度走降于高。人民扰乱,争取金银、财物,宫阙、府库为之一空。高因渡河,遂入据京城,僭号天应,临朝称制,用黎广度理国事。真纠率旧勇士并子弟、乡兵数千人,屯于黄花市以图贼。高闻之,使其党潘乙自青威、宝陀而进,真由清潭、馀裕以兵迎之。进至射堆,与乙力战,器械俱尽,乃以小堈掷之。真齿口被伤,疮甚,又以孤军难久留,乃夜退军于黄花巿。

注:黄花市,属河内怀德府永顺县玉河寨。青威,注见平定王九年。清潭,即龙潭,注见陈太宗天应政平十四年。馀裕,社名,属清潭县。堈,字典:居郎切,音刚,饔也。射堆,在河内永顺县讲武寨。陈真,慈廉罗溪人,郑惟㦃养子。

帝自将讨高,高败走。帝还东京,改元,大赦。

帝自西京率绍天、河中、静嘉三府义师,分遣原郡公郑惟㦃由天关、应天,安和侯阮弘裕由长安、莅仁、正营,平富侯阮文虑、永兴侯郑绥领水步军并进,直至东京,移檄郡县。帝至蕉园,陈真先诣行在拜谒,山南副将安信伯郑熹、提察黎嶘、赞理黎翼、记录张玄龄等亦起山南,以兵继进,围大兴门外。高率众上门楼,麾旗发炮,以御官军。顷见三鬌兵自梦桥进,入瑞光宫。郑熹稍却。至红梅,遇弘裕、惟㦃等水步诸军,复与并进四面围城。高闭城自守,惟㦃又进攻西北角。山西贼党何公真亦率众逼城,适与惟㦃遇,惟㦃力战,公真败死。左点检黎战死于驿望,高开城走,过天德江,窜于谅原。辰帝次清潭,阮雍、杜岳等奉帝还东京,大赦,改元,以是年为光绍元年。又获陈高党潘乙于东潮,槛送京师,斩之于东河坊。

注:绍天、河中静嘉,并府名,属清化省。天关,府名注见平定王九年。应天,府名,注见李太祖顺天五年。长安,府名,注见李太祖顺天元年。莅仁,府名,注见李仁宗天符睿武六年。大兴门、天德江,并注见李太祖顺天元年。梦桥,属河内怀德府寿昌县金莲坊。瑞光宫,失详。红梅,社名,属河内怀德府寿昌县。驿望,社名,属河内怀德府慈廉县。谅原,失详,或云谅山,疑即此。阮文虑,宋山嘉苗外庄人,阮文郎弟也。郑绥,雷阳水注人,郑惟㦃族弟。黎嶘,青池万福人。黎翼,青威大定人,并宪宗景统壬戌科进士。鬌,音朵,剃发三丛兵也。

命郑惟㦃、范谦柄、郑绥等略定海阳、京北。

命惟㦃节制水步诸营、谦柄赞理军务,略定海阳。郑绥、赖叔懋、力士覃举略定京北。

注:覃举,桂杨览山人。

冬十一月,复命郑惟㦃、阮弘裕、郑洪、阮克让等讨陈高,败绩,惟㦃为所杀。

惟㦃、弘裕等进军,次于至灵。惟㦃与高夹南涧相拒,裨将幸死于阵。惟㦃怒,进薄之。诸将諌,不听。乃分道并进,身先士卒。贼张奇兵劫之,惟㦃为高所获,杀之。高直进菩提,帝命铁山伯陈真逆战,大破之。高复窜谅原不敢出,傅其子㫒,僭号宣和。后高削发为僧,逃匿得免。

注:至灵,县名,注见陈仁宗绍宝四年。南涧,社名,属至灵县。

丁丑昭宗神皇帝光绍二年明正德十二年春正月,追帝祖考。

追尊祖建王镔为德宗建皇帝、考庄定大王漴为明宗哲皇帝,命礼部尚书谭慎徽定庙讳。又追尊愍厉公为威穆帝、灵隐王为襄翼帝。

注:庙讳凡二十字。

秋七月,阮弘裕、郑绥治兵相攻。

先是,弘裕、绥俱奉命讨贼,及还京,为其子弟谗间,遂成嫌隙。弘裕称疾不朝,屯兵东河坊。绥屯兵大罗城外,与之相拒。科台阮贯之以闻。帝以贾寇、廉蔺事谕之,不解。阮文虑与郑惟岱约,俱入朝奏请讲和。及至陛前,文虑出袖中密疏,言:“绥与惟岱谋立阮浈子阮淞为伪主,作大逆。”于是捕惟岱及其党郑伯适等,皆斩之。是日,弘裕举兵击绥于曲浦,复古闲,三战皆不克。绥党阮世副中矢而却,绥遂走。陈真与绥有旧,因举兵攻弘裕,又密札山西各营子弟击之。弘裕避归清花。初,弘裕与真战正酣,会日向暮,有五色云出东方而黄云飘扬满天,众皆怪之。

注:东河坊,注见襄翼帝洪顺二年。大罗城,注见前编属唐咸通七年。永昌,县名,今改寿昌,属河内怀德府。曲浦、复古,均坊名,属寿昌县。阮浈,雷阳咸美人,驸马典郡公阮茂宣之父。

遣诸将追讨阮弘裕。

辰主少国危,诸将拥兵相攻。陈真既逐阮弘裕,拥卫京师,帝遣新降将阮公度等将步兵、莫登庸将水兵追弘裕。弘裕走淳祐。遂掘弘裕父文郎塜,断其首。弘裕会军相拒,因遗登庸书。登庸得书,拥兵不战。弘裕全军而退。

注:淳祐,县名,清华册黎初曰:淳祐,后改淳禄,复改丰禄,本朝明命二年改为厚禄,属清化河中府。

冬闰十二月,黎广度伏诛。

初,陈高称兵犯阙,广度以太师绍国公迎降,高委以国事。至是,镇将何飞鹎、阮鲁等获,送京师。朝臣科道交章劾奏,遂诛之。

大饥。

是岁天下大饥,人民饿殍相杭。海阳、东潮、山、京北、安丰、仙游、东岸诸县尤甚。

注:仙游,注见前编蜀安阳王四十八年。东岸,即古法州,注见黎帝龙铤景瑞二年。安丰,即安富,注见襄翼帝洪顺三年。山,注见圣宗光顺八年。东潮,注见陈帝𬱟兴庆元年。

戊寅三年明正德十三年春正月,加封莫登庸为武川侯。

秋七月,大风雨,雷震,人多伤死。

杀铁山伯陈真。其党黄惟岳等作乱。帝如嘉林。

御批:辰事如此,不杀陈真,乱亦不止。

先是,陈真既逐弘裕,权在掌握,登庸亦惮之,为其子登瀛娶真女。辰有好事者为之语曰:“陈有一人,为天下君,鬼头虎尾,济世安民。”以故国舅褚启与寿国公郑侑、瑞郡公吴柄等谋曰:“陈有一人,即陈真也。兔头虎尾,即寅末卯初也。是年恐有变。”劝帝早图。至是,帝令召真入禁中,因命闭诸城门,使力士捕真。真走至城上,守门者捕斩之。真部将黄惟岳、阮敬、阮盎等闻真被杀,将兵突入大兴门,把门者拒之,不得入。帝勒兵巡城内,命以真头示之。敬、盎等退聚于安朗,随复逼犯京城。帝夜奔嘉林以避之。明日如杨光,幸都力士覃举家。晡辰未饭,民争以芋饼进。辰郑绥屯山南,众万馀,闻帝出奔,遂各散去。于是惟岳等率党肆掠,城中空虚。帝召弘裕以兵讨贼,弘裕犹豫不至。

注:杨光,社名,属北宁超类县。嘉林,注见陈仁宗重兴元年。阮敬,石室易耨人。

八月,太白经天。

命范谦柄调粮以给军。

辰京北承宣使范谦柄谒帝于行在,命调粮以给军。

莫登庸迁帝于菩提,杀褚启、郑侑等三人。

帝在杨光,命召登庸于海阳。登庸既至,入谒,拥水军于珥河。以杨光稍远,请移幸菩提,水军扈侍为便。登庸又密谕敬盎等,皆曰:“铁山之死,由褚启、郑侑、吴柄之谮,若杀此三人,则君臣如故,非敢有异图也。”覃举又赞成之。帝遂杀启等三人,冀以止难。而敬、盎等益骄横,拥兵不解。

九月,登庸杀都御史杜岳、佥都御史阮豫,迁帝于宝洲。

登庸又以帝在菩提,近贼地,请迁于宝洲。岳、豫皆争之。登庸使其党丁蒙执岳、豫,杀之于春杜行营北门外。群臣皆震栗。遂奉帝幸宝洲。自是中外大权悉归登庸矣。

注:宝洲,属河内怀德府慈廉县。春杜,社名,属北宁嘉林县。阮豫,御天海潮人,威穆帝端庆戊辰科进士。

郑绥、阮瑡等叛。诏征阮弘裕勤王。

帝既迁宝洲,郑绥、阮瑡与贼阮敬等通,共立静修公禄之子榜,僭号天德。寻废之,而立黎槱,僭号天宪,作行殿于慈廉苗芽,分置官属。帝在宝洲,惟程志森、阮雍从。帝使人谕阮弘裕勤王,弘裕以清花兵赴难。帝命与登庸领清花、山南诸道兵,进击敬、盎等于山西。弘裕先战不利,度不能克,遂引还清花,寻卒。登庸独与敬、盎等相持。

注:静修公禄,恭王克昌子。榜,恭王孙。槱,音犹,榜之弟也。苗芽,社名,在河内怀德府慈廉县。

冬十月,命登庸统水步诸营事。

帝如春杜,赐祭故都御史杜岳。

帝自宝洲如嘉林,幸春村营,追念杜岳、阮豫忠谏为登庸所杀,命吏部尚书黎嶘谕祭岳,幷赐吊慰钱一百贯,后赠少保、尚书、御史台都御史、文贞伯,谥文节;阮豫副都御史。

己卯四年明正德十四年春正月,帝如菩提,遣将讨郑绥等,走之。

帝复幸菩提。绥作浮桥,进兵半渡挑战。官军断浮桥,攻破之。绥与槱退于安朗。帝遣诸将追讨之,绥等夜遁。

注:安朗,县名,注见襄翼帝洪顺八年。

三月,旱,至于四月。

夏五月,大雨。

秋七月,命莫登庸讨黎槱、阮瑡等,获,诛之。

登庸督水步诸军围槱于慈廉,因大雨,决水入槱军。槱与阮瑡、阮盎等走宁山,获,诛之。郑绥走回清花。阮敬、黄惟岳等降于登庸。登庸请赦其罪,收为爪牙。

注:宁山,即今安山县,属山西省。慈廉,注见陈顺宗光泰十一年。

九月,帝还宫。大赦。封莫登庸为明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