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直斋书录解题
◀上一卷 卷二十二 章奏类 文史类 全书终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

章奏类[编辑]

  凡无他文而独有章奏,及虽有他文而章奏复独行者,亦别为一类。

《汉名臣奏》一卷[编辑]

《陆宣公奏议》二十卷[编辑]

  唐宰相嘉兴陆贽敬舆撰。又名《榜子集》。

《令狐公表奏》十卷[编辑]

  唐宰相华原令狐楚悫士撰。楚长于应用,尝以授李商隐。

《范文正公奏议》二卷[编辑]

  范仲淹撰。

《谏垣存槁》三卷[编辑]

  韩琦撰。

《富文忠札子》十六卷[编辑]

  富弼撰。平生历官、辞免、陈情之文也。

《从谏集》八卷[编辑]

  欧阳修撰。

《南台谏垣集》二卷[编辑]

  参政信安赵抃阅道撰。

《范蜀公奏议》二卷[编辑]

  学士蜀忠文公成都范镇景仁撰。

《包孝肃奏议》十卷[编辑]

  枢密副使合肥包拯希仁撰。

《吕献可章奏》十六卷[编辑]

  御史中丞吕晦献可撰。

《经纬集》十四卷[编辑]

  枢密副使会稽孙抃元规撰。

《傅献简奏议》四卷[编辑]

  傅尧俞撰。

《范忠宣弹事》五卷、《国论》五卷[编辑]

  范纯仁撰。

《范德孺奏议》二十五卷[编辑]

  龙图阁直学士范纯粹德孺撰。文正公三子,中子纯礼彜叟至尚书右丞,纯粹守边有将才。文正尝谓仁得其忠、礼得其静、粹得其略。其长子纯祐天成尤英悟,不幸病废蚤世,富文忠深惜之,为作墓志。

《尽言集》十三卷[编辑]

  谏议大夫元城刘安世器之撰。

《王明叟奏议》二卷[编辑]

  翰林学士海陵王觌明叟撰。坐党籍谪临江而卒。其在朝专论苏、程朋党之弊,以为深患。

《丁骘奏议》一卷[编辑]

  右正言毗陵丁骘撰。元祐中在谏垣。嘉祐二年进士也。

《谏垣集》二卷[编辑]

  陈瓘撰。

《闲乐奏议》一卷[编辑]

  殿中侍御史建阳陈师锡伯修撰。熙宁九年第进士,裕陵素知其文行,擢为第三人。苏轼知湖州,师锡掌书记,轼下御史狱,师锡笃宾友之义,安辑其家。轼入西掖,荐自代,明著其事。师锡在元丰已为察官,坐论进士习律罢去,建中靖国再入,未几又罢。

《得得居土戆草》一卷[编辑]

  正言眉山任伯雨德翁撰。其论蔡卞、章惇欲废宣仁尤切,故卞深恨之,故独贬岭外。

《龚彦和奏议》一卷[编辑]

  殿中侍御史河间龚夬彦和撰。以上四人皆建中靖国言事官,极论蔡京者也。

《石林奏议》十五卷[编辑]

  叶梦得撰。

《连宝学奏议》二卷[编辑]

  宝文阁学士安陆连南夫鹏举撰。绍兴初知饶州,捍御有功。及和议成,南夫知泉州,上表略曰“不信亦信,其然岂然”,又曰“虽虞舜之十二州,昔皆吾有;然商于之六百里,当念尔欺”,由是得罪。

《若溪奏议》一卷[编辑]

  资政长城刘班希范撰。尝以同知三省枢密院扈从隆祐南幸。   △《毗陵公奏议》二十五   卷张守撰。

《陈国佐奏议》十二卷[编辑]

  礼部侍郎赤城陈公辅国佐撰。政和三年上舍释褐首选,绍兴初为谏官。

《胡忠简奏议》四卷[编辑]

  胡铨撰。

《玉山表奏》一卷[编辑]

  汪应辰撰。

《陈正献奏议》二十卷、《表札》二十卷[编辑]

  陈俊卿撰。

《龚实之奏槁》六卷[编辑]

  龚茂良撰。

《南轩奏议》十卷[编辑]

  张栻撰。

《胡献简奏议》八卷、《台评》二卷[编辑]

  礼部尚书会稽胡沂撰。

《梅溪奏议》三卷[编辑]

  太子詹事乐清王十朋龟龄撰。   △《省斋历官表奏》十二卷周必大撰。

《轩山奏议》二卷[编辑]

  王蔺撰。

《北山戆议》一卷[编辑]

  户部侍郎濡须王蘧少愚撰。蔺之兄,开禧中谏用兵。

《李祭酒奏议》一卷[编辑]

  国子祭酒锡山李祥元德撰。庆元初论救赵忠定得罪者。

《齐斋奏议》三十卷、《掖垣缴论》四卷、《银台章奏》五卷、《台谏论》二卷、《昆命元龟说》一卷[编辑]

  倪思撰。

文史类[编辑]

文心雕龙》十卷[编辑]

  梁通事舍人东莞刘勰彦和撰。勰后为沙门,名慧地。

《文章缘起》一卷[编辑]

  梁太常卿乐安任昉彦升撰。但取秦、汉以来,不及《六经》。

诗品》三卷[编辑]

  梁记室参军颍川锺嵘仲伟撰。以古今作者为三品而评之,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

史通》二十卷[编辑]

  唐崇文馆学士刘知几子玄撰。《新史》以为工诃古人,拙于用己,然为书亦博矣。“史通”者,汉封司马迁后为史通子,而亦兼《白虎通》之义也。

《史通析微》十卷[编辑]

  唐柳璨撰。讥评刘氏之失。

《史例》三卷[编辑]

  唐右补阙刘𫗧鼎卿撰。知几次子也。

《赋门鱼钥》十五卷[编辑]

  进士马称撰。编集唐蒋防而下至本朝宋祁诸家律赋格诀。

《诗格》一卷[编辑]

  题魏文帝,而所述诗或在沈约后,其为假托明矣。

《诗格》一卷、《诗中密旨》一卷[编辑]

  唐王昌龄撰。

《评诗格》一卷[编辑]

  唐李峤撰。峤在昌龄之前,而引昌龄《诗格》八病,亦未然也。

《二南密旨》一卷[编辑]

  唐贾岛撰。凡十五门,恐亦依托。

《文苑诗格》一卷[编辑]

  称白氏,尤非也。

《诗式》五卷、《诗议》一卷[编辑]

  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

《风骚指格》一卷[编辑]

  唐僧齐己撰。

《诗格》一卷[编辑]

  沙门神或撰。

《处囊诀》一卷[编辑]

  金华僧保暹撰。

《流类手鉴》一卷[编辑]

  僧虚中撰。

《诗评》一卷[编辑]

  桂林僧(原阙)淳撰。

《拟皎然十九字》一卷[编辑]

  称正字王元撰。不知何人。

《炙毂子诗格》一卷[编辑]

  唐王叡撰。

《诗格要律》一卷[编辑]

  进士王梦简撰。

《缘情手鉴诗格》一卷[编辑]

  题樵人李宏宣撰。未详何人,当在五代前。

《风骚要式》一卷[编辑]

  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琉璃堂墨客图》一卷不   著名氏。

《雅道机要》二卷[编辑]

  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

《金针诗格》一卷[编辑]

  白居易撰。

《续金针格》一卷[编辑]

  梅尧臣撰。大抵皆假托也。

《诗评》一卷[编辑]

  不知名氏。

《御选句图》一卷[编辑]

  太宗皇帝所选杨徽之诗十联,真宗皇帝所选送刘琮诗八联。

《唐诗主客图》一卷[编辑]

  唐张为撰。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各有标目。余有升堂、及门、入室之殊,皆所谓“客”也。近世诗派之说殆出于此,要皆有未然者。

《句图》一卷[编辑]

  唐李洞撰。

《文章玄妙》一卷[编辑]

  唐任藩撰。言作诗声病、对偶之类。凡世所传诗格,大率相似。余尝书其末云︰“论诗而若此,岂复有诗矣。唐末诗格污下,其一时名人,著论传后乃尔,欲求高尚,岂可得哉?”

《诗苑类格》三卷[编辑]

  李淑撰。

《林和靖摘句图》一卷[编辑]

  林逋诗句。

《诗三话》一卷[编辑]

  无名氏。

《诗话》一卷[编辑]

  欧阳修撰。

《续诗话》一卷[编辑]

  司马光撰。

《杨氏笔苑句图》一卷、《续》一卷[编辑]

  黄鉴编。盖杨亿大年之所尝举者。皆时贤佳句。《续》者,不知何人,亦大年所书唐人句也,所录李义山、唐彦谦之句为多。西昆体盖出二家。

《惠崇句图》一卷[编辑]

  僧惠崇所作。

《孔中丞句图》一卷[编辑]

  “中丞”者,或是孔道辅耶?

《杂句图》一卷[编辑]

  不知何人所集。皆本朝人诗也。自魏文帝《诗格》而下二十七家已见《吟窗杂录》。

《吟窗杂录》三十卷[编辑]

  莆田蔡傅撰。君谟之孙也。取诸家诗格、诗评之类集成之,又为《吟谱》,凡魏、晋而下能诗之人,皆略具其本末,总为此书。麻沙尝有刻本,节略不全。

《刘贡父诗话》一卷[编辑]

  刘攽撰。

《后山诗话》二卷[编辑]

  陈师道撰。

《潜溪诗眼》一卷[编辑]

  范温元宝撰。祖禹之子。

《石林诗话》一卷[编辑]

  叶梦得撰。

《续诗话》一卷[编辑]

  无名氏。

《许彦周诗话》一卷[编辑]

  襄邑许𫖮撰。

《天厨禁脔》三卷[编辑]

  僧惠洪撰。

《四六谈麈》一卷[编辑]

  谢伋景思撰。

《四六话》一卷[编辑]

  王铚性之撰。

《韵语阳秋》二十卷[编辑]

  葛立方撰。

《渔隐丛话》六十卷、《后集》四十卷[编辑]

  新安胡仔元任撰。待制舜陟之子,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隐。

《䂬溪诗话》十卷[编辑]

  莆田黄彻常明撰。

《续广本事诗》五卷[编辑]

  聂奉先撰。虽曰广孟启之旧,其实集诗话耳。

《山阴诗话》一卷[编辑]

  李兼孟达撰。

《诗家老杜诗评》五卷、《续》一卷[编辑]

  莆田方深道集。

《选诗句图》一卷[编辑]

  高似孙编。

《杜诗发挥》一卷[编辑]

  金华社旃仲高撰。

《观林诗话》一卷[编辑]

  楚东吴聿子书撰。未详何人。

《文说》一卷[编辑]

  南城包扬显道录朱侍讲论文之语。

《四六余话》一卷[编辑]

  杨渊撰。未详何人。视前二家为泛杂。

《艇斋诗话》一卷[编辑]

  曾季狸裘父撰。

《宾朋宴话》三卷[编辑]

  太子中舍致仕贵溪丘昶孟阳撰。南唐进士,归朝宰数邑。著此书十五篇,叙唐以来诗赋源流。天禧辛酉邓贺为序。

《西清诗话》三卷[编辑]

  题无为子撰。或曰蔡绛使其客为之也。   宣和间臣寮言其议论专以苏轼、黄庭坚为本。奉圣旨,蔡绛落职勒停,详见《能改斋漫录》。

《环溪诗话》一卷[编辑]

  临川吴沆撰。

 上一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