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的精神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罪己的精神
作者:汪精卫
中华民国29年(1940年)4月26日

——全国民众庆祝国民政府还都拥护和平大会撰文——

怎样才能担负起和平反共建国的责任呢?扼要一句话,要有罪已的精神。

关于和平运动,一般人所热烈要求的:是收囘主权,完成国家之独立自由。这诚然是必要的,而且是这一次和平运动之真实意义。但是这要求如何才可以达到呢?扼要一句话,要有罪已的精神,才可以达到。

罪己的精神,与傲慢不同,与卑屈更不同。

何以说与傲慢不同呢?如今重庆方面还有人说:‘这一次的战争,日本是侵略者,中国是被侵略者,所以只要日本撤兵,就一切完了。’这是彻头彻尾的傲慢精神。酿成这一次的战争,中国方面全然没有责任吗?‘中国是被侵略者’,中国何以会被侵略呢?因为中国积弱。中国何以会积弱呢?因为中国之内,军阀纵横,共匪猖獗。中国何以会军阀纵横共匪猖獗呢?因为中国政治没有修明,经济没有发达。这样,中国能说没有责任吗?中国以前因为傲慢,弄到这步田地,如今傲慢精神还不除去,恐不至国亡种灭不止。

何以说与卑屈不同呢?有些人说:‘中国因为军事失利,眼见得抗战到底最后胜利是无望了,所心不得不低心下气,讲求和平,以求苟延国家民族生命’。这是卑屈精神。这种卑屈精神是懦弱的,是苟且的,懦弱苟且的人,是不能负起和平反共建国的责任。

然则罪己的精神是怎样呢?我举出以下两点: 第一,要有深切的反省。我们如果肯将 孙先生的大亚洲主义细心研究,便可知道,中日两国只可为友,不可为敌。我们如果肯将事变以来日本方面建设东亚新秩序的主张,细心研究,从日本政府所宣布的国策,以及日本全国的舆论,一一探讨,便可知道日本确具有排除中日两国以往纠纷,重新建立将来亲善关系,共存共荣,复兴东亚的大决心。我们如果肯将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原则,细心硏究,便可知道根据这些原则以定出合理的方案,俾中日两方皆受其益,并非不可能。我们经过了这种研究之后,应该恍然大悟,从前没有及早想到此著,以致弄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我们应该拿着古人所说:‘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精神,重头干起。

第二,要有深刻的责任心。一种主张到了实行的时候,必然会发生种种窒碍,种种困难的,尤其今日在全面和平没有达到的时候,种种窒碍,种种困难,更不能免。我们经过深刻反省之后,我们便应该先责己后责人。例如收囘主权,日本曾经屡次声朋,为要中国能够分担建设东亚的责任,日本不但尊重中国的主权,并且还要援助中国完成其为独立自主国家所必须之条件,所以收囘主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中国不要只知道盼望日本交还,中国必须知道,怎样才能使得日本放心交还,怎样才能使得日本乐于交还。中国每一个人必须提起全副精神,每一件事,都从改善中日两国关系复兴东亚着想,使得每一件事都能表现出一种新精神,这种新精神,足以使中日两国很迅速的很稳实的走上共存共荣之路,那么,日本自然放心交还乐于交还的了。这是中国收囘主权的第一要义。总而言之,中国必须尽其在我。古人说:‘责已重以周’,又说:‘重以周故不怠’,这是至理名言,我们不可不确切做到。

我亲爱的同胞!我在全国民众庆祝阈民政府还都拥护和平的日子,提出罪己的口号,为的是鞭策自已,并互相鞭策。从前两国交战,战败的国家,要担负赔款割地的义务,于是或者垂头丧气,偷生苟活,或者腐心切齿,立意报仇。如今我们所要担负的,不是这种义务,而是另一种义务,这种义务不是等闲,即是要中国与日本共同担负复兴东亚的责任,这种责任真不是等闲的。我们常常听说‘中日协力’,我们不止惭愧,而且着急,我们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军事力量,能讲得上和日本协力吗?但是我们惭愧无用,着急无用,我们只有鞭策自已,加倍努力,以求继续不已的进步,进步的结果,使日本觉得中国是复兴东亚的一个最良的伙伴,一个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中日两国相依为命的关系,便做成了,共存共荣的基础,便奠定了,而三年以来,两国因为战争所受的种种牺牲,也就得到莫大的代价了。这是每一个从事和平反共建国的同志,都应该时时刻刻放在心里,而以之为一切行动之准绳的。

最后,我还有几句话,吿诉重庆方面对于和平运动抱着反对的见解的人。我深深知道,中国以内,除了共产党及其走狗以外,没有不想望和平的。他们所以反对和平,无非怀疑和平之不能实现。他们认定中日两国不能共存,‘及汝偕亡’实为其一切政治军略之出发点。如果中日两国可以共存,那又何必走向‘及汝偕亡’之路呢?二十七年一月十六日,日本曾声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同年十一月三日,日本又曾声明日本的真正希望,不在中国之灭亡,而在中国之兴隆,能与日本分担东亚的责任;并且声明,如果国民政府能放弃其抗日容共的政策,为人事的更迭,则日本必不拒其重新建立。如今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发表宣言,阐明政策之后,日本政府使节及国民使节到来了,即此一端,可以知道和平必非不能实现,而且和平的第一步已经有事实的表现了。来罢!勿再为和平之障碍,勿使全面和平因你们的反对与怀疑而有所阻滞。和平之实现,有待我们全国民众努力,如果努力,和平方案只有更好,如果不努力,和平方案虽好,亦徒托空言。我们于庆祝国民政府还都拥护和平之际,格外想念你们,愿意你们共同努力,向着和平反共建国的光明大道勇猛前进!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国家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之前在美国从未出版,其作者1944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75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