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临川先生文集/卷00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古诗三 临川先生文集
卷四·古诗四
卷四‧古诗五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编辑]

寒云静如痴,寒日惨如戚[1]

解鞍寒山中[2],共坐寒水侧。

新甘出短绠,一酌烦可涤。

仰攀青青枝,木醴何所直。

望锺山[编辑]

伫立望锺山,阳春更萧瑟。

暮寻北郭归,故绕东冈出。

思北山[编辑]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

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上南岗[编辑]

暮坞屋荒凉,寒陂水清浅。

捐书息微倦,委辔随小蹇。

偶攀黄黄柳,却望青青𪩘。

幽寻复有兴,未觉西林晚。

谢公墩[编辑]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

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

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

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

想此絓长樯,想此倚短辕。

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樽。

井迳亦已没,漫然禾黍村。

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

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

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

万事付鬼箓,耻荣何足论。

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

公色无惧喜,傥知祸福根。

涕泪对桓伊,暮年无乃昏。

秋夜泛舟[编辑]

池堑秋水浄,扁舟溯凉飙[3]

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

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

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和耿天骘同游定林[编辑]

道人深闭门,二客来不速。

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遥烟中策,放浪尘外躅。

晤言或世闻[4],谁谓非绝俗。

次韵约之谢惠诗[编辑]

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

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

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

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

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

公时指岸木,谒此可寻尺[5]

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春风栏楹新,坐久膝前席。

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

长谣舒永怀,伫想对以臆。

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

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

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

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

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

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

携持欲一往,继此方如织。

元龙但高眠,司马勿亲涤。

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

有兴即联𩍶,东阡与南陌。

次韵舍弟江上[编辑]

岸红归欲稠,渚绿合犹晚。

晴沙上屐轻,暖水随帆远。

吹波戏鱼动,掠叶飞禽返。

著意觅幽蹊,桃花悮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编辑]

[编辑]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

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

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

君诗爱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

复谓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皂。

求仙辟谷彼诚悮,未见赤松饥已槁。

岂如强饭适志游,封殖苍官荫华皓。

赤松复自无特操[6],上下随烟何慅慅。

苍官受命与同,真可从之忘发缟。

诗虽祝我以再黑,积雪已多安可扫。

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编辑]

宋兴古刹今长干灵跃台殿荒檀栾[7]

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累三石槃。

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

东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

道人慈哀波及远[8],沟荡两取合土山。

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

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

爞爞夏秋百源干[9],抱瓮复道愁蹒跚。

疾倾横逗势未足[10],嗟此善利何时殚。

虑长易脆有大檀,伐坚羌庐窟孱颜。

金多匠手肯出巧[11],风水千里安知难。

没羽之虎行林间,箨龙失职因藏跧。

循除静投悲瑟瑟,映瓦微见清潺潺。

三年营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为欢。

论功信可多后观[12],何似当时万竹蟠。

答俞秀老[编辑]

诸偶缘安有,实相非相偶。

虽神如季咸,终亦失而走。

清凉寺送王彦鲁[编辑]

空怀谁与论,梦境偶相值。

莫将漱流齿,欲挂功名事。

送惠思上人[编辑]

黄鹤抚四海,翻然落中州。

一听笙与镛,低回如有求。

飞鸣阿阁上,好与凤皇游。

顾怜东门,无事反悲愁。

岁晏忽惊矫,问胡不少留。

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13]

老景[编辑]

裒古人名。[14]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

绕屋褚先生,萧萧何所直。

每嫌柳浑青,追怅李太白[15]

多谢安石榴,向人红蘂拆。

杂咏八首[编辑]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16]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17]

近迹以观之,亦泥沙。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编辑]

神龙豢可致,猛虎扰亦留。

变生父子间,上圣不能谋。

常情在欲得,义养或成仇。

他人恩更轻,患祸信难周。

[编辑]

古风致逊悌[18],班白见尊优。

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

伏波迷俯仰,爱礼坐成仇。

龂龂间,岂是老者羞。

[编辑]

羔豚窘虎豹,鸠雀穷鹰鹯。

巧者具机弋[19],鸷猛还拘挛。

论功莫如神,论大莫如天。

悲哉区区人,乃欲逃其间。

[编辑]

黄雀死弹丸,厥罪在啄粟。

翠鹄不近人,何为亦穷辱。

材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

能逃天地间,蠛蠓无不足。

[编辑]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20],为我发古声。

[编辑]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

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

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

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

[编辑]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用力已云多,钩缗亦难理。

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

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张良[编辑]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疑。

司马迁[编辑]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

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

领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

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

诸葛武侯[21][编辑]

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翻各飞扬[22]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馀策,犹能走强梁。

读墨[编辑]

谁为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则异于是。

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必相用,自古宁有此?退之鲁连,顾未知之耳。

如何蔽于斯,独有见于彼?凡人工自私,也信奇伟。

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

退之孟轲,而駮氏。

至其趣舍间,亦又蔽于己。

化而不自知,此语孰云俚?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诋。

读秦汉间事[编辑]

征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

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

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幽谷引[编辑]

云翳翳兮谷之幽,天将雨我兮田者之稠。

有绳于防兮有畚于沟,我公不出兮谁省吾忧。

日晖晖兮山之下,岁则熟兮收者舞。

吾收满车兮弃者满筥,谁吾与乐兮我公燕语。

山有木兮谷有泉,公与客兮醉其间。

芳可搴兮甘可漱,无壮无稚兮环公以笑。

公归而醉兮人则喜,公好我州兮殆其肯止。

公归不醉兮我之忧,岂其不怿兮将舍吾州?

公一朝兮去我,我岁岁兮来游。

完公亭兮使勿毁,以慰吾兮岁岁之愁。

明妃曲二首[23][编辑]

明妃初出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24]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编辑]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桃源行[编辑]

望夷宫中鹿为马,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25]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山中岂料今为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霑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

食黍行[编辑]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叹息行[编辑]

官驱群囚入市门,妻子恸哭白日昏。

市人相与说囚事,破家劫钱何处村?

朝廷法令亦宽大,汝罪当死谁云冤?

路傍年少叹息汝,贞观元元之子孙。

送春[编辑]

武陵山下朝买船,风吹宿雾山花鲜。

万家笑语横青天,绮窗罗幕舞婵娟。

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盏写酒酬金钱。

朱甍飞动浮云𪩘,天外筦箫来宛转。

断桥人行夕阳路,楼观琉璃影中见[26]

酡颜未分骅骝催,烛入坐客犹徘徊。

岂知阊阖门边住,春尽不见芳菲开。

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

洞庭浪与天地白,尘昏万里东浮眼。

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

荣华俯仰忧患随,命驾吾与高人期。

兼并[编辑]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27]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编辑]

  1. “日”,刻本作“月”。
  2. “中”,光启堂本、听香馆本作“下”。
  3. “溯凉飙”,刻本作“凉飚飚”。
  4. “闻”,龙舒本作“闲”。
  5. “谒”,龙舒本、听香馆本作“谓”。
  6. “特”,光启堂本作“持”。
  7. “跃”,龙舒本作“曜”。
  8. “及”,刻本作“汲”。
  9. “爞爞”,龙舒本作“虫虫”。
  10. “倾”,光启堂本、听香馆本作“须”。
  11. “肯”,光启堂本、听香馆本作“宜”。
  12. “多”,龙舒本作“侈”。
  13. “粱”,原作“梁”,据龙舒本、听香馆本校改。
  14. “裒”,原作“哀”,据刻本改。
  15. “怅”,龙舒本作“恨”。
  16. “赊”,龙舒本作“奢”。
  17. “华”,听香馆本作“挐”。
  18. “致”,龙舒本作“知”。
  19. “具”,光启堂本作“且”。
  20. “且”,原作“者”,据刻本改。
  21. 武侯”,刻本无此二字。
  22. “翻”,刻本、龙舒本作“翩”。
  23. 龙舒本题下有注“续入”二字。
  24. “几”,龙舒本作“未”。
  25. “采”,听香馆本作“探”。
  26. “琉”,刻本作“瑠”。
  27. “可”,龙舒本作“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