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重修寇忠湣公祠记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重修寇忠湣公祠记
作者:王十朋 南宋
本作品收录于《万历三峡通志

诗言志,非谓其必出于作者之手而后见其志也。后之人有取于古诗一章一句而赋咏之,亦足以见焉。国朝太平兴国中,冦莱公为巴[1]东令,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之句,识者知其必大用。然世知诵公诗,而不知是诗本出于韦应物,公取其七字析而赋之。应物虽能[2]道是语,而官止于郡刺史,不见于设施,殆不过为词人之诗而已。至公取而用之,则果能舟楫巨川。是岂后人因其已试之效而为,是傅会之说邪。盖公雅存济世之心,与舟横野渡之意合,正犹郑七子之作,取风人之意而赋之言,发诸口,而肺肝之隐洞然可见,志之善恶、身之吉凶祸福皆不能逃赵孟之所料也。

公为是邑,时年方逾弱冠,有爱在民,世呼为冦巴东。其后,致身宰相,践其所言。景徳澶渊之功,尤为隽伟。方契丹入冦,中外汹汹。当时苟从建议之臣,幸蜀、江南,则胡马不止于饮河洛,而[3]三光五岳之气必分。公独[4]毅然决亲征之策,銮舆一动,丑虏自毙,社稷安于泰山,天下混一者二百年。较其功烈,与傅岩之人,任舟楫之寄,中兴有商未可得,而轻重然。性素刚直,不与物浮沉,晚节为奸邪所挤,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十朋顷过公安,问枯竹再生处,有祠在焉,因赋诗吊之。过巴东旧治,访其祠,则已废矣。唯秋风亭尚存,则又赋诗,有不似公安之叹。县尉王甯孙,永嘉人也,因命其建祠塑像。甯孙即亭祀之既成,以其图来。有毛君恕者,令是邑集公诗百馀篇,并刻予诗以寄,且请记之。予平生欣慕公之为人,每叹靖康间复有如公者出,则南北岂至于分裂耶。公之事,固予所乐书,尚奚俟乎再三之请然。巴东古祠遗像废而复兴,残编断简散而复集,江山增气而公更生。虽发端于予,而卒成之[5]者,令与尉也,皆不可以不书。


[编辑]

  1. 出自刻本,抄本为“巫”字。
  2. 出自刻本,抄本无“能”字。
  3. 出自刻本,抄本为“则”字。
  4. 出自刻本,抄本为“乃”字。
  5. 出自刻本,抄本无“之”字。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