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七年。壬戌。冬。十月。己亥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殯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頒嘉慶八年時憲書。  

○封未婚守節之科爾沁二等台吉濟爾墨特聘妻裕郡王亮煥女、為和碩格格。  

○賑安徽宿、靈璧、泗、盱眙、五河、五州縣、被水災民。  

○庚子。上御乾清門聽政。  

○幸圓明園。  

○以通政使司副使邵自昌、為光祿寺卿。  

○辛丑。兩江總督費淳南河河道總督吳璥奏報、秋汛安瀾。得旨嘉獎下部議敘。  

○壬寅。上以萬壽節。御同樂園。賜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等食。至乙巳皆如之。  

○癸卯。諭內閣、本日據吉慶馳奏、將博羅縣結會滋事之首惡陳爛屐四、擒獲凌遲正法。余匪即就肅清。已明降諭旨宣示矣。陳爛屐四在博羅地方。製造兵械旗幟。占據山險。恃為巢穴。糾眾多至萬餘。其蓄謀已非一日。且該犯之父陳士莊、系捐納按察司照磨。可見家道尚屬殷裕。並非迫於饑寒。為結會斂錢之計。竟系有心謀為不軌。該地方官若能乘其甫經糾集。人數未多將一二為首之犯。設法緝拏。按律懲治。其餘黨自必聞風解散。可期立即消弭。即地方官失察之咎。亦不過照例參處。所保全者何限。乃外省積習。遇有此等匪徒。並不早為懲辦。又或存化大為小之見。豫為屬員規避處分。總欲袒庇不肖州縣。而忍陷無辜小民於水火鋒鏑。遂至日久因循。匪黨無所畏懼。四出焚掠。附近村莊。既遭荼毒。迨逆跡既彰。勢不得不懾以兵威。加之誅戮。其臨陣殲斃、及擒捕正法者。動輒數千。可見平時之姑息養奸。必致釀成巨案。所傷人命轉多。即以世俗陰功之說而言。孰重孰輕。亦不辨自明矣。著傳諭各督撫、嗣後應嚴飭地方官。平日務當留心化導。俾無知小民。皆知安分畏法。如或有不肖匪徒。倡謀滋事。或小有搶掠。或造作逆詞該州縣一有風聞。即當趁其未經蠢動之初。將為首者上緊緝拏。立時辦竣。毋任彼此勾結。致啟事端。即如博羅一案。幸該匪等尚未肆竄蔓延。得以剋期捕獲。然已殲戮多人同案抵罪者。亦復不少。雖頑民自作不靖而朕心良用惻然。該督撫等、惟當勉思撫馭。禁暴戢奸。勿俾苞櫱潛滋。以副朕諄諄教誡至意。將此通諭知之。  

○以擒獲博羅首逆陳爛屐四功。兩廣總督吉慶、下部議敘。賞提督孫全謀、騎都尉世職。守備寧舒、唐文才、花翎知縣楊桂蔭、藍翎。擢千總鐘鳴貴、為都司賞花翎拔兵丁汪高、葉開雲、為把總。賞藍翎余賞賚有差。  

○甲辰。萬壽節遣官祭太廟後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遣官祭顯佑宮。東嶽廟。城隍廟。  

○上詣安佑宮行禮。  

○御正大光明殿。皇子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蒙古王公等、行慶賀禮。  

○乙巳。給江蘇碭山、豐、沛、銅山、肅、五縣、被水災民一月口糧。  

○丙午。撥兩淮運庫銀二十二萬兩。浙江運庫銀二十八萬兩。解往河南。以備軍需。  

○丁未。諭軍機大臣等、惠齡摺稱通飭帶兵鎮將等、每與賊匪對敵、須先招呼投出免死等語。現當賊匪窮蹙之時。所有零星竄匪。多系積年老教。怙惡不悛。有何可惜。如投出者系被裹難民。或脅從夥黨。尚可加之寬宥。儻為首老教。稔惡已久。節經曉諭。尚敢仍前抗拒。即使招呼投出。亦不過為一時苟免之計。殊不可信。惟當以上緊搜剿為正辦。萬不可先存招撫之見。將此諭令知之。  

○戊申。皇后千秋節。宮內行禮如儀。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晉命婦行禮。  

○己酉。以鑲白旗漢軍都統張承勛、為杭州將軍。禮部尚書長麟、兼鑲白旗漢軍都統。  

○命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策拔克、喀喇沙爾辦事大臣明興、庫車辦事大臣奇臣、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特克慎、來京。調和闐辦事大臣興肇、為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以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弘康、為和闐辦事大臣。鑲藍旗蒙古副都統納清保、為喀喇沙爾辦事大臣。賞頭等侍衛阿爾繃阿、副都統銜、為庫車辦事大臣。以鑲黃旗蒙古副都統碩雲保、為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  

○庚戌諭內閣、庫車地方。系屬專任。阿爾繃阿甫經賞給副都統職銜。派往新疆辦事。恐不能勝任隆福、著調補庫車辦事大臣。麒麟保、著為哈密辦事大臣。阿爾繃阿、著為哈密幫辦大臣。  

○命刑部右侍郎姜晟、內閣學士那彥成、馳往江西、審辦知縣劉光控告巡撫張誠基一案。  

○免江西湖口、彭澤、二縣、旱災本年額賦十分之一。余分兩年帶徵。  

○辛亥。禁番役子孫出仕應試。諭內閣、吏部議覆給事中恩治奏、步軍統領衙門番役、應否准其出仕應試一摺。番役一項。專司緝捕盜犯。原與隸卒無異。凡各衙門皂役人等。例不准其為官其子孫亦不准其應試。則番役自應比照此例以歸畫一。乃從前步軍統領衙門。往往因番役拏獲要犯。輒奏請賞給頂帶。如番子頭目馬凱即洊賞守備職銜。且番役子孫。並有應試出仕者。殊不足以別流品而重名器。著步軍統領衙門、查明番役中從前得過頂帶者除馬凱業經降革外。其現在尚有頂帶之人抵准暫留頂帶。不准以實缺補用。其子孫應試曾經進學、及中式者。留其舉貢生員。不准選用官職。此後亦不准再行應考。如現有出仕者。概令徹回。嗣後步軍統領衙門、遇有番役緝捕勤奮。祇准量加獎賞。即實有拏獲要犯者。亦祇可從優加賞。毋許給予頂帶。儻再行濫請。即以違制論。  

○賑兩淮板蒲、中正、臨興、三場、被水灶戶。並蠲緩新舊鹽課。又緩徵丁溪、草堰、劉莊、伍佑、新興、廟灣、六場、旱災本年鹽課。  

○壬子。申禁軍營報銷賞項。諭內閣戶部議駁、陝西巡撫陸有仁咨覆軍需章程各款一摺。已依議行矣。單內所駁軍營賞需物件。於軍需平餘項下動支一款。尤屬近來軍營陋習。軍需餉項。皆有一定支銷。豈應濫增浮費。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內。曾欽奉皇考高宗純皇帝諭旨。以軍需賞號一項。實屬濫設。嗣後即當永遠刪除。當經恭載入戶部軍需則例。奉行已久。此後軍營。從無濫增賞項之事。自福康安辦理各處軍務。始於賞號一項任意浮加。聞其向屬員等紛紛勒取。以充私賞。甚至於軍需正項。亦復恣意提用。以致費無所出。捏款開銷。各路軍營。無不踵其流敝□大。朕於軍營士卒。軫念時殷。每遇打仗得勝。未嘗不優加賞賚。並節次頒發銀兩。交經略參贊等隨時加賞。然皆特給內帑。並不令於軍需正項支銷。原以杜其牽混。如果軍營內有必需賞項之處。亦當據實奏明請旨。何得率請立款報銷。即雲所請動支之款。系屬平余。然平餘一項。獨非國帑乎。著通諭現在辦理軍需報銷各督撫、均不得將賞項一款。濫行添入軍需。以符定例。  

○軍機大臣等議覆伊犁將軍松筠等奏請、塔爾巴哈台二十二卡。每屆冬寒。添派額魯特散丁四百四十名。分駐會哨。另設四小卡。派綠營兵六十名常川駐劄。護運貢物。並設立官鋪。改用車輛。借給馬匹。支放口糧等款。均應如所請行。惟兵丁護運貢物。每站給車二輛。已足敷用。所請另派察哈爾散丁六十名運送物件。及兵丁每名賞馬二匹之處。應毋庸議。從之。  

○勒保奏報、擒獲白號賊首張<⿱閒>。賞知府趙秉淵等升銜。  

○癸丑。策試中式武舉于謙益等六十名、於太和殿前。  

○甲寅。上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還宮。  

○以湖廣總督吳熊光、兼署湖北提督。  

○乙卯。上以莊靜固倫公主行初定禮。御保和殿。賜皇子、王公、大臣、額駙等宴。  

○諭內閣、巡視東三省事務。前經議定裁汰御史。五年一次、於盛京五部侍郎內奏請<⿱閒>派。今據晉昌奏、巡視盛京業已屆期。將五部侍郎銜名、開單請旨。但思吉林、黑龍江、兩處。非盛京所屬。尚可令該侍郎等前往巡視。至盛京系本管地方。亦派令一體查察。究於政體未協。所有此次巡視盛京事務。著派大理寺卿窩星額去嗣後除吉林、黑龍江、屆五年期滿、仍將該侍郎等奏派外。其盛京一省。屆期著該將軍奏請。候朕於在京之滿漢三四品京堂內<⿱閒>派。  

○勒保奏報、殲除白號余匪。擒獲藍號賊首湯思蛟。得旨嘉獎。副都統銜達斯呼勒岱等升敘有差。  

○賑盛京廣寧、牛莊、白旗堡小黑山、遼陽、巨流河、承德等處、水災旗民有差。並貸耔種口糧。  

○丙辰。上御紫光閣。閱中式武舉馬步射。  

○除古北口抽分歲額。諭內閣、據顏檢奏、密雲縣徵解木稅、不敷定額、懇請核實辦理一摺。該縣管理古北口抽分事宜。每年應解木稅。原以一千一十二兩零、定為歲額。今據稱該處商販寥寥無人領票辦課。山場砍伐既久。近年以來。祇有小民在附近各山。採取柴薪。照例輸課。每歲不過三四十兩、至五六十兩等語。自系實在情形除嘉慶二年至六年止、應解稅銀、仍在歷任之知縣名下、照數勒完外。嗣後此項木稅自嘉慶七年為始。著即照徵收雜稅之例。盡收盡解。不必定以額數。仍著該督責成該道府等、隨時稽查。毋得以多報少。致滋敝□大混。密雲距京甚近。儻一經查出。必將該令等懲處不貸。其該縣原領監督關防。即著繳銷。  

○免黑龍江齊齊哈爾、水災本年額賦、並蠲緩舊借糧石有差。  

○丁巳。上御紫光閣。閱中式武舉技勇。  

○御乾清宮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  

○詣時應宮拈香。  

○諭內閣、前經費淳等奏報、霜降後南河水勢安瀾。業經降旨、將費淳、吳璥、交部議敘。並著將出力各員查明保奏。茲據費淳等奏、霜降後黃水復長。唐家灣因民堰漫塌以致毛城鋪壩下過水。引河頭刷寬五十餘丈。尚不致吸動大溜。但未能即時收束。現在籌辦堵閉等語。看此情形。唐家灣民堰。於九月初閒漫塌。至此時竟尚未能堵閉。費淳、吳璥、既知本年黃水漲盛。唐家灣漫堰。未經斷流。何以前次即奏工程一律鞏固。豈節屆霜降。該督等竟不問河工實在情形。徒以秋汛安瀾。循例具奏乎。費淳、吳璥、著傳旨申飭。並將前次議敘徹回。其自請議處之處。著加恩姑予寬免。此時已交冬令。水落力綿。該督等務當上緊購料。相機籌辦。先築挑水壩挑溜歸河。再於口門築壩攔截。將唐家灣漫堰堵閉隱固。尚可將功抵過。儻稍有遲延。必將該督等一併治罪。至道將文武。於所屬堤堰。未能及早籌辦。咎實難辭。所有前此在工人員無庸再行保奏。並著將該管廳營照例參處。嗣後該督等、於每年秋汛時。務須察看全河水勢順軌。工程悉皆堅穩。方可具報。安瀾毋得拘泥霜降。率行陳奏。再唐家灣既有漫溢。其下游一帶。自必有被淹處所。並著該督等查明是否成災。據實具奏。不可稍有諱飾。  

○德楞泰奏報、殲斃白號賊首戴四。生擒賊目趙鑒。得旨獎賚。與總兵官馬瑜、副將呢瑪善均下部議敘。並賞呢瑪善花翎。把總楊和等、藍翎余升賞有差。  

○撥兩淮運庫銀三十萬兩粵海關稅銀二十萬兩。解往四川。以備軍需。  

○緩徵陝西咸寧、長安、臨潼、渭南、涇陽、三原、富平、藍田、華、永壽、邠、長武、盩厔、鄠、同官、潼關、大荔、朝邑、郃陽、韓城、華陰、澄城、白水、蒲城、扶風、岐山、鳳翔、寶雞、郿、麟遊、淳化、三十一廳州縣、水災舊欠額賦。  

○戊午。上御太和殿傳臚。賜殿試武舉、一甲李白玉、張大鵬、陸鳳翔、三人、武進士及第。二甲于謙益等七人、武進士出身。三甲馮殿士等五十人、同武進士出身。  

○己未。諭軍機大臣等、吉慶奏、博羅匪徒曾鬼六、勾結永安匪徒數千人。抗拒官兵等語曾鬼六等犯、是否系陳爛屐四餘黨何以甫經勾結。即有數千人之多。此時該督已馳赴該處剿辦。提督孫全謀亦已帶兵馳往又恐兵力不敷。飛調江西兵二千名太覺張皇失措矣。昨據書敬奏、曾豫備滿兵一千二百名。何不即行調往。乃舍近圖遠。轉於相隔千餘里之贛州。調兵來惠。江西兵素非趫健。即到粵亦不能得力。何吉慶一無籌畫。竟至於此。著傳旨申飭。至因帶兵乏人。請<⿱閒>派副將參游都守等十員前往。亦屬緩不濟急。吉慶總當胸持定見。不可過於張皇。亦不可稍有遲延為要。  

○庚申。喀爾喀扎薩克圖汗布尼喇特納等、進馬千匹。命收五百匹賞賚如例。  

○辛酉。予湖北陣亡參將姚國棟游擊三福、外委雷開科、祭葬加等。世職如例千總唐宗莒、祭葬世職。兵丁馬大順等五十四名賞恤如例。  

○除江蘇婁縣、坍沒田一十六頃五十四畝有奇額賦。  

○壬戌。諭內閣、向來軍營帶兵人員。於所轄官兵有脫逃情事。處分綦重。此次剿辦教匪。將屆七年。官兵跋涉險阻。晝夜奔馳。異常辛苦。此內私自潛逃者固所不免。但亦有因受傷患病。不能隨隊行走以致中途落後。或傷病身故。或遇賊戕害等情。皆不可知。並有該管之員派兵尋覓。而尋覓之兵。又因他故。久無下落。此與實在潛逃者。其情迥異。若因糧缺虛懸無著。即以脫逃具報。輒將該管之員。照失察逃兵例一律懲治。則掛議者多。未免漫無區別。現在大功將蕆。各路官兵均次第凱旋。著額勒登保查明各營內無著兵丁。或實系攜帶物件。私自潛逃眾證確鑿。或拏獲之後。審訊明確。無可支飾者。自應將該逃兵照律辦理。其專兼管轄之官弁等。亦屬咎無可寬。均仍交部查議。如該兵丁等實系落後有因。不及歸伍。查無有心脫逃情節。均可無庸深究。其該管各員應得失察處分。均著加恩寬免。其虛懸名糧。即一面先行募補。以實兵額。  

○諭軍機大臣等、英善奏、廓爾喀王吉爾巴納租塔畢噶爾瑪薩野、呈進例貢。另片稱風聞披楞之兵已將廓爾喀部落侵奪六處。恐該國王勢窮仰仗天朝威力。或奔投唐古忒境內等語。該國王此次遣使進貢。或即為將來地步。但此等蠻觸相爭。竟可不必過問。儻乞兵相救。英善等惟當請旨遵辦。若情急來投。斷不可遽令入境。惟令其在唐古忒境內暫行停頓。一面迅速奏請訓示。將此諭令知之。  

○癸亥。諭內閣朕恭閱皇考高宗純皇帝實錄。內載乾隆十八年七月欽奉諭旨、滿洲習俗純撲。自我朝一統以來。始學漢文曾將五經、及四子、通鑑等書、繙譯刊行。近有不肖之徒。不繙譯正傳。反將水滸西廂記等小說繙譯。使人閱看。誘以為惡。甚至以滿洲單字還音。鈔寫古詞者俱有。滿洲習俗之偷皆由於此。不可不嚴行禁止等因欽此。仰見我皇考崇正黜邪。為風俗人心計者。至深且遠。從前滿洲盡皆通曉清文。是以尚能將小說古詞繙譯成編。皇考深恐為習俗之害。嚴飭禁止。今滿洲非惟不能繙譯。甚至清話生疏。不識清字。其粗曉漢文者。又以經史正文。詞義深奧。難於誦習。專取各種無稽小說。日事披覽。而人心慚即於偷。此不獨滿洲為然。即漢人亦更多蹈此陋習。如經史為學問根抵。自應悉心研討。至諸子百家。不過供文人涉獵。已屬藝余。乃鄉曲小民。不但經史不能領悟。即子集亦束置不觀。惟喜瞽詞俗劇。及一切鄙俚之詞。更有編造新文。廣為傳播。大率不外乎草竊奸宄之事。而愚民之好勇斗很者。溺於邪慝。轉相慕效。糾夥結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書詞所致。世道人心大有關係。不可不重申嚴禁。但此時若紛紛查辦。未免假手吏胥。轉滋擾累著在京之步軍統領、順天府、五城各衙門。及外省各督撫、通飭地方官出示勸諭。將各坊肆及家藏不經小說、現已刊播者。令其自行燒毀不得仍留原板。此後並不准再行編造刊刻。以端風化而息詖詞。將此通諭知之。。  

○命兵部右侍郎那彥寶、馳赴南河、查看唐家灣漫工。  

○緩徵安徽太湖縣、旱災新舊額賦。  

○甲子。雲南巡撫孫曰秉、年老。命來京另候<⿱閒>用。以貴州巡撫初彭齡、署雲南巡撫。貴州布政使百齡、護理巡撫。  

○乙丑。諭內閣、朕昨因散秩大臣慶壽、巴爾桑阿、患病。各散秩大臣等、私議將慶壽、巴爾桑阿、令其常在靜安莊該班。特降諭旨、嗣後散秩大臣等值班並各項差使。俱交領侍衛內大臣等指派稽察。原因散秩大臣等於值班並各項差使。若無稽察之人。伊等任意行走。日久不免曠誤。並非將散秩大臣。作為領侍衛內大臣之屬員也今領侍衛內大臣等奏稱、散秩大臣。俱系職列頭品。非如侍衛等可以申飭教戒者可比。請嗣後散秩大臣內遇有報病者。於年終匯奏等語。顯系推諉。著領侍衛內大臣等仍遵奉昨降諭旨、指派稽察外。至伊等勤惰。若於年終匯奏。為期太寬。著領侍衛內大臣按季匯奏。此內儻有誤差曠班者。隨時查參。  

○又諭、吏部議駁、御史王瑤台條陳察核部員等款一摺。已依議行矣。向來分部學習、及捐納行走人員。於三年期滿後。該堂官秉公甄核。分別奏留、及改補歸選。原有舊定章程。該御史所請、凡遇學習人員報滿時、宜令各堂官詳加甄別、不得一概奏留之處。尚屬申明舊例。近來各部院衙門奏留者。本覺太多。自應核實分別辦理。其所稱未補實缺主事、請以散州同知保送一節。官員升遷調補。俱以實俸核計。豈有未經得缺。遽行選用丞牧之理所奏已不可行。至欲將京察未經記名人員概請選用<⿱閒>缺道府。尤屬非是。京察為激揚大典。並非專為保舉外任而設。其一等人員內。經朕察看才具有宜於外任者。酌量記名<⿱閒>放。其內留者。亦准其加級註冊。原不必全予記名外用。若如該御史所請。以未經記名之員。均得外用。則奔競之徒。必致百計鑽營。希冀保列一等。即未蒙記名。一經選用<⿱閒>缺。到任後又可營求調繁。顯開幸進之門。且外省亦有應行升用人員。必因此多所抑滯。實於銓政有礙。該御史必系受人慫恿。率行陳奏。沽名干譽。冒昧已甚。著將斥駁緣由通諭知之。  

○國子監祭酒潤祥奏請、八旗外郎缺出。停止揀選。令各該旗漢軍生、監、官學生、一體考試錄用。從之。  

○遣散秩大臣綿勤、帶領侍衛十員往奠故副都統永琨、茶酒。賞還公爵。賜祭葬如例。  

○調正黃旗蒙古副都統玉麟、為正白旗漢軍副都統。以署鑲藍旗漢軍副都統明興、為正黃旗蒙古副都統。  

○以故四川建昌道屬拉里土百戶曲仲扎什子嘉爾布、襲職。  

○丙寅。諭軍機大臣等、黃藍線字等號余匪。尚有千餘人。向川陝交界之官壩。地方竄走。此起余匪。從前由楚入川。皆由該處官弁不能實力堵截。以致闌入。又不能迅速殲除。僅將該匪等轟出川境。實屬督剿不力。勒保著傳旨申飭。該匪等闌入陝境。即距南山不遠。設又竄匿老林。轉瞬嚴寒。剿捕復形棘手。昨經降旨、令額勒登保帶兵入川。與德楞泰、勒保、三面兜逼。茲該匪已有入陝之勢。額勒登保自當迎頭截擊。即或未能剿淨。亦當截回川省。跟蹤追捕。斷不可令其竄往南山。又致稽滯。至惠齡系該省總督。節據奏稱陝省緊要各隘口。俱已派兵嚴御。若令闌入。甚至竄匿南山。必將惠齡及防堵之員一併治罪。凜之勉之。  

○以正黃旗漢軍都統恭阿拉、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吉綸署倉場侍郎。  

○以經略大臣額勒登保、為鑲藍旗蒙古都統。  

○以擒獲首逆湯思蛟、張<⿱閒>功賞防禦薩靈阿、巴圖魯名號。防禦伯圖依、游擊馬成林、陳弼、都司文自新、邱鳳岐、花翎。委官鄂爾托延等、藍翎。余升擢有差。  

○予湖北陣亡千總蘇定凱、吳炳、把總張天祥、劉元章、伍思勝、胡金豹、劉定選、外委莊韜、陳廷琦、周廷棟、祭葬加等。世職如例。守備孟景源、傷亡把總劉升、陝西陣亡騎都尉花沙布、祭葬世職。兵丁王景等四百四十九名、賞恤如例。  

○丁卯。上詣奉先殿壽皇殿行禮。  

○封已革克勤郡王散秩大臣恆謹、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戶部議准、護湖南巡撫通恩疏報、巴陵縣、開懇淤州地九千三百九十八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