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八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一年。丙寅。冬。十月。甲戌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頒嘉慶十二年時憲書。  

○乙亥上幸圓明園。  

○丙子。諭內閣、勒保奏請增新營米折銀數一摺。據稱該省新設太平協等營米折銀兩、原系各照年隸鎮協例價、每斗以九分二厘九分五厘畫一定給、惟各該營地處萬山之中、素不產米、又復不通商販、與腹地米價貴賤懸殊、所得折價不敷買食、請照綏寧泰寧等營之例、每斗折銀二錢四厘、並請將通巴一營、照安阜等營豫領一年米折、俾得及時收買等語。從前泰寧營分駐化林兵丁既有因米折不敷奏准增給成案。此次新設太平等營。同系遠駐深山。艱於買食。自應援照一律辦理。所有太平協標左右兩營、及竹峪關、鹽廠、大昌、黃楊堡等營兵丁一千八百名、應領米折、著加恩准其以每斗二錢四厘折給。其通巴一營、亦著加恩准其豫領一年米折銀兩。俾該兵丁等生計充余。得以惠意操防。期於戎政有裨。  

○又諭、勒保覆奏、查明範光晉領運乙丑年上運京鉛、在川耽延年余緣由一摺。據稱該員於十年四月內埽幫發運、旋值江水泛漲、例不開運、至八月初閒、江水稍退、而該員患病沉重、不能起身、直至十一月初九日始痊癒開行等語。領運京鉛。關係緊要。總應隨時催趲。無誤京局鼓鑄。范光晉鉛船、先值江漲不能開運。尚屬有因。至患病調理。輒藉辭逗遛至三月之久。實屬有心延宕。若雲范光晉患病沉重屬實。即應稟明另行派員接運。該管永寧道、亦當據實稟知該督改委。乃該員自在永寧受兌、以至運出川境。為期一年有餘。既未改委。又未上緊嚴催均屬非是。嗣後銅鉛運員到川。務令迅速開行。不得任令藉辭延誤。儻有實系患病者如為日無多。尚可俟其病癒。催令起程。若察看病難速愈。應即另行派員接運。以重局務。  

○又諭、本日朱勛摺內夾片奏稱、陝省八月分共收捐監銀六千二百兩、俟湊足十萬兩、再行遵旨解部等語。此項捐監銀兩。從前諭令各督撫、同每月雨水糧價、按月奏報一次。並令收足十萬兩即行解部。原以清款目而憑稽核乃歷年以來。各省奏報。有自開捐年分起。接算至奏報月分止。共捐監生若干名。收過銀總數若干兩。除業經解部外。現存若干兩者。亦有祇將某月捐監生若干名收捐銀若干兩具奏者。而陝甘省奏報尤為<⿱閒>略。因思此等收捐銀數。係由各省藩司經理。申送督撫隨時具奏。若不從開捐之日陸續接算。劃清款目。恐日久漸滋敝□大混。又釀大案。嗣後各督撫奏報此項捐監銀兩。均應敘明某年開捐起。收過捐銀若干。已經解部、及奏明動用者若干現存若干。俟湊足十萬兩即行解部。不得含糊聲敘。並著該部查明各該省如有已經收足十萬兩、未經奏明動用不行解部者。即行參奏。  

○又諭、本日據直隸永定河道陳鳳翔奏、永定河北岸五工漫口工程、兩旬以來、趕緊加鑲、逐步進占、另行開挖河槽宣洩大溜、已於十月初一日未刻合龍河流得歸故道、並稱前任道員朱應滎、在工奮勉出力、請與辦理鑲築事宜出力之原任北岸同知田宏猷、主簿孔昭誠、可否照倒開復其餘出力各員、另行繕單奏懇恩施等語。永定河北岸漫口亟需堵合。今既合龍完善。署總督又未接篆。該道自應趕緊奏報。至摺內遽請將原任道員朱應榮等開復。並將其餘出力各員一併開單保奏。籲請施恩。殊屬冒昧太覺膽大越分。此風斷不可長。保舉工員。乃總督應奏之事。該道既知該省總督出缺。豈有如此大員、不即<⿱閒>放派署之理。自應俟總督到任後稟請保奏。況朱應榮即係由道員降調知府。仍系方面大員。與陳鳳翔品秩相等。由該道保奏。實乖體制。即雲伊等實系在工出力。何難於摺尾聲明。聽候新任督臣核辦。而必汲汲為此奏乎。陳鳳翔先經發往南河差委。嗣復<⿱閒>放永定河道員。所有北岸漫工原非伊任內之事。此時堵築合龍本應加以甄敘。惟伊此摺越分保薦大屬不合殊有應得之咎。著毋庸交部議敘。亦不必再予議處。其摺單所奏出力各員吁懇施恩之處著交署督秦承恩秉公核辦。具奏請旨。  

○給河南溫、孟、二縣、被水災民口糧。蠲緩新舊額賦漕糧。緩徵內黃、安陽、湯陰、三縣、新舊額賦並量給耔種。  

○丁丑。上以萬壽節御同樂園。賜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等食。至庚辰皆如之。  

○諭軍機大臣等、德楞泰奏、賊匪見大兵雲集。四面環攻。賊首蒲大芳王文龍等、環跪痛哭乞命。將首先謀逆之陳達順等三人、捆縛送出。其逃赴留壩等處賊匪一千餘名。又經該逆隨同官兵截回。將賊夥四千餘人。在彼屯紮。懇請分別造冊。聽候核辦。看此情形。其畏懼乞降。自屬可信。此時賊營首夥。自無概予駢誅之理。惟當將叛賊游匪、及乘閒脫逃之軍流人犯等分別酌核。按律問擬。即至輕者亦當遣戍。一面將各犯照例監禁。一面奏聞候旨辦理。若實系被裹難民。著先行釋放回籍。至方維甸前因剿賊之時。無須伊在彼同辦。是以諭令回省。現在善後事宜。關係地方者甚多。著該撫帶同臬司素納、馳往德楞泰軍營。悉心商酌務期妥善。其地方事務。著仍交朱勛在省督辦。將此諭令知之。  

○以殲除陝西賊匪陳達順等功。德楞泰暨護軍統領扎克塔爾等、下部議敘。賞還總兵官楊芳、花翎。  

○給陝西被賊滋擾之洋城、固、寧、陝、孝義、盩厔、留壩、郿、石泉、鎮安、寶雞、岐山、西鄉、咸寧、長安、十五廳縣貧民口糧有差。並緩徵新舊額賦鹽課。  

○乙卯萬壽節。遣官祭太廟後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寢。  

○遣官祭顯佑宮東嶽廟城隍廟。  

○上詣安佑宮行禮。  

○御正大光明殿皇子、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蒙古王公等、行慶賀禮。  

○諭內閣、各省巡撫中兼提督銜者。有節制各鎮、統轄闔省營員之責。前曾准令戴用花翎。以資表率。現在山東巡撫長齡、河南巡撫馬慧裕、俱先經賞戴花翎。其江西巡撫張師誠、安徽巡撫初彭齡、山西巡撫成寧、均准其戴用花翎。嗣後此五省巡撫<⿱閒>任時。即准其照例戴用。如調任他省。有旨賞戴。方准戴用。  

○庚辰。命工部左侍郎英和、馳往天津查辦事件。  

○閩浙總督阿林保奏、焚燒芹角地方賊巢。得旨嘉獎。賞花翎。  

○壬午。命已革山西巡撫同興、赴南河效力。  

○癸未。皇后千秋節。宮內行禮如儀。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晉命婦行禮。  

○甲申。諭內閣、寧陝叛賊滋事一案。該叛賊曾經身隸營伍。敢於糾約匪徒肆行不軌。攻城毀署。戕害官員。以致洋縣、城固、孝義、鄠縣、盩厔、郿縣等各處地方民人。均被其擄掠蹂躪。情罪重大。惡貫滿盈。前經特派德楞泰前往統兵剿辦。德楞泰自到陝以後。並未趕緊進剿。藉稱調兵未齊。在彼等候。該叛賊見無兵攔阻。任意奔竄。潛出峪口窺伺鎮安。現據賊供、因同夥內人心不齊。未即東竄。此實德楞泰遲延。予賊以暇。迨經朕屢次降旨飭催。始據奏報進兵。經楊芳、扎克塔爾、楊遇春、先後截剿。即已大挫凶鋒。賊匪倉皇奔竄。始相率乞降。昨據奏報到時。朕以賊匪既經窮蹙請命。人數眾多。自斷無概予駢誅之理。然其犯罪甚重。豈能不分別懲辦。因降旨德楞泰、令其於賊營造冊到時。除實系裹脅難民、先行釋放外。其餘從賊之犯。仍當按律定擬。分別監禁。具奏請旨酌量核辦。乃本日忽據德楞泰倭什布奏到、除查系被裹難民、次第資遣三千八百餘名之外。有隨同叛賊之游匪難民、及洋縣監犯各處軍流人等二三百名、於未經收集之時、先行拋棄軍械、陸續逃散、現已嚴行查緝、至隨同滋事兵丁除被官兵擊傷、並逃亡事故外、現存二百二十四名、擬遴選將弁、分投管帶、暫歸原營約束操防等語。所辦錯謬已極。賊匪罪犯不赦。即因其畏罪乞降。亦不過貰其一死。已屬法外施恩。豈有仍令各歸原營充當兵丁之理。該叛賊等本由鄉勇充當新兵。自作不靖。今因其悔罪投誠。毫無罪譴。不但該賊等罔知儆畏。且與各營守分官兵。無所區別。何以靖人心而肅軍紀。從前剿辦三省邪匪。彼時賊眾數十萬人。無不臨陣痛剿。懾以兵威。即閒有棄械投出之人。經領兵大員等、查訊實系被賊逼脅。方免一死。何嘗稍存姑息。邪匪等懾威畏法。方能辦理淨盡。次第蕆功。彼時德楞泰身在行閒。寧不知之。若彼時亦照德楞泰此次辦法。一味懦弱。壞法養奸。又安能令三省敉寧乎。德楞泰上次奏到時。朕所降諭旨甚明。自當候旨遵辦。今將叛賊仍令歸伍。其膽大專擅。尤出情理之外。本當從重懲治。姑念其前在川陝等省帶兵。剿賊。曾著微勞。是以不加嚴譴。德楞泰、著退去御前侍衛、領侍衛內大臣、管理兵部事務、管圍大臣、將上次所給議敘徹回。仍傳旨嚴行申飭交部議處。此不過稍示薄懲。若伊非剿辦邪匪有功之人。竟當立予罷斥。至倭什布系本省總督。即伊自為本管地方起見。亦當計及萬全。免貽後患。乃並不與德楞泰詳慎熟籌。輒行附和入奏。實屬糊塗冒昧。著交部議處。伊人本無能。且年老難勝總督之任。著來京聽候部議。所有陝甘總督員缺。著全保調補。該督接奉此旨。不必來京請訓。著即馳驛前赴新任。會同德楞泰、方維甸、妥辦一切事宜俟半年後再行奏請入覲。其湖廣總督員缺。著汪志伊補授。汪志伊俟到京請訓後。再赴新任。汪志伊未到之前。其湖廣總督印務。著瑚圖禮暫行兼署。全保到陝尚需時日。所有陝甘總督印務即著方維甸兼署。迅即馳往軍營。接收督篆。並先行會同德楞泰、將乞降叛賊二百餘名。遵照前旨。定擬應得罪名。具奏請旨。此外在逃監犯、及軍流人等、勒緝務獲所有善後各事宜。德楞泰等惟當悉心經理詳細會商。務臻妥協以期地方永遠寧謐。將此通諭知之。  

○以正紅旗蒙古都統綿億、為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  

○以吏部右侍郎曹振鏞、為工部尚書。調兵部右侍郎劉鳳誥、為吏部右侍郎。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邵自昌、為兵部右侍郎。  

○命翰林院侍讀學士汪廷珍、提督江西學政。編修葉紹本、提督福建學政。  

○乙酉。上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還宮。  

○以西安將軍扎勒杭阿、為鑲白旗蒙古都統。正藍旗漢軍都統德楞泰、為西安將軍。調鑲白旗蒙古都統賡音、為正藍旗漢軍都統。  

○丙戌。免齊齊哈爾、黑龍江墨爾根打牲烏拉被霜災民應徵糧石。仍給七月口糧並緩徵舊欠糧石。  

○丁亥。諭內閣、前因鄂爾多斯扎薩克貝子布彥泰等、將採挖積鹻、招引民人武鳳儀等、易換煙茶布米等物一事。經理藩院奏明。飭交陝甘總督確查定議。茲據倭什布奏稱、查明該處現存鏟貯鹻土、實有一十一萬五百三十石、若令常年採挖、恐奸民牟利、紛紛出口、任意偷越盤踞、難保其不滋生事端、請將現鏟鹻土、勒限一年運賣完竣等語。著照所請、將現在查明鹻土實存數目。准令該蒙古等自行運至內地售賣。不得於原數外再有增添浮濫。所有舊欠民人貨帳。令其自行清還。仍嚴飭該處部員會同地方文武、實力稽查。毋許內地民人出口攬運。儻有內地奸徒潛行出口馱運即行照律治罪。不得視為具文。致民人等越境滋綀。  

○以福建巡撫溫承惠、署直隸總督。起丁憂在籍前任浙江巡撫阮元、署福建巡撫。  

○浙江提督李長庚奏、漁山洋面剿賊出力弁兵。擢千總鄭炳揚、為守備。兵丁馬殿祥、為外委。  

○免盛京被水官莊應交稗石。災輕及未成災官莊、准以本色折色各半交納。  

○戊子。察哈爾都統佛爾卿額等奏、張家口駐防兵丁生齒日繁。請於滿洲蒙古十佐領下。增養育兵二十名。並借支口北道庫銀三千兩。發商生息充餉從之。  

○擢二等侍衛武隆阿、為頭等侍衛。署福建汀州鎮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