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七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

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

敕修  

嘉慶三年。戊午。二月。乙未朔。轉工部右侍郎范建中。為左侍郎。以新授之吳省蘭。為右侍郎。  

○丙申。遣官祭關帝廟。  

○丁酉。諭軍機大臣等、據觀成等奏、祇系將土地埡石卡奮占。殲斃賊匪。不過數十名。無能已極。而摺內尚稱賊匪恃險扎卡。官兵仰攻不能得力。尤屬無恥。著傳旨嚴飭。再高均德由鎮安竄往洵陽一帶。該處距鄖西甚近。僅有路超吉一人在彼防守。著額勒登保速赴鄖西。悉力防堵。其能逼令仍向西竄。則明亮等正可迎擊。不可不勉圖自贖也。  

○黑龍江將軍額勒伯克、以病解任。調江寧將軍那奇泰、為黑龍江將軍。以寧古塔副都統慶霖、為江寧將軍。調密雲副都統富尼善、為寧古塔副都統。鑲黃旗蒙古副都統觀音保、為密雲副都統。  

○補行嘉慶元年大計。江西、卓異官十一員。不謹官一員。罷軟官三員。年老官八員。有疾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二員。浮躁官三員。分別議敘處分如例。  

○撥部庫銀二百萬兩。解往陝西。以備軍需。  

○戊戌。春分。朝日於東郊。遣肅親王永錫、恭代行禮。  

○己亥。上御乾清門聽政。  

○遣官祭昭忠祠。  

○諭軍機大臣等、額勒登保奏、帶兵由巴東赴川。自尚未接奉前旨。現在鄖西一帶。兵單難恃。若額勒登保起身後。距楚不遠。仍當改道赴彼堵剿。若此旨到時。已抵夔州。則竟不必轉回。惟當聽候勒保調度。幫同剿辦開縣一帶賊匪。至汪新系該省巡撫。巴東現無應辦要事。著速赴鄖西。與文圖、路超吉、商同防堵。將此傳諭知之。  

○以太常寺卿陳嗣龍、為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副使賡音布、為光祿寺卿。  

○庚子。浙江黃岩鎮總兵官陳上高、緣事革職。調定海鎮總兵官岳璽、為黃岩鎮總兵官。以福建澎湖協水師副將李長庚、為定海鎮總兵官。  

○辛丑。孝淑皇后初周忌辰。命皇次子旻寧詣殯宮行禮。  

○以鑲白旗護軍統領崇尚、兼鑲黃旗蒙古副都統。內閣學士那彥成、兼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兵部侍郎伯麟、兼鑲藍旗漢軍副都統。  

○壬寅。上詣大高殿行禮。時應宮拈香。  

○諭軍機大臣等、賊匪欲自山內竄往蓬州。恆瑞等於要路截殺。賊始折回。恆瑞等一路。賊多兵少。尚能覓路截殺。較之明亮。德楞泰。擁有強兵。遷延時日。猶為彼善於此。又柯藩奏、訊據獲犯供稱。賊匪欲從漢江上下游偷渡。已於淺灘緊要處設卡防堵。惟當加意防範為要。至福寧。以川省軍糧充裕。帶兵馳赴勒保軍前。隨同剿辦。勒保一路。帶兵有人。無須福寧在彼。仍應遵照前旨。會同英善。專辦糧餉。將此傳諭知之。  

○癸卯。諭內閣、前因吉慶等查奏廣西通省倉谷。並未實貯在倉。輒以谷價抵數。曾經降旨嚴飭。茲據查明分別參處。設法如數買補。已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議奏矣。各省額設倉谷。原應如數貯倉。以備緩急之用。乃近來州縣。因買谷例價。較之市價輕減。可有盈餘。在任時、輒將倉谷任意糶賣。私肥囊槖。及交代離任時。僅將例價留抵。日積月累。輾轉因循。以致倉谷空虛。毫無儲備。甚至將所留例價。亦復侵用。迨清查時。豫為挪借。以圖掩飾目前。事後仍歸無著。至常平及社義兩倉之設。古人原所以惠民。立法最為良善。乃近聞出借時。於富戶則抑之使借。而於貧民則靳而不予。且出借之斗斛。任意減少。而還倉之谷石。勒令加增。以致小民不沾實惠。轉或因之受累。是惠民之法。適以資貪官而病民。此等積弊。不獨廣西一省為然。各直省皆所不免。著通飭各該督撫。隨時留心。嚴行查核。遇有此等滋弊累民之劣員。即據實嚴參示懲。於各州縣倉谷。必令如數實貯在倉。不許留價作抵。於借糶倉谷。務令出入斗斛。一律均平。俾小民得沾實惠。庶足除積弊而實倉儲。便民食而肅吏治。  

○諭軍機大臣等、吉慶等奏、查辦倉谷一案。此等弊端。各省不免。而直隸為尤甚。前胡季堂赴任時。曾經面諭整頓。該督及藩司吳熊光。俱系新任。自當力加整頓。固不可存欲速之見。亦不可稍事因循。若蒞任之始。不能及時清理。則各州縣見總督藩司雖經更換。仍復漫無設施。更無所儆懼。著即將現在如何查辦。及何時可以辦竣。移行據實具奏、毋得稍存隱飾。  

○又諭、江蘭奏開化儂人滋事。辦理完竣一摺。州同史紹登。守備趙啟周。不過隨同出力。加恩甄敘。已足示獎。今該撫遽請賞給升銜頂帶。未免過優。近來辦理軍務。各督撫等往往徇情濫保。凡遇剿捕事竣。輒行羅列多人。瀆請施恩。此次不過儂人滋事。亦必藉端保奏數員。以為市恩地步。陋習相沿。實不可長。將此諭令知之。  

○命翰林院修撰石韞玉、在上書房行走。  

○以剿平雲南開化滋事儂人功。總兵官扎郎阿等、下部議敘。  

○甲辰。遣官祭先醫之神。  

○諭內閣、勒保奏、舒亮、穆克登阿、剿辦白岩山賊匪。疏防貽誤。請旨革職治罪一摺。舒亮、穆克登阿、帶兵六千餘名。既未能將該處賊匪速行剿辦又未能嚴密圍堵。致令逸出。與他路賊匪合夥。其罪實無可逭。著將舒亮、穆克登阿、所有官職。全行黜革。作為兵丁。留於軍營效力贖罪。並將伊二人家產查抄示儆。仍著勒保留心察看。若伊二人再不知奮勉報效。即於軍前正法示眾。如此嚴行懲創。俾各路帶兵大員。咸知儆惕。庶足以肅軍紀而飭戎行。  

○乙巳。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上以祭社稷壇。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丙午。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諭軍機大臣等、勒保身任總統。一切均歸管轄。明亮、德楞泰、惟事尾追。是否心存畏葸。又此次齊王氏於石泉偷渡。在漢中之東。自系柯藩分防地方。但愛星阿應探聽賊蹤。馳赴堵御。豈以偷渡地方非伊所管。竟置不問耶。至賊匪偷渡。烏爾圖納遜、何竟安坐寧羌。不思帶兵堵截。興肇、駐劄漢中。何以亦不探聽截剿。均著勒保查明參奏、勒保在川省。相距較遠。著宜綿秦承恩查明。據實先行覆奏、勿稍瞻徇。  

○丁未。上詣文廟行釋奠禮。禮成。御彝倫堂。更袞服親臨辟雍講學。王公、衍聖公、大學士、九卿、詹事起居注官、入侍。至聖后裔、五經博士、各氏後裔、及學官、進士舉人、蔭生、貢監生等、圜橋肅立上賜講官坐。大學士蘇凌阿、劉墉、進講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講畢。上宣御論曰、大學一書。首言明德新民。而必皆止於至善。此道統之淵源。而內聖外王之綱領也。夫大人為學之道。在明吾本來之德。德賦於天。稟於性。具於心。至精至醇。廣蘊圓神方智之體。故謂之明德。然此德者。人人之所同得。非一己之所私有。故必致力以明之。使無或為外物所蔽。既明矣。則思推而溥之。俾薄海生民。皆有以復其本來所同得者。咸與臻於大同之治。斯明德之效。見之於新民矣。欲明其德。必極於合天之心。欲新其民。必極於凝天之命。然後為能止於至善焉。人主照臨天下。己德無不明。則民德無不新。上下皆能止至善。彌綸範圍之能事畢矣。此修齊治平之全功。為學之道。孰大於此。為君者誠身體力行。於以希堯舜於變之風。其庶幾乎。祭酒法式善、胡長齡、進講周易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講畢。上宣御論曰、大易著象。臨卦之義。尤切於人君之道焉。蓋人君之道。一仁而已矣。仁之心。教之思也。心之本乎仁者。肫然不已。故思之著乎教者。油然無窮。申之以孝弟輔之以德禮。振之以政刑。欲民為善之心。無所不盡。與兌澤同其深矣。始之於邦畿。達之於侯甸。極之於要荒。欲民從風之化。無所不屆。與坤德同其廣矣。作君即所以作師。非異人任也。而尤在養賢以及萬民。感化育之恩。戴照臨之德。斯教思之無窮者達。而容保之無疆者遂矣。此先聖著象之本意。有知臨之責者。可不勉諸。時王公百官、及聽講之進士舉人、蔭生、貢監生等、跪聆聖訓畢。王以下各官、行三跪九叩禮。祭酒、司業率學官、諸生、謝恩。禮成。恩賚進講大學士祭酒、並衍聖公聖賢后裔、國子監官、觀禮進士舉人、蔭生、貢監生等有差廣太學本科鄉試中額十五名。  

○戊申。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問太上皇帝安。  

○己酉諭軍機大臣等西鄉礶子山賊匪。在城固地方竄過漢江。賊首李全、張添文、又分出一股。西竄南鄭之南壩等處齊王氏、高均德、兩股。又俱竄至漢陰地方此皆由明亮。德楞泰剿捕不力所致。然德楞泰打仗數次。尚能向前殺賊。明亮則屢次落後。伊等原摺具在非朕任意軒輊。至李全一股。逼近北棧及五郎。秦承恩、當確探何路緊要。即與王文雄趕赴截剿。又額勒登保奏、帶兵前抵夔州。即赴大寧籌剿老木圍賊匪。可謂不知緩急。若接奉前旨。已改赴鄖西。固屬甚善。儻已抵老木園。當上緊擒拏陳崇德。剿淨餘匪。即與觀成。劉君輔、就近赴陝協剿。將此傳諭知之。  

○又諭、明亮、德楞泰、剿辦高均德一股賊匪。未能速竣。致齊王氏等又復渡江竄合。節據明亮等奏、前後殺賊已及萬餘。如果屬實。賊勢早就竄蹙。何至以數倍賊匪之精兵。剿窮敗無多之餘匪。總未能擒拏賊首。明亮曾任將軍。屢次出兵。自當倍加勇往。乃曠日持久。惟事尾追疊經嚴飭。總不知愧懼。二人之罪。以明亮為尤重。宜綿此時自應到陝。當速赴明亮軍營。將所帶官兵。悉行統領。督率德楞泰等實力剿辦。並傳旨即將明亮革職。拏交刑部治罪。  

○庚戌。予陝西陣亡委前鋒參領常青、祭葬世職如例。  

○辛亥。諭軍機大臣等、前賊首齊王氏等、由石泉偷渡。在漢中之東。自系柯藩汛地。今據柯藩奏到情形。並自請從重治罪。果不出朕所料。柯藩、著革去頂帶官職。暫留護理提督事務。仍令帶領原兵。戴罪自贖。烏爾圖納遜。不能截住賊匪。任其竄至漢中。又不趕緊追剿轉欲前赴四川梁山。竟繫心懷畏怯。避難就易。著革職作為兵丁。交宜綿德楞泰差遣。  

○壬子諭軍機大臣等、胡季堂覆奏查辦倉谷一摺。據該督將實系虧缺者。勒限買補。分別著追。其因公動用者。於秋成後買補。亦祇可如此辦理。倉儲虧缺。朕不將該管上司及州縣等按例治罪。已屬格外從寬經此次勒限分查。自可如數補足。不致虛懸。但倉谷原以惠民。若買補稍有弊端。轉於閭閻有累。該督務須嚴查。如有藉端抑勒。及短價剋扣情事。即據實嚴參治罪。儻此後有辦理不善之處。則該督等不能辭其咎也。將此傳諭知之。  

○以吏部左侍郎吳省欽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以翰林院檢討汪滋畹充日講起居注官右春坊右贊善李鈞簡、署日講眠居注官。  

○旌表守正捐軀山西萬泉縣民楊十娃妻吳氏。  

○癸丑。清明節。上侍太上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后孝儀皇后陵寢。  

○命皇次子旻寧祭孝淑皇后殯宮。  

○譴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軍機大臣等議覆雲貴總督鄂輝奏稱、興義各路。黃草壩冊亨。捧鮓一帶幅員寬廣。請於征苗兵內量留五千。以資彈壓。又無業降功六千餘名。用以防守卡隘。暫緩裁汰。均應如所請。從之。  

○甲寅諭軍機大臣等、勒保等奏剿賊情形雖殲斃多賊究未獲一賊首如首逆未擒隨從匪徒豈能望風潰散。看來川境賊首較多一時未能悉數殲擒。勒保轉不必分心陝境至竄往開縣十三壩之林亮功一股據稱已派富森布六十七等堵剿並咨會額勒登保由雲陽開縣前進等語。額勒登保已取道赴陝。不能復行折回。開縣賊匪不過敗竄餘生。著責成富森布等剿辦。又奏稱新寺場、石板埡、石路溝、節節有賊。恆瑞、慶成、未能繞道直前。前股賊匪。已竄通江洪口一帶。著勒保查明。如果伊二人有遷延觀望之處。即據實嚴參。又據奏打仗出力人員。請加鼓勵。此次不過殲賊二千餘名。首逆仍未擒獲。乃亦臚列多員。請恩鼓勵。從前帶兵各員。並不認真殺賊。每遇奏報打仗情形。輒將隨營員弁。奏請邀恩。為見好市恩地步。今勒保亦蹈此陋習。姑念伊為總統。尚系初次保人。不得不予以顏面。嗣後必須擒獲首逆。方準保奏、將此傳諭知之。  

○以四川軍營殺賊功。加參將穆克登布、副將銜。賞外委徐有山、巴圖魯名號。總兵官保興、參將王溶、游擊王國棟、哈三泰、都司常群、花翎。守備李連發等藍翎。  

○乙卯。諭內閣、內閣學士那彥成、系翰林出身。人尚明白。且系原任大學士阿桂之孫。著在軍機處學習行走。侍郎傅森、著仍回戶部辦事。  

○又諭、李奉翰等奏、曹汛壩工。因正月二十七日東南風甚大水勢直注金門。二十八日風勢愈狂。西壩後段。陡蟄入水現在趕緊堵築等語。曹汛漫工。甫於上年腦月合龍。今壩身復有蟄失。雖據稱實因風狂溜激。人力難施。究系未能先事搶護。或年內堵閉不堅所致。李奉翰、康基田、司馬騊、伊江阿、俱著交部嚴加議處以示懲儆。  

○諭軍機大臣等、朕聞軍營積弊。官兵閒有擒獲。類皆老幼殘弱之人。而真賊百不獲一、兵勇陣亡。則以多報少。殺賊之數。則以少報多。或賊未來而先放槍炮。以冀其遠遁。若賊近。則移營退後。以避其鋒。賊登山越嶺。往來便捷。而官兵轉畏崎嶇。賊探水淺處。即呼群而渡。而官兵必待舟梁始過。賊日竄百餘里。而官兵日行祇四五十里。以致首逆遠揚。脅從日眾。此時宜綿接辦剿賊事宜惟當盡革前非。逜將首逆擒獲。以期陝境肅清。若稍踵前弊。則明亮等覆轍昭然。不能稍為寬假也。將此傳諭知之。  

○緩徵雲南羅平、平彝、師宗、三州縣、及五曹州判、邱北縣丞所屬、額賦。並夷田秋糧。  

○丙辰。遣官祭黑龍潭昭靈沛澤龍王之神。玉泉山惠濟慈佑龍王之神。  

○調禮部右侍郎劉權之、為吏部右侍郎。以內閣學士戴衢亨、為禮部右侍郎。  

○命江南蘇松鎮總兵官田永秱、候補陸路總兵官。以廣東澄海協副將錢夢虎、為蘇松鎮總兵官。  

○丁巳。諭軍機大臣等、前令宜綿赴明亮軍營督辦軍務。今思宜綿究屬年老多病。明亮在彼日久。若將伊拏問。轉少一人帶兵著傳旨將明亮作為領隊帶兵。聽宜綿調度。此系朕於無可寬代之中。格外施恩。儻仍前因循。則二罪俱發。不能再邀曲貸。又潼關商雒一帶。逼近豫境。前倭什布派兵前赴蒲州駐守。著再添調後丁湊足二千。親自帶赴蒲州防堵。  

○以鑾儀衛鑾儀使布彥達賚、為鑲藍旗護軍統領。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項城縣民王應聘妻武氏。  

○戊午。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息縣民蘇明士妹蘇氏。  

○緩徵山東曹、單、濟寧、金鄉、魚臺、嘉祥、城武鄒、滕、嶧、汶上十一州縣、並臨清、濟寧、二衛本年額賦。  

○己未。諭內閣、據保寧奏稱、新定每年派赴喀什噶爾屯戍索倫兵三百名。請於索倫錫伯兩部落內。平半揀派發往等語。索倫部落兵丁。差役較繁。若每年派三百名遣赴喀什噶爾。額數不敷。且錫伯部落兵丁內亦可得人。著照保寧所請嗣後即於索倫錫伯兩部落內。均勻揀派。發往喀什噶爾。每年俱令平半更換將此並諭長麟等知之。  

○庚申。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諭軍機大臣等、據秦承恩奏、賊匪竄入寶雞岐山界內。此股自即系李全等分夥竄至虢川桃川一帶。該處路徑分歧。若由岐山逸出。即系鳳翔大路。可以直達潼關。晉省兵恐一時未能調齊。倭什布務速行調撥。派令將弁帶赴浦潼。以資截剿至縣丞王銑。委辦糧台。何以並未多派兵役防護。以致被賊戕害。此項糧石。是否被掠。並著查明覆奏。  

○辛酉。遣官祭賢良祠。  

○大考翰林院詹事府各官於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壬戌。旌表守正捐軀湖北武昌縣民高啟衛妻邱氏。  

○癸亥上御勤政殿聽政。諭軍機大臣等、陸有仁奏、賊匪擾及郿縣盩厔地方。此股自系李全等分竄之賊。現在秦承恩與王文雄已至鄠縣地方。距郿縣已近。又興肇、柯藩、在石板埡剿賊後。向東追剿。自已趕至郿縣。著秦承恩督同剿辦。不可復令東竄。與齊王氏高均德等合夥。亦不可令其逼近省城。向臨潼等處逸出潼關。  

○以詹事府詹事成書、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大理寺少卿童鳳三、為光祿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