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三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三年。戊午八月壬辰朔遣官祭黑龍潭昭靈沛澤龍王之神玉泉山惠濟慈佑龍王之神諭內閣魁倫等奏龍溪縣起解地丁銀兩在途被劫該縣私行賠解匿不通報請旨革審一摺此案解省銀兩於中途被劫後該縣朱泰曾業經緝獲夥盜陳奇等並不趕緊審辦輒將被劫銀兩私行賠解冀圖消弭實非尋常規避可比所有龍溪縣知縣朱泰曾著革職拏問該汛署千總王清海既經疏防於前又不稟報於後明系通同諱匿。亦著革職拏問。署漳州府知府武爾袞布近在同城。於盜劫錢糧重案。並不據實詳揭。亦屬有心徇隱。武爾袞布著解任質訊。署城守營都司守備傅廷標、亦著一併解任。交與該督等嚴審定擬具奏署漳州鎮總兵劉烜、護汀漳龍道知府金城。有無徇隱匿報之處。並著該督等查明。一併究處。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陳留縣民王乾女王氏。  

○戶部議准、廣西巡撫台布疏報、宣化、天保、二縣、開墾旱田五十一畝有奇。水田十七<⿰土韋>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癸巳。遣官祭關帝廟。  

○諭內閣、宜興等奏南糧全數抵通一摺。向來趲運糧艘。有較上年早到者。皆降旨將督運及辦理河道之大小各員。交部議敘。此次幫船全數抵通。比較上年已遲逾月余。雖因東省曹汛漫工。未經堵合。運河纖道。挽運稍艱。沿可寬其議處。亦不值更加甄敘。嗣後惟當實力督催。迅速行走。趕符原限。毋得藉口遷延。又復因循遲誤。致干咎戾。  

○諭軍機大臣等、勒保初抵川境。尚能振作。自專剿王三槐以來。迄未擒獲首逆。至大神山賊匪。雖經惠齡等剿散。而首逆高均德又向龍鳳坪大包山奔逸。明亮等追剿多日。總未成擒。尤屬遲玩。總之著名賊首。若能擒獲二三名。則余夥失所倚恃。自必紛紛潰散以次殄平。無如伊等並不身先士卒。鼓勇直前。賊匪藏匿山中。則雲路徑險仄。難以進攻。賊匪四出奔逃。則雲地方散漫。不能邀截。曲宥之而不知勸。切責之而不知懼。冥頑不靈。形同聾瞶。勒保、惠齡、恆瑞、明亮、德楞泰、興肇、俱著傳旨嚴行申飭。儻不能於八月內一律辦竣。軍律綦嚴。勿謂可以倖免。  

○貴州巡撫馮光熊奏、銅仁松桃新添官兵。應需糧餉。除照例籌撥外。尚不敷五千七百六十餘石。現擬照古州等鎮、協、折給兩月兵米例。折給米二千一百六十餘石。又該處紳耆呈請。將每年額徵耗銀。改納米一千三百三十七石零。又府廳應行變價耗米。及小竹山案內逆產田畝租米。共得米四千三百餘石。均可就近撥給。其餘不敷。應令該府縣採買支給。下部知之。  

○甲午。遣官祭昭忠祠。  

○諭內閣、哈當阿奏、新授蘇松鎮總兵安平協副將李鉷、於匪船停泊中港時。延挨觀望。並不即時圍捕。以致盜匪遠逃。請將李鉷革職等語。所參甚是。李鉷甫由副將擢任總兵。乃於緝捕事宜。心存畏葸。於盜船停伯時。並不即時擒捕。經哈當阿屢檄飭催。又復藉詞延挨。以致盜首遠揚。實非尋常玩誤可比。僅予革職。不足蔽辜。李鉷著革職拏問。並著派委妥員。迅速解京。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嚴審定擬具奏。所遺蘇松鎮總兵員缺。著愛新泰補授。  

○諭軍機大臣等、現在李鉷已解內地。著魁倫等即派員解京。並著哈當阿於同時巡洋弁兵內。揀擇數人。另起解京。隔別管押。毋任中途與李鉷見面。致有通同串供情弊。  

○又諭、魁倫身受重恩。遇有地方事件。理應秉公辦理。乃李鉷系其所保。轉以哈當阿所奏為張皇。心存回護。大屬非是。著傳旨嚴行申余。  

○乙未。上侍太上皇帝御卷阿勝境。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等食。至己亥皆如之。  

○諭內閣、愛星阿近在軍營。尚屬奮勉。著加恩賞給三等侍衛。以觀後效。  

○諭軍機大臣等、明亮等奏到剿賊情形。所斃詹世爵。李槐。二犯姓名。從未奏過。僅與前日惠齡等所殲賊目禹斯珍相等、而摺內聲敘情形。轉似大得勝伏。殊屬無謂。張漢潮一股。現在向北奔走。與陝省南鄭等處毗連。若明亮等不能繞出賊前。致任竄入陝境。則罪上加罪。斷不曲宥。將此諭令知之。  

○戶部議駁、黑龍江將軍咨送索倫等所貢貂皮。雖足壯丁之數。不及等第。應毋庸賞。上以其足數。命減半賞之。  

○丁酉。祭先師孔子。遣儀郡王永璇行禮。  

○以內閣學士成書、禮部左侍郎周興岱、監臨順天鄉試。戶部尚書沈初、為正考官。吏部左侍郎趙佑、禮部左侍郎鐵保、為副考官。  

○復加賑山東曹、單、城武、濟寧、魚臺、金鄉、嘉祥、鄒、滕、嶧、十州縣、臨清、濟寧、二衛、被水災民有差。  

○戊戌。祭大社大稷。遣裕郡王亮煥、恭代行禮。  

○孝淑皇后殯宮月祭。遣官行禮。  

○諭內閣、據秀林奏、七月閒松花江水勢泛漲。雖兩岸低洼田畝被浸。並未滋漫。現在無庸接濟辦理等語。松花江水勢雖未盛漲。低洼田畝。究被浸淹。該處旗民生計。未免稍有拮据。著秀林等務須留心詳查。如有應行接濟之處。即行辦理具奏、斷不可隱諱偏災。致失旗民生計。  

○諭軍機大臣等、據姜晟奏黑苗解散情形。及令苗備吳隴登擒獻首從各犯緣由。與王柄所奏大略相同。姜晟、王柄、惟當督飭司道鎮將等、鎮靜妥辦。一俟首犯獻出。即可完事。至姜晟奏蒲圻教匪滋事一節。昨據高杞奏已攻得賊卡。務當速行搜捕。勿任稍有蔓延。外省習氣。遇有地方搶劫小事。往往張大其辭。以為邀功地步。及至激成事端。則又心存畏葸。束手無策。高杞初任巡撫。尤當引以為戒。所有湖南徹回兵一千名。姜晟已咨明高杞豫為檄調。如必須此項兵力。方可調用。儻現兵足資剿捕。即當飭令歸伍。將此各傳諭知之。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景州民馬元英妻朱氏。  

○戶部議准、陝甘總督宜綿疏報、甘肅靖遠、正寧、二縣、開墾地八頃九十八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庚子。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勒保奏報、攻克安樂坪賊巢。生擒賊首王三槐。得旨嘉獎。晉勒保、及軍機大臣大學士伯和珅、公爵。封戶部尚書福長安、侯爵。大學士王傑、董誥、戶部尚書沈初、戶部右侍郎戴衢亨、工部右侍郎那彥成、均下部優敘。  

○辛丑。諭內閣、現在辦理秋審。詢據刑部、本年情實人犯起數較少。上年業將兩次停勾各犯歸併勾到。茲剿辦教匪。大功屆竣。諸事吉祥。所有本年情實各起。著暫停勾到。俟明年再行歸併辦理。此內情節尤重者。仍著該部照向例查明。摘出開單具奏。  

○又諭、從前永保剿辦湖北賊匪時。不能設法兜圍。任令竄逸。獲咎甚重。將伊革職。交刑部監禁。並將其子寧志、寧怡、革去侍衛。發往熱河。今伊兄勒保、生擒賊首王三槐、著有勞績。著加恩將永保釋放。寧志、寧怡、亦著加恩釋回。在上虞備用處拜唐阿上行走。以示權衡功罪、推恩曲宥至意。  

○景安奏、湖北被賊滋擾難民。例應給賑三月。又上年被旱之江陵等四州縣。奉旨賞給一月口糧。前經撫臣高杞奏、上年被旱被擾之區。即在本年續經被擾地方。應統歸本年被擾案內查辦。以免重複冒濫。查楚北被賊各屬。有上年被擾。本年賊氛未經者。亦有本年賊到之處。上年未被蹂躪者。情形不一、勢難歸併。且有上年被旱並未被賊。而本年雖被蹂躪、亦未盡被旱者。若止賑本年被難之戶。而置上年於不問。是一屬之中。辦理兩歧。應請仍分別給賑。以免向隅。報聞。  

○湖北巡撫高杞奏報、剿平蒲圻縣洋泉團余匪。擒斬賊首王添萬等、得旨獎賚。下部優敘。賞參將德祿、都司玉書、守備宋吉典、花翎。把總楊光海等、藍翎。道員保定等、升敘有差。  

○以擒獲賊首王三槐捷報迅速。驛站員弁、暨兵部捷報處官。下部議敘。兵丁等獎賞如例。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內黃縣民劉士達妻王氏。  

○壬寅。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命吏部侍郎趙佑、提督順天學政。內閣學士平恕、提督江蘇學政。太常寺卿童鳳三、提督江西學政。太常寺少卿陳霞蔚、提督安徽學政。署國子監祭酒胡長齡、提督山東學政。通政使司通政使初彭齡、提督福建學政。翰林院侍講莫晉、提督山西學政。編修王宗誠、提督河南學政。侍講學士陳琪、提督湖南學政。詹事府少詹事曹振鏞、提督廣東學政。右春坊右贊善陳希曾、提督四川學政。戶部員外郎錢楷、提督廣西學政。刑部郎中彭希濂、提督貴州學政。  

○癸卯。上侍太上皇帝御卷阿勝境。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等食。至丙午皆如之。  

○甲辰。太上皇帝萬萬壽聖節。遣官祭太廟後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后教儀皇后陵寢。  

○遣官祭顯佑宮。東嶽廟。城隍廟。  

○上率扈從皇子及王、公、大臣官員、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等、詣澹泊敬誠殿。行慶賀禮。  

○鑄給江西德化縣印。增江西二字。浙江龍泉縣印。增浙江二字。  

○己巳。秋分。夕月於西郊。遣豫親王裕豐行禮。  

○調江西南昌鎮總兵官寧泰、為江南狼山鎮總兵官。以廣東南雄協副將劉鑒、為南昌鎮總兵官。  

○己酉。諭內閣、張誠基奏、江西寧州陳坊地方。有習教匪徒。在彼糾眾滋事。該撫接據稟報、即督同總兵寧泰。帶兵馳往。上緊剿辦。將起事首犯劉聯登槍斃。其餘首夥各犯。全行擒獲正法。地方俱經寧謐。所辦可嘉。張誠基、寧泰、俱著加恩賞戴花翎。仍著交部從優議敘。其餘在事出力文武各員弁。並著張誠基。會同寧泰。查明咨部分別議敘。以示獎勵。  

○諭軍機大臣等、據張誠基奏、寧州賊首劉聯登。拜從湖北通山縣人盧及名為師。學習符咒。著傳諭景安等密飭所屬。速行擒獲。不必稍有株連。現在該處地方無事。正應妥為撫馭。不可因查拏盧及名一犯。又致驚疑。別滋事端。  

○又諭、上年賊眾。由楚省竄至陝境後。屢欲偷渡漢江。經官兵連次擊退。遂由紫陽、石泉、輾轉逃至漢中。北面系惠齡帶兵堵剿。東面系明亮、德楞泰、統兵迎擊。西南則恆瑞、慶成、抄出賊前。扼要攔阻。江岸則柯藩駐劄防守。官兵四面合圍。賊眾已如魚游沸釜。彼時帶兵大員。若稍知愧勵。合力進攻。原不難一鼓殄滅。乃彼此遷延觀望。以致敗殘賊眾。任其衝突奔逃。與各股賊首聯為一氣。今距上年合圍之日。又將一載。迄未蕆事。其咎甚重。惠齡、恆瑞、興肇、富成、明亮、德楞泰、著再傳旨嚴行申余。  

○又諭、前據長麟等奏、薩木薩克懇請內投。當即降旨加恩。並令德勒格楞貴前往曉諭、嗣又奏薩木薩克誤聽訛傳。妄生疑慮。復令愛里牙爾等、前赴鄂羅退帕。察看情形。照料起身。乃薩木薩克初欲攜眷同來。繼又余詞雪阻。復又因伊妻兄從中播弄。遂攜着潛逃。追拏無獲。似此反覆無常。長麟等既為其所愚。辦理又復冒昧。長麟、伊斯堪達爾、策拔克、俱著傳旨嚴行申飭。薩木薩克逃遁多年。蹤跡無定。若派兵追拏。不但勞我兵力。且使彼聞風驚懼。愈竄愈遠。即設法招致。邊外布嚕特等、又視為奇貨可居。於事無益。此時長麟等既經酌調官兵。惟當於各卡倫分撥防守。儻薩木薩克妄思至卡倫附近滋擾。即可擒獲治罪。如悔悟來投。仍當照前賞給職銜翎頂。以示綏懷。長麟等可將此意傳播卡倫外。俾其知感知畏。至呼大牙爾弟兄互相攘奪。及那爾巴圖欲帶兵乘機侵占。皆系邊外之事。祇可置之不問。儻伊等稟請內地兵力。惟宜臨時嚴詞駁斥。將此諭令知之。  

○庚戌。諭軍機大臣等、費淳奏稱。淮徐等屬濱臨河湖地畝。多有被淹。正在起程赴勘閒。接奉諭旨。令查江境挑浚各工。即就近前往等語。撫恤賑緩各事宜。關擊民瘼。自應先往查看。再順道嚴查挑工。費淳不可緩其所急。轉至因此失彼也。將此諭令知之。  

○壬子。免貴州狆苗滋擾之興義府普安、貞豐、二州、普安、安南、二縣、並冊亨州同、新安縣丞、捧鮓巡檢、所屬本年額賦。緩徵朗岱、歸化、永寧、平遠、安平、清鎮、六廳州縣、新舊額賦。  

○癸丑。遣官祭賢良祠。  

○補行嘉慶元年大計。貴州、卓異官七員。不謹官一員罷軟官一員。年老官三員。有疾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分別議敘處分如例。  

○甲寅世宗憲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  

○上侍太上皇帝詣永佑寺行禮。  

○調禮部左侍郎鐵保、為吏部右侍郎。盛京兵部侍郎書敬、為禮部左侍郎。以內閣學士恭泰、為盛京兵部侍郎。調理藩院右侍郎特克慎、為刑部左侍郎。以鑲白旗蒙古副都統普福、為理藩院右侍郎。  

○以刑部左侍郎特克慎、兼正紅旗滿洲副都統。禮部左侍郎書敬、兼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以理藩院右侍郎普福、為庫倫辦事大臣。  

○乙卯。諭軍機大臣等、陝省邊界。前經降旨責成宜綿、秦承恩、王文雄等嚴密防守。今竄匪逃至廣元南江一帶。與南鄭寧羌沔縣接壤。西南祇有索費英阿等在彼。兵力較單。著傳諭宜綿、秦承恩、王文雄、即於寧沔南鄭緊要關隘。深溝高壘。嚴密堵御。設伏邀擊。漢江一帶。亦應列戍嚴防。或設疑兵。使之不能闌入。此為最要。明亮如已將張漢潮擒獲。亦即馳赴西路。協同堵剿。額勒登保前本太平養病。現在自已全愈。著即帶現有之兵。迅赴寧沔南江一帶。酌量情形。幫同堵截。  

○直隸提督慶成、軍營受傷。命解任回旗調理。以三等侍衛愛星阿、為直隸提督。調泰寧鎮總兵官特清額、為馬蘭鎮總兵官。兼東陵內務府總管。以正藍旗漢軍副都統范建豐、為泰寧鎮總兵官。兼西陵內務府總管。  

○革惠齡、德楞泰、花翎。以箕山賊復逼陝境故也。  

○丙辰。定留養及軍徒脫逃改發例。刑部議、留養一項。原系國家矜恤孤獨。特施法外之仁。似應量為推廣。應請將例文內、情節較重者。共二十五條。概不准聲請留養。一、強盜窩主、造意不行又不分贓者。一、旗下正身犯積匪者。一、拏獲逃人。不將實在窩留之人指出。再行妄扳者。一、發遣雲貴兩廣煙瘴偷刨人薓人犯、在配脫逃者。一、盛京旗下家奴、為匪逃走、犯至二次者。一、派往各省駐防滿洲兵丁、臨行及中途脫逃者。一、用藥迷人甫經學習即行敗露者。一、用藥迷人、已經得財為從者。一、閩省不法棍徒。引誘偷渡之人。包攬過台。中途謀害人未死、為從同謀者。一、應發極邊煙瘴罪人。事發在逃。被獲時有拒捕者。一、開窰誘取婦人子女。勒賣為從者。一、旗人犯罪、發遣赦回、又生事故者。一、永遠枷號人犯。已逾十年。原擬死罪。並應發新疆黑龍江者。一、大夥梟徒拒捕傷差案內之壯丁窩家者。一、軍營逃兵、在軍務未竣以前投首者。一、軍營脫逃余丁被獲者。一、用藥迷人、被迷之人當時知覺。未經受累者。一、聚眾奪犯殺差案內、隨同拒捕、未經毆人成傷者。一、州省匪徒、在野攔搶四人至九人、未經傷人者。一、台灣無藉遊民。兇惡不法。犯該徒罪以上情重者。一、賊犯犯罪事發抗拒殺差案內、為從在場助勢者。一、罪囚越獄脫逃三人以上、原犯徒罪為從、及杖笞為首、並一二人原犯軍流為從、乃徒罪為首者。一、洋盜案內被脅股役者。一、幕友長隨書役等、倚官妄為、累及本官、罪應流以上、與同罪者。一、新疆兵丁跟役。如有酗酒滋事。互相調發者。其搶竊滿貫擬絞緩決減等等項。情節較輕者。二十二條。准其留養一次。一、搶竊滿貫擬絞、秋審緩決一次者。一、竊盜三犯、贓至五十兩以上擬絞、秋審緩決一次者。一、內地民人。在新疆犯至軍流。互相調發者。一、引誘包攬偷渡過台。招集男婦至三十人以上者。一、調奸未成。和息後因人恥笑。復追悔抱忿自盡致二命者。一、行營金刃傷人者。一、押解新疆遣犯脫逃。限滿無獲。為首情重者。一、川省匪徒在野攔搶十人以上被脅隨行者一兇徒因事忿爭執持軍器毆人致篤疾者一夥眾搶去良人子弟強行雞姦之餘犯問擬發遣者一三次犯竊計贓五十兩以下至三十兩者一三十兩以下至十兩者一竊贓數多罪應滿流者一搶奪金妨傷人及折傷下手為從者一發掘他人墳冢見棺槨為首及開棺見屍為從一次者一開棺見屍二次為從者一竊盜臨時拒捕傷非金刃傷輕平復者一搶奪傷人傷非金刃傷輕平復者一積匪猾賊及窩留者一回民犯竊結夥三人以上及執持繩鞭器械者。一、旗人逃走一月內自行投回。及拏獲者一、行竊軍犯在配復行竊者如不知悛改復行犯罪仍不准留養庶於矜憫之中。仍寓分別懲創之意再查由新疆改發內地人犯如竊盜臨時拒捕傷非金刃傷輕平復。搶奪傷人傷非金刃傷輕平復。回民犯竊。結夥三人以上。及執持繩鞭器械三項情罪較重。如有脫逃自應照新疆人犯脫逃之例即行正法其餘改遣人犯本罪原止軍流。如有脫逃似未便統照外遣人犯一體辦理。但究係由外遣改發內地亦未便僅照尋常軍流脫逃例定擬。應請各按現犯本罪上加二等調發十條一搶竊滿貫擬絞秋審緩決一次者。一、竊盜三犯。贓至五十兩以上擬絞。秋審緩決一次者一、三次犯竊計五十兩以下至三十兩者。一、三十兩以下至十兩者。一、竊盜贓數多罪應滿流者一搶奪金刃傷人。及折傷下手為從者。一、撥掘他人墳冢見棺槨為首及開棺見屍為從一次者。一、開棺見屍二次為從者。一、積匪猾賊及窩留者。一、行竊軍犯在配復行竊者。於犯案發配時。即面剌改發字樣以示區別從之。  

○戶部議准陝甘總督宜綿疏報、甘肅合水、靈平、羅、三州縣、並紅水縣丞所屬、開墾地一百七十三頃二十四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丁巳上侍太上皇帝自避暑山莊迴鑾。  

○詣文廟瞻禮。關帝廟城隍廟拈香。  

○諭內閣、據保寧奏將倫竊民人馬匹又復拒捕。搶奪馬匹之土爾扈特喇嘛楚魯木土爾扈特克哷扣本。審明正法等因具奏、案內參奏庫爾喀喇烏蘇領隊大臣成德。並不遵將犯人土爾扈特等解往該游牧懲辦。輒以河水漲發為詞。將其台吉及屬下人等、傳至庫爾喀喇烏蘇懲辦殊未允協等語。土爾扈特等、膽敢偷竊民人馬匹。復又拒捕搶奪情殊可惡。保寧審明即行分別正法。甚屬允當。至成德系伊犁協領。經保寧保舉。朕始用為領隊大臣。今伊並不遵奉將軍委派。藉詞偷安。擅自傳集土爾扈特台吉及屬下人等眼同將該犯辦理殊屬非是。成德著照保寧所請交部嚴加議處外仍著保寧將成德自補授領隊大臣以來。有無任意自滿。以致辦理事務錯謬之處。秉公詳察。如有此等情節。即行據實參奏、毋得因系原保之人。自存回護也。  

○景安奏、川省通江竄匪。擾至陝境之沿江一帶。非希圖搶渡北竄。即由南岸東奔楚省。奏入。諭軍機大臣等、昨據秦承恩奏、張漢潮一股。從西鄉堰口奔竄。宜綿已趕至石泉。並派柯藩慶溥等分布要隘。相機堵剿。是東面已有官兵遏其去路。未必即能竄入楚境。景安飛飭各營卡加緊防範。亦屬先事豫防之策。但張漢潮一股。屢經官兵剿殺。勢已潰散。乃明亮等跟蹤追躡。總未成擒。茲又任其竄至石泉焚掠。伊等帶領如許勁兵。若再不能趕上賊匪。與宜綿等兩面夾擊。竟任東奔。闌入楚境。心當重治伊等之罪。並著宜綿王文雄等遵照昨旨。併力堵截。勿令賊匪北渡漢江東竄。至楚省巴東邊界。亦關緊要。著高杞速行馳往。會同王凱、實力嚴防。  

○革明亮、興肇、花翎。以賊匪竄至石泉故也。  

○雲南提督文圖、以疾乞假。命解任回旗調理。  

○是日駐蹕喀喇河屯行宮。  

○戊午。駐蹕常山峪行宮。  

○己未。諭軍機大臣等、現在各股賊匪仍折竄郭家溝一帶與羅其清株守之箕山相近而羅其清又分遣夥黨攻撲營山縣城。徐添德一股。又奔逃舟口可見賊匪來去自如。毫無攔阻。惠齡等務須親率官兵。嚴密攻圍。按名擒獲。若一時不能將各股賊首全數擒縛。與其東西馳擊兵無定向莫若併力攻剿羅其清一股。此股賊眾較多各賊藉其聲勢如將羅其清擒獲。余賊自必瓦解。至勒保所剿冷添祿林亮功兩股賊匪。儻略需時日。該處賊匪無多。何不於得力提鎮將領內。酌留數人帶兵在彼剿辦。勒保當統領騰兵。速赴箕山。督同惠齡等、將大股賊匪剿淨。更為得力。仍在勒保酌量而行。將此傳諭知之。  

○密雲副都統觀音保、以疾解任。以頭等侍衛全福為密雲副都統。  

○是日。駐蹕兩閒房行宮。  

○庚申。山東巡撫伊江阿奏、曹單等處前被水災請截留漕糧米豆二十七萬七千餘石。以資賑濟。從之。  

○是日。駐蹕要亭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