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樂會的演說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今天是音樂研究會開音樂會的一天,演說的人不過是個配角,算不得很緊要的。今日本有杜威先生的演說,因為病了沒有來。——剛才會長已經報告——我今日到會,一則代達杜威先生的歉意;一則貢獻我個人的意見。

  我對於音樂,本來是一個門外漢,沒有什麼可說。但是對於音樂的希望,卻很大很多,而且很喜歡他。不但我一個人喜歡他,一定喜歡他的很多。你看現在站在外面不能進來的,都是很羨慕的樣子,這個音樂的功用就不待我說了。

  我是講墨子哲學的,我且把他關於音樂的一部分拿來講一講:墨子,他對於音樂是很反對的、攻擊的、不滿意的,——儒教雖然提倡禮教,講些音樂,但是幾千年來對於音樂亦無充分的解說。——以故音樂上頗受其影響。但是《墨子》書中,也有一部分講音樂的。墨子反對美術,攻擊音樂。程凡對他說:你攻擊音樂,未嘗不可,但是馬駕而不稅,弓張而不弛,也是不可的。此為墨書中講音樂的一段話。很可以代表「音樂的功用是很完全的」這句話。

  現在中國提倡音樂的方法。可以說都是不對的。譬如學校的課程裡面加一點鐘的音樂,用二十塊大洋買一個很破的很壞的不合美術的風琴教學生,學生學了之後,仍然是沒有什麼用處。若說學生學了之後,人人去買一個練習,這是絕對做不到的。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兩個缺點:1.不能提起美術的觀感。2.限於貴族而不能普及。學生學了之後,既然不能人人練習,所以音樂便沒有發展的機會。就是在學校裡面學幾點鐘,也不過是拿幾分分數而已,對於美術上並沒有什麼增益。

  所以我現在很希望有自動的音樂實現。現在可以代表自動的音樂的,莫如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這個會是由許多人自由加入作自動的研究的。故於美術方面,頗有進步。我希望大學生有自動的研究,拿音樂去補助共同生活代表共同生活的精神。有了共同生活、團體生活,自然就有好結果。記得從前開學的時候,到者只二三百人,今年開學,則有二三千人,可知共同生活團體生活一定是得好結果的。說到音樂上去,共同生活的精神尤其要緊。你看琴弦管竹,那一件不是要有共同生活的精神呢?我十月在山西看閱兵的時候,聽見兵士唱很和平的國歌。當他們單唱的時候,並不見得好聽,合唱起來,就非常的好聽了。說到國歌,現在還沒有好的,合用的。我很希望有一種新的國歌譜出來。

  我對於音樂抱了兩種希望:

  1.不但為個人的,而且為可以代表共同生活的精神的。

  2.以音樂的道理助文學的發展。

  例如蘇東坡《琵琶工》: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思冤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

  李後主:

  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這兩首歌詞,都是處處合於音樂的道理的。所以我於音樂普及以外,很希望他可以譜之文學上面,使音樂與文學發生關係。

  我是一個門外漢,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不多談了。


(本文為1919年11月11日胡適在北京大學的演講,黃紹谷筆記,原載1919年11月14日至11月15日《北京大學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