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堅決走毛主席指引的精兵簡政的道路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堅決走毛主席指引的精兵簡政的道路
豫文
1969年12月1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精兵簡政,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規定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斗、批、改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毛主席深刻地指出:「革命委員會要實行一元化的領導,打破重疊的行政機構,精兵簡政,組織起一個革命化的聯繫群眾的領導班子。」這一光輝指示,指出了革命委員會建設的根本方向,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權建設的學說。

一年多來,我們河南省各級革命委員會,按照毛主席的教導,學習靈寶縣精兵簡政的經驗,取得了成績。實踐證明,凡是精兵簡政搞得好的地方,革命委員會的班子小,人員少,效率高,幹群關係好,充分發揮了無產階級政權的威力。

但是,革命的道路從來不是筆直的。由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政權建設路線的流毒還沒有肅清,由於我們有些同志對精兵簡政的偉大意義認識不足,自覺性不高,在落實毛主席關於「精兵簡政」指示時,在有些地方出現了反覆。目前,有少數地區、部門在精兵簡政之後,增設名為「臨時」、實為長期的名目繁多的機構,增添各種辦事人員,有的出現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這種情況阻礙我們精兵簡政能真正「達到精簡、統一、效能、節約和反對官僚主義五項目的」,阻礙我們的革命委員會真正成為「一個革命化的聯繫群眾的領導班子」。為了鞏固和發展精兵簡政的勝利成果,我們還要進一步批判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在政權建設方面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還要同剝削階級的舊觀念、舊作風作長期的鬥爭。

精兵簡政,是毛主席一貫的思想,是毛主席無產階級政權建設路線的重要內容。早在抗日戰爭年代裡,毛主席就指出,精兵簡政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它的偉大意義在於「把我們的身體變得小些,但是變得更加紮實些,我們就會變成無敵的了。」毛主席總結了無產階級專政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總結了我們黨數十年來關於政權建設的豐富經驗,把精兵簡政作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斗、批、改的一個重要任務,作為改革上層建築,使它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的一項根本原則提出來,這對指導我國的無產階級政權建設,無疑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它是執行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的需要,是鞏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成果,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一項根本措施。在政權建設上走不走精兵簡政的道路,是忠於不忠於毛主席,執行不執行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重大原則問題。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精兵簡政的重要意義,自覺地來鞏固和發展它。

有人說:「好牆難堵四面風,好將難擋四面兵,革命委員會留這麼幾個人,光守攤也夠嗆!」在這些同志看來,似乎政權機構必須人多才好辦事。這是一種消極的、錯誤的理解。恰恰相反,政權機構如果人多,往往形成人浮於事,官僚主義,互相依賴,互相扯皮。上級機關人多,往往好搞「五多」,即忙於事務多,報表文件多,會議多,浮在上面多,一般號召多。結果是領導班子成員脫離勞動,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利於領導班子的革命化建設,不利於毛澤東思想的一元化領導。這些正是劉少奇修正主義政權建設路線的流毒的表現,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並且堅決克服它。

不過,另一方面,這些同志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實行精兵簡政之後,在人員少、班子小的情況下,革命委員會怎樣進行工作的問題。

大量的事實說明,革命委員會如果還沿襲老一套的工作方法,坐機關,聽匯報,成天忙於發文件、填表報、召開會議、處理事務之中,那必定會感到越抓頭緒越多,越抓工作越忙亂,越抓思想壓力越大,越抓對精兵簡政越懷疑。

嶄新的革命政權,要求我們徹底拋棄那種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工作方法,徹底實行毛主席一貫倡導的群眾路線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唯物辯證的工作方法。

越是人少,我們越是要抓主要矛盾,抓住根本,堅決走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道路,堅持實行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把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擺在首位,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任務越繁重,時間越緊迫,越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一定要克服忙忙碌碌的事務主義作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政治的帥位不能動搖。

越是人少,我們越是要堅決依靠群眾。「我們歷來主張革命要依靠人民群眾,大家動手,反對只依靠少數人發號施令。」要知道,如果不把群眾發動起來,機關里的人再多幾倍,也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領導必須抓點,和群眾直接見面,和群眾商量,向群眾學習,總結群眾中的先進經驗,才能正確地指導工作。領導機關精兵簡政,可以更好地充實和加強基層,只有把基層充實和加強了,我們的工作才能做好。

工作方法問題,也是思想方法問題,世界觀的問題。不破不立。要實行革命的工作方法,就必須徹底改造資產階級世界觀,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毛主席指出:「現狀和習慣往往容易把人們的頭腦束縛得緊緊的,即使是革命者有時也不能免。」我們有的同志,在舊軌道上生活時間久了,舊思想、舊習慣、舊作風較深,對新機構、新制度、新作風總是感到不習慣,不適應。因此,不斷地用毛澤東思想加強各級領導班子的革命化,是鞏固和發展精兵簡政的勝利成果,保證無產階級政權永不變質的關鍵。

精兵簡政,最主要的是要看這支兵精不精,看領導班子的革命化程度。班子小了,人少了,便於深入實際,聯繫群眾,為領導班子革命化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能不能利用這個有利條件,還決定於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要求我們各級領導班子搞好自身的思想革命化,以思想革命化帶動組織革命化。有了一個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革命化的聯繫群眾的領導班子,就能朝氣蓬勃地帶領廣大群眾去戰鬥;就能徹底擊破資產階級五顏六色的糖衣炮彈的襲擊,永保無產階級政權的鮮紅顏色。

我們在精兵簡政的大道上已經走過了一年多的戰鬥里程,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我們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讓我們發揚無產階級的徹底革命精神,繼續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道前進,為不斷鞏固和發揚精兵簡政的勝利成果而努力。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