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平聖惠方/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三[編輯]

肝臟論[編輯]

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 在人 髒為 在臭 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魂者。神氣之輔弼也。又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故肝者 木也 余則 則宜 如人 是肺 病當 母 死


治肝虛補肝諸方[編輯]

夫肝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情不樂。如人將捕之。 視物 診其

治肝氣虛寒。兩脅脹滿。筋脈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宜服補肝柏子仁散方。[編輯]

柏子仁(三分) 细辛(三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 茯神(三分) 鳖甲(二两涂 醋炙令黄 去裙 心(半 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氣虛寒。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大息。四肢厥逆。心腹痛。宜服補肝白茯苓散方。[編輯]

白茯苓(三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 柏子仁(三分) 细辛(三分) 当归(半两 锉微炒) 槟榔 壳(三分 去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 候。温服。忌生冷油腻。 

治肝臟虛寒。胸膈氣滯。四肢厥逆。兩脅疼痛。宜服補肝細辛散方。[編輯]

细辛(一分) 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前胡(三分去芦头) 当归(三 分锉 微炒)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人参(三分去芦头) 柏 子仁 (半分) 焙) 桂心 (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肝臟虛寒。頭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虛煩。宜服補肝防風散方。[編輯]

防风(一两去芦头) 芎 (三分) 黄 (三分锉) 五味子(三分) 人参(三分 去芦头) 茯神 枣仁(半 两微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風虛。胸膈不利。視物不明。心煩頭眩。宜服補肝薯蕷散方。[編輯]

薯蓣(三分) 防风〔一(三)分去芦头〕 山茱萸(半两)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 瓤) 甘 菊花 头) 熟干 地黄 脑(半两) 麝 上为细末。研入龙脑麝香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忌酒湿面等。 

治肝虛。頭目不利。心膈多煩。筋脈急痛。宜服補肝菊花散方。[編輯]

甘菊花(三分) 前胡(三分去芦头) 防风(三分去芦头) 决明子(三分) 黄 (三分锉) 沙 杞子 (三 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 

治肝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酸疼。羸瘦無力。補肝柏子仁丸方。[編輯]

柏子仁(一两) 黄 (一两锉) 白茯苓(一两) 赭实(一两) 覆盆子(一两) 五 味子( 一两 去毛涂醋 炙令 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酒下。空心及晚食 前服。忌生冷油腻。


治肝實瀉肝諸方[編輯]

夫肝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致心下堅滿。兩脅痛引小腹。忿忿如怒。氣逆頭眩。為血 有餘。即目痛。眼 赤。生息肉。陽毒所攻。悒悒先寒而後熱。頸直背強。筋急。不得屈伸。 診

治肝實熱。目痛。胸滿心煩。宜服瀉肝前胡散方。[編輯]

前胡(一两去芦头) 秦皮(一两) 细辛(一两) 黄芩(一两) 赤茯苓(一两) 蕤 仁(一 两) 子仁(一 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一(二)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 候 。温服。 

治肝實熱。夢怒驚恐。宜服瀉肝防風散方。[編輯]

防风(三分去芦头) 犀角屑(半两) 赤茯苓(半分) 葳蕤(半两) 射干(半两) 人参( 半两 两) 白藓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炙爆热面。 

治肝實熱。頭疼目眩。心膈虛煩。大腸不利。宜服瀉肝柴胡散方。[編輯]

柴胡(三两去苗) 玄参(半两) 甘菊花(半两) 地骨皮(半两) 羌活(半两) 细 辛(半 两) 荆子(半 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忌炙爆壅毒物。 

治肝氣壅實。四肢煩悶。眼目赤疼。宜服瀉肝黃芩散方。[編輯]

黄芩(三分) 赤茯苓(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枳 壳(三 分麸炒微黄去瓤) 羚羊角屑(三分) 细辛(三分) 前胡(半两去芦头) 决明子(三 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忌炙爆热 面等。 

治肝臟實熱。頭目昏疼。肢節不利。項強心煩。胸中滿悶。宜服瀉肝升麻散方。[編輯]

川升麻(三分) 蕤仁(半两) 前胡(半两去芦头) 秦皮(半两) 川芒硝(一两) 甘菊花 (半 羊角屑 (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實熱。心膈壅滯。虛煩。宜服瀉肝散方。[編輯]

甘菊花(半两) 决明子(半两) 黄芩(半两) 川升麻(半两) 枳壳(半两麸炒 微黄去瓤) 防 两锉微 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马牙硝(一分碎) 龙脑(一分研) 麝香(一分) 上为细末。入后三味更同研。合匀。每于食后。煎麦门冬汤。调下一钱。忌炙爆热面。


治肝氣不足諸方[編輯]

夫肝臟虛損。氣血不榮。內傷寒冷。致使兩脅脹滿。筋脈拘急。四肢厥冷。心腹疼痛。 眼目昏暗。手足常青。胸中不利。不能大息者。是肝氣不足之候也。

治肝臟不足。兩脅脹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利。宜服防風散方。[編輯]

防風(三分去蘆頭) 細辛(三分) 白茯苓(三分) 柏子仁(三分) 桃仁(三分 湯浸去皮 尖雙 (一分炙 微赤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氣不足。筋脈不遂。心膈壅滯。左肋妨脹。不思飲食。宜服白茯苓散方。[編輯]

白茯苓(一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 桂心(半两) 黄芩(一两锉) 白术(一两) 沉香( 一两) 两麸炒微 黄)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忌苋菜。 

治肝氣不足。虛寒。胸脅下痛脹滿。氣急。目昏濁。視物不明。檳榔散方。[編輯]

槟榔(一两) 五味子(一两) 白术(一两) 桔梗(一两去芦头) 酸枣仁(一两 微炒) 附 子( 橘皮 (半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 苋菜。 

治肝氣不足。則傷膽。膽傷則恐懼。面色青白。筋脈拘急。目視不明。宜服酸棗仁散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微炒)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色) 五味子(一两) 白术(一两) 白 茯苓(一 两) 泽泻(一两) 芎 (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黄 (一两锉) 甘草(半两 炙赤锉)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氣不足。兩目昏暗。熱氣衝上。淚出。疼痛。兩脅虛脹。筋脈不利。宜服覆盆子丸。[編輯]

覆盆子(一两) 细辛(半两) 当归(半两锉微炒) 决明子(半两) 芎 (半两) 五味子 (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茯苓(半两) 羌活(半两) 桂心(半两) 柏子仁 (半两) 防 风 赤锉)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粥饮下三十丸。忌酒 湿面炙爆等。


治肝臟中風諸方[編輯]

夫肝中風者。是體虛之人。腠理開疏。肝氣不足。風邪所傷也。其候筋脈拘攣。手足不 收

治肝臟中風。氣壅語澀。四肢拘急。宜服赤茯苓散方。[編輯]

赤茯苓(一两) 黄 (一两锉) 子芩(三分) 酸枣仁(半两微炒) 防风(半两 去芦头) 羚羊 壳(三分 麸炒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三七片。同煎至五分。去滓。入荆沥半合。 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忌鸡猪炙爆等。 

治肝中風。語澀。煩躁。或四肢拘急。宜服麥門冬散方。[編輯]

麦门冬(一两去心) 茯神(三分) 木通(三分锉)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 分) 防风 (三分去芦头)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独活(半两) 玄参(半两) 川朴硝(一两半) 汉防己 (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荆沥半合。更煎一二沸。不计时 候。温服。忌酒热面炙爆等。 

治肝中風。語澀。筋脈舒緩。面上浮氣。行履不穩。宜服秦艽散方。[編輯]

秦艽(三分去苗) 茯神(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锉) 犀角屑(三分) 木通(三 分锉) 麦 门冬 微炒) 甘 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中風。致筋脈舒緩。舉腳不知高下。目多冷淚。肢節無力。宜服枸杞子散方。[編輯]

枸杞子(一两) 薯蓣(一两) 牛膝(一两去苗) 天麻(一两) 萆 (一两) 茯 神(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芎 (三分) 茵芋〔三(一)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 生干地黄 (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中風。四肢攣急。身體強直。宜服薏苡仁散方。[編輯]

薏苡仁(三两) 防风(二两去芦头) 麻黄(二两去根节)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芎 (一 羊角屑 (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忌鸡猫鱼蒜等。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言語謇澀。頭項強直。四肢不利。心膈煩壅。頭目旋眩。宜服羚[編輯]

羚羊角屑(三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前胡(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麻 黃(三分 去根 (三分) 羌 分麩炒微黃 去瓤 仁(三分 微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 二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肝中風上攻。頭目旋暈。心驚悸悶。四肢筋脈拘急。宜服附子散方。[編輯]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酸枣仁(半两微炒) 防风(半两去芦头) 羚羊角屑(半 两) 人 参 藓皮(半两) 茯神(三分) 薯蓣〔三(一)分〕 黄芩(半两) 龙齿(一两) 芎 (半两) 天麻 (半两) 黄 (半两锉)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上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肢節疼痛。起臥艱難方。[編輯]

独活(一两) 羚羊角屑(一两)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桂心(一两) 当归(一 两锉微炒) 五加皮(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荆芥(半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 猪肉毒鱼等。 

治肝中風。心神煩熱。言語謇澀。少得眠臥。宜服此方。[編輯]

竹沥(三合) 荆沥(二合) 生姜汁(半合) 白蜜(一合) 葛根汁(二合) 上件药相合令匀。每温一合服。宜频服。 

治肝中風。流注四肢。攻頭面(疼)。心神煩熱。言語謇澀。上焦風熱。口眼 斜。腳膝[編輯]

犀角屑(一两) 羌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人参(半两去芦头) 甘菊花(半 两) 独 活( 两) 防风 (半两 两) 当归 (半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口眼偏斜。四肢疼痛。宜服羌活散方。[編輯]

羌活(三分) 天麻(三分) 芎 (三分) 酸枣仁(三分微炒) 鹿角胶(三分捣 碎炒令黄 燥) 膝(三分 去苗) 角屑 (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不计时候。以豆淋酒调下一钱。忌鸡猪鱼蒜等。 

治肝臟中風。筋脈攣急。口眼 斜。言語謇澀。神思昏憒。宜服牛黃散方。[編輯]

牛黄(一分研入) 龙脑(一分研入) 乌犀角屑(半两) 天麻(半两) 防风(半 两去芦头) 麻 两微炒) 桂 两微炒) 乌 分微 黄) 上为细末。次入研了药。更研令匀。每服一钱。以豆淋酒调下。不计时候。服。 

治肝臟中風。口眼不正。四肢抽掣。語澀昏沉。宜服龍腦丸方。[編輯]

龙脑(半两研入) 犀角屑(半两) 秦艽(半两去苗) 防风(半两去芦头) 麻黄 (一两去 根节) 箭(一两) 独活 羊角屑 (半 令黄) 干 上件药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以薄荷 温酒下。不计时候服。 

治肝臟中風。攻手足緩弱無力。口眼 斜。精神不定。行步艱難。宜服此赤箭丸方。[編輯]

赤箭(半两) 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 犀角屑(半两) 天南星(半两炮裂) 白 花蛇(半 两酥 升麻 (半两 细辛 (半两) (一分研) 龙脑(一 上捣罗为末。研入生姜牛黄等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 以豆淋酒下三(二)十丸。忌湿面猪肉羊血毒鱼等。 

治肝中風。筋脈拘急。舌強語澀方。[編輯]

羚羊角屑(一两) 独活(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一 二沸。温服。


治肝風筋脈拘攣諸方[編輯]

夫足厥陰肝之經。肝主諸筋。其氣虛弱。則風邪外侵。搏於筋脈。流入經絡。則關機不 利。故令筋脈拘攣也。

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煩疼。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一两) 川升麻(三分) 栀子仁(半两) 防风(三分去芦头) 酸枣仁 (三分微 炒) 羌活(一分) 桑根白皮(三分锉)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忌热面猪肉大蒜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神煩不得睡。酸棗仁散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微炒) 羌活(三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 桑根白皮(半两锉) 芎 〔一( 半) 炙微赤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風筋脈拘攣。目暗。四肢無力。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半两) 石南(三分) 羌活(半两) 防风(半两去芦头) 丹参(半两) 黄( 半两 分去根节) 天 分) 酸 枣 蒺藜(三 分 (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不计时候。温酒调下一钱。忌鸡猪鱼蒜等。 

治肝風濕痹。四肢拘攣。急痛。心胸壅。氣喘促。宜服漢防己散方。[編輯]

汉防己(一两) 芎 (一两) 桂心(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附子(一两炮 裂去皮脐) 赤茯苓(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赤芍药(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風四肢拘攣。急痛。不可轉側。宜服萆 散方。[編輯]

萆 (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细辛(一两) 牛膝(一两去苗) 酸枣仁(一 两微炒) 附子 两) 茵芋 (一 苓(一两) 甘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 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忌鸡猪鱼蒜等。 

治肝風手足拘攣。百骨節疼痛。宜服側子散方。[編輯]

侧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麻黄(一两去根节) 独活(三分) 细辛(三分) 五加 皮(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 热面炙爆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欲飲食。宜服防風散方。[編輯]

防风(三分去芦头) 麻黄(二分去根节)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 白术(半两) 赤茯 苓( 归(半两 锉微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拘攣。不可屈伸。薏苡仁浸酒方。[編輯]

薏苡仁(半斤) 牛膝(五两去苗) 赤芍药(三两) 酸枣仁(三两微炒) 干姜(三 两炮裂) 附子(三两炮裂去皮脐) 柏子仁(三两) 石斛(三两去根) 甘草(二两炙微赤) 上细锉。和匀。以生绢袋盛。用酒二斗。浸七宿。每服不计时候。暖一小盏服。其酒旋 添。味薄即止。忌猪肉毒鱼等。 

治肝臟風。筋脈拘攣。不可屈伸。茵芋浸酒方。[編輯]

茵芋〔一(二)两〕 白芨(二两) 薏苡仁(二两) 赤芍药(二两) 桂心(二两) 牛膝( 二两去 两炙微 赤) 上细锉和匀。以生绢袋盛。酒二斗。浸七宿。每服不计时候。温一小盏服。 

治肝風筋脈拘攣。骨節疼痛。腑臟久虛乏弱。宜服酸棗仁煎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 败龟(二两涂酥炙令黄) 琥珀(三分细锉如粉) 海 桐皮( 斛(一 两去根 两) 芎 (一两 黄) 附 子(二两 握锉) 桑嫩 枝(一 上为细末。用清酒五升。于银锅内。先煎桃柳桑枝。令黄色后。去滓下药末。更煎二三 十沸。下蜜酥。慢火煎成膏。用瓷器内盛。每服不计时候。温酒调下一茶匙。 

治肝風筋脈拘攣。腳膝疼痛。心神虛煩。宜服天麻丸方。[編輯]

天麻〔一(二)两〕 肉桂(三分去皱皮) 白僵蚕(半两微炒) 白附子(三分炮裂) 朱砂 (三分 干姜 (一分炮 上为细末。研入朱砂麝香等。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温酒 下十丸。忌鸡猪鱼蒜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不得屈伸。恍惚。或多喜忘。有時恐怖。宜服防風丸方。[編輯]

防风(半两去芦头) 犀角屑(三分) 茯神(一两) 远志(半两去心) 人参(三 分去芦头) 白 活(半 两) 上为细末。入研了朱砂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酒下 二(三)十丸。忌猪肉毒鱼等。 

治肝風筋脈拘攣。骨髓疼痛。宜服白芥子丸方。[編輯]

白芥子(一两) 防风(三分去芦头) 安息香(一两) 沉香(半两) 补骨脂(一 两炒) 槟 榔(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温酒下二十丸。 

治肝風筋脈拘攣。急痛。舉體不仁。宜服烏犀角丸方。[編輯]

乌犀角屑(半两) 羚羊角屑(半两) 天麻(三分) 防风(半两去芦头) 人参(一 分去芦 头) 细辛(半两) 两微炒) 独活(半两) 干姜 两) 赤 茯苓(三分) 麻黄( 浸去骨皮 炙微黄)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温酒下二十丸。忌鸡猪 鱼蒜等。 

治肝風。筋脈攣急疼痛。益血長肌肉。除瘦弱。悅顏色。桃仁硃砂煎酒方。[編輯]

桃仁(二升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锉) 朱砂(二两细研) 上以无灰好清酒三斛(斗)。取瓷瓶三只盛酒。逐斗分桃仁朱砂入瓶内。封头。一依煮 酒 法度。不计时候。温饮一小盏。忌羊血。


治肝風筋脈抽掣疼痛諸方[編輯]

夫肝含於血。而主於筋。肝血既虛。不能榮養。致風邪所侵。搏於筋脈。榮衛虛弱。氣 血不行。故令筋脈抽掣疼痛也。

治肝臟風毒流注。筋脈抽掣。急痛。頭目眩悶。四肢無力。宜服薏苡仁散方。[編輯]

薏苡仁(一两) 羌活(一两) 防风(一两去芦头) 汉防己(一两) 桑根白皮(一 两锉) 桂心 归(一两锉 微炒)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 生冷猪鸡肉毒鱼温(湿)面。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口眼偏斜。四肢疼痛。宜服羌活散方。[編輯]

羌活(三分) 白术(三分) 麻黄(三分去根节) 侧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丹参 (三分) 当归 防风 (二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風。上焦虛熱。腹下堅滿。關節疼痛。筋脈抽掣。宜服柏子仁散方。[編輯]

柏子仁(一两) 羌活(一两)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前胡(一两去芦头) 赤茯 苓(一两) 甘 两微炒去 刺)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背膊疼痛。宜服芎 散方。[編輯]

芎 (三分) 麻黄(三分去根节) 丹参(三分) 酸枣仁(一两微炒) 侧子(三 分炮裂去 皮脐) 茯神(三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 甘菊花(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猪肉毒鱼大蒜 等。 

治肝臟風。心神煩。四肢拘急。筋脈抽掣。疼痛。宜服麻黃散方。[編輯]

麻黄(二两去根节) 石膏(二两) 芎 (一两) 天雄(一两炮裂去皮脐) 当归 (一两锉 微炒) 风(一两去 芦头)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風。筋脈拘急。抽掣疼痛。不得睡臥。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一两) 防风(一两去芦头) 赤茯苓(一两) 白蔹(一两) 独活(一 两) 附子 (一两炮裂去皮脐) 桂心(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酸枣仁(三分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不计时候。温酒调下一钱。 

治肝臟風。四肢筋脈抽掣疼痛。不欲飲食。宜服酸棗仁散方。[編輯]

酸枣仁(三分微炒) 薏苡仁(三分) 人参(三分去芦头) 黄松节(三分锉) 五 加皮(三 分) 茯神(三分) 桂心(三分) 羌活(三分)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上为细末。每服不计时候。温酒调下一钱。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疼痛不止。宜服側子散方。[編輯]

侧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赤箭(一两) 酸枣仁(一两微炒) 海桐皮(一两) 芎 (三分) 漏 香(三分) 枳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治肝臟風。筋脈抽掣疼痛。身強語澀。肢節不利。天麻丸方。[編輯]

天麻(二两) 芎 〔一(二)两〕 天南星(三分炮裂)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乌 蛇( 二两酒 两微炒) 麝 朱砂 (半两微研) 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薄荷热酒下十丸。


治肝壅熱頭目不利諸方[編輯]

夫頭者。諸陽之會也。眼者。肝之竅也。臟腑壅滯。陰陽不和。風熱搏於諸陽之經。攻 於肝臟。則上沖於目。而入於腦。則頭目不利也。

治肝臟壅熱。上攻頭目不利。心煩口乾。宜服石膏散方。[編輯]

石膏(二两)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黄芩(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前 胡(一两 去芦头) 甘菊花(一两) 地骨皮(一两) 羚羊角屑(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忌炙爆等。 

治肝臟壅熱。頭目不利。胸膈煩躁。體痛。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石膏(二两) 赤芍药(一两) 车前子(一 两) 川大 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上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肝臟壅熱。心胸煩躁。頭目不利。多渴。體熱。宜服前胡丸方。[編輯]

前胡(三分去芦头)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黄芩(三分) 沙参(三分去芦头) 犀角 屑( 冬(一两去 心焙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温浆水下三十丸。 

治肝臟壅熱。心膈煩悶。頭目不利。宜服大黃丸方。[編輯]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麦门 冬(三 分去心焙) 羚羊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生干地黄(三分) 犀角屑(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二十丸。忌酒热面 等。 

治肝臟壅熱。心膈煩躁。恍惚。頭目不利。宜服升麻丸方。[編輯]

川升麻(一两) 羚羊角屑(一两) 茯神(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栀子仁(一 两) 黄连 (半 草(半两 炙 上件药。为细末。入牛黄等同研合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 煎竹叶汤下十五丸。忌猪肉羊血。


治肝氣逆面青多怒諸方[編輯]

夫肝屬木。其色青。肝含血。其主怒。邪熱傷於肝。伏留不除。則肝氣壅實。實則氣逆 。故令面青多怒也。

治肝氣逆。四肢沉重。面色青。不欲見人。多嗔怒。宜服龍骨散方。[編輯]

龙骨(一两) 赤茯苓(一两) 紫菀(一两洗去苗土) 人参(一两去芦头) 羚羊 角屑(一 两) 薏苡仁(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上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氣逆。心煩。面青。多怒。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三分) 五味子(三分) 葳蕤(三分) 茯神(三分) 远志(三分去心) 龙骨( 一两) 沙参(三分去芦头) 酸枣仁(三分微炒) 上捣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氣逆。不欲見人。面青多怒。宜服柏子仁散方。[編輯]

柏子仁(一两) 人参(三分去芦头) 虎头骨〔一两涂醋(酥)炙令黄〕 知母(三 分) 茯 神(三 草 (三分)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氣逆。面色青。多饒恐怒。胸膈煩滯。心神不安。宜服沙參散方。[編輯]

沙参(三分去芦头) 甘菊花(三分) 酸枣仁(三分) 枳实(三分麸炒微黄) 桔 梗(三分去 芦 (三分锉)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疼痛諸方[編輯]

夫肝主於筋。而藏於血。臟腑和平。榮衛調適。表里充實。則邪不能侵也。若肝氣久虛 。腎臟寒(衰)冷。則風邪乘虛。乃攻搏於筋脈。流註腳膝。故令疼痛也。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拘急。疼痛不可忍。宜服海桐皮散方。[編輯]

海桐皮(一两锉)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赤箭(半两) 桂心(半两) 牛膝(半 两去苗) 防风(半两去芦头) 石斛(半两去根节锉) 独活(半两) 当归(三分锉微炒) 仙 灵脾(五两 ) 两) 赤芍 药( 赤锉)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忌 猪肉毒鱼酒蒜等。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半两) 槟榔(半两) 木香(半两) 海桐皮(半两) 酸枣仁(半两) 防 风(半 两去 两) 赤 芍药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 前温服。忌炙爆鸡猪等。 

====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拘急。疼痛。大便秘澀。心胸壅悶。宜服疏風調氣

利四肢 檳榔(一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防風(三分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 微炒) 羌活 兩) 芎 (三 銼) 羚羊 角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疼痛。心神煩悶。筋脈拘急。宜服五加皮散方。[編輯]

五加皮(一两) 羌活(一两) 芎 (一两) 黄芩(一两) 防风(一两去芦头) 酸 枣仁( 一两微炒) 羚羊角屑(一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威灵仙(一两) 赤茯苓(一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 温服。忌炙爆鱼毒物等。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拘急。疼痛。行履不得。宜服薏苡仁散方。[編輯]

薏苡仁(二两) 羌活(一两) 五加皮(一两) 海桐皮(一两锉) 当归(一两锉 微炒) 虎 胫骨(一两涂酥炙令黄) 芎 (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赤芍药(一两) 牛 膝(一两 去苗) 上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肝臟風。流註腳膝疼痛。筋脈不利。行立無力。宜服酸棗仁散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半微炒) 独活(半两) 牛膝(一两去苗) 仙灵脾(一两) 山茱萸 (半两) 芎 黄) 羚羊 角屑 木香 (半两) 上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合匀。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食前服。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疼痛。及四肢緩弱無力。宜服豆淋酒煎附(側)子丸方。[編輯]

黑豆(一升炒令熟入酒五升煎二三十沸滤去滓煎令稠) 附(侧)子(二分炮裂去皮脐) 石 南(半 去皱皮) 萆 茵芋(半 两) 独活(半两) 天麻(半两) 当归(半两锉微炒) 乌蛇(一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 黄) 上捣细罗为散。以黑豆煎。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温酒下三十丸。 忌猪肉毒鱼等。 

治肝臟風毒。流註腳膝。筋脈攣急。疼痛。宜用野葛膏摩之方。[編輯]

野葛(二两锉) 蛇衔(二两) 犀角屑(一两) 川乌头(一两去皮脐) 桔梗(二 两去芦) 茵芋 去壳) 川 升麻( 黄(二两) 雄黄 上件药。细锉。以酒五升。渍药一宿。以不中水猪膏五斤。以前药同于铛中。炭火上煎 之。 令


治肝風冷轉筋諸方[編輯]

夫轉筋者。肝臟氣虛。風冷搏於筋故也。手足之三陰三陽之筋。皆起於手足指。而並絡 於身

治肝虛風冷所搏。轉筋不止。宜服附子散方。[編輯]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沉香(一两) 桂心(一两) 木瓜(一两半) 高良姜(一 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忌鸡 猪毒鱼大蒜等。 

治肝風冷。兩腳轉筋。攣急疼痛。宜服雞舌香散方。[編輯]

鸡舌香(一两) 白豆蔻(半两去皮) 木香(半两) 木瓜(一两) 吴茱萸(一分 汤浸七遍 焙干炒)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热服。 

治肝臟風冷。轉筋不止。宜服桂心散方。[編輯]

桂心(一两) 草豆蔻(一两去皮)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丁香(半两) 槟榔 (半两) 木瓜(一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热服。忌猪肉毒鱼等。 

治肝虛。轉筋入腹。悶絕。體冷。宜服此方。[編輯]

鸡粪(一合微炒) 白豆蔻(一分去壳) 胡椒(一钱) 桂心(半两) 木瓜(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 候。热服。 

治肝風冷轉筋。四肢厥冷。宜服白豆蔻散方。[編輯]

白豆蔻(一两去皮) 高良姜(一两锉) 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木瓜〔一两 (三分) 〕沉香(一两) 当归(三分锉微炒)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桂心(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 候。热服。忌鸡猪鱼蒜等。 

治肝風冷。轉筋入腹。手足逆冷。宜服木瓜丸方。[編輯]

木瓜(五颗大者)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熟艾(半两锉微炒) 木香(半两) 桂 心(一 两) 诃黎勒皮(一两煨) 人参(半两去芦头) 肉豆蔻(半两去壳) 厚朴(半两去粗 皮涂生姜 汁炙) 白术(一两) 高良姜(半两锉) 盐(二两湿纸裹烧令赤通) 上件药。捣罗为末。切木瓜头。去却瓤。内诸药末。却以截下木瓜盖却。以竹丁签定。 于甑 姜汤 

治肝虛冷。轉筋不止。宜用高良薑湯淋蘸方。[編輯]

高良姜(三两) 木瓜(二枚) 杉木节(五两) 川椒(一两去目) 蒴 (五两) 蓼 叶(五 两) 上细锉。以水一斗五升。煎取八升。去滓。入醋半升。搅令匀。及热。内于杉木桶中。 淋蘸两脚。兼以绵 药汁。裹转筋处。立止。 

治肝風虛。轉筋入腹方。[編輯]

上以鸡粪白。干者。为末。每服一钱。以热酒调下。 

治遍體轉筋入腹。不可奈何者方。[編輯]

上用热汤三斗。入盐半升。稍热渍之。极效。 

治肝虛轉筋方。[編輯]

赤蓼茎叶(切三合) 上以水一大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


治膽虛冷諸方[編輯]

夫膽合於肝。足少陽是其經也。為清淨之府。謀慮出焉。若虛則生寒。寒則恐畏。不能 獨臥 數好

治膽虛冷。目眩頭疼。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滿悶。宜服茯神散方。[編輯]

茯神(一两) 远志(三分去心) 防风(三分去芦头) 细辛(三分) 白术(三分) 前胡( 三分 壳(半 两麸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膽虛冷。精神不守。頭目昏眩。恆多恐畏。宜服酸棗仁散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微炒) 羌活(一两) 柏子仁(三分) 白芍药(半两) 茯神(三分) 熟干地 黄 芦头) 黄 上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猪鱼 等。 

==== 治膽虛冷。恆多恐畏。不能獨臥。心下澹澹。如人將捕。頭目不利。胸中滿悶。宜

服人 人參(一兩去蘆頭)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柏 子仁( 一兩) 山茱萸(三分) 甘菊花(三分) 茯神(三分) 枸杞子(三分) 熟干地黃(一 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膽虛冷。精神不守。喜多恐懼。目暗頭昏。四肢不利。宜服薯蕷丸方。[編輯]

薯蓣(一两) 白茯苓〔一(三)分〕 决明子(三分) 菟丝子(一两酒浸三日焙干 别捣为 末) 天 山茱 萸(三分) 枣仁(三 分微炒) 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酒下。空心及晚食 前服。 

治膽虛冷。神思昏沉。頭旋目暗。宜服決明丸方。[編輯]

决明子(一两) 天雄(一两炮裂去皮脐) 柏子仁(一两) 熟干地黄(一两) 菟 丝子(一 两酒浸三日焙干别捣为末) 枸杞子(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


治膽實熱諸方[編輯]

夫膽是肝之府。若肝氣有餘。膽實。實則生熱。熱則精神驚悸不安。起臥不定。胸中冒 悶。身體習習。眉頭傾萎。口吐苦汁。心煩咽干。此是膽實熱之候。

治膽實熱。胸中冒悶。精神不守。宜服瀉熱麥門冬散方。[編輯]

麦门冬(半两去心) 地骨皮(半两) 黄芩(半两) 茯神(半两) 川大黄(半两 锉微炒) 川升麻(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羚羊角屑(半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 温服。忌炙爆物。 

治膽實熱。精神不守。宜服梔子散方。[編輯]

栀子仁(二十一枚) 川升麻(三分) 黄芩(三分) 大青(三分) 茯神(三分) 甘 草(半 两炙微赤锉) 上件药。筛捣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合 。更煎三二沸。每于食后温服。忌热面炙爆等。 

治膽實熱。心神驚悸。小便不利。宜服人參散方。[編輯]

人参(半两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葵子(半两) 黄芩(三分) 赤茯苓 (三分)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上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膽實。久有伏熱。精神驚悸不安。宜服甘菊花散方。[編輯]

甘菊花(一两) 牛黄(半两细研如粉) 犀角屑〔三(二)分〕 铁粉(半两) 麦 门冬(半 两去心焙) 黄连(三分去须) 铅霜(半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甘草(一分炙微赤 锉) 上捣细罗为散。入牛黄。更同研令匀。每于食后。以竹沥调下一钱。或金银煎汤。调下 亦得。 

治膽實熱。精神不安。起臥不定。口中多苦。宜服胡黃連丸方。[編輯]

胡黄连(一两) 青羊角屑(半两) 熊胆(一分) 蛇黄(半两捣碎细研如粉) 青 黛(一分 别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更同研令匀。用黄牛胆汁和丸。如无黄牛胆。即用大羊胆和丸。如 绿豆大。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七丸。忌炙爆壅热物。


治膽虛不得睡諸方[編輯]

夫膽虛不得睡者。是五臟虛邪之氣干淫於心。心有憂恚。伏氣在膽。所以睡臥不安。心多驚悸,精神怯弱。蓋心氣憂傷,肝膽虛冷致不得睡也。又有大病之後,臟腑尚虛,榮衛未和,生於冷熱,邪客於陰,陰氣 虛,衛氣獨行於陽,不入於陰,故令不得睡也。

治膽虛不得睡。神思不寧。宜服茯神散方。[編輯]

茯神(一两) 柏子仁(半两) 酸枣仁(一两微炒) 黄芪(一两锉) 人参(一两 去芦头) 熟干地黄(半两) 远志(半两去心) 五味子(半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

治膽虛不得睡。宜服酸棗仁丸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微炒) 地榆皮(一两) 茯神(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糯米粥饮下三十丸。 

治膽虛不得睡。四肢無力。宜服鱉甲丸方。[編輯]

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 ) 酸枣仁(一两去苗) 羌活(一两) 黄 (一两 锉) 牛 膝(一两去苗) 人参(一两去芦头) 五味子(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暖酒下二十丸。 忌苋菜。 

治膽虛不睡。酸棗仁煎方。[編輯]

酸枣仁(五两微炒捣罗为末取二两半其滓不用) 乳香(三两研如粉) 蜜(四两) 牛 黄( 一分研) 糯米(二合炒黄杵末)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上件药。用酒一中盏。和蜜等一处。慢火煎如稀饼(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一茶匙。 

治膽虛睡臥不安。心多驚悸方。[編輯]

人参(一两去芦头) 白茯苓(一两) 朱砂(半两细研)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朱砂同研令匀。每服一钱。以竹叶汤(清粥饮)调下(二钱)。 不计时候。 

又方[編輯]

酸枣仁(一两炒令香熟。)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

治膽熱多睡諸方[編輯]

夫膽熱多睡者。由榮衛氣澀。陰陽不和。胸膈多痰。臟腑壅滯。致使精神昏濁。晝夜耽 眠。此皆積熱不除。肝膽氣實。故令多睡也。

治膽熱。心胸煩壅。多睡。頭目昏重。宜服羚羊角散方。[編輯]

羚羊角屑(三分) 麦门冬(三分去心)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木通(三分锉) 甘 草( 半两 (半两汤 浸七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 温服。忌羊血。 

治膽熱。神思不爽。昏悶如睡(醉)。多睡少起。宜服茯神散方。[編輯]

茯神(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白藓皮(半两) 地骨皮(一两) 黄芩(一两) 酸枣仁 (半两生用) 沙参(半两去芦头) 羚羊角屑(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治膽熱。心神昏悶。多睡。宜服人參散方。[編輯]

人参(三分去芦头) 赤茯苓(一两) 牛黄(一分细研如粉) 羌活〔三(一)分〕 远 志(三 分去心) 川升麻(半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犀角屑(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薄荷温水。调下一钱。忌猪肉温(湿)面等。 

治膽熱多睡。遠志丸方。[編輯]

远志(三分去心) 人参(一两去芦头) 苦参(三分锉) 马头骨灰(三分) 茯神 (三分) 菖蒲(半两)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铁粉(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朱砂等令匀。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煎 木通汤下十丸。 

又方[編輯]

马头骨灰(一两) 铁粉(一两) 朱砂(半两研水飞过) 龙脑(半分) 上件药。同研令匀。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竹叶温汤下。食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