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成皇帝實錄/卷1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二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隨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楨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內官房大臣稽察內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隨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內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寧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隨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隨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十年。庚寅。十二月。庚子。太常寺奏、額設贊讀等官並學習人員。俱請酌分二缺。作為宗室定額。從之。  

○以故一等誠勇公廣惠侄裕恆、二等子和順武子玉慶、二等男蘇隆阿子德通、三等男林沁咱木布孫榮奎、各襲爵。  

○辛丑。命於大高殿設壇祈雪。  

○諭內閣、從前內外八旗大員之弟兄子孫。每逾五年查閱一次。挑取侍衛拜唐阿當差。原因侍衛拜唐阿系體面差使。大員子弟挑取侍衛拜唐阿後。伊等益得演習清語技藝騎射。差委得人。自道光六年查辦以來。已屆五年又應查辦之期。惟念該大員子弟內各有不同。或因身弱。馬上平常。或因自幼讀書。一時不及學習騎射。似此之人。縱使挑取侍衛拜唐阿。焉能得力。理宜量加調劑。嗣後在京文武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外任文職自總督起至按察使止。武職自將軍提督起至總兵止。該大員之弟兄子孫內、如有年已及歲。堪任侍衛拜唐阿差使。每遇五年查辦之期。情願挑取者。該大臣等仍照上屆呈報本旗。由該旗造冊咨送軍機處匯題。經朕指出。帶領引見。儻身弱有疾。或弓馬平常。不稱侍衛拜唐阿者。該大臣等即據實報明該旗。轉行軍機處。聽其自便。該旗亦無庸催取名字。以示朕培養旗仆、因材器使之意。以故一等公祿賢子富昌、察哈爾二等子多旺魯布子沙克杜拉策凌、各襲爵。  

○賞故寧夏將軍格布舍子秀倫、三等侍衛。在大門上行走。  

○旌表守正被戕吉林長春廳民王貞兒妻伊氏。  

○賑雲南嶍峨縣被水災民。免補漂沒倉谷。緩徵恩安縣沖淹田地額賦。  

○壬寅。諭內閣、戶部奏、現屆道光十一年雙城堡移駐京旗之期。據各旗咨報、僅止正黃旗滿洲五戶。人數過少。著照議暫行存記。歸於次年願往戶口數內湊足千餘戶。一併移駐。至該處余賸房間。尚有一百餘所。未便任其閒曠。著八旗滿洲蒙古都統轉飭各該參佐領等、嗣後每旗務須按年酌撥數戶前往移駐。  

○又諭、盧蔭溥等奏、議覆孫爾准奏、嚴禁內地種賣鴉片煙章程一摺。前據御史邵正笏奏、近年內地奸民。有種賣鴉片煙之事。降旨令各督撫確查嚴禁。嗣據孫爾准查明閩浙情形。酌擬嚴定章程。交該部議奏。茲據盧蔭溥等核議具奏。請通飭各督撫一體遵照。畫一辦理。嗣後內地奸民人等有種賣煎熬鴉片煙者。即照興販鴉片煙之例。為首發近邊充軍。為從杖一百徒三年。地保受賄故縱者。照首犯一體治罪。贓重者計贓以枉法從重論。其知情容隱。雖未受賄。亦照為從例問擬。所種煙苗克毀。田地入官。各督撫即責成該管道府、督飭各屬實力查禁。乘抽查保甲之便。於春間赴鄉稽查一次。將有無私栽鴉片煙、出具印結。年底由司會齊咨部。並著各督撫於每年具奏編查保甲摺內、一併詳晰聲敘。如有拔除不盡。仍任流毒地方。即遵照道光三年部定處分分別參辦。毋稍徇隱。將此通諭知之。  

○命協辦大學士富俊、管戶部三庫事。  

○減免直隸安、新河、隆平、寧晉、南宮、河間、任、七州縣積澇地畝本年額賦有差。  

○癸卯。上詣大高殿謝雪。  

○詣皇太后宮問安。  

○幸北海。閱冰技。  

○以光祿寺卿德春、為太常寺卿。  

○以軍務需人。命吐魯番領隊大臣賡音岱、在任守制。  

○烏珠穆沁扎薩克車臣親王多爾濟濟克默特納木濟勒、科爾沁扎薩克冰圖郡王林沁扎勒贊等六人、鄂爾多斯扎薩克郡王巴保多爾濟等二人、阿巴噶郡王那木薩喇多爾濟等二人、杜爾伯特扎薩克貝子鄂綽爾呼雅克圖、喀爾喀貝子、子阿第雅等三人、翁牛特鎮國公豐伸保、烏喇特扎薩克鎮國公巴圖鄂齊爾、郭爾羅斯扎薩克輔國公阿勒坦鄂齊爾、蘇尼特輔國公額林沁、克什克騰扎薩克頭等台吉畢瑪拉吉哩第、喀喇沁額駙德勒克桑保等二人、附在察哈爾旗下和碩特扎薩克頭等台吉鞥克博羅特等四人、土爾扈特四等台吉圖薩圖、及琉球國使臣向國壁等二人、暹羅國使臣拍針倫素攀那密等二人、於神武門外瞻覲。  

○甲辰。諭內閣、玉麟等奏、請承襲土爾扈特巴勒丹喇什所遺貝子一摺。前據薩迎阿具奏。業經降旨賞給巴勒丹喇什長子蒙庫那遜貝勒。令其承襲。惟蒙庫那遜、本年甫十六歲。不能管轄屬下阿勒巴圖等。著即照玉麟等所奏、將伊扎薩克印信。著副盟長公策伯克扎布、暫行署理。俟蒙庫那遜及歲時。再將扎薩克印信移交管理。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據史致儼、吳椿、並御史卞士雲奏、接到儀徵縣紳士公信。據稱向來淮南綱食引鹽。俱歸儀徵掣捆。數萬夫役。得受傭資。以敷口食。因聞有鹽課改歸場灶之議。夫役人等恐嗣後掣捆不歸儀徵。頓失生計。約會千數百人。赴縣奔訴。該知縣已往省代稟等語。兩淮鹽務。敝壞已極。朕特派王鼎等前往江南。會同陶澍查辦。其課歸場灶一節。前據王鼎等具奏大概情形。已委員查勘。現尚未據覆奏。該處夫役等一聞此信。恐失生計。遽行約會多人。赴縣奔訴。實屬愚民無知。此事關係兩淮大局。該尚書等務細心籌議。如果改歸場灶。實有裨益。即核實會辦。妥立章程。不可因該夫役等口食無資。遂存畏難苟安之見。但事屬改轍更張。必期經久可行。毫無格礙。斷不可稍滋流弊。以致激成事端。總當體察情形。酌量可行與否。定議具奏。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扎隆阿等奏、官兵齊集喀什噶爾。分扎防範。會籌剿撫。並差探卡外情形。查拏首逆一摺。喀什噶爾、英吉沙爾、二城。固守三月有餘。賊匪一聞大兵將到。即相率逃遁。而附近地方。尚有潛匿余匪。該大臣等將現到之滿漢官兵及民遣民勇、共一萬一千九百餘員名。分布各要隘。防範摉拏。此等賊匪詭譎多端。必須痛加殲戮。以淨根株。至著名各逆目。非若上次張格爾逃出卡外。為各夷素所崇信。不肯縛獻。如果設法捦拏。無難就獲。該大臣等務當懸賞購線。相機妥辦。俾逆目悉數殲除。勿使一名漏網。其各莊回眾。從逆者固應剿洗。亦不可濫及無辜。所有續調關內各官兵。已諭令長齡裁撤歸伍。至善後一切事宜。著俟長齡到時。再行籌辦。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又諭、據長齡奏、現在喀什噶爾、英吉沙爾、業已解圍。賊眾紛紛逃竄。飛咨哈哴阿、楊芳、將從逆白帽回子惰蘭回子各莊痛行剿洗。如有從逆伯克阿渾。實系知情預謀者。解京訊辦。並令將應辦事宜。亟為籌畫等語。計哈哴阿等自當遵照妥辦。此時台路廓清。大局已定。所有未到之京營、吉林、黑龍江、西安滿洲營、四川、各官兵。前已降旨諭令裁撤。如哈哴阿、楊芳等已將從逆各賊剿捕淨盡。其胡超等所帶民遣二千名。民勇一百名。吐魯番屯兵一百四名。亦著裁撤以節糜費。再前路帶兵大員。足敷調遣。除哈哴阿、楊芳、胡超、尚有應辦剿撫事宜外。奕經、桂輪、著仍隨長齡同行。其阿勒罕保、安福、二員。著仍帶原兵旋京。布勒亨、伊勒東阿、壽昌、三員。著各飭回本任。至哈豐阿、察隆阿、孝順岱、額爾古倫、貴成等、如無可辦之事。或應撤回。或應酌留。著分別辦理。至糧運一節。如能就地採買。俾兵食不致缺乏。並著飛咨烏嚕木齊即行停止。以省運腳。又據奏、伊薩克一事。已咨令阿克蘇將常奉清押解前來。並飛咨扎薩阿、將伊薩克及家屬暨原留人證。提解阿克蘇。復有查出應質之犯。亦令解送等語。此事關係綦重。伊薩克急公報效。屢受重恩。不應遽懷攜貳。如果有勾賊入寇、謀為內應情事。自應據實查辦。若扎隆阿誤聽蜚語。亦不可因該大臣守城三月有餘。著有勞績。稍為遷就。長齡當恪遵前旨。將虛實悉心秉公研鞫。務得確情。以成信讞。又據奏、伊犁各滿洲營兵丁。於到葉爾羌之時。大半逗留。到處搶掠。竟有致傷回子情事。已飛咨哈哴阿等前往摉查。將所搶物件。追出給領。妥為撫恤。即將為首滋事兵丁立行正法等語。師行漫無紀律。以致搶掠回莊。必應如此懲辦。孝順岱、身為帶兵大員。不能約束兵丁。疏縱已極。著即摘去翎頂。交長齡詳細查明。再行據實參奏。此外各處進援官兵。儻有似此騷擾情弊。亦著一併摉查嚴參。勿稍徇隱。又據壁昌等奏、葉爾羌三品頂翎四品商伯克玉素普、被賊拏去。大罵賊眾。淩辱致斃。五品伯克愛散、被賊登時殺害。回子中如此忠勇。可嘉可憫之至。玉素普並無子嗣。惟有胞侄間散回子阿布拉。愛散有無子嗣。現據咨查。其如何施恩之處。著長齡酌擬具奏。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以陝西布政使史譜護巡撫。按察使楊名揚、署布政使。  

○以守護葉爾羌漢回二城出力。賞都司那爾扎普、千總張滿貴、五品軍功回子霍扎什、六品軍功回子烏舒爾呢雅斯、莫洛密爾托胡達、花翎。筆帖式興安等藍翎。余升擢選補有差。並釋遣犯回籍。  

○乙巳。諭內閣、據王鼎、寶興奏、請將兩淮鹽務改歸總督管理一摺。兩淮官引滯銷。鹺務疲敝。現據王鼎等奏稱、由該鹽政無管轄地方之責。文武員弁。均非所屬。疏銷巡緝。難期令行禁止。著將兩淮鹽務改歸兩江總督管理。所有鹽政一缺。著即裁撤。鍾靈著回京當差。  

○又諭、福克精阿奏、酌擬辦理吉林、寧古塔、臥票薓價銀兩一摺。吉林、寧古塔、薓票內有臥票。向例令攬頭等於年前先交官薓。俟來春薓商購買余薓時。抽收銀兩。茲據該將軍查明、道光八年吉林臥票。因無薓商前來購買。攬頭等又不能及時交納。飭令赴蘇售賣。以致輾轉拖延。始歸原款。本年寧吉塔臥票三十六張。薓價銀八千一百三十六兩。已照新改章程。豫為發給。其吉林臥票一百十五張。自未便先行發給。以致再有遲延。著照所請、除寧古塔臥票業經發給攬頭外。其吉林本年臥票。仍照向例。令攬頭等於年前先交官薓。俟來春薓商起程時。一面發給薓價。即便抽收薓余歸款。以重庫項。  

○諭軍機大臣等、據御史李昭美奏、江西德化縣城西關龍開河外一帶地方。土名陳塘湖。湖邊漲生沙洲。逐年淤高。地勢廣闊。該處農民不諳例案。往往私墾不報。縣營員弁。遂藉為牧廠。兵民牟利。時構訟端。地方官意在息爭。從而遷就。遂將已墾熟地。聽其荒蕪。轉為營驛牧放之所。德化為七省通衢。設立總兵。本屬重鎮。不惟營馬例有馬乾。不准渡河牧放。即驛馬亦應合棚餧養。以備急需。且江西徵收馬廠開墾租銀。亦止南昌、新建、二縣。此外各郡營驛。並無馬廠明文。與其以可耕之土。拋作牧場。何若照例升科。作為興賢田莊。令公正鄉紳等公同主報。佃民妥為經理。一切牛具耔種。無須官為措給。上不缺賦。下可裕民等語。德化縣地方漲生沙洲。據該御史奏稱、該處逐年淤高。地勢廣闊。請將私墾熟地照例升科。作為興賢田莊。是否可行。著吳光悅派委妥員。會同該地方官詳加查勘。據實具奏。將此諭令知之。尋奏、勘明陳塘湖北岸沙洲四百二十五畝。地勢尚高。請自本年為始。由縣飭令妥佃試墾。作為興賢田莊。其南岸沙洲二千一百八十八畝。地勢低洼。水漲即淹。請票止開墾。從之。  

○又諭、據王鼎、寶興奏、請將兩淮鹽務改歸總督管理。又會同該督籌議鹽務章程各一摺。已明降諭旨將鹽務改歸該督管理。並裁撤兩淮鹽政一缺。所有會同酌定鹽務章程十五條。均照所議行。其餘未盡事宜。仍著隨時察核。分別奏咨辦理。惟該督駐劄江寧。兩淮商人。均在揚州居住。相距較遠。稽察難周。恐有鞭長莫及之勢。著該督體察情形。妥為籌議。至鹽政既經裁撤。其鹽務官員。期於敷用而止。多一冘員。即多一浮費。並著該督酌加裁汰。以歸核實。再新任運使楊振麟、此時計已到任。著陶澍詳加察看。是否妥協堪以勝任。如該員未能辦理裕如。著該督將平素深知可勝此任者。酌保一員。奏明請旨。將此諭令知之。  

○欽差戶部尚書王鼎等奏、會籌兩淮鹽務。擬定章程十五條。一、兩淮雜費。除養廉兵餉水腳部飯等項。作正開銷。此外普濟育嬰書院義學等項。亦從其舊。惟各堂董事。濫廁多名。與書樓務本堂孝廉堂等處。歲需銀二十餘萬兩。應和裁汰。其各衙門公費及鹽政運司書役辛工紙飯。並乏商月摺等項。歲需銀八十餘萬兩。應加刪除。再漢口各岸商。按引抽捐各衙門公費。定為每引捐銀四錢。永不加增。各費共減銀一百十餘萬兩。科則成本。可以稍輕。一、運商請引。先向有窩之家。出價買單。然後赴司納課。窩家輾轉私售。以一紙虛根。先正課而享厚利。致商本加重。昂價病民。惟相沿已懰。姑留根名。每綱每外。酌給銀一錢二分。嗣後請引。按綱給單。不准豫請數綱。一、領運舊例。名目過多。致運司衙門書吏。多至十九房。商人辦運請引文書。輾轉至十一次。鹽務大小衙門。節節稽查。有名無實。徒為需索陋規之具。應交運司查明刪並。一、商課入庫。不分正雜。籠統動支。迨遇緊餉。百計湊解。有豫納減納貼色貼息印本抵課等弊。俱應查禁。將正項貯庫候解。並聽部撥。雜費另貯外庫。不許將正項那墊、及商人干預。一、淮南設有總商。籌辦通綱公事。應擇各商內公正醇謹、行監最多者數人。為辦事之商。至辦公一項。照減定額數指領。不准立總商名目。一、庚寅綱引。現已冬杪。尚未行運。己丑仍余積引三分。辛卯即應開綱。豈能一年行三綱之鹽。請於道光十一年正月。即開辛卯本綱。其庚寅己丑積引。隨時帶銷。另款存撥。遇暢銷提綱時。仍補銷以符原額。一、淮南北商欠。若按綱帶徵。仍致套搭。占礙新綱。應分別停緩。俟課款充裕時歸補。內惟帑本利息一項。仍在新綱引內攤徵。一、收鹽桶秤。舊有定製。請由運司烙發。不准私制。責成場官隨時稽查。運司於運河要道北橋處所。親蒞抽秤。如格外重斤。將秤驗各官參撤。一、運鹽不腳。埠頭串同商夥。從中勒扣。船戶意圖帶私。甘心忍受。且有出錢買裝者。應將例價照實核發。各船挨次編號。連環保結。儻仍蹈故習。查出嚴辦。該埠保一併治罪。一、鹽船遭險。例有津貼。並准批補沈失之鹽。免其輸課。近以守輪待售。時日遷延。船戶盜賣後。鑿沈空船。運商利有津貼批補。且可分裝多船。越輪先售。遂相效尤。應停其津貼。准其補運。不准免課。一、儀徵河道淤阻。應勘估挑浚。即以挑出之土。培築泰堤。俾速轉運。以輕商本。一運鹽向自儀徵運至漢口折回。轉售於各岸。往返腳費加重。致引地為江船糧船各私所隱佔。應飭鹽道查明各口岸每年額銷引若干。將水程豫為給發。僉商運赴該處。俾水販就近領賣。水程照例匯繳。以免越運轉折。一、船至漢西兩岸。大商薓價。封輪挨賣。守候既久。百弊叢生。漢岸滯鹽不下二千萬砠。應派公正之員。駐守漢岸。會同鹽道辦理散輪事宜。不許再有整輪。以免滯銷。一、鹽務之官。有與商人聯姻換帖者。俱令迴避。各場分司大使。應照州縣之例。察看人地。隨時調換。至湖北鹽道督銷切過。應歸兼轄鹽務之總督考核。會同該省督撫具奏。以專責成。一、淮北湖運各岸。委員銷不及半。積鹽無商收買。各灶籲求調劑。應先行籌款。收買灶鹽。以濟口食。其鹽存貯各場。俟來年秋單發運時。查照銷滯各岸。委員領運。售鹽繳價。以還原本。得旨、均著照所議辦理。該部知道。  

○湖南巡撫程祖洛覆奏、遵查晃州廳地方。原系湖南芷江縣所屬。未設廳治以前。版籍既多歧冒。戶口錢糧。亦難保無混淆。所以廳治一設。士民藉稱不便。紛紛呈控。當確切查明、以原查時住址田廬墳墓。分別隸楚隸黔為斷。報聞。  

○以捐修湖北潛江縣堤工。予知縣陳天澤升用。  

○丙午。以禮部尚書耆英、充經筵講官。  

○貸江蘇蘇州、松江、鎮江、太倉、四府州屬駐劄毗連災區各營兵丁銀米。  

○是日。辛卯年立春。順天府進士牛春山寶座。  

○丁未。上御瀛台勤政殿。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外藩使臣呼圖克圖等宴。並賞賚有差。  

○閱冰技。  

○諭內閣、奉皇太后懿旨。睦貴人晉封為睦嬪。所有應行事宜。著各該衙門察例具奏。  

○兩廣總督李鴻賓覆奏、<?口英>咭唎大班口□盼口□師、頗知悔懼。已運銅炮回船。番婦亦回澳門。該國現已查知上年口□盼口□師屢次遞稟。妄希更改貿易舊章。強令各船延不進口。夷貨多遭霉爛。業將口□盼口□師撤回。另選人來粵更換。惟有隨時稽察。嚴切曉諭。務令恪遵禁令。共安交易之常。報聞。命烏珠穆沁扎薩克車臣親王多爾濟濟克默特納木濟勒、科爾沁扎薩克冰圖郡王林沁扎勒贊、在乾清門行走。賞阿拉善貝子職銜囊都布蘇嚨、雙眼花翎。  

○戊申。諭軍機大臣等、據戶部奏、此次回疆軍務。歷屆奏撥過部庫銀二百萬兩。甘肅封貯銀一百六十萬兩。各省地丁鹽課關稅等銀四百四十萬兩。共銀八百萬兩。均經陸續起程。解交甘肅轉解。又馱運軍火等項。需用駝只。據各處採買雇備及蒙古王公等呈進。計報部有案者。共駝四萬一百七十餘只。亦經分起解赴應用。現在二城之圍已解。請飭管理糧餉大臣分別核辦等語。著楊遇春等即查明各省所撥銀兩。按照應支款項數目。撥解借支。如有盈餘。俱著截留甘肅藩庫。至駝只一項。是否均須應用。亦著核實酌辦。其雇覓者。分別飭還留備。其採買呈進者。分別停止截留。以省腳價餧養之費。將此諭知楊遇春、鄂山、並傳諭顏伯燾知之。  

○都察院奏、請嗣後關閉錢鋪、果於限內將錢全數給發者。照例免罪。其有僅付數成。不按原數給發者。逾限不能完給。仍交刑部。按其所折成數。減等治罪。如止完一二成。不准減等。儻有坊役棍徒包攬。代為開發者。從重治罪。並將不查拏之司坊官咨參議處。從之。  

○以科布多屯田豐收。予員弁議敘。兵丁賞賚有差。  

○己酉。孝莊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  

○上詣慈寧宮。壽康宮前殿行禮。後殿問皇太后安。  

○諭內閣、朕於明年二月十八日啟鑾。二十二日祇謁西陵。二十三日節屆清明。朕恭詣昌陵。行敷土禮。並詣隆恩殿行大饗禮。二十六日旋蹕圓明園。所有應行典禮。著各該衙門敬謹豫備。  

○又諭、禧恩等奏、鑾儀衛衙門恩利銀庫滋生銀兩。典置地畝。本年應收直隸租解及節年拖欠銀兩。除已解交外。尚欠銀十七萬二千三百四十三兩零。此項租銀。系該衙門辦公之需。自應按年徵解。不得任意拖欠。著那彥成嚴飭各州縣。將歷年新舊拖欠租銀。迅速徵解歸款。毋許再有延宕。  

○庚戌。諭內閣、托津等奏、查明胡培翬具呈剖辯各款一摺。此案吏部核辦捐納房司員處分。嚴議議處。均系遵旨辦理。並非無所區別。候選七品京官胡培翬、以前在捐納房任內曾立防弊章程。並以失察假照。與竄稿處分有殊。部議降調。具呈剖辯。現經托津等查明。竄稿之弊。至道光八年九月初十日而止。尚在該員九年正月稟立章程之先。林德先之假捐破案。係由周載控告。亦非由胡培翬舉發。至竄稿之弊。蔡繩祖等原供、均稱系托查案書吏偷出稿件。將假捐之名竄入。非盡作於署內。且竄稿與假照。舞弊者均系捐納房書吏。司員失察。亦無署內署外之分。其所稱曾將多年積蠹桑培元斥革。書吏稍知儆畏。查核原案。桑培元系雲南司貼寫。不應在捐納房充役。將其逐出。不許復充。與書吏在捐納房舞弊無涉。又稱在廣東雲南二司。承辦南糧僱船盤運及積余銅本各稿內、核實主駁。鈎稽節省。並查出遺漏銀款。亦與本案無涉。該員於八年十月派兼捐納房。如果假照之弊。實由伊嚴定章程而破。或任內並無失察漏查清白冊結。則藉詞剖辯。尚屬有因。乃在任一年。先事既未能豫防。任內又漫無覺察。吏部議以降二級調用。實屬咎所應得。毫無屈抑。該員輒復具呈申訴。似此被議之員嘵嘵置辯。相率效尤。尚復成何事體。胡培翬著於補官日罰俸一年。以示懲儆。  

○諭軍機大臣等、前據楊懌曾等奏、查明河南睢州等十二州縣懸款銀兩。除已提解外。尚未埽數補完。當降旨令該撫等即飭按限歸補。茲據楊國楨奏、睢州等十二州縣。共應補銀二十萬兩零。本年四月。已完過銀九萬五百兩。年底又續完銀二萬九千八百二十二兩零。均照限清解。續又查出已故確山縣知縣何因綸、有懸抵未補銀。一萬九千餘兩。事同一律。亦應遵照勒限提補。歲內已完銀二千兩。以上共十三州縣。計屆限均可彌補全清等語。此項虧短銀兩。日久虛懸。殊非慎重倉庫之道。現據該撫查明十三州縣除已守外。尚未完銀十萬兩零。著楊國楨督同藩司林則徐。嚴飭各該州縣。速即按限歸補。毋許再有延宕。其已完銀兩。必須實存藩庫。照數確收。不得因此項系外省自行籌辦。向不咨部。致有影射虛捏情弊。仍於帑項無裨。該撫等務當實力稽查。如有前項弊端。立即指參嚴辦。毋稍姑容。儻有心徇隱。經朕派員查出。或別經發覺。惟楊國楨、林則徐、是問。將此諭知楊國楨、並傳諭林則徐知之。  

○展緩浙江幫丁應扣還運庫縣庫銀。  

○上以歲暮祫祭太廟。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辛亥。諭內閣、文孚等參奏、藍瓴侍衛彭元慶。告假回籍。丁憂服滿。不即來京當差。輒由河南前赴甘肅。投效軍營。實屬冒昧妄為。彭元慶著交部嚴加議處。楊國楨於該侍衛行抵河南。並不催令進京。率將該員投效軍營之處。轉咨陝甘總督。任意越俎。亦屬不合。著交部議處。  

○又諭、成格等奏、核計運糧駝只。堪以敷用。請停止內地採辦一摺。前因籌運軍糧。供支徵兵。需用腳力浩繁。該都統查照道光六年成案。烏嚕木齊僅辦獲駝六七千隻。實不敷用。是以援案奏請。由內地多為採辦。以資協濟。茲據委員等先後呈報雇買駝只。又准楊遇春等由內地撥解駝只。並烏里雅蘇台、科布多等處呈進駝只。前後通計已敷二萬有奇。以現在徵調官兵。計口援食。加以上緊趲挽糧運。似可不致貽誤。查上屆山西陝甘等處採買駝只。所費甚鉅。此次經鄂山等籌用雇駝。較之價買雖有節省。惟自陝甘送至烏嚕木齊。每隻仍鬚髮給空行價值。若由山西陝西二省雇覓。程站愈遠。所費愈多。不如就地雇覓。以省腳費而歸實用。現據該都統等陸續辦駝二萬餘只。內除一萬六千餘只。均系雇用商駝外。其採買駝四千餘只。每隻價銀俱在十九兩上下。較之內地採買者。價值既減。更省沿途餧養之費。前據鄂山等擬撥協濟運糧駝九千隻。已據咨解三千餘只。其餘尚未接有起解日期。著鄂山等將前項協濟駝只業經撥解者。仍餧委員解送外。其未解駝只。毋庸再行購辦。以節糜費。  

○諭軍機大臣等、據扎隆阿奏、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被賊蹂躪。請免本年徵糧。另籌採買供支兵糈一摺。喀什噶爾、英吉沙爾、二城回戶被賊滋擾。情形困苦。已另降諭旨、加恩將該二城本年應徵額糧及八月以後應交賦錢。一併豁免。以示體恤矣。所有該二城兵食。據扎隆阿奏稱、系就本城鋪戶摉買供支。核計僅敷年底之需。現接葉爾羌咨稱、該處籌辦採買磨麵供運。俱極詳備。喀什噶爾、英吉沙爾兵糈。即可就近赴葉爾羌採辦等語。此時該二城防兵糧糈。關係緊要。著長齡察看情形。就近採辦。以資接濟。並統計各城採買糧石。足敷兵食。即飛咨成格、將烏嚕木齊糧運停止。以節繁費。又據扎隆阿片奏、喀什噶爾存賸經費。不敷軍需。請撥銀一百萬兩。自系合計徵兵四萬之數。需用較繁。尚未見減撤官兵之旨。著長齡酌計該處應留兵若干。需銀若干。一面奏聞。一面行知楊遇春、鄂山、顏伯燾、速為撥銀解往。現在該二城已就肅清。前調各路徵兵。應即酌量裁減。著長齡遵照前旨。妥速籌辦。又據扎隆阿另摺奏、喀什噶爾此次被賊滋擾。決水灌城。該處龍神。顯著靈佑。請加封號。並修建廟宇。列入祀典。著長齡查明、師於善後事宜。一併辦理。昨據給事中王雲錦條陳善後一摺。是否可資採擇。酌議具奏。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烏嚕木齊都統成格等奏、遵旨驗收蒙古呈進駝一千隻。內有四百隻老弱殘廢。若概行收用。不但餧養需費過多。且本處俱系戶地。無廠可牧。易致倒斃。不足以昭核實。應令該蒙古自行領回。並請毋庸再行補解。以體恤。從之。  

○以內閣學士奕紀、管理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  

○以伊犁參贊大臣布彥泰、為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以直隸束鹿縣等處捐谷修倉。予知縣韓懋建等議敘有差。  

○緩徵江蘇上元、江寧、句容、江浦、六合、山陽、阜寧、清河、桃源、鹽城、高郵、泰、東台、江都、甘泉、儀徵、興化、寶應、銅山、豐、沛、蕭、邳、宿遷、睢寧、海、沐陽、贛榆、二十八州縣並淮安、大河、徐州、三衛積歉莊屯、舊欠額賦。及出借倉谷。  

○壬子。以歲暮祫祭。遣官祭太廟中殿。後殿。  

○諭內閣、現在喀什噶爾、英吉沙爾、二城業已解圍。當降旨將未到之各處官兵。俱令撤回歸營。其已到各兵。亦分別酌留凱撤。惟是大兵歸伍。道路遙長誠恐帶兵官員管束不嚴。該兵丁過途騷擾。以致滋生事端。不可不嚴行申禁。著各該帶兵官員小心彈壓。宣示律令。約束嚴明。務使恪守科條。秋毫無犯。並著沿途各督撫等隨時嚴加稽察。儻有不肖兵丁私攜幼孩。搶掠財物。並沿途騷擾驛站。或累及居民鋪戶情事。立即查拏。按律治罪。並將帶兵各該管官參奏。從重懲處。如該督撫等有心徇隱。經朕訪聞。亦必嚴懲不貸。將此通諭故之。  

○又諭、常德等奏、請將屯工兵丁欠交糧石。分年帶徵。並將該管官員交部分別議處一摺。烏什新舊屯工兵丁本年應交糧石。因八月間逆夷倉猝滋事。派撥防堵。該兵丁等收割馱運。不無遺漏拋灑。致欠交小麥一千四百石。據該大臣等查明、實無那移侵吞情弊。若令該兵丁等當年賠補。恐力有未逮。著加恩准其於道光十一年二兩年應交糧石之外。分作二年帶徵。以紓兵力。此項欠交糧石。事屬有因。並非該管官員督辦不善。所有常德等自請議處。並請將副將富桑阿等分別議處之處。俱著加恩寬免。  

○諭軍機大臣等、扎隆阿奏、查明喀什噶爾、英吉沙爾、守城打仗出力文武員弁兵民人等。懇恩鼓勵各一摺。此次逆回滋擾。喀什噶爾、英吉沙爾、固守三月有餘。現據扎隆阿具奏該二城守御情形。並將出力文武員弁兵民人等開單呈覽。著長齡即將單內所開懇請鼓勵之處查明具奏。候旨辦理。至英吉沙爾於本年八月被圍。棍楚克策楞、系該處領隊大臣。於九年到任時。即曾具摺謝恩。並非不能奏事之人。於此事初起時。即應迅速奏聞。或因彼時台路不通。未能馳報。迨解圍後。亦應具摺奏明。乃數月以來。並未奏到一摺。是否扎隆阿不令該大臣專摺具奏。抑由該大臣意存畏葸。不敢遞摺。著長齡查明據實覆奏。至誠端現在阿克蘇辦理糧餉事務。和闐祇有幫辦領隊大臣舒倫保一人。是否足資辦理。如尚須委員會同籌辦。著長齡即奏派一人前往。儻無人可派。即奏明候朕簡放。若該處無應辦要事。舒倫保可以一手經理。無須添派。亦著奏聞。再軍行以紀律為先。必應約束嚴明。前據奏孝順岱所帶伊犁兵丁。在葉爾羌即有逗留搶掠之事。現在撤回各兵。恐不免沿途騷擾。除關以內已明降諭旨。責成各督撫嚴加查察。其關外經過地方。著長齡嚴行申禁。儻該兵丁等不守法度。竟敢攜帶幼孩。並騷擾驛站。累及回民鋪戶。務查明。按律治罪。並將帶兵之員。嚴參重懲。毋稍寬貸。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以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國春。署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命奈曼扎薩克郡王阿宛都瓦第扎布、教漢郡王干咱巴拉、在御前行走。賞阿巴噶郡王那木薩口□賴多爾濟、三眼花翎。土爾扈特扎薩克貝子車林多爾濟、雙眼花翎。喀爾喀扎薩克輔國公旺當多爾濟、花翎。  

○以阿克蘇屯田豐收。予員弁議敘。賞兵丁一月鹽菜銀。  

○以防守阿克蘇土爾扈特和碩特汗台吉官兵等不服水土。命撤回遊牧。並免繳借支銀。  

○癸丑。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后殯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遣官祭太歲之神。  

○諭內閣、長齡參奏哈豐阿等一摺。烏嚕木齊提督哈豐阿、伊犁領隊大臣孝順岱、前派率領官兵進援喀什噶爾、英吉沙爾二城。摉捕賊匪。於軍營出力人員。並不咨報將軍參贊。聽候核辦。率行具摺保奏。實屬冒昧。哈豐阿、孝順岱、均著交部議處。以為輕率陳奏者戒。  

○諭軍機大臣等、據長齡奏參哈豐阿等保舉出力人員、輕率陳奏一摺。已明降諭旨將哈豐阿、孝順岱、一併交部議處矣。著長齡即傳旨行令回疆各大臣、除本城應奏事件。仍由各該大臣照例自行具奏外。所有關涉軍營事務。均著咨明該將軍隨時奏聞。不得紛紛自行陳奏。以符體制。又據片奏、提審英吉沙爾阿奇木斯底克一節。前據扎隆阿等奏、賊目單內。有斯底克之名。並雲現在投出。該阿奇木究竟如何從逆、如何投出情形。扎隆阿等尚未訊明具奏。又據哈豐阿等奏、斯底克久已從逆。如果該阿奇木已經從逆。何以並不潛逃。是否投出。必應撤底根究。著長齡即飭扎隆阿。將斯底克及一千人證。迅速解交該將軍秉公確切查訊。不可稍有含混。至剿捕一切事宜。應留兵若干。按兵計糧。如就近採辦。足資軍食。即遵照前旨。將烏嚕木齊糧運速行停止。並將需用餉銀若干之處。通盤確核。如尚需接濟。一面飛咨楊遇春、鄂山、顏伯燾、籌撥解往。一面奏聞。現據誠端等奏、阿克蘇現尚積存糧面一百八十餘萬斤。擬俟烏嚕木齊運糧駝只到日。趕運至喀什噶爾。以資急需。俟大營口糧稍裕。阿克蘇積面疏通。彼時內地協濟駝只撥到。再按段分設糧台。並稱陝甘籌撥阿克蘇等處軍餉。已於解到銀十一萬兩內撥銀五萬兩。解往喀什噶爾等語。著長齡一併查明核實籌辦。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朝鮮國使臣徐俊輔等三人於午門外瞻覲。  

○甲寅。上御保和殿。筵宴朝正外藩。科爾沁、烏珠穆沁、巴林、喀喇沁、奈曼、敖漢、阿巴噶、鄂爾多斯、土默特、杜爾伯特、喀爾喀、翁牛特、烏喇特、郭爾羅斯、蘇尼特、克什克騰、阿拉善、土爾扈特、茂明安、青海、和碩特、察哈爾、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塔布囊等及琉球、暹羅國、正副使等隨文武大臣依次就坐。諸樂並作。上進酒。哪左翼科爾沁和碩卓哩克圖親王巴圖、扎薩克多羅冰圖郡王林沁扎勒贊、巴林扎薩克多羅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右翼喀爾喀扎薩克和碩親王車登巴咱爾、科爾沁扎薩克多羅郡王僧格林沁、至御座前。賜酒成禮。  

○是年。旌表孝子、江蘇等省楊銓等二十四名。孝義、山東等省王永盛等四名。孝友、福建林金音等二名。順孫、雲南飛聯元一名。孝女、直隸等省張富姐等十口。孝婦、江蘇等省嚴王氏等二口。守節合例。宗室豐精阿妻佟佳氏等十三口。滿洲貴平妻蘇氏等一百二十四口。蒙古興全妻王佳氏等二十六口。漢軍程文元妻馬氏等三十一口。內務府立佳妻張氏等十二口。各省駐防得太妻李氏等二百四十六口。奉天等省王升妻趙氏等一千八百四十五口。夫亡殉節。直隸等省李翔墀妻魏氏等三十九口。未婚守志、漢軍烏爾圖妻蔣氏一口。江西等省葉立誥妻蔡氏等三十二口。百歲壽民、直隸等省李福全等四十名。五世同堂、直隸等省李樹本等四十八家。各給銀建坊如例。  

○一產三男。湖南等省沈灝南等七家。  

○會計天下民數谷數。直隸等省通共大小男婦三萬九千四百七十八萬四千六百八十一名口。存倉米谷三千四百五萬四千一百七十二石三斗七升六合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