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成皇帝實錄/卷4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四百七十五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隨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楨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內官房大臣稽察內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隨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內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寧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隨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隨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十二月。甲子朔。諭內閣、前因原任山西巡撫吳其浚、裁革鹽規。潔己奉公。當降旨令原籍巡撫查明該故員現有子孫幾人。茲據護理巡撫嚴良訓查明覆奏。自應特沛殊恩。以昭清節。所有吳其浚長子候選縣主簿吳元禧、三子候選知縣吳崇恩、均著加恩遇缺即選。次子分發通判吳榮禧、著加恩到省後遇缺即補。四子監生吳承恩、五子監生吳洪恩、及長孫吳樽讓、均著加恩賞給舉人。准其一體會試。  

○乙丑。諭軍機大臣等、福濟陸建瀛奏、接奉前旨籌辦回空情形一摺。覽奏已悉。本年因啟放吳城六堡。以致運道淤淺。前已有人陳奏。嗣據楊殿邦奏參誤運工員。並稱淤墊情形較重。軍船阻滯堪虞。疊經降旨。令福濟、陸建瀛、悉心籌畫。妥速辦理。茲據奏稱、由高郵寶應溯流而上。逐段測探。水勢尚非甚淺。沿途軍船。與重載貨船。俱暢行無阻。現在頭二塘業已灌放。亟應趕灌三塘。所籌將太平河存船。暫移太平汪、騰出河身之處。現既勘明。事屬可行。該漕督亦無異詞。惟節候已晚。斷難任漕委員弁。藉詞延宕。著福濟、陸建瀛、會同楊殿邦、楊以增迅即催提放渡。務令回空各船。剋期歸次。庶可以速補遲。仍飭將淤淺處所。責成楊以增、督員興挑。或築壩逼溜刷沙。非但攻淤。並堪濟運。方為妥善。如河員稍有延玩。立即嚴參治罪。儻運弁旗丁。藉口刁難。有意稽遲。亦著楊殿邦隨時重懲。事關軍船回空。兼籌明歲新漕重運。諒福濟等、必能星速籌辦。以慰朕廑也。勉之。將此諭知福濟、陸建瀛、並諭楊殿邦、楊以增、知之。  

○以國子監祭酒翁心存、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丙寅。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諭內閣、正陽門箭樓。不戒於火。明年修複方位不宜。著派內務府大臣。迅速確實勘估興修。並著於立春以前。趕緊開工。其動用何項錢糧。著內務府大臣屆期請旨。  

○調兵部右侍郎黃贊湯、為刑部右侍郎。仍留福建學政任。戶部左侍郎趙光、為兵部右侍郎。以署吏部右侍郎季芝昌、為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仍兼署吏部右侍郎。  

○以禮部尚書孫瑞珍、署管理戶部三庫事。  

○戊辰。陝甘總督琦善奏報接印任事。得旨、應整飭者。次第籌辦。  

○調貴州布政使張集馨、為甘肅布政使。直隸布政使吳式芬、為貴州布政使。以江西按察使陳啟邁、為直隸布政使。廣東鹽運使惲光宸、為江西按察使。  

○己巳。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東陵。  

○江蘇巡撫傅繩勛奏、籌辦賑務。由公正殷實之紳董分司其事。動用庫款。尤力求撙節。不經胥吏之手。總期諸弊肅清。民沾實惠。得旨、所辦是。  

○總徵江蘇長洲、元和、吳、吳江、震澤、常熟、昭文、崑山、新陽、華亭、奉賢、婁、上海、南匯、青浦、川沙、無錫、宜興、荊溪、太倉、鎮洋、嘉定、寶山、二十三廳州縣白糧。  

○庚午。上奉皇太后還宮。  

○諭軍機大臣等、裕泰馳奏、匪徒糾眾搶掠。派兵剿辦一摺。湖南道州等州縣。連界所屬之癩子山內。現有匪徒盤踞。四出搶掠。匪首黃三等、各有黨羽一二百人。膽敢負嵎踞險。鑄造軍械。並編造歌謠。遍貼煽惑。雖距新寧滋事地方較遠。難保非豫糾夥黨。謀為不法。急應痛加剿辦。馮德馨、英俊、雙德、現均駐劄新寧。著酌量緩急情形。分派弁兵。由該鎮管帶前往。會同地方文武。協力兜拏。務期一鼓就捦。迅速撲滅。該處介在四邑之間。徑雜山深。易致竄越。務須於各要隘處所。嚴密堵緝。勿令與新寧匪徒。往來勾結。蔓延滋擾。此時大兵聚集新寧。該處匪徒。諒已摉捕。裕泰雖在湖北。而一切調度布置。必須籌畫萬全。遙為策應。勿令湖南兵單。有顧此失彼之虞。方為妥善。將此由四百里各諭令知之。  

○命阿克蘇辦事大臣舒興阿、葉爾羌幫辦大臣鍾泰、庫車辦事大臣德全、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成凱、伊犁領隊大臣托精阿、來京。以正黃旗漢軍副都統圖伽布、為阿克蘇辦事大臣。賞署正紅旗漢軍副都統達三、副都統銜。為葉爾羌幫辦大臣。內閣侍讀學士承芳、頭等侍衛。為庫車辦事大臣。正黃旗蒙古副都統扎拉芬泰、都統銜。為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以御前頭等侍衛德爾格勒、為伊犁領隊大臣。  

○以和闐續墾阿提巴什地畝。試種成熟。予章京松林等、議敘有差。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舒城縣民王家紅女王女。山東商河縣民劉喜仔姊妮姐。  

○辛未。皇太后聖躬不豫。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以葉爾羌幫辦大臣達三、兼正紅旗漢軍副都統。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哈芬、署正白旗護軍統領。  

○以右春坊右庶子煜綸、充日講起居注官。  

○命都察院左都御史柏葰、吏部右侍郎明訓、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巴清德、在紫禁城內騎馬。  

○科爾沁土謝圖親王色登端嚕布等十八人、喀爾喀車臣汗阿爾塔什達等五人、烏珠穆沁車臣親王彭蘇克納木濟勒、巴林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等二人、喀喇沁都楞郡王色伯克多爾濟等四人、敖漢郡王布彥德勒格哷固魯克齊、阿巴噶郡王阿爾塔什第、翁牛特郡王喇特納濟哩第、蘇尼特郡王齊旺扎布、四子部落郡王伊什齊當、扎賚特貝勒理藩院額外侍郎拉木棍布扎布、郭爾羅斯鎮國公揚贊巴拉、於養心殿階下瞻覲。  

○壬申。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顏以燠、劉源灝奏、估挑山東運河。確核土方銀數。請分別動撥趕辦一摺。另片奏、津貼銀兩。例支不敷。暫請借撥等語。本年東省伏秋汛內。山泉漲發較勤。下游不無淤墊。經該河督等勘明上河等廳汛。多有淺淤之處。自應趕緊興挑。以利漕行。所有估添募夫例價器具銀二萬四千四十九兩零。著准其照例動撥司庫正款。其外加津貼銀三萬三千九百五十八兩零。除沛汛領辦銀六百八十六兩。例由江南支領外。應支東商生息銀三萬三千二百七十二兩零。據稱尚未解到銀一萬九百五十兩。連不敷津貼銀二千七百七十二兩零。著一併准其在於山東藩庫。暫行借撥。仍著山東巡撫嚴催運司。設法追商。完解還款。均由該河督等將銀兩分別發給。督飭道廳各員、克日趕緊興挑。工竣照例驗收。核實報銷。儻查有草率偷減及遲延之處。即將承挑各員。從嚴參懲。  

○以鑲藍旗漢軍副都統維祿、署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賞順天等省鄉試年老諸生董振文等七十四名舉人副榜有差。  

○癸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軍機大臣等、福濟陸建瀛奏、回空軍船。埽數渡黃。並催趲歸次情形一摺。又片奏、勘明引河淤墊。酌擬疏挑。並繪圖呈覽等語。覽奏均悉。本年節候已晚。回空軍船。現雖埽數渡黃。惟摺內於各幫歸入運河。陸續歸次。並未議及。若只就瀦蓄之水。引渠宣洩。則是涓滴一止。仍形淺擱。豈能無誤。著福濟、陸建瀛、接奉此旨。迅即設法疏通淤墊。將各漕船催提南下。務令各幫剋期歸次。至空船甫過。重運即來。現議估挑各工。務當隨時相度。督飭趕辦。總期啟閉得宜。疏浚有法。庶空重兩運。均無貽誤。方為不負委任。將此諭知福濟、陸建瀛、並諭令楊殿邦、楊以增、知之。  

○扎嚕特貝勒薩達爾、烏珠穆沁輔國公車淩多爾濟、蘇尼特輔國公布彥特固斯、喀喇沁固山額駙吉蘭泰、於養心殿階下瞻覲。  

○甲戌。皇太后疾大漸。上詣長樂敷華問侍。申刻。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崩。上哀慟號呼。擗踴無數。翦發成服。皇貴妃以下。及皇子等、俱成服。親王以下。有頂帶官員以上。公主福晉以下。侍衛等妻以上。及包衣佐領等男婦。亦俱成服。各按位次齊集舉哀。上哀慟深至。哭無停聲。水漿不御。王大臣等伏地環跪。懇上節哀。上悲痛不能自已。左右皆弗忍仰視。奉大行皇太后遺誥曰。予以薄德。祗承先皇帝冊命。備位宮闈。迄今皇帝寅紹丕基。孝思倍篤。承歡奉養。一秉敬誠。視膳問安。三十年有如一日。予因得康強愉樂。頤養天和。且見皇帝自御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宵旰憂勞。有加無已。予心益深欣慰。雖以桑榆暮景。時惕衷懷。尚幸體氣素稱強健。或可長享期頤。共樂綏恬之福。詎意昨還宮後。偶染微疴。皇帝侍藥問安。祈予速即痊復。予亦思調理就愈。以安皇帝之心。不期延至十一日申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予壽臻七十有四。母儀尊養二十九年。因西陲厎績而特晉徽稱。遇萬壽祝厘而疊舉慶典。五福既備。復何憾焉。惟念皇帝遭茲大故。倍覺煢煢。且年近古稀。不宜過於悲痛。務當勉節哀思。一以國事為重。中外文武。恪恭厥職。共襄郅治。予靈爽實與嘉之。其喪服酌遵舊典。皇帝持服二十七日而除。大祀固不可疏。群祀亦不可輟。再予向以儉約樸素為宮壼先。一切事關典禮。固不容矯從抑損。至於飾終儀物。有稍可從<??閒>約者。務惜物力。即所以副予之素願也。故茲誥諭。其各遵行。  

○諭內閣、馮德馨奏、查明匪徒滋事根由一摺。湖南署新寧縣知縣岳州府經歷萬鼎恩、經該匪等逼從不允。致被戕害。前署令李博之妻楊氏、及該縣書院掌教舉人陳佳保、先後被賊逼令自盡。義烈可嘉。均堪憫惻。並著該部從優議恤。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據馮德馨馳奏、查明匪徒滋事根由。並現在攻剿情形一摺。覽奏均悉。該匪以烏合之眾。劫獄搶犯。戕官據城。至五旬之久。且先據裕泰等奏報、不過二千餘人。疊經在事文武員弁。督率兵勇。殲捦不下千人。可見城內余匪無多。何以尚未剿除淨盡。解散脅從。想旬日內該撫定有捷奏在途。斷不致糜餉勞師。負朕簡任。所有鄰近各要隘。尤當嚴密堵防。其逸出之匪。或設法生捦。或聚而殲旃。不得令其四散奔竄。首要匪犯李沅發等、必當生捦盡法懲治。以快人心。該犯等所供。並非雷再浩李輝餘黨親屬。不可遽信。仍須認真查訪確實。搗其巢穴。勿留餘孽。致貽後患。所有出力文武員弁、著俟事竣分別保奏。候朕施恩。將此由四百里各諭令知之。  

○命喀喇沙爾辦事大臣舒精阿、往奠故土爾扈特汗那木札勒珠爾默特策林茶酒。賞銀五百兩。  

○旌表守正捐軀雲南嵩明州民王正興弟婦譚氏。  

○自是日始。上居養心殿苫次。  

○乙亥。卯刻。上詣長樂敷華行朝奠禮。巳刻。行午奠禮。午刻。大行皇太后大斂。奉安梓宮於慈寧宮正中。申刻。上詣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夕奠禮。自是上凡值供奠行禮。哭必盡哀。  

○諭內閣、朕侍奉皇太后。以天下養。二十九年。仰見壽履康強。齡躋大耋。私心慶慰。方冀延祺益算。克享期頤。昨於初七日自御園奉駕還宮。連日恭詣請安。知慈躬偶爾違和。竊謂頤養數日。即就安痊。詎意高年病勢日臻。遽於十一日申刻。仙馭升遐。銜恤哀號。痛何能極。伏念朕自聖母孝淑睿皇后慈馭上賓以來。深荷大行皇太后隆恩覆庇。私冀承歡奉養。愛日方長。今竟無由再仰懿顏。悲懷難釋。欽奉遺誥。喪服二十七日而除。朕心實所難安。仍當穿孝百日。並素服滿二十七月。稍伸哀悃。至諭以朕年近七旬。勿過悲哀。國事為重。敢不敬遵遺命。強加抑制。本日復據王大臣合詞吁懇。勉節哀思。奏請仰遵皇祖高宗純皇帝成憲。著勉如所請。每日奠醊後。仍居養心殿。所有大喪禮儀。著派惠親王綿愉、定郡王載銓、大學士耆英、尚書文慶、敬謹管理。一切應行事宜。並著詳稽舊典。悉心核議。隨時具奏。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又諭、本年年班來京之蒙古汗、王、貝勒、貝子、台吉等。無論在內行走。在外行走。均著穿孝。每日隨同應行齊集之大臣官員等。一體齊集。其本年應進貢物。均著停止。  

○又諭、向來各督、撫、將軍、府尹、及鹽政、關差、織造等。例貢方物。著期年內暫行停止。  

○是日。巳刻。皇四子福晉薩克達氏薨。  

○丙子。上詣慈寧宮大行皇太后梓宮前供奠。  

○賞二品頂帶致仕光祿寺卿前協辦大學士湯金釗、頭品頂帶。  

○以祈禱靈應。予四川綿州漢大司馬蔣琬祠。列入祀典。從總督琦善請也。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固安縣民劉幅之媳王氏。  

○丁丑。諭內閣、大行皇太后母家親屬、著穿縞素百日。  

○又諭、本日據馮德馨、英俊奏、剿平新寧匪徒。收復城池一摺。此案該匪等始則拜會搶劫。繼而戕官據城。並敢四路邀人。抗拒官兵。相持四十餘日。實屬罪大惡極。現經馮德馨、英俊、督率鎮道府協。及在事文武員弁。激勵紳士。帶同兵勇。於十一月二十九日。用地雷轟開城角。該賊匪仍敢抵死拒戰。復經兵勇併力前攻。槍炮兼施。焚燒賊棚。生捦一百六十餘名。摉殺余匪。不計其數。地方一律肅清。官兵酌撤歸伍。所辦尚為妥速。惟摉捕必應認真。勿令余匪仍匿僻區。至貽後患。匪首李沅發、果否已被焚殺。該撫等正可向所獲匪徒。根究下落。仍自行密訪。務得實據。儻含混奏稱殲斃。日後仍有李沅發其人。一經發覺。朕惟該撫等是問。馮德馨、英俊、督率有方。俾匪黨不致蔓延。均著交部從優議敘。在事文武員弁。並著該撫等擇其尤為出力者。酌量保奏。其紳士召募鄉勇。攻城打仗。據稱得力居多。著詳細查明。分別奏咨獎勵。又另片奏、匪徒劫獄戕官。該管地方員弁。雖經失防於前。尚能募勇堵捕效力於後。所有應得處分。俱著加恩寬免。至該城守汛弁、據報先期公出。有無捏飾。教官、典史、尚無下落。均著該撫等確切查究。斷不可以藏匿為公出。倖免查辦。罪名出入。所關匪輕也。  

○戊寅。諭內閣、大行皇太后母儀天下。懋著徽音。卅載以來。延禧垂蔭。尊養兼隆。今茲仙馭升遐。朕心哀痛。不能稍釋。敬稽典禮。宜隆諡號。以表尊崇。著大學士、九卿、會同敬謹詳議具奏。  

○又諭、祁寯藻、琦善奏、屬員訐告上司。到案供無確據。請旨革職嚴訊一摺。又另片奏、請將清查局員。解任究辦等語。捐升知府前任甘肅岷州知州陳昌言、著即革職。固原州知州徐采、鎮原縣知縣張琅、吐魯番同知托克清阿、均著解任。交祁寯藻、琦善、徹底根究。嚴行訊辦。  

○諭軍機大臣等、王植奏、酌籌銀款。撥給定遠鳳台二縣。以資調劑辦公等語。均著照所擬辦理。並著咨部存案備查。其原經提款津貼鳳台靈壁二縣之處。仍循其舊。將此諭令知之。  

○給安徽懷寧、桐城、宿松、望江、宣城、南陵、貴池、東流、當塗、蕪湖、繁昌、無為、鳳陽、五河、和、含山、銅陵、廬江、巢、十九州縣。及屯坐各衛被水災民一月口糧。  

○己卯。諭內閣、本月二十一日。敬移皇太后梓宮於綺春園安奉。朕即在綺春園內苫次居住。以便朝夕恭奠几筵。用伸哀悃。  

○兩廣總督徐廣縉、奏請入覲。得旨、往返甚需月日。朕焉能放心。祇可候旨而行。  

○庚辰。諭內閣、明年元旦。朕暫御青長袍褂。冠綴纓緯。辦事後仍服縞素。王公大臣。及文武官員。均著穿青長袍褂一日。並帽綴纓緯。是日几筵前凡百執事人等、俱著仍服縞素。  

○兩廣總督徐廣縉等奏、西洋兵頭啞嗎嘞、在關閘外。被人殺死。該夷目將關閘汛兵。擄去三名。求為緝兇。旋緝獲兇犯沉志亮、據供啞嗎嘞行為凶暴。在三巴門外開闢馬道。平毀附近墳墓。該犯祖墓亦被平毀。心懷忿恨。起意殺死除害。臣等以事關外夷。未便稍涉拘泥。當即恭請王命。將沉志亮正法梟示。劄知該夷目、遂將汛兵三人交出。數月以來。一切安靜如常。得旨、所辦萬分允當。可嘉之至。朕幸得賢能柱石之臣也。  

○減免直隸安、隆平、寧晉、河間、文安、永清、天津、東安、八州縣積水歉收地畝旗租糧賦。  

○辛巳。諭內閣、本月二十一日。奉移皇太后梓宮於綺春園。前曾降旨朕即在綺春園內苫次居住。茲復據王大臣等合詞吁懇。以朕春秋漸高。若朝夕居於苫次。恐稍失調衛。轉非所以上答皇太后平日慈愛之心。下慰中外臣民之望。不得已勉如所請。於奉移禮成後。仍回慎德堂居住。  

○又諭、福濟陸建瀛奏、通籌湖河大局。酌擬添塘避閘。繪圖呈覽。並查明河督等辦理遲誤。請分別議處嚴議革職各一摺。又片奏、酌籌築壩疏通海口情形。又陸建瀛另片自請議處各等語。覽奏均悉。本年河湖受淤較甚。現經福濟、陸建瀛、周曆親勘。悉心體察。所有酌議添塘避閘。並以時啟放各壩。及對壩逼溜。攻刷海口之處。自必各協機宜。確有把握。著即照所議。責成陸建瀛、會同河督。隨時督飭認真妥辦。總期疏通暢順。啟閉得宜。漕運既可遄行。湖河亦免漫溢。方稱妥協。經此次籌辦之後。明歲儻復淤淺誤運。甚或河流橫決。均惟陸建瀛、及該河督等是問。恐非僅賠修所能了事也。至現在回空幫船。放入運河後。果否暢行無阻。能否保其不誤歸次。迄未據福濟等、詳細聲敘。實所不解。並著查明迅即覆奏。以紓朕念。福濟、於辦理妥協發摺具奏後。即行回京復命。其陸建瀛自請議處。並福濟、陸建瀛、奏參河督、河道、廳員等。應行議處嚴議革職之處。均俟查明各幫軍船。能否歸次具奏到時。再降諭旨。  

○又諭、本月二十三日立春。所有春山寶座等項。均著毋庸呈進。  

○貸直隸通州里河五閘排造剝船銀。  

○壬午。上詣慈寧宮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殷奠禮。  

○諭內閣、裕泰奏、審明總兵同知互相稟揭。分別定擬一摺。湖南綏靖鎮撤任總兵祥麟、不洽輿情。辦事乖謬。著照擬交部嚴加議處。永綏廳同知翟誥、辦理尚無不合。稟揭亦出有因。惟失察差役賭博。責革後並未通詳。殊屬疏漏。著交部議處。  

○又諭、本日據楊殿邦馳奏、節逾大寒。回空幫船挽放。仍形艱滯。酌議新漕兌運事宜一摺。本年回空幫船。渡黃已遲。加以節節套塘灌放。其不能暢行無阻。已可概見。至能否不誤歸次。昨有旨令福濟等、迅速查明具奏。茲據楊殿邦奏、各省漕糧已經具報定期開兌。而空船尚有二千六百八十二隻。未經下閘。恐致貽誤新漕。酌議擬辦章程四條呈覽。該漕督職司轉運。其勢不得不豫為籌及。豈能坐視貽誤。著福濟、陸建瀛、會同楊殿邦、將所擬各條。悉心參酌。和衷辦理。如有應增添者。仍當會議妥籌。一面核辦。一面奏聞。不得草率。福濟如已起程北上。仍著折回。  

○又諭、奕興、春佑、雷以諴、奏參陪祀人員貽誤行禮一摺。奉恩將軍哈格景年、均著交宗人府議處。崇齡、著交宗人府嚴加議處。  

○以湖北省城被水。搶護出力。予同知勞光泰等、議敘。  

○以指拏賊匪。不避嫌怨。賞伊犁哈薩克阿哈拉克齊、伊斯瑪依爾伊提博拉、六品頂翎。  

○癸未。巳刻。上詣慈寧宮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啟奠禮。申刻。復詣梓宮前供奠。  

○諭內閣、二十九日大祭。著改於明年正月初七日舉行。  

○又諭、本年年班來京之蒙古王公、貝勒、貝子、台吉等。無論在御前乾清門行走。及大門上行走者。釋服後。俱著於明年正月內各回遊牧。  

○免雲南銅廠民欠無著工本銀。  

○甲申。卯刻。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宮。安奉綺春園迎暉殿。上先於梓宮前奠酒。慟哭盡哀。屆時靈駕啟行。升小轝。上跪送。出永康左門。梓宮升大轝。上西向跪哭。攀掖步送。王大臣叩懇再三。始先赴綺春園宮門外祗俟。申刻。梓宮至。上跪迎。皇貴妃率妃嬪、豫俟於殿後。隨安奉梓宮於迎暉殿。上號泣。行奠祭禮。王以下大臣、官員、俱舉哀行禮。  

○諭內閣、陸建瀛奏、刁民阻遏完糧。拒捕傷官。請將知縣、都司、撤任等語。江蘇句容縣刁民。於該縣開倉徵糧之際。膽敢糾眾阻撓。抗拒傷官。實屬暋不畏法。自應嚴辦。但恐地方官辦理不善。激成事端。亦應確切查明。嚴參示懲。方見持平。署江蘇句容縣知縣梁園棣、溧陽營都司生麟、著一併撤任。交該督嚴提現獲各犯。審訊定擬。仍飭緝拏逸犯務獲。不准一名漏網。總期無枉無縱。折服官民之心。方成信讞。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據馮德馨奏、提鎮道員剿匪疏縱。請先行交部嚴加議處。並自請嚴議一摺。又另片奏、道州等屬匪徒。業經捕獲數名。仍飭團練捕拏等語。覽奏均悉。此次新寧縣匪徒滋事。彈丸小邑。圍困至四十餘日之久。釜底遊魂。未能剋期殄滅。已覺辦理遲延。因既已收復城池。殲捦賊匪多名。地方業就肅清。尚可解免。乃現經馳奏新寧破城之後。廣西貓兒山。及新寧羅遠峝各地方。又有另股匪徒。潛匿滋擾。且訊據現獲各犯、供稱有廣西五排人李沅寶、聽聞李沅發已被焚殺。定期分股。前往新寧。為李沅發報復等語。馮德馨初到。或未深悉情形。如果該提鎮道員。剿捕認真。各隘口嚴密防堵。何至一經撤兵。餘燼復然。顯系李沅發逃竄。該匪徒四面接應。勾結為患。然則前此馮德馨所奏剿辦情形。竟為該提鎮等所朦。實難盡信。著裕泰接奉此旨。即由湖北省選派曾經出師得力將弁數員。並挑帶精兵四五百名。迅即起程。馳往新寧等處。會同馮德馨、督飭分路摉捕各匪。務期淨盡。毋任一名漏網。首匪李沅發、系案內要犯。豈可令其逃脫。獲犯一百餘名。就中作眼線者。諒不乏人。何難設法躧緝。著裕泰一面用兵。一面將該提鎮等粉飾情節。查明據實嚴參。此等不堪文武。尚堪護庇耶。該提鎮道員。如果辦理不善。一片謊言。致令首犯脫逃。豈嚴議所能蔽辜。著先行摘去頂帶。且令隨同協捕。俟裕泰查奏後。再降諭旨。至馮德馨自請嚴議之處。俟事竣後再議。將此由五百里各諭令知之。  

○自是日始。上居慎德堂苫次。  

○乙酉。諭內閣、陸建瀛等奏、估修寨子民堰。請循案借款。並議請添改閘壩一摺。南河寨子民堰。為運道所關。節經該督等查勘沖缺情形。飭估興修。現已一律完竣。委員驗收。尚無草率偷減等弊。所有動借銀一萬八百九兩零。著准其分限八年。在於沛縣民田項下攤徵還款。仍俟前次借款徵完。再行起限。以紓民力。至馬便汪十字河等處。應行添改閘壩。著顏以燠、遴委妥員確估。會商核辦。以利漕運而衛民田。  

○又諭、本年祫祭太廟。所有兩廡配享。仍照舊分獻。  

○陝甘總督琦善奏、甘肅永昌協、大馬營、高古營、碾伯、等地方。有賊番出巢搶劫。出沒靡常。兵至則紛紛竄歸。兵退又四出滋擾。惟有效堅壁清野之法。責成提鎮。就近督率營汛員弁。時加防範。一經探有賊蹤。即分投迎擊。嚴行掩捕。得旨、必當嚴行整備。  

○刑部尚書李振祜、因病解任。以工部左侍郎陳孚恩、為刑部尚書。內閣學士翁心存、為工部左侍郎。兼署錢法堂事務。  

○調浙江按察使王懿德、為山東按察使。山東按察使黃宗漢、為浙江按察使。  

○丙戌。上詣迎暉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初祭禮。  

○諭內閣、大行皇太后大事。百日外御用服色。及王公百官等服色。著軍機大臣、會同禮部、恭查乾隆四十二年成案。悉心妥議具奏。  

○丁亥。諭內閣、本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祫祭太廟。明年正月初八日。祭祈谷壇。均應前期三日齋戒。朕於齋戒期內。照部議援引乾隆四十二年百日內舊例。御素服。冠綴纓緯。至致祭之日。禮畢。御用服色。亦應與齋戒日同。所有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等。除明年正月初七日已屆應釋縞素之期。毋庸議外。其兩次齋戒三日。及致祭之日。均著穿素服。冠綴纓緯。惟几筵前凡百執事人等。均仍服縞素。  

○又諭、翁心存著授八阿哥讀。  

○諭軍機大臣等、裕泰奏、新寧縣城雖經收復。仍有匪黨逃竄入山。亟應留兵追捕一摺。又片奏、總兵雙德、應留於新寧堵捕余匪。現飭護道伍恂等、兜拏道州等屬匪徒等語。覽奏均悉。新寧城池。甫經收復。旋有另股匪徒。欲為李沅發報復。前據馮德馨馳奏。已有旨令裕泰、揀派將弁精兵馳往該處。督飭掩捕矣。茲復據裕泰馳奏、匪黨逃竄情形。並稱前據該道府稟報召募鄉勇。已有數萬餘人。加以所派官兵。圍堵一城。何至尚令要犯逃竄。乃破城之後。首逆李沅發、毫無蹤跡。據稱焚殺。實不足信。且據武岡州委員稟報。十一月二十九日。探聞新寧城內賊匪分路逃逸。是前奏所稱另股匪徒。即系竄出余匪。已可概見。難保李沅發不即潛匿其中。裕泰接奉此旨。諒早已在途。著即督飭追捕。務將李沅發剋期捦獲。並摉拏余匪。總期淨絕根株。毋任蔓延貽患。方為不負委任。至所稱將雙德留於新寧堵捕之處。此等委靡不振之員。留之何益。並著裕泰悉心秉公甄核。該提鎮道員、在事文武、如有僨事貽誤軍機者。即一面傳旨拏問。一面由驛速奏。將此由五百里諭令知之。  

○貸山東雇募巡洋船勇經費銀。  

○戊子。孝莊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  

○諭軍機大臣等、喀什噶爾辦事領隊大臣錫喇布、年力就衰。已明降諭旨。將該員原品休致矣。該城地處邊要。非年力富強。素嫻武備者。不足勝任。著薩迎阿、奕山、於所保各協領中。擇其堪勝此任之員。一面先行派往喀什噶爾。令其署理辦事領隊大臣。一面據實具奏。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前據薩迎阿奏、俄羅斯頭人巴<?口蘭>、在庫庫鄂羅木河西。紮營收租。攔阻巡撫領隊等。不令過河等語。已由理藩院行文該國薩納特衙門。令其撤回頭人矣。茲又據該國薩納特衙門咨行理藩院文稱。近因生齒日繁。屬下人眾。所有在恰克圖貿易貨物。實不敷用。請於恰克圖之外。准其在伊犁、塔爾巴哈台。喀什噶爾、三處。添設貿易。一併通商等語。俄羅斯暗中貿易。已難掩人耳目。若明准其各處通商。其有流弊。又何待言。惟該國咨文。此次居然堅請於伊犁等三處。添設貿易。似不便徑行拒絕。致激事端。著薩迎阿等接奉此旨。一面設法延緩。一面將此三處地方情形。廣咨博採。詳加體察。酌量事之重輕。究竟有無窒礙。據實迅速密陳。是為至要。薩納特原文著鈔給閱看。將此密諭知之。  

○又諭、據鄭祖琛奏、湖南新寧余匪。竄越粵境。嚴飭堵剿一摺。據稱湖南收復新寧縣城。時值黑夜陰雨。余匪竄散。並羅源峝一帶。有另股匪徒潛匿。該處毗連粵西五排山場。路徑叢雜。地勢散漫。圍捕尤難得力等語。粵西辦理防堵。並未失算。惟湖南文武員弁。將賊匪放逸。急應為補牢之計。著鄭祖琛嚴飭文武員弁。厚集兵力。不分畛域。深搗巢穴。毋令一名竄逸。並於境內各山場。實力摉捕。將藏匿各匪。痛加剿除。以期除惡務盡。勿貽後患。首匪李沅發、雖據湖南奏稱被焚。殊不可信。前經裕泰等奏粵西貓兒山等處。有另股匪徒。欲為李沅發救援。難保非即該匪在內指使。著鄭祖琛密飭在事員弁。細心偵訪捦誅為要。所有已獲各匪犯。著於錄供後。仍解歸湖南。交裕泰等審擬辦理。將此由四百里諭令知之。  

○又諭、劉韻珂等奏、現在誘獲洋盜提省審辦一摺。著名盜匪陳雙嬉、率領首夥一百餘人。駛至廈門投首。並將船隻炮械。一併首繳。其不敢再行抗拒。已可概見。著該督等派委幹員。研訊明確。應如何辦理之處。妥議具奏。將此各諭令知之。  

○喀什噶爾辦事領隊大臣錫喇布、以年老休致。  

○己丑。上詣迎暉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供奠。  

○諭內閣、理藩院奏大行皇太后升遐事宜。例應頒給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詔書。令於各廟擺懺唪經。請旨可否派員前往等語。此次大行皇太后升遐事宜。頒給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詔書。以及賞賜物件。著兵部由驛遞交四川總督轉齎至藏。其布達拉四大廟。及各廟擺懺唪經事宜。著駐藏大臣等辦理。應用銀茶等項。著四川總督照例撥給。  

○又諭、前據福濟陸建瀛奏、查明南河辦理遲延實情。請將河督道廳各員分別議處嚴議革職。並陸建瀛自請議處。當經降旨。俟查明軍船能否歸次。再降諭旨。茲據福濟、陸建瀛、覆奏。籌辦回空情形一摺。並陸建瀛、楊以增、自請嚴議等語。本年南河吳城六堡。啟閉皆不如法。以致河湖受淤。回空軍船。不能如期歸次。雖現在各幫船。俱已接續趲出清江閘。據稱年內可以竣事。然仍系約略之詞。且使有漕省分。不能不豫籌迎兌。紛紛建議。大費周章。專轄及兼轄之員。實難辭咎。陸建瀛、楊以增、著先行交部嚴加議處。且看果否不誤新漕。俟覆奏到時。再降諭旨。至辦理有乖機宜之淮揚道查文經、著照議即交部嚴加議處。撤任外南同知王湘、外南營守備師長鑣、亦著照議革職。所有各幫船出閘後。能否迅速渡江。分別歸次受兌。淤墊處所。能否迅速挑穵深通。重漕經臨。果否暢行無礙。該督與河督等有無把握。著福濟、陸建瀛、會同楊殿邦、楊以增、妥籌核辦。該漕督所議四條。有無增損。迅速具奏。  

○又諭、英隆等奏參、曠班飲酒沉醉滋鬧之職官。請旨一摺。恩騎尉巴圖、於派守火藥庫重地。膽敢曠班飲酒。且復在街沉醉滋鬧。竟將前鋒號衣撕毀。實屬不法已極。著照所奏恩騎尉巴圖、著即革職。發往烏嚕木齊充當苦差。以儆不肖。  

○安徽巡撫王植奏、安徽道張印塘、業已到省。現飭會同兩司。遵奉諭旨。嚴訊署寧國府參革知府朱鳴雷被參各款。一俟審明。即飭令赴任。得旨、斷不可任其狡展。  

○庚寅。諭軍機大臣等、本日據裕泰奏、官兵追捕匪徒。致被戕害一摺。湖南新寧匪徒逃竄入山。官兵遷延日久。不能剿滅。前經降旨令裕泰迅即馳往。會同馮德馨督辦。茲據奏稱十二月初四日。該匪逃至大絹峝附近嶺後。都司張心銘等分途追捕。被匪衝出抵拒。守備熊釗、候補府經歷劉炳南、俱被戕害。殊堪發指。並據稱訊出首逆李沅發之叔李承莫、供認先期往廣西五排等處。糾邀夥黨二百餘人。來至新寧屯聚。距城僅止二十餘里。該文武帶兵各員。何至毫無覺察。且匪徒果止此數。守備熊釗等、帶領兵勇。奮力追擊。何至遽被戕害。是半山衝出匪徒。即系新寧城內竄出。其為湖南文武員弁、設詞朦蔽。彌縫掩飾。毫無疑義。此等小丑。不值另調他省兵勇。現在裕泰諒早已登程前往。祇須督飭將弁。激勵精兵。分路剿捕。將各峝盤踞匪徒。及相接粵西交界處所。偵探竄逸各犯。迅速掩拏。及早撲滅。毋得曠日持久。糜餉勞師。是為至要。所有該提鎮道帶兵各員、因循僨事。著裕泰即行查明首系何人貽誤軍機。遵照前旨。一面革職拏問。一面由驛馳奏。將此由四百里諭令知之。  

○命科布多幫辦大臣多爾濟那木凱留京。賞已革副都統額勒亨額、藍翎侍衛。為科布多幫辦大臣。  

○江南提督尤渤、因病解任。以直隸天津鎮總兵官福珠隆阿、為江南提督。四川阜和協副將長瑞、為天津鎮總兵官。  

○辛卯。以歲暮祫祭。遣官祭太廟中殿。後殿。  

○諭內閣、恭理喪儀王大臣奏、大行皇太后梓宮。擇吉於明年三月二十日卯時奉移昌陵隆恩殿。朕追憶慈顏。悲痛曷極。允宜親送梓宮。藉伸孺慕。三月二十日卯刻。朕詣几筵前奠酒跪送。即由綺春園啟鑾。前往黃新莊行宮。梓宮到時。先赴蘆殿祗候。跪迎奠酒。仍回行宮。自黃新莊以下各站。皆照此行禮。至梓宮將抵昌陵之前一日。朕親詣各陵祭告。仍按時在昌陵祗候。梓宮到時。跪迎奠酒。安奉隆恩殿。禮畢迴鑾。所有應行典禮。並一切事宜。著各該衙門、及直隸總督、敬謹豫備。  

○禮部奏、江寧駐防文舉人壽昌、現捐筆帖式。在工部行走。應否准其會試。得旨、壽昌著准其一體會試。嗣後各省駐防文舉人現任京官者。均准其一體應文會試。  

○以禮部尚書惠豐、署鑲黃旗漢軍都統。前任科布多幫辦大臣多爾濟那木凱、為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兼管健銳營事。  

○命盛京禮部侍郎春佑、來京穿孝。以盛京兵部侍郎恆毓、兼署盛京禮部侍郎。  

○以烏嚕木齊墾地出力予廢員張鵬翰等、選補有差。  

○壬辰。祫祭太廟。遣睿親王仁壽、恭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昌陵。  

○上詣迎暉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禮。  

○遣官祭孝穆皇后孝慎皇后孝全皇后陵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遣官祭太歲之神。  

○是年旌表孝子、江蘇等省呂連等二十三名。孝義、江西等省劉芳遠等二名。孝友、福建陳士鑒等四名。孝女、江蘇等省馮淑荷等九十七口。孝婦、江蘇等省張程氏等六十三口。貞孝女、四川李貞姑等二口。貞女、江蘇等省徐項氏等一百七十六口。烈女、江蘇等省徐王氏等七十口。江蘇尼僧本德一口。守節合例、宗室松德妻棟鄂氏等十二口。覺羅賡音布妻富察氏等五口。滿洲順緒妻齊英斯氏等一百一十二口。蒙古阿當阿妻劉氏等三十八口。漢軍龐壐妻郭氏等三十一口。內務府成福妻張氏等十七口。各省駐防穆爾圖妻扎庫塔氏等二百六十九口。奉天等省儀由氏等九千一百零二口。夫亡殉節、江蘇等省何義機妻吳氏等五百六十四口。百歲壽民婦、浙江等省陳學孚等十八名口。五世同堂、江西等省劉堂等四十七家。各給銀建坊如例。  

○一產三男、山東等省李玉珍等三家。  

○會計天下民數、除甘肅及福建台灣府未報。谷數、除甘肅江蘇浙江福建未報外。直隸等省、通共大小男婦四萬一千二百九十八萬六千六百四十九名口。存倉米谷。二千五百七十二萬六千六百六石三斗三升三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