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總序
外觀
< 容齋隨筆
目錄 ◄ | 容齋隨筆 總序 |
► 卷一 |
知贛州寺簿洪公伋以書來曰:「從祖文敏公由右史出守是邦,今四十餘年矣。伋何幸遠繼其後,官閑無事,取文敏隨筆紀錄,自一至四各十六卷,五則絕筆之書,僅有十卷,悉鋟木於郡齋,用以示邦人焉。想像抵掌風流,宛然如在,公其為我識之。」
僕頃備數憲幕,留贛二年,至之日,文敏去才旬月,不及識也。而經行之地,筆墨飛動,人誦其書,家有其像,平易近民之政,悉能言之。有訴不平者,如訴之於其父;而謁其所欲者,如謁之於其母。後十五年,文敏為翰苑,出鎮浙東,僕適後至,濫吹朝列,相隔又旬月,竟不及識。而與其子太社梓,其孫參軍偃,相從甚久,得其文愈多,而所謂《隨筆》者,僅見一二,今所有太半出於浙東歸休之後,宜其不盡見也。可以稽典故,可以廣聞見,可以證訛謬,可以膏筆端,實為儒生進學之地,何止慰贛人去後之思。僕又嘗於陳日華,盡得《夷堅十志》與《支志》、《三志》及《四志》之二,共三百二十卷,就摘其間詩詞、雜著、藥餌、符咒之屬,以類相從,編刻於湖陰之計臺,疏為十卷,覽者便之。僕因此搜索志中,欲取其不涉神怪,近於人事,資鑒戒而佐辯博,非《夷堅》所宜收者,別為一書,亦可得十卷。俟其成也,規以附刻於章貢可乎?
寺簿方以課最就持憲節,威行谿洞,折其萌芽,民實陰受其賜。願少留於此,它日有餘力,則經紀文敏之家。子孫未振,家集大全,恐馴致散失,再為收拾實難。今《盤洲》、《小隱》二集,士夫珍藏墨本已久,獨《野處》未焉。寺簿推廣《隨筆》之用心,願有以亟圖之可也。
- 嘉定壬申仲冬初吉,寶謨閣直學士、太中大夫、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臨川何(異)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