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把全國全軍辦成毛澤東思想大學校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把全國全軍辦成毛澤東思想大學校

——大型紀錄影片《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觀後
紅勤兵
1969年4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千山萬嶺振臂歡呼,五湖四海揚波歌唱。在舉國歡慶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召開的大喜日子裡,大型紀錄影片《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上映了。這部影片,真實地紀錄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廣大指戰員和工人群眾,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副主席的親切關懷下,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全面落實光輝的「五·七」指示,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大辦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的生氣勃勃的革命景象,充分地表達了後勤戰士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無限熱愛、無限信仰、無限崇拜、無限忠誠,是一曲毛澤東思想的壯麗頌歌。 「五·七」指示金光照,大學校里盡朝暉。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了光輝的「五·七」指示,號召人民解放軍和工廠、農村、學校、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都應該成為一個革命化的大學校。毛主席光輝的「五·七」指示,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劃時代的新發展,是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新高峰,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根本措施,是建設共產主義宏偉的綱領。幾年來,總後勤部和全軍、全國一樣,沐浴着毛澤東思想的燦爛陽光,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輝航向,在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大辦毛澤東思想大學校。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群眾運動波瀾壯闊地向前發展,廣大指戰員和工人群眾無限忠於毛主席,無限忠於毛澤東思想,無限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無產階級感情空前深厚,一代共產主義新人,正在大學校里茁壯成長。影片中反映了後勤各條戰線的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完了,隨時都有群眾工作可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影片《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用生動的事例,從各個不同的側面,熱情歌頌了毛主席這個光輝思想在總後各條戰線上的勝利。從巍巍的世界屋脊到茫茫的風雪草原,從戰鬥的國防工地到火熱的生產車間,從機關到連隊、倉庫、醫院,到處都是批判資產階級的戰場,自辦工廠開出了燦爛的鮮花,自辦農場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三支」「兩軍」傳出了軍民攜手戰敵頑的捷報。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廣大後勤人員,都成了亦兵、亦工、亦農的新型戰士。

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最高真理,是當代改造人們靈魂的最強大的思想武器。大辦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的過程,就是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改造人,培養人的過程。辦革命化的大學校,千重要,萬重要,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最重要。無數事實證明,革命的戰士用毛澤東思想武裝了頭腦,生命就有了靈魂,戰鬥就有了武器,行動就有了指南;勇敢也有了,智慧也有了,積極性也有了,創造性也有了,一切都有了。這樣的人,在面臨着嚴峻考驗的生死關頭,就能象毛主席的好戰士年四旺那樣,為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挺身而出,面不改色心不跳,就能象「無限忠於毛主席的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那樣,心中有個紅太陽,山崩地裂也敢上。在艱苦的時候,就能象山丹軍馬二場馬三隊的革命牧工和八一軍馬場蒙族牧工王七十三同志那樣,腳踏草原頭頂天,草灘為家馬作伴,誓為革命養軍馬,生活艱苦心裡甜。這樣的人,就是毛主席所說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我們的軍隊,由這樣的人組成,就能攻無不克,無堅不摧,無敵於天下;我們的國家,由這樣的人組成,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我軍兩條路線的鬥爭,一條是突出軍事,一條是突出政治,我們要堅決執行林副主席的指示,堅定地走突出政治的道路。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是我軍建設的靈魂,是毛主席無產階級建軍思想的核心,也是辦好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的根本。過去,大叛徒劉少奇和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彭德懷、羅瑞卿等竭力推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同毛主席的建軍思想、同毛主席把我軍辦成革命化大學校的光輝思想相對抗,在後勤工作中大肆販賣反革命修正主義的黑貨。從林副主席主持軍委工作以來,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親切關懷和領導下,廣大後勤戰士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展開了英勇的鬥爭,捍衛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廣大後勤人員從實踐中深深體會到,在後勤工作中,最大的戰鬥力不是錢,不是物,不是技術,而是人,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人和物的關係,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政治和業務的關係,政治是第一位的。任何時候都不能顛倒了這個關係。我們從影片中看到,長年奔馳在青藏高原運輸線上的汽車某團六連,正是由於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堅持四個第一,用毛澤東思想統帥手中的方向盤,做到了人聽毛主席的話,車聽人的話。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鼓舞着他們跨千山,越萬水,抗嚴寒,戰風沙,「飛輪輾碎千里雪,紅旗插遍萬重山」,使革命的車輪始終沿着毛主席的建軍路線勝利前進。三五一六工廠的革命幹部和工人,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激烈搏鬥的關鍵時刻,堅決頂住了黨內一小撮走資派颳起的反革命經濟主義妖風,捍衛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成為後勤戰線執行毛主席最新指示的一面紅旗。先進單位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原則,才能有方向,有靈魂,把毛澤東思想大學校辦好。

「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當前,在「九大」隆重召開喜訊的鼓舞下,斗、批、改的偉大群眾運動正在深入發展。光輝的「五·七」指示是我們進行斗、批、改最強大、最銳利的思想武器。回顧戰鬥的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千改萬改,用毛澤東思想武裝人是最根本的改。有了這一條,就能鞏固和發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取得的偉大勝利,進一步把全國全軍辦成紅彤彤的毛澤東思想大學校。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