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綜合利用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政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綜合利用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政策
作者:天津市革命委員會寫作小組
1970年12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大搞綜合利用,合理地利用資源,是發展社會主義生產的一個重要課題。

綜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偉大領袖毛主席早就教導我們:「象武鋼這樣的大型企業,可以逐步地辦成為綜合性的聯合企業,除生產多種鋼鐵產品外,還要辦點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建築工業等。」毛主席的教導,為工業生產的綜合利用指明了方向。

在當前增產節約運動中,廣大工人群眾、革命幹部和技術人員積極落實毛主席的偉大指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大搞綜合利用,創造了許多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為多快好省地發展社會主義生產不斷作出新貢獻。

綜合利用始終是在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中發展的。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工業戰線上的代理人,曾經長期抵制毛主席關於大搞綜合利用的指示,干擾這一無產階級政策的落實。他們在計劃工作和工業管理工作中,大搞「條條專政」,行業之間壁壘森嚴,生產上搞單打一。搞化工的單搞化工,搞石油的單搞石油,搞煤炭的單搞煤炭。甚至採掘工業也是採鐵的只管採鐵,采鎢的只管采鎢,別的統統丟掉,浪費了許多寶貴資源,也使許多新技術不能採用,不能推廣。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廣大工人群眾批判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綜合利用空前廣泛開展。許多企業遵照毛主席的教導,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綜合利用。它們打破了行業界限,向「綜合性的聯合企業」方向發展。電廠既發電又造電機,機械廠既造機器又煉鋼,鋼廠既煉鋼又造機器、水泥、化肥,化工廠既出化工產品又煉稀有金屬,如此等等。綜合利用日益展現出無可限量的遠大前途。

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人對綜合利用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說什麼綜合利用搞不搞無關大局;說什麼搞綜合利用費心費力,油水不大,等等。這是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餘毒沒有肅清的反映,是進一步開展綜合利用的思想障礙。必須繼續開展革命大批判,為大搞綜合利用開路。

綜合利用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政策,是貫徹執行黨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重要措施。搞不搞綜合利用,是執行什麼路線的問題。搞不搞綜合利用,將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天津化工廠,一九五八年響應毛主席的號召,開展了大搞綜合利用的群眾運動,在一年時間內,產品品種增加了三倍,產值增長了一倍半,企業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九六一年,劉少奇一夥向綜合利用大砍大殺,這個廠的產品品種被砍掉一半,產值降低了四分之一。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這個廠的革命群眾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狠批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總結了歷史經驗,重新掀起了大搞綜合利用的群眾運動高潮。他們打破行業界限,利用自己的生產廢料,發掘企業潛力,大辦冶金工業、電子工業、機械工業、建材工業,等等,產品由二十八種增到四十五種,產值也有很大的增長,全廠熱氣騰騰,形成了生產飛躍發展的新局面。這個廠的生產發展由高到低、又由低到高的曲折過程,生動地說明了綜合利用決不是可搞可不搞,而是非搞不可!

生產過程就是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改造和利用的過程。然而,自然界的物質資源,並不僅是生產一種產品就能充分利用的。在生產某一種產品的過程中,資源總是一部分轉化為產品,另一部分轉化為「廢料」。問題是用什麼觀點和態度來看待這些「廢料」。用形而上學觀點來看,廢料就是廢料,不能利用,只好把它們白白扔掉。相反,用唯物辯證法觀點來看,廢與不廢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廢物。在這一種條件下是「廢物」,在另一種條件下就是寶物;這種產品的「廢料」,就是另一種產品的好料;沒有改造利用之前是「廢料」,改造利用之後就是產品或材料。我們的任務就是實行綜合利用,採取不同的方式,促進事物的轉化,把「廢料」變成財富,為生產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這樣做就是多快好省;不這樣做,把有用的資源白白浪費掉,就是少慢差費。這難道是「無關大局」的問題嗎? 那種「油水不大」論者,同樣是被形而上學蒙住了眼睛。有時候,孤立地從某一個局部看,可以利用的東西的確數量小,價值低,油水不大;但從全體看,從事物的相互聯繫看,就不是這樣。例如,一個照相館每天洗相的廢液,含銀數量並不大。但是,如果把它集中起來,就能變少為多。天津物資回收部門有個熔煉廠,根據這種認識,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從照相館、醫院、膠片廠等一百多個單位收集起大量廢液、廢泥,進行提煉,幾年來,煉出的白銀數量十分可觀。這難道是「油水不大」嗎?

綜合利用是增加生產的一個重要途徑。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要求我們不斷發展生產。怎樣滿足這個要求呢?有人認為,要增加生產就得建新廠。這是一種片面性。不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建設,我們要不斷地建設新工廠。但這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就是充分發掘老廠潛力,大搞綜合利用。這是多快好省地發展社會主義生產的一條捷徑。

實踐經驗證明,綜合利用可以產生新的生產力。老廠的潛力是很大的,只要放手發動群眾,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工人動起手來,東找西找,七拼八湊,接接焊焊,土法上馬,綜合利用所需要的設備,很快就能搞起來。通過大搞技術革新,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機器設備,實行一專多能,一機多用,並不一定需要增加很多人力和機器設備。另外,綜合利用廢水、廢氣、廢渣、廢熱、廢料進行生產,產品成本也可大大降低。因此,通過老廠以綜合利用的方式發展生產,可以做到投資少,收效快,成本低,遍地開花。例如,多晶硅的生產,過去建設多晶硅工廠要用很多投資,很長時間。但是,一旦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綜合利用,土法上馬,利用一些老廠的廢氫進行生產,很快就可以出產品,比建新廠投資省得多,收效快得多,成本低得多。又如新建一個年產三千噸的樹脂廠,要投資四百萬元,兩三年時間才能投產。有一個化工廠通過綜合利用生產,只要一百萬元投資,一年建設時間,就可以年產五千噸。

工業行業沒有絕對的界限。隨着生產技術的發展和國家需要的增長,原有企業總要不斷地發展新產品,增加新品種,使企業由生產單一類型的產品發展為生產多種類型的產品。事實上這種發展過程早已有之。問題是要把它變成自覺的有計劃的行動。那種單打一的觀點,認為一個企業只能生產一種類型的產品,是不符合生產發展的客觀規律的。

綜合利用是生產發展的客觀規律。唯物辯證法認為,自然界的一切資源都是可以綜合利用的。人類生產的歷史,就是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在不同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自然資源的歷史。資源利用的客觀可能性是沒有止境的。人對自然界的認識也是沒有止境的,是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不斷發展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和利用的東西,沒有不可認識和不可利用的東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為我們綜合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和無限廣闊的前途。「社會主義不僅從舊社會解放了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也解放了舊社會所無法利用的廣大的自然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大促進了人的思想革命化,極大地調動了群眾中蘊藏的無窮無盡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力。只要我們自覺地掌握和運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銳利的武器——毛澤東思想,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就能夠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利用自然資源,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就能夠使我國的工業生產,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大搞綜合利用是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需要,是貫徹執行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的需要。我們要貫徹執行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使綜合利用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一個明確觀念,把大搞綜合利用的群眾運動推向新的高潮!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