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謊言與現實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謊言與現實
北京市百貨大樓 宣革群
1969年2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蘇修《消息報》最近又大肆造謠,胡說我國「經濟失調」,「糧食不足」,「勞動人民負擔日益加重,生活顯著惡化」,等等。

自從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蘇修的造謠機器就一直在緊張地開動着。也是這個《消息報》,早在一九六七年,正當我國無產階級革命派進行奪權鬥爭,文化大革命形勢越來越好,工農業戰線凱歌高唱的時候,它就曾出來大肆鼓譟,胡說文化大革命破壞了工農業生產,「進一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等等。

但是,鐵的事實徹底粉碎了蘇修叛徒的無恥讕言。

在波瀾壯闊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我國廣大革命群眾揪出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狠狠批判了他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偉大的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在億萬人民中間迅速地傳播,深入人心,變成了強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現在,中國到處是熱氣騰騰,人民群眾從來也沒有象現在這樣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狠抓革命,猛促生產。我國的工農業戰線欣欣向榮,生產捷報象雪片一樣紛至沓來。真是好一派蓬蓬勃勃的革命景象。這種情形,當然是蘇修叛徒們所不願看,也不敢看的。

隨着我國工農業戰線出現的新飛躍,商業戰線也空前繁榮,商品比以往大為豐富,質量大為提高,銷售量也大為增加。

就拿我們所在的北京市百貨大樓來說,商品的銷售總額,一九六八年下半年就比上半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一九六九年一月份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十五點八。很多勞動人民需要的商品,銷售量都是大幅度地增加。各類衣料和服裝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六到百分之五十,皮鞋增加了二點三倍,糖果、糕點、罐頭等食品超過了過去幾年的銷售水平。

北京市百貨大樓,是我國經濟市場的一個縮影。百貨大樓近年來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生產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同時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那末,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蘇修市場的供應情況吧。

蘇修《經濟報》透露,在哈巴羅夫斯克的百貨公司里,「手套每十個買主才能買到一副,而婦女戴的帽子連提都不要提了」。蘇修報紙還透露,「為了買一支鉛筆,有時只好跑遍差不多十個商店。」

蘇修《真理報》也承認:「你(到商店)去找食堂用的普通碟子、茶杯、茶盤,是徒勞的。」

總之一句話,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常用品,在蘇修市場上不是得費掉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買到,就是乾脆沒有。蘇修過去老是吹噓他們「物質極大地豐富」,這不是極大的諷刺嗎!

尤為甚者,堂堂大國的蘇修,為了點綴匱乏的商業市場,竟然無恥地向西方資產階級求援,並且大肆搜刮東歐的一些國家。於是,從英國運來毛衣,從捷克斯洛伐克運來呢大衣,還有意大利的皮鞋,蒙古的肉類……就靠這些進口貨來充塞貨架。如此這般,簡直給蘇聯人民丟盡了臉!

兩相對照,就更加看得清楚蘇修叛徒造謠是何等的卑鄙無恥。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和物質產品,是為勞動人民的需要服務的。蘇修的資本主義經濟和物質產品,則是為一小撮特權階層的需要服務的。他們依仗撈到的大筆盧布,任意揮霍。而廣大的蘇聯勞動人民,生活卻毫無着落。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共產黨是列寧創造的黨。雖然,蘇聯的黨和國家的領導現在被修正主義者篡奪了,但是,我勸同志們堅決相信,蘇聯廣大的人民、廣大的黨員和幹部,是好的,是要革命的,修正主義的統治是不會長久的。」儘管蘇修叛徒編造出多麼離奇的謊言,但謊言畢竟是不能長久的。蘇聯人民必然會進一步識破他們的謊言,而奮起進行反抗,直至把他們掃進墳墓。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