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翻譯:邏輯語大全/第1章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邏輯語大全
第1章:環遊邏輯國八十天——關於本書
約翰·沃爾德瑪爾·科文
譯者:維基文庫
第2章

第1章
環遊邏輯國八十天——關於本書

1.1 邏輯語介紹

邏輯語(Lojban)是一個人工語言。它的前身是原始邏輯語(Loglan),由詹姆士·庫克·布朗(Dr. James Cooke Brown)創造。他創辦了原始邏輯語計劃,並於1955年開始完善這個語言。他在《科學美國人》1960年6月號刊登的〈原始邏輯語〉中首次描述了該語言的目標。這篇文章讓原始邏輯語為大眾所熟識,再加上科幻作品(尤其是羅伯特·海因萊因的《怒月》)和電腦出版物偶爾提及它,於是自1987年起,數十個工作人員和數百個支持者在邏輯語言組(也是本書的出版商)的領導下,用了四十餘年時間完善原始邏輯語和邏輯語。

世界上有上千個人工語言(世界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邏輯語/原始邏輯語在幾個方面獨一無二。以下列出邏輯語的主要特徵:

  • 邏輯語的目的是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甚至方便電腦與電腦之間的交流。
  • 邏輯語是文化中立的。
  • 邏輯語語法以謂詞邏輯為基礎。
  • 邏輯語語法無歧義但又靈活。
  • 邏輯語有音標拼寫,字母和音位一一對應。
  • 邏輯語比自然語言更簡單,容易學習。
  • 邏輯語的1300個詞根可以結合成數百萬個單詞。
  • 邏輯語是有規則的,語言規則沒有例外。
  • 邏輯語嘗試消除對清晰的創作思想和溝通的限制。
  • 邏輯語用途繁多,從創作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
  • 邏輯語可以用於翻譯以及諸如散文和詩歌的原創作品。

1.2 本書介紹

本書是一本「語法參考書」。它嘗試闡述整個邏輯語,或者說,嘗試闡述有關邏輯語的所有知識。邏輯語十分豐富,特點甚多,於是我們設法發現這些特點的作用。我特意用「發現」這個詞。邏輯語不是由一個人或組織「發明」的。人們在完全理解邏輯語的語法特徵之前早就把它們帶入邏輯語了。有時候,人們以某個原因帶入這些語法特徵,之後不料發現它們因為其他因素而變得更加有用。

本書描述完整但是解釋不全,這是故意的。對於邏輯語正式語法的每一條規則(見第21章),本書中會有一段解釋文字和一個例子,當然可以更長。實質上,第2章對邏輯語作了簡短概述,第21章給出邏輯語的正式結構,而中間的章節會往正式規則的骨頭放上語義的肌肉。我希望我們日後可以發現更多以這些解釋為基礎(甚至糾正它們)的語法材料。

然而,在某種意義上,本書的出版意味着一段很長的語言進化結束了。除了出版五年後才會考慮把這個語言全面修改,以及修正明顯錯誤之外,創造者不會再故意修改本書所述的語言了。語言變化反而會以新詞彙(第12章提及到,邏輯語的詞彙不足以讓自己成為一門真正能用的語言)的形式出現,以自然的語言漂移和(誰知道呢?)母語者演化(不如教你的孩子邏輯語吧!)的形式進行。你可以學習這裡所描述的語言,也不用擔心它受到語言內行鬼祟的修改。

需要提起的是,本書可以說是零零星星寫的。每章一開始都在闡述邏輯語的某個主題。它們之後才聚在一起,形成單詞和概念的龐大結構。因此,本書的交叉引用可能比應該有的還要少。每一章有一個描述主題的標題,通常運用諧音。這是為了讓每一章更好記。你正在閱讀的第1章,它的標題化用儒勒·凡爾納的《環遊世界八十天》。標題中的「邏輯國」既指官方語言為邏輯語的虛構國家,也指邏輯語說話者的社群。

1.3 本書的版面設計

每一章分幾節。每一節都含有說明和標上數字的例子,有時候還有表格。

讀者會發現本書所用的例子有多相似。每一章都會稍微改變原本一模一樣的句子,使其更多樣化:

例1.1
mi klama le zarci
我所描述為 商店。
我去商店。

讀者到達第21章前十有八九會對這些例子感到厭倦。這個方法是故意的。我儘可能使用之後會變得熟悉的簡單例子,避免用新詞彙讓新的語法特點更難懂。當然,普通教科書不會採用這個方式,但是這本書不是教科書(雖然有些人用這本書及其前身學習邏輯語)。這本書適合用來自學(當然,目前想學邏輯語的人必須自學),也適合用作參考。如果你想明白邏輯語的一些特點,你可以查看這本書。

如果我們想知道這本書的例子採用什麼格式,我們就必須更深入討論例1.1。例子通常占三行。第一行是邏輯語(斜體),第二行是中文逐字翻譯(粗體),第三行是中文。第二和第三行有時分別稱作「直譯」和「意譯」。有時候,在不會犧牲明確性的情況下,第二和第三行的其中一行或兩行會被去掉。如果出現多於一個邏輯語句子,它們通常有同一個意思。

單詞有時候用方括號括住。在邏輯語文字中,方括號用來括住(在該例子的語境下)可省略可包括的助詞。在直譯中,方括號用來括住一些漢語詞語,它們通常用作邏輯語特定單詞的翻譯,但兩者的意思稍微不同。在第3章中,方括號用來括住國際音標文字。

許多表格,尤其是放在一節開頭的表格,分三行。第一行有該節將討論的邏輯語單詞,第二行有該單詞所屬的語法類別(以大寫邏輯語單詞表示),第三行有中文意思,未必是完整解釋。其他表格會得到個別解釋。一些

本書中會出現一些當術語用的邏輯語單詞。這些都會在第2章解釋。只用在一章中的邏輯語術語,會在該章的引言段中得到解釋。

1.4 免責聲明

然而,我必須補充,本書中的例子不針對任何現實人物、地點或機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無冒犯之意。

當本書提供根詞(尤其是合成詞)的定義和位置結構時,它們可能會與(書寫原著時尚未出版的)英語-邏輯語詞典所提供的稍有出入。若真有出入,則資料以英語-邏輯語詞典為準。

1.5 鳴謝

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由約翰·科文為邏輯語言組撰寫,此人偶爾會用「我」指代自己。但儘管如此,某些章原本由其他人撰寫,然後被我大刀闊斧地修改,才會放在本書中。

特別地,第2章由一些文章聚合而成。一篇是Athelstan寫的,另一篇是Nora Tansky LeChevalier和Bob LeChevalier寫的。第3和第4章原本由Bob LeChevalier撰寫,某些部分由Chuck Barton提供。第12章原本更長,由Nick Nicholas撰寫。第13章尾端的對白,某些部分由Nora Tansky LeChevalier提供。第21章的YACC語法由許多人合寫而成,但主要是Bob LeChevalier和Jeff Taylor寫的。同一章的BNF語法原本是我寫的,之後給Clark Nelson重寫,最終由我潤色。

第5章一部分取材於關於自然語言的研究,該研究由Ivan Derzhanski進行。他准許邏輯語言組使用他研究的成果,我們對此表示感謝。

本書中的圖畫由Nora Tansky LeChevalier繪畫,但第4章的圖畫是Sylvia Rutiser Rissell畫的。

索引由Nora Tansky LeChevalier製作。

我想感謝以下人士對邏輯語、邏輯、英語和交叉引用提供詳細的評價、建議、評論,並且及時偵測我令人難堪的錯誤:Nick Nicholas、Mark Shoulson、Veijo Vilva、Colin Fine、And Rosta、Jorge Llambias、Iain Alexander、Paulo S. L. M. Barreto、Robert J. Chassell、Gale Cowan、Karen Stein、Ivan Derzhanski、Jim Carter、Irene Gates、Bob LeChevalier、John Parks-Clifford(又稱pc)和Nora Tansky LeChevalier。

Nick Nicholas(NSN)想感謝以下邏輯語說話者:Mark Shoulson、Veijo Vilva、Colin Fine、And Rosta和Iain Alexander提供建議和評論;John Cowan提供廣泛的評論、對邏輯語語法作出具典範性的開拓,並且解決NSN的manskapi兩難;Jorge Llambias提供更加廣泛的評論,並且強迫NSN更充分地思考;Bob LeChevalier對問題提供懷疑的概述、鼓勵NSN,並且翻遍自己電腦里所有的邏輯語文本中以尋找合成詞;Nora Tansky LeChevalier寫一個程序將舊的詞片文件轉化為新的詞片文件,並且去除了NSN令人難堪的錯誤;Jim Carter頑強地用算法分析合成詞(這個研究受到該方法的啟發),並且首次確認合成詞三類別。

當然,整個原始邏輯語計劃十萬分感謝語言創造者詹姆士·庫克·布朗,以及該語言的早期貢獻者。尤其重要的是Doug Landauer、Jeff Prothero、Scott Layson、Jeff Taylor和Bob McIvor。剩下的錯誤和不適宜內容由我負責。

1.6 參考書目

原始邏輯語計劃的最重要文件,也是本書的前身,是詹姆士·庫克·布朗的《原始邏輯語1:邏輯的語言》(Loglan 1: A Logical Language;1989年第4版,美國佛羅里達州蓋恩斯維爾原始邏輯語研究所)。該書所屬的語言並非邏輯語,但與它十分相似,可以視為它的前身。令人遺憾的是,布朗不同意本書的所有內容,也反對邏輯語這個語言的存在。

邏輯語的邏輯本身受到美國哲學家威拉德·范奧曼·奎因的啟發,尤其是《語詞與對象》(Word and Object;1960年,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奎因的哲學著作,尤其是關於觀察句的著作,讀起來像原文為邏輯語的直譯文章一樣。

第15章闡述的否定論取材於勞倫斯·霍恩的《否定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Negation)。

當然,我對布朗、奎因和霍恩的作品作出的使用或濫用,不由此三人負責。

除了這本書之外,目前可能還有三本關於邏輯語的書已經面世:教科書、英語-邏輯語詞典和含有邏輯語一般信息的書。這取決於你在什麼時候看這本書。如果它們已經被出版,你可能可以在你拿這本書的地方拿那些書。此外,可能還存在其他有關的書。

1.7 圖表說明文字

下表列出每章開頭的圖畫的邏輯語說明文字,並附上翻譯。如果圖畫沒有說明文字,則以「(無)」標記。

第1章 coi .lojban.
你好,邏輯語!
coi rodo
你好,所有人
第2章 (無)
第3章 .i .ai .i .ai .o
[一串無意義的邏輯語單詞]
第4章 jbobliku
邏輯語方塊
第5章 (無)

(未完成)

1.8 無聊的法律文本

Copyright © 1997 by The Logical Language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make and distribute verbatim copies of this book, either in electronic or in printed form, provided the copyright notice and this permission notice are preserved on all copies.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and distribute modified versions of this book, provided that the modifications are clearly marked as such, and provided that the entire resulting derived work is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a permission notice identical to this one.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and distribute translations of this book into another language,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for modified versions, except that this permission notice may be stated in a translation that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Logical Language Group, rather than in English.

The contents of Chapter 21 (p. 489) are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information, contact: The Logical Language Group, 2904 Beau Lane, Fairfax VA 22031-1303 USA. Telephone: 703-385-0273. Email address: llg-board@lojban.org. Web Address: http://www.lojban.org. }}

譯文(譯文僅做參考,請以原文為準

著作權 © 邏輯語言組1997年。保留所有權利。

邏輯語言組允許所有人以電子或印刷形式發行、公開傳播本書,但必須在所有書本中保留此著作權通知和准許通知。

邏輯語言組允許所有人發行、公開傳播本書的演繹作品,但必須將該作品標記為演繹作品,並確保該演繹作品的允許通知的條款與此准許通知的一模一樣。

邏輯語言組允許所有人在遵守以上關於演繹作品的條件的情況下,發行、公開傳播本書的譯本,但是本准許通知可以替代為由邏輯語言組批准的譯本,而非英語。

第21章的內容屬於共有領域。

如欲查詢,請諮詢:邏輯語言組,美國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博爾里2904號。電話號碼:703-385-0273。電郵地址:llg-board@lojban.org。網絡地址:http://www.lojb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