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旁一条街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龙须沟”旁一条街

——从北京红桥副食店、粮店看人民生活的变化
《人民日报》通讯员 《人民日报》记者
1972年2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红桥,是北京东南角“龙须沟”附近的一条普通的街道。这里的两千多户、一万一千多居民中,许多人是三、四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来的老住户。解放以前,很多人是拉洋车、蹬三轮、捡破烂的,成年累月,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那时,人们把这条肮脏、残破的街道,称作“穷人窟”,有的叫它“穷人哭”。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解放了整个贫穷、饥饿的旧中国,也解放了红桥这个“穷人窟”。从外貌上看,这里目前还很少有新建的楼房住宅。但是红桥从根本上变了。街道变得干干净净,人们精神焕发。他们衣食住行样样不愁,朝气蓬勃地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从事光荣的社会主义劳动。

事实无情地揭穿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恶毒攻击我们大好形势的谎言。让我们透过红桥副食商店和粮店的销售情况,来看看这里的人民生活起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吧!

从比较中看变化[编辑]

不久以前,我们访问了红桥副食商店和粮店。这个副食店同这条街上大多数建筑物差不多,是旧房子扩展的,它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但一走进去,象北京所有副食店一样,蔬菜、猪肉、牛羊肉、水果等各个专柜,满满当当,品种繁多。五颜六色的蔬菜和水果,使人们忘记了这正是隆冬季节。川流不息的人群,满意地选购着各种食品。

许多老居民都知道,这个社会主义商店的店址,在解放前是崇文区资本家经营的数一数二的油盐店“同义厚”。我们和经历了两个时代的十几个老职工座谈,他们用具体事实,向我们说明了这里的人民生活同解放前比较,确是天壤之别。

先从蔬菜说起吧。红桥副食店一九七一年销售了六百万斤左右的蔬菜。在夏天,每天销售量最高达四万斤,现在虽是严冬,每天销量也在五六千斤到一万斤。加上归这个商店供应的五千人的集体伙食,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吃蔬菜近四百斤。去年入冬,这个副食店还组织居民储存了一百二十万斤大白菜。

在解放前那个人吃人的社会,许多劳动人民实际上同新鲜蔬菜很少发生关系。一九三七年就在“同义厚”卖菜的一个老职工说:解放以前,多数人买的是腌萝卜,有的人只能喝点盐水,那里吃得起菜!那时,一大早,资本家派人拉一辆小木车,到天桥菜市买一车菜,拉回来零售,每天最多也就卖四、五百斤。一小堆黄瓜得卖好几天。人们从每天只能喝盐水、吃腌萝卜到常年蔬菜不断,每年冬季家家户户储存一百至几百斤大白菜,对“穷人窟”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微小的变化!

再看看肉食的销售。一九七一年红桥副食店卖了四十二万多斤猪肉、十二万多斤牛羊肉、十三万多斤鱼类水产品……。

这些数字,在解放前那漫长的黑暗时代,是根本不能想象的。那时,在“龙须沟”这些地方,大多数劳动人民连玉米面粥也经常喝不上,谁还敢有吃肉的念头呢?卖肉的老职工告诉我们:解放以前,在红桥这一带,一天最多卖出一、二百斤猪肉;五个羊肉小铺,一天卖一只多羊;四个鱼摊,每天只卖很少的鱼。就是这些,绝大多数也不是劳动人民买的。

现在呢?经常一天卖一千多斤猪肉,二十多只羊。一个国庆节,销售了一万五千斤猪肉,一万七千斤鱼。

重要的还不是这些数字。重要的是过去成年不知肉味的劳动人民,今天成了肉类的主要消费者。

最后,我们再看看粮食销售的情况。我们国家每个人的粮食都有保证,而且粮价一直平稳。可是,对于红桥这个昔日的“穷人窟”的许多挨过饿的老住户来说,一提起粮食来,都有一段痛苦的回忆。红桥粮店有一个老职工在这儿干了几十年,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画出了一个鲜明对照:解放以前,红桥这一带的劳动人民大多是买难以下咽的混合面;好一些的买点玉米面、小米面。一百斤本地面粉,要卖上两三天。摆上一笸箩好一点的大米,几天不用上货。那时资本家的粮店里,都准备着一些破报纸糊的小口袋,好多人用一天拉洋车、蹬三轮挣的几角血汗钱,匆匆忙忙跑到粮店买上二斤、一斤甚至半斤混合面或者玉米面,用小纸口袋装回去,一家几口就靠着这点粮食过活。还有的人,连这一点粮食也买不起,哪象现在一次就买几十斤上百斤的白面、大米,一袋一袋地扛回去呵!

在今天看来是最普通的事情,和旧时代比较起来却是最大的变化。从红桥副食店和粮店的销售活动中,还可以找出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

新型的“买卖”关系[编辑]

红桥的老住户,不会忘记当年的“同义厚”怎样以次顶好、哄抬市价,百般欺侮、盘剥他们。解放以后,特别是三大改造以后,所有制改变了,商店成了社会主义企业,群众同商店的关系,有了基本的改变。但是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利润挂帅”的旧的经营思想和“你买我卖”互不关心的作风,还常常在商店和居民之间造成隔阂。 毛主席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象在其它战线一样,也在商业战线上冲刷了修正主义的流毒,在人们的精神面貌上引起了深刻的变化。从红桥粮店的“三上门”到不上门、晚上门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这个变化。

红桥粮店的老职工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以前,这里有个“三上门”的“制度”:休息上门、开会上门、学习上门。经常是工人上班商店开门,工人下班,商店也关门了。这样,就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双职工买粮食带来很多麻烦。现在他们实行不上门和晚上门,就是上了门,要买粮食叫叫门就卖。如今,红桥的双职工,多晚回家也能买到粮食了。

粮店的售货员的任务是卖粮,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能不能为了更方便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粮店同志又告诉了我们一件小事:有的群众希望把粮食再加加工,例如把豆子、小米磨成面。群众有这个需要,粮店就增设了加工磨面的业务。

这是细微的小事,但是当售货员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你买我卖”的水平上的时候,这样的小事,也是办不到的啊。

在红桥副食店,这样的新风尚也不断树立起来:推车下街道,挨家挨户送菜;到了节日,花椒、大料、粉条、带鱼等等,样样都送到用户家门口。有时售货员忙不过来,群众帮助卖,共同办好社会主义商业。

这就是今天的“买卖”关系,这是与“同义厚”那个旧时代有本质区别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编辑]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从根本上改变了“穷人窟”的面貌,使红桥过去那些拉洋车、蹬三轮、捡破烂的劳动人民,走上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的广阔道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鼓舞下,这条街的广大妇女破除了刘少奇宣扬的“要做好家务、看好孩子、照顾好丈夫”的谬论,响亮地提出:“我们也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出把力!”她们纷纷参加了街道的集体生产组,使得红桥居民区的就业人数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购买力自然也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访问的几户居民中,家中都有几个人参加生产。街道居委会委员李淑珍,解放前,靠她爱人一人拉洋车,全家挨冻受饿。她生过四个孩子,两个饿死扔在“龙须沟”里。现在她爱人和一个儿子当了工人,一个女儿下乡参加农业劳动,她自己参加街道生产组,还有一个念中学的儿子很快就要分配就业。另一户,李玉珍,解放以前是卖破烂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现在全家六口人,有四个就业了。从这里看得很清楚:生产不断发展,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促进了市场日益繁荣。

红桥副食店和粮店的事例,强有力地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我国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市场一片繁荣的源泉。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