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溝」旁一條街
「龍鬚溝」旁一條街
——從北京紅橋副食店、糧店看人民生活的變化 |
|
紅橋,是北京東南角「龍鬚溝」附近的一條普通的街道。這裡的兩千多戶、一萬一千多居民中,許多人是三、四十年甚至半個世紀以來的老住戶。解放以前,很多人是拉洋車、蹬三輪、撿破爛的,成年累月,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那時,人們把這條骯髒、殘破的街道,稱作「窮人窟」,有的叫它「窮人哭」。
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解放了整個貧窮、飢餓的舊中國,也解放了紅橋這個「窮人窟」。從外貌上看,這裡目前還很少有新建的樓房住宅。但是紅橋從根本上變了。街道變得乾乾淨淨,人們精神煥發。他們衣食住行樣樣不愁,朝氣蓬勃地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從事光榮的社會主義勞動。
事實無情地揭穿了劉少奇一類騙子惡毒攻擊我們大好形勢的謊言。讓我們透過紅橋副食商店和糧店的銷售情況,來看看這裡的人民生活起了怎樣的巨大變化吧!
從比較中看變化
[編輯]不久以前,我們訪問了紅橋副食商店和糧店。這個副食店同這條街上大多數建築物差不多,是舊房子擴展的,它一點也不引人注目。但一走進去,象北京所有副食店一樣,蔬菜、豬肉、牛羊肉、水果等各個專櫃,滿滿當當,品種繁多。五顏六色的蔬菜和水果,使人們忘記了這正是隆冬季節。川流不息的人群,滿意地選購着各種食品。
許多老居民都知道,這個社會主義商店的店址,在解放前是崇文區資本家經營的數一數二的油鹽店「同義厚」。我們和經歷了兩個時代的十幾個老職工座談,他們用具體事實,向我們說明了這裡的人民生活同解放前比較,確是天壤之別。
先從蔬菜說起吧。紅橋副食店一九七一年銷售了六百萬斤左右的蔬菜。在夏天,每天銷售量最高達四萬斤,現在雖是嚴冬,每天銷量也在五六千斤到一萬斤。加上歸這個商店供應的五千人的集體伙食,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吃蔬菜近四百斤。去年入冬,這個副食店還組織居民儲存了一百二十萬斤大白菜。
在解放前那個人吃人的社會,許多勞動人民實際上同新鮮蔬菜很少發生關係。一九三七年就在「同義厚」賣菜的一個老職工說:解放以前,多數人買的是醃蘿蔔,有的人只能喝點鹽水,那裡吃得起菜!那時,一大早,資本家派人拉一輛小木車,到天橋菜市買一車菜,拉回來零售,每天最多也就賣四、五百斤。一小堆黃瓜得賣好幾天。人們從每天只能喝鹽水、吃醃蘿蔔到常年蔬菜不斷,每年冬季家家戶戶儲存一百至幾百斤大白菜,對「窮人窟」來說,這的確不是一個微小的變化!
再看看肉食的銷售。一九七一年紅橋副食店賣了四十二萬多斤豬肉、十二萬多斤牛羊肉、十三萬多斤魚類水產品……。
這些數字,在解放前那漫長的黑暗時代,是根本不能想象的。那時,在「龍鬚溝」這些地方,大多數勞動人民連玉米麵粥也經常喝不上,誰還敢有吃肉的念頭呢?賣肉的老職工告訴我們:解放以前,在紅橋這一帶,一天最多賣出一、二百斤豬肉;五個羊肉小鋪,一天賣一隻多羊;四個魚攤,每天只賣很少的魚。就是這些,絕大多數也不是勞動人民買的。
現在呢?經常一天賣一千多斤豬肉,二十多隻羊。一個國慶節,銷售了一萬五千斤豬肉,一萬七千斤魚。
重要的還不是這些數字。重要的是過去成年不知肉味的勞動人民,今天成了肉類的主要消費者。
最後,我們再看看糧食銷售的情況。我們國家每個人的糧食都有保證,而且糧價一直平穩。可是,對於紅橋這個昔日的「窮人窟」的許多挨過餓的老住戶來說,一提起糧食來,都有一段痛苦的回憶。紅橋糧店有一個老職工在這兒幹了幾十年,他的親身經歷給我們畫出了一個鮮明對照:解放以前,紅橋這一帶的勞動人民大多是買難以下咽的混合面;好一些的買點玉米麵、小米麵。一百斤本地麵粉,要賣上兩三天。擺上一笸籮好一點的大米,幾天不用上貨。那時資本家的糧店裡,都準備着一些破報紙糊的小口袋,好多人用一天拉洋車、蹬三輪掙的幾角血汗錢,匆匆忙忙跑到糧店買上二斤、一斤甚至半斤混合面或者玉米麵,用小紙口袋裝回去,一家幾口就靠着這點糧食過活。還有的人,連這一點糧食也買不起,哪象現在一次就買幾十斤上百斤的白面、大米,一袋一袋地扛回去呵!
在今天看來是最普通的事情,和舊時代比較起來卻是最大的變化。從紅橋副食店和糧店的銷售活動中,還可以找出許許多多這樣的事例。
新型的「買賣」關係
[編輯]紅橋的老住戶,不會忘記當年的「同義厚」怎樣以次頂好、哄抬市價,百般欺侮、盤剝他們。解放以後,特別是三大改造以後,所有制改變了,商店成了社會主義企業,群眾同商店的關係,有了基本的改變。但是在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下,「利潤掛帥」的舊的經營思想和「你買我賣」互不關心的作風,還常常在商店和居民之間造成隔閡。 毛主席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象在其它戰線一樣,也在商業戰線上沖刷了修正主義的流毒,在人們的精神面貌上引起了深刻的變化。從紅橋糧店的「三上門」到不上門、晚上門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這個變化。
紅橋糧店的老職工告訴我們:文化大革命以前,這裡有個「三上門」的「制度」:休息上門、開會上門、學習上門。經常是工人上班商店開門,工人下班,商店也關門了。這樣,就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雙職工買糧食帶來很多麻煩。現在他們實行不上門和晚上門,就是上了門,要買糧食叫叫門就賣。如今,紅橋的雙職工,多晚回家也能買到糧食了。
糧店的售貨員的任務是賣糧,這是毫無疑問的,可是能不能為了更方便群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糧店同志又告訴了我們一件小事:有的群眾希望把糧食再加加工,例如把豆子、小米磨成面。群眾有這個需要,糧店就增設了加工磨麵的業務。
這是細微的小事,但是當售貨員的思想僅僅停留在「你買我賣」的水平上的時候,這樣的小事,也是辦不到的啊。
在紅橋副食店,這樣的新風尚也不斷樹立起來:推車下街道,挨家挨戶送菜;到了節日,花椒、大料、粉條、帶魚等等,樣樣都送到用戶家門口。有時售貨員忙不過來,群眾幫助賣,共同辦好社會主義商業。
這就是今天的「買賣」關係,這是與「同義厚」那個舊時代有本質區別的新型的社會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編輯]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從根本上改變了「窮人窟」的面貌,使紅橋過去那些拉洋車、蹬三輪、撿破爛的勞動人民,走上了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改善生活的廣闊道路。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鼓舞下,這條街的廣大婦女破除了劉少奇宣揚的「要做好家務、看好孩子、照顧好丈夫」的謬論,響亮地提出:「我們也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出把力!」她們紛紛參加了街道的集體生產組,使得紅橋居民區的就業人數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購買力自然也就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我們訪問的幾戶居民中,家中都有幾個人參加生產。街道居委會委員李淑珍,解放前,靠她愛人一人拉洋車,全家挨凍受餓。她生過四個孩子,兩個餓死扔在「龍鬚溝」里。現在她愛人和一個兒子當了工人,一個女兒下鄉參加農業勞動,她自己參加街道生產組,還有一個念中學的兒子很快就要分配就業。另一戶,李玉珍,解放以前是賣破爛的,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現在全家六口人,有四個就業了。從這裡看得很清楚:生產不斷發展,有勞動能力的人充分就業,促進了市場日益繁榮。
紅橋副食店和糧店的事例,強有力地證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我國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市場一片繁榮的源泉。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