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現代讀物》序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英文現代讀物》序例
作者:胡适

  教中國學生的英文,和教英國、美國兒童的英文,不能用同樣的法子,也不能用同樣的書。這一點是我們應該承認的。中國學生開始讀英文的時候,大概已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了。他們的教材最不容易選擇。“這是一隻狗”,“我有一本書”,固然太無味了,固然不適用;然而那些有文學趣味的小說,卻也不能適用。學生認字不多,文法不清,決不能領會這些書的文學趣味。

  我們可舉幾個例。Washington Irving的Sketch Book(《拊掌錄》)在美國中等學校裡是很有趣味的書了;然而我們的中學生或大學預科學生讀了這書的,有幾個人能領略他的風趣?又如Stevenson的Treasure Island(《金銀島》),這也是美國少年男女最愛看的讀物了;然而我們前年用在大學預科一年級,竟完全失敗。

  我們經過這些失敗之後,又採用了一本短篇小說(Pittenger'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我們以為這部書應該可以滿意了;不料這些小說之中也只有幾篇最容易的,還能勉強引起一點趣味;其餘的,學生還不能賞玩,也不能得多大的利益。

  這幾回的失敗,固然不完全是因為教材的缺點,也許一部分是因為教授法的不完備。但我們現在總覺得教材的不適宜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現在決意再做一回新的試驗,把教材重新換過。我們這回編這部《現代讀物》的緣起,就是如此。

  這部《現代讀物》的辦法有幾層:(1)選的材料都是近百五十年的革命史料,都是今日中國少年人很想知道的,或是他們應該知道的。(2)文學的趣味較輕,實用的意味較濃厚些;學者先從知識的欲望入手,從這些記敘的文章裡得到言語文字的工具,然後進一步去求那文學的瞭解與興趣。(3)全書擬分作六七冊小本子,隨時編印應用;到了明年,我們可以根據本年的經驗,修改一遍,然後編印成書。(4)教者與讀者用這書時,有什麼意見,千萬老實告訴編者,使他可以隨時改過。編者的目的全在使學生多得益處;凡可以增進這個目的的,都是歡迎的。

  第一冊是關於美國獨立的材料。第一、第三、第五篇,都是原料;第二與第四篇是記載。記載是原料的說明;原料是記載的引證。

  中國今日的政治問題已逼到個個少年人的頭上了!在這個混亂紛糾的時代,許多少年人未免常抱悲觀。這種悲觀的良藥,是熟讀美國開國的歷史。他們革命的精神,自治的努力,固是可以鼓舞我們的;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從“邦聯“(confederacy)變成“聯邦”(Federation)的歷史。當那八年的邦聯時期(1781—1789),他們經過的種種危險和困難(頁32—38),都可以給我們許多安慰與鼓舞。各邦的互爭,外債的逼迫,中央政府的無能力,不消說了。到了後來,中央的收入每年只有五十萬元,還不夠付外債的利息;一元的紙幣只值一分多錢;買一磅茶葉要一百元的紙幣;理髮匠用紙幣來糊牆壁!這種歷史的經驗不能使我們減少我們的悲觀嗎?

  十一,十,五 胡適

  (收入耿雲志主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1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