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一一○年總統二二八事件談話
← | 109年二二八事件談話 | 中華民國一一○年總統二二八事件談話 中華民國110年(2021年)2月28日于高雄市 发布机关: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 发布于總統府新聞:總統出席「二二八事件74周年中樞紀念儀式」 |
111年二二八事件談話 |
我們現在站在高雄歷史博物館前面,我們如果認真看,看到大門旁有幾處補丁,這是74年前,高雄二二八的歷史現場,這些補丁是為了掩飾當年的彈痕。
1947年3月6日,在二二八後的不安氣氛中,高雄要塞司令部扣押了前往溝通的社會賢達,軍隊也隨即進入市區。
市政府、火車站、高雄中學,都是軍隊的目標,市民犧牲慘重。我們王文宏理事長,他的父親就在這個事件中遇害。在座也有當時進行溝通的高雄耆老的後代、家屬。
僥倖活下來的人,也受到極大的衝擊,像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彭明敏前輩,他的父親彭清靠先生,就是當年的議長,也是被扣押的溝通代表之一,在被放出來後,心情粉碎,他再也不理會公共事務。
二二八事件之後,以及後來數十年的威權統治,不但讓臺灣失去一整個世代的菁英,也讓大多數的臺灣人,像彭清靠先生那樣不再說話了。
已經離開的人無法說話,還在的人,變成不敢說話。不僅「二二八」三個字是社會的禁忌,所有經歷那個年代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小警總」。
不過,在威權之下,臺灣人民沒有放棄,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民,都是為了我們的民主自由繼續打拚、奮鬥。
在高雄發生的「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都是臺灣走向民主化的關鍵。
現在,我們談起二二八,經常提起我們要記取教訓、不要再重蹈覆轍。其實,在今天的民主臺灣,軍事鎮壓、或是國家暴力無端的逮捕和殺害,都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
但是,我們應該要理解,二二八事件,不只是1947年春天發生的單一事件,後來的清鄉、白色恐怖和威權陰影,是生活在臺灣的每個族群、每個地方的人們最傷痛的回憶。
今天我們聚集在高雄,紀念受難者、撫慰遺族,也要互相提醒三件事情:
第一,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
這幾天,很多人注意到,在二二八以及後來的威權時期,軍法官判死刑的紀錄,還有政府高層違反權力分立,介入政治案件判決的紀錄,都已經被公開了。
這是促轉會所推動的「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的內容。我們希望深入了解,威權統治下「壓迫體制」,到底是怎麼樣侵犯人權。這樣才能提醒大家,只有民主制度,才可能出現一個自我節制、勇於反省的政府。
第二,我們必須充分保障人權和人性的尊嚴。
去年,符合聯合國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已經正式成立。這個獨立機關不只要撰寫報告,也要持續檢驗各項人權保障的規定,是否符合國際標準。同時,還會協助各個政府機關,讓公務人員有更多的人權意識。
國際上的經驗告訴我們,民主有可能倒退、威權也可能復甦,要避免悲劇重演,就要把人權意識,內化成政府體制的DNA,這也是我們推動轉型正義的重要目標。
第三,我們必須堅守「民主自由不能交換」的價值信念。
民主制度發展的過程,需要經過辛苦的調適,也可能「進兩步,退一步」。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社會太紛擾了,懷念起威權統治下的秩序。
但我們始終要記得,懇切地傾聽民意和人民對話,讓多元的聲音自由地呈現,讓創意可以自然地發揮。這樣的民主和自由,才是臺灣能夠持續發展的關鍵。這是最基本的價值,不能被交易,也不能被交換。
二二八距離現在,已經74年。每一年舉辦中樞紀念儀式,不僅代表國家的反省,也代表臺灣人民不會忘記威權曾經帶給我們的苦痛,更會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剛才陳其邁市長有提到高雄中學,在高雄,雄中的老師和學生,都要記得校園裡,紅樓牆上彈孔的由來。來參觀歷史博物館的人們,也應該要知道門口的補丁是怎麼一回事。
當年犧牲的英靈,並沒有離開我們。他們安息在故鄉山河的懷裡,活在同胞的心內。今天生活在臺灣的我們,以及未來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民,我們要團結、要努力,繼續定義出我們自己的歷史,讓自由民主的花朵,持續開遍美麗島。謝謝大家。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
- 第九條(著作權標的之限制)
- 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 一、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 二、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款著作作成之翻譯物或編輯物。
- 三、標語及通用之符號、名詞、公式、數表、表格、簿冊或時曆。
- 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
- 五、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其備用試題。
- 前項第一款所稱公文,包括公務員於職務上草擬之文告、講稿、新聞稿及其他文書。
本作品來自上列各款,在中華民國,屬於公有領域。詳情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法第九條釋義。另外請注意司法院釋字第5號解釋:「行憲後各政黨辦理黨務人員,不能認為刑法上所稱之公務員。」所以自從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以來,各政黨黨務作品,不能認為公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