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類苑/卷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事實類苑
◀上一卷 卷二十四 官政治績(三) 下一卷▶


◆衣冠盛事


呂文靖[编辑]

慶曆二年十二月,詔拜呂文靖公司空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三年四月,正獻公又以司空平章軍國事,父子繼以三公平章軍國,古所未有也。澠水燕談。

竇尚書[编辑]

晉公言:竇儀尚書,本燕人,為性嚴重,家法整肅。尚書每對客坐,即二侍郎、三起居、四參政、五補闕皆侍立焉。晉公談錄。

王相國[编辑]

先公嘗言,同年相國王溥,二十六歲狀元及第。後六年拜相,時年三十二。又四年加守司空,時年三十六,一品。罷相,守太子太傅,時年四十二,歸班,在具慶下。每先太傅見客,公以前宰相兢兢侍側,略無惰容,客以不安席,引去者甚眾。當時搢紳之士,無不以為美談云。在相府時,恩門少保猶在,公以機務少暇,每遇沐浴,方得候謁,申門人之敬乎少保。嘗有詩寄相國云:“一戰文場拔趙旗,便調金鼎佐無為。白麻驟降恩何極,黃髮初聞喜可知。跋勑案前人到少,築沙堤上馬歸遲,立班始得遙相見,親洽爭如未遇時。”春明退朝錄。

陳諫議[编辑]

諫議大夫陳省華,三子皆登進士第,而伯仲為天下第一。晚年與燕國夫人馮氏俱康寧,長子堯叟知樞密院事,次子堯佐直史館,少子堯咨知制誥。每對客,三子列侍,客不自安,求去。省華曰:“學生輩立侍,常也。”士大夫以陳氏為榮。

張文孝[编辑]

張文孝公觀,以真宗幸亳歲狀元及第,仕至樞密副使,而其父尚無恙。父名居業,周易學究及第,滯選調三十餘年,年六十餘,始轉京秩,以主客員外郎致仕。見其子入踐樞府,受大府卿,壽九十餘卒。未逾年,張公亦捐館,故謚文孝,乃知張公貴達,皆其父慶福所致。並澠水燕談。

宋太師[编辑]

宋渥,後唐明宗之外孫,漢太祖之駙馬。歷累鎮節度檢校太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有女十五人,開寶皇后最居長,韓樞密崇訓、寇萊公、王武恭公,皆其婿也,多享國封。春明退朝錄。

王文正[编辑]

王文貞公旦釋褐,知臨江縣時,獄有合死囚,公一夜不寐,思以計活之。方五鼓,空中人唱直更速起,相公將出廳,果斯須開堂門,昇廳,急呼死囚出問。公之父中令晉公祐嘗曰:“此兒異日必為三公。”因手植三槐於庭以待之,有作詩紀其事者甚多。晉國知制誥二十餘年,最號淹遲。文貞知制誥,與父相去不十年,入西掖,墻壁間其父翰墨手澤猶在,坐臥不易處。長城錢公若水,風鑒最高,與公同直史館,謂人曰:“王子明既貴且壽,吾進用雖在其先,皆所不及也。”果長城公裁四十卒。湘山野錄。

國朝歷三公三師者[编辑]

國朝歷三公三師者,太祖即位,天雄節度、符魏王彥卿,自守太尉為太師。定難節度、西平王李中令彝興自守太傅為太尉。荊南節度、南平王高中令保融自守太保為太傅。

國朝宰樞為僕射者[编辑]

國朝宰相為僕射,魏公仁浦、趙令、薛文惠、沈恭惠、宋惠安、李文正、呂文穆、呂文惠、李文靖、張司空、王文正、向文簡、王冀公、寇萊公、呂許公、王沂公、賈魏公、陳恭公、韓魏公、文潞公、富鄭公、曾魯公二十二人。樞相為僕射,陳文忠、曹襄悼、張榮僖、王康靖四人。樞密使為僕射,石元懿一人。

竇氏父子[编辑]

先公嘗言,故右諫議大夫致仕竇禹鈞,薊人,累佐使府,頗著名府,有子五人,儀、儼、侃、偁、僖,俱以進士及第。洎禹鈞懸車,儀、儼已居華顯。瀛王馮中令嘗有詩贈禹鈞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儀終為翰林禮部尚書,儼終翰林學士禮部侍郎,侃終起居郎,即吾同年第十二也。偁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僖終左補闕。儀、儼以文學擅大名,自侃已下,亦有清望,俱不享壽考,惜哉!時人謂之竇氏五龍焉。

李相四美[编辑]

先公嘗言,致政之明年正月十五夜,上御乾元門樓觀燈,召公預焉。初夕樂作,酒三行,上起憑欄四顧,見燈燭士庶之盛,詔移先公近御座,別賜一榻,在丞相上。上自取御樽斟酒,并親賜果餌。因顧問先公晉漢朝舊事,久之,聖意甚歡。謂左右曰:“帝都人物,駢闐里閭,道途非復昔時之溢陋也。方之晉漢,則繁富百倍矣。此惟李卿宿舊尚可記耳。”上又目視先公,語侍臣曰:“李卿可謂善人君子矣,侍朕十年,兩在相位,未嘗有傷人害物之事,餘可知也。”先公但俯伏拜謝,至中夜方退。先公歸舍,謂諸子曰:“吾策名仕版,僅五十年,內省生平所為,雖不能建奇功異勳,以耀簡冊,然不蔽人之善,不忌人之進,度德守分,不媿屋漏。今聖君獎拔,兩至相位,又保全老朽,令退其身,顧眄恩意,甚厚於往昔。又對羣臣,目之為善人君子。惟四者有一,亦足為幸,吾何人哉?而享是四美。昔仲尼有言曰:「善人吾不得見之矣。」又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又稱季札曰,有吳延陵君子。是知善人君子,乃男子之極善美之稱耳。而金口崇獎訓諭,曲加於老臣,吾何以稱之?知己尚思殺身以報,况辱斯言哉?爾曹勉勵忠孝之節,思聖君之所言,念吾身之所行,則無忝爾祖矣。”並春明退朝錄。

同甲會[编辑]

文潞公保洛日,年七十八,同時有中散大夫程、朝議大夫司馬旦、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皆年七十八,嘗為同甲會,各賦詩一首。潞公詩曰:“四人三百十二歲,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園為賦客,合成商嶺採芝仙。清談亹亹風盈席,素髮飄飄雪滿肩。此會從來誠未有,洛中應作畫圖傳。”筆談。

三學士兩閑人[编辑]

少師趙公概,字叔平,天聖初,王堯臣下第三人及第。為人寬厚長者,留滯內相十餘年,晚始大用。參貳大政,治平中,退老睢陽。素與歐陽文忠公友善,時文忠退居東潁,即自睢陽乘興拏舟訪之,文忠公喜公之來,特為展宴,而潁守翰林呂公亦預會。文忠乃自為口號一聯云:“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閑人。”兩閑人,謂公與文忠也。青箱雜紀。

未五十登庸[编辑]

國朝宰相趙令、盧相、文潞公四十三登庸,寇萊公四十四,王沂公四十五,賈魏公四十八。

未四十入兩府[编辑]

樞密副使,趙令三十九,寇萊公三十一,晏元獻公三十五,韓魏公三十六。參知政事,蘇侍郎易簡三十六,王沂公三十九。

少年掌詞翰[编辑]

知制誥蘇侍郎二十六,王沂公二十七,盧相、楊文公、晏元獻公、宣獻公、今宣徽使王公拱辰,皆二十八,夏文莊三十。學士蘇侍郎三十八,晏元獻公、宣徽王公,皆三十,宣獻公三十五,王沂公、李邯鄲,皆三十六,楊文公、錢子飛皆三十三,盧相、今參政王禹玉,皆三十八。

父子掌誥[编辑]

父子掌誥,自國初至熙寧元年,凡九家,李文正昌武、王兵部文正、王惠獻安簡、晁文元文莊、錢希白修懿、梁翰林莊肅、呂文靖仲裕、宣獻公敏求、蘇儀甫子容。

宰相三入[编辑]

宰相三入者,趙中令,太祖朝初相,太宗朝兩入。呂文穆,太宗朝再相,真宗朝一入。呂許公、張鄧公,在仁宗朝皆三入。

學士三入[编辑]

學士三入,李文正、劉中山、子儀。中山三入,玉堂集云:“三入朝林皆待詔。”楊昭度宣召入院,其舉自代,皆宣獻公。

學士四入[编辑]

宋景文、范景仁四入。

學士五入[编辑]

李邯鄲五入,而一不拜。

侍中不珥貂[编辑]

丁晉公、馮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嘗冠貂蟬。

為相而冠貂[编辑]

杜祁公相甫百日,當慶曆四年郊祠,貂冠公袞,又升輅,奉冊改謚諸后。並春明退朝錄。

為相具慶[编辑]

國朝宰相最少者,惟王溥。罷相時父母皆在,人以為榮。

宰相丁憂[编辑]

富丞相弼入中書時,年五十二,太夫人在堂康強。後三年,太夫人薨,有司議贈卹之典云:“無見任宰相丁憂例。”是歲三月十七日春宴百司,已具,前一夕,有旨:富某母喪在殯,特罷宴。此事亦前世未有。

宰相侍立[编辑]

宰相王溥父祚,少為太原掾屬,累遷宿州防禦使。既老,溥勸其退居洛陽,居常怏怏。及溥為相,客或候祚,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祚曰:“學生勞賢者起避耶?”

同時學士相繼登二府[编辑]

嘉祐八年上元夜,賜中書樞密院御筵于相國寺羅漢院。國朝之制,歲時賜宴多矣,自兩制已上皆與,惟上元一夕,祗賜中書樞密院,雖前兩府見任使相,皆不得與也。是歲昭文韓相、集賢曾公、樞密張太尉,皆在假不赴,惟余與西廳趙侍郎概、樞密胡諫議宿、吳諫議奎

世代尚主[编辑]

王丞衍尚秦國賢肅大長公主,至曾孫師約,又尚惠和大主,子殖又選尚惠國公主。昔東漢竇氏,一門三公主,於時親戚功臣,莫與為比。唐薛儆與其子鏽,相繼尚睿宗、明皇女,獨稱盛於唐代。氏而尚三主,又父子相繼者,唯王氏一門。澠水燕談。

不墜門閥[编辑]

李宗諤昉之子卒年四十九,真宗甚悼之,謂宰相曰:“國朝將相家,能以身自立,不墜門閥者,惟昉與曹彬家耳。”又嘗謂曰:“聞卿至孝,家族頗多,長幼雍睦,朕嗣守二聖基業,亦如卿輩之保守門戶也。”范蜀公蒙求。

子弟五人同日登科[编辑]

慶曆五年,仁宗臨軒賜進士第,刑詳議官祝諫侍廷中,男唐中甲科,次男虞、弟諮、一婿忘其姓名皆擢第,季弟許得同出身。每唱一名,即稱謝。是日諫五拜殿下,仁宗以問近臣,對以皆子弟也,仁宗嘉賞之。澠水燕談。

父子狀元及第[编辑]

祥符二年,真宗東封岱山,六月放梁固已下進士三十一人及第。四年祀后土於汾陰,十一月放張師德已下三十一人及第。固,雍熙二年狀元顥之子。師德,建隆二年狀元去華之子。兩家父子狀元,當時士大夫榮之。甘棠魏處士野聞而以詩賀之曰:“封禪汾陰連歲牓,狀元俱是狀元兒。”

洛陽耆英會[编辑]

富韓公,熙寧四年以司徒歸洛陽,時年六十八。是時,司馬端明不拜樞密副使,求判西臺,時年五十三。二公安閑沖默,不交世務。後十一年,當元豐五年,文潞公留守西都,慕唐白樂天九老會,於是悉聚洛中士大夫賢而以老自逸者於韓公第,置酒相樂,凡十二人。既又命鄭奐圖形妙覺僧舍,各賦一詩,時人目之曰:“洛陽耆英會”,而司馬公為之序。其相聚也,用洛中舊俗,尚齒不尚官。時韓公年七十九,潞公與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議大夫王尚恭七十六,太常卿趙丙、秘書監劉几、衞州防禦使馮行己,皆七十五,天章閣待制楚建中七十三,朝議大夫王慎言七十二,太中大夫張問、龍圖閣直學士張燾皆七十,司馬公七十四。故潞公詩云:“當筵尚齒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韓公贈潞公詩云:“顧我年齡雖第一,在公勳德自無雙。”潞公再答曰:“惟公福壽并勳德,合是人間第一流。”是時宣徽使王拱辰公,年七十一,留守大名,貽書二公,願預其數,凡十三人也。

登第踐歷相繼[编辑]

王文正公曾、李文定公迪,咸平、景德間,相繼狀元及第。其後更踐政府,及罷相鎮青,又為交承,故文正送文定移鎮兗海詩,有“錦標得俊曾相繼,金鼎調元亦踐更”之句。又云:“并土兒童君再見,會稽章紱我偏榮”,蓋文定再鎮兗,而青社,文正鄉里也。並澠水燕談。

入參父在[编辑]

參知政事,父見其進拜者,盧朱崖、吳正肅與尚書張公安道。樞府,陳堯叟、張文孝、吳文肅。由登用,而朝廷多峻加其父恩命。春明退朝錄。

科第爵位皆同[编辑]

范質初舉進士,時和凝知貢舉,凝常以宰輔自期。登第之日,名第十三人,及覽質文,尤加賞嘆,即以第十三名處之。場屋間謂傳衣鉢,若禪宗之相付授也。其後質果繼凝登相位,亦以太子太傅封魯國公,縉紳以為美談。自從事未嘗釋卷,人或勉之,質曰:“昔嘗有異人與吾言,他日必當大任。苟如其言,無學術,何以處之?”澠水燕談。

美事三者併集[编辑]

和現,字晦仁,父凝,晉宰相、太子太傅、魯國公。現生之年,會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貢舉。凝喜曰:“我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此子宜於我矣。”且名之曰“三美”。范蜀公蒙求。

禮闈之盛[编辑]

嘉祐二年,余與端明韓子華、翰長王禹玉、侍讀范景仁、龍圖梅公儀,同知禮部貢舉,辟梅聖俞為小試官,凡鎻院五十日。六人者,相與唱和,為古律歌詩一百七十餘篇,集為三卷。禹玉為余校理時,武成王廟所解進士也,至此新入翰林,與余同院,又同知貢舉。故禹玉贈余云:“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東堂。”余答云:“昔時叨入武成宮,曾看揮毫氣吐虹。夢寐閑思十年事,笑談今日一樽同。喜君新賜黃金帶,顧我宜為白髮翁”也。天聖中,余舉進士,國學南省皆忝第一人薦名。其後景仁相繼亦然,故景仁贈余云:“澹墨題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繼前塵”也。聖俞自天聖中,與為詩友,余嘗贈云:“猶喜共量天下士,亦勝東野亦勝韓。”而子華筆力豪贍,公儀文思溫雅而敏捷,皆勍敵也。前此有南省試官者,多窘束條制,不少放懷。余六人者,懽然相得,羣居終日,長篇險韻,眾製交作,筆吏疲於寫錄,僮史奔走往來。間以滑稽嘲謔,加於風刺,更相酬酢,往往哄堂絕倒。目謂一時盛事,前此未之有也。

榜首三人皆登兩府[编辑]

自太宗崇獎儒學,驟擢高科,至輔弼者,多矣。蓋太平興國二年至天聖八年,二十三牓,由呂文穆公蒙正而下,大用者二十七人。而三人並登兩府,惟天聖五年一榜而已。是歲王文安公堯臣第一,今昭文相公韓僕射琦,西廳參政趙侍郎概,第二第三人也。余忝與公同府,每見,語此以科場盛事。自景祐元年已後,至今治平三年,三十餘年,十二牓,五人已上,未有一人登兩府者,亦可怪也。

一榜之盛[编辑]

咸平五年,陳恕知貢舉,選士最精,所解二十二人,王沂公曾為第一。御試又落其半,而及第者三十八人,沂公又為第一。故京師為語曰:“南省解一百,依除殿前放五十。”省,陌也。是歲取人雖少,得士最多,宰相三人,乃沂公與王公隨、章公得象。參知政事一人,韓公億。侍讀學士一人,李仲容。御史中丞一人,王臻。知制誥一人,陳仲微。而注白青陽楷二人,雖不達,而皆以文學知名當世。並廬陵歸田錄。

閥閱之盛[编辑]

慶曆中,一日,丞相將出,中書候午漏未上,因從容聚廳,屈指評及本朝文武之家,箕裘嗣續,閥閱之盛。諸公閑話,若文臣,惟韓大參億之家,武臣惟夏宣徽守贇之家。堂吏馳白韓、夏二宅,以為美報。湘山野錄。

賜錢贖第[编辑]

李謙溥,太祖朝名將也。在汾晉二十餘年,大小百餘戰,未嘗小衂。每巡邊,老小望拜,呼以為父。晚治第於道德坊中,為小圃,植花木竹石,頗與朝士游。久之,以從弟謙昇女適皇子陳王平,無資用,遂以所居之第質於宋延偓。後子允正為通事舍人,侍太宗,問曰:“爾父邊陲三十年,止餘一第,忍屬它姓耶?”允正具所以對,太宗即遣中使出內府錢付延偓還之。王禹偁作記,美其事,名二亭曰:“克家”、“肯堂”,宰相畢士安而下及諸名公,賦詩紀述,自成一編。澠水燕談。

玉堂之盛[编辑]

國朝自建隆初至天聖四年,入院凡四十七人。大拜者十人:李昉、盧多遜、呂蒙正、李沆、畢士安、王旦、王欽若、李迪、王曾、錢惟演。樞密使二人:王欽若、錢惟演。參政十五人:李昉、盧多遜、李穆、賈黃中、呂蒙正、李至、蘇易簡、李沆、張洎、王旦、王欽若、趙安仁、陳彭年、王曾、李迪。樞密副使六人:錢若水、宋湜、楊礪、錢惟演、王旦、晏殊。承旨六人:陶穀、李昉、宋白、晁逈、蘇易簡、李維。三入院一人:李昉。再入院七人:竇儀、李穆、宋白、錢惟演、楊億、劉筠、李維。父子入院一家:呂武父子。兄弟入院三家:二竇、二李、二錢。

弟拜相兄草麻[编辑]

錢希白於予為從父兄也,天聖三年十二月,予忝鈞衡之命。時希白當制,世稱弟拜相,兄草麻,自古未有。惟座主拜相,門生草麻,前代記之矣。並金坡遺事。

賜宴觀御書[编辑]

淳化元年八月一日,李至召右僕射李昉、吏部尚書宋琪、左散騎常侍徐鉉、及翰林學士、諸曹侍郎、給事、諫議、舍人等,詣閣觀御書圖畫。帝知之,即召內品裴愈就賜御筵,出書籍令縱觀,盡醉而罷。二日,又詔權御史、中丞王化基,及三舘學士縱觀,賜宴如前。

御書扇賜舘閣學士[编辑]

太宗每當暑月,御書團扇,賜舘閣學士。並蓬山志。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