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民军队的颂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人民军队的颂歌

——热烈欢呼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彩色影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某部 红壮志
1971年9月2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彩色影片遵循“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运用完美的构图,雄伟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在抗日战争广阔的背景上,更加完美地塑造了郭建光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的雄伟的颂歌。

毛主席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的精神品质,在影片《沙家浜》里得到充分表现。在《坚持》一场里,茫茫芦荡,天低云暗,象征着敌后的险恶环境。接着镜头从芦荡深处战士的群像中推出郭建光巍然挺立、握枪凝视前方的亮相。这一组镜头,使人看到:在重重困难之中,郭建光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坚持斗争。面对着敌人的封锁围困,远望着沙家浜云遮雾障,影片描绘了郭建光藐视困难,敢于斗争的内心世界。当郭建光在粮缺药尽的困境中想到“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的时候,全景推成近景,郭建光伸出双臂,向前远眺,意志坚定,充分表现了人民战士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思想感情。他坚信,有毛主席,有毛泽东思想,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坚守芦荡。接着,用运动镜头拍摄郭建光迈开大步的“圆场”全景,“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进一步揭示出郭建光牢记毛主席教导,坚持斗争在水乡的坚强决心。在唱到“漫道是密雾浓云锁芦荡”的时候,用中景拍摄出郭建光豪情满怀,从容不迫,笑迎困难的精神面貌。最后,在“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芒”的歌声中,推出郭建光近景。他昂首举目,双手徐徐向上,灿烂的阳光透过乌云照在他的脸上。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郭建光犹如青松迎着冰雪严寒,倔强峥嵘,挺然屹立,迎接胜利的明天。这一组镜头分切组合得简洁、严谨,有动有静,生动地表现了郭建光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艰险困难的斗争中,显示出人民军队的本色。

在《奔袭》、《突破》、《聚歼》三场里,影片集中突出了郭建光不但有压倒敌人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奔袭》一场,在郭建光唱“月照征途风送爽”时,镜头由月夜、竹林、小径的景色,拉成原野的大全景。描写郭建光率领突击排奔袭而来。郭建光亮相后,镜头变近景表现他。他目光似电,巡视四周,英姿勃勃,气势非凡。接着镜头又拉成大全景,这一组全景和近景的结合运用,强烈地渲染了郭建光英勇机智的性格。从“穿过了山和水”到“火燎蜂房”则充分运用运动镜头,表现出“飞兵奇袭沙家浜”中突击排的英雄群像,使郭建光既统一于集体之中,又比群众高大、突出。在《聚歼》一场中,英雄形象是靠完整的舞蹈造型来塑造的。影片层次分明地表现出郭建光智勇双全,机动灵活,所向无敌的英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例如,突击排消灭日伪军的“开打”展开以后,镜头用激烈的战斗场面,成功地为郭建光上场制造了气氛。接着郭建光入画,用中近景表现他甩枪击敌;又用全景表现他在同敌人短兵相接的肉搏;复用特写镜头表现他圆睁双目怒视敌人。当郭建光连击数枪,弹无虚发,脚踩黑田时,镜头由全景迅速推成郭建光近景,仰视前方,巍然如山,接着出现红日东升的镜头,象征沙家浜人民重见光明。这种全景和近景交替使用,有机结合,不仅保持了京剧舞蹈艺术饱满的造型,而且强烈地揭示出英雄人物智勇双全的特征。

郭建光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灵活机智的战斗作风,来源于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毛主席教导说:“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影片在塑造郭建光英雄形象的时候,处处注意突出人民军队这一阶级本质。《转移》一场,在沙奶奶同郭建光对唱时,影片使用长短镜头相结合的办法,把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骨肉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唱段,处理得感情浓郁,激动人心。影片又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江南的锦绣河山,渲染了郭建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在《转移》一场,如郭建光乘船收稻归来,用全景描绘了碧波万顷的湖面风光,同《坚持》一场的写景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这段唱段处理上,影片集中地渲染了郭建光热爱祖国河山和仇恨敌人的激情。虚实镜头的并用,把郭建光无限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放声赞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反对侵略者的决心完全溶合在一起。郭建光这个人民军队的英雄典型,把人民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把阶级的解放,当作自己的战斗任务。郭建光崇高的无产阶级品质光彩夺目。

彩色影片《沙家浜》成功地塑造了郭建光这个革命武装斗争的英雄典型,他永远鼓舞着我们革命战士紧跟毛主席,握好枪杆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解放全人类奋勇战斗。如果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胆敢发动侵略战争,必将同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一样,落得彻底覆灭的下场。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伟大的人民,英雄的军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