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
十餘年來,世界革命之怒潮,澎湃騰激,無遠弗屆。以例舉之,葡萄牙革命矣,墨西哥革命矣,吾華革命矣。他如印度、土爾其之青年革命運動,亦有漸即燎原之勢矣。而革命之醞釀最久,國民之犧牲最多,屢起屢僕,卒未告厥成功,以蘇其困苦顛連於專制政下之民生者,厥惟宮庭陰謀政治根深蒂固之俄羅斯。歐戰初起,英、法、俄、德相繼淪於戰禍之中,於是數國之民,念國步之艱難,凜鬩垣之大戒,內政雖有未善,亦寧姑為隱認以同趨於舉國一致之一途。即俄之虛無黨,亦嘗停止其運動,而以捍禦外患為重。此等美談,固吾人時時所頌言於國人之前者也。而今忽於大敵當前之日,自起此天驚石破之紛爭,此其中必有非常之暴政陰謀,內不足以安民,外不足以御侮,為俄人欲忍而有所不能忍,乃肯於敵軍壓境之秋,茹痛出此者。今昨所傳,電音甚簡,未能斷其共和赤幟已否樹於伯脫羅古拉德之城頭,然而經此壯快的革命之風雲,君主國體,縱不能一時推翻,而自由政治之基礎,必緣茲而確立,為無可疑。蓋嘗論之,世界之進化無止境,即世界之革命無已時,帝王之運命,將漸絕於茲世。即彼依其末光之官僚政治,亦將以失所憑依而日即消沈。於以知自由民權之大義,無論如何屈挫,終有時而昌。專制陰謀之惡政,無論如何披猖,終有時而穹。由外患言之,俄國今日而有此,固為彼邦之不幸;由內政言之,則實自由政治之曙光也。
俄國革命之氣運,久已瀰漫於全國,茲將其遠因近因,分別陳之。
一、新旧思想之轧轹。
[编辑]俄国之新旧思潮,久呈轧轹之象,对于亚细亚而有欧罗巴,对于英国主义而有德国主义,对于斯拉夫派而有欧化派。新思想则以伯脱罗古拉德为中心,旧思想则以莫斯科为根据,此二种势力,遥相对峙,反动不已。因之政治之底里,亦伏有此二大潮流,而时现不安之状。彼得大帝虽为介绍欧洲新思想于俄国之一最有力者,而于输入政治的理想,则决非所好。故并自十四世纪时萌芽于俄国政治而渐趋发达之贵族议会,足为立宪政治之一基型者,而亦废之。闻英伦议会之限制王权,辄诋议之以为非,至加札林二世,一时贤明济济,宜可以建改革政治之宏功矣。而以其时俄之社会,无中流阶级,足以运其思能于新政之上,故亦终于无功,甚可惜也。逮十九世纪初叶,开放农奴,施行宪政之运动,日以炽盛,其动机则起自贵族阶级,而近畿将校及大学学生亦与谋焉。当此之时,俄之志士,殒身于断头台上,与夫窜徙于西伯利亚荒寒之域者,固不计其几千百人也。后遂分斯拉夫派与欧化派,各谋振其权威于思想界。斯拉夫派以保存俄国国粹为主义,其理想多在过去,而萨马林、亚萨哥夫、李伯米亚哥夫辈其首魁也。欧化派以输入欧洲之新文明为职志,其理想多在未来,而古拉那夫士奇、伯林士奇等其杰俊也。亚历山大即位,颇谋广布新猷,如下诏开放农奴,创设地方自治制度,改良裁判所,许可印刷刊行之适宜的自由,政绩昭然,皆足为俄国政治开一新纪元。惜也此维新之明主,乃反惨遭新党之暗杀。至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即位,乃力反其所为,一以保守压制为主,凡稍含革命之质者,即排除之。一时新党虽慑于其威,而遏郁日久,将伺隙以求伸,此亦势之所不能禁也。日俄交战之中,民党尝欲扬革命之旗,虽未见显著之成功,而立宪思潮之勃发,固至今而未稍衰也。昔者彼得大帝尝言伯脱罗古拉德为窥见欧洲文明之窗口,由今观之,且为革命潮流之渊源矣。此其远因一。
二、虚无主义之盛行。
[编辑]俄国黑暗政治下之特别产物,即虚无党是也。是种秘密结社之组织最为严密,会员皆互不相识,其受党魁之命令,实行暗杀时,则先授以暗杀之械具,并附之毒药,以为被捕时自裁之准备,免泄本党之秘密。即无自裁之余裕,其受讯问时,则一委之于不知,此虚无之名所由来也。虚无党之盛行于俄国,乃在千八百六十一年以后,其主义在灭绝皇族,而依暗杀手段以为一网打尽之计焉。其故由于是年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下开放农奴之诏,夫开放农奴为崇重人道回复自由之善政,何以反起如斯恐怖之反动,盖以俄国全国之地主,平时驱役农奴,同于犬马,耕作之劳,皆委之彼辈。故其子弟,皆不解稼穑之艰难。今一旦放免农奴,则小地主小贵族骤失其奴役,而又不能自作,乃相率售田于大地主,否则归于荒芜不治,而家以荒落矣。此等小地主之子弟,在学校肄业者,学费遂以不给,而军队将校之中,亦多是等之子弟,平居皆仰家中之接济,至是亦骤蒙其影响,其时近畿第一联队曾有百余人为反对开放农奴诏书之运动,盖为此也。以是缘因,不平之声,遍于四境,而芬兰、波兰之革命党人,亦相呼应。俄政府惊愕不知所措,乃禁止新闻杂志发行,改正大学学制,加以横暴之压制,废止星期学校图书俱乐部,侦察密布,缇骑四出,稍涉嫌疑,即遭捕罗。而文豪杰伦杰夫士奇,即于此时陷身囹圄。国民因之益愤,怨毒所召,欲与皆亡。青年男女,多投虚无党中,而酷爱自由之亚历山大,竟至为之牺牲焉。厥后此种根萌,遂以潜植于俄都。此次革命之发动,与此虚无主义有密切之关系,盖莫可否认者也。此其远因二。
三、德国官僚主义之输入。
[编辑]自彼得大帝输入德国之官僚主义,既已建立俄国独裁政治之基础。迨至亚历山大三世即位伊始,即宣言独裁权为彼得大帝贻其后世子孙永守勿失者,其根蒂益深固而不可拔。然此种政治之运行,益以促俄国国民之觉悟,而有非革之除之使为立宪代议制不可之信念。此其远因三。
四、革命文学之鼓吹。
[编辑]俄国之文学,人道主义之文学也,亦即革命主义之文学也。其思想家、著作家有所评论、有所创作,莫不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主张人性之自由发展,个人之社会的权利,以充丰俄罗斯国民生活之内容。此其原因,虽半由于彼邦之国情为其黑暗政治之反映,而西欧主义之思想所与之影响,亦甚大也。观夫慈尔改捏夫日记中有“我西欧派也”之言,伯林士奇书翰中有“我社会主义者也”之语,足以证之。盖自法兰西千八百四十八年革命之前,革命思潮之勃兴,社会运动之强烈,已足与俄人以绝强之感化,湛深之信仰。至千八百四十年末,此种人道主义之思潮,几表现于社会生活之各方面。其时有几多崭新之天才,受此新思潮之激荡,各出其血泪凝注之文学,对于当代之政治、法律、风俗习惯、道德传说乃至社会制度,加以痛切之批评,而其思想之中心,又皆注于农奴之开放,细民之地位。如哥尔哥罗奇之《田舍》,慈尔改捏夫之《猎夫日记》,涅库拉索夫之诗章,半皆诉农民之疾苦,而代泄其衷怀者也。他如龚加罗夫所著之《平凡之一生》,杜士泰夫士奇所著之《贫之人人》,皆捧满腔之同情,倾注于惨酷之社会。而赫尔金之《谁之罪》,俾善士奇之《贵族之领地》,则又关于改善家庭问题者也。就中尤以赫尔金、伯伦士奇二氏为革命文学之先觉。赫氏自青年时代居莫斯科,尝与朋辈登高远瞩,临夕阳之美景,相与默契为人生光华之理想而奋斗。自是益复浏览德国海智儿之哲学,法国圣西门之社会主义,卒以二十三岁之少年,毅然揭革命之旗,以抗专制之政府,而开革命之纪元,标旨树义,不仅在回复男子之自由与权威,且并及于妇人,主张突破从来之陋习,脱妇人于男子压抑之下。俄罗斯妇人运动之发轫,当推赫氏矣。伯氏于一八二九年在莫斯科大学,即立志以一生之活动,依科学与艺术之助,使自己之自性广为圆满之发展,更以其获得之真理,为人类应用,为同胞牺牲,与种种罪恶压制,恶习胁迫相搏战。彼尝见乞丐与车夫之惨苦,则自问曰:“社会如此,人尚有安心娱志于艺术知识中之权利耶?”遂以著小说为任务,以从事于人道主义之鼓吹焉。伯氏之后,则有杰伦杰夫士奇所著《艺术与真实生活之关系》,世推为名作,而《雷兴与其时代》一书,其有功于俄国民之自由思想者,尤为宏伟。雷兴之一生,殆以独立自主之精神与社会之偏见、政治之陋习宣战,而其传记,即其效命于人道自由之战史也。杰氏生平最仰佩其为人,故著此书,叙述雷兴之为人道自由奋斗如何勇烈,以与俄人以绝大之教训,逮一八六三年,以文字祸系身彼得堡狱中,寂寞铁窗,乃作《当何为欤》之小说,以自遣。主张爱之绝对自由,俄国妇人之开放运动,得此益张其帜。而至一八七零年顷,虚无党盛行时代,妇人争投身其中,而甘蹈桁杨刀锯有所不辞者,有由来矣。挽近文豪如托尔斯泰、杜士泰夫士奇,其汗牛充栋之著作,无非为人道主义之阐扬,虽冒政府之刑僇,宗教之破门,而犹再接再厉,以与专制为仇者。其与于此次革命之影响,正不减于法兰西之卢梭、福禄特尔、孟德斯鸠诸人也。此其远因四。
五、农民之困苦。
[编辑]俄国社会,分为四等阶级,即贵族、僧侣、市民、农民是也。其中以贵族、僧侣为最有势力,而以农民为最苦,农民之数又占其全人口十分之九。农奴之制虽经解放,而一般农民之地位,终未进于改善之域也。此其远因五。
六、皇帝内阁之专断。
[编辑]俄自一九○五年,虽号称立宪,实则仍为君主独裁政治。大权一操之皇帝,内阁议长<IMG=l02343aa& gt;处于无权之地位。由来膺斯职者,概以齿高或为皇帝宠任最专之人,与他立宪国之内阁总理绝殊。唯士多雷宾任此职时,颇能举内阁总理之实权,士氏段后古阔耶慈氏则并内阁议长之权威,亦不能举矣。郭列迷津翁虽足以其高龄抑制阁僚对于议长之叛背,而谋其间步调之一致,则所难也。秀慈迷尔氏身为议长,而自投于阁僚暗斗旋涡之中,阁员更迭之频,致彼不能久于其位,固其所矣。至于特列勃夫,则又以议长之资位,而不能统御一内务总长,卒使其内阁仅历四十六日而殇,己遂挂冠以去,而内务总长蒲罗特蒲蒲夫且被正式留任。当其被命留任及新任司法总长之时,特氏并未与闻,翌朝始于报纸得知其详。即彼新承大命之总理哥里金氏,司法总长多普罗罗福士奇氏,亦不自知大臣之任突降于己身。足见大臣之任免黜陟,其柄一操之于俄皇,他人固不能与闻也。哥氏既任内阁议长之翌晨,曾对俄京新闻记者宣言曰,“大臣仅对于皇帝有责任”,足知皇帝内阁之专断矣。皇帝既欲伸其大权,因不利统一内阁之存在,故除士多雷宾氏曾组织统一内阁而外,由俄皇降心独造之内阁,皆为分裂内阁。盖正惟其分裂乃益足以限制议长之权威,便于独裁大权之行使,而政局之变动,亦以迭起环兴而无已,足以激成此次革命之大波澜焉。此又其近因一。
七、官僚反动派之跋扈。
[编辑]特列勃夫之内阁,既不幸短命而殇,哥里金继之,官僚反动派遂乘此机以大得胜利。盖特氏虽为官僚出身,而其政策颇主与议会协力,以谋国事之进行,而哥里金者,则与前总理秀慈迷尔同谋扑灭慈威库县自治机关之纯粹官僚也。他如前教育总长伊古那杰夫,温良儒雅,众望所归,而乃斥退之,使为士流所鄙弃之前伯脱罗古拉德教育局长之库里机兹奇继居其职。此皆官僚对于民党之示威运动,并以内务总长蒲氏与司法总长多氏相结,而固后宠于宫庭。跋扈之势,日以滋长,而革命之动机,因以潜伏矣。此其近因二。
八、上院右党之复活。
[编辑]去年残腊开会之上院,多年跋扈横行之右党,旗帜顿衰其光采,其所决议,多与众院之自由政策相表里,帝党及官僚,因而失望。今年岁首,遂以皇帝之大权,先罢上院正议长库伦金氏、副议长郭尔贝夫氏,而以王党巨魁西铁谷罗威特夫为议长,以上院右派中央党领袖铁脱利夫副之,其所钦命改选之议员十八名,悉为纯粹右党党员。本年上院右党当占大多数,而左党之势力扫地以尽,可以预卜。是殆王党欲于上院抑制左党以牵制众院之自由政策,而非民党之所能堪矣。此其近因三。
九、后党亲德之阴谋。
[编辑]俄后因德国皇家之女也,故俄国亲德党阴谋之酝酿,概以俄后为中心,而妖僧拉士布金与内务总长蒲氏,实与此种阴谋有密秘之关系。妖僧拉士布金以邪术祸世之人,而常出入宫庭,大得俄皇及其皇后之宠信,勋爵多畏惮之,一犯及彼,辄遭谴罚。近数月来,俄国政界之波澜,皆与彼有秘密之关系。如萨佐那夫之黜免外交总长,秀慈迷尔之被任为内阁议长,内政改革之失败,去腊议会之停会,彼皆与其谋焉。佛士脱夫为内务总长时,即颇注意其人,认为于时局最危险之人物。先是有伊辽多尔者谋刺之,事为妖僧所闻,伊仅以身免遁走。那威佛氏于去今二三月间,尝阴使鲁杰福士奇者,急往瑞典方面,其使命即在传关于暗杀妖僧之密秘命于伊氏者。以机事不密,又为妖僧所知,乃使人要之于途。使者归至芬兰境,遂以被逮。以内务总长之密使而为妖僧所捕获,斯以见此宫中怪物势力之大矣,而佛氏遂与其次长去职焉。洎乎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之深夜,此久与宫庭之阴谋而隐握政治黑幕中绝大势力之妖僧,竟横死于优斯蒲夫公爵邸之地下室中。越四五日,其尸始发见于尼窪河之一桥下。天之报施恶魔,固有时而著也。妖僧既死,与之有密切关系之秀慈迷尔及内务总长蒲氏,益以自危,而宫中之俄后,亦以丧此嬖宠益引蒲氏等亲德党以自厚,蒲氏之正式留任,即发表于妖僧惨死之数日内。盖妖僧与秀氏、蒲氏及俾奇林大僧正,皆为著名之亲德党,其奔走宫庭之中,以为单独议和之阴谋,似已有线索之可寻,而妖僧被刺之惨剧,或即大革命之先声也。以俄国政治之黑暗,内部之秩序最难保持,故其内务总长之责任最重,因之其权力亦最大。开战以来,俄皇由议员中擢充斯职者,于今已为二度,即前内务总长佛士脱夫与蒲罗特蒲蒲夫也。佛氏以官僚而膺斯职,原无足怪。蒲氏则以豪农与工业家著称,甚有势力于地方,自第三议会以来,充众院议员,为十月党之中坚人物,故能被选为副议长。以其阅历言之,实为民党中之温和进步派。当其入阁之初,世对之属望颇重,以为从此俄国之政治方针,庶有倾于自由进步之望矣。而孰知其入内阁也,并未谋及同党,一入阁台,即宣言脱离十月党,而投降于官僚。政治家之节操,弃若敝屣,而其保守之政策,或且在官僚之上也。最可疑者,彼于去年夏间,尝以议员团长之资格,访问英、法、意诸国,归途于斯托荷伦与德国外交官某相见,谈及议和之条件。据蒲氏所自述与当时列席之上院议员奥士费夫所证,显有矛盾之处。归都不多时,即膺此秩,似与斯托荷伦之会见有联带之关系,其事至今悬为疑问。近顷哥里金及蒲氏时往来于俾奇林大僧正之门,而最近又闻彼与哥氏因议会延期开会及改选意见殊不一致,俄皇因闻妖僧被刺之耗,亦匆遽还宫,而努力于政府与议会之调停,蒲氏仍得安于其位。此以知俄国宫庭中之黑幕,必有亲德之阴谋,而盘踞要位之蒲氏,必为亲德阴谋中之中心人物,而于宫庭有绝大之奥援也,俄人排德之思想最为炽盛,无问于国粹派、欧化派,莫不皆然。尤以自由民主党人,极欲摧德以除其专制政治之护符,今见少数之王党,欲挟宫庭黑幕之阴谋,与德单独议和,外纵敌而内召乱,此举国所以愤慨忧惧而至革命卒兴之不可以已也。此其近因四。
十、守旧派之反对国会。
[编辑]日俄战役中,俄之革命运动几有不能遏止之势,遂至开设国会,而国粹派及官僚反动派则竭力反对之,谓为违背彼得大帝之遗旨。当第一议会开会时,有所谓“俄罗斯人同盟”者,即为若辈所组织,以试反对国会之运动者也。厥后遇有皇帝及宫廷中人举行祝贺典礼时,彼辈辄为狂暴之示威运动,卒以官宪之干涉,归于无效。此次战起,俄人鉴于开放奴隶、日俄战争时之骚动,惴惴焉多所警戒,幸而开战之初,召集国会,殆以满场一致可决十三亿卢布之军费,此固足以验俄人排德思想之盛,亦以政府于此实许以种种改革内政之条件,明白宣布于议场演说之中也。后以反对党关于内政改革之希望,时与内务总长之意见相反,因之政府与国会间之纷争迭兴不已,卒演出去腊被命停会之事,此全为蒲氏一派所主持。至于今年二月二十七日例应开会之会议,蒲氏又主张延期,而哥氏则殊不谓然。蒲氏主张众院议员期满改选,俾以抑压民党之势力,而哥氏及其他阁员之意见又与之相反,以为战争之中,波兰等处尚有在敌军占领之下者,主张延长本届议员任期,哥里金内阁几以此又复瓦解。此次俄皇还宫,尚从哥氏之议,谆谆诏谕,尤以政府与议会,宜相协力为言。比至开会之期,议会亦未至有如世所悬虑之骚扰,世方为俄幸,谁复知其为万木无声待雨来矣。盖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蒲氏与议会已成不两立之势,蒲氏久居要职,竟以激起此次掀天动地之波澜。吾人溯本穷源,未始非守旧派反对国会之一念,有以启之也。此其近因五。
十一、工党之激昂。
[编辑]上月中旬,俄政府以革命党之嫌疑,逮捕中央战时工业委员会之代表人物数名,该委员会力辩此会为工党之稳健派所组织,旨在赞助政府。该会委员长古奇阔夫更向俄都军区司令官,请撤退被拘工党领袖果兹铁夫家宅之警卫,并请释放果氏。警卫虽撤,而释放果氏之请,竟未邀允。该会正副委员长复以此事涉及革命之阴谋,颇耸社会之耳目,乃约两院主要议员,开评议会,明示此事之真相,以解世人之惑。委员长古氏详细报告,关于工党之事业,评议会决议以该党之事业行动,无认为如政府发表之危险之理由,遂向哥里金总理发一警告,谓最近政府对于工党所执之压制手段,恐将召可怖之恶结果。工党对此异常激昂,率相投袂而起,以猛烈之同盟罢工,为示威之运动。此俄都本月八九日事,识者已预知其为革命前之月晕础润也。此其近因六。
十二、面包之缺乏。
[编辑]此猛烈之同盟罢工,虽由逮捕革命党之激起,但此外尚有一大原因在,即面包之缺乏是也。法兰西革命之勃兴,固自原因多端,其为最近之要因,亦在面包问题焉。俄国之谷类,尚有积藏于各地者,而以运输供给之方法不善,以致莫斯科及其他重要都市,面包之供给,颇告不足,故罢工之工人,横行市中,面包店有遭其破坏者,交通机关亦一部被阻,宪兵及哥萨克兵皆列队弹压,此革命前之形势,亦足数为革命之一因也。此其近因七。
此外之原因,未能悉举,择其大者要者拉杂述之,如斯而已。
这份文献应使用传统汉字,而非简化字。校对时应以原文为准,特别注意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以及异体字的使用。如果无法直接校对原文,请勿进行机器或人工转换,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一般而言,文献应保留其底本所使用的汉字。汉字简化方案于195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施行,1969年在新加坡施行。施行之前的文献(如1956年前的文献、未施行简化字的地区文献,以及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之前的联合国文件)通常应保留使用传统汉字。在汉字简化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只有部分汉字被简化的文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等)通常应以原文形式保存。 |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27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