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俄波之交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俄波之交涉
作者:杜亞泉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4月1日
1912年4月1日
公布於東方雜誌1911年8卷第10期
本作品收錄於《東方雜誌

使用筆名高勞

  波斯廢帝摩漢默德埃利。於一九〇六年發布憲法。翌年卽位。因無誠意遵奉憲法。故旣以自由黨首領毛爾克碩士爲首相。而忽欲處以死刑。暴虐政治。達於極端。遂誘起一九〇九年七月之革命。摩漢默德埃利。乃棄位而流寓於異鄕。皇太子阿美特沙。時年十一。爲革命黨所推而卽位。廢皇帝之尊號。倣土耳其等同敎國之例。稱蘇丹。因皇帝方在沖齡。特招逃亡瑞士之毛爾克碩士。(曾在倫敦惡格斯福大學肄業得碩士學位)當攝政之任。毛爾克於西二月十六日。致書於波斯議會議員曰。必議會允諾不預聞外交。方能就任。並云。若多數議員不與以援助。亦不能就任。旣而得衆口一詞之保證。毛爾克乃於三月四日始就任。是月十二日。國民黨領袖西巴達爾埃仁姆。糾集議員之有力者。組織新內閣。於是波斯之憲政。乃漸就緖。流寓於敖得薩Odessa之廢帝。於七月十八日上陸於裏海東南岸之古美雪單培。投入土爾谷曼族。同月二十二日。入埃斯推拉巴德。其異母弟大烏黎應之而起。占領哈馬頓。Hamadan(波斯舊都)率兵四千。開往凱耳曼西亞。將從東西兩面進逼京城德黑蘭。以圖恢復帝位。波斯人心惶惶。首相西巴達爾。因政府疑其私通廢帝被斥。聖柴什沙爾泰內繼之爲內閣之班首。而廢帝受俄國之後援。各地頗有響應而起者。波斯政府之地位。岌岌可危。幸從英蘭銀行借得二十五萬金鎊。藉以供給軍資。九月五日。在距亦思弗罕數英里之地。攻破土爾谷曼族之軍。並擒其驍將。廢帝之軍大潰。於是大烏黎欲自卽帝位。顚覆政府。然此目的終不得達。廢帝終於十月十六日去國。波斯內亂。暫時平靜。

  然波斯猶未能脫離政治上之厄運。蓋一九〇七年之英俄協約。一面所以保全波斯之領土。一面卽因以互劃定勢力範圍。以避兩國間互相衝突之患。德國因俄國之親英政策。有不悅之色。故俄外務大臣伊茨復爾斯基前往法京巴黎時。俄皇卽於去年十一月上旬親至波的斯坦Pot-sdam(德國陸軍重鎭)往訪德皇。當時俄國新任外務大臣薩石諾甫。侍從俄皇。與德國諸政治家交換意見。兩方面遂互相約定。以後決不與他國締結仇視俄國(或德國)之國際條約。並互承認互尊重其在波斯之權利。至德國在波斯之利權。無非若干之商務。在德黑蘭之一學校。通波斯全國僅副領事二人代表之。較諸俄國駐有總領事領事各六人。英國有總領事三人。領事副領事十五人。其利害之輕重。豈可同日語哉。更觀一九〇九年以前十年間之波斯外國貿易統計。德國貿易。僅從五十萬元增至一百二十萬元。俄國之貿易。自四千萬元增至八千萬元。英國次之。而亦遠勝於德國。然八月十九日所成立之俄德協約。德國承認俄國在波斯有特殊之利益。並許俄國在德國所經營之伯達鐵路枝線與波京德黑蘭之間。築造鐵路一條。將來德國掌握中亞細亞之商業權。已於今日開其端緖矣。

  自訂結俄德協約後。俄國在波斯北部。更有自由行動之權。於是俄國對於波斯。漸將施其壓迫。其事之原因。則由波斯政府收沒廢帝之弟薩爾塔柰公之財產時。俄人謂薩爾塔柰之房屋一部份已抵押於俄國銀行。不應收沒。又波斯財政總理美國人毛根歇斯德W.Morgan Shuster發布命令。查抄修爾塔柰公之財產時。俄國駐波斯之領事。自謂受波斯官吏之侮辱。遂經俄政府要求波斯政府向之謝罪。波斯政府則謂。當查抄修爾塔柰公之財產時。俄國爲無法之干涉。故拒絕俄國之要求。俄國乃發最後通牒。限以日期。要求波斯確實之回答。且警吿之曰。如波斯政府不肯謝罪。則兩國之外交關係。卽從此斷絕。俄國更當採用其他重大之措置。所限回答日期。至陽歷十一月二十日之夜爲止。斯時俄國。已在韃布力脫增兵。並欲派遣哥薩克兵二百名前往埃斯土辣勃德。預備視波斯如何答覆。以增俄國領事館之護衞兵。又藉口波斯奇蘭Ghilan及塔利修不能維持地方之秩序。特行派兵前往該處。然波斯在二十日限期之前。忽有攝政及內閣全體辭職之變。一時情形異常混雜。

  俄國向表同情於廢帝黨。現今廢帝黨中之人物。自廢帝以下。皆避匿俄國。受俄國之保護。修爾塔柰公當時與廢帝同奔俄國。復隨廢帝率兵攻入本國。故波斯政府查抄其產業。俄領事藉口於抵押。從而干涉。兩面衝突之結果。自不免有宛如侮辱俄國領事之舉動。至其侮辱之程度。究至如何之極端。固不得而知。僅以此區區瑣事爲兩國失和之原因。似乎未免薄弱。然在俄國毅然施此決裂之手段者。固尙別有原因也。

  蓋自前年波斯前皇廢立以後。俄國在波斯之勢力。不復如前之盛。今春聘請美國歇斯德氏爲財政總理後。兩國間之爭端愈多。歇斯德之意見。欲淨除向來之積弊。以冀從根本上改革波斯之財政。因此時欲改變或廢止俄國在波斯之特權。於是俄國與歇斯德之意見。大相抵觸。向來波斯政府支付俄國之某款項。係由稅關直接交付。歇斯德欲改換方法。悉經彼手。交付俄國。俄國則主張仍照舊例。互執己見。不肯退讓。最後折衷兩面之說。由存儲北部稅關收入款項之俄國銀行。按照財政總理之通吿支付之。始得勉强解決。自是繼起之難問題。卽依歇斯德之意見。欲聘請英國陸軍少佐師道克士氏爲波斯全國稅關警察總監問題也。師道克士者。隸屬印度陸軍。熟悉波斯情形者也。俄國對於此事。提出抗議。謂師道克士之職權。如僅限於英國勢力圈之南部波斯稅關警察。俄國當無異言。若其權限並及於俄國勢力圈之北部波斯。則俄國不得不反對之。波斯雖再三辨白。亦置之不問。此事至今尙未解決。而歇斯德氏因俄國如永遠固執其態度。則波斯財政之改革。終屬無望。且明認俄國實無誠意於波斯之革新者。乃發表長篇之意見書。攻擊俄國甚力。自有此舉以來。歇斯德與俄國之關係乃愈惡。因而損傷俄國波斯之交誼不少。此次查抄修爾塔柰公之產業。亦出於歇斯德之命令。遂釀成侮辱俄領事之交涉。故俄國亟欲利用此機會。懲戒波斯近來之態度。以挽回昔日之勢力。用最後通牒之手段。以威嚇波斯。

  其時波斯議會。卽援政府而拒絕之。於是俄國先派若干軍隊前往波斯。繼又遣兵四千名。由白古Baku開往喀士文。十日之後。波斯政府納英國之忠吿。允俄國之要求。然俄國政府。又以歇斯德氏將所發表之意見書。於十一月九號寄登倫敦泰晤士報者復飜譯而分布於波斯國內。實爲誣陷俄國。特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又要求波斯政府。將歇斯德辭退。一面又命俄兵開往德黑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弱國眞不可爲也。

  斯時波斯新內閣成立。以薩米埃梅斯爲領袖。乃峻拒俄國政府之要求。於十二月四日。送最後通牒於俄政府。聲言俄兵若進至喀士文以南。則波斯斷然進攻俄軍。然其後波斯。仍以英國之勸吿。盡允俄國之所要求。蓋波斯之敢與俄國抗者。希英人之或有執言耳。今英國之態度如是。其不能不絕對的屈從。亦不得已之勢矣。

  波斯之屈服於俄國也如是。波斯國民黨。乃致書各國新聞雜誌團。訴俄國之强暴。及波斯之顚危。其言蹙然以悲。雖然。居今日欲挽救波斯之國運。殊不勝其難矣。波斯之內政。全國分三十三州。各設總督。其總督由中央政府任命。總督之下。有副總督。有市尹。其表面上之制度。非不井然有條。而考其實。則各地方殆成獨立之狀態。政府之權勢。不過徒擁空名。一九〇六年制定憲法以後。議院政治成立。而以人種爲基礎之黨派。爭鬭日烈。內亂相尋。商路危險。因而英國在南方組織通商隊。五年前。其人數約七千。今猶不下三千。是皆因內政不修。致他國得藉端以張其勢力也。俄國對於波斯之政策。以爲倂呑其國。不如分割其地。然抱此政策者。固不獨俄國爲然。卽英國亦何嘗不如是。一九〇七年之英俄協約。定北波斯爲俄國之勢力範圍。南波斯爲英國之勢力範圍。雖其協約序文。明言保全波斯之領土。然近年來國際條約。凡爲分割他國土地之豫言者。孰不用保全領土維持獨立之文字乎。英國以分割波斯爲利益之事情頗多。其一、則南部波斯爲印度北境之門戶。印度北方之阿富汗蠻族。輸入軍械。必經其地。英國政府。每年投一百萬圓之鉅款。派駐軍隊。防止軍器之輸入。若南部波斯。歸英國之治下。則易於防止。其二、則英國之熱望。欲從波斯灣之喀爾姆司。經埃槐司至科賴邁巴。得建築鐵路。此鐵路成。則英國自不能放棄南波斯而置之不顧。若英國不欲以英人之力謀南波斯之平和與繁榮。則此鐵路不過爲無用之長物。徒招損失。英國何必汲汲焉謀之乎。況通商隊之保護。英國貿易家竭力要求。英國之於南波斯。其以分割爲利益。固無待贅述矣。英國之態度如是。波斯將何所恃以維持獨立乎。國民黨之檄文。雖極沈痛。但列强之中。與波斯無利害之關係者。亦誰肯攘臂而援之乎。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3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