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配是支农的光荣任务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修配是支农的光荣任务
河北省束鹿县旧城农机修造厂评论组
1971年9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在工业支援农业的工作中,有的同志说什么“搞制造,农业机械化早来到;搞修配,零敲碎打没啥成效。”这种思想是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余毒的反映,是工业支援农业和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障碍。

把制造和修配割裂开来,重制造、轻修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制造和修配本来是密切联系的,是辩证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总要磨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毛病。通过维修能够使旧变新,使坏变好。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修是造的补充,是造的继续。只有将制造与修配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我们在这方面是有体会的。

我们县有些社、队使用的柴油机是过去制造的老机器,型号、规格各式各样,有不少型号的柴油机目前已经不生产了。为了让这些老机器能继续使用,我们从一九六七年到现在,先后制造了适合这些柴油机使用的活塞、活塞环、机油滤清器、进气门、排气门、摇臂轴等二十七种配件,修配了大量报废了的柴油机。如果不维修这些机器,而重新制造新机器,要多花十几倍的人力、资金和原材料,并且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这样看来,怎么能说搞修配是“零打碎敲没啥成效”呢!如果重制造、轻修配,只造不修,造一批新机器,躺下一批旧机器,那么,农业机械化还能早来到吗?

搞不搞修配,是坚持不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大问题。随着农业机械的增多,修配的任务也越来越大。而且,越是在农忙的紧张时刻,农机的磨损越多。及时地修理农机,已经成为贫下中农经常的、迫切的要求。一九六九年,小麦扬花时节,遇到天旱,有一个大队扬水站正向地里浇水,忽然锅驼机的汽缸坏了。一千六百多亩小麦浇不上水就会减产。我们知道这个情况后,克服没有设备、不懂技术等困难,奋斗两天两夜,把锅驼机修好了,使这个大队的小麦及时浇上了水,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从一九六九年以来,我们修理了大量柴油机、煤气机、水泵等农机具,其中许多都是在农业生产紧急需要的情况下抢修的,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修配是支援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县、社工业要为农业服务,就必须搞好修配。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