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 (長沙古本)/卷02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傷寒雜病論義疏》版本

平脈法第二[编辑]

  •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沉、澀、遲、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 脈陰陽俱促,當病血,為實;陰陽俱結,當亡血,為虛。假令促上寸口者,當吐血,或衄;下尺中者,當下血;若乍促乍結,為難治。
  •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藏,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陰氣衰也。
  •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脈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 問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師曰:諸陽浮數為乘府,諸陰遲澀為乘藏也。
  • 脈陰陽俱弦,無寒熱,為病飲。在浮部,飲在皮膚;在中部,飲在經絡;在沉部,飲在肌肉。若寸口弦,飲在上焦;關上弦,飲在中焦;尺中弦,飲在下焦。
  • 脈弦而緊者,名曰革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師自注云:此名致革之由)。
  • 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虛冷,故令脈緊也。
  • 寸口脈浮而緊,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緊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不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食ㄅ吉](噎)。
  • 趺陽脈緊而浮,浮為風,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 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
  •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 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
  • 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隱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為痂癩。
  •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食ㄅ吉](噎),言胃氣虛竭也。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滑則為噦,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不除。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不除,令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師自注云:趺陽脈遲緩為無病,誤下之令脈轉浮數,元氣傷,必浮數改微)。
  •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睥,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沉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糞膿也。
  • 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虛,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師自注云:舉之浮毛,按之全無,謂之浮芤相搏)。
  •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血盡乾,煩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一云黑)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卷二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