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卷二上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伤寒杂病论义疏》版本

平脉法第二

[编辑]
  •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 脉阴阳俱促,当病血,为实;阴阳俱结,当亡血,为虚。假令促上寸口者,当吐血,或衄;下尺中者,当下血;若乍促乍结,为难治。
  •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
  •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
  •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 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
  • 脉弦而紧者,名曰革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师自注云:此名致革之由)。
  •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 寸口脉浮而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不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食ㄅ吉](噎)。
  •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风,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食ㄅ吉](噎),言胃气虚竭也。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滑则为哕,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不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不除,令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师自注云:趺阳脉迟缓为无病,误下之令脉转浮数,元气伤,必浮数改微)。
  •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睥,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粪脓也。
  •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师自注云:举之浮毛,按之全无,谓之浮芤相搏)。
  •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一云黑)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卷二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