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初學記/卷第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六 樂部下

琴第一

[编辑]

敘事

[编辑]

 《琴操》曰:伏犧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又,按:《世本》、《說文》、《桓譚新論》,並雲神農作琴。二說不同。)《風俗通》曰:琴者,樂之統也。君子所常禦,不離於身;非若鐘鼓,陳於宗廟,列於ね懸也。以其大小得中而聲音和。大聲不喧嘩而流漫,小聲不湮滅而不聞,適足以和人意氣,感發善心也。《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琴操》曰: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廣六寸。(象六合。)文上曰池,(池者,水也,言其平。)下曰濱。(濱者,服也。)前廣後狹,象尊卑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風俗通》曰:琴長四尺五寸者,法四時五行;七弦以法七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釋智匠《樂錄》曰:文王加一,武王加一,今稱二弦為文武弦。)《三禮圖》曰:琴第一弦為宮,次弦為商,次為角,次為羽,次為徵,次為少宮,次為少商。《爾雅》云:大琴謂之離。(郭璞曰:大者十弦。《樂錄》曰:大琴二十弦,今無此器。)梁元帝《纂要》曰:古琴名有清角、(黃帝之琴。)鳴廉、修氵兄、籃脅、號鐘、自鳴、空中、(號鐘,齊桓公琴。)繞梁、(楚莊王琴。)綠綺、(司馬相如琴。)ㄡ尾、(蔡邕琴。)鳳皇。(趙飛燕琴。)古之善鼓琴者有匏巴、師文、師襄、(並見《列子》。師襄亦見《家語》:孔子師之。《韓詩》為師堂子。)成連、伯牙、方子春、鐘子期。(並見《琴操》。)漢有渤海趙定、梁國龍德。(見《劉向別錄》。)《風俗通》曰:凡琴曲,和樂而作,命之曰暢;(暢者,言其道之美暢,猶不敢自安。)憂愁而作,命之曰操。(操者,言困厄窮迫,猶不失其操。)《琴操》曰:古琴曲有詩歌五曲:一曰鹿鳴,二曰伐檀,三曰騶虞,四曰鵲巢,五曰白駒。又有十二操:一曰將歸操,(孔子所作。孔子之趙,聞殺竇鳴犢而作此曲。)二曰猗蘭操,(孔子所作,傷不逢時。)三曰龜山操,(孔子作。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此曲。喻季氏若龜山之蔽魯。)四曰越裳操,(周公所作。)五曰拘幽操,(文王作。文王拘於羑里,作此曲。)六曰岐山操,(周人為文王所作。)七曰履霜操,(尹吉甫子伯奇,無罪見逐,自傷,作此曲。)八曰朝飛操,(牧犢子所作。牧犢子七十無妻,見雉朝飛,感而作此曲也。)九曰別鶴操,(商陵牧子所作。娶妻五年無子,父母欲為改娶,其妻聞之,中夜悲嘯。牧子感之,作此曲。)十曰殘形操,(曾子所作。曾子夢一狸,不見其首而作此曲。)十一曰水仙操,(伯牙所作。)十二曰懷陵操。(伯牙所作。)又有九引:一曰烈女引,(楚樊妃作。)二曰伯妃引,(魯伯妃所作。)三曰貞女引,(魯次室女所作。)四曰思歸引,(衛女所作。)五曰霹靂引,(楚商梁所作。商梁出遊九皋之澤,遇風雷霹靂,畏懼而歸,作此引。)六曰走馬引,(樗裡牧恭作,為父報冤殺人而亡藏于山林之下。有天馬引之,感之,作此引。)七曰箜篌引,(樗裡子高所作,即公無渡河曲。)八曰琴引,(秦時屠高門作。)九曰楚引。(楚龍丘子高所作。)又有河間雜歌二十一章。《琴曆》曰:琴曲有蔡氏五弄、雙鳳、離鸞、歸風、送遠、幽蘭、白雪、長清、短清、長側、短側、清調、大游、小遊、明君胡笳、廣陵散、白魚歎、楚妃歎、風入松、烏夜啼、(宋臨川王義慶為江州刺史,為文帝所征。家人大懼,妓妾夜聞烏啼,憂思而成曲。)楚明光、石上流泉、臨汝侯子安之流漸涸、雙燕離、陽春弄、說人弄、連珠弄、中揮清、暢志清、蟹行清、看客清、便僻清、婉轉清。

事對

[编辑]

 【防心 得意】《琴操》曰:伏犧作琴,所以禦邪僻,防心淫。《韓詩外傳》曰:孔子學琴于師襄。子曰:「丘得其意,未得其人。」有間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類也。」有間,邈然遠望曰:「洋洋乎?翼翼乎?其唯文王之間乎?」

 【納正 禁邪】嵇康《琴贊》曰:閑邪納正,宜和養素。禁邪見上。

 【宣情 理性】戴逵《琴贊》曰:至人托玩,導德宣情;微音虛遠,感物悟靈。理性見上敘事。

 【歸風 積雪】《西京雜記》曰:趙後有寶琴曰鳳皇,皆以金玉隱起為龍鳳螭鸞。古賢列女之象,亦善為歸風送遠之操。宋玉《諷賦》曰:臣常行,僕饑馬疲,正值主人門開。主人出,獨有主人女在。欲置臣堂上太高,堂下太卑,乃為蘭房奧室,止臣其中。中有鳴琴焉。臣援琴而鼓之,為《秋竹積雪》之曲。

 【落霞 流水】郭子橫《洞冥記》曰:恒山夕望,東邊有青□仿佛。俄而見雙白鶴,集於臺上。倏忽化為二神女,舞于臺上。握風管之蕭,拊落霞之琴,歌「清吳春波」之曲。《呂氏春秋》:伯牙鼓琴,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巍巍乎,志在流水。」曰湯湯乎。鐘子期死,伯牙絕弦破琴,終身不復鼓之。

 【正聲 雅操】嵇康《琴賦》:理正聲,奏妙曲;揚白雪,發清角。紛淋浪以流離,渙淫衍以優渥。劉向《琴賦》曰:葳蕤心而自愬兮,伏雅操之循則。

 【養氣 怡心】嵇康《琴賦》曰:穆穆重華,托心五弦;宣和養氣,介乃遐年。成公綏《琴賦》曰:清飆因其流聲兮,遊弦發其逸響,心怡懌而踴躍兮,神感宕而惚

 【一弦 五曲】《晉書》曰:孫登彈一弦琴。蔡氏五曲見敘事中。

 【音之首 樂之輿】《桓譚新論》曰:八音之中,唯弦為最,而琴為之首。應劭《風俗通》曰:琴者,樂之輿。八音並行,君臣以相禦。

 【離鸞 別鶴】《西京雜記》:張安世十五為成帝侍中,善鼓琴,能為雙鳳離鸞之曲。別鶴見上敘事。

 【陽柯 孫枝】張協《七命》曰:構雲梯,陟崢嶸。翦蕤賓之陽柯,剖大呂之陰莖;營匠斫其樸,伶倫均其聲。器舉樂奏,促調高張;音朗號鐘,韻清繞梁。嵇康《琴賦》曰:顧茲桐以興慮,思假物以托心;乃斫孫枝,准量所任,至人攄思,制為雅琴。

 【通萬物 協四氣】《桓譚新論》曰:神農氏為琴七弦,足以通萬物而考理亂也,成公綏《琴賦》曰:四氣協而人神穆兮,五教泰而道化通。

 【白鵠翔 玄鶴舞】《瑞應圖》曰:師曠鼓琴,通於神明,而白鵠翔。《韓子》曰:師曠鼓琴,有玄鶴銜珠於中庭舞。

 【窮變化 通神明】成公綏《琴賦》曰:窮變化於無極兮,盡人心之好善。《桓譚新論》曰:神農氏繼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焉。

 【梁甫吟 楚妃歎】蔡邕《琴賦》:繁弦既抑,雅聲乃揚,仲尼思歸,鹿鳴三章。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飛,別鶴東翔。石崇《楚妃歎序》曰:楚妃歎,莫知其由。楚之賢妃,能立德垂名於後,唯楚妃焉,故歎詠之。

 【子期聽聲 君山獻曲】子期見流水注。《後漢書》曰:桓譚,字君山,善鼓琴。成公綏《琴賦》曰:遂創新聲,改舊用;君山獻曲,伯牙奏弄。

[编辑]

 【後漢傅毅《琴賦》】曆嵩岑而將降,睹鴻梧於幽阻;高百仞而不枉,對修條而特處。蹈通涯而遠遊,圖茲梧之所宜;信唯琴之麗樸,乃升伐其孫枝。命離婁,使布繩,施公輸之剞劂,遂雕琢而成器。揆神農之初制,盡聲變之奧妙,抒心志之鬱滯。

 【後漢蔡邕賦】清聲發兮五音舉,韻宮商兮動征羽,曲引興兮繁弦撫。然後哀聲既發,秘弄乃開,左手抑揚,右手裴亻回,指掌反覆,抑按藏摧。於是繁弦既抑,雅韻乃揚;仲尼思歸,鹿鳴三章。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飛,別鶴東翔。飲馬長城,楚曲明光;走獸率舞,飛鳥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晉嵇康《琴賦》】錯以犀象,藉以翠綠,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鐘山之玉。爰有龍鳳之象,古人之形;伯牙揮手,鐘期聽聲。華容灼爍,發彩揚明。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禦君子,新聲寥亮。及其初調,則角羽俱起,宮征相證,參發並趨,上下累應。若乃高軒飛觀,廣廈閒房;冬夜肅清,月明垂光;新衣翠粲,纓徽流芳。觸扌如志,唯意所擬。初涉淥水,中奏清征;撫弦按歌,新聲代起。曲引向闌,眾音將歇;改韻易調,奇音乃發。裴亻回顧慕,擁鬱抑按;盤桓毓養,從容秘玩。英聲發越,彩彩粲粲。穆溫柔以怡懌,婉順序而逶迤。或乘險投會,邀隙趣危;嚶若離鵾鳴清池,翼若遊鴻翔增崖。遠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雲中;迫而察也,若眾葩敷榮曜春風。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上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雞遊弦,更唱迭奏。聲若自然,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論其體勢,詳其風聲。器和則響逸,張急故聲清;閑遼故音庳,弦長則徽鳴。性潔靜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誠可以感蕩心志,而發洩幽情云。

 【晉成公綏《琴賦》】伯牙彈而駟馬仰秣,子野揮而玄鶴翔鳴;清角發而陽氣亢,白雪奏而風雨零。

 【陳陸瑜《琴賦》】龍門奇樹,上籠雲霧。根帶千仞之溪,葉泫三危之露;忽紛糅而交下,終摧殘而莫顧。逢蔡子之見矜,識奇響于餘煙;飛青雀兮歌綺殿,引黃鶴兮慘離筵。吟高松兮落春葉,斷輕絲兮改夏弦;歡曲舉而情踴躍,引調奏而涕流漣。亦有辭鄉去國,對此悲年。

[编辑]

 【南齊謝頫《詠琴詩》】洞庭風雨幹,龍門生死枝;雕刻分佈,沖響郁清危。春風搖蕙草,秋月滿階池,是時別鶴叫,侵淫客淚垂。

 【梁劉孝綽《秋夜詠琴詩》】上宮秋露結,上客夜琴鳴;幽蘭暫罷曲,積雪更傳聲。

 【到溉《詠琴詩》】寄語調弦者,客子心易驚;離泣已將墜,無勞別鶴聲。

 【北齊馬元熙《日晚彈琴詩》】上客敞前扉,鳴琴對晚暉;掩抑歌張女,淒清奏楚妃。稍視紅塵落,漸覺白雲飛,新聲獨見賞,莫恨知音稀。

 【陳沈炯《賦得為我彈清琴詩》】為我彈清琴,琴鳴傷我襟;半死無人覺,入灶始知音。空為貞女引,誰達楚妃心,雍門何假說,落淚自淫淫。

 【趙蕭愨《聽琴詩》】洞門涼氣滿,閑館夕陰生;弦隨流水急,調雜秋風清。掩抑朝飛弄,淒斷夜啼聲;至人齊物我,持此說高情。

 【隋江總《賦得詠琴詩》】可憐嶧陽木,雕為綠綺琴,田文垂睫淚,卓女弄弦心。戲鶴聞應舞,游魚聽不沉;楚妃幸勿歎,此異丘中吟。

 【又《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詩》】絲傳園客意,曲奏楚妃情;罕有知音者,空勞流水聲。

 【楊希道《賦得起坐彈鳴琴詩》】北林鵲夜飛,南軒日斜進;調弦發清徽,蕩心褊吝。變作離鴻聲,還入思歸引;長歎未終極,秋風飄素鬢。

 【又《詠琴詩》】久擅龍門質,孤竦嶧陽名;齊娥初發弄,趙女正調聲。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

 【劉允濟《詠琴詩》】昔在龍門側,誰想鳳鳴時,雕琢今為器,宮商不自持。巴人緩疏節,楚客弄繁絲;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悲。

 【劉希夷《夏彈琴詩》】碧山岑寂,素絲何清幽;彈為鳳入松,崖谷颯已秋。嗚呼鐘子期,零落歸山丘;死兮若有知,魂兮從我遊。

[编辑]

 【晉殷仲堪《琴贊》】五聲不彰,孰表大音;至人善寄,暢之雅琴。聲由動發,趣以虛深。

 【晉王珣《琴贊》】穆穆和琴,至至愔愔;如彼清風,泠然經林。

 【宋謝惠連《琴贊》】嶧陽孤桐,裁為鳴琴;體兼九絲,聲備五音。重華載揮,以養人心;孫登是玩,取樂山林。

[编辑]

 【後漢李尤《琴銘》】琴之在音,蕩滌邪心;雖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雅卻鄭,浮侈是禁;條暢和樂,樂而不淫。

箏第二

[编辑]

敘事

[编辑]

 《風俗通》曰:箏,秦聲也。或曰蒙恬所造,五弦築身,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傅玄《箏賦》曰:上圓象天,下平象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所能開思運巧。)《釋名》曰:箏,施弦高,箏箏然。阮瑀《箏賦》曰:箏長六尺,以應律數。弦有十二象,四時;柱高三寸,象三才。

事對

[编辑]

 【素質 朱弦】顧愷之《箏賦》曰:其器也,則端方修直,華文素質。侯瑾《箏賦》曰:物順合於律呂,音葉同于宮商;朱弦微而慷慨兮,哀氣切而懷傷。

 【應六律 總八風】應六律見上敘事。陶融妻陳氏《箏賦》曰:列柱成陣,既和且平;總八風而熙泰,羌貫微而洞靈。

 【不疾不徐 或離或和】阮瑀《箏賦》曰:平調定均,不疾不徐;遲速合度,君子之衢。傅玄《箏賦》曰:追赴促彈,急擊扣危;洪纖雜奮,或合或離。

 【移風易俗 推故引新】侯瑾《箏賦》曰:上感天地,下動鬼神;享祀宗祖,酬酢嘉賓。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矣。傅玄《箏賦》曰:陰沉陽升,柔屈剛興;玄黃之分,推故引新。迭為主賓,四時之陳。

 【有始有終 不盈不縮】傅玄《箏賦》曰:清濁代興,有始有終;哀起清羽,樂混大宮。陶融妻陳氏《箏賦》曰:度中楷模,不縮不盈。

[编辑]

 【後漢侯瑾《箏賦》】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清商流轉兮,若將絕而復屬。若乃察其風采,練其聲音,美哉蕩乎。樂而不淫,雖懷思而不怨,似豳風之遺音。於是雅曲既闋,鄭衛仍修;新聲順變,妙弄優遊;微風飄裳,冷氣輕浮。感悲音而增歎,愴憔悴而懷愁。

 【魏阮瑀《箏賦》】惟夫箏之奇妙,極五音之幽微;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稟清和於律呂,籠絲木以成資。故能清者感天,濁者合地,五聲並用,動靜簡易。

 【晉陶融妻陳氏《箏賦》】伊夫箏之為體,惟高亮而殊特。應六律之攸和,與七始乎消息;括八音之精要,超眾器之表則。後夔創制,子野考成;牙氏攘袂而奮手,鐘期傾耳以靜聽。奏清角之要妙,詠騶虞與鹿鳴;獸連軒而率舞,鳳踉蹌而集庭。

 【晉賈彬《箏賦》】溫顏既緩,和志向說;賓主交歡,鼓鐸品列;鐘子授箏,伯牙擊節。唱葛天之高韻,贊幽蘭與白雪。剖狀同形,兩象著也;設弦十二,太簇數也;列柱參差,招搖布也;分位允諧,六龍禦也。

 【晉顧愷之《箏賦》】其器也,則端方修直,天高地平;華文素質,爛蔚波成。君子嘉其斌麗,知音偉其含情;罄虛中以揚德,正律度而儀形。

 【梁簡文帝《箏賦》】爾乃促筵命友,銜觴置酒;耳熱眼花之娛,千金萬年之壽。白日蹉跎,時淹樂久;玩飛花之度窗,看春風之動柳。命麗人于玉席,陳寶器于紈羅;撫鳴箏而動曲,譬輕薄之經過。若夫鉤竿復發,蛺蝶初揮;動玉匣之餘怨,鳴陽鳥之始飛。遂東趨於鄭女,和西舞于荊妃;足使長廊之瓦虛墜,梁上之塵染衣。

 【陳顧野王《箏賦》】調宮商於促柱,轉妙音於繁弦;既留心於別鶴,亦含情於採蓮。始掩抑於紈扇,時怡暢於升天。

[编辑]

 【梁孝元帝《和彈箏人詩》】橫箏在故帷,忽憶上弦時;舊柱未移處,銀帶手經持。悔道啼將別,交成今日悲。

 【又曰】瓊柱動金絲,秦聲發趙曲;流征含陽春,美手過如玉。

 【梁昭明太子《詠彈箏人詩》】故箏猶可惜,應度新人邊;塵多移柱,風燥脆調弦。還作三州曲,誰念九重泉。

 【梁沈約《詠箏詩》】秦箏吐絕調,玉柱揚清曲;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徒聞音繞梁,甯知顏如玉。

 【梁王台卿《詠箏詩》】依歌時轉韻,按曲動花鈿;促調移輕柱,亂手度繁弦。唯有高秋月,秦聲獨可憐。

 【陳陸瓊玄《圃宴各詠一物得箏詩》】三五並時年,二八共來前;今逢泗濱樹,定減琴中弦。鶴別霜初緊,烏啼月正懸。

琵琶第三

[编辑]

敘事

[编辑]

 《風俗通》曰:琵琶,近代樂家所作,不知所起。長三尺五寸,法天地人與五行也;四弦,象四時也。《釋名》曰:琵琶,本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因以為名。(傅玄《琵琶賦序》曰:《世本》不載作者,故老云:漢送烏孫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于馬上作之。)傅玄《琵琶賦》曰: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釋智匠《古今樂錄》曰:琵琶出於弦鞉。(杜摯以為興之秦末,蓋苦長城役百姓,弦鞉而鼓之。)古之善於彈琵琶者,有朱生、(見《傅子傳》。)阮咸。(見《竹林七賢傳。》

事對

[编辑]

 【馬上 牖下】馬上見敘事。劉義慶《世說》曰:謝仁祖在北牖下彈琵琶,故自有天際意。

 【丹桂 素桐】成公緩《琵琶賦》曰:樂則齊州之丹桂,柱則梁山之象犀。孫該《琵琶賦》曰:惟素桐之奇生,於丹澤之北垠;下修條以回固,上紛亂而干云。開黃鐘以挺幹,表素質於蒼春。

 【駭耳 娛心】成公緩《琵琶賦》曰:好和者唱贊,善聽者諮嗟;眩睛駭耳,失節蹉跎。又傅玄《歌詩》曰:所樂亦非琴,唯言琵琶與箏,能娛我心。

 【緩調 急節】孫該《琵琶賦》曰:緩調平弦,原本反始;溫雅沖泰,弘暢通理。成公緩《琵琶賦》曰:改調高彈,急節促撾;飛龍引舞,趙女駢羅。

 【奏六引 理五章】傅玄《琵琶賦》曰:然後眾弄雜會,六引遞奏;纖弦振舞,迅手繁騖。成公緩《琵琶賦》曰:掇止金石,屏斥笙篁,彈琵琶於私宴,授西施與毛嬙。撰理參暢,五齊五章。

 【梁山象柱 岱穀絲弦】梁山象柱見上丹桂注。孫該《琵琶賦》曰:弦則岱穀絲,篚貢天府;伯奇執軛,杞妻抽緒。大不過宮,細不過羽。

 【聞促聲高 中虛外實】嵇康《聲無哀樂論》曰:平和之人,聽箏笛琵琶,則形躁而志越;聞琴瑟之音,則體靜而心開。夫琵琶箏笛,聞促聲高,故使人形躁而志越。中虛外實見上敘事。

[编辑]

 【晉孫該《琵琶賦》】延年度曲,六彈俱成;絀邪存正,疏密有程。離而不散,滿而不盈;沉而不重,浮而不輕。綿駒遺謳,岱宗梁甫;淮南廣陵,郢中激楚。曲終歌闋,亂以眾契;上下奮騖,鹿奔猛厲。波騰雨注,飆飛電逝。

 【晉成公緩《琵琶賦》】八音之用,調於曲藝;簫韶九奏,物有容制。惟此琵琶,興自末裔。爾乃托巧班倕,妙意橫施;因形造美,洪殺得宜。柄如翠虯之仰首,盤似靈龜之觜Δ。

 【晉傅玄《琵琶賦》】素手紛其若飄兮,逸響薄於高梁;弱腕忽以競騁兮,象驚電之絕光。飛纖指以促柱兮,創發越以哀傷;時旃搦以劫蹇兮,聲扌敫耀以激揚。啟飛龍之秘引兮,逞奇妙于清商。哀聲內結,沉氣外澈;舒誕沉浮,徊翔曲折。

 【薛收《琵琶賦》】惟茲器之為宗,總群樂而居妙;應清角之高節,發號鐘之雅調。處躁靜之中權,執疏密之機要;遏浮□而散彩,揚白日以垂耀。爾其狀也,龜腹鳳頸,熊據龍旋;戴曲履直,破觚成圓。虛心內受,勁質外宜;磅礴象地,穹崇法天。候八風而運軸,感四氣而鳴弦;金華徘徊而月照,玉柱的曆以星懸。

 【虞世南《琵琶賦》】尋斯樂之惟始,乃弦鞀之遺事;強秦創其濫觴,盛漢盡其深致。爰有達人,演茲奇器;參古今而定質,擬神明而攄思。慰遠嫁之羈情寬絕域之歸志。既而班爾運能,鈞繩相設。求嘉木於五嶺,取殊材於九折;析文梓以縱分,剖香檀而橫列。木瓜貞柘,盤根錯節;或散錦而花開,或絲縈而綺結。徒觀其為狀也,則眾形鬥極,殊姿巧制;隨良璞之修短,任規模之巨細。既異材而合體,亦元刂方而就銳;唯適道以從宜,故無取乎凝滯。若乃聲備角商,韻包宮羽;橫卻月於天漢,寫回風於洛浦。始聞弦之既調,乃長弄而徐撫;應緩步之疏節,隨輕身之妙舞。悲紫塞之昭君,泣烏孫之公主;季倫觀金穀之宴,仲容暢竹林之聚。宛如長河草綠,高樓月下。入小苑而看花,游上蘭而借野,泛澄波而轉鷁,息長松而系馬,臨清流而揮弦,與殊方而俱寫。音則抑揚嘈囋,聯綿斷續;紆餘雙鶴之吟,清壯三秦之曲。望高山之遙翠,見西河之始綠。

[编辑]

 【唐太宗皇帝《詠琵琶詩》】半月無雙影,金花有四時。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促節迎紅袖,清音滿翠帷。駛彈風響急,緩曲釧聲遲;空余關隴恨,因此代想思。

 【南齊王融《詠琵琶詩》】抱月如可明,懷風殊復清;絲中傳意緒,花裡寄春情。掩抑有奇態,淒鏘多好聲;芳袖幸持拂,龍門空自生。

 【梁徐勉《詠琵琶詩》】雖為遠道怨,翻成今日歡;含花已灼灼,類月復團團。

 【陳叔達《聽鄰人琵琶詩》】本自龍門桐,因妍入漢宮;香由羅袖裡,聲逐朱弦中。離有相思韻,翻將入塞同;關山臨卻月,花蕊散回風。為將金穀引,添令曲未終。

箜篌第四

[编辑]

敘事

[编辑]
  《風俗通》曰:箜篌,一曰坎侯。漢武帝祠太一后土,令樂人侯調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應節也。侯以姓冠章也。或曰:空侯,取其空中。(《釋名》曰: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樂,蓋空國之侯所好。)《琴操》曰:朝鮮津卒霍裡子高作箜篌引。

事對

[编辑]

 【漢祠 晉解】漢祠見敘事。晉永和《起居注》曰:詔太史,解土非祠典,可給琵琶箜篌。

 【濮水 錢溪】劉熙《釋名》曰:箜篌,師延所作。後出,桑間濮上之音。曹毗《箜篌賦》曰:發愁吟,引吳妃;湖上颯遝以平雅,錢溪摧藏而懷歸。東郭念於遠人,參潭愁於永違。

 【湖上 桑間】並見上濮水注。

 【孫賦 霍歌】鈕滔母孫氏有《箜篌賦》,文具下。孔衍《琴操》曰:《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裡子高所作也。有一征夫,被髮提壺,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墜河而死,乃號天噓唏,鼓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渡河而死當奈何?」曲終,投河死。子高援琴作歌,故曰《箜篌引》。操曰朝鮮裡子高爾。

 【依琴 考築】依琴見敘事。揚方《箜篌賦序》曰:羽儀采綠承先軾,<韋支>裳起於造衣。箜篌祖琴,琴考築箏,作茲器於漢代,猶擬易之玄經。

 【宋女揮 吳妃引】《孫氏賦》曰:後夔正樂,唱引參列;宋女揮絲,秦娥撫節。吳妃引見錢溪注中。

[编辑]

 【晉鈕滔母孫氏《箜篌賦》】伊茲器之所起,實侯氏之所營;遠不假於琴瑟,顧無取於竽笙。爾乃陟九峻之層岩,晞承溫之朝日;剖嶧陽之孤桐,伐楚宮之椅漆。征班輸以造器,命伶倫以調律;浮音穆以遐暢,沉響幽而若絕。樂操則寒條早榮,哀曼則晨華朝滅。邈漸離之清角,超子野之白雪。思超梁甫,願登華岳,路險悲秦,道難怨蜀。遺逸悼行邁之離,秋風哀年時之速;淩危柱以頡頏,憑哀弦以躑躅。於是數轉難測,聲變無方,或拂搦以飄沉,或頓挫以抑揚;或散角以放羽,或攄征以聘商。

 【曹毗《箜篌賦》】嶧陽之桐,植穎岩標;清泉潤根,女蘿被條。爾乃楚班制器,窮妙極巧;龍身鳳頸,連翩杳窈;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其弦則烏號之絲,用應所任;體頸質朗,虛置自吟。

 【宋臨川康王劉義慶《箜篌賦》】侯牽化而始造,魯幸奇而後珍;名啟端於雅引,器荷重于吳君。等齊歌以無譬,似秦箏而非群。

[编辑]

 【梁簡文帝《賦得箜篌詩》】捩遲初挑吹,弄急時催舞;釧響逐弦鳴,衫回半障柱。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鐘第五

[编辑]

敘事

[编辑]

 《釋名》曰:鐘,空也。空內受氣多,故聲大。《白虎通》曰:鐘之為言動也。陰氣用事,萬物動成。《五經通義》曰:秋分之音也。《世本》曰:倕作鐘。(又出《山海經》曰:鼓延為鐘。)《爾雅》曰:大鐘謂之鏞,其中謂之剽,小者謂之棧。《周禮》曰:鳧氏為鐘,兩欒謂之銑。(鄭玄曰:故書欒作樂。杜子春云:銑,鐘口兩角也。)銑間謂之于,於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此四者,鐘體也。鄭司農云:于,鐘唇之上祛,鼓所擊處。)鐘懸謂之旋,旋蟲謂之幹,(旋屬鐘柄,所以懸也。鄭司農云:旋蟲者,旋以蟲為飾也。玄謂今之旋,有蹲熊、盤龍、辟邪之蟲。)鐘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枚間謂之景。(帶所以分其名。鄭司農雲,枚,鐘乳也。)凡鐘磬各有筍ね。寫鳥獸之形,大聲有力者以為鐘ね,清聲無力者以為磬ね。《釋名》云:橫曰巽,(與筍同)在上峻也;植曰ね,ね,舉也,從傍舉也。(《毛詩注》曰:設大板以飾ね,為懸為業。又曰:崇牙樹羽,並以飾為巽ね。)《尚書 大傳》曰:天子左五鐘,右五鐘。《樂葉圖征》曰:鐘有九乳。《三禮圖》曰:凡鐘十六枚,同為一巽ね為編鐘,特懸者謂之。《古今樂錄》曰:凡金為樂器有六,皆鐘之類也:曰鐘,曰,曰錞,曰鐲,曰鐃,曰鐸。如鐘而大。錞,錞於也,圓如椎頭,上大下小,所謂金和鼓也。鐲,鉦也,形如小鐘,軍行為鼓節,鐃如鈴而無舌,有柄而執之。鐸,如大鈴。古鐘名有大林之鐘,(見《國語》。)景鐘,(見《管子》。)九龍之鐘,(見《淮南子》。)十龍之鐘,(見《賈子》。)千石之鐘。(見《說苑》及相如《上林賦》。)

事對

[编辑]

 【生一 紀三】《樂葉圖征》曰:黃鐘生一,一生萬物,故君子鑠金為鐘。王粲《鐘銘》曰:紀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以加,氣齊允淑。

 【雷師 鳧氏】傅玄《歌詞》曰:雷師鳴鐘鼓,風伯吹笙簧;西母出穴聽,王父吟東廂。鳧氏見敘事。

 【周編 鄭抱】《周禮》曰:磬師掌考擊編鐘。《屍子》曰:鄭簡公謂子產曰:「飲酒之不樂,鐘鼓之不鳴,寡人之任也;國家之不乂,朝廷之不治,與諸侯交之不得志,子之任也。子無入寡人之樂,寡人無入子之朝。」自是已來,子產治鄭,城門不閉,國無盜賤,道無餓人。孔子曰:若鄭簡公之好樂,雖抱鐘而朝可也。

 【思武 錫文】《禮記》曰: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王子年《拾遺記》曰:帝顓頊居位,文德者則錫以鐘磬,武德者則錫以干戈。

 【左三 右五】戴延之《西征記》曰:洛陽大極殿前,左右各三銅鐘相對。大者三十二圍,小者二十五圍。《韓詩外傳》曰:古者天子,左右五鐘。將出,則撞黃金之鐘,而鐘皆應之。

 【旋蟲 繞獸】旋蟲見上敘事。陸《鄴中記》曰:銅鐘四枚,如鐸形,高二丈八寸。大面廣外一丈二尺,小面廣七尺。或作蛟龍,或作鳥獸,繞其上。

 【發鯨 ず雉】張衡《西京賦》:發鯨魚,鏗華鐘。薛綜注曰:海中大魚名鯨,海島又有大獸名蒲牢。蒲牢畏鯨魚,鯨魚一擊,蒲牢輒大鳴吼。凡鐘欲令聲大,故作蒲牢於上,以所擊之者為鯨魚。有篆刻文,故曰華鐘。《淮南子》曰:齊景公族鑄大鐘,撞之於庭下,效雉皆ず。許慎注:族,聚也。其鐘聲如雷震,雉皆應之。

 【二律 一ね】《左傳》曰: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注曰:肆,列也。懸鐘十六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三禮圖》曰:,鐘之大者也。形如鐘,但大耳。其在ね亦一名而已。

 【攻罪 銘勳】《樂葉圖征》曰:聖王祗承天定祿爵人者,不過其能。尊卑有位,位有物,物有宜。功成者賞,功敗者罰,故樂用鐘。宋均注曰:不過其能,謂量能授爵也。有罪,鳴鐘以攻之也。《國語》曰:晉克潞之役,秦來圖敗晉功。魏顆以身卻退秦於輔氏,親止杜回,其勳銘之景鐘。

 【萬鈞 千石】張衡《西京賦》曰:洪鐘萬鈞,猛ね趪々。薛綜注曰:洪,大也。三十斤曰鈞。《三輔黃圖》曰:始皇造ね高二丈,鐘小者千石。

 【兩欒 九乳】兩欒見敘事。《樂葉圖征》曰:君子鑠金為鐘,四時九乳。是以撞鐘以知君,鐘調則君道得,宋均注曰:九乳,法九州也。

 【母感 子鳴】《東方朔傳》曰:漢武帝時,未央宮殿前鐘無故自鳴,三夜三日不止。大怪之,召待詔王朔問之,朔對有兵氣。上更問東方朔,朔對曰:「王朔知其一不知其二。臣聞銅者土之子,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鳴。《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上曰:「應在幾日?」朔曰:「在五日內。」居三日,南郡太守上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上大笑,賜帛三十匹。

 【齊毀 魯鑄】《晏子春秋》曰:齊景公為大鐘,將懸之。仲尼、伯常騫、晏子三人俱來朝,皆曰鐘將毀。撞之果毀。公召三子問之。晏子曰:「鐘大非禮,是以曰將毀。」仲尼曰:「鐘大懸下,其氣不得上薄,是以曰將毀。」伯常騫曰:「今日庚申,雷日也,陰莫勝於雷,是以曰將毀。」《慎子》曰:魯莊公鑄大鐘,曹入見曰:「今國褊小而鐘大,君何不圖之。」

 【霍山文 江水字】何法盛《晉中興書》曰:義熙十一年,霍山崩毀,出銅鐘六枚。上有文,科鬥書,人莫能識。又《虞喜志林》曰:吳時于江水中得鐘,有百餘字。募求讀者,竟無人曉。

 【吳劄去 杜蕢入】《左傳》曰:吳公子劄自衛如晉,將宿于戚。聞鐘聲焉,曰:「異哉!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君又在殯而以樂乎?」遂去之。《禮記》曰:智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

 【鳴三日 聞百里】鳴三日見上母感注。《漢官儀》曰:高祖廟鐘十枚,撞之聲聞百里。

[编辑]

 【漢賈誼《ね賦》】妙雕文以刻鏤兮,象巨獸之屈奇兮;戴高角之峨峨,負大鐘而顧飛。美哉爛兮,亦天地之大式。

[编辑]

 【後漢王粲《蕤賓鐘銘》】有魏匡國,成功允章;格于上下,光于四方。休征時序,人說時康;造茲衡鐘,有命自皇。三以紀之,六以平之,厥量孔嘉,厥齊孔時。音聲和協,人德同熙,聽之無射,用以啟期。

 【後魏溫子升《鐘銘》】宮商遞變,律呂相生;立號則起,從革以成。調之必應,擊而不橫;銅盤韻響,火鳥和聲。出入成則,明宵有數。

 【岑文本《太極殿前鐘銘》】夫金之為德,冠五材以稱寶;鐘之為器,諧八音而表節。成物兼于軍國,致用適於洪纖,故習戎者用之以警眾,司曆者俟之以考辰,其由來也尚矣。粵以貞觀之十四載,歲在上章,乃詔工者鳧氏。鑠銅為鐘,陳諸路寢之庭,以紀壺人之節。爾乃邛都作貢,虞倕騁神,六齊不忒,四時合度。大小允窕扌瓠之中,清濁得舒疾之和。聲隨曉唱,則貴賤有序;回應漏盡,則士庶知禁。同夏後之喻義,異周王之鮮財。加以搏采故實,無忘彝典;股肱之績必紀,爪牙之功是勒。永貽懿範,被之無疆。

磬第六

[编辑]

敘事

[编辑]

 《世本》曰:無句作磬。(《樂錄》又曰磬叔所造,未知孰是。無句,堯臣也。)《五經要義》曰:磬,立秋之樂也。《白虎通》曰: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爾雅》曰:大磬謂之ね,徒擊磬謂之[B121]。(郭璞曰:磬形似犁,以玉石為之。)《周禮》曰:磬人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為一。《三禮圖》曰: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ね,謂之編磬。《周禮注》曰:在東方曰笙磬,在西方曰頌磬。(笙,生也。頌作庸。庸,功也。)古磬名有離磬、(見《禮記》。)湘陰之磬。(見《漢武內傳》:西王母侍女成花君所拊。)出磬石有泗濱、(《尚書》曰:泗濱浮磬。)九真浮岳、(見劉欣期《交州記》。)小華之山、涇水鳥危之山。(並見《山海經》。)

事對

[编辑]

 【泗濱 瀛上】《尚書》曰:徐州,泗濱浮磬。孔安國曰:泗水中見石可以為磬也。王子年《拾遺記》曰:浮磬即瀛洲也。上有青石,可為磬。磬長一丈而輕若鴻毛。

 【懸石 浮金】王韻之《始興記》曰:懸下流有石室,內有懸石,扣之聲若磬,響十餘里。郭子橫《洞冥記》曰:漢武帝起招仙閣于甘泉宮西,其上懸浮金輕玉之磬。

 【禹懸 夔拊】《淮南子》曰:禹以五音聽政,懸鐘鼓磬鐸,置召以待四方之土。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喻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告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告寡人者搖召。《呂氏春秋》曰:堯命夔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舞百獸。孔注《尚書》曰:拊,擊也;石,磬也。

 【鳥應 獸舞】《東觀漢記》曰:王阜為重泉令,鸞鳥集學宮,阜擊磬而舞。《尚書》曰: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魯堂 漢閣】《漢書》:魯恭王好修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宮室。聞鐘磬琴瑟之音,遂不復壞。漢閣見浮金注。

 【山陽石 水上金】《山海經》曰:鳥危之山,其陽多磬石。郭子橫《洞冥記》曰:漢武帝懸浮金輕玉之磬。浮金者,自浮于水上;輕玉者,其質貞明而輕也。

 【賓媚賂晉 藏文告齊】《左傳》曰: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玉磬。《國語》曰:魯饑,臧文仲以玉磬如齊以糴。

鼓第七

[编辑]

敘事

[编辑]

 《風俗通》曰:鼓者,郭也。春分之音,萬物皆鼓甲而出,故謂之鼓。《易》曰:鼓之以雷霆,則其所象也,不知誰之所造。《禮記》曰:伊耆氏蕢桴土鼓。《三禮》曰:夏後足鼓,殷人置鼓,(置作植,亦作樹。)周人懸鼓。《周禮》曰:以雷鼓鼓神祀,(鄭玄曰:雷鼓八面。)以靈鼓鼓社祭,(靈鼓六面,社祭地。)以路鼓鼓鬼享,(路鼓四面,鬼享,享宗廟。)以鼖鼓鼓軍事,(大鼓為{卉鼓},長八尺。)以鼓鼓役事,(鼓長一丈二尺。)以晉鼓鼓金奏。(晉鼓長六尺六寸。)又曰:王執路,侯執{卉鼓},將軍執晉鼓,師帥執提,旅帥執鼙。《易通卦驗》曰:冬至鼓用馬革,圓徑八尺一寸;夏至鼓用牛皮,圓徑五尺七寸(鄭玄注曰:馬,坎類;牛,離類。)《爾雅》云:小鼓謂之應。《纂要》曰:應鼓曰鞞鼓,亦曰鼓。(音胤,亦曰田鼓。胤者,引也,言先擊鼓以引大鼓也。又見《三禮圖》。)樂之所成曰鞉鼓。(一作鞀。見《毛詩》。)大鞀謂之麻,小鞀謂之料,徒擊鼓謂之□。(見《爾雅》。)又有鼉鼓、(見《毛詩》。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曰:建靈鼉之鼓。)鷺鼓、鶴鼓、(《毛詩》曰:振振鷺鷺於飛,鼓咽咽。又曰:鷺者,鼓精也。《古今樂錄》及《吳錄》曰:吳王夫差移于建康之宮。南門有雙鶴,從鼓中而飛,上入雲中。)玉鼓、(見《春秋緯》。)布鼓、(見《西漢書 王遵傳》。)銅鼓、(見《馬援傳》。)石鼓、(見鄧德明《南康記》。)聖鼓、(王韶之《始興記》曰:秦鑿楊山,桂楊縣閣下鼓便自奔逸。息于臨武,遂之始興,洛陽,遂名聖鼓。今臨武有聖鼓城。)節鼓、(傅玄有《節鼓賦》。)鞉料鼓。(《樂錄》曰:鞀如鼓而小,執其柄搖,其耳傍邊自相擊而鳴。《爾雅》曰:小鞉曰料。今並而稱之。)馬上之鼓曰提鼓。(見《周禮》:有木可提執。)施于朝曰登聞鼓,(堯置敢諫鼓,即此也。)施於府寺曰朝晡鼓,在村墅曰χ鼓,(χ一作桴,謂擊鼓物。)在邊徼曰警鼓。崔豹《古今注》曰:漢有黃門鼓吹,一名樓車。《古今樂錄》曰:鼓吹有龍頭大岡,中鼓獨揭、小鼓。(皆有品秩。天子以賜臣下及軍旅用之。)

事對

[编辑]

【殷樹 周懸】並見敘事。

 【擊玉 獻銅】《春秋孔演圖》曰:有人叩金豐,擊玉鼓,駕六龍。《虞喜志林》曰:建武二十四年,南郡男子獻銅鼓,有銘。

 【廟西 座左】《禮記》曰:廟堂之上,樽在阼,犧樽在西。廟堂之下,懸鼓在西,應鼓在東。吳質《答曹植書》曰:近者之歡,實蕩鄙心;秦箏發徽,二人迭奏。塤蕭擊于華幄,靈鼓動于座左。

 【豫章伐木 交趾鑄銅】盛弘之《荊州記》曰:始興郡山陽縣有豫木,本徑可二丈,名為聖木。秦時伐此木為鼓顙。鼓顙成,忽自奔逸,北至山陽。范曄《後漢書》曰:馬援好騎,善別馬名。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進上。

[编辑]

 【晉陸士衡《鼓吹賦》】宮備眾聲,體僚君器,飾聲成文,雕音作蔚,響以形分,曲以和綴。放嘉樂於會通,宜萬變於觸類;適清響以定奏,期要妙于豐金;邈拊搏之所管,務憂曆之為最。

[编辑]

 【梁劉孝威《賦得鳴應令詩》】雜扇雖俱斂,交行忿自分;轉袖時繞腕,揚履自開裙。

 【梁蕭琛《詠鞞應詔詩》】抑揚動雅舞,擊享逗和音;卻馬既雲在,將帥止思心。

簫第八

[编辑]

敘事

[编辑]

  《風俗通》曰: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白虎通》曰:簫者,中呂之氣也。《易通卦驗》曰:簫,夏至之樂。《五經通義》曰:編竹為之,長尺有五寸。《博雅》曰: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曰:無底者謂之洞簫。有雅簫,長四寸;頌簫,長尺二寸。古之善吹簫,有秦女弄玉,仙人蕭史,(見《列仙傳》。)漢元帝、(能吹簫。見《漢書》。)靈帝。(見謝承《後漢書》。)

事對

[编辑]

 【七數 九成】《易通卦驗》曰:夏至之樂以簫。鄭玄注曰:簫亦管也,形似鳳翼。鳳,火禽也,火數七。夏時又火用事。《尚書》曰:簫韻九成,鳳凰來儀。

 【帶牙 編竹】王褒《洞簫賦》曰:班匠施巧,夔襄准法;帶以象牙,扌昆其會合。《五經通義》曰:簫者編竹。見上。

 【象鳳 致鶴】象鳳見上。劉向《列仙傳》曰:簫史者,秦繆公時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其後隨鳳去。故秦人作鳳女祠于雍宮,代有簫聲云。

 【魚瞰 鳳飛】王褒《洞簫賦》曰:蟋蟀尺蠖,跂行喙息;螻蟻蜓,蟬蟬羽々。遷延徙迤,魚瞰雞睨;垂喙蜿轉,瞪瞢忘食。鳳飛見上。

 【薊宅 張墓】葛洪《神仙傳》曰:薊子訓少嘗仕郡,人莫知其道,三百餘年,容色不老。及死,殯之宿昔,棺訇然作雷電音,光照宅宇,見棺蓋飛在庭,棺中無復人,但餘履爾。須臾,聞陌上有人馬及簫鼓聲。蕭方等《三十國春秋》曰:涼州人胡安據盜發掠州人張駿墓,見駿貌如生。得赤玉簫、紫玉笛。

 【越宮 吳市】《呂氏春秋》曰:客有以吹籟見越王者,上下宮商和。而越王不喜,或為之野音。而王反說之,亦有如此者,要在好之而已。《廣雅》曰:籟謂之簫。《史記》曰:伍子胥鼓腹吹簫,乞食于吳市中。

[编辑]

 【漢王褒《洞簫賦》】原夫簫幹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幸得諡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啾必唧而將吟兮,行钅甚钅任以和羅;風洪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翩綿連以牢落兮,漂乍棄而為它;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氾濫,並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聲,則清靜懨愜,順敘卑述,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故其武聲,則若雷霆,鞫佚豫以沸忄胃;其仁聲則若凱風,紛披容與而施惠。或雜遝以聚斂兮,或拔扌殺以奮棄;悲愴恍以惻忄或兮,持恬淡以緩肆。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哀悁悁之可懷兮,良覃々而有味。故饕餮者聽之而廉隅,狠戾者聞之而不懟。剛毅強反仁恩兮,延逸豫戒其失;鐘期牙曠悵然而愕立,杞梁之妻不能為其氣。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囂頑朱均協復慧兮,桀蹠鬻博;儡以頓悴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禦而可貴。

[编辑]

 【梁劉孝儀《詠簫詩》】危聲合歌鼓,絕弄混笙篪;管僥知氣促,敘動覺唇移。蕭史安為貴?能令秦女隨。

笙第九

[编辑]

敘事

[编辑]

 《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以受簧也。《白虎通》曰:笙之言施也,牙也。萬物始施而牙,太簇之氣也。《說文》曰: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有十三簧,象鳳之聲。《世本》曰:隨作笙。(《禮記》曰:女媧之笙簧。)《爾雅》曰: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白虎通》曰:笙有七政之節焉,有六合之和焉。天下樂之,故謂之笙。古之善吹笙者,有王子晉、(見《列仙傳、周靈王、太子》。)董雙成、(見《漢武內傳、西王母侍者》。)漢桓帝、(見《東觀漢記》。)魏杜夔。(見《魏志》。)

事對

[编辑]

 【珠垂 玉振】潘嶽《笙賦》曰:明珠在朱,若銜若垂。王廙《笙賦》曰:金清而玉振。

 【離鴻 別鶴】潘嶽《笙賦》曰:荊王喟其長吟,楚妃歎而增悲,夫其淒唳辛酸。嚶嚶關關,若離鴻之鳴子也。王廙賦曰:親眺遠遊,登山送離。發千里之長思,詠別鶴于路歧。

 【通氣 和神】蔡邕《月令章句》曰:季秋之月上丁,入學習吹,所以通氣也。管簫笙竽塤篪,皆以吹鳴者也。許慎《說文》曰:舜祠下得笙、玉管。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凰來儀。

 【達陰陽 移風俗】邯鄲綽《五經析疑》曰:夫笙者,法萬物始生,導達陰陽之氣,故有長短黃鐘之始象法鳳凰。王廙《笙賦》曰:直而不倨,曲而不悱,疏音簡節,樂不乃妙,足可以易俗移風,興洽至教。弘義著於典謨兮,歷萬代而彌劭。

[编辑]

 【晉潘嶽《笙賦》】河汾之寶,有曲沃之懸匏焉;鄒魯之珍,有汶陽之孤筱焉。若乃綿蔓紛敷之麗,浸潤靈液之滋;固眾作者之所詳,餘可得而略也。徒觀其制器也。審洪纖,面短長;列生幹,裁熟簧。設宮分羽,經征列商。基黃鐘以舉韻,望儀鳳以擢形;寫皇翼以插羽,摹鸞音以厲聲。於是乃有始泰終約,前榮後悴,激憤於今賤,永懷於故貴。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而掩淚,援鳴笙而將吹,先盟噦以理氣。或按衍夷靡,或竦勇剽急;或既往而不反,或已出而復入。徘徊布,渙衍葺襲。舞既蹈而中輟,節將撫而不及。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詠園桃之夭夭,歌棗下之纂纂。歌曰:朱實離離,宛其死矣,化為枯枝。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空諡為。爾乃引飛龍,鳴鵾雞,雙鴻翔,白鵠飛;子喬輕舉,明君懷歸。荊王喟其長吟,楚妃歎而增悲。新聲變曲,奇韻橫逸;縈纏歌鼓,網羅鐘律。爛熠龠以放豔,郁蓬勃以氣出。秋風詠于燕路,天光重於朝日。大不逾宮,細不過羽。唱發章夏,導揚韶武;協和陳宋,混一齊楚。邇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序。

 【晉王廙《笙賦》】其制器也,則取不周之竹,曾城之匏;生懸崖之絕嶺,邈崛以崇高。延修頸以亢首,獻瑤口之陸離;舞靈蛟之素鱗,銜明珠於帶垂。

 【晉夏侯湛《笙賦》】嗟萬物之殊觀,莫比美乎音聲;總眾異以合體,匪求一而取成。雖琴瑟之既麗,猶靡尚乎清笙。爾乃抑揚噓吸,或協或吹;ㄓ拈挹按,同覆互移。初進飛龍,重繼鵾雞;振引合和,如會如離。若夫纏綿約殺,足使放達者羞察。通豫平曠,足使廉規者棄節;沖虛冷澹,足使貪榮者退讓;開明爽亮,足使慢惰者進謁。豈眾樂之能倫,邈奇特而殊絕。

 【陳顧野王《笙賦》】聲流洛渚,器重汾陽。協歌鐘於宿夕,詠月扇于繞梁;同離鴻於流征,會別鶴于清商。

[编辑]

 【梁陸罕《詠笙詩》】管清羅袖拂響,合絳唇吹;人情應節轉,逸態逐聲移。所美周王子,弄羽一參差。

 【梁沈約《詠笙詩》】彼美實枯枝,孤筱定參差;鵾雞已嘲哲,棗下復林離。本期王子宴,甯待洛濱吹。

 【楊希道《詠笙詩》】短長插鳳翼,洪細摹鸞音;能令楚妃歎,復使荊王吟。切切孤竹管,來應雲和琴。

笛第十

[编辑]

敘事

[编辑]

 《風俗通》曰:笛,漢武帝時丘仲所作也。(又按:宋玉有《笛賦》:玉在漢前,恐此說非也。又,馬融《長笛賦》云:近代雙笛從羌起。)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於雅正也。長一尺四寸,七孔。笛音一定,諸弦歌皆從笛為正。笛之所出,有雲夢之竹,(見魏文《與吳質書》。)衡陽之幹。(見宋玉《笛賦》。)柯亭之竹。(見伏滔《長笛賦》。)古之善吹笛者,有馬融、(見融《自敘》。)游楚、(見《魏志》。)宋衤韋、(見《世說》。衤韋,石崇綠珠弟子。)桓子野及奴顧。(見《語林》。)

事對

[编辑]

 【奇寶 良幹】宋玉《笛賦》曰:芳林皓幹,有奇寶兮;博人通明,樂斯道兮。李尤《笛銘》曰:剡削長幹,三孔修長;流離浩蕩,壯士抑揚。

 【昭華 柯亭竹】《西京雜記》曰: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府庫,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笛長二尺三寸,六孔,銘曰「昭華之」。伏滔《長笛賦序》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長笛,傳之耆老,雲蔡邕所制也。初,邕避難江南,宿于柯亭之館,以竹為椽。邕仰而盼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奇聲獨絕,歷代傳之,以至於今。

 【攄憤 滌邪】蔡邕《瞽師賦》曰:天何蒙味之瞽兮,心窮忽以郁伊;目冥冥而無暸兮,嗟懷煩以愁悲。撫長笛以攄憤兮,氣轟鍠以橫飛。滌邪見敘事。

 【諭意 暢神】馬融《長笛賦》曰:可以通靈感物,寫神諭意;致誠效志,率作興事。伏滔《長笛賦》曰:雲禽為之婉翼,泉覃為之躍鱗;遠可以通靈達微,近可以寫情暢神。

 【激朗 清哀】馬融《長笛賦》曰:彷徨縱肆,曠氵養敞罔,老莊之概也。溫直優毅,孔孟之術也。激朗清厲,隨光之介也。陶潛《閒情賦》曰:起攝帶以伺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明,遠笛鳴而清哀。

 【雜引 奇曲】沈約《宋書》曰:晉太始十年,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張華,令郝玉鼓箏,宋同吹笛,以為雜引相和。宋玉《笛賦》曰:招伯奇于涼陰,追申子于晉城。夫奇曲雅樂,所以禁淫也;錦繡黼黻,所以禦寒也。

 【寫神 怡志】寫神見上諭意注。伏滔《長笛賦》曰:達足以協德宣猷,窮足產怡志保身;兼四德而稱雋,故名流而器珍。

 【水龍鳴 雲禽婉】馬融《長笛賦》曰: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雲禽婉見上暢神注。

 【納雅正 雪垢滓】納雅正見敘事。馬融《長笛賦》曰:可以致誠效志,率作興事;溉滌污穢,澡雪垢滓。

 【離南楚 出西涼】宋玉《長笛賦》云:八音和調,咸稟受兮;善善不衰,為時保兮;絕鄭之遺,離南楚兮;美風洋洋,而暢茂兮。李尤《笛銘》曰:出自西涼,流離浩蕩。

[编辑]

 【楚宋玉《笛賦》】余嘗觀于衡山之陽,見奇筱異幹,罕節簡枝之叢生也。其處磅唐千仞,絕溪陵阜,崇崛萬丈,磐石雙起;丹水湧其左,醴泉流其右。師曠將為陽春北鄙白雪之曲,取其雄焉;宋意將送荊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於是天旋少陰,白日西靡;命嚴春,使午子,延長頸,奮玉手,ゼ朱唇,曜皓齒,頳顏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征。

 【後漢馬融《長笛賦》】融既博覽典雅,精核數術,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為督郵,無留事,獨臥郿縣平陽鄔中。有洛客舍逆旅,吹笛。融去京師逾年,暫聞甚悲而樂之,作《長笛賦》。其詞曰:惟{鐘}籠之奇生兮,于終南之陰崖;托九成之孤岑,臨萬仞之石溪。是以間介無蹊,人跡罕到;猿隹晝吟,鼯鼠夜叫。於是放臣逐子,棄妻離友,攢乎下風,收精注耳。夔襄比律,子野協呂,十二畢具,黃鐘為主。詳觀夫曲引之繁會聚雜,何其富也;紛葩爛熳,誠可喜也;波散廣衍,實可異也。律呂既和,哀聲亦降,曲終闋盡,余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慨疊重。上擬法于韶簫南龠,中取度于白雪綠水,下採制于延露巴人。于時綿駒吞聲,伯牙毀弦,匏巴輟柱,師襄弛懸。近代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巳;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京房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

 【陳傅糸宰《笛賦》】貞筠翠節,冒霜停雪;江潭薦竿,巴人所截。五音是備,六孔斯設,殊響抑揚,似出平陽。曲凝高殿,聲幽洞房。既逐舞而回袖,亦將歌而繞梁;忽從弄而危短,乍調吹而柔長。於是時也,趙瑟輟謳,齊竽息唱,見象筵之說耳,聽清笛之廖亮。

[编辑]

 【陳周弘讓《賦長笛吐清氣詩》】商聲傳後出,龍吟鬱前吐;情斷山陽舍,氣咽平陽塢。胡騎爭北歸,偏知別鄉苦;羈旅情易傷,零淚如交雨。

 【陳賀徹《賦得長笛吐清氣詩》】胡關氛霧侵,羌笛吐清音;韻切山陽曲,聲悲隴上吟。柳折城邊樹,梅舒嶺外林;方知出塞虜,不憚武溪深。

 【隋姚察《賦得笛詩》】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鵾弦時莫並,鳳管還相向。隨歌響更發,逐舞聲彌亮;宛轉度雲窗,逶迤出黼帳。長隨畫堂裡,承恩舞所讓。

【劉孝孫《詠笛詩》】涼秋夜笛鳴,流風韻九成;調高時慷慨,曲變或淒清。征客懷離緒,鄰人思舊情;幸以知音顧,千載有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