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州重修儒學先師廟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劍川州重修儒學先師廟記
作者:李元陽 
本作品收錄於《中谿家傳彙稿/卷07

劍川州諸生來告曰:吾州,鶴慶之屬邑也。建學自皇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守長以時葺之,其名可見者,李必昻、方啓念、林資深也。州僻在滇之西陲,創建之初,易學左廢寺爲宣聖廟,百爲草率,惟務苟完。繼而葺者,因陋就簡而已。且位置乖宜,坐戍向辰,堪輿家以謂不利於仕進,雖術者之言,不足深信,然以二百年內事驗之,無不符合者。嘉靖壬戍,今守越侯民牧始來謁廟學,顧瞻屋字,徘徊太息曰:州也者,子男之邦也。春秋有事於夫子,駿奔走,執籩豆,躋躋在列,而廟貌阜陋,衢道湫隘,則何以奉揚文治,以淑邦之人士乎?顧今未可猝辦,姑徐圖之。明年,學憲薛公檄有司修提調之職,侯卽命鉤考簿書,徵理膳夫射器之積餘,得銀若干,復捐一嵗之俸,以給匠石。教官君承恩亦并志壹慮,出貲以相之。州之耆民慕義而來者,各出錢米有差,資以召匠巿材,揆日庀事。侯教護屬功,而課其章程,乃增作新殿,改方位於朝巽,用愜輿情。棟杗豐碩,櫺檻顯敞,飛榱步簷,周於四阿。廊廡森森,戟櫺肅肅,階槭唐甓,亷緽高固,璧泮橋門一與殿稱。杇墁彤髹,必堅必良。因舊殿之才,以安啟聖。啟聖之舊,以爲講堂。名宦鄕賢,未嘗有位,則取舊廡而爲五祠。文事武備,不可忽諸,則闢隙地而爲射圃。物無微而不惜,禮無微而不舉。凡制之舊有者無弗新,而其所無者罔不備新。工旣訖,復修明倫堂、敬一亭,左右兩齋,仆者起之,缺者補之,剥蝕者飭治之,廟學於是燁然一新。賦役有度,民不知勞。以癸亥夏經始,明年夏告成,邦侯之功,斯爲大矣。願有述焉,以詔來者。陽乃爲之言曰:古者有學而無廟,后世有廟而無學。我國家因而推用之,廟學並建,日以盛大。賢守令有意於民事者,必先用力於廟學,謂之知本。夫廟者,所以表道統之傳之所自,學者,所以續其傳於不窮也。求聖賢於千載之上,彷彿其形容,以端其嚮道焉,所係不已重乎?然今之所謂學,惟工進取之文,而於所謂道,渺乎不相關涉,然則文與道若是判乎?夫道者,文之所自出;文者,載道之器也。自世之學者,以功利浸漬其腹心,不知道爲何物,其於六經、孔、孟之說,敷衍凑合而爲文,以要場屋之利,一時有司手眼,不皆聖賢以爲眞才而取之,裒然充貢,而不知其得於剽掠潛竊之餘,而非其實也。夫也,此仕進而欲天下之善治,不亦難乎?嗚呼!文運世道,於此良可慨矣。有志之士,欲追尋孔、孟之墜緒,以自致於道,初無難者,亦惟滌去舊染,以登高明之域,其幡然之機,在我之一念而已如此。今曰革故而易以新之意,蓋在此而不在彼者矣,土木云乎哉!侯字某,貴竹人,起家鄕貢進士。蒞劍川,多善政,作廟學,其一事也。其督工採木,不辭供億之費,如耆民趙達及慕義人姓氏,並著於碑陰云。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