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实践 实现预想的结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反复实践 实现预想的结果
铁道兵某部九连四班
1971年3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们班在隧道施工中负责爆破工作。刚接受这项任务时,有些同志把爆破看得很简单,认为整天过手的尽是些雷管、炸药,只要敢装药敢放炮就行了。以后事实告诉我们,要真正把炮放好并不那么容易。一次,我们爆破隧道的断面,结果,该炸的地方没有完全炸掉,不该炸的地方却炸掉了。打混凝土时,不得不在多炸的地方把运出去的石头再运回来补填,在少炸的地方进行补炮再炸。这么轰轰补补,浪费了很多劳力和时间。

失败的教训引起了我们深思。为什么看来很容易做的工作,做起来却不容易呢?毛主席教导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性。爆破工作也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不去细心摸清它的性质和规律,在实践中就会失败。我们进行了分析,发现多炸和少炸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装药时没有区别石质的好坏,一律装同样多的药,所以,石质松的地方炸多了,石质坚硬的地方炸少了。以后我们就在石质坚硬的地方多打炮眼、多装药,在石质松的地方少打炮眼少装药,效果很好,使成炮率由百分之五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展。

工程步步推进,石质不断变化。实践常常给我们爆破工作提出新的问题。不久,隧道施工由山边进行到山里,我们还按在山边爆破的方法办,结果成炮率逐渐下降。一次,我们装了八十多个炮,有四十多个炮象开了口的鞭炮——嗤掉了。为什么在同一个山上施工,用同样的办法爆破,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呢?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的教导,认识到,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了的情况来确定工作方法,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想,实践是掌握事物规律的唯一方法,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不怕挫折,就不愁山里的硬石炸不下来。我们白天在工地边干边分析,晚上回来就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研究。后来,我们从爆破一块孤石上得到了启发。炸孤石,一公斤炸药就能炸三立方米,而炸隧道断面才炸一立方米。这说明,石头炸得多与少,同石头的临空面多少有关系。山边石头之所以好炸,是因为石头裂隙多,临空面有几个。山里面石头不好炸,主要是因为临空面只有一个,加上山上压力大,石头结构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就在增加隧道断面临空面上想办法。在讨论会上,人人想办法。根据同志们提出的各种不同方法,我们都一一做了试验。我们在反复实践中,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为分析、总结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每放一次炮就总结一次。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了先在隧道断面中心炸一个长方形的洞,然后再炸周围石头的爆破方法。通过试验,效果很好,为国家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快了施工速度。我们认识到: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敢于实践,不怕挫折,就没有认识不了的事物和攻不克的难关。

放炮这工作,不能怕苦怕累,否则,就放不好炮。我们在放炮中,经常出现几个不响的炮,同志们管这叫“瞎炮”。我们想,如果找出发生“瞎炮”的原因,避免出“瞎炮”,不就能为国家节省炸药、提高爆破效率吗?要找出“瞎炮”的原因,就要把“瞎炮”抠出来研究分析,可是有人不敢这样做。我们学习光辉的“老三篇”,马上觉得这种思想不对头。怕苦怕死,不就是资产阶级的“私”字作怪吗?“私”字多一分,为革命敢于实践的劲头就少一分。关键时刻思想不过硬,这怎么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不行!同志们怀着忠于毛主席的一颗红心,不管炮眼多高,都要攀登上去细心观察。共产党员卢庭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用手抓住突出的岩石,攀上隧道断面陡壁,仔细地检查每个瞎炮的炮眼,由于岩石松动,摔了下来。这时,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会儿,换一个人上去。他说,“为革命摔一下怕什么!”他又向陡壁攀去,决心弄个水落石出。我们经过反复调查,找出了发生“瞎炮”的主要原因:炮眼是由带水针风枪打的,在装药时由于有的炮眼的水没有排净,炸药雷管受潮失效。以后我们装药时,首先把每个炮眼的水吹干,选择干燥的炸药雷管装,这样一来瞎炮就逐渐减少了,成炮率也逐渐上升到百分之九十八。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于实践,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

几年来,我们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隧道爆破,由被动变主动,逐步掌握了隧道爆破的规律。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才能够完成。“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变失败为胜利,逐步掌握事物的规律,实现预想的结果。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