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義/09.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說卦卷九

說卦第九。

[疏]正義曰:《說卦》者,陳說八卦之德業變化及法象所為也。孔子以伏犧畫八卦,後重為六十四卦,八卦為六十四卦之本。前《繫辭》中略明八卦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又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然引而伸之,重三成六之意,猶自未明;仰觀俯察,近身遠物之象,亦為未見。故孔子於此,更備說重卦之由,及八卦所為之象,故謂之《說卦》焉。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乾坤《文言》在二《繫》之後,《說卦》之前。以《彖》、《象》附上下二《經》為六卷,則上《繫》第七,下《繫》第八,《文言》第九,《說卦》第十。輔嗣之《文言》分咐《》、《》二卦,故《說卦》為第九。

[疏]正義曰:「昔者聖人」至「以至於命」,此一節將明聖人引伸因重之意,故先敘聖人本制蓍數卦爻,備明天道人事妙極之理。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幽,深也。贊,明也。蓍受命如向,不知所以然而然也。

[疏]「昔者」至「生蓍」。○正義曰: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聰明叡知,謂之聖人。此聖人即伏犧也,不言伏犧而云聖人者,明以聖知而製作也。且下《繫》巳云「包犧氏之王天下也,於是始作八卦」,今言「作《易》」,言是伏犧,非文王等。凡言「作」者,皆本其事之所由,故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聖人作《易》,其作如何以此聖知深明神明之道,而生用蓍求卦之法,故曰「幽贊於神明而生蓍也」。○注「幽深也」至「然也」。○正義曰:幽者,隱而難見,故訓為深也。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為明也。「蓍受命如向,不知所以然而然」者,釋聖人所以深明神明之道,便能生用蓍之意,以神道與用蓍相協之故也。神之為道,陰陽不測,妙而無方,生成變化,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蓍則受人命令,告人吉凶,應人如向,亦不知所以然,而然與神道為一,故《繫辭》云「蓍之德員而神」,其受命如向,亦《繫辭》文也。

參天兩地而倚數,參,奇也。兩,耦也。七、九陽數,六、八陰數。

[疏]「參天」至「倚數」。○正義曰:倚,立也。既用蓍求卦,其揲蓍所得,取奇數於天,取耦數於地,而立七、八、九、六之數,故曰「參天兩地而倚數也」。○注「七九陽數」。○正義曰:先儒馬融、王肅等解此,皆依《繫辭》云:「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為五位相合,以陰從陽。天得三合,謂一、三與五也;地得兩合,謂二與四也。鄭玄亦云天地之數備於十,乃三之以天,兩之以地,而倚?大演之數五十也。必三之以天,兩之以地者,天三覆,地二載,欲極於數,庶得吉凶之審也。其意皆以《繫辭》所云「大演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明用蓍之數。下云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為大演即天地之數。又此上言「幽贊於神明而生蓍」,便云「參天兩地而倚數」,驗文准義,故知如此。韓康伯注《繫辭》云「大演之數五十」,用王輔嗣意。云《易》之所賴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用與不用,本末合數,故五十也。以大衍五十,非即天地之數,故不用馬融、鄭玄等說。然此倚數生數,在生蓍之後,立卦之前,明用蓍得數而布以為卦,故以七、八、九、六當之。七、九為奇,天數也;六、八為耦,地數也,故取奇於天,取耦於地,而立七、八、九、六之數也。何以參兩為目奇耦者?蓋古之奇耦,亦以三兩言之。且以兩是耦數之始,三是奇數之初故也。不以一目奇者,張氏云以三中含兩,有一以包兩之義,明天有包地之德,陽有包陰之道,故天舉其多,地言其少也。

觀變於陰陽而立卦。卦,象也。蓍,數也。卦則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擬象陰陽變化之體;蓍則錯綜天地參兩之數,蓍極數以定象,卦備象以盡數,故蓍曰「參天兩地而倚數」,卦曰「觀變於陰陽」也。

[疏]「觀變」至「立卦」。○正義曰:言其作《易》聖人,本觀察變化之道,象於天地陰陽而立乾坤等卦,故曰「觀變於陰陽而立卦」也。○注「卦則雷風」。○正義曰:「卦則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擬象陰陽變化之體」者,此言六十四卦,非小成之八卦也。伏犧初畫八卦,以震象雷,以巽象風,以艮象山,以兌象澤。八卦未重,則雷風各異,山澤不通,於陰陽變化之理,未為周備,故此下云「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注云「八卦相錯,變化理備,於往則順而知之,於來則逆而數之」是也。知非八卦者,先儒皆以《繫辭》論用蓍之法,云:「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者,謂用蓍三扐而布一爻,則十有八變為六爻也。然則用蓍在六爻之後,非三畫之時。蓋伏犧之初,直仰觀俯察,用陰陽兩爻而畫八卦,後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然後天地變化,人事吉凶,莫不周備,縕在爻卦之中矣。文王又於爻卦之下,繫之以辭,明其爻卦之中吉凶之義。蓍是數也,《傳》稱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然則數從象生,故可用數求象,於是幽贊於神明而生蓍,用蓍之法求取卦爻以定吉凶,《繫辭》曰「天生神物,聖人則之,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是也。《繫辭》言伏犧作《易》之初,不假用蓍成卦,故直言仰觀俯察,此則論其既重之後,端策布爻,故先言生蓍,後言立卦。非是聖人幽贊元在觀變之前。

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剛柔發散,變動相和。

[疏]正義曰:既觀象立卦,又就卦發動揮散,於剛柔兩畫而生變動之爻,故曰「發揮於剛柔而生爻」也。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命者,生之極,窮理則盡其極也。

[疏]「和順」至「性命」。○正義曰:蓍數既生,爻卦又立,《易》道周備,無理不盡。聖人用之,上以和協順成聖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斷人倫之正義。又能窮極萬物深妙之理,究盡生靈所稟之性,物理既窮,生性又盡,至於一期所賦之命,莫不窮其短長,定其吉凶,故曰「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也。○注「命者」至「極也」。○正義曰:命者,人所稟受,有其定分,從生至終,有長短之極,故曰「命者,生之極」也。此所賦命乃自然之至理,故「窮理則盡其極」也。

[疏]正義曰:「昔者」至「成章」,此節就爻位明重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