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农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和工农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辽宁省新金县“五·七”干校
1969年10月2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创办“五·七”干校,是国家机关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五·七”干校办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为学员联系群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有些学员由于过去受大叛徒刘少奇“群众落后论”的毒害较深,长期脱离群众。因此,“整天围着工农转,不知老师在身边”,虽然身在工农群众之中,心却在工农群众之外。如何帮助学员真正密切联系群众,接受工农群众的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是干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这样做的。

帮助学员“把立足点移过来”[编辑]

毛主席说:“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厂农村去,结果是有的有收获,有的就没有收获。这中间有一个立场问题或者态度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为了从世界观上解决问题,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的教导,紧抓一个“移”字。

我们干校有一部分农业工人。有一个连队的一些学员,认为向农业工人学技术有可学的,学政治思想没什么可学的,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和农业工人劳动在一起,话说不到一起;生活在一起,心想不到一起。我们就组织他们批判了“群众落后论”,挖了轻视群众的思想根子,使大家逐渐认识到,农业工人在政治思想方面不是没有可学的,而是大有可学的。

今年春节,他们参加了干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回到住地时,离吃午饭还有半小时,就都进屋去休息。这时,十一位农业工人不见了,原来他们利用这半小时到猪场出粪去了。大家深深感到:自己同农业工人比,千差万差,就是一字之差,农业工人比自己多的是一个无产阶级的“公”字,自己比农业工人多的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私”字。

我们就抓住这样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帮助学员把立足点移过来,使学员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

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点”[编辑]

在学员参加干校劳动的情况下,建立联系群众的“联系点”,十分必要。这个“联系点”既是学员“重新学习”的“学习点”,又是“从事群众工作”的“工作点”。我们把全校四个连队分别安排与四个生产大队保持经常联系。学员到“联系点”去,都身兼三员: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接受“再教育”的学员,“批判资产阶级”的战斗员。这样做就把当“革命对象”和当“革命动力”结合了起来,把学习群众和宣传群众结合了起来,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结合了起来,这对加强干校同群众的联系,对学员思想革命化,都有促进作用。

有一个学员,初进干校时,总觉得自己家庭出身很苦,文化大革命中有功,下放劳动有点委屈。后来经常到“联系点”去,旧思想受到了冲击。有一天晚饭后,他到“联系点”去给一位驼背的老贫农理发,他越剪越觉得吃力,就随口说了一句“你腰不能直一直吗!”这话触到了老贫农的痛处,老贫农说:“这腰是二十年前扛大活累弯的,腰痛,痛碎了我的心,恨地主恨得咬碎了我的牙,我这腰能直得起来吗?咱可千万不能忘了那吃人的世道啊!”老贫农的话又触到了这个学员的痛处,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血泪家史,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贫下中农的感情,连当老百姓都感到委屈,这是最大的忘本。从此,他的思想就有了较大变化,决心在干校锻炼改造自己。

请贫下中农进来当教员[编辑]

“五·七”干校把贫下中农请进来当教员,是给学员以“再教育”,促进思想革命化的一项有效措施。

今年开春备耕时,我们请一位老贫农上“抓革命促生产”课。有一天,平塘里的水从冰下往外“跑”了,这时候,有些学员主张用炸药破冰,投泥堵水。老贫农说:“冰下跑水的事,我们生产队年年都会遇到,从来都是人力破冰,下水堵漏,从来没想过什么炸药。可你们一张嘴就是炸药,我问你们,你们好几百人哪去了!”老贫农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哑口无言。于是,在场的学员,纷纷进了平塘,破冰下水,抢修堤坝,经过一场战斗,水被拦住了。

事后,学员说:“这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四个第一’叫老贫农讲活了!”“贫下中农这种优秀品质真够咱一辈子学的!”

派学员出去受“再教育”[编辑]

“派出去”是“联系点”的发展。什么时候“派出去”,派到什么地方去,“派出去”多久,主要根据接受“再教育”的需要来定。但是,“派出去”的学员同时要肩负一定的“从事群众工作”的任务,所以,“派出去”时还要配合全县革命和生产任务的部署。

去年十月建校以来,我们组织了二十九个学习队,分五批派到十八个公社的生产队去,一面接受“再教育”,一面“从事群众工作”。学员们反映,从“五·七”干校走出去,跟从机关里走出去大不一样。他们说:“在‘五·七’干校这座革命熔炉里,烧掉了官气,炼红了心,到群众中去,位置摆得正,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强,改造世界观的收获大。”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