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誌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誌銘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公嘗有《送竇平從事序》,謂:“其族人殿中侍御史牟,合東都之交遊能文者,賦詩以贈之。”必此司業公也。《序》稱“殿中侍御史”,而《志》不載,若可疑焉。考《志》載其“兩佐東都留守”,則《序》所謂“合東都之交遊”,即司業明矣。

國子司業竇公,諱牟,字某。[1]六代祖敬遠,嘗封西河公。大父同昌司馬,比四代仍襲爵名。[2]同昌諱胤,生皇考諱叔向,官至左拾遺,溧水令,贈工部尚書。

尚書於大歷初名,能為詩文;及公為文,亦最長於詩。孝謹厚重,官舉進士登第。[3]佐六府五公,八遷至檢校虞部郎中。[4]元和五年,真拜尚書虞部郎中,轉洛陽令、都官郎中、澤州刺史,以至司業。年七十四,[5]長慶二年二月丙寅,以疾卒。其年八月某日,葬河南偃師先公尚書之兆次。

初,公善事繼母,家居未出,學問於江東,尚幼也;名聲詞章,行於京師,人遲其至。[6]及公就進士,且試,其輩皆曰:“莫先竇生。”於時,公舅袁高為給事中。[7]方有重名,愛且賢公,然實未嘗以幹有司。[8]公一舉成名而東,遇其黨,必曰:“非我之才,維吾舅之私。”其佐昭義軍也,遇其將死,[9]公權代領,以定其危。後將盧從史,[10]重公不遣,奏進官職。公視從史益驕不遜,偽疾經年,轝歸東都。[11]從史卒敗死。[12]公不以覺微避去,為賢告人。

公始佐崔大夫縱,留守東都。[13]後佐留守司徒余慶,[14]歷六府五公,[15]文武細粗不同,自始及終,於公無所悔望,有彼此言者。[16]六府從事,幾且百人,有願奸易險賢不肖不同,公一接以和與信,卒莫與公有怨嫌者。其為郎官,令守[17]慎法,寬惠不刻。教誨於國學也,嚴以有禮,扶善遏過,[18]益明上下之分。[19]以躬先之,恂恂愷悌,得師之道。

公一兄三弟,常、群、庠、鞏。常,進士,[20]水部員外郎,朗夔江撫四州刺史;群,以處士征,[21]自吏部郎中拜御史中丞,[22]出帥黔容以卒;[23]庠,三佐大府,[24]自奉先令為登州刺史;鞏,亦進士,[25]以御史佐淄青府,[26]皆有材名。公子三人,長曰周余,好善學文,[27]能謹謹致孝,述父之誌,曲而不黷;次曰某,[28]曰某,皆以進士貢。女子三人。

愈少公十九歲,[29]以童子得見,於今四十年。始以師視公,而終以兄事焉。公待我一以朋友,不以幼壯先後致異。公可謂篤厚文行君子矣。其銘曰:

後緡竇逃閔腹子,夏以再家竇為氏。[30]聖愕旋河犢引比,[31]相嬰撥漢納孔軌。[32]後去觀津,而家平陵。[33]遙遙厥緒,夫子是承。[34]我敬其人,我懷其德。作詩孔哀,質於幽刻。

註釋[编辑]

  1. 京兆金城人。或作字貽周。
  2. 代或作世。
  3. 孝謹厚重,又作孝愛謹厚。貞元二年進士。
  4. 或無虞部字。
  5. 牟生於天寶八年。
  6. 遲音稚。義見一卷岐山下詩。
  7. 高字公頤,滄州東光人,貞元初為給事中。
  8. 嘗下或有有字。
  9. 貞元二十年六月,昭義軍節度使李長榮卒。
  10. 貞元二十年八月,以昭義兵馬使盧從史為節度使。
  11. 轝,舁車也。《呂氏春秋》:“下轝命封夏後之後於杞。”《前漢》:皇后轝駕。轝音預。
  12. 元和五年六月,從史為其都知兵馬使烏重胤所縛,送京師,貶驩州司馬卒。
  13. 貞元二年九月,以吏部侍郎崔縱為東都留守,奏牟為府巡官。
  14. 元和五年六月,以河南尹鄭余慶為東都留守,奏牟為府判官。
  15. 牟初為東都留守巡官,歷河陽昭義從事,再為留守判官。
  16. 或無者字。
  17. 令守,疑當作守令,謂守法令也。
  18. 遏或作蓋。過或作惡。《漢·路溫舒傳》:“遏過者,謂之妖言。”
  19. 或無益字。
  20. 常字中行,大歷十四年進士。
  21. 群字丹列,以處士隱居毗陵,貞元十六年十月,吏部侍郎韋夏卿為京兆尹,薦群,征拜左拾遺。
  22. 元和二年正月,以武元衡同平章事,舉群代己,為御史中丞。
  23. 元和三年十月,貶黔中觀察使。八年四月,遷容管經略使。九年,召還,至衡州卒。
  24. 庠字胄卿,貞元二十一年五月,韓臯出鎮武昌,奏庠為推官。元和三年二月,臯移鎮浙西,以庠為副使,又為宣歙副使。
  25. 鞏字友封,元和二年登第。
  26. 元和十四年三月,以薛平為平盧淄青節度使,表鞏自副。
  27. 或作好學善文,或作好古善文。
  28. 下或有少字。
  29. 公大歷三年生,至是年五十五,故云“少公十九歲”。少或作以,非。
  30. 昔有過澆滅夏後相,後緡方娠逃歸,自竇生少康。少康二子,曰杼、曰龍。龍居有仍,遂為竇氏。
  31. 史記》云:“孔子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聞竇鳴犢、舜華之死,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32. 撥或作發。竇太后從兄子嬰,相武帝。武帝太后好黃老,而嬰隆推儒術,貶道家言,此雲“撥漢納孔軌”,蓋謂撥漢家黃老之習,而納之孔子之道,
  33. 而或作西。觀音貫。
  34. 何昌寓為吏部,有姓閔者求官,自曰子騫後,昌宇笑曰:“遙遙華胄。”遙遙宇出此,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