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童子經/卷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善思童子經卷上[编辑]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毘耶離城,在菴婆羅波梨園內,與諸聲聞、八千比丘、一萬菩薩,如是大眾一切悉皆變化形服作諸天身。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將此化眾前後圍遶,入毘耶離大城之中次第乞食,漸漸行至毘摩羅詰離車之家。當於是時,毘摩羅詰離車家內,有一童子名曰善思。是時善思在於自家重閣之上嬭母抱持,時彼童子手中秉執一莖蓮華翫弄嬉戲,而彼童子以其宿植眾善所熏,又佛世尊神通力故,令此童子忽然以偈白其嬭母,作如是言:

「今有響微妙,翳諸音樂聲;願嬭放我身,捨置於樓上。
而此光明照,決是大丈夫;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微妙令意喜,諸鳥鳴喚聲;我耳未曾聞,諸鳥如是唱。
決定是調御,為利益世間;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如服諸瓔珞,遍體震鳴聲;其響妙鏗鏘,聞者皆歡喜。
決定千輪足,威神莊嚴身;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猶彼大地震,亦如打銅鍾;諸如是等聲,無有不聞者。
決定彼人日,大聖之身光;欲入此大城,令眾生無畏。
如諸林樹木,種種華莊嚴;各聞微妙音,眾生隨所樂。
決定善安住,與願大龍王;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如虛空光照,大地普皆明;日彩曀不彰,此世尊金色。
決定喜觀察,大威放焰光;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阿嬭今觀此,天眾在虛空;歡喜歌嘯聲,弄諸衣服等。
決定利益世,最勝諸眾生;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今此大城內,相向起慈心;各各共喜歡,如父母愛子。
決定大福聚,眾德莊嚴身;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又男夫婦女,將種種香花;滿掬四面飄,心生大歡喜。
決定大自在,福德華莊嚴;右足跨於閫,欲入此城門。
天人華所散,悉遍滿虛空;處處雨眾香,微妙甚可憙。
決定世善逝,大福慧入城;為利益眾生,所以今來到。」

爾時,善思懷抱嬭母,聞其童子自口所說如此偈已,心生恐怖身毛悉竪,支節戰掉不能自持。安彼童子於樓閣上,置已即作如是思惟:「此子何也?為天、為龍、為是夜叉、為是羅剎、為鳩槃茶、為毘舍遮、為緊陀羅、或復為是摩睺羅伽?如此之言非是世間嬰孩所說。」時彼嬭母即一定住不敢動移,亦不起行不敢大語,細喘低頭默然察聽。

爾時,世尊漸漸行近善思離車童子之家,入彼街巷至於其家門前止住。而是善思離車童子,遙見世尊在於閣下,見已即便從高樓上投身向佛。是時善思離車童子,以佛神力在於空中嶷然而住,即以偈頌而白佛言:

「世尊住智中,最勝者住此;利諸眾生故,願受我蓮花。」

爾時,世尊即還以偈報於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

「我所住實際,非眾生境界;彼際無所有,是際如實相。」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離車童子復更以偈而白佛言:

「世尊云何住,於此真實際?此際既無有,無有何所住?」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語已,佛復以偈而更報言:

「如際實際者,彼際是如來;如彼實際住,我住彼亦然。
如實際諸佛,其體一無殊;如彼真實際,我作如是住。」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善思童子復更以偈重白佛言:

「非際際非際,此際有何相?作何等方便,得名為實相?」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語已,佛復以偈而更報言:

「不可執際際,故言為實際;彼際如虛空,虛空亦無相。」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善思童子還更以偈白於佛言:

「希有真實處,住處最上住;願眾生住此,如諸佛所住。」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此偈已,一心合掌而白佛言:「惟願世尊,慈愍我故受此蓮華。」

爾時世尊為欲憐愍善思離車孩童子故受彼蓮華。佛受華已,是時善思離車童子,歡喜踊躍發是願言:「藉此善根,我於來世,若當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如今世尊,為於一切眾生說法。然其法中,諸凡夫法及阿羅漢,一切聖法皆不可得。」

爾時,長老舍利弗同在集會聞是語已,於大眾中即問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離車童子!汝向所言,我當證彼如是法已,為諸眾生說於彼法。云何說法?彼法云何?」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即以偈答舍利弗言:

「彼法無有佛,及諸聲聞得;我當證是法,為諸眾生說。
彼法無處所,亦復無去來;智者如是知,法之本體性。
過去一切佛,現在無上尊,無不如是知,入無餘寂滅。
彼中無法界,眾生界亦無;如是之邊際,世間無入者。
法界惟名字,字從分別生;分別無分別,究竟不可得。」

爾時,長老富婁那彌多羅尼子,即於眾中還以偈問善思童子,作如是言:

「童子汝云何,能學解此法?甚深無譬喻,諸智者所迷。
汝今身未行,已作如是辯,能對最第一,智慧大聲聞。
汝體如真金,遍皆巧知解;顯赫此城巷,如月處虛空。」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即還以偈,答於長老富婁那彌多羅尼子,作如是言:

「尊者今言生,此生無有處;諸法無生故,當生此是何?
諸法既無生,何者名真體?此我說本性,一切諸法無。
法及法本性,二俱不可得;二既不可得,此法諸佛說。
是名最上輪,鹿苑中前轉;虛空搦拳已,令覺多聲聞。
唯鳴於法聲,眾生多誑惑;乘方便及智,當說如真實。
言生及死者,是名凡夫境;此之顛倒見,富婁那未盡。
生死及彼此,世間人言語;無言語法中,假以語言說。」

爾時,長老富婁那彌多羅尼子,聞此偈已歡喜稱讚,即便白佛作如是言:「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此之善思離車童子,乃有如是甚深智慧難可度量。」

是時佛告富婁那言:「如是,如是!汝富婁那如汝所說。」

爾時,世尊問於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善思童子!汝今欲為何誰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時善思離車童子,即以偈頌而答佛言:

「佛最勝世尊,知而故問我;欲為誰著鎧?今當真實宣。
我無所為人,亦無著鎧者;甚深上法中,無受化眾生。
眾生非眾生,一切皆無有;此處不迷惑,彼名為世尊。
如是生解法,如實際常處;非一非無異,此甚深最上。
我當令覺眾,彼眾生亦無;眾生體既無,彼中何有智?
智慧及眾生,性畢竟非有;若能如是解,彼名世智人。」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偈已而白佛言:「大聖世尊!我若當來自覺了知如是法已,為諸眾生作如是說。」

是時長老阿難比丘,於大眾中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此之善思離車童子乃能如是宣說甚深微妙法句、不染著句、無倚著句。此深法中,天、人、世間恐怖迷沒。世尊!如是實性甚深法中誰不欲行?惟有昔於甚深法中有因緣者乃能生信。」爾時阿難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猶如聚真金,遙觀妙顯赫;此善思童子,處在大眾中。
譬如須彌山,安住於海內;如是善說法,彌覆此世間。
無有及非無,善思童子說;如是彼實際,實際亦空無。
汝今說此時,不曾生恐怖;善思汝如是,我云何得知?」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聞是語已,即還以偈報阿難言:

「我已誓捨身,著此無為鎧;無望故求道,多聞如是知。
為五欲所迷,墮於可畏獄;今見無上尊,我云何不喜?
世尊大慈愍,化度諸眾生;我身不墜傷,今在佛前住。
虛空及我體,此二悉是無;身及空既無,云何當畏壞?
佛身及空體,真實不可分;能有此忍心,彼中無怖畏。
虛空及大地,真如中悉無;我今真實知,是故無恐怖。
虛空遍大地,畢竟不可得;無真無生故,真實無驚畏。
虛空無有高,下處亦無有;如是法知者,彼無虛可驚。」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偈已,佛即問言:「善思童子!汝不畏耶?」

是時善思即答佛言:「善哉世尊!我實無畏。」

佛復更問善思童子:「汝不恐耶?」

善思答言:「善哉,世尊!我實無恐。」

佛復問言:「善思童子!汝不怖耶?」

善思答言:「善哉,世尊!我實不怖。」

爾時,世尊讚善思言:「善哉,善哉!善思離車!真實善哉!汝今乃能如是不畏、不恐、不怖。」佛因此事,即為善思而說偈言:

「有有故怖生,彼有不可得;能定此忍者,彼即近菩提。
取相言眾生,而眾生無有;能如是了達,彼即住真乘。
菩提無得人,不得得不得;離此得不得,恐怖心則無。
若能如是知,有無皆不住;善思汝當識,此路趣菩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善思作如是言:「善思童子!是故菩薩摩訶薩等,若欲速疾安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應須念常相、樂相、我相、淨相,及眾生相,壽命、養育、福伽羅相,此相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正直路。善思童子!我於往昔發心行於菩薩行時,常念此路,以是義故,我乘此路得至菩提;然其此路無有一法而可得者,此即是我無上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雖說常相,其常非是有;既知無有常,即無有諍競。
有著樂相者,樂亦無真實;此是顛倒見,分別福伽羅。
若知諸法真,各各無集處;彼等不作相,命及福伽羅。
路非是菩提,非路亦復爾;我說此本性,諸法無處所。
本性及眾物,智者不分別;善思汝當知!此路向菩提。
若著如是路,彼佛非行道;若著有相者,彼不知諸法,
亦不能乘乘,諸佛所憐愍,無有人能行,此寂甚深處。
一切處無物,彼物不可物;既無有物故,彼樂無處生。
諸樂及諸苦,此路如虛空;能得如是覺,彼心得解脫。
我雖說我相,此法亦無有;既無有我所,亦復無有智。
既無有智知,此即智境界;壽命分別有,其相畢竟空。
無有言知者,小智即迷惑;我相及壽命,本性非是有。
本性及諸物,此愚癡境界;彼等不能近,不思議佛乘。
不聞深經典,復不讀誦持;此經典不說,無有諸法相。
我不得諸法,說處亦復無;我昔坐道場,無一智可證。
此智我如是,菩提不可得;菩提及道場,此二無證者。
凡夫輩分別,諸佛說諸法;此是假名字,諸佛甚深處。
甚深及諸佛,此是魔境界;不聞此經典,佛世尊所說。
彼等不知味,諸法利益處;菩薩行苦行,其行無知故。
言佛及菩提,此二不可見;如是思惟已,妄言諸佛說。
稱有諸境界,倚之而生著;既有染著處,彼等不見我。
若有諸眾生,成就甚深智;彼等大唱說,諸佛不思議。
是故汝善思!欲知甚深法,精勤當用心,即知法真實。
彼法實無礙,故名為甚深;如是說之時,名為不可得。
眾生顛倒見,此非彼境界;非以禪定求,可知真實義。
三昧非三昧,空中不可得;此非智境界,無智亦復然。
雖令覺彼際,亦非智境界;此法從緣有,甚深即能入。
若有樂寂靜,則無有彼此;若心能信樂,正說此經處。
彼非一佛邊,昔種諸善根;於多諸佛所,乃能受持此。」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善思童子!以是義故,諸大菩薩摩訶薩等,一切應當著如是鎧。於世間中所有恐怖驚畏之處,應於彼中不生驚、畏、恐、怖之意。發於此心如是著鎧。」

是時善思即白佛言:「大聖世尊!我信如是,而世間中所不信處。」

爾時,世尊復告善思童子:「有諸菩薩摩訶薩等行於甚深,有如是相、有如是瑞、有如是形。彼等一切諸善丈夫,觀於世間無有諸法可優劣者。既見一切諸法平等無有優劣,如是知已而心不畏、不怖、不驚。

「斷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斷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怖。

「有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無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聚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散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和合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和合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思念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思念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造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造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境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境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歡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歡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世諦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世諦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寂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寂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解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解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持戒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破戒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明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無明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有名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無名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出,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出,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怖,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怖,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生,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生,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死,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死,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菩提,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非菩提,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涅槃,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非涅槃,如是知已而不畏。能作如是說法之時,是名菩薩不畏、不驚、不恐、不怖。」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欲為善思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法無有,真如不迷惑;諸法無有故,彼相即寂滅。
諸法無優劣,此彼悉皆無;一切法無故,真實亦復無。
諸法有優劣,此彼亦各無;諸法既悉空,則無有諍競。
一切法既無,本性何有性?其性無有故,云何有壞滅?
諸法有斷耶?智者無此念;但假有斷名,求斷處不得。
欲斷一切法,微細求覓無;毫末及眾多,諸法皆無有。
諸法無有者,此亦是言說;彼中如是無,但有中示現。
一切法無形,但有相中現;有有及無有,一切皆假名。
一切法有合,示現不合者;真如無合故,畢竟無有物。
諸法無和合,無作無滅者;如是亦不得,諸法各各無。
諸法不可得,彼等前際無;本際既無故,故名為實際。
一切法歡喜,歡喜不可得;既無有諸法,彼亦不可說。
諸法無歡喜,彼等二皆無;真如中無物,此是甚深相。
一切法無嫌,真如中無我;真如無有故,彼無有嫌處。
涅槃無讚歎,彼法不可得;諸法無有故,故名為涅槃。
諸法無明者,真如中示現;此是假名說,是故名為思。
諸法無思者,此法無定處;是故無眾生,此是諸法體。
一切法如幻,彼幻不可得;諸法不得故,說有為諸行。
諸法既無為,此彼真如體;無有諸法處,故言無有邊。
雖言有境界,境界實無有;而凡夫所說,故名為境界。
諸境界虛妄,故說無境界;說無有境界,是境界真相。
言一切法體,彼等無有數;彼等既無有,寂定汝等知。
無得言有得,示現有得處;得無得之處,示現故有得。
彼處無持戒,及破戒亦無;無行及無戒,如是諸法相。
一切法悉無,故名為無明;無有諸法故,汝當知是明。
諸法名字者,彼名實無有;既無有法名,當知是涅槃。
說有受名者,以受故示現;是處無有受,故言受示現。
無有為有相,示現名為有;諸法中離有,故言常無有。
如見幻華已,愚癡言有相;有有無有知,是處智無惑。
法生處不知,此二不可得;愚癡人故言,說此為生處。
諸法若有生,應說當有死;生處及死處,此二不可得。
一切法皆空,諸法不可得;善思汝當知,我說如是法。
菩提不可作,是處作者無;若當得菩提,應即見三界。
若分別菩提,彼不行菩提;行行及菩提,彼等無分別。
一切有真實,真實無有處;真實無得故,此是涅槃相。
畢竟無出者,彼無處可得;無有諸物故,不滅復不滅。
若能知此義,諸法無真實;彼等無可生,即不相諍競。
說此甚深法,若無恐怖時;汝應知彼人,真實是菩薩。」

爾時,世尊說此語已,善思童子復更以偈重白佛言:

「世尊利益我,出現於世間;說此法相時,我無有疑惑。
今者具足滿,佛出不思議;我諸見網薄,今得脫魔網。
我已斷生死,已住道場內;如來說相時,斷除我疑結。
為我說得處,摧滅諸見等;無畏益世間,善去我心垢。」

善思童子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