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六至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六至八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九至十一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4.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4.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4.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4.djvu/5

順天府表                 

                     

大清一統志

 順天府東西距四百七十六里南北距四百八十八里東至遵化州界二百四十六里西至宣化

  府保安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天津府青縣界三百一十三里北至邊牆一百七十五里東南至天

  津府天津縣界二百里西南至保定府新城縣界一百七十里東北至遵化州馬蘭峪邊牆三百四

  十里西北至宣化府延慶州界一百三十里

︹分野︺天文尾箕析木之次春秋元命苞尾箕散為幽州分為燕國晉書天文志

  班固言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野屬幽州費直周易分野析木起尾九

  度蔡邕月令章句析木起尾四度魏太史令陳卓云上谷入尾一度漁陽入尾三度涿郡入尾十六

  度廣陽入箕九度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周為幽州之域春秋戰國

  時為燕國秦為上谷郡地漢初復為燕國史記二世元年

  九月韓廣為趙畧地至薊自立為燕王漢元年項羽立臧荼為燕王都薊五年更立盧綰為燕王十

  二年又立子建為王文帝元年徙琅邪王澤為燕元朔二年國除漢書元狩六年封子旦為燕王

  元鳳元年國除為郡至本始初復以旦子建為廣陽王元鳳元年改為廣陽

  郡本始元年又改廣陽國屬幽州後漢建武十三

  年省入上谷郡永元八年復置廣陽郡按此見和帝紀郡國

  志劉昭補注作永平八年蓋訛元為平也為幽州刺史治三國魏太和

  六年復為燕國晉初因之時幽州治范陽建興後沒於石

  勒永和六年前燕慕容儁嘗都此儁七年徙都鄴其後前

  秦苻堅後燕慕容埀相繼有其地樂史太平寰宇記石勒於薊置

  幽州燕郡厯慕容儁苻堅慕容埀州郡之名如故後魏為幽州燕郡北齊

  置東北道行臺後周建德六年置幽州總管府隋

  開皇三年郡廢大業初府廢三年改幽州為涿郡

  按漢涿郡晉魏范陽郡皆治今涿州隋唐時始移其名於薊武德三年復曰

  幽州置總管府按隋大業中羅藝自稱幽州總管武德二年歸唐舊唐志寰宇記

  皆云武德元年仍羅氏之舊也六年改大總管府七年改大都

  督府貞觀初屬河北道開元二年置幽州節度使

  天寶元年改幽州為范陽郡幽州節度使為范陽

  節度使乾元元年復改郡曰幽州寶應元年改范

  陽節度使為幽州節度使後又兼盧龍節度使

   中為劉仁恭所據及子守光僭號稱燕梁乾化三年入晉五代後唐仍置幽州

   及盧龍節度使石晉天福初割入遼遼㑹同元年

   改南京幽都府置南京道開泰元年改燕京析津

   府保大二年入金金天輔七年入宋宋宣和五年

   改為燕山府廣陽郡置永清軍節度七年復入金

   天㑹三年仍為燕京析津府七年屬河北東路貞

   元元年改燕京為中都府曰大興自㑹寕遷都於

   此元太祖十年置燕京路總管大興府至元元年

   改建中都四年徙都之九年改曰大都二十一年

   置大都路總管府為中書省治明洪武元年改曰

  北平府隸山東行中書省二年置北平行中書省

  九年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治永樂元年建為北

  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十九年始稱京師

 本朝初因之領州六縣二十二順治十六年省漷縣入通州乾隆八年

  遵化州為直隸州以玉田豐潤二縣改屬今領州五縣十九統於順天

  府尹亦兼屬直隸總督

  大興縣附郭治府東偏東西距二十四里南北距一百七里東至通州界二十一重西至宛

  平縣界三里南至東安縣界七十二里北至昌平州界三十五里東南至通州界四十五里西南至

  固安縣界一百十里東北至順義縣界六十里西北至宛平縣界六十里本周初薊國春秋時為燕

  國都秦置薊縣屬上谷郡漢初為燕國都元鳳中為廣陽郡治本始後為廣陽國治後漢初屬上谷

   永元八年復爲廣陽郡治三國魏爲燕國治晉因之後魏爲幽州燕郡治齊周因之隋爲涿郡治

   唐爲幽州治遼初改曰薊北縣開泰元年又改曰析津縣爲燕京析津府治宋宣和中爲燕山府治

   貞元二年始改曰大興爲中都大興府治元爲大都路治明洪武初爲北平府治永樂中爲順天

   府治 本朝因之宛平縣附郭治府西偏東西距一百九十三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

   大興縣界三里西至良鄉縣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固安縣界九十里北至昌平州界二十里東南至

   東安縣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良鄉縣治七十里東北至順義縣治六十里西北至昌平州治七十

   五里本漢薊縣地唐建中二年析置幽都縣與薊縣並治幽州郭下遼開泰元年改曰宛平爲析津

   府治宋宣和中爲燕山府治金爲大興府治元爲大都路治明爲順天府治 本朝因之良鄉

   縣在府西南七十里東西距三十二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宛平縣界二十里西至房山縣界十

   二里南至涿州界四十五里北至房山縣界十五里東南至固安縣治七十里西南至涿州治七十

   里東北至宛平縣治七十里西北至房山縣界二十里漢置廣陽縣屬廣陽國後漢屬郡晉屬范陽

   國後魏屬燕郡北齊省入薊縣唐為良鄉縣地五代唐長興三年始移良鄉於閻溝屬幽州遼屬析

   津府宋宣和中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屬順天府 本朝因之固安縣

   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永清縣界二十五里西至涿州界三十里

   南至保定府雄縣界九十二里北至宛平縣界十八里東南至霸州界五十五里西南至保定府新

   城縣界七十里東北至宛平縣治一百十里西北至良鄉縣治七十里漢置方城縣屬廣陽國後漢

   屬涿郡晉屬范陽國後魏屬范陽郡齊省隋開皇九年移置固安縣屬幽州大業初屬涿郡唐武徳

   五年屬北義州貞觀元年屬幽州大厯四年改屬涿州五代遼因之宋宣和四年屬涿郡金屬涿州

   憲宗九年改屬霸州又改屬大興府中統四年升為州屬大都路明洪武元年復降州為縣屬順

   天府 本朝因之永清縣在府南一百四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五十七里東至東

   安縣界三十里西至固安縣界二十里南至霸州界三十里北至東安縣界二十七里東南至大城

   縣治一百里西南至霸州界五十里東北至東安縣治四十里西北至良鄉縣治一百一十里本漢

   益昌縣地晉以後為安次方城二縣地唐如意元年分安次置武隆縣屬幽州景雲元年改曰㑹昌

   天寶初又改曰永清遼屬析津府周霸州治宋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屬順天府

   本朝因之東安縣在府東南一百四十里東西距三十里南北距百五十里東至武清縣界

   十八里西至永清縣界十二里南至天津府靜海縣界六十里北至大興縣界九十里東南至天津

   縣海口一百十里西南至霸州治一百里東北至通州治一百里西北至固安縣治八十里漢置安

   次縣屬勃海郡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後魏曰安城縣屬燕郡隋復曰安次縣屬涿郡唐屬幽州

   遼屬析津府宋宣和中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元太宗七年改屬霸州中統四年升為東安州屬大

   都路明洪武元年降為東安縣屬順天府 本朝因之香河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東

   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寶坻縣界三十里西至通州界十五里南至武清縣界二十

   五里北至三河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武清縣界七十里西南至武清縣治六十里東北至薊州界九

   十里西北至通州治七十里唐武清縣地遼析置香河縣屬析津府宋宣和四年改曰清化金仍曰

   香河屬大興府元至元十三年分屬漷州明洪武十年省入漷縣十三年復置屬順天府 本朝因

   通州在府東四十里東西距四十六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三河縣界二十五里西至大

   興縣界二十一里南至武清縣界六十里北至順義縣界二十里東南至香河縣界五十里西南至

   永清縣界四十五里東北至平谷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昌平州界三十五里漢置路縣屬漁陽郡後

   漢曰潞晉屬燕國後魏仍屬漁陽郡齊為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屬涿郡唐武德二年於縣置元州貞

   觀元年州廢仍屬幽州遼屬析津府宋宣和中屬燕山府金天德三年於縣置通州屬大興府元屬

   大都路明洪武初省潞縣入州屬順天府 本朝因之順治十六年省漷縣入州三河縣

   在府東一百十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薊州界二十里西至通州界五十里南至香

   河縣界三十五里北至密雲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寶坻縣治九十里 南至通州界七十里東北

   至平谷縣界十五里西北至順義縣治九十里漢路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臨泃縣屬元州貞觀初

   開元四年改置三河縣屬幽州十八年改屬薊州五代初廢後唐長興三年復置遼屬薊州宋宣

   和中屬廣川郡金改屬通州元明因之 本朝屬順天府武清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東

   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五里東至寶坻縣界五十五里西至東安縣界二十五里南至天津

   府靜海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通州界三十五里東南至天津府天津縣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東

   安縣治三十五里東北至香河縣治六十里西北至通州治九十里漢置雍奴泉州二縣屬漁陽郡

   後漢因之晉改屬燕國後魏太平真君十年省泉州入雍奴為漁陽郡治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天寶

   初改曰武清遼屬析津府宋宣和中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元屬漷州明初改屬通州 本朝屬順

   寶坻縣在府東少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遵化州玉

   田縣界六十五里西至香河縣界二十五里南至天津府天津縣界一百十三里北至薊州界十七

   里東南至寕河縣界九十里西南至武清縣界四十里東北至薊州界二十里西北至三河縣治四

   十里漢泉州雍奴二縣地唐為武清縣地遼為香河縣地金大定十二年析置寶坁縣承安三年

   為盈州尋復為寶坻縣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初改屬通州 本朝屬順天府寕河縣

   在府東南三百里東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二里東至遵化州豐潤縣界四十五里

   西至武清縣界九十里南至天津府天津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豐潤縣界十二里東南至豐潤縣

   界五十里西南至天津縣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豐潤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寶坻縣界二十里本

   漢雍奴縣地唐為玉田武清二縣地金為寶坻縣地明永樂初置梁城千戸所 本朝雍正九年

   置寕河縣屬順天府昌平州在府北少西七十五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

   三里東至順義縣界五十里西至鎮邊城一百里南至宛平縣界三十三里北至邊牆一百里東南

   至大興縣界五十里西南至宛平縣界四十五里東北至密雲縣界一百里西北至宣化府延慶州

   界四十里漢置昌平軍都二縣皆屬上谷郡後漢改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後魏初省昌平入軍都屬

   燕郡天平中於軍都城置東燕州及平昌郡昌平縣北齊因之後周州郡俱廢尋又置平昌郡隋初

   郡廢縣屬幽州大業初屬涿郡唐亦屬幽州遼屬析津府宋宣和中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元屬大

   都路明正德元年升為昌平州仍屬順天府 本朝因之順義縣在府東北六十里東西距

   八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三河縣界四十里西至昌平州界四十里南至通州界二十五里北至

   懷柔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三河縣治九十里西南至大興縣治六十里東北至密雲縣治七十里

   西北至居庸關一百二十里漢置狐奴縣屬漁陽郡後漢因之三國魏景初二年省晉復置屬燕國

   後魏廢唐開元二十五年移置燕州於此天寶初曰歸德郡乾元初復曰燕州建中二年州省屬河

   北道唐末五代亦稱順州晉天福初入遼仍曰順州屬南京道宋宣和四年賜名順興郡金亦曰順

   州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洪武元年廢州改置順義縣屬順天府正德中又屬昌平州 本朝仍

   改屬順天府密雲縣在府東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東

   至牆子嶺關界九十里西至懷柔縣界二十里南至三河縣界三十五里北至白馬關一百里東南

   至平谷縣治九十里西南至順義縣治七十里東北至古北口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懷柔縣界三十

   里秦漁陽郡地漢為厗奚縣治錯滑鹽獷平要陽等縣地後漢仍置厗奚縣三國魏郡縣俱廢燕復

   漁陽後魏皇始二年分置密雲縣治提𢹂城為密雲郡治北齊廢郡以密雲屬安州隋以縣屬安樂

   郡唐武德元年於縣置檀州天寶初曰密雲郡乾元初復曰檀州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初入遼曰

   檀州武威軍屬南京道宋宣和四年賜名橫山郡升鎮遠軍節度金廢州以縣屬順州後復置檀州

   元初以密雲縣併入𨽻大都路明洪武元年改州為密雲縣屬順天府正德初又屬昌平州 本朝

   屬順天府懐柔縣在府東北一百里東西距二十五里南北距三十八里東至密雲縣界二

   十里西至昌平州界五里南至順義縣界十里北至密雲縣界二十八里東南至平谷縣界九十里

   西南至昌平州界五十里東北至密雲縣治四十里西北至昌平州界三十里漢漁陽縣地唐初為

   密雲昌平二縣地舊縣貞觀六年置治五柳城後置松漠府彈汗州開元中隸歸順州天寶初屬歸

   化郡石晉時歸遼遼時復以縣屬順州宋宣和中因之金明昌六年改曰温陽元廢明洪武十三年

   移置懷柔縣屬北平府後屬順天府正德初又屬昌平州 本朝屬順天府涿州在府西南

   一百四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固安縣界三十里西至易州淶水縣界三十

   五里南至保定府新城縣界三十里北至良鄉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霸州治一百十里西南至保

   定府定興縣界七十里東北至良鄉縣界七十里西北至房山縣界三十里秦上谷郡地漢高帝置

   涿縣并置涿郡屬幽州後漢因之三國魏黄初中改曰范陽郡晉為范陽國後魏仍為范陽郡齊周

   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以縣屬涿郡唐武德初屬幽州七年改縣曰范陽大厯四年析置涿州

   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初入遼仍曰涿州置永泰軍屬析津府宋宣和四年賜名涿水郡升威行軍

   節度金仍曰涿州屬中都路元太宗八年升涿州中統四年復爲涿州屬大都路明洪武初以州

   治范陽縣省入屬順天府 本朝因之房山縣在府西南九十里東 距二百五十二里

   南北距八十二里東至良鄉縣界十二里西至易州淶水縣界二百四十里南至涿州界三十二里

   北至宛平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固安縣治九十里西南至淶水縣治一百里東北至宛平縣治九十

   里西北至宣化府保安州治二百里漢置良鄉縣屬涿郡後漢因之三國魏屬范陽郡晉屬范陽國

   後魏屬燕郡北齊省入薊縣尋復置隋屬涿郡唐屬幽州聖厯元年改爲固節縣神龍元年復曰良

   鄉五代唐時徙廢金大定二十九年改置萬寕縣明昌二年更名奉先屬涿州元至元二十七年

   改曰房山仍屬涿州明因之 本朝屬順天府霸州在府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一百十八里

   南北距四十里東至天津府靜海縣界一百里西至保定府新城縣界十八里南至保定縣界十五

   里北至固安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文安縣治六十里西南至保定府雄縣治九十里東北至永清

   縣治五十里西北至涿州治一百二十里漢置益昌縣屬涿郡後漢廢為安次縣地唐為㑹昌縣改

   永清五代晉初入遼周顯德六年收復益津關置霸州仍置永清縣為州治宋亦曰霸州景祐元年

   廢永清縣入文安政和三年賜名永清郡屬河北東路金貞元二年改屬中都路大定二十九年

   置益津縣為州治元亦曰霸州中統四年省益津縣入州至元二年復置明洪武初仍省縣入州屬

   順天府本朝因之文安縣在府南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五十八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大

   城縣界四十里西至保定縣界十八里南至河聞府任邱縣界三十里北至霸州界四十里東南至

   大城縣治五十里西南至任邱縣治七十里東北至東安縣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定縣治四十

   里漢置文安縣屬勃海郡後漢屬河閒國晉屬章武國後魏統隸瀛州隋屬河閒郡唐初移今治景

  雲二年改屬莫州五代周顯德六年割屬霸州宋景祐元年移入州郭皇祐元年復還故地仍屬霸

  州金元明俱因之 本朝屬順天府大城縣在府南少東二百九十里東西距四十八里南

  北距六十五里東至天津府青縣界二十三里西至河閒府任邱縣界二十五里南至河聞府河閒

  縣界二十五里北至天津府靜海縣界四十里東南至青縣治二十里西南至河閒縣治一百二十

  里東北至靜海縣治九十里西北至文安縣治五十里漢置東平舒縣屬勃海郡後漢屬河閒國晉

  泰始元年於縣置章武國後魏曰平舒為章武郡治隋屬漳河郡後屬河閒郡唐武德四年屬景州

  貞觀元年屬瀛州五代晉天福初入遼周顯德六年收復改曰大城屬霸州宋金元明俱因之 本

  朝屬順天府保定縣在府南二百里東西距三十三里南北距二十八里東至文安縣界

  二十二里西至保定府雄縣界十一里南至文安縣界二十三里北至霸州界五里東南至文安縣

  治四十里西南至河閒府任邱縣治九十里東北至永清縣治七十里西北至保定府新城縣治九

   十里漢涿郡易縣地唐為涿州歸義縣地宋初為歸信縣地太平興國六年置平戎軍景德元年

   為保定軍宣和七年廢軍為保定縣隸莫州㝷復故金復為縣屬雄州元至元二年省入益津縣四

   年復置屬霸州明洪武七年省入霸州十三年復置仍屬霸州 本朝屬順天府薊州

   東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十五里東至遵化州界六十里西至三河縣界五十

   里南至寶坻縣界六十五里北至密雲縣黄崖關五十里東南至遵化州玉田縣治八十里西南至

   三河縣治一百二十里東北至遵化州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平谷縣治七十里春秋山戎無終子

   國秦置無終縣屬右北平郡漢因之晉屬北平郡後魏改屬漁陽郡置安州於城之北隋開皇十六

   年移置元州於此兼置總管府大業初府罷尋改置漁陽郡後又改縣曰漁陽唐武德初郡廢縣屬

   幽州二年改屬元州貞觀元年還屬幽州神龍九年又屬營州開元四年復還幽州十八年始於縣

   置薊州天寶初曰漁陽郡乾元初復曰薊州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初入遼置尚武軍屬析津府宋

  宣和四年賜名廣川郡金仍曰薊州漁陽縣屬中都路元屬大都路明洪武初以漁陽縣省入屬順

  天府 本朝因之平谷縣在府東北一百五十里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

  薊州界三十里西至三河縣界十五里南至三河縣界二十五里北至密雲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

  薊州界六十里西南至香河縣治九十里東北至薊州界四十里西北至密雲縣治九十里漢置平

  谷縣屬漁陽郡後漢因之晉初省後復置後魏太平真君七年併入潞縣後改入漁陽縣金大定二

  十七年移置平谷於大王鎮元至元二年省人漁陽十三年復置仍屬薊州明因之 本朝屬順天

  

 ︹形勢︺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

  原南有滹沱易水民雖不田作而足於栗𬃷此所

  謂天府者也南通齊趙勃碣之閒一都㑹漢書地理

  卻背沙漠進臨易水西至軍都東至於遼長蛇

  帶塞險陸相乘張華博物志地博大以爽塏亙繩直而

  砥平范鎮幽都賦形勢有金湯之固膏腴號陸海之饒

  徐夢莘三朝北盟㑹編右擁太行左注滄海撫中原正南面

  枕居庸奠朔方縈畿帶甸負山引河壯哉帝居擇

  此天府陶宗儀輟耕錄形勝甲天下扆山帶海有金湯之

  固桂萼輿地指掌圖居庸障其背河濟襟其前山海扼其

  左紫荆控其右雄山高峙流河如帶謝肇淛五雜俎太行

  自西來演迤而北綿互魏晉燕趙之境東極於醫

  無閭重岡曡阜擁䕶萬里形勢全風氣密其東則

  汪洋大海浴日月而浸乾坤其對面之案則泰岱

  萬山之宗正當其前自古建都之地未有過此者

  也邱濬大學衍義補

 ︹風俗︺自古言勇俠者皆推幽并然前代以來多文雅

  之士隋書地理志多感慨悲歌之士韓愈送董邵南序其人沈

  鷙多材力重許可杜牧風俗樸茂蹈禮義而服聲

  名范鎮幽都賦勁勇而多沈靜蘇轍燕論

 ︹城池︺順天府城詳見京師 良 鄉縣城周三里二百二十歩門四明隆慶中

  因舊土城甃甎 本朝乾隆元年修城南五里有郊勞臺乾隆二十五年大將軍兆恵等平定回部

  班師   高宗純皇帝特命舉行郊勞盛典築臺徑五丈周圍十六丈五尺高五尺三寸層級石

   欄至郊勞時陳得勝纛行禮於此四十一年大將軍阿桂等平定兩金川行禮如初並有   御

   製郊勞許勒碑臺之北固安縣城周五里二百六十九步門四明正德十四年築嘉靖

   六年鑿濠二十九年甃甎 本朝乾隆十四年改建永清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明正德

   五年拓築隆慶二年甃甎 本朝康熙十五年乾隆十四年重修東安縣城周七里有

   竒門四外有濠明宏治後相繼増築 本朝康熙十五年修乾隆十四年改建十八年重修

   河縣城周七里二百步門四舊土築明正德二年甃甎 本朝屢經修葺通州城

   周九里有奇門五明洪武初因舊址修築正統閒置西南二倉建新城護之周八里連接舊城西面

   為門二萬厯二十二年又引通惠河繞城為豪建閘一橋四 本朝康熙九年新舊兩城並修乾隆

   三十年改建合新舊為一城三河縣城周六里門四五代時築 本朝雍正五年修乾

   隆十年十七年重修武清縣城周八里有竒門二明正德嘉靖中築隆慶三年甃甎 本

  朝乾隆三十一年修寶坻縣城周六里門四濠廣四丈舊土築明宏治中甃甎 本朝乾

  隆三十一年修寕河縣城昌平州城周六里門三明景泰初築萬厯元年

  又於城南築増新城周四里門一 本朝康熙十四年改建甎城周十里門四外有濠廣三丈乾隆

  十年順義縣城周六里門四濠廣四丈明萬厯中建 本朝康熙十七年修乾隆九

  年十七年重修密雲縣城有新舊二城舊城明洪武中建周九里有竒門三新城在舊城

  東五十步明萬厯四年建周六里有奇門三外皆有濠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四月   聖祖仁

  皇帝駐蹕密雲以山水驟發衝溢及縣城特命修葺於城西開河四百六十餘丈引水歸入

  白河又築䕶城石隄八百餘丈雍正八年乾隆十年二十一年二十六年重修懷柔縣

  城周四里有竒門三明洪武十四年成化三年甃甎宏治十五年改建 本朝乾隆十六年

  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重修涿州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濠廣二丈舊土築明景泰初

  甃甎 本朝乾隆四年修十五年二十五年二十九年重修房山縣城周四里有竒門

  四外有濠明隆慶五年因土城石築 本朝屢經修葺霸州城周六里有奇門三池周八

  里明宏治正德中建 本朝乾隆三年修二十一年重修文安縣城周八里有竒門五濠

  廣三丈外有隄明正德九年修土城本朝康熙年閒修乾隆三十三年甃甎大城縣城

  周四里有竒門四濠廣六丈明正德七年因舊址修築 本朝順治九年乾隆八年改建

  定縣城舊城周六里六十九步導玉帶水環城為池明嘉靖二十九年因舊址之西北隅改

  築東南二面周八百八十九步門四 本朝乾隆十八年薊州城周九里有竒門三明

  洪武四年建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修乾隆三年十六年重修平谷縣城周三里門四濠

  廣二丈明嘉靖中因舊址築 本朝乾隆四十五年

 ︹學校︺順天府學在府治東南明洪武初建為大興縣學永樂初以為府學大興宛平二縣

  學皆附馬 本朝康熙年閒修乾隆四十二年慶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府學二十五名大興宛平

  各二十五名並設滿洲教授訓導專司八旗訓課康熙三十三年定滿洲䝉古學額六十名漢軍三

  良鄉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五年建入學額數十二名固安縣學

  治東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康熙年閒修乾隆三十九年嘉慶二十一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永清縣學在縣治西南金明昌初建 本朝屢加修葺嘉慶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

  東安縣學在縣治西明洪武五年建 本朝康𤋮年閒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河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十四年建 本朝乾隆四十七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通州

  學在川治西元大德中建 本朝康熙年閒乾隆四十六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三河

  縣學在縣治西金泰和中建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武清縣學

  在縣治南舊在白河西明洪武初改建縣治嘉靖十六年又遷今所入學額數十五名寶坻

  縣學在縣治東北元大德中建 本朝乾隆十九年修嘉慶二十一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寕河縣學在縣治西南隅 本朝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四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昌平州學在州治東舊在舊治西明景泰三年與治俱徙入學額數八名順義縣

  學在縣治西明洪武八年建入學額數十五名密雲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中建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乾隆六十年嘉慶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懷柔縣學

  治東明洪武十五年建 本朝康熙六十年修乾隆三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涿州學

  在州城東南隅舊在治西南遼統和中建 本朝屢加修葺嘉慶五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山縣學在縣治東南元延祐中建 本朝康熙二年修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

  霸州學在州治東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修乾隆二十六年四十二年重修

  入學額數十五名文安縣學在縣治西宋大觀八年建元皇慶初重建入學額數二十

  大城縣學在縣治西元至元中建 本朝乾隆年閒修嘉慶十一年重修入學額數

  十五保定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十五年建 本嘉慶十四年修入學額數八名

  薊州學在州冶西北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修嘉慶八年重修入學額數十八

  平谷縣學在縣治南元至元中建 本朝嘉慶十六年修入學額數八名金臺

  書院在大興縣東崇文門外本義學舊址康熙四十一年   聖祖仁皇帝御書廣育羣才

  扁以賜乾隆十五年改書院有府丞梅㲄成碑記四十七年修嘉慶五年二十年屢修潞河

  書院在通州舊城東南 本朝乾隆二年建四十六年修泉州書院在寶坻縣 本

  朝嘉慶元年建渠梁書院在寕河縣城内 本乾隆二十三年燕平書院

  在昌平州城内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建四十五年修白檀書院在密雲縣東南明王

  見賓雲峯書院在房山縣 本嘉慶八年益津書院舊在霸州南十

  里宫家荘元宫君祺建黄潛為記明萬厯初改建城内漁陽書院在薊州本朝乾隆

  五十八年建 按舊志載 京師舊有太極書院元中書行省楊惟中建久廢首善書院在宣武門

  内明都御史鄒元標副都御史馮從吾講學之所右壁有葉向高記董其昌書今為時憲書局諌議

  書院在昌平州西南五里元泰定閒建今為劉諫議祠文靖書院在房山縣西南七十里元趙密賈

  讓建以祀其師劉因今為劉靜修祠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十三萬六千二百五十四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二百九十三萬四千四百四十九名

  口計五十三萬三百三十六户

 ︹田賦︺田地六萬二千一百二十一頃四十七畝四分有竒額徴地丁正雜銀一十五萬八百兩五錢

  七分六釐粟米一百九十六石四斗五升四合二勺豆二千九百五十五石三升四合五勺高𥹭四

  十七石四斗五升榛栗三十六石

大清一統志

 順天府

︹山川︺西山在宛平縣西三十里太行山别阜也巍峩秀拔為 京師右臂衆山連接山名甚多

  其總名曰西山翠微山在宛平縣西三十里脈自香山分兩支而束其上平原百里烟雲樹

  石皆稱竒勝上頂有平坡寺下有寶珠洞舊名平坡山明宣德中更名覺山在宛平縣西三

  十里懸崖之上與盧師平坡鼎峙西有三泉曰清泠曰清㫖曰洊至盧師山在宛平縣西三

  十里相傳隋末有神僧盧師居此能馴服二龍子曰大青小青山有潭覆以巨石其下深不可測二

  龍潛馬歲旱禱雨輒應 按顧炎武北平古今記云唐書盧挺傳挺遣燕州司馬王安德行渠作漕

  艫轉糧自桑乾水抵盧思臺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以唐書考之今盧師山當卽盧思臺師乃思之

  韓家山在宛平縣西三十六里有漢韓延夀墓因名或譌作罕山俗呼黒山匯

  徑山在宛平縣西三十七里元史河渠志大德六年修盧溝上流石徑山河隄明人燕山紀游

  石徑山孤峯特立洞皆鑿石而成最上為金閣寺有浮圖宜遠聎亦名石景山 本朝   聖祖

  仁皇帝有駐蹕石景山詩又有石景山東望詩望渾河詩   高宗純皇帝每次臨幸皆有

   御製詩五峯山在宛平縣西四十里五峯秀峙宛如列屏土人每望此山之雲氣以驗晴

  仰山在宛平縣西七十里峯巒拱秀中有平頂如蓮花心旁有五峯曰獨秀翠微紫蓋妙

  高紫微中有禪刹金章宗嘗遊此有詩刻石潭柘山在宛平縣西八十里山勢磅礴連擁

  九峯旁有二潭潭上有古柘因名自西山諸峯連緜而西潭柘為尤勝龍鱗山在宛平縣

  西八十里又西有大駝山九渠山及管山龜石等山俱高聳鳳凰山在宛平縣西少南七

  十里其形迴翔如鳳畫眉山在宛平縣西北二十里産石黑色浮質而膩理曰畫眉石山麓

  有黑龍潭旱禱輒應金山在宛平縣西北二十里萬壽山之北蔣一葵長安客話明景帝葬金

  山口距西山十里又柏山亦在縣西北二十里旁多産柏百望山在宛平縣西北四十里長

  安客話青龍斜界百望山背而去者百里猶見其峯故名雅思山在宛平縣西北七十餘里

  舊志京西北諸山連綴一百八十里半隸昌平其宛平境與昌平接壤者出百望山北四十里入南

  谷有聚名漆園園之南卽雅思山有池曰露池又自西出漆園十里許有高崖崖下有泉繞之又西

  北十里為清水㵎兩山如門行可二十里山皆竒峭巃嵸飛泉滮灑決地分流聲激巖穴有嶺曰鼇

  十八盤山在宛平縣西北八十里其山縈曲十有八盤舊志出百望山西北六十里

  有陘曰十八盤山有湯泉白鐵山在宛平縣西北一百八十里山多白石其堅如鐵

  泉山在良鄉縣西十五里下有石龍口出泉不竭東流入鹽溝河黄土山在香河縣

  北二里又縣北四里有沙陀嶺孤在通州東二十里四面平曠一峯獨秀高二十餘㝷

  水山在三河縣西北三十五里上有聖水泉俗傳可愈眼疾靈山在三河縣北十五里

   山足三面有泉清冽可愛隆冬不冰華山在三河縣北三十里一名兔耳山有水卽香河縣駱

   駝港之源水繞駝山而出故名又西北十里有鳳凰山石城山在三河縣北五十里上有

   石城故名相近有青梁山亢家山在昌平州東二里一作亢山亭亭孤立上平如掌

   臺山在昌平州東七里東山口内水中明成祖嘗駐蹕於此嘉靖中作亭於上名曰聖蹟當口

   一小山曰影山白石山在昌平州東二十里石多潔白湯山在昌平州東三十里下有

   温泉   聖祖仁皇帝於其地建 行宫為  臨憩之所   高宗純皇帝鑾輿駐此屢

   御製詩 龍 泉山在昌平州東南五里山腰有洞可梯石而下初狹漸敞行里許

   有水聲洶湧山之北麓有龍潭深不可測潭東有數泉出石閒清冽可濯旱禱輒應白浮山

   在昌平州東南十里上有二龍潭流經白浮村駐蹕山在昌平州西二十五里綿互而北凡

   二十里石皆壁立高十餘丈其頂皆白山之南有棲雲歗臺高二丈許北有石梯可登陟金章宗嘗

  建亭於此軍都山在昌平州西北司馬彪續漢書盧植隱居上谷軍都山寰宇記山在昌平

  縣西北十里又名居庸山舊志在今州西北二十里層巒曡嶂竒險天開太行第八陘也為燕京八

  景之一曰居庸曡翠 按吕覽九塞齊居庸於殽函井陘則是居庸本為山名而關以山得名也通

  鑑注漢志有軍都居庸兩縣各有關而新唐書地理志以為軍都卽居庸昌平山水記從其説謂漢

  立軍都縣關於山之南今州東四十里有軍都村但既有兩縣兩關之名不應同為一山當是就山

  之險要建置區分及軍都關縣俱裁後人遂混為一耳積粟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五里相

  傳元時積粟於此翠屏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九里山色蒼翠如屏下出泉九穴瀦為九龍

  湯峪山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下有温泉幽都山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相

  傳古幽州以此名天壽山在昌平州北十八里本名黄土山卽軍都諸山之岡阜葉盛水

  東日記舊名東榨子山明永樂七年建山陵因改今名諸帝陵寢皆在焉黑山在昌平州

  北六十里為黄花通衢山如列屏下有泉玉帶山在昌平州東北十五里山腰有白石一路

  神嶺山在昌平州東北三十二里山高百餘丈上有白石下有龍潭流入白浮堰卽神

  山泉銀山在昌平州東北七十里峯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因名山半有石崖皆黑

  色謂之銀山鐡壁舊志銀山度嶺數折峯漸分為三左一峯石卓立如錐峯下為法華寺寺後為古

  佛巖再上為鄧隱峯説法堂復躡危磴五六里為中峯頂峯脊如刀背兩傍如削下臨萬仞不可凝

  桃山在順義縣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五峯如桃花瓣巨石錯落横亙數畝唐書謂之桃谷

  山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屯燕樂城以輕騎進抵桃山燕特穆爾掩撃之於白狼河追

  至桃山降其衆卽此 燕特穆爾舊名燕帖木兒今改正牛欄山在順義縣北二十里遼史

  百官志置牛欄都統領司明統志牛欄山明改為順義山昌平山水記牛欄山上有洞俗傳金牛出

  焉洞前石壁有小槽形曰飲牛池山北里許有小山名靈蹟山宋王曽上契丹事順州至檀州漸入

  山牛欄當其要路也山之東麓潮白二河合焉呼奴山在順義縣東北二十五里卽古狐奴

  山也其北麓島道而上約里許漸闊漸平山有小石城其西南百歩有漢狐奴縣址鐵鑛山

  在密雲縣東三十里産鐵漢書地理志漁陽有鐵官蓋置於此又元史至元十三年霧靈山伐木官

  言檀州大谷錐山出鐵鑛有司覆視之尋立四冶龍門山在密雲縣東七十里有黄崖洞

  懸泉如瀑布相近有錐山一峯矗立如錐孤在密雲縣南八里獨立平原傍無附麗

  水山在密雲縣南十里山下出泉環抱而流為縣之勝銀冶山在密雲縣南十里一

  名銀冶嶺舊産銀鑛宋王曾上契丹事順州東北過白嶼河望銀冶山卽此密雲山

  雲縣南二十里一名橫山名勝志山藏雲霧縣名取焉方輿紀要唐置横山城於山下因城置橫山

  郡昌平山水記云石虎攻遼遼棄令支奔密雲山卽此舊志謂在東北又縣南二十里有白檀山

  黍谷山在密雲縣西南十五里劉向别錄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

  温氣生舊有鄒衍祠在山上舊志黍谷山在懷柔縣東四十里跨密雲縣界亦名燕谷山亦謂之寒

  谷呉越春秋北過寒谷左思賦寒谷豐黍吹律暖之是也山有風洞洞口風氣凜冽盛夏人不敢入

  九松山在密雲縣北二十七里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巡幸經此見山

  有松九株遂   賜名九松山建庵曰朝天   高宗純皇帝臨幸屢有   御製詩

  山在密雲縣北三十里上多松柏 按柏山距九松山僅三里似當與九松為一山舊惟柏山今

  始並載焉香陘山在密雲境産藳本香冶山在密雲縣東北八里上有塔有石洞深邃

  水出四時不竭東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火突山在密雲縣東北二十五里巖谷崚嶒

  色如火焰清洞山在密雲縣東北五十里中有仙洞下有三教寺亦名三教山霧靈

  山在密雲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南距邊四十里本名伏凌山後訛為霧靈水經注伏凌山甚高峻

  巖嶂寒深陰崖積雪凝冰夏結故世人因以名山也舊志一名萬花臺高峻為諸山之冠山上嘗有

  雲霧䝉之四時不絶山之左右峯巒攢立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元有霧靈山伐木官其絶

  頂可瞰塞内明正德中撫臣王大用以山錯在朶顔界議築城守之以拒其險不果陳宫山

  在密雲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山下有土垠縣故址又相近有觀鷄山 按漢土垠縣在今豐潤縣陳

  宫觀鷄等山亦在其境密雲之土垠乃後魏時僑置後人誤以為卽漢縣因指無名之山而謂之陳

  宫觀鷄非故蹟也丫髻山在懷柔縣東南七十五里兩峯高聳形如丫髻上有碧霞元君

  祠 本朝増建玉皇閣山前建 行宫   高宗純皇帝時奉   孝聖憲皇后安輿詣山拈

  香卽龍王山在懐柔縣西半里舊城環其上下有龍潭深不可測石塘山

  柔縣西三里石供欄柱階砌之用明永樂後有大工採石於此設工部廠今廢紅石山

  柔縣西北三里山頂有泉出石窟中瑩潔如玉一名玉泉山紅螺山在懷柔縣北二十里

  高二百餘仞山下有潭潭中嘗有二螺色殷紅下流為紅螺山水 按達史地理志檀州有螺山金

  史地理志順州有螺山王丹事順州東北有螺盤山曾上契卽此金鐙山在懷柔縣東北

  七十里相傳山頂有光焰射人因名龍安山在涿州西五十里時有雲氣騰繞如龍蓋大房

  諸山之支隴也石虎山在涿州西五十里有二石形如虎一堵牆山在房山縣

  西南四十里石壁巉峭高三百餘尋長五百餘步儼若版築上下平廣可容數百家石經山

  在房山縣西南五十里本名白帶山亦名𢘿題山以上生𢘿題草也峯巒秀拔儼若天竺又名小西

  天具東有石經洞下有雲居寺   高宗純皇帝有望石經山及雲居寺諸詩寰宇記白帶山在

  范陽縣西北四十里圖經智泉寺僧靜琬見白帶山有石室遂發心書經十二部刻石爲碑明統志

  隋大業閒法師靜琬募縁鑿石爲板刻經一藏以傳於後迄唐貞觀初僅成大𣵀槃經一部而卒後

  釋徒相繼厯遼金始完孫承澤春明夢餘錄經前後納洞中者通千餘卷有石幢記其目甚悉洞皆

  以石爲窗櫺用鐵固之石本之近窗者可以窺見字畫黄龍山在房山縣西稍南四十里

  山下有大石𡹬前産青白石後産白玉石可供階礎之用碢下卽白石塘也留臺尖山

  在房山縣西三里有泉石之勝平峪山在房山縣西二百里峪中平坦有水環流石田百餘

  大房山在房山縣西北亦作大防山水經注防水出大防山南魏書地形志良鄉縣有

  大房山寰宇記大防山在良鄉縣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又有小防山亦與大防相近圖經云

  防山上有仙人玉堂金史貞元三年以大防山雲峯寺爲山陵大定二十一年封大房山神爲保陵

  公明統志大房山在房山縣西十五里境内諸山惟此山最爲雄秀古碑云乃幽燕奥室山下有聖

  水泉山西南有伏龍穴一名龍城峪畿輔通志本朝雍正八年正月二十日鳳凰集於房山之溝

  山峯   高宗純皇帝有望大房山作歌諸什六聘山在房山縣西北三十里遼史地

  理志涿州有六聘山曰下舊聞六聘之義地志不詳疑卽霍原教授之地霍原詳後人物穀積

  山在房山縣西北五十里峯巒突起形如積穀下有洞皆石壁可容四五十人黄山

  山縣西北七十里上有玉室洞天相傳漢張良微時隱此大安山在房山縣西北八十里上

  有龍湫山甚高險唐末劉仁恭築館於此臺山在霸州東二十里舊為九河所經臺基有三形

  如鼎南山在霸州東七十里喬木修竹周帀十數里為州之勝鴈頭山在霸州東

  南二十五里宋時有鴈頭砦莫金山在霸州南十二里宋設莫金砦於此 按州志舊有

  南山臺山莫金鴈頭諸勝後為河水所衝皆成平陸兹特存其舊名耳神山在薊州東南八

  里餘山半有大道東西轉折而上相傳金章宗嘗獵於此其後峯有浮圖别山在薊州東南三

  十里山形圓秀逶迤數十里自此至 京師雖有山而無高阜因名燕山在薊州東南五十五

  里高千仞陡絶不可攀與遵化州及玉田縣接界隋書地理志無終縣有燕山桃花山

  州西南六十里山多桃花有清泉繞流其側又州東十八里亦有桃花山山有寺寺旁為 行宫

    高宗純皇帝有 御製八景詩甘泉山在薊州西五十里有泉極甘一名石獒山

  山巔有大石如犬故名岢嵐山在薊州西六十里山勢險峻周圍壁立閒有小徑可通亦

  名窠羅山漁山在薊州西北三里許形如圓邱景色蒼翠山多泉冬夏歕湧成湖居民因之開

  為稻田菰蒲荇藻宛似江南盤山在薊州西北二十五里圖經盤山南距滄溟西盡泃水東

  放碣石自遠望之層巒曡嶂崒嵂排空真為雄勝李仲宣佑唐寺碑盤山箕尾之巨鎮也深維地軸

  高逼天門暖碧凝霄寒青壓海舊志山勢磅礴而盤桓因名姬志真雲山集漁陽西北之山本名四

  正古有田盤先生自齊而來棲遲此山因名為盤山焉名勝志一名盤龍山高二千仞周百餘里釋

  智樸四正山居志盤山一名東五臺自來峯北臺也先師臺南臺也紫蓋峯中臺也九華峯東臺也

  舞劒臺西臺也晾甲石為下盤古中盤為中盤雲𦋐寺為上盤上盤之勝以松中盤以石下盤以水

   本朝   聖祖仁皇帝屢經臨幸乾隆九年  高宗純皇帝以兹山為謁   陵經過

  之道臣工扈從勞勩創建 行宫以為憩息之所樸素不雕名曰靜寄山荘   御製有記及十

  六景詩 按晾甲石在 行宫西偏千尺雪上石勢排連瑩潔如砥相傳唐太宗東征晾甲於此摩

  厓篆書唐文皇晾甲石六字 高宗純皇帝有   御製詩翁同山在薊州北卽古

  無终山捜神記陽雍伯雒陽人至性篤孝父母殁葬於無終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無水雍伯作

  義漿於坂頭行者皆飲之三年有一人就飲與石子一斗使種之云玉當生其中後得白璧五雙娶

  北平徐氏女水經注無終山卽帛仲理所合神丹處也山有陽翁伯玉田在縣北有陽公壇社卽陽

  公之故居也陽氏譜敘言翁伯春秋之末爰宅無终愛人博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於縣北六十

  里翁同之山後路徙於西山之下陽公又遷焉而受玉田之賜隋書地理志無终縣有無終山寰宇

  記無終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陰山在漁陽縣西北四里 按州志有空同山在州北五里卽翁同之

  訛也諸志皆以無終山入玉田縣據寰宇記無終卽翁同去州近而去玉田稍遠今仍兩存焉

  花山在薊州東北四十五里雄踞平原路徑屈曲多松林葱翠泉水山在平谷縣南八

  里山下有泉逆流河發源處也灌田數十頃瑞屏山在平谷縣北二十里連峯聳拔羅列

  若屏上有石臺下有興隆寺漁子山在平谷縣東北十五里上有大冢俗傳爲黄帝陵

  分水嶺在宛平縣西四十里形勢廣闊山㵎諸水至此爲二一入盧溝河一入房山縣界

  羅㬋嶺在宛平縣西六十里徑道極險行可二十里望見潭柘寺   高宗純皇帝有

    御製羅㬋嶺詩刻石青山嶺在宛平縣西一百五十里中平坦四面高聳下臨清泉多

  産三七及諸藥長城嶺在昌平州西少南王嘉謨薊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嶺曰長城

  嶺上有方堞遺址相傳爲秦皇所築有泉曰馬跑又西三里有丫思臺下臺而西又十里皆峻嶺也

  灰嶺險倍於長城石如蛤粉下山有城是鎮邊之廢邑又西八里有城是曰鎮邊兩旁皆山圍之南

  曰碧駕曰通明北曰鷹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曰岑落碧駕之巖有小湖曰合抱河鎮邊西十里有堠曰唐耳背踞大山

  斜界居庸鎮邊廢邑其南皆山中爲衢路東曰六華巖西曰小神山青利山其第四巖有洞深黝是

  為鳴𦤎洞南十里有聚曰長峪又西五里有巖曰德勝亦曰鳳凰山下出泉流二十里達於渾河山

  西有觀音洞一名孤松巖山南嶺曰西峪出山而北曰白鶴峯又折而東曰青華山高可萬仞

  屋嶺在懐柔縣東五十里有風臺相傳鄒衍祭風之所上有風洞風出其中氣鼓嶺

  在平谷縣南十五里山形如鼓上常有雲氣祕魔崖在宛平縣西三十里一名避魔崖春

  明夢餘錄盧師山山半為祕魔崖大石嵌空幾二丈從石崖中出東行百餘步有池蓋大小青龍所

  滴水巖在宛平縣西四十里舊志出磨石口至三家村渾河倒影崖壁峭絶十餘里入

  軍莊一峯側出而腹藏洞者為建陽洞越仰山嶺循山趾行夾壁中有村臨谷口為桃源村復沿㵎

  過仰山村折而西上黄牛岡口徑愈仄轉十八曡為滴水巖懸崖千仞巖洞皆削成無縫泉布石面

  旁有穴然炬以入廣三十餘丈洞中石乳為蓮花垂為象鼻右一石牀幕以石龍再入則潭深莫測

  從巖側曲徑而上二十里至北頂可望居庸諸塞岣岣崖卽溝溝崖在昌平州西北德勝

   口西三里深山曡嶂秀石緣空三十餘里悉履石攀葛始達其巔清流繚繞奇樹揚芬旁有蘭若數

   區為州之勝紅螺嶮在房山縣西北上方山東三十里循九龍峪度八嶺寨入桃葉口為

   下嶮過龍潭水有洞曰紅螺為中嶮復上半里許為上嶮舊名幽嵐一名寶金山卧龍岡

   在宛平縣西北四十五里岡石堅白蜿蜒二十餘丈狀如卧龍五代梁乾化二年晉將周德威攻燕

   擒劉守光將單廷珪於龍頭岡卽此料石岡在良鄉縣東北里許當南北孔道金史貞元元

   年獵於良鄉封料石岡神為靈應王舊志亦名燎石岡岡石赤色如燎可以取火又有古城五座方

   圓棊布岡頂有多佛塔隋建彈琴峽在昌平州西北居庸關内水流石罅聲若彈琴相近

   有仙人枕道旁大石也   高宗純皇帝鑾輿經此有   御製彈琴峽詩賈島峪

   在房山縣西内有石室相傳賈島所居中和峪在房山縣北十八里山腰有湧泉常流不

   川方峪在薊州東二十五里一名禪房峪明正統中設柴廠於此景泰中廢峪中龍泉

   屈曲南流入沽河仙人洞在昌平州北中山口北一里洞在山麓可容二百許人洞口向

   東從石梯而下石皆倒垂下為平地洞内西北有一門門外一大石鐘下懸長數尺門内有石罅如

   夾道深黑不可入金洞在密雲縣東八里元時嘗採金於此冶仙洞在密雲縣東北

   二十里地名驚破羅山巖閒有石門二扇不可開内有潺湲之聲漿水洞在懷柔縣東北

   百餘里深山中洞有水色白如漿汲之不絶不汲亦不溢孔水洞在房山縣大房山東北水

   經注聖水逕大防嶺東首山下有石穴東北洞開廣四五丈入穴轉更崇深穴中有水夏冷冬温春

   秋有白魚出穴美踰常味是水東北流入聖水寰宇記孔水出大房山明統志大房山東北上有懸

   巖千尺下有石窟闊二丈許泉水從中湧出深不可測唐胡詹記嘗有人篝火浮舟探之行五六日

   莫究其源但見仙鼠晝飛頳鱗時見開元時每旱必遣使投金龍玉璧金泰和中怱有桃花流出其

   瓣如五錢許百花陀在宛平縣西一百二十里王平口外大漢嶺沿河口之西四圍皆山

   中有平川約數十畝産杉漆藥草春夏之交百花爛然有金章宗石牀尚存又鐵石陀在縣西百里

    按舊志宛平山川下有百花山云上多花卉絶頂有龍潭相近有鶴子山其西北有東西二靈山

   又西北有小五臺而春明夢餘錄祇載百花陀云頂上有千佛山觀音山其頂為百花山頂山中多

   花卉奇異不可名狀坐頂上俯諸山搢如圭是東西兩靈山其迎前壁立者為鶴子山與志所載百

   花山同宋啟明長安可遊記則云過鶴子山三里餘始躡百花山腰西北兩山秀甚東西二靈山也

   又西北為小五臺山花多目所未覩紅黄紫翠不可名狀一色者跗萼各殊帝京景物畧亦云行百

   花中一里登菩薩頂由衆説考之百花山卽百花陀而小五臺卽陀之别岫日下舊聞亦祇載百花

   陀舊志前旣列山後又載陀似為複誤且王平口去 京師一百二十里度大漢嶺至沿河口距

   京師二百里已非宛平之境記載家特以王平口為入山初徑故於宛平山川之下牽連及之今特

   刪去百花山附説於此以正其譌牛心陀在平谷縣北十五里渤海在寕河縣東南

   西南接天津府天津縣東接遵化州豐潤縣界七里海在寕河縣西北四十里舊屬寶坻縣

   通志七里海卽北運河青龍灣藉以蓄洩者也地形窪下聚潦歸焉其西北爲後海後海之西爲鯽

   魚𣵦又北爲香油淀其東南爲曲里海雨水盛則極目無涯歲旱諸淀皆涸惟七里海尚有寕車沽

   一道下通北塘潮汐往來水常不竭然水淺道狹舟楫不至居民苦之 本朝雍正五年開濬寕車

   沽河起淮魚𣵦達北塘口長百四十里估帆遂通大通河舊名通惠河自玉泉導流經高

   梁橋分爲二一由西直門外繞而南東㑹玉河又東北抵大通橋一由德勝門外繞而東南又東行

   亦㑹於大通橋河由是得名其下流達於通州元史河渠志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監郭守敬建言導

   清河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至西門入都城南匯爲

   積水潭東南出文明門東至高麗荘入白河長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歩壩牐十一處共二十座節

   水以通漕運誠爲便益從之首事於二十九年春告成於三十年秋賜名曰通惠又郭守敬傳大都

   運糧河每十里置一牐皆至通州凡爲牐七距牐里許上重置斗門互爲提閼以過丹止水明實錄

   成化七年户部尚書楊鼎工部侍郎喬毅請開通惠河上命鼎毅相度奏云閘河原有舊閘三十四

   座以通水道但元時水在宫牆外船得進入内城海子灣泊今水從皇城中金水河流出難循故道

   其白浮一畝三里河草橋金口諸水皆不可引導今玉泉龍泉月兒柳沙等泉皆出於西北山麓堪

   引匯於西湖若從西湖源頭將分水青龍閘閉住引玉泉諸水從高梁河量其分數一半從金水河

   流出其餘促都城外濠流轉㑹於正陽門東城濠再將洩入三里河水閘住併流入大通橋閘河隨

   時瀦洩工程甚省十二年乃命平江伯陳鋭興卒七千人自都城東大通橋至張家灣漕河口六十

   里浚泉三増閘四凡十月而畢漕舟稍通其河源在元時引昌平縣之三泉時三泉俱捍隔難引獨

   西湖一泉又僅分其半河制窄狹不踰二載淺塞如故嘉靖六年巡倉御史呉仲請修通惠河大學

   士楊一清張璁皆言其便世宗然之七年河成糧運至者省費干一萬三千餘兩河漕考元通惠河

  築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長五十餘里以障諸水入都城又自大通橋起至通州地勢高四丈中閒

  設慶豐等五閘以蓄水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大通河加築隄岸建滚水壩以洩水三十六年濬

  䕶城河引大通橋運艘達朝陽東直等門今東直門齊化門皆有水關通惠河水所由入也乾隆二

  十三二十五兩年再加疏濬漕艘之分運京倉者實利賴焉㑹清河在大通河北 本朝

  康熙四十六年開起水磨閘厯砂子營至通州石隄止運通州米由通流河至德勝門外本裕倉

  三里河在大興縣東南元時名文明河接惠通河為糧儲運道置鐵閘明時堙廢成化中楊

  茂言京城南舊有三里河直通張家灣煙墩橋以西濬之可通漕運戸部尚書楊鼎等云此河舊無

  河源正統中因修城濠作壩蓄水又恐雨溢故於正陽橋東南開通濠口以洩其水始有三里河之

  名自濠口三里至八里莊始接渾河舊渠岸多廬舍深處只二三尺闊僅丈餘難以行舟事乃止嘉

  靖初桂萼復請修之亦不從今故道已成平陸鳳河源出 南苑團河東南流經廢漷縣西南

   爲新荘河至東安縣東北四十里鳳窩村爲鳳河至武清縣西北二十里爲漷水鋪河又遶武清之

   北折而東隨地異名至縣南八十里爲東沽港河南入三角淀舊時水甚深廣隆冬不冰後淤塞僅

   存河形每遇積雨瀰漫爲害 本朝雍正四年高閣莊開渠分涼水河至武清縣之堠上村濬鳳

   河故道由雙口抵青沽港入淀長一百三十里河流遂通乾隆五年二十一年屢經接築東隄以防

   永定河尾閭東漫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聖駕自天津囘蹕巡視鳳河   特命開濬團

   河俾源頭無壅其下游有斷流處亦一律疏通永資利導 按元史河渠志渾河本盧溝水從大興

   縣流至東安州武清縣入漷縣界此河卽元時渾河故道也明時渾河南注奪琉璃河經流下達霸

   州其東流一道不復相通土人遂以琉璃河爲渾河而以元時渾河爲鳳河或以上接大興縣東南

   三里河下至張家灣者爲渾河舊渠涼水河在宛平縣南由水頭莊泉發源東南流入 南

   苑㑹一畝泉經馬駒橋又東逕通州南曰南新河至張家灣城南入白河 本朝乾隆三十八年

   加疏濬 按良鄉縣南三里亦有涼水河卽古樂水水經注樂水出良鄉縣 北大防山南東南流

   入縣西又東南流注聖水高梁河在宛平縣西水經注高梁水出薊城西北平地泉東注逕

   燕王陵北又東逕薊城北又東南流土地記曰薊東十里有高梁之水其水又東南入濕水俗諺云

   高梁無上源蓋以高梁微涓淺薄纔足通津憑藉涓流方成川甽故也舊志高梁河在西直門外半

   里自昌平州沙㵎東東南流經高梁店又東南流入都城積水潭水急而清魚沉水底鱗鬛皆見綠

   樹紺宇蔭爽交帀遼將耶律沙與宋兵戰於高梁河卽此金時亦謂之皁河上有高梁橋 按高梁

   河今爲玉河上流卽玉泉山水所經别曰高梁者存古名也 本朝屢加修濬永定河

   乾河自宣化府保安州流入東南流逕宛平縣西南又東南逕良鄉縣東又南逕固安縣北又東南

   逕永清縣東北東安縣西又東南逕霸州東北合玉帶河古名濕水又名清泉河亦名盧溝河俗名

   渾河水經注濕水南注馬徑山謂之落馬河又南出山謂之清泉河又東南逕良鄉縣之北界厯梁

   山南又東逕廣陽縣故城北又東北逕薊縣故城南土地記曰薊城南七里有清泉河也又東與洗

   馬溝水合又東逕燕王陵南又東南高梁之水注焉又東至漁陽雍奴縣東流與潞河合周煇北轅

   錄盧溝河亦謂之黑水河色最濁其急如箭范成大集盧溝去燕山三十五里宋敏求謂之蘆菰河

   卽桑乾河也元史河渠志盧溝河其源出於代地名曰小黄河以流濁故也自奉聖州界流入宛平

   縣境至都城四十里東麻谷分為二派吴訥集盧溝河過懷來行兩山閒至京城西四十里石徑山

   之東地平土疏衝激遷徙不常至看丹口分為二一東流至通州高麗荘入白河是為渾河一南流

   至霸州合易水又南至丁字沽入運河王瓊漕河圖志桑乾河至盧溝橋東南流至固安縣楊先務

   又經霸州苑家口合灰河渾源川崞川胡良河琉璃河廣陽河鹽河至武清縣丁字沽凡四百餘里

   入白河 按渾河舊自宛平縣東流經大興縣南至東安武清入白河卽桑乾故道也元時自宛平

   分流為二後舊渠堙塞其南出者明永樂後改西南流經固安新城雄縣至霸州嘉靖初徙於固安

   縣北十餘里東流入永清縣界經霸州東北境達信安入海萬厯中又徙固安縣西十餘里尋徙城

   南泛溢固安永清之境後又徙固安之北 本朝順治十一年復改流縣西與清水合流南入新城

   縣境至霸州城南溢為巨浸我   聖祖仁皇帝軫念郊圻周覽河道以河流無定皆由上流淤

   塞南趨保定與諸水㑹合勢不能容自致泛溢康熙三十七年   特命撫臣于成龍等疏濬起

   良鄉之張家莊至東安之郎城河重開一道遷流於東由固安永清之北引流直出柳岔口三角淀

   達於西沽築長隄捍之   賜名永定河設分司管理嗣是二十餘年河無遷徙而下流之入淀

   者積漸填淤雍正四年於郭家務開渠七十里改河東行又開下流長𣵦河三十餘里引渾河之水

   遶王慶坨東北入三角淀自柳岔口至韓家村三十餘里築隄以防其衝改永定分司為永定河道

   專司修濬由是渾河下流不復南注清河沿河州縣頗受其利乾隆十六年移河之下口自永清南

   岸上七工秉教村經朱家荘厯霸州東安武清至天津縣之安光村入葉淀歸海嗣因地勢狹窄不

  能匀沙蓄水二十年春   高宗純皇帝親臨閲視指授方畧於北岸六工二十號開隄放溜厯

  東安至武清之沙家淀㑹鳳河入大清河達天津歸海二十八年以埝根漸淤復改於北埝十七號

  出口並於上游宛平縣之求賢村開減水河一道厯固安永清東安至武清入鳳河以洩永定河北

  岸渾流於是水益流暢無旁溢之患廣陽河在良鄉縣東水經注廣陽水出小廣陽西山東

  流逕廣陽縣故城北又東福祿水注焉亂流東南至陽鄉右注聖水舊志廣陽河一名義河源出房

  山縣東北公村東南流入良鄉境舊入聖水自盧溝南決遂東注桑乾河通志今牤牛河卽廣陽鹽

  溝二水之㑹流也二水至良鄉縣城東南合流為三义口南流至任村西南入大清河一遇水漲奔

  騰衝突故土人謂之牤牛河良涿固霸之閒屢被其害 本朝雍正四年於任村南開濬新河東南

  逕涿州界東固安縣西北循盧溝故道南逕霸州之南孟等村抵栲栳圈入中亭河長二百餘里自

  是潦水有歸乾隆九年復行開濬之鹽溝河在良鄉縣南卽古福祿水也水經注福祿水出

   西山東南流逕廣陽故城南東入廣陽水舊志鹽溝河源出宛平縣龍門口東南流逕良鄉縣東南

   四里陶村㑹廣陽河五代史涿州運糧入幽州契丹輒伏兵於閻溝取之唐長興三年趙徳鈞鎮盧

   龍城閻溝而戍之閻溝卽鹽溝也琉璃河源出房山縣西北東南逕良鄉縣西南又東南

   逕涿州東又南入保定府新城縣界卽古聖水也水經注聖水出上谷郡西南聖水谷東南流逕大

   防嶺之東首山又東逕玉石山謂之玉石口伏流里餘潛源東出又東頽波㵼㵎一丈有餘屈而流

   又南逕良鄉縣故城西有防水注之又南與樂水合又東過其縣故城南又東逕聖聚南又東與俠

   河合又東過涿縣東與桃水合又東廣陽之水注之又東南逕陽鄉城西又東逕方城縣故城又東

   左㑹白祀溝又東南逕韓城東又東南右㑹清淀水又東逕安次縣故城南又東南注巨馬河寰宇

   記聖水俗名迴城水源出良鄉縣西北玉石山東流經縣北四里又南流入范陽縣界范成大集琉

   璃河又名劉李河在涿州北三十里水極清泚茂林環之此河大中祥符閒路振乘軺錄亦謂琉璃

  河惟嘉祐中宋敏求入蕃錄乃謂之六里河明統志琉璃河在良鄉縣南四十里金史作劉李河舊

  志謂卽古聖水自房山龍泉峪流至霸州入拒馬河 按今琉璃河源發房山縣西北黑龍潭及孔

  水洞俗名蘆村河東流逕縣東南二十里入良鄉界始名琉璃河經縣西南四十里又南入涿州界

  亦名清河自琉璃河東行可四五里折而東南可二三里得俠河口又東南可二十里得拒馬河口

  又東南可七八里為茨村正西去涿州三十里東岸有渾河決入之口土人云舊時渾河從固安之

  故城村決而西南至茨村東北合琉璃河遂直南衝茨村分為二後渾河漸徙而東至 本朝康熙

  二十七年始盡淹塞不復相通而琉璃河遂南入新城縣界近年屢加修濬其故道由涿州東逕固

  安永清東安霸州界今皆為渾河所奪   高宗純皇帝巡幸經此屢有   御題琉璃河詩

  香河在香河縣東里許俗名長溝種芰荷多香氣縣以此名牛濟河在香河縣

  東南三十里縣志城東南十五里有高沱子河上通蕭后運糧河及葉家屯董家屯兩隄口流至縣

   東南三十里為牛濟河又東南入七里莊河葉清店河在香河縣西南十里水泛則上

   通狼皃窩張家莊運糧河口下通甄家店葉家屯三路隄口蒼頭河在香河縣西北二十

   里舊志相傳卽蕭后運糧河水泛則上通牛欄山水窩頭莊水下通三路隄口一由李家園坑隄口

   入北呉村一由明星堂隄口入甘十八隄口一由東凌莊尹家河沙務莊張家灰店南呉村牛家屯

   入板𦌘口河通志今名窩頭河本無源伏秋水發衆流㑹於窩頭逕香河縣百家灣東與渠水合

   蒲池河在香河縣東北十五里亦名渠河又曰蒲石河自百家灣東流經縣北至縣東三十

   里匯為七里莊河入寶坻縣界白河源出宣化府赤城縣自古北口西流入逕密雲縣西又南

   與潮河合又南逕順義縣東又南至通州東為北運河下流逕香河武清諸縣入天津之直沽歸海

   漢書地理志漁陽縣沽水出塞外東南至泉州入海行七百五十里水經注沽水逕赤城東又東南

   右合高峯水又西南流出山逕漁陽縣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又南漁水注之又南與蠃山之水合

   又南逕安樂縣故城東俗謂之西潞水西南流逕狐奴山西又南逕狐奴縣故城西又南陽重溝水

   注之又南濕餘水注之又南左㑹鮑邱水世所謂東潞也又南逕潞縣為潞河土地記城西三十里

   有潞河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笥溝㶟水入焉俗謂之合口又東南逕泉州縣故城東又東南合清河

   周夢暘水部備考密雲河本白河上流自牛欄山下與潮河會初薊遼總督駐密雲從通州至牛欄

   山以車轉餉勞費特甚明嘉靖中總督劉濤發卒於密雲城西楊家荘築塞新口開通舊道令白河

   與潮河合流至牛欄山水勢甚大故通州漕糧直抵密雲城下舊志白河自宣府鎮赤城堡東流出

   邊又東南入密雲縣西北邊城東南經黄崖口堡及高家莊堡之南又東至石塘城東北㑹白馬關

   河馮家峪河稍南流㑹水峪河經石塘城東而南至縣舊城北折而西復南屈經城西至縣南十八

   里㑹潮河乃西南流入懷柔縣界至牛欄山東㑹大水峪河又南經縣城東凡六十里入通州界南

   流至州城北温餘河通㑹河皆流入焉又東南至張家灣會涼水河屈東流復折而南過廢漷縣東

   凡一百二十五里入香河縣界轉東經香河縣西十里復轉而南入武清縣界經縣東三十里又東

   南至三角淀㑹諸水南通御河是為直沽 按白河下流卽今之北運河元明時運道皆由此考元

   史河渠志自通州以下皆呼為白河故舊志北運河祇并見於白河今以漕運所關減河隄堰工築

   周詳故特分載北運河而昔人所叙白河源流有牽涉運河者姑仍其舊至潮白二河合流之處今

   昔不同詳見潮河條下北運河在通州東受潮白二河之水温餘河及西山諸泉之流為

   大通河者亦自西北來注之逕州南至張家灣會涼水河又南逕故漷縣北又折而東逕香河縣西

   又南逕武清縣東又南至天津縣界合大清河入直沽達於海 按運河源高水激盈減無常易致

   衝決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決武清縣筐兒港明年   聖祖仁皇帝親詣閲視令於決處建減

   水石壩二十丈開引河夾以長隄注之塌河淀由賈家沽洩入海五十年開河西務引河五十四年

   復以河西務城東有舊河形對新河下口至三里屯長四百餘丈   特命開直河一道於是新

  河之溜移流於西而東岸大隄無虞雍正六年築筐皃港舊壩六十丈重濬引河改築長隄七年

  疏賈家沽道已而山水暴至河西務又決遣官於河西務上流青龍灣建壩四十丈開引河注之七

  里海運道乃安乾隆二年移青龍灣石壩於王家務十八年將兩引河大加疏濬又厯年建築月隄

  草壩䕶壩板工凡十餘處以資防禦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聖駕自天津迴蹕巡視運河以

  筐兒港壩身陡下夏秋盛漲減水過猛易致成坑   特命於石工之外貼築灰工坦坡一十五

  丈使漸流勢緩壩身永固其減水引河亦命與王家務一律疏通俾無淤滯又按王家務引

  河南至七里海計長一百十五里筐兒港引河南至塌河淀計長六十四里其下流並至北塘口入

  薊運河歸海漷河在通州故漷縣舊志自盧溝流至縣西析而為三正流為漷河東入白河

  其一為新莊河在漷城南二十五里南流入武清縣界卽鳳河也其一為黄漚河東注馬家莊飛放

  富沱河在通州東三十二里周五里經年不竭多魚蝦之利泃河俗謂之錯河自

   口外流入西南流經薊州北界又西南經平谷縣南又折東南經三河縣東又東南至寶坻縣界合

   薊運河水經注泃水出右北平無終縣西山白楊谷西北流經平谷縣屈西南流獨樂水入焉又左

   合盤山水又東南逕平谷縣故城東南與洳河㑹又南逕紻城東而南合五百溝水又東南逕臨泃

   城北屈而厯其東側城南出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卽是水也又

   南入鮑邱水舊志泃河一名廣漢川發源薊州北黄崖口西南流經盤山之陰入平谷縣界經縣北

   門外又西南經縣城西南又南入三河縣界經縣北折而東繞縣城東北二面又東南至寶坻縣東

   北界入鮑邱河 按唐書地理志三河縣北十三里有渠河塘蓋卽泃河之譌俗亦名洳河又名草

   橋河至寶坻縣又名龍港皆卽泃河之異名也洳河在平谷縣西南流至三河縣界入泃河水

   經注洳河水出北山山在傂奚縣故城東南東南流經博陸故城北又屈逕其城東又東南流逕平

   谷縣故城西又東南流注於泃河明統志洳河源自密雲縣石峨山經三河縣東南平谷故城入泃

   河舊志今有周村河在平谷縣西十里源出口外南流入泃其入泃之處曰洳口在三河縣北五十

   薊運河在寶坻縣東三十里其上流為梨河發源遷安縣之三屯營蘆兒嶺一自薊州

   之沽河一自三河縣之泃河至縣東北三岔口合流俗名潮河亦名運糧河又名白龍港東南流至

   縣東南九十里名豐臺河又南入寕河縣界經蘆臺抵北塘口入海漕運南來者由此達薊州故名

   河水洶涌寶坻地最窪下 本朝雍正四年修築長隄一百八十里始免水患 按此卽古鮑邱水

   入海故道也八門城河在寶坻縣東南七十里薊運河支流也潮水逆注受其灌漑者

   有七十二沽居民賴之新河在寶坻縣東南一百四十里亦名漕渠明初漕運由直沽入海

   復折入運糧河達於薊州每有風濤之患天順二年始開此渠以通運艘自直沽河口起北至北塘

   河口止相距約四十里謂之新河 按今新河屬寕河縣高麗河在昌平州東五十里源出

   州東龍泉寺泉分二流一入順義縣名白浪河一南流名高麗河又南流復合入温餘河温餘

   河自居庸關南流經昌平州西又東南經順義縣西南又東南至通州北入白河一名濕餘河亦

   曰榆河俗名富河漢書地理志軍都縣温餘水東至潞南入沽桑欽水經濕餘水出居庸關東又東

   流過軍都縣南又東流過薊縣北又北屈東南至狐奴縣西入於沽河注其水導源關山南流厯故

   關下逕軍都縣界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流潛伏十里許故瀆東逕軍都縣故城南又東重源潛發

   積而為潭謂之濕餘潭又東流易荆水注之又東南流左合芹城水又東南流逕安樂故城西於狐

   奴縣西南東入沽河遼史地理志順州有温餘河昌平州志榆河在州南二十里源出軍都山至舊

   縣西而伏又南復出謂之榆河其發處為月兒灣今上流已涸其下流為沙河南接宛平縣界至沙

   河店東南合南沙河入通州界冊説北沙河在昌平州南十八里由居庸關南流遶州西㑹翠屏山

   泉而東南流又東至州東南三岔口㑹南沙河高麗河經順義縣西南三十里又東南至通州東北

   八里入於白河俗又名為富河南沙河在昌平州南二十五里卽古易荆水也水經注易荆

   水導源西北逕丁蓼泉亦曰丁蓼水東南流逕郁山西謂之易荆水又東左合虎眼泉又東南與孤

   山水合水發川左導源孤山東南入易荆水謂之塔界水又東逕薊城又東逕昌平縣故城南謂之

   昌平水又東北注濕餘水昌平山水記有水出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南流逕沙河

   店南為南沙河雙塔河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元史河渠志雙塔河源出昌平縣孟村一畝

   泉逕雙塔店而東至豐善村入榆河至元三年修治七渡河在昌平州北一百里源出口外

   自二道關入口東南流經黃花鎮東名黃花鎮川河又南經懐柔縣西南二里至縣東南合大小峪

   河又南至順義縣北牛欄山東麓入白河 按水經注七渡河出北山黃頒谷亦謂之黃頒水東南

   流注沽河疑卽此潮河源出口外自古北口流入密雲縣界西南流至縣東南合白河其故

   道舊自密雲流經懷柔縣東至順義縣北與白河合復自白河分流經通州東三河縣西南寶坻縣

   東合泃河入海卽古鮑邱水也水經注鮑邱水出禦夷北塞中南流逕九莊嶺東俗謂大榆河又南

  經鎮東南九十里西密雲戍西又南左合道人溪水又厯密雲戍東左合孟廣𡶭水又東南流白楊

  泉水注之又東南龍芻谿水自決注之又東南出峽逕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左合縣之北溪

  水又南逕傂奚縣故城東又西南逕獷平縣故城東又南合三城水又東南逕漁陽郡治又西南厯

  狐奴城東又西南流注於沽河亂流而入潞通得鮑邱之稱矣高梁水注之又南逕潞縣故城西屈

  而東南流逕潞城南又東南入夏澤鮑邱水自雍奴縣故城西北舊分笥溝水東出逕其縣北又東

  與泃河合又東合泉州渠口又東庚水注之又東逕右北平郡故城南又東巨梁水注之至雍奴藪

  歸海邊防考潮河寛處可三里狹處可一二丈昔人每以木石縱横布列以限戎馬密雲縣志潮河

  源出古北口外自古北口流入至石匣城東會湯河及乾塔清水諸河折而西南㑹黄門子河當縣

  西南與白河交㑹水流湍悍時作響如潮聲順義縣志潮河舊自密雲縣東入縣界厯榆林村至牛

  欄山與白河合今自密雲徑入白河不至縣界矣三河縣志鮑邱河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通志鮑邱

  河自密雲縣來逕三河縣夏店東南流入寶坻縣界東逕縣北至王補莊與窩頭河㑹過林亭口又

  東由八門城入薊運河其河舊無恒流上受通州三河雨潦之水泛溢而下下流淤塞香河寶坻二

  縣輒受其浸 本朝雍正四年疏通窩頭河自百家灣起鮑邱河自漁椿起分道挑濬或循舊流或

  取直徑皆㑹於王補莊以八門城口淺窄自林亭口别開直河入薊運河由是故瀆通流二縣始免

  泛溢之虞 按潮河入口密雲首當其衝明嘉靖時雨潦為患築隄以衛城歲久頽廢 本朝乾隆

  十年以南山碎石傾墮故道填淤河流改衝北岸於是築荆囤壩以䕶古北口提督營署十六年壩

  復為夏漲沖刷乃疏濬舊河又於菜園高灘築石壩一道總督高斌恭奉   高宗純皇帝聖訓

  於就近徑直處别濬一河長一百三十三丈以導水勢由是上流通順逕達懷柔隄固河安民賴其

  白馬關河在密雲縣北一百里源出口外自白馬關口東流入界南折入白河

  塔河在密雲縣東北一百四十里源出口外自黑峪關流入西流逕古北城内㑹清水河又西

  南入潮河大水峪河源出口外自幵連口入懷柔縣界南流逕大水峪為大水峪河亦名

  雁溪河經縣東八里至縣東南合七渡河俠河源出房山縣東流逕涿州界入琉璃河水經注

  俠河水出艮鄉縣西甘泉源東谷東逕西鄉縣故城北又東逕良鄉城南又東北注聖水世謂之挾

  活河舊志俠河源出房山縣東南中浣一名韓村河東流逕涿州北二十五里又東入琉璃河

  馬河在涿州西北自淶水縣流入與琉璃河合卽古桃水也水經注桃水受淶水於徐城自逎

  縣又東逕涿縣故城下與涿水合又東逕涿縣故城北又東北與洹水㑹又東入陽鄉縣東注聖水

  舊志拒馬河自涿州西南屈流經房山縣西南界又經州北二里東合琉璃河卽古桃水也河流曲

  折旋繞自十度村至碢石店厯經十度亦名十度河 本朝乾隆九年自河之鎮子營以下因民力

  疏濬灌漑房涿二屬惠南等村咸𫉬其利 按漢志桃水首受淶水東至安次入河安次在今東安

  縣界水經注於下流已但言聖水今更為渾河所奪今東安縣南五十里有桃河泊當猶以桃水得

  名也又按古拒馬水至淶水縣北折而南其東分者為桃水今拒馬河直至州北淶水之故瀆絶而

  不續亦與古不同娄胡良河在涿州北十里源出房山縣大安山流入州北又東南合拒馬

  河入琉璃河卽古垣水也漢書地理志良鄉垣水出東南至陽鄉入桃水經注垣水上分淶水於良

  鄉縣之桃水世謂之北沙溝東逕垣縣故城北又東逕頃世名頃前河又東洛水注之又東逕涿縣

  北東流注於桃 按金史地理志作湖梁河漫水河在房山縣北亦名龍泉河卽古防水

  也水經注防水出良鄉西北大防山南而東南流逕羊頭阜下俗謂之羊頭溪又東南流至縣東入

  聖水金史地理志奉先縣有龍泉河明統志龍泉河源自大安山下西南流與琉璃河合縣志漫水

  河源出縣西龍門峪流逕磁家務大口頭羊頭岡為大石河又東入蘆村河通濟河

  州東由苑家口逆流達栲栳圈經關王堂山川壇轉北入䕶城河每秋霖河泛舟楫直抵城下商賈

  㑹同河卽滱易諸水下流自保定府雄縣流入名玉帶河東流保定縣北又東逕霸州

  南為㑹通河又東北經東安縣南又東入天津府天津縣界注於西沽本古拒馬河故道也水經注

  拒馬水自容城縣又東南逕益昌縣𮑮澱水右注之又東逕益昌縣故城南又東八丈溝水注之亂

  流東注過平舒縣北南入滹沱同歸於海舊志玉帶河上源有二派一西北自新城縣來曰北九河

  一西南自任邱縣五官淀來曰南大河俱㑹於雄縣之貓兒灣流入保定縣界為玉帶河又東入霸

  州界經州南十三里至州東南二十里與渾河合名㑹通河亦名苑口河又東分二流入文安縣界

  其正流至州東四十里田家口南名邊家河又東至東安縣為吕公河東經縣南五十里又東入武

  清縣界為王慶坨河分為二俱經王慶坨鎮而入三角淀冊說玉帶河自貓兒灣東流三里許至保

  定縣界張家口又六七里經縣北又東北十餘里經十王堂入霸州界又東北流十里許為善來營

  其旁為渾河口又東五里為苑家口又東五里為蘇家橋河流至此分為三道正流東行至直沽一

  東北行五十餘里從信安出一東南行通運鹽河流淺易涸其正流東北行不及三十里為王家莊

   自蘇家橋而下俱謂之淀泊水發則漫無涯涘水退則蘆荻彌望又東北可十二里與信安鎮之支

   河㑹又東可十餘里得新開河口卽鹽河也又東可二十餘里為褚河港南岸有河口名長子河分

   流三十里合於王慶坨河又東北曲折可八里為東沽港又東可十餘里為王慶坨有河口亦鹽河

   分派也自王慶坨又東迤南二十里卽三角淀也 按今諸河俱已改流上流惟中亭一支與玉帶

   河南北相望其下自霸州東三岔口分為三派一東北流逕臺山㑹中亭河又東出紀家淀逕勝芳

   鎮曰勝芳河為北派一東流由趙家房逕托裏淀出郭家窪㑹勝芳河為中派一東流由下馬頭逕

   崔家房張家嘴抵左家莊泊曰石溝河為南派其支流從石溝南出緣大隄而東至左家莊仍入石

   溝河三派並至臺頭㑹流曰臺頭河又東逕楊家河入淀河由三岔口至楊家河一百四十里自永

   定河下流入淀三派皆淤 本朝雍正五年興修水利先於上流開中亭河以分玉帶河之水又於

   下流開勝芳河十七里其張家嘴石溝河淤淺之處槪行開濬又按南股河乾隆二十九年另開新

  河從長村經任家莊抵左家莊仍與舊河合中亭河在霸州南一名新挑河又名栲栳圈

  河舊有古河上自蓮花臺下達臺山綿互數十里歲久淤塞明嘉靖二十四年副使陸坤循故道修

  濬後復淤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命河臣王新命重濬上接十王堂下入臺山

  分減玉帶河水勢築上下六工隄以衞州治及田廬増設州判領之其後又淤雍正五年疏濬深廣

  自保定縣北之王家莊引流至岔河口入州境由魚津村至東臺山而入文安縣㑹同河復開支河

  以廣灌漑修築下六工隄長四十里乾隆九年行挑濬自岔河口至魚津村止二十八年自魚津

  村以下復濬深於中亭河北岸設涵洞四座 按中亭分洩永定河金門閘引河之水而消納無多

  乾隆五年總督孫嘉淦議復渾河故道開永定南岸使全河皆從霸州之蜈蚣河南注中亭中亭狹

  不能容致為田廬之患六年大學士鄂爾泰奉  命堵塞決口十七年總督方觀承以七分注

  黄家河三分分洩中亭河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天津經臨中亭河有   御製詩

   子牙河在大城縣東卽滹沱河及滏陽諸水之下流因經大城縣之子牙村故得是名

   其上游自河閒府獻縣之臧家橋流入大城境至張家莊分為正支二河達莊兒頭經天津府靜海

   縣境仍入大城合流至天津府㑹南北二運河及大清河入泃河歸海一名鹽河又名沿河大城縣

   志沿河自河閒縣之龍華橋入縣界東北流至縣東南二十五里四呈口合黑龍港河亦名交河從

   西北折繞縣東十二里趙扶村又北經子牙村分流由王慶坨入三角淀冊說鹽河在縣南十里自

   河閒流入分二支一西北流入文安縣石城淀一北流又分三支西支入文安黑母淀東支入大小

   窩口中支入霸州文爾淀總匯於三角淀入白河通志子牙河總㑹南北二泊滏滹諸水而滹沱實

   為經流其性湍悍伏秋水發河閒以北靜海以南皆被其害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   聖祖仁

   皇帝親閲河工   特授方畧於獻縣河閒東西兩岸築長隄西接大城東接靜海各二百餘里

   又於東隄廣福樓之焦家口開新河一道東北至賈口入淀特設分司董其事自是瀕河之民始無

  水患其王家口入淀之處舊分二派一派西流至文安趙家莊又分二支西支抵文安大隄而北至

  龍塘灣北支逕三灘里抵石溝河往往橫截清流為隄防害一派東北流逕瓦子頭抵臺頭㑹清河

  而東雍正三年怡賢親王奏請障其西流束之歸一後西支自淤正流俱由新河㑹臺頭河 按子

  牙河故道其上流從獻縣西之完固口出單家橋經杜林鎮至青縣鮑家嘴入南運河嗣以濁流淤

  運且運河當盛漲時水不能下於雍正四年塞完固口使由獻縣之臧家橋循張家莊至王家口入

  淀淀又被淤於乾隆十年築格淀隄隔别清渾使子牙别由一道循隄東下至天津紅橋匯運河及

  大清河入海其張家莊以下分為正支二河支河繞蔡家窪至西子牙橋歸入正河旣而支河流暢

  其歸入正河處形勢稍有未順二十九年興修水利   高宗純皇帝命改支為正並於東子牙

  村别濬新河二十里至窪子頭匯入舊河合流至莊兒頭而東三十二年   聖駕巡幸天津臨

  視河工復   命接築格淀隄至莊兒頭西至三灘里屬於千里長隄俾清淀濁河永無浸溢之

   患並有   御製各詩紀事至子牙河俗謂以太公釣臺名   聖製詳据史記注水經注諸

   書以證太公埀釣處當去岐不遠必不在數千里外志乘之傳訛附㑹於是曠若發䝉矣黑龍

   港河在大城縣南源出滹沱河上流有三一自縣之西南逕南頭村入境迤邐至四呈口與鹽

   河㑹一自縣之南曹家市北流至四呈口一自清縣扈家店流至四呈口與鹽河㑹 本朝乾隆五

   年疏沽河在薊州南源出遵化州東界曰梨河西南流經州南又西經薊州南為沽河折

   而南與泃河㑹曰潮河卽古庚水也漢書地理志無終縣浭水西至雍奴入海過郡一行六百五十

   里註師古曰浭音庚卽下所云入庚者同一水也水經注庚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南流厯徐

   無山得黒牛谷水又得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流注庚水又逕徐無縣故城又南與周盧溪水合又西

   南流灅水注之世亦謂庚水為柘水南逕燕山又南逕北平城西南入鮑邱水謂之柘口薊州志沽

   河在州南五里東接遵化玉田界至州南李家窩折南行至下倉店轉西南行至觜頭莊與泃河合

   為白龍港入寶坻縣界漕運南來者自新開河泝流而上至李家窩以迄永濟橋亦名永濟河 按

   舊志以遵化州玉田縣之還鄉河為庚水沽河為灅水今以水經注考之沽河卽庚水還鄉河乃巨

   梁水遵化州西之沙河蓋灅水也龍池河在薊州南半里一名漁河源出州北之鵞臺下

   瀦為鵞湖南流經州城西又東南入沽河獨樂河在平谷縣東北二十里或伏或見斷續無

   常西流入泃河水經注獨樂水出北抱犢固南逕平谷縣故城東又南流入泃卽此逆流河

   在平谷縣南八里源出泉水山西流九千九曲入泃河一名小碾河幢幢水在昌平州西北

   虎峪山下飛瀑如布流二三里至鵓鴿巖隱流不見或云今州治西舊縣西北城下虎眼泉是其復

   出處流入榆河後魏時常景遣别將破杜雒周於虎眼泉卽比芹城水在昌平州東北四十

   里水經注芹城水出北山南逕芹城又東南流注濕餘水漁水在密雲縣南水經注漁水出漁

   陽縣東南平地泉流西逕漁陽縣故城南城在斯水之陽故名又西南入沽水三城水

  雲縣東北自口外流入又東南入潮河水經注三城水出臼里西逕獷平城謂之三城水又逕香陘

  山又西逕石窟南又西北逕伏凌山南與石門水合又西南逕獷平城東南而右注鮑邱水

  水在密雲縣東北八十里源出古北口外自墻子峪流入西流㑹乾塔河入潮河蓋因後魏僑置

  要陽縣而名俗謂之清水河涿水在涿州西水經注涿水世亦謂之桃水出涿縣故城西南

  奇溝東八里大坎下數泉同出東逕桃仁墟北又東北與樂堆泉合又東北逕縣故城西流注於桃

  寰宇記涿水源出范陽縣西土山下東北流經縣北五里又東注聖水 按舊志以俠水為涿水且

  謂源出保安州涿鹿山以求合應劭涿水出涿鹿縣之説疑皆無據水經注寰宇記又似卽今之拒

  馬河今不可考姑錄之以存古名甘泉水在房山縣西北水經注甘泉水出良鄉縣西山

  北東南流逕西鄉城西而南注鳴澤縣志大房山南孤山口東八里有東西南北四甘池村亦謂之

  長溝峪西村之北水從石壁出凡七竇羅注為池池中生魚止一目而味極美疑卽古泉池也又東

  北數里爲黑龍潭霸水在霸州南三里上流自白溝河分流逕州界合拒馬河今淤

  池水在薊州東十五里周頃餘四山圍繞嵐光野色瀲灧可觀盤山水在薊州東盤山

  水出山上其山峻險人迹罕到去山三十里許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餘里素湍浩然頽波厯溪沿流

  而下自西北轉注於泃水舊志今有沙河在州西二十五里源出盤山流經沙嶺之麓東南㑹五里

  河入沽河蓋明成化閒盤山水發始潰流而東南入沽河也瀑水在薊州西二十五里源出

  石山之麓有泉自石罅噴出極清冷流經塔水之陰又白㵎在州西四十里發源盤山西峪經羅家

  峪中皆白沙而水極清淺其地有 行宫 高宗純皇帝經臨駐蹕屢有   御製詩

  泉溪在宛平縣西南十里麗澤關平地有泉十餘穴匯而成溪東南流爲柳林河下流注於盧

  道人溪在密雲縣東北石盤峪發源龍門流逕縣西入潮河 按水經注所謂道人溪

  在禦夷鎮東此蓋縣境之小水冠以舊名也黑城川在密雲縣北四十里平頂山後流入

   潮河相傳唐鎮遠軍置此車箱渠在宛平縣西北水經注高梁水首受㶟水於戾陵堰水北

   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支分東逕梁山南又東北逕劉靖碑北其詞云

   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道諸軍事沛國劉靖登梁山以觀源流相原隰以度形勢以嘉平二年道高梁

   河造戾陵堨開車箱渠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堨長十丈山水暴戾則乘堨東下平流守常則自

   門北入灌田歲二千頃至景元三年詔遣謁者樊良更制水門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逕昌平東

   盡漁陽潞縣凡所潤合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餘頃晉元康五年靖子宏監幽州諸軍事復修治之

   又東南逕薊縣北又東至潞縣注於鮑邱水魏書裴延雋傳肅宗時遷幽州刺史漁陽燕郡有故戾

   陵堰廣袤三十里廢毁多時延雋表求營造未幾而就為利十倍百姓賴之泉州渠

   坻縣東南一名新河水經注泉州渠口故瀆上承滹沱於泉州縣故以泉州為名北逕泉州縣東又

   北逕雍奴縣東西去雍奴故城一百二十里其下厯水澤一百八十里入鮑邱河謂之泉州口魏志

  曰魏太祖以蹋頓擾邊將征之從泃口鑿渠逕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今無水寶帶渠

  在懐柔縣城外縣志白河直流南下 本朝初縣人鍾其濚鑿渠引水繞城盤旋如帶縣境鹹土自

  後遂成水田永濟渠在霸州東宋史河渠志塘濼緣邊諸水東起乾甯軍西至信安軍永

  濟渠合鵞巢淀陳人淀燕州淀大光淀孟宗淀為一水衡廣一百二十里縱三十里或五十里

  浦港在通州東北二十五里中産蓮藕蘋芰大為民利清沽港在武清縣南八十里

  西接安沽港東合丁字沽由直沽入於海岐溝在涿州西南三十里卽水經注所謂奇溝也亦

  曰祁溝唐末設關於此夏澤在三河縣西水經注鮑邱水又東南入夏澤南紆曲渚一十餘

  里北佩謙澤一望無垠日知錄今三河縣西夏店疑用古夏澤為名 按通鑑晉隆安初魏將石河

  頭自漁陽追慕容寶及於夏謙澤通鑑注澤去薊州北二百里方輿紀要謂平谷縣東北百餘里有

  海子或謂卽故澤與水經注不同鳴澤在涿州西漢書武帝紀元封四年北出蕭關厯獨鹿

  鳴澤注服虔曰獨鹿山名鳴澤澤名皆在涿郡逎縣北界水經注洛水上承鳴澤渚渚方一十五里

  西則獨樹水注之又東逕西郷城又東逕垣縣而南入垣水括地志鳴澤在范陽縣西十五里故逎

  督亢陂在涿州東南卽燕太子丹使荆軻以獻秦者劉向别錄督亢膏腴之地水經注

  督亢溝上承淶水於淶谷引之則長潭委注遏之則微川輟流水徳含和變通在我東南流逕逎縣

  北又東逕樓桑里南又東逕督亢澤苞方城縣風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無涯際也其水自

  澤枝分東逕涿縣故城南又東逕盧植墓南又東散為澤渚北屈注於桃水括地志督亢陂在范陽

  縣東南十里逕五十餘里舊志陂池廣衍跨連新城固安二境琅川淀在東安縣南七十里

  卽白溝河諸水下流東入磨汊延芳淀在通州西南遼史地理志漷陰縣有延芳淀方

  數百里春時鵞鶩所聚夏秋多菱芡遼時每季春弋獵於此舊志今南海子側有延芳村或謂延芳

  淀卽南海子之舊名云三角淀在武清縣南八十里卽古雍奴水也水經注雍奴者藪澤

  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南極滹沱西至泉州雍奴東極於海謂之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

  澱枝流條分往往逕通明通志三角淀周圍二百餘里卽古之雍奴水也范壅口王家陀河掘河越

  河深河劉道口河魚兒里河諸水所聚東㑹汊港入於海 按古時惟三角淀最大又當西沽之

  上故諸水皆㑹入於此今漸淤而小新志合相近諸淀泊總謂之東淀云延袤霸州文安大成武清

  東安靜海之境東西互百六十餘里南北二三十里或六七十里爲七十二清河之所匯瀦永定河

  自西北來子牙河自西南來咸入之蓋其地本皆古雍奴藪也塌河淀在寕河縣發源天津

  東流至西隄頭入寕河縣境又東至七里海達南㵎沽入薊運河糧料淀在保定縣西北

  宋史河渠志緣邊塘濼東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至保定縣父母寨合糧料淀囘淀爲一水横廣二

  十七里縱八里水紋淀在霸州東宋史河渠志緣邊塘濼東起信安軍永濟渠西至霸州莫

  金口合水紋淀李子淀大蘭淀爲一水橫廣七十里縱十五里或六里文爾淀在霸州東

  七十三里舊名堂二淀又東分二流行如八字亦名八字河下流俱入吕公河大浪淀

  州東南七十四里舊名高橋淀周圍百里其西為栲栳圈衆流所聚也東南流為汊河東入文爾淀

  火燒淀在文安縣東二十五里廣四十餘畝縣東北有石溝河柳河急河三水皆聚於此東

  入衞河達於直沽三家淀在大城縣東北五十里與文安靜海為三縣之交文安大城之

  水從此北下明萬厯四十二年靜海民築隄設口障水使不得下文大兩縣俱受水患縣令梁綱請

  於撫按復開之七里泊在宛平縣西北三十五里地名碾莊亦名七濼源出西山一畝馬眼

  諸泉遶出萬壽山後匯為七里濼紆迴向南行數十里入高梁河桃花泊在東安縣南五

  十里渾河水所匯也流入三角淀南新莊飛放泊在通州南舊漷縣南二十五里

  周八里又縣西南二十五里有栲栳垡飛放泊北八里有馬家莊飛放泊金水窪在霸州東

  五十里舊本汙池今為沃壤民多耕植其中文安大窪在文安縣東南白龍牛臺諸淀

  所瀦也受河閒任邱⿰氵厯 -- 𤁋水舊有廣安橫隄障之以防其北漫但横隄東屬於大城之千里長隄水無

  所洩汎濫可虞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於王蕃村穿千里長隄建石閘二座外濬引河使水洩入於

  榆錢窪東注子牙河其廣安横隄益加培築於是文安之水有所歸而大城亦免潰流之患

  麟窪在大城縣北十里徐昌祚燕山叢錄云昔時民家耕牛嘗産麟於此今淤飛魚口

  在霸州南寰宇記文安縣有五渠水今名長鳴溝邢子厲三郡記云後魏延興初文安縣人孫願捕

  魚於五渠水有羣魚從西來共以柴塞之忽有人謂願曰須臾當得大魚若欲求多宜勿殺也願下

  網果得大魚狀如鯉而大遂殺食之俄風雨晝昏聞鳥飛聲比風息雨霽有人乘船至者云前見羣

  魚無數飛入於海因呼入海之處曰飛魚口長安客話霸城南沙河與庚河合流處俗呼飛魚口卽

  魚津窪也玳瑁口在文安縣東南元志云河閒路有黄龍港自鏁井口開鑿至文安縣玳瑁

  口通濼水經火燒淀轉流入海今湮黑龍潭在宛平縣西北畫眉山下上建龍王廟 本朝

   康熙十年四月   聖祖仁皇帝禱雨於此甘霖立沛   賜御書喜雨二字後重建廟有

     御製碑記雍正三年重修亦有   御製碑文   高宗純皇帝每當望雨之候

   親詣誠禱應時立沛   御賜扁曰恩敷廣潤屢有   御製詩紀事又有黒龍潭在大興縣

   南黒窰廠玉淵潭在宛平縣西十里元人丁氏故池柳隄環抱沙禽水鳥多翔集其聞池上

   有亭亦以玉淵名為當時遊宴之所積水潭在宛平縣西北三里東西互二里餘南北半之

   西山諸泉從高梁橋流入北水關匯此折而東南直環地安門宫牆流入 禁城為太液池燕都遊

   覽志積水潭内多植蓮亦名蓮花池或因水陽有淨業寺名淨業湖俗又呼為海子套 按元時旣

   開通㑹河運糧直至積水潭自明初改築京城與運河截而為二積土日高舟楫不至是潭之寛廣

   巳非舊觀故今指近德勝橋者為積水潭稍東南者為十刹海又東南者為蓮花泡子其始實皆從

   積水潭引導成池也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重濬積水潭二十六年卽潭中舊龍王廟改建匯通祠

  並於夾岸築牆以為限界七里龍潭在通州東二十里其池廣袤頃許深處不可測旱禱

  洗馬潭在房山西五里俗傳張飛洗馬於此九龍池在昌平州西南翠屏山下

  泉出九穴穴鑿石為龍泉出其吻瀦而為池繚以重垣覆以黄甓明時為車駕碣陵事畢臨幸之所

  月池在涿州西南十八里盈三百畝泓渟澄澈其形如月乾池在涿州西十五里其池窪

  下為衆流所歸然未嘗盈溢為患一名百尺乾龍灣在香河縣有二大龍灣在縣南四十里又

  南為小龍灣夏秋時合流經寶坻縣界入七里海新湯泉在昌平州東南三十二里有海

  子水燠如沸 本朝康熙五年鑿大池二砌以雕欄復疏細渠旁流四注皆甃以白石瀅潔如玉

  百泉在昌平州西南四里許平地涌出不可勝數大者有三一曰原泉清深澈底一曰黄泉流

  沙渾漫一曰響泉其聲似閘然廣寛俱不過丈許温泉在昌平州有二一在湯山下四時常

  温浴之可愈瘡痍一在州西南三十二里湯峪山下𫎇泉在昌平州東北七十里銀山下清冽

  白玉石塘泉在房山縣西南五十里塘下突起一泉清潔如玉有灌漑之利其泉

  東流入涿州為胡良河之上源義井在宛平縣西十里或曰蜜井趙惠井在懐柔縣

  東南八十里邵渠莊地高邱艱於汲引里人趙濚鑿以惠民深五十丈鄉人德之因名










                         前提調官沈兆澐恭纂輯

                         提調官王廣蔭恭覆輯

                         校對官李孚忠恭  校

                         校對官宗稷辰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順天府

︹古蹟︺薊縣故城在大興縣西南史記周武王克商封召公奭於北燕即此春秋時為北燕

  伯國秦始皇二十一年取燕薊城二世元年武臣將韓廣至薊自立為燕王漢元年項羽更立其將

  臧荼為燕王仍都薊五年入漢仍為國治後漢建武二年漁陽太守彭寵反攻幽州牧朱浮於薊三

  年寵陷薊城自立為燕王五年寵平初平二年公孫瓚為薊侯瓚與幽州牧劉虞不相能於大城

  東南更築小城以居晉建興二年陷於石勒永和六年燕慕容儁攻拔薊城因都之寰宇記郡國志

  云薊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𨳩十門慕容儁鑄銅為馬因名銅馬門也厯後魏隋唐皆曰薊縣為州

  郡治遼始改名析津金改曰大興元至元四年中都之東北置城遷都即今治也 按禮記樂記

  武王封黃帝之後於薊陸德明釋文今薊縣即燕國都孔安國司馬遷及鄰康成皆以薊燕為一而

   召公即黃帝之後班固漢志亦謂召公封此或又謂成王時黃帝後封薊者已絶故更封召公於薊

   為燕其説與史記封帝堯之後及封功臣召公之文皆不合張守節史記正義召公始封蓋在北平

   無終縣以燕山為名後漸强盛乃併薊徙居之其説是也又按明統志舊燕城在府西南遼金故都

   也日下舊聞謂今之西安門去唐幽州城東北五里則唐時薊縣幽都皆當在大宛二縣西南

   陽故城在良鄉縣東北十里漢置縣以其屬廣陽國亦謂之小廣陽後漢初耿弇追賊至小

   廣陽即此北齊省括地志廣陽故城在良鄉東北三十七里舊唐書地理志歸義州歸義縣總章中

   置處海外新羅在良鄉縣之古廣陽城又夷賓州領來蘇縣瑞州領來遠縣神龍初皆寄治故廣陽

   城方輿記要唐上元三年史朝義自歸義東奔廣陽此廣陽謂密雲郡之廢燕樂縣所謂歸義即此

   方城故城在固安縣南本燕方城邑漢置縣水經注聖水東逕方城縣故城李牧伐

   燕取方城是也魏封劉放為侯國括地志方城故城在固安縣東南十七里寰宇記固安縣在涿州

   東六十里隋𨳩皇九年自今易州淶水縣移固安縣於此取漢固安縣爲名唐武德四年移理歸義

   縣界章信堡貞觀元年又移今理故方城在今縣南十五里高齊天保七年省縣志方城即今縣西

   南方城邨臨鄉故城在固安縣南漢初元五年封廣陽頃王子雲爲侯國屬涿郡後漢省

   入方城縣水經注地理風俗記曰方城南十里有臨鄉城故縣也括地志臨鄉故城在固安縣南五

   十七陽鄉故城在固安縣西北漢𥘉元五年封廣陽王子發爲侯國屬涿郡後漢省

   晉復置長鄉縣屬范陽國後魏曰萇鄉北齊省魏書地形志范陽郡萇鄉縣有長鄉城水經注地理

   風俗記曰涿縣東五十里有陽鄉亭即長鄕縣也按太康地記云涿有長鄉而無陽鄉寰宇記陽鄉

   故城在今縣西北二十七里亦謂之長鄉城安次故城在東安縣西北漢置後魏改名

   安城縣魏書地形志安城縣有安次城蓋己非故治也後漢書注安次故城在今縣東寰宇記縣在

   幽州東南一百里本漢舊縣東枕永濟渠唐武德四年移於城東南五十里石梁城貞觀八年又移

   理今縣西五里魏常道城開元二十三年又自常道城移耿就橋行市南元升為東安州明洪武初

   降州為縣三年避渾河水患又移置常伯鄉張李店即今治也縣志漢安次故城在今縣西北四十

   里基址尚存俗呼古縣又東安舊州在古縣西五里俗名舊州頭今皆有集石梁城在今縣東南舊

   州東南五十里潞縣故城在通州東漢置縣以潞水為名水經注鮑邱水逕潞縣故城西

   漢光武遣吳漢耿弇等破銅馬五幡於潞東謂是縣也世祖拜彭寵為漁陽太守治此舊唐書地理

   志崇州昌𥠖縣鮮州賓從縣神龍初皆寄治潞縣之古潞城寰宇記潞縣在幽州東六十里本漢舊

   縣通鑑契丹既强宼抄諸州皆偏幽州東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趙德鈞為節度使於州東五十里

   城潞縣而戌之民始得耕稼州志今州東八里甘棠鄉有古城周四里許如縣故墟蓋隋唐時潞縣

   治 按水經注引土地記潞水在潞縣城西三十里寰宇記亦據其說是潞縣自唐以前雖嘗遷改

   而水在城西則不異今潞水在州東遼金至明不聞遷改惟通鑑載五代時趙德釣城潞縣其去州

   道里較寰宇記少十里遷治蓋在是時也漷縣故城在通州南四十五里本遼所置漷陰

   縣也遼史地理志析津府統漷陰縣本漢泉州之霍邨鎭遼每季春弋獵於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

   故漷陰鎮後改為縣在京東南九十里金史地理志大興府漷陰縣遼太平中以漷陰邨置元史地

   理志元初漷陰縣為大興府屬邑至元十三年漷州屬大都路舊志縣舊治在城南隅元升為州

   遷於河西務至正閒復移舊治明洪武五年降州為漷縣屬通州仍舊治正德初始築土城周二里

   門四萬厯四年甃甎 本順治十六年省入通州安樂縣故城在通州境漢置縣屬

   漁陽郡晉屬燕國北魏太平眞君七年廢入潞縣 按安樂故城遺址雖不存然方輿紀要既云北

   魏廢入潞縣則在今通州境内可知也太子賢後漢書注云安樂故城在今幽州潞縣西北寰宇記

   安樂故城在今潞縣西北文獻通考亦載安樂故城於潞縣下日下舊聞獨載於順義卷內則因昌

   平山水記後魏安樂郡故城一條牽連書之以致誤耳考安樂本非因縣為郡郡自在今順義縣境

   縣自在今通州境不得以名之相同而混郡縣為一也臨泃故城在三河縣東南石趙

   置以臨泃水為名亦曰臨渠城晉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趙收樂安北平兵糧與其主儁會於臨渠

   水經注泃水逕臨泃城北屈而厯其東即此城也唐置臨泃縣開元中改置三河縣以地近泃洳鮑

   邱三水而名寰宇記縣在薊州西六十里通鑑後長興三年趙德鈞為節度使於幽州東北百餘

   里城三河縣以通薊州運路邊人賴之城邑考舊城在今縣三里泃河南被水衝廢今城即趙德鈞

   所改置也又新唐志薊州有臨河府府兵所居蓋亦置於臨泃故城内雍奴故城

   清縣東漢置縣後漢建武二年封寇恂為侯邑晉以後皆仍舊名唐始改曰武清寰宇記縣在幽州

   東南一百五十里縣志故城在今縣東邱家莊南東距白河七十里明洪武初因水患遷於縣西八

   里元衞帥府鎭撫衙即今治也泉州故城在武清縣東南漢置北魏廢縣志泉州故城在

   今縣東南四十里昌平故城在今昌平州東南漢置縣三國魏文帝拜牽招使持節護

   鮮卑校尉屯昌平即此後魏初省水經注土地記曰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魏書地形志

   軍都縣有昌平城括地志昌平故城在今州東南六十里萬年故城在昌平州西南後魏

   置萬年縣屬平昌郡隋開皇初省入昌平軍都故城在昌平州西十七里漢置縣後魏置

   東燕州及昌平縣於此魏書地形志東燕州天平中置寄治幽州軍都城寰宇記昌平縣在幽州西

   北九十五里本漢軍都縣後魏移軍都於今縣東北二十里更於故縣置東燕州及平昌郡昌平縣

   後州郡廢而縣隸幽州方輿紀要五代唐改曰燕平縣徙治曹邨又徙於白浮圖城在今州西八里

   昌平山水記明景泰元年於昌平縣東八里築城移長獻景三陵衞於内名曰永安城三年并昌平

   縣移焉正德元年改為州治州志今州東四十里有軍都邨亦曰縣址又有大口故城在州東南五

   十里𩀱塔故城在州西南十八里 按今州在舊縣東八里以寰宇記道里計之唐時昌平縣在今

   縣西即軍都城也今州東軍都邨即順義縣志所謂軍都城在縣西三十里者乃魏齊時僑置非故

   順州故城今順義縣治唐開元中移燕州於此後改順州舊唐書地理志燕州隋遼

   西郡武德元年改燕州六年自營州南遷寄治幽州城内開元二十五年移於幽州北桃谷山天寶

   元年改歸德郡乾元元年復為燕州治遼西縣寰宇記燕州東至檀州八十里西南至幽州九十里

   西至昌平縣五十里遼史地理志順州唐初改燕州㑹昌中改歸順州唐末仍為順州 按順州之

   本燕州止見於遼元二史舊唐志順州貞觀六年寄治營州南五柳城天寶元年改順漢義郡乾元

   初復為順州治賓義縣在幽州城内寰宇記亦云四至八到與幽州同不云移治燕州改為順州然

   通典寰宇記皆言歸順州為順州北境是順州又即燕州之地舊志以為唐建中二年燕州廢後始

   自幽州移順來治似為得之蓋順州本治幽州城内因燕州改置之幽都縣亦入幽州城遂移順州

   於故燕州耳狐奴故城在順義縣東北三十里漢置縣後漢書張堪為漁陽太守於狐

   奴開稻田八千餘頃三國魏景初二年省晉仍置後魏廢密雲故城即今密雲縣治隋書

   地理志安樂郡領密雲縣後魏置密雲郡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後齊廢郡及二縣入密雲寰宇記

   檀州西至昌平縣一百三十里南至潞縣界五十五里北至長城四十五里東南至薊州西南至幽

   州皆百九十里東北至長安障塞軍一百十里按漢白檀縣在今古北口外後魏密雲郡白檀縣

   治漢傂奚城已非故治北齊廢白檀入密雲而隋治密雲縣有漁水螺山則在故漁陽縣界又非傂

   奚故治矣唐置檀州雖取古白檀為名實非古縣也舊唐志謂檀州後漢傂奚縣亦非漁陽

   故城在密雲縣西南三十里史記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石北平遼西遼東郡

   秦二世發問左戌漁陽即此漢置漁陽縣為郡治三國魏郡縣俱廢晉復置晉書燕王機傳咸寕初

   以漁陽郡益其國趙錄石虎建武四年有叚遼漁陽太守馬鮑降而晉志不載蓋殘闕也後魏移郡

   治雍奴以縣屬焉北齊廢括地志漁陽故城在密雲縣南十八里漁水之陽獷平故城

   在密雲縣東北漢置縣屬漁陽郡後漢建安十年烏丸攻觧于輔於獷平曹操渡潞河救之水經注

   鮑邱水西南逕獷平縣故城東是也晉省蓋在潮河西近古北口地厗奚故城在密雲縣

   東北口外獷平城東北漢置厗奚縣屬漁陽郡後漢曰傂奚孟康曰厗音題字或作蹄晉省魏書地

   形志密雲郡皇始二年置治提𢹂城即傂奚之譌也又置白檀縣爲郡治北齊郡縣俱廢入密雲

   按舊志據舊唐志燕樂縣舊治白檀城謂即古傂奚後魏之白檀也齊省縣因移燕樂治之考隋志

   燕樂縣爲安樂郡治不言即後魏白檀舊志疑無據燕樂故城在密雲縣東北東魏時僑

   置魏書地形志安州廣陽郡領燕樂縣州郡治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隋書地理志安樂

   郡舊置安州後周改爲元州開皇十六年徙州無終尋置檀州統燕樂縣後魏置廣陽郡後齊廢大

   業中置安樂郡舊唐書地理志檀州燕樂縣舊治白檀故城長壽二年移治新興城即今治也寰宇

   記縣在檀州東北七十里本漢傂奚縣地宋白續通典燕樂縣五代時廢爲燕莊其地平曠可屯

   安樂郡故城在密雲縣東北五十里後魏置魏書地形志安州領安樂郡延和元年

  交州太平眞君二年罷州置郡領縣二土垠安市隋書地形志密雲縣有舊安樂郡領土垠安市二

  縣後齊廢土垠入安市後周廢安市入密雲開皇初郡廢涿縣故城今涿州治漢置縣為

  涿郡治魏晉以後皆為范陽郡治隋廢郡以縣屬涿郡唐武德七年改涿縣曰范陽大厯四年幽州

  節度使朱希彩奏置涿州於此杜佑通典縣在范水之陽漢涿郡故城亦在此寰宇記涿州東北至

  幽州一百三十里南至莫州一百六十里宋王曾上契丹事自新城七十里至涿州又六十里至良

  西鄉故城在涿州西北漢初元五年封廣陽頃王子容為侯國屬涿郡後漢省水經

  注俠河東逕西鄉縣故城北世謂之都鄉城按地理志涿郡有西鄉縣而無都鄉城蓋世傳之非也

  舊唐書地理志慎州逢龍縣黎州新黎縣神龍初皆寄治良鄉之故都鄉城寰宇記西鄉故城在范

  陽縣西北二十五里按寰宇記又云廣陽故城在縣西南州志在縣西南十五里皆誤良鄉

  故城在房山縣東漢置縣六朝因之唐改固節五代唐改置今良鄉縣故城遂廢為良鄉宛平

   范陽三縣地金大定末以山陵所在因置萬寕縣於今治元改曰房山清𩔖天文分野之書房山縣

   本良鄉之昌黎里信安故城在霸州東五十里寰宇記本古淤口關周顯德六年收復

   關南於此置砦宋太平興國六年置破虜軍王存九域志景德二年改信安軍初以永清文安隸軍

   後以二縣復隸霸州金史大定七年降為信安縣隸霸州元光元年伊拉仲夾努移屯信安高陽公

   張甫因奏信安本臣北境地當衝要乞權改為府以重之詔改信安為鎭安府元史張禧傳金末張

   仁義徙家益都元太宗下山東仁義走信安時燕薊已下獨信安猶為金守其主將知仁義勇而有

   謀用之左右守信安踰十年度不支乃舉城内附舊志元時府縣俱廢今為信安鎭 伊拉仲夾努

   舊作移刺衆家奴今改正益昌故城在霸州東北漢永光中封廣陽頃王子嬰為侯國屬

   涿郡後漢廢水經注拒馬水東逕益昌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方城縣東八十里有益昌城故縣

   文安故城在今文安縣東漢置唐徙今治後漢書注文安故城在今縣東北寰宇記

   古文安城在今縣東三十里縣志今縣東北柳河鎮有古城上有漢縣令趙夔祠即文安故城也

   豐利故城今文安縣治隋末置屬河閒郡唐貞觀初省入文安寰宇記文安縣西北去霸

   州五十五里隋大業七年征遼途經於河口當三河合流之處割文安平舒二邑户於河口置豐利

   縣隋末亂百姓南移就是城唐貞觀元年以豐利文安二縣相逼遂廢文安城仍移文安名就豐利

   城置縣即今理也東平舒故城今大城縣治漢置縣水經注漳水枝瀆逕東平舒縣

   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東土地記曰章武郡治世以爲章武故城非也括地志平舒縣在瀛州

   東北一百二十五里衡漳水在其界寰宇記大城縣西北去霸州九十五里本漢東平舒縣北齊爲

   平舒縣周顯德六年割隸霸州改名大城九域志縣在益津關東南一百五里五代時所置也縣志

   故城基址在今縣北土壟迴折又名越州城今城仍舊址築止得其半西章武故城

   在大城縣南四十七里漢章武縣在今滄州界後魏正光中分置西章武縣屬章武郡北齊省舊志

   以在章武之西故加西也無終故城今薊州治左傳襄公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

   因魏莊子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漢書異姓諸侯王表漢元年項籍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都無

   終漢書地理志右北平郡無終縣故無終子國水經注藍水逕無終縣故城東秦滅燕置右北平郡

   治此土地記曰右北平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有無終城隋書地理志漁陽郡無終縣開皇十六年

   置元州於此大業初置漁陽郡後漢書注無終山名因為國號故城在今漁陽縣 按舊唐志無無

   終而有漁陽縣云秦右北平郡治隋為漁陽當是大業初移漁陽郡名於故無終遂改縣亦曰漁陽

   隋志未及改耳舊志皆以今玉田縣為古無終今考五田乃唐初析置之無終非漢縣也平谷

   故城在今平谷縣東北漢置縣後漢書光武紀建武元年尤來大槍五幡入漁陽遣吳漢等追

   戰及平谷大破滅之注平谷故城在今潞縣北魏書地形志太平眞君七年併平谷屬潞金史地理

   志薊州平峪縣大定二十七年以漁陽縣大王鎮升縣志古縣城在今縣東北十二里名城子莊

   歸順廢州今懐柔縣治唐書地理志歸順州歸化郡本彈汗州貞觀二十二年以内屬契

   丹別帥折紇便部置開元四年更名縣一懷柔寰宇記歸順州即順州之北境東至薊州二百十五

   里北至檀州七十五里西南至幽州七十五里領懷柔縣州所治舊志金改懷柔曰温陽以在温餘

   河之北爲名元廢明復分密雲蒼頭里迤西之地置縣復唐故名曰懷柔 按遼史順州領縣一懷

   柔有温餘河金改爲温陽密雲是昔之懷柔爲今順義地非今懷柔廢威州在房山縣界舊

   唐書地理志威州威化縣寄治良鄕縣石窟堡又師州陽師縣神龍中寄治良鄉縣故東閭城房山

   縣志石堡邨在縣西北六十里幽都廢縣在今宛平縣西南舊唐書地理志幽州領幽都

   縣管郭下西界建中二年取羅城内廢燕州廨置唐書地理志隋於營州之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

   武德元年改曰燕州六年自營州遷於幽州城中貞觀二十五年徙治幽州北桃谷山天寶元年

   歸德郡建中二年爲朱滔所滅因廢爲縣遼史地理志宛平縣本幽都縣開泰元年改今縣

   鄉廢縣在宛平縣西南漢置屬廣陽國後漢省寰宇記在今薊縣南界良鄉東界固安北界

   三縣交入之地方輿紀要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其遺址俗謂之籠火城唐武德三年竇建德遣將高

   士興擊羅藝於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是也廣平廢縣在宛平縣西唐天寶元年析薊

   縣置屬幽州尋省至德後復置後又省劉芳喆國門近遊錄盧溝河南過長岡店西有縣邨疑是

   玉河廢縣在宛平縣西五代時置遼史地理志劉仁恭於大安山創宫觀師煉丹羽化之

   術於方士王若訥因薊縣分置玉河縣以供給之在京西四十里金廢通澤廢縣

   清縣西寰宇記永清縣在幽州東南一百五十里本漢益昌縣地隋大業七年於今縣西五里置通

   澤縣隋末廢唐如意元年於今理置武隆縣景雲元年改會昌天寶初為永清縣以邊境永清為名

   縣志今有北通澤邨在縣西廣武廢縣在昌平州西後魏武定九年僑置偏城郡領廣

   武沃野二縣屬東燕州北齊廢行唐廢縣在密雲縣東本定州屬縣遼太祖破行唐盡驅

   其民北至檀州擇曠土居之凡置十砦仍名行唐縣金廢要陽廢縣在密雲縣東南六十

   里漢縣在今古北口内後魏時僑置於此屬密雲郡北齊省益津廢縣在霸州治東本

   漢益昌縣地唐為永昌縣地置益津關於此後入遼五代周顯德六年世宗自乾寕軍至獨流口泝

   流而西至益津關遼守將終廷輝以城降遂以益津關為霸州仍置永清縣為治金大定三十九年

   改置益津縣明𥘉省舊志霸州城宋將楊延朗修葺以控遼人當時號為北方重鎭沿城有七十餘

   井亦延朗所鑿謂之護城井征北小城在大興縣境舊志即後漢末公孫瓚所築晉置

   征北將軍嘗治此因名建興三年劉琨自太原奔段匹磾時匹磾琨别屯征北小城是也今堙

   城在大興縣東南五十里有圍城舊唐書地理志沃州濱海縣本𭔃治營州城内州陷契丹乃遷

   於薊州東南迴城牙城在宛平縣西南五里相傳唐藩鎭牙城也或云遼金別都亦在此元

   遷都稍東舊城半入於朝市無迹可見西半尚存俗呼蕭太后城納降城在宛平縣西南

   唐書地理志幽州城内有經略軍又有納降軍本納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西南又有安塞軍赫連

   城舊志又有閭城在宛平縣西南三十五里亦曰關城故城址在焉君子城在宛平縣西寰

   宇記司馬彪郡國志云石勒每破一州必𥳑別衣冠號君子城洎平幽州擢荀綽裴憲等還襄國經

   此俗譌為箕子城舊志今西山有君子口疑即君子城也土城在宛平縣西北德勝門外八里

   即元大都故城也或謂之土城關韓城在固安縣東南水經注聖水東南逕韓城東詩韓奕

   章曰溥彼韓城燕師所完王肅曰今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世謂寒號非也固安縣志今名韓砦營

   在縣東南十八里 按舊説皆以韓國在同州韓城縣顧炎武日知錄辨之曰水經注引王肅言方

   城縣有韓侯城今固安縣即漢之方城水經注又云㶟水逕良鄉縣之北界厯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是所謂奕奕梁山者矣曹氏曰武王子初封於韓其時召襄公封於北燕實為司空王命以燕衆城

   之同州去韓二千里即令召公為司空掌邦土亦當發民於近甸而已豈有役二千里外之人而為

   之築城者哉况其追其貊乃東北之夷而蹶父之靡國不到亦似爲韓土在北陲之遠也又考王符

   潛夫論曰昔周宣王時有韓侯其國近燕故詩曰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漢時去古未遠當有傳授今

   以水經注爲定武陽城在固安縣西北相傳燕昭王所築葛城在東安縣南三十五

   里相近有小河源自永清縣界流來入小溝河宋建屯守於此狼城在東安縣南四十五里接

   霸州界即宋信安君之狼城塞也有裏外二狼城相距五里舊有河流經其閒自渾河來者經北岸

   其流濁自邊家河來者行南岸其流清常道城在東安縣西北五十里三國魏甘露三年

   封燕王宇之子璜爲常道鄉公北魏主宏又封宇文英爲常道鄉公魏書地形志安次縣有故萇道

   城皆比城也崧州城在東安縣西北七十里相傳遼古喇王所置古城在香河縣

   北五里相傳唐太宗東征築以屯兵者今遺址尚存高五尺許紻城在三河縣西北水經注洵

   河南經紻城東舊志今有英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即紻城之譌也長城在武清縣西南三十

   里延袤數百里相傳戰國時燕樂縣志始皇隄在縣西三里舊傳長城遺址也隋書地理志昌平縣

   有長城在今昌平州長城嶺又有長城在文安縣東南接大城縣界延袤幾百里相傳燕趙分界處

   秦城在寶坻縣東南十里相傳秦始皇築唐太宗征高麗嘗駐蹕焉梁城今寕河縣治在

   寶坻縣東南百二十里亦曰軍糧城相傳五代時劉仁恭築明永樂初置梁城守禦千户所 本朝

   初設千總駐守今改爲縣芹城在昌平州東三十里隋圖經昌平縣有芹城孤竹城

   在昌平州界舊唐書地理志帶州孤竹縣神龍初𭔃治昌平縣清水店古疑城在昌平州

   東南三十五里南小口之西相傳遼蕭后屯兵於此沮陽城在昌平州東南四十里建置未

   詳或以爲即漢縣誤南河城在順義縣東南三十五里相傳舊嘗置縣博陸城

   雲縣東南水經注洳水出傂奚縣東南逕博陸故城北世謂之平陸城非也漢武帝封霍光爲博陸

   侯國文穎曰博大陸平取其嘉名而無此縣也食邑北海河東薛瓚曰漁陽有博陸城謂此也城在

   且居山之陽處平陸之上帀帶川流面據四水文氏所謂無縣有嘉名也共城在密雲縣東北

   五十里括地志在檀州燕樂縣界即舜流共工之地一作龔城貍陽城在密雲縣界史記趙

   世家悼襄王九年取燕貍陽正義故城在密雲縣南廟城在懷柔縣南五里俗傳遼蕭太后家

   欒城在涿州東二十里其相近有田城相傳皆遼人所築垣城在涿州北水經注垣

   水逕垣縣故城北史記音義曰河閒有武垣縣涿郡有垣縣漢景帝中元三年封匈奴降王賜為侯

   國屬涿郡世謂之頃城非也挼漢志只有武垣縣無垣縣 平 曲城在霸州東二十五里

   魏書地形志文安縣有曲城括地志平曲縣故城在文安縣北七十里寰宇記在永清縣東三十二

   里漢景帝封公孫渾邪為平曲侯即此也拆城在霸州東八十里宋楊延朗屯兵於此今為拆

   古南關城在霸州南九域志州有南關城趙武靈王所築以朝鮮有關城故此云南

   南北盧蒲城寰宇記在文安縣西二十七里左傳齊侯放盧蒲嫳於北燕權置城

   廣陵城在文安縣西北十二里與保定縣接界宋時聚糧於此以守益津關三角

   城在文安縣西北二十里石勒築以備燕平陵城寰宇記在大城縣東北一百十里漢

   書蘇建封平陵侯即此地也二里城在保定縣北宋時積糧於此安遠城

   州西北唐末置安遠軍五代梁時晉周德威攻燕劉守光拔安遠軍雄武城在薊州東北唐

   天寶六載安祿山築其後置單使於此為州境要地唐書地理志薊州有雄武軍故廣漢川也

   水城唐書也理志薊州東北九十里有洪水守捉又東北三十五里有鹽城守捉蘆臺

   軍在寕河縣東南去寶坻縣一百六十里五代時劉守光置俗名將臺平戎軍今保定縣

   治寰宇記本莫州新鎮之地太平興國六年升為平戎軍以扼邊陲之喉東至霸州三十里西至莫

   州七十里九域志本雄州歸信縣之地景德元年改為保定軍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縣五

   百户𨽻軍新倉鎭今寶坻縣治五代時置鹽倉於此遼為新倉鎭金始置縣金劉晞顔新建

   寶坻縣記唐末劉仁恭帥燕其子守光置蘆臺軍於海口鎮後唐同光中趙德鈞鎮其地因蘆臺鹵

   地置鹽場相其地高阜平闊因置榷鹽院謂之新倉以貯鹽遼時置新倉鎮後分𨽻香河縣大定十

   一年鑾輿東巡幸此謂新倉鎭人烟繁庶可改為縣明年析香河東偏四鄉置縣謂鹽乃國之寶取

   如坻如京之義命之曰寶坻故興州中屯衞在良鄉縣治東明永樂四年建 本

   朝順治九年栽故通州衞在通州治南明建文四年建又有通州左衞在通州衞東南通

   州右衞在州冶東南俱明永樂中建又神武中衞在州治南建文二年燕王建定邊衞在州治西南

   建文四年建今俱裁故營州後屯衞在三河縣冶東明永樂二年建又興州後屯衞

   在縣治西永樂三年 本朝順治中俱裁故密雲中衞在密雲縣治東明洪武四

   年建 本朝康熙三年裁又密雲右衞在古北口明洪武末建 本朝順治九年故涿鹿

   衛在涿州治西南又涿鹿左衞在州治西涿鹿中衞在左衞西俱明永樂中建 本朝順治九年

  裁中左二衞康𤋮二十七年裁涿鹿衞故薊州衞在薊州東北明洪武十年建又鎭朔

  衞在薊州衞西明永樂中建營州右屯衞在州治北本舊大寕衞永樂二年移此今俱裁故營

  州中屯衞在平谷縣治東明小樂二年自大寕移此 本朝順治九年安墟

  安縣界舊志東安縣古安墟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合符釜山即此縣志安墟在常道城

  棗林在通州南故郭縣西北元時爲畿甸東南要路柳林在通州南漷縣西元主元十八

  年如漷州又如柳林自後皆以柳林爲遊畋之地建行宫於比御馬苑在通州西二十里鄭

  邨壩明時牧養御馬處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皆繚以周垣坦中有廏垣外地甚平曠羣馬畜

  牧其閒實錄景泰三年造駝房於鄭邨壩天順四年駕辛鄭邨壩閲仗馬皆此地也蕃育署

  在大興縣東南七十里東安縣東北六十里古安次縣采魏里也明初爲上林苑改名蕃育署土人

  合新舊而名之呼爲采有臨朔宫在大興縣界隋書煬帝紀大業七年四月至涿郡之臨朔

   宫唐書地理志薊縣有故隋臨朔宫碣石宫在宛平縣西史記鄒衍如燕昭王築碣石宫親

   往師之正義碣石宫在幽州薊縣西三十里長慶宫在東安縣西南縣志宫舊在廣平淀

   天會三年移安次南五十里有大石橋以受諸國之禮今次平屯乃其舊址神潛宫

   州故漷縣西南二十里遼后妃從獵行宫也遺址尚存永福宫在昌平州南二十里明宏

   治十七年建俗呼迴龍觀瑞雲宫在房山縣西北二十餘里金太祖陵側聚燕臺

   在大興縣東九十里春明夢餘錄臺高一丈廣三四十尺嵗秋社燕辭巢曰必各將其雛數千百羣

   聚此臺呢喃一二日然後分翔而去謊糧臺在大興縣東南六里相傳唐太宗征高麗時嘗

   虛設囷倉於此以疑敵人黃金臺在大興縣東南任昉述異記燕昭王為郭隗築臺今在幽

   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為賢士臺亦謂之招賢臺迺賢集黃金臺在大悲閣東南隗臺坊内明統志

   臺在府東南十六里又一曰小金臺在府東南十五里 按燕昭王於易水東南築黃金臺延天下

   士後人慕其好賢之名亦築臺於此為燕京八景之一曰金臺夕照 本朝   高宗純皇帝有

      御製金臺夕照詩按史記昭王為郭隗改築宫而師事之不言築臺後漢孔融論盛憲書始

   云昭王築臺以事郭隗然亦無所謂黄金臺也至水經注及文選李善注引王隱晉書隋上谷圖經

   始有黃金臺之名然皆在今易州惟述異記謂臺在幽州後人縁此以築耳豐臺在宛平縣

   西南草橋南為京師種花之所芍藥之盛連畦接畛彌野絢爛相傳无人園亭皆在於此 按日下

   舊聞金時郊臺在南城外豐冝門者金之南門也豐臺疑即拜郊臺因門曰豐宜故目為豐臺云耳

   拜郊臺在宛平縣西南七里金大定閒拜天於此金史地理志金因遼舊俗以重午中元重

   九日行拜天禮重午於鞠場中元於内殿重九於都門外安臺在宛平縣西史記樂毅傳齊器

   設於安臺大吕陳於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括地志元英磨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薊縣西四十里安

   臺之看花臺在宛平縣西玉泉山隆教寺西長嶺之半為金章宗故蹟又有看花臺在

   密雲縣西北三十里大水峪相傳遼蕭后嘗登此釣魚臺在宛平縣西花園邨臺下有泉

   湧出匯為池其水至冬不竭相傳金人王鬱隱此駐蹕臺在宛平縣西元史文宗紀至順

   二年發軍士築駐蹕臺於承天護聖寺東雀臺在固安縣西南十八里相傳趙李牧所築舊志

   謂當作將臺音譌耳武毅漢軍臺在永清縣南二十五里又有武毅番軍臺相傳皆宋

   初所奕臺在東安縣西八里左奕邨宋為左奕衞臺高一丈六尺周一百二十歩制如土

   樓元時㸃軍於此虛糧臺在通州城東有臺十餘相傳趙德釣屯兵於此因軍中乏糧築

   臺以誑敵呼鷹臺在通州故漷縣西南二十五里元至大𥘉所築亦名晾鷹臺高數丈周一

   頃元時遊獵多駐於此將臺在通州西二十五里名勝志將臺有三其二在州城西徐達建

   或曰唐薛仁貴征遼所築用蓆壘土為之其一在州城北通京師東直門中路舊傳慕容氏拜將臺

   也又保定縣志縣西南有將臺相傳宋楊延朗演武於此駐馬臺在寶坻縣南五里相傳金

   章宗嘗駐此一名歇馬臺龍虎臺在昌平州西舊縣四十里居庸關南口地勢高平如臺廣

   二里袤三里元時車駕嵗幸上都往來皆駐蹕其上仙臺在懐柔縣東十里高十丈下有深洞

   可容百人孤臺在懷柔縣北三里高十餘丈華陽臺在涿州城西北隅相傳燕丹與

   樊於期置酒華陽館即此展臺在涿州西南二十里燕昭王展禮賢士所築燕昭王

   臺在涿州西南五十里亦稱仙臺水經注濡水出燕王仙臺東臺有三峯甚崇峻騰雲冠峯高霞

   翼嶺岫壑沖深含煙罩霧舊言燕昭王求仙處金章宗歇涼臺在房山縣西二十里

   茶慺山頂遺址猶在龍門臺在房山縣西南二百里四面皆山其下深澗莫測南有一竅上

   有龍神祠霸臺在霸州州治後相傳宋時將臺今圮改題於州治左譙樓之臺孟母臺

   在文安縣東北柳河臺下有洞為孟良藏母處釣臺在大城縣東北子牙鎮鹽河中相傳木公

   嘗居此所謂北海之濱也其臺浮出水面土人云常隨水高下雖大浸不沒鳳凰臺

   記在大城縣東北十五里晉石勒四年鳳凰見於此因築臺舞劒臺在薊州李靖遺蹟有

   石甚三臺明統志在平谷縣北十五里中曰發箭東曰擂鼔西曰望馬相傳金章宗出獵

   登此縣志望馬臺摩鼓臺在縣東二十里發箭臺在縣北二十里齊政樓明統志在府西

   海子東岸元建蓋取齊七政之義燕角樓在大興縣東南遼時建披雲樓

   興縣南舊有題額金章宗手書樓上有遠樹影即風雨晦明皆見元耶律楚材詩閒上披雲第一重

   卷幔樓燕都遊覽志宛平縣玉泉山有吕公巖下臨一潭廣丈餘山上有看花臺卷幔

   雁月樓在永清縣信安鎭土樓在東安縣東六里宋時為土兒衞臺高一丈二

   尺周一百六十步舊建樓其上以為四時歌樂之所酒樓在霸州治東澄清街元華亭管訥為

   州學正有東城酒樓花滿煙之句今廢中心閣在府治西元建以其當都城中故名閣東

   十餘歩有臺繚以垣上有碑刻中心臺三字又有天堂在府治後萬柳堂在大興縣南花

   園邨元廉希憲別墅陶宗儀輟耕錄堂臨池數畝池中多蓮繞池植柳數百株每夏柳䕃蓮香風景

   遂初堂在大興縣南元詹事張九思別業明統志花竹水石之勝甲於都城九思常以

   休沐與公卿賢大夫觴咏於此從容論說古今以達於政理非直為遊樂也雙清亭

   興縣東南通惠河上元都水張經厯園也宋褧有詩東郭草亭在大興縣東南明興濟伯

   楊善別業朝士休暇宴遊餞迎賓友咸憩於此南野亭在大興縣南前臨㵎水元宋褧虞集

   皆有玩芳亭在大興縣南元栗院使別墅馬祖常王士熙薛元卿皆有玩芳亭詩

   瓜亭在大興縣南十里明統志亭多野趣元趙參謀別墅 按參謀趙禹卿嘗種匏瓜以製飲

   具當時目曰趙匏瓜王惲詩所謂君家匏瓜盡尊𢑴也垂綸亭在大興縣西南元學士宋

   本故雅集亭在宛平縣西南盧溝河畔相傳元符氏建望湖亭畿輔通志在宛

   平縣五泉山裂帛湖上睨瞰西湖明如半月明李夢陽何景明皆有詩飛泉亭在宛平縣

   五華山西北有泉自山畔湧出建亭於上以翼之泉水東南流逾尋丈許伏而不見至玉泉山趾湧

   出蓋王泉之源也督亢亭在固安縣南後漢書郡國志方城縣有督亢亭 按明統志謂

   在涿州東南十五里高丈餘周七十歩又見新城縣崔氏園亭在通州故漷縣内陳循寰

   宇通志邑人崔禮仕金為四鄉學諭後隱居於此作園亭植花卉以自娛元人時往遊觀焉

   潞亭在通州東南水經注以為王莽所建初月亭在密雲山南山麓有二泉相踰僅數

   尺匯為一流故稱聖水泉泉上有初月亭酈亭在涿州樓桑邨南三里後魏酈道元故居

   平亭在文安縣北史記趙世家惠文王二十一年徙漳水武平西二十六年徙漳水武平東括

   地志武平亭今名渭城在文安縣北七十二里縣志今勝芳鎭在縣東北七十里濁漳滹沱會流於

   此疑即武平也避暑亭在薊州西北五里相傳金章宗避暑於此干越王廨

   興縣界宋王曾上契丹事燕京子城南門外有干越王廨為宴集之所永平館在大興縣

   南十一里遼時朝士宴集之所王曾上契丹事燕京南門外永平館舊名碣石館望京館

   在大興縣東北五十里遼建為南北使臣宿昔餞飲之所王曾上契丹事岀燕京北門至望京館沈

   括夢谿筆談幽州東北三十里有望京館金溝館在密雲縣東北四十里王曾上契丹事檀

   州五十里至金溝館將至館川原平曠謂之金溝淀夢谿筆談金溝館東北三十餘里至中頓過頓

   屈折北行峽中濟灤水道三十餘里鈎折投山隙以度所謂古北口也大安館在房山縣

   西北大安山劉仁恭師事方士王若訥於此曲水園在大興縣東明駙馬萬煒園也園石

   牆一徑皆竹竹盡而西迢迢皆水曲廊亭臺皆東西濱水其中有松花石其半尚存木質又冉駙馬

   宜園石假山名萬年聚亦在東城李戚畹新園在大興縣三里河東明武清侯李偉

   別業有金魚池梅花亭又有鷗臺鳬樓船橋魚龍諸亭厯二水關長廊數百閒水岸設邨落宛如江

   浦漁梁家園在宛平縣西南宣武門東南舊城邊明時都人梁氏建引涼水河入其中

   亭榭花木極一時之盛今廢萬春園在宛平縣西積水潭元時進士登第恩榮宴後㑹同

   年於此宋褧詩臨永亭臺似曲江是也張園在宛平縣西嘉興觀西二里明惠安伯張元善

   別墅牡丹芍藥各數百畝栗園在宛平縣西遼史百官志南京栗園司典栗園即此又在固安

   縣界括地志固安之栗天下稱之爲御栗因有栗園米家園在宛平縣西北海淀明米萬鍾

   築口勺園又曰風煙里都人稱曰米家園當時爲郊外勝地獨秀園在通州南故漷縣北

   二里遼司徒郭世珍别業桑園在寶坻縣西十五里明嘉靖中知縣張元相置後廢知縣唐錬

   重築垣牆植桑課蠶張華邨在固安縣東北八里有八角井相傳即華故宅 按宛平縣西

   亦有張華邨在西直門外八里莊晉書華方城人當以在固安者爲是北臺邨在涿州東

   三里宋太祖故里今爲清凉寺樓桑邨在涿州西南十五里蜀志先主少孤與母販屨織蓆

   爲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高五丈餘遙望見幢幢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

   人先主少時常與宗中諸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葢車水經注督亢溝水東逕涿縣酈亭

   樓桑里南即劉先主舊里桃莊在涿州西北一里相傳即張飛舊里相公莊在文安縣

   治西北三里唐工部尚書張仁憲故里竇氏莊在薊州東三里竇禹鈞故里又有燕山竇

   氏莊在昌平州東山口内二里相傳有古槐大數十圍中可容十人坐今無盧植故宅

   在涿州東十五里地名盧家濼劉越石壇在永清縣東南拒馬河之陰相傳晉劉琨與段

   匹磾同盟處遺址猶存盧王屯在東安縣常道城東南二十五里相傳漢盧綰屯兵於此

   與劉賈夾攻取燕今名盧邨燈市在大興縣東崇文街西互二里許燕都遊覽志燈市南北

   兩𠪨珠玉寶器日用㣲物靡不畢具相對俱高樓樓設氍毹簾幙為宴飲地夜則燃燈於上望如星

   衢市自正月八日始十八日罷鬻燈在市西南今名燈市口柴市在大興縣教忠坊西北隅

   至元十九年宋丞相文天祥殉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