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四儀法附)
作者:道宣
瞻病送終篇第二十六
《资》:舊住名主,時過名客;若對三界,則無有主客;今望伽藍,不無久暫;強分主客,以明待遇。然據《律》中制主待客,但主須筵款,客至有儀,故云相待耳。
  • 敘制意

【示出家超世】沙門釋侶,三界之賓;《资》:無繫之人,故如賓也。【遊方漂泊,隨處暫止】逆旅之況,頗存於此。《资》:即以寺宇,況於逆旅。謂同迎客之舍,既無定止,義當迎待,故云頗存於此。【顯制】故《律》中制主客待遇雜行云云

入寺法[编辑]

就中分四。初入寺法。《四分》云:【明客來入寺】客比丘欲入寺,應知佛塔,若上座等。《资》:或問於人,或自瞻視。至門中,應開;《资》:謂無關鎖,容自開者。若不能者,徐打,令內人聞;不聞,大打;《资》:即反上也;此間晝日,不尚閉門,事亦稀也。猶不聞者,持衣鉢與第二比丘;至下牆處,踰入;《资》:此方所忌,未可依用。開門,右繞塔過。先洗左腳,後洗右腳,著革屣。【明舊住迎接】舊比丘聞客來,出外迎;為捉衣鉢,安置溫室重閣經行處,供給水器等。


問主人受房等法[编辑]

二問主人受房等。《律》《资》:四分。云:【初求房舍】問舊比丘,我若干歲《资》:令知上下也,有房分不?答言有者,應問有人住不?若無人者,當問有臥具若被、若利養、若器物、若房衣等,有者當取。《资》:舊住給與也。至房所,開戶已,出牀褥等,淨掃地,若得鍼線刀子,乃至一丸藥,舉之;《资》:不拾他物;特舉至微,例其餘也。有主識,當與。如是治除屋內已,還內臥具復本處竟。【次問處所】問何處大小行、淨地、不淨地、佛塔、聲聞塔、第一上座房、乃至第四上座房等,一一別問;若不問者,主人一一示語,乃至云:此是唾器、小便器等。《五分》:住處窄,不相識者,聽同牀坐,不得眠。《资》:為防難故。


相識敬儀[编辑]

三相識敬儀。《四分》:客僧受房已,問主人已。應先禮佛塔。次禮第一上座乃至第四上座,應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捉兩腳,如是言:大德我禮。《资》:禮僧,止於四座,以成衆故;餘座不禮,恐勞擾故。若四上座,房內思惟;應隨應座次禮房,主人一一示知。《资》:禮誦同之。《十誦》:若上座時見應禮,難見遠者則止。


問受利法三[编辑]

審問對答[编辑]

四問受利法。《四分》【先問法食之處】客僧禮上座已,應問何處是衆僧大食小食、夜集說戒處等。【次問利養】又問何者是僧差食、《资》:即僧次,檀越送食、《资》:謂將入寺,月八日、十五日、《资》:即六齋日,人多設供。《業疏》云:黑白俱有三日,文少十四。月初日食、《资》:彼國重之,亦多營設;檀越請食,《资》:即別請。舊云僧次者,非。次到何處。復問明日有何檀越,請衆僧小食大食。【三問人畜】何處狗惡、何處是好人、何處是惡人舊。《资》:並據俗舍。比丘當如問而答。


語示僧制[编辑]

《僧祇》【示僧制】舊比丘應語客僧,一切僧家制限。【明延留】若客伴已去者,不得語令知,《资》:恐追伴故,仍安慰之。云不及伴;應語可小停息,更應有伴耳。有急事必去者,應給糧食,《资》:準須出己,必非常住。囑累行伴。


通明瞻待[编辑]

《三千》云:新至比丘,以十事與之:《资》:前二與物,後八與語。一當避與房,二當給所須,三朝暮問訊,四語以習俗,五當教避諱,六語請到處,七語僧教令,八當語某可食,九示縣官禁忌,十語以盜賊處所。


四儀法[编辑]

  • 敘意

二明四儀法。【敘教法之功】《资》:以能成善故。夫成善有由,憑教相而心發。【敘威儀之勝】《资》:以能成因感果故。冥因顯果,藉儀形而立【引證】是以阿說身子[1],具列昔經;傳法軌模[2],亦題方冊【結前起後。】故直敘一致,別引諸說云云。

  1. 《资》:阿說,亦云阿說嗜,此云馬勝;從佛受學,方經七日,便備威儀;以宿五百世為獼猴,今猶躁擾;出家七日,即改本轍;以威儀悟物,故稱威儀第一。身子與目連為友,共結契云:若得甘露,必當同味;後時身子見馬勝,威儀庠序;乃問汝師是誰?為說何法?答云:法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此依《五分》引,或有出云:諸法從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身子聞已,便證初果;次傳向目連,亦證初果;後同馬勝往佛所出家也。
  2. 《资》:傳法等者,即第五祖優波毱多,威儀肅物,率皆從化,如佛無異;但無相好,時人號為無相好佛。又第二十祖闍夜多,善持威儀,見無不敬;佛曾記之,闍夜多者,最後律師。故知諸祖傳通,並以威儀,令生物善。


總明四儀[编辑]

《五分》【明威儀化物功深】若四威儀不如法者,非為於世而作大明。《资》:闕則二利俱失,故非大明也。《僧祇》【明行法】若行時、平視,迴時,合身迴《中含》【初別示行法】《资》:續上《僧祇》佛告比丘,依於獸王法。【通明四儀:㈠明入聚】《资》:即示行法若平旦,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持身,守攝諸根。乞食已,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 著於肩上,至無事處《资》:合明食法,文見<頭陀>。【㈡明住坐二法】或經行坐禪。復於初夜,經行坐禪,淨心中障已。【㈢明臥法】於中夜時,入室欲臥,四揲憂多羅,敷牀上,襞僧伽棃作枕,右脇而臥,當頭面向佛像處;《资》:無背違故。足足相累,意係想明相。《资》:不著睡眠故。彼後夜時,速起,如初夜法。《僧祇》:頭向衣架,及和尚長老比丘。《资》:臥法大途同上,文復詳委,但頭向不同。衣架師長,皆尊處故。初夜思惟自業。至中夜,右脇著下,累兩腳;合口,舌拄上齗;《资》:心易定故。枕右手,舒左手順身上;不捨念慧,《资》:所修觀行,不暫忘故。思惟起想,餘如上。《资》:即想明相等。《十誦》,燈明中不得臥。《资》:明燈不臥,恐裸露故。


別示雜相[编辑]

出行法[编辑]

明行法[编辑]

《毗尼母》【前明摒淨】比丘欲行時,先掃除房內;衣服牀褥,如法安置,在<隨相>中。《资》:即覆處敷僧物戒。【明白告】去時,白和尚阿闍棃。若過十臘,有法事必能利益者;雖師不聽,自往無過。【明觀方量伴】去時,出寺外,望去處方。應思量行伴何似?正見不?有病相料理不?如我心所作不?其人威儀常攝不?非懈怠不?為利為衰?《资》:謂有益無益。若必好者共去。復問同伴:汝等衣鉢,乃至一切自隨之物,無所忘不?兼復誡敕,今當共行;汝等時言少語,守攝諸根;路中,處處見者,皆令歡喜,發其善心;諸下座,皆合掌互跪;對曰:如教,歡喜奉行。【明暫住復去法】若有住止,發時,上座應徧看,無遺落物不。下座常在前,上座在後;語諸下座,各自攝心,莫令散亂。【明遇病料理法】下座得病,上座應為說法,令善心相續;雖有急難,不得捨去;盡其筋力,令其得脫;乃至自力不能,應至郡縣檀越而重比丘,大臣國王門前營理;使得解脫,莫使受苦。《资》:上座有病,理合看視;故但明下座,恐捨棄故。


示行相[编辑]

《僧祇》【示行法】行時,先下腳跟,後下腳指。《资》:先指後跟,是賤下相。【明覓處】在道行欲宿,遣二年少比丘,前覓宿處,索前食後食,當白非時入聚落;《资》:由覓宿食,必入俗舍故。得已還報,應展轉相白入。


教攝心[编辑]

《智論》:出入來去,安詳一心。舉足下足觀地而行,為避亂心,為護衆生故。《资》:即止作也。是不退菩薩相。《资》:舊云初地已去。


坐臥法[编辑]

通明[编辑]

《僧祇》【明坐法】不得作駱駝坐,《资》:謂兩膝拄地。應加跌坐;若疲極者,當互舒一腳。【明臥法】仰臥脩羅,伏者餓鬼,左脇如貪欲人,具如法者,《资》:仰是慢相,伏即飢相,左脇婬相;如法,即右脇臥。出三十五卷中。《资》:彼云:應如師子獸王順身臥,若右脇有癰瘡,無罪,否者越威儀。《增一》云:今聽比丘,先以手憑座後坐,此我之教。《资》:彼因外道抽除牀櫪,故制。櫪音曆,今謂牀桄。《十誦》:無病不得晝臥,《资》:有病應開。若喜眠,應起經行。《资》:除昏思故。《善見》【制繫想】臨欲眠時,先於六念中,一一念也。《资》:三寶、戒、施、天,為六念 。【明坐跪各二】坐法有二:一結加跌,二踞坐。《资》:禪觀加趺,飲食踞坐。跪有二:一長跪,即兩膝及足指至地;二互跪 ,右膝至地。各有所立。《资》:尼令長跪,非不通僧;僧制互跪,則不通尼,故注云:各有所立也。


別示[编辑]
坐法[编辑]
  • 示二坐法

《三千》云:【明踞坐】不得於上座前踞坐。踞坐五法:一不交足;二不雙豎兩足;三不卻踞兩手,掉捎兩足;四不得搘拄一足,申一足;《资》:謂一足著地,搘起一足直申向前;五不上足【明五事】五事正坐法:《资》:應通二坐。一不倚壁,二不手前據,《资》:謂兩手託牀三不肘據牀,四不兩手捧頭,五不以手拄頰。《毗尼母》【明跏坐】云何名坐?衆僧集會,容整服,加趺而坐,儀用可觀;又如坐禪人,坐經劫,身不動搖,觀者無厭。人多者狹膝,見上座亦爾,不宜寬縱云云。


  • 辨共坐法

《三千》云:不與三師並坐。《资》:不僭上也。《十誦》【制起他】聽法時、上座來,不應起下座,起者吉羅。若和尚阿闍棃,恭敬故自起;不得起他,吉羅。《资》:謂恃己陵物也【制濫下】乃至聽法,不得與沙彌同牀坐,沙彌得與白衣同牀坐;大比丘三夏,亦同牀得坐。


  • 明上床法

《三千》云:【明臥法】欲上牀有七:一當徐卻踞;二不得匍匐上;三不使牀有聲;四不大拂牀有聲;五不大歎息,思惟世事;六不狗羣臥;七起以時節,《资》:即念明相;心起不定,當自責本起。《资》:謂懈怠躭睡等念。【明起入衆法】又若聞楗稚聲,级當著袈裟,出戶如法;二於堂外住,正衣脫帽;三有佛像,頭面作禮,卻禮僧;四當隨次向上座,當上座處;五隨上座,坐若踞。


臥法[编辑]

《善見》【明念起】睡時當須早起,浴竟睡者,念髮燥便起,如是看星月 光影為分齊。《三千》【示臥相】臥當頭向佛;二不臥視佛;三不雙申兩足;四不向壁臥,又不伏臥;五不豎膝,要以手檢兩足,累兩膝。《毗尼母》【誡躭睡】比丘貪著睡眠,廢捨三業,不復行道,金剛力士訶責 。佛言:食人信施,不應懈怠;夜二時中,應坐禪誦經經行;一時中,以自消息 ,是名臥法。《僧祇》【制晏起】臥如師子王法。如前所說。《资》:即右脇著下,累腳合口等。不得眠至日出,應於後夜,當起正坐,思惟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