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朝文類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四 國朝文類 卷第十五
元 蘇天爵 編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卷第十六

國朝文𩔖卷第十五

奏議

  諫幸五臺䟽元貞二年五月上   李   元禮

臣聞古人有言曰天下之得失生民之利害社稷

之大計惟所見聞而不繫職司者獨宰相得行之

諌官得言之今朝廷雖不設諫官監察御史職當

言路即諫官也烏可坐視得失而無一言以裨益

聖治萬分之一哉伏見五臺剏建寺宇土不旣興

工匠夫役不下數萬人附近數路州縣供億煩重

男不暇耕女不暇織百物踊貴則民將有不聊生

者矣又聞 太后親臨五臺布施金幣廣資福利

其不可行者有五何則時當盛夏禾稼方茂百姓

歳計全仰秋成扈從經過千乗萬𮪍不無蹂躪其

不可一也 太后春秋巳髙親勞聖體𠇷復暑途

數千里山川險惡不避風日輕冐霧露萬一調養

失宜悔將無及其不可二也 陛下即位以來遵

守祖宗成憲正當兢業持盈之日凡上舉動必書

簡𠕋以貽萬世之則書而不法將焉用之其不河

三也夫財不天來皆出於民今朝廷費用百倍昔

時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其不可四也佛者未

西方聖人以慈悲方便爲敎不與物競雖窮天下

珍玩供飬不爲喜雖無一物爲獻亦不爲怒今

太后爲國家爲蒼生崇奉祈福福未獲受而先勞

聖體 聖天子曠定省之禮軫思親之懷其不可

五也伏願中路廽轅端居深宮儉以養德静以頥

神上以循 先皇后之懿範次以盡

聖天子之𡥉心下以慰元元之望如此則不待祈

福而福自至矣臣元禮謬當言路不避僣越而惓

惓不巳者誠以臣子愛君之心切冀其一悟聖聦

與其受不言之責寧獲敢言之罪天下幸甚

  建白一十五事      馬祖常

竊惟古者建立言事之官非徒擿拾百官短長照

刷諸司文案蓋亦拾遺𥙷闕振舉綱維上有關於

社禝下有係乎民人禮文風俗治體所存名爵謚

贈政理斯在敎化有方則善惡自别設施有法則

緩急自明重穀則農自勤定制則官自守脩武則

先䘏兵嚴試則可勸吏事欲究其本末言似渉於

繁蕪統論難悉條析易陳所有建白一十五件逐

一開具如左伏請聞奏施行

 一夫惟天子者上承天地下紹祖宗社稷是𭔃

 黎庶是戴崇髙尊大無與比隆奉養當極其精

 美保愛當極其嚴宻大而一飲一食小而一嚬

 一𥬇(⿱艹石)調攝玉體凝順中和則清明在躬淑善

 感應欽覩

 皇上仁心如堯儉德如禹伏願重以承天地

 祖宗之鴻業於進御之間當以玉食冝乎榮衛者

 爲先至於酒醴固是糓麥所釀然更乞於進御

 之際命近侍臣隣思一獻百拜之義則天下生

 靈不勝幸甚

 一郊祀者國之大禮在古所隆欽惟 聖上仁慈

 𡥉敬度越百王伏願今後郊祀之日大駕親有

 事於南郊親祼于太室則天地荅貺神明降禧

 薄海內外咸仰聖德太平之福群生幸甚

 一大内正衙古之帝王朝百官之地今大明殿

 是也觀闕盤鬱城雉繚環祖宗之所御黎庶之

 所瞻今聖主謙徳彌恭尚居東宫之舊竊慮民

 物觀聽有所未喻伏願賜御大明正衙鎭服華

 夏統體天地何以言之譬日月星辰順居次舎

 則萬物被光群生仰明

 一百官朝見奏事古有朝儀今國家有天下百

 年典章文物悉宜粲然光于前代況欽遇聖上

 文明之主如科舉取士吏貟降等之𩔖屢復古

 制惟朝儀之典不講而行使後世無所鑒觀則

 於國家太平禮樂之盛實爲闕遺且夫群臣奏

 對之際御史執簡史官執筆縉紳珮玉儼然左

 右則雖有懷姦利乞官賞者亦不敢公出諸口

 如𫎇聞奏命中書省㑹集文翰衙門官貟究講

 參酌古今之宜或三日二日一常朝則治道昭

 明生民之福也

 一古之爲治蓋有禮樂非徒事刑法之末也夫

 有道之世措置施設悉存禮樂之義欽惟

 聖上君德昭然孝慈純備嚮居潜邸招致天下

 儒學之臣延納海内知名之士禮樂文物洽乎

 聖性故踐位以來進儒術而抑吏道却珍禽而

 絶游畋清心寡欲民物豐阜其用儒之效固巳

 驗矣獨未聞今皇儲左右天下儒學之臣有幾

 海内知名之士有幾也伏願憲臺聞奏乞賜依

 準治古之法命朝臣集議典制請行皇太子視

 學齒胄之禮眀示天下教化之夲雖道德之躬

 仁孝温文固巳篤至然聞見習熟又在薰陶此

 實係國家萬世之福卑職先上䟽特請選擇師

 傅左右之人至今未蒙施行然區區之情實念

 及此不勝切至之甚

 一中書省樞宻院御史䑓三府⿰扌⿱彐𧰨 -- 掾史雖職掌文

 書亦日佐大臣决理政務伏請聞奏設立律學

 筭學愽士命隨朝二品三品正流衙門吏人欲

 求轉𥙷三府⿰扌⿱彐𧰨 -- 掾史者就其所業於律學筭學愽

 士之前應試依科舉差監察御史監試吏禮部

 官知舉毎一周𡻕試舉一次則三府有得人之

 實下無躁進營求之𥝠試中之人不必限以出

 身之髙下不中者𤼵下本𭛠考滿不得過從七

 品仍預照㑹施行則立賢無方公道不偏

 一諸道宣慰司除吐蕃南詔两廣福建外如淮

 東浙東荆南山東四道並爲無用徒月費俸廪(“㐭”換為“面”)

 坐養官吏而巳如依準前代制就令一道重鎮

 路分緫管逹魯花赤帶受本道宣慰使等職名

 鈐轄數路上不煩朝廷虚設職官人吏下不使

 數路官府牽制煩複無益於事

 一諸翼軍官自萬户下至百户子弟承襲父兄

 之職者合參酌古今之宜設立武舉並湏習學

 兵法武藝如𮐃古色目人只試以武藝如願試

 兵法中者陞階漢人兼試兵法武藝中式者方

 許承襲如布衣之士願試及中者於各翼或不

 叙或户絶等歇空相應名闕内擢用如此庶使武

 備不弛軍政稍嚴保大定功之事爲體不輕必

 (⿱艹石)今日難於更張則四方宣力老將既已病死

 承襲驕脆子弟但知酒色裘馬爲華好一旦直

 欲冐矢石執干戈以犯勍敵不惟夲人自取肝

 腦塗地從軍将吏死復何辜卑職歷觀前古之

 迹其禍患弊病未有不生於太平之世竊慮

 及此伏乞施行

 一司徒司空皆古三公之流人臣名爵無極此

 位比者 聖上踐祚之初沙汰冗濫尤慎此官

 近𡻕屢有雜人等如沈宗攝汪元昌軰亦受司

 空司徒切慮天下後世傳爲口實非便

 一親民之官守令爲急然守令者縁係朝廷遷

 除之人才或不良心亦知惧而行省所差府州

 司縣提控案牘都吏目典史之徒徃徃恃其名

 役之細㣲縱其姦猾舞文弄法操制官長傾詐

 庶民盖此徒出自貼書小吏數十年間轉充是

 役卑職頃居田畒甞聞此等言曰我等身無品

 級子無廕叙原此初心謂之無頼而令竊弄府

 州司縣之權剥刻單弱以肥其孥良可憫嘆如

 蒙聞奏命中書省除各路存畱官經歴知事照

 磨外其餘革去請參酌古制今各州判官僉書

 州事各縣主薄勾稽本縣文簿實爲官制不紊

 體統稍均人旣有名事自不苟爲係於民不細

 伏乞施行

 一命將守邊國之司命然御將之方當盡其道

 毫銖一失利害懸絶要先知其艱難勞苦之情

 平居使之順其逸樂略其深文宻法而不責其

 小廉曲謹然後效死也易是爲御將之道夫將

 不可不擇也擇而用之勿疑不疑則專專則重

 重則可𠋣𠋣之而不效則召而殺之無輕召之

 理今近𡻕連召北邊大將似渉輕易古語云臨

 敵易將非䇿也竊慮及此伏乞聞奏施行

 一漢軍征戍嶺海之南歳病而死者十率七八

 其所属軍官利在危殆之際必用資財擬指軍

 人北方夲家所有孳畜田産厚息借貸準折還

 納終致破産不敢有詞夫以世襲軍官蠶食部

 下行伍深可哀痛今後如蒙將在嶺海及漳汀

 等數處征戍軍人果有病患除官爲看醫外其

 貧苦闕用之人比及取發封裝以來宜令本處

 有司約量借放封裝到日撥除還官並不収息

 或應借貸而不借貸不應借貸而借貸者從本

 道廉訪司體察究治如此庶不致中原軍户日

 蹙軍官日冨

 一侍衛親軍根夲所係宜令各衛指揮使立時

 教閱練習武藝膂力訓養精銳則萬一應卒得

 用仍除鎭衛守把外不令與官貟作工盖造役

 使勞苦幸甚

 一太常定謚古今美制欲使姦人知懼於死後

 善人有勸於生前近𡻕謚號之稱不公殊甚如

 今後太常定謚不公宜令監察御史紏彈庶使

 輿情稍伸國典不曠

 一農糓天下之本也四民則以農爲次百貨則

 以糓爲首操布帛之重輕關生民之休戚者糓

 爲急焉而近年工商滛侈游手衆多驅壠畒之

 業就市井之末盖爲政者失勸農之道焉今後

 乞將各路府州縣逹魯花赤專管諸軍奥魯緫

管知府知州縣尹專勸農事事旣歸一功仍可

就更講究重榖勸農之方畫一開坐行下有司

遵守如民有馬牛驢畜逓相食踐田苗并彼此

争告田土疆界不實等罪名及民間㛰姻債負

拖欠金銀資財許得以糓贖罪準折輕賫之𩔖

果有力田之乂縣州勸農官等就於見在錢糧

内撥賞束帛豚酒然後開申不實者許廉訪司

體察如此旌異慰勞行之數年必有成效

 建言五事        許約

伏覩 丗祖皇帝登極詔書有曰天下大業非一

聖一朝所能兼備也切惟官有未備政有未舉正

頼後聖𥙷之方今天下官職咸備治具畢張其所

以輔成先朝之弘規者多矣然於天朝盛典顧尚

有未暇舉行者約以不才猥當言路切有管見五

事伏兾采擇一曰開經筵所以資聖學也二曰立

諌官所以隆大業也三曰祀勲臣所以勸有功也

四曰定配享所以明道統也五曰廣薦舉所以求

遺逸也縷陳如左合行具呈御史臺聞奏施行

 一曰開經筵夫經筵之設將以講明正學培養

 君德所謂經筵侍講與今翰林侍講侍讀名同

 而實異自漢唐以來人君聽講經史者多矣至

 唐穆宗始召韋處厚路隋爲侍讀命講詩

 書至宋司馬光程頥甞充是選此即經筵侍講

 崇政殿說書也

 丗祖皇帝甞令左丞許衡具六經中有益於政

 事者進講 𥙿皇在東宫時亦甞令賔客宋衜

 日講尚書今 聖上崇尚儒雅厲精求治凡可

 以與太平者莫不舉行唯經筵之制未能復古

 縱有爲之建明者而有司行移翰林令侍講侍

 讀就充是職殊不知其職所掌實不同也今莫

 (⿱艹石)於在廷諸臣中擇其學問正大義理精明者

 二貟俾爲經筵講讀官於經史中擇有𥙷於丗

 道時政者進講不必屑屑於章句但舉其大義

 質諸政事明天地性命之理古今治亂之原君

 子小人之辨學術邪正之分又選近臣二貟領

 其事伺 聖上清燕爲之引進導逹或半月一

 講或一月一講仍預令翰林編集 丗祖嘉言

 聖德與凡政事之弛張賢哲之謀謨人材之進

 退財用之出納及命將出師混一區宇逺謀宏

 略𩔖爲一書如貞觀政要毎遇經筵必先令講

 讀一二條次及經史其於治道實非小𥙷

 二曰立諫官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諸侯有争

 臣五人大夫有争臣三人其職即漢之諌議大

 夫與近丗左右司諫正言也考之前代并𨽻中

 書省古之賢君不惟善納諫又屢賞諌臣導之

 使諌是以能成至治傳有之賞諌臣者國必興

 今百司庶府巳備獨諫官猶未設誠爲曠典伏

 望於廷臣中選其色温氣和進止從容明先王

 之道合乎當今之宜不激切以沽名不矯亢以

 立異者二貟俾爲諫議大夫使之開陳治道啓

 沃聖心此誠當今要務也孟子云責難於君謂

 之恭況吾 皇聦明仁聖不以爲難必能賞諫

 臣以來天下之善言矣

 三曰祀勲臣大禘詩曰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禘于太祖則知當時功臣與祭故末章明言伊

 尹也盤庚告羣臣曰兹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

 從與享之是知功臣配享實始於殷孔安國曰

 古者録功臣配食于廟祭于大烝烝冬祭也謂

 之大者物成衆多之時其祭於三時爲大也孔

 頴逹曰近代以來功臣配食各配其所事之君

 周禮司勲凡有功者銘於王之太常祭於大烝

 此功臣配享之見於經者也故唐以房玄齡髙

 士廉屈突通配食太宗以馬周張行成李勣配

 食髙宗宋以趙普曹彬配食太祖以薛居正潘

 美石熈載配食太宗其餘各以功臣配此功臣

 配享之見於史者也欽惟我朝自

 太祖皇帝肇起朔方奄有區宇開國元勲皆蒙

 古大臣表表見於丗者甚多今國家除薦新外

 十月上旬大祭誠合古者冬𥙊大烝之禮宜以

 功臣配享不惟不忘舊勲實有以勉厲羣臣雖

 古人泰山(⿱艹石)礪黄河如帶之意何以過此望令

 近臣講究 太祖以來蒙古大臣各配食於所

 事 列帝之庭是誠一代之盛典傳諸無窮矣

 四曰定配享自唐祀夫子配以顔子至宋陞孟

 子與顔子並配然當時未知道統之傳也自伊

 洛之學興性理之說明始以顔曾思孟並列于

 夫子之左盖得夫子之傳者顔曽子思也得曾

 思之傳者孟子也道統之傳於是得其序矣故

 江南諸路廟學皆以四子並配以子張居七十

 二子之首自兩廡升於十哲以𥙷曾子之闕雖

 云亡宋之制然綱常名教所係此當因而不當

 革者也今京師廟學與河北諸路府學並循亡

 金之舊左顔右孟與夫子並居南面奚有是理

 哉孟子學於子思子思學於曾子是知孟子乃

 曾子門人之弟子曾子乃孟子師之師也今屈

 曾子於從祀之中降子思於廊廡之末師之師

 不過一籩一豆門人弟子牲牢幣帛一與先聖

 等又豈有是理哉況今天下一家同軌同文豈

 容南北之理各異也或謂學校所以明人倫然

 路㸃皆父也回參皆子也子先父食於理安乎

 竊以爲不然盖廟學乃國家通祀猶朝廷之禮

 也父爲庶僚子爲宰職各以其德與勲也如遇

 朝㑹殿庭班列則父雖尊安能超之子上哉

 殊不知抑私親而昭公道尊道統以崇正學乃

 所以明人倫也如今序傳道之配使顔曾思孟

 並列於夫子之左虚其右隅以避古者神位之

 方自兩廡升子張於十哲以𥙷曾子之闕不惟

 先儒師弟之禮不廢使南北無二制天下無異

 禮亦可以見我朝眀道統得禮之中足以垂丗

 無窮矣

 五曰舉遺逸天生一丗之才足以供一丗之用

 顧其用之者何如爾科舉之法實始於陏唐後

 丗因之而科舉益盛然科舉與辟舉之法並行

 故唐之人才爲盛然房杜裴郭諸公未必盡出

 於科目也宋起孫明復於泰山而處之胄監㧞

 ⿱⺾⿰𩵋禾 -- 蘇洵於眉山而進之容臺擢程頥於西洛而寘

 之講筵所以尊尚有德自足以聳動天下而人

 才之盛職此之由今罷薦舉獨行科舉之法命

 有司以防姦欺設邏卒以檢懷挾功名之士不

 拘小節固不以爲嫌彼恬退髙蹈之士必不屑

 就大抵科目固足以得士亦豈能盡得天下之

 賢中人巳下之資可以利誘(⿱艹石)學際天人道全

體用者安肯決榮辱於三塲競是非於寸晷哉

 當於科目之外别立薦舉之法(⿱艹石)學行兼備肥

 遯林泉不求聞逹不屑科目者聽所在保舉待

 以不次夫如是不徒有以奬㧞恬退而野無遺

 賢之美溢於唐虞矣

  太廟室次議       劉致

竊以禮莫大於宗廟盖宗廟者天下國家之夲禮

樂刑政之所出也唐虞三代漢𣈆唐宋靡不由之洪惟

聖元龍興朔陲 聖聖相承積德累功百有餘年

大經大法固巳追逺唐虞三代而宗廟未有一定

之制方 聖天子繼統之初衆正登庸之日定一

代不刋之典而爲萬世法程正在今日適兹新廟

告成奉遷伊邇其合於禮而宜於今者固當議而

行之也按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

而七孫毓曰太祖在北左昭右穆差次而南賈公

彦曰后稷居中昭處於東穆處於西古者父子不

並坐昭穆所以别父子逺近親踈之序而使不亂

也兄弟共爲一世昭皆爲昭穆皆爲穆七世而止

唐増爲九世十一室趙宋因之爲十二室世有定

數而室無定數其室次以西爲上太祖居西夾之

東爲第一室以下各序昭穆次第而東聖朝取唐宋

之制定爲九世遂以舊廟八室而爲六世

太祖居中爲第一室爲一世

𧇖宗居西爲第二室爲一世

世祖又西爲第三室爲一世

裕宗又西爲第四室爲一世

順宗居太祖之東爲第五世

成宗又東爲第六室兄弟二室爲一世

武宗又東爲第七室

仁宗又東爲第八室以無餘室結綵殿於東壁近

南兄弟二室爲一世故八室止爲六世其制頗與

賈公彦后稷居中之制相近而昭穆不分父子並

坐不合禮經新廟之制一十五間東西二間爲夾

室安奉

太祖皇帝爲萬世不遷之祖所存十室

太祖旣居中則唐宋之制不可依惟當以賈公彦

昭穆次序而列之也父爲昭子爲穆則

𧇖宗當居太祖之東爲昭之第一世

世祖居西爲穆之第一世

𥙿宗居東爲昭之第二世兄弟共爲一世則

成宗順宗顯宗三室皆當居西爲穆之第二世

武宗仁宗二室皆當居東爲昭之第二世

英宗居西爲穆之第三世昭之后居左穆之后居

右西以左爲上東以右爲上苟或如此則昭穆分

明秩然有序不違禮經脗合事宜誠一代不刋之

典可爲萬世法程也(⿱艹石)以舊廟爲累朝定依室次

於新廟遷安則 顯宗躋 順宗之上爲東之第一

室居 𥙿宗之下則爲西之第五室 顯宗之室

定而 英宗之室始可議焉盖 顯宗在東則

仁宗以下更無餘室 顯宗在西則 英宗當祔

仁宗之下以禮言之春秋閔公無子庶兄僖公代

立其子文公遂躋僖公於閔公之上書曰逆祀及

定公正其序書曰從祀先公爲萬世法然僖公猶

是有位之君尚不可居弟之上況未甞正位者乎

(⿱艹石)以此言之則 成宗冝居上 順宗次之

顯宗又次之(⿱艹石)以國家兄弟長次言之則 顯宗

固當居上 順宗次之 成宗又次之 英宗居

西祔 裕宗之下則兄躋弟上猶爲逆祀而孫居

父祖之上可乎國家雖曰以右爲尊然古人所尚

或左或右初無定制古人右社稷而左宗廟國家

宗廟亦居東方盖謂之所當然也豈有建宗廟之

方位旣依禮經而宗廟之昭穆反不應禮經者乎

且如今之朝賀或祭祀宰相獻官分班而立居西

則尚左居東則尚右及行禮就位則西者復尚右

東者復尚左矣公私大小燕㑹亦然但人不之察

耳致職居博士宗廟禮文之事所宜建明然事大

體重宜從使院詳酌行移集議取自

聖裁

 眞定王華宫罷遣太常禮樂議 元永貞

竊聞天子七廟萬世之通義三代以還莫違兹道

原廟之制隆古未聞漢孝惠從叔孫通之請始詔

有司立原廟遂有衣冠月出遊之名其後郡國所

在因各立廟至元帝永平四年貢禹奏郡國祖宗

廟不應古禮宜正定天子是其議罷之謹按尚書

黷於祭祀時爲弗欽春秋之義父不祭於支庶君

不祭於臣僕之家伏觀聖朝建立七廟崇奉孝享

可謂至矣而 睿宗皇帝神御别在眞定路玉華

宮竊惟有功德於天下者莫如

太祖皇帝 世祖皇帝 太祖皇帝不聞有原廟

世祖皇帝神御奉安大聖壽萬安寺𡻕時差官以

家人禮祭供不用太常禮樂今玉華宫原廟列在

郡國又非龍興降誕之地主者以臣僕之賤供奉

御容非禮之甚伏望朝廷稽前漢故事致隆太廟

玉華宫照依京師諸寺影堂例止命有司以時祭

供罷遣太常禮樂非獨聖朝得典禮之正而在天

之靈無䙝黷之煩而禮官免失禮之責矣


國朝文𩔖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