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要努力为矿山建设服务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地质工作要努力为矿山建设服务

——云南省地质局多快好省找矿的调查
云南省革委会报道组 地质局调查组 联合调查
1971年10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对于地质工作来说,找什么矿?在哪里找矿?怎样找矿?云南省地质局多年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里有两条路线的斗争。需要什么矿

就找什么矿[编辑]

找什么矿?是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云南省地质局从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以钢为纲”,是发展我国工业唯一正确的方针,也是发展地质工作唯一正确的方针。因此,他们给自己提出了以铁为主,综合找矿,力争矿产资源配套的明确目标。

这样做,是经历了一场激烈斗争的。一九五八年,在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中,云南省发现了一千一百多处铁矿点,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是,到了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刘少奇一伙借“调整”工业之名,行扼杀地质工作之实。当时有个队正在勘探一个铁矿,钻孔刚打了半截,就被迫拔钻转移。一九六一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局只有少数地质队找铁矿。这样,就使云南的矿山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钢铁厂的高炉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因为钢铁产品满足不了需要,以致全省工业品自给率一直很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批判了地质勘探不为矿山建设服务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这个局的地质队伍才重新投入了为钢铁工业找矿的战斗。

他们集中了全局百分之七十的力量找铁矿,找为钢铁配套的矿产。这样做的结果,五年时间探明的铁矿工业储量,就等于过去十年的六倍。地质勘探的发展,促进了矿山建设的发展。由于首先满足了当前建设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得以腾出手来,高瞻远瞩,加强战略和战役侦察,又为国家建设新的工业基地提前准备了矿产资源。 有了可靠的铁矿资源,还得要有足够的燃料和辅助原料。他们提出了:“国家需要什么矿,我们就找什么矿”的豪迈口号。一个正在建设的钢铁厂需要一种炼焦的配煤,他们闻风而动,立即投入了找这种配煤的战斗,终于,保证了这个钢铁厂的按时投产。目前,全省发展钢铁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如锰、石灰石、白云石、耐火粘土和炼焦用煤,绝大部分可以得到满足。

在狠抓钢铁资源的同时,也不放松其它矿产的勘探工作。他们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根据云南省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的特点,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了各种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工作,积极开展综合找矿和综合评价。这样,他们对近两千个矿点进行过普查勘探,探明了一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全面发展云南省的工业建设准备了必要的矿产资源。

努力找“近、富、浅”矿[编辑]

在哪里找矿?是他们碰到的第二个问题。这也是有过深刻教训的。昆明钢铁厂附近曾发现有二十多个铁矿点,但是由于当时片面追求储量的增长,一心想搞“惊人的名堂”,根本看不上近在眼前的这些小矿点,却跑到一千公里以外,花了两年时间,找了一个据说储量差不多够昆明钢铁厂“吃”一百年的大铁矿。

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远在一千公里以外找到的大铁矿由于交通不便,无法开采;昆明钢铁厂附近的小铁矿由于没有探明,也无法开采。致使这个厂的有些高炉长期不能投产,投产的高炉也长期不能吃饱。一九六八年,这个局的革委会成立后,马上集中地质队伍,配合原来就在这里进行勘探的冶金部门地质队伍,在这个钢铁厂的附近和较近的地区,迅速探明了一批埋藏较浅的中、小型富铁矿,使探明的富矿储量大为增长,不仅保证了这个钢铁厂已建高炉全部投产,而且还为它的扩建准备了铁矿资源。

实践证明,地质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建设服务,就要努力多找快找近的、富的、浅的矿。近,就是距离已建或将建的工矿企业近,或靠近铁路两侧,江河两岸,便于运输,利于战备;富,就是矿石的品位高,可以减少运输量,有的可以直接入炉冶炼;浅,就是距地表近,容易建设,容易开采。多找这样的矿,可以省去大批设备,节约大量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大大有利于矿山建设的多快好省。

对于不具备近、富、浅三个条件的矿体,也不是一律不去勘探,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一个近而浅的贫矿,长期未被开采利用。他们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终于在贫矿中探明了部分富矿的储量。有的近而浅的贫矿,还可以实行综合利用,使“贫”变“富”。有个近而浅的铂矿,所含几种贵重金属都不够开采品位,他们就和有关科研、生产单位,积极研究试验,使这个矿体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无用成份”得到综合利用,相对地提高了矿石的品位。使这个矿从没有开采价值变成很有开采价值。

对虽远但又浅又富的矿,也要探明,以便当地群众开采,促进地方工业发展,远也就变成近了。几年来,地质勘探的成果,对云南一些地方的“五小”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远而深的大富矿,只要战略地位重要,有利改善工业布局,也有必要探明,以便兴建矿山,修筑铁路,远又转变为近了。他们探明的一个大型铅锌矿,就具有这样的价值。

根据近、浅、富这一原则,云南地质局曾对过去发现的矿点,进行了全面复查,首先探明那些靠近厂矿和铁路沿线的浅而富的矿,以便矿山建设尽快利用。

集中力量快速找矿[编辑]

怎样找矿?这是他们碰到的第三个问题。过去,他们在勘探工作中,常常是不分主次,分兵把口,旷日费时,不见成果。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为了尽快探明矿山建设迫切需要的资源,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教导,组织区域调查、物理探矿、化学探矿、普查等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兵力,联合作战,用较短时间,出较大成果。

例如,为了就近解决一个钢铁厂需要焦煤的问题,他们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仅仅两年的时间,就探明了一个储量很大的优质煤田,保证了这个钢厂的需要。距离比探了十二年还未探明的另一煤田缩短了百分之九十七。由于采取这种办法,勘探的时间大大加快,过去往往需要两三年才能探明的铁矿,现在不到半年时间就探明了。

在加快地质勘探的过程中,他们坚持边勘探,边收集资料,边综合整理,及时提交地质成果。一般在勘探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即可编写出地质报告。

云南省地质局的广大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全心全意为工业建设服务,坚持以钢为纲,先近后远、先富后贫、先浅后深的找矿方针,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显著成果,完全改变了勘探脱离建设,建设等待勘探的状况,大大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探明的矿藏利用率仅百分之三十二,文化大革命中探明的矿藏利用率达百分之八十八,提高了一倍以上。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