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乘莊嚴經論/卷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大乘莊嚴經論
◀上一卷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 弘法品第十三 隨修品第十四 下一卷▶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

弘法品第十三

[编辑]

  釋曰。已說求法。次應以法爲人演說。偈曰。

  難得復不堅  愍苦恆喜施

  況以法利世  增長亦無盡

  釋曰。此偈先遮法慳。難得復不堅者。謂身命財。愍苦恆喜施者。菩薩尚能於一切時舍此三種不堅之法施諸苦厄眾生。由慈悲故。況以法利世增長亦無盡者。何況大法得之不難而生慳吝。是故菩薩應以此法廣利世間。何以故。法得增長亦無盡故。已遮法慳。次說利益。偈曰。

  自證不可說  引物說法性

  法身寂滅口  悲流如蟒吸

  釋曰。自證不可說引物說法性者。世尊不說自所證法。由不可說故。爲引接眾生復以方便而說法性問云何方便。答法身寂滅口悲流如蟒吸。諸佛以法性爲身。寂滅爲口。極廣清淨離二障故。以大慈悲流出教網引接眾生。譬如大蟒張口吐涎吸引諸物。一切諸佛身口悲同引接亦爾。大悲無盡由畢竟故。偈曰。

  彼修得果故  修說非無義

  但聞及不聞  修說則無理

  釋曰。彼修得果故修說非無義者。諸佛以方便說自所證引接世間。由能行者修力自在而得果故。是故彼修及佛所說得非無義。但聞及不聞修說則無理者。若但聞法得見真義。彼修則無利益。若不聞法得入於修。彼說則無利益。已說說法利益。次說說法差別。偈曰。

  阿含說證說  謂口謂通力

  通力謂相好  余色及虛空

  釋曰。諸菩薩說法有二種差別。一者阿含說。謂以口力而說。二者證說。謂以通力而說。通力說復有多種。或相好說。或樹林說。或樂器說。或空中說。已說說法差別。次說說法成就。偈曰。

  無畏及斷疑  令信亦顯實

  如此諸菩薩  說成就應知

  釋曰。諸菩薩說法成就由四種義。一者無畏。二者斷疑。三者令信。四者顯實。如梵天王問經說。菩薩四法具足則能開於廣大法施。何等爲四。一者攝治妙法。二者自慧明淨。三者作善丈夫業。四者顯示染淨。此中第一多聞故得無畏。第二大慧故能斷疑。第三不依名利故令他信受。第四由通達世諦第一義諦故能顯二種真實。謂染相真實淨相真實。偈曰。

  美語及離醉  無退無不盡

  種種及相應  令解非求利

  及以遍教授  複次成就說

  釋曰。美語者。他嗔罵時不惡報故。離醉者。醉有二種。一他稱讚時醉。二自成就時醉。謂家色財等成就生愛喜故。離者如此二醉於心滅故。無退者。不懈怠故。無不盡者。離於法慳一切說故。種種者。不重說故。相應者。不違現比量故。令解者。字句可解故。非求利者。不爲財利令彼信故。遍教授者。被三乘故。已說說法成就。次說語成就。偈曰。

  不細及調和  善巧亦明了

  應機亦離求  份量與無盡

  釋曰。不細者。遍徒眾故。調和者。悅可意故。善巧者。開示字句分明故。明了者。令易解故。應機者。隨宜說故。離求者。不依名利說故。份量者。樂聞無厭故。無盡者。不可窮故。已說語成就。次說字成就。偈曰。

  舉名及釋義  隨乘亦柔軟

  易解而應機  出離隨順故

  釋曰。舉名者。相應諸字句不違驗故。釋義者。釋言諸字句不違理故。隨乘者。隨乘諸字句不違三乘故。柔軟者。離難諸字句不違於聲故。易解者。聚集諸字句得義易故。應機者。應物諸字句逗機宜故。出離者。不在諸字句向涅槃故。隨順者。正行諸字句隨順八支聖道故。偈曰。

  菩薩字成就  如前義應知

  聲有六十種  是說如來事

  釋曰。如來有六十種不可思議音聲。如佛秘密經中說。寂靜慧如來具足六十種聲語。所謂潤澤柔軟可意意樂清淨。如是廣說。此中潤澤聲者。眾生善根能持攝故。柔軟聲者。現前聞法得樂觸故。可意聲者。由善義故。意樂聲者。由善字故。清淨聲者。無上出世後得故。無垢聲者。諸惑習氣不相應故。明亮聲者。字句易解故。善力聲者。具足功德破諸外道惡邪見故。樂聞聲者。信順出離故。不絕聲者。一切外道無能斷故。調伏聲者。貪等煩惱能對治故。無刺聲者。制戒樂方便故。不澀聲者。令犯戒人得正出故。善調聲者。教化教授故。悅耳聲者。亂心對治故。身倚聲者。能引三摩提故。心了聲者。能引毗缽舍那故。心喜聲者。善斷疑故。喜樂生聲者。決定拔邪故。無熱惱聲者。信受不悔故。能持智聲者。成就聞因智依止故。能持解聲者。成就思因智依止故。不隱覆聲者。不慳法而說故。可愛聲者。令得自利果故。渴仰聲者。已得果人深願樂故。教敕聲者。不思議法正說故。令解聲者。思議法正說故。相應聲者。不違驗故。有益聲者。如其所應教示導故。離重聲者。不虛說故。師子聲者。怖外道故。象聲者。振大故。雷聲者。深遠故。龍聲者。令信受故緊那羅聲者。歌音美故。迦陵頻伽聲者。韻清亮故。梵聲者。出遠去故。命命鳥聲者。初得吉祥一切事成故。天王聲者。無敢違故天鼓聲者。破魔初故離慢聲者。贊毀不高故。入一切聲者。入毗伽羅論一切種相故。離不正聲者。憶不忘故。應時聲者。教化事一切時起故。無羞聲者。不依利養故。不怖聲者。離慚羞故。歡喜聲者。聞無厭故。隨舍聲者。一切明處善巧入故。善友聲者。一切眾生利成就故。常流聲者。相續不斷故。嚴飾聲者種種顯現故。滿足聲者。一音無量聲說法故。眾生根喜聲者。一語無量義顯現故。不毀呰聲者。如所立義信順故。不增減聲者。應時量說故。不躁急聲者。不疾疾說故。遍一切聲者。遠近徒眾同依止故。一切種成就聲者。世間法義皆譬喻令解故。已說字成就。次說說法大。偈曰。

  開演及施設  建立並總舉

  別說與斷疑  略廣皆令解

  釋曰。開演者。謂言說也。施設者。謂諸句也。建立者謂善相應也。如是分別開示。如其次第總舉別說。斷疑使義淺近易解。令聽受者於所說法得決定故。略者一說。彼利根人速得解故。廣者重說。彼鈍根人遲得解故。偈曰。

  說者及所說  受者三輪淨

  復離八種過  說者淨應知

  釋曰。說者及所說受者三輪淨者。何等三輪一是說者。謂諸佛菩薩。二是所說。謂總說名字等諸種。三是受者。謂前略說得解人廣說得解人。復離八種過說者淨應知者。說者清淨。應知復離八種過失。問何者八耶。偈曰。

  懈怠及不解  拒請不開義

  及以不斷疑  斷疑不堅固

  厭退及有吝  如是八種過

  諸佛無彼體  故成無上說

  釋曰。八種過者。一懈怠。二不解義。三拒請。四不開義。五不斷疑。六斷疑不決定。七心有厭退不一切時說故。八有吝。不盡開示故。一切諸佛如是八過悉皆遠離。是故得成無上說法。已說說法大。次說義成就偈曰。

  此法隨時善  生信喜覺因

  義正及語巧  能開四梵行

  釋曰。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者。隨時善謂初中後善。如其次第。聞思修時爲信因故。爲喜因故。爲覺因故。爲覺因者。定心觀察此法道理得如實智故。義正及語巧能開四梵行者。義正謂善義及妙義。與世諦第一義諦相應故。語巧謂易受及易解由文顯義現故。由此故能開示四種梵行。問何者四耶。偈曰。

  不共他相應  具斷三界惑

  自性及無垢  是行爲四種

  釋曰。四梵行者。一者獨。二者滿。三者清。四者白。不共他相應者是獨義。由此行不共外道同行故。具斷三界惑者是滿義。由此行具斷三界煩惱故。自性者是清義。由此行是無漏自性淨故。無垢者是白義。由此行在漏盡身種類得無垢淨故。已說說法義成就。次說說法節。偈曰。

  所謂令入節  相節對治節

  及以秘密節  是名爲四節

  釋曰。諸佛說法不離四節。一者令入節。二者相節。三者對治節。四者秘密節。間此四節依何義。偈曰。

  聲聞及自性  斷過亦語深

  次第依四義  說節有四種

  釋曰。令入節者。應知教諸聲聞入於法義令得不怖。說色等是有故。相節者。應知於分別等三種自性。無體無起自性清淨。說一切法故。對治節者應知依斷諸過對治八種障故。如大乘中說。受持二偈得爾所功德。皆爲對治故說。此對治後當解。秘密節者。應知依諸深語由回語方得義故。如大乘經偈說。不堅堅固解善住於顛倒。爲煩惱所惱。速得大菩提。此節中不堅堅固解者。不堅謂諸眾生其心不亂。於此不亂作堅固解。此解最勝能得菩提。亂者心馳堅著。不能至得菩提故。此是第一句義。善住於顛倒者。顛倒謂常樂我淨執。若人能於顛倒中解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善住不退。即能速得菩提。不爾不得故。此是第二句義。爲煩惱所惱者。長時勤修難行苦行由極疲倦能得菩提。不爾不得故。此是第三句義。已說說法節。次說說法意。偈曰。

  平等及別義  別時及別欲

  依此四種意  諸佛說應知

  釋曰。諸佛說法不離四意。一平等意。二別義意。三別時意。四別欲意。平等意者。如佛說。往昔毗婆屍佛即我身是。由法身無差別故。如是等說。是名平等意。別義意者。如佛說。一切諸法無自性故無生故。如是等說。是名別義意。別時意者。如佛說。若人願見阿彌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故如是說。如是等說。是名別時意。別欲意者。彼人有如是善根。如來或時讚歎或時毀呰。由得少善根便爲足故。如是等說是。名別欲意。已說說法意。次說受持大乘功德。偈曰。

  輕佛及輕法  懈怠少知足

  貪行及慢行  悔行不定等

  如是八種障  大乘說對治

  如是諸障斷  是人入正法

  釋曰。此二偈顯示大乘斷障功德。障有八種。一者輕佛障。二者輕法障。三者懈怠障。四者少知足障。五者貪行障。六者慢行障。七者悔行障。八者不定障。爲對治輕佛障故。大乘經說。往昔毗婆屍佛即我身是。爲對治輕法障故。大乘經說。於無量恆河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爲對治懈怠障故大乘經說若有眾生願生安樂國土。一切當得往生。稱念無垢月光佛名。決定當得作佛。爲對治少知足障故。大乘經說有處讚歎檀等行。有處毀呰檀等行。爲對治貪行障故。大乘經說。諸佛國土極妙樂事。爲對治慢行障故。大乘經說。或有佛土最勝成就。爲對治悔行障故。大乘經說。或有眾生於佛菩薩起不饒益事得生善道。爲對治不定障故。大乘經說。諸佛授記聲聞當得作佛及說一乘。是名受持大乘得離八障。偈曰。

  若文及若義  二偈勤受持

  功德數有十  是名勝慧者

  善種得圓滿  死時歡喜勝

  受生隨所欲  念生智亦成

  生生恆值佛  聞法得信慧

  遠離於二障  速成無上道

  釋曰。此三偈顯示受持大乘集得功德。此功德有十種。一者成就一切善根種子圓滿依止。二者臨命終時得無上喜悅。三者於一切處得隨願受生。四者於一切生處得自性念生智。五者所生之處恆得值佛。六者恆在佛邊聞大乘法。七者成就增上信根。八者成就增上慧根。九者得遠離惑智二障。十者速得成就無上菩提。若人於一切大乘經典。若文若義乃至一句。正勤受持。則得如是十種功德。此中應知。於現在世得初二種功德。於未來世得余八種功德。漸漸增勝。已說持法功德。次說說法功德。偈曰。

  慧善及不退  大悲名稱遠

  巧便說諸法  如日朗世間

  釋曰。若諸菩薩具足五因名善說法。一者不倒說。由慧善故。二者恆時說。由不退故。三者離求說。由大悲故。四者令信說。由名稱遠故。五者隨機說由巧便故。由此五因能善說法。導引眾生多生恭敬。譬如日出照朗世間。弘法品究竟。

隨修品第十四

[编辑]

  釋曰。已說菩薩弘法。次說菩薩隨法修行。此中隨修有知義有知法有隨法有同得有隨行。今當次第顯示。偈曰。

  於二知無我  於三離邪正

  菩薩如是解  是名知義人

  釋曰。此偈明菩薩知義。於二知無我者。謂於人法二種而知無我。由知能取所取無有體故。於三離邪正者。三謂三種三昧。即空無相無願。由空三昧知無有體。解分別性故。由無相無願三昧知無自體。由解依他真實性故。離邪正者。此三三昧引出世智故不邪。是世間故不正。菩薩如是解。是名知義人者。菩薩若知人法二種無我。能知三種三昧。離邪離正。如此則名知義。偈曰。

  如是知義已  知法猶如筏

  聞法不應喜  舍法名知法

  釋曰。此偈明菩薩知法。初學菩薩得知義已。次應知法。謂能知修多羅等經法。猶如筏喻。不得但聞而生歡喜。何以故是法應舍。譬如筏故。是名知法。偈曰。

  凡夫有二智  即通二無我

  爲成彼智故  如說隨法行

  釋曰。此偈明菩薩隨法。凡夫有二智者。謂知義智知法智。即通二無我者。由此二智故亦能通達人法二種無我。爲成彼智故。如說隨法行者。菩薩爲成就彼二種智。應如所說法隨順修行。是名隨法。偈曰。

  成就彼智時  出世間無上

  凡住初地者  所得皆同得

  釋曰。此偈明菩薩同得。成就彼智時出世間無上者。由彼智體最勝故。初地謂歡喜地。一切住歡喜地菩薩所得功德。彼初入地人亦皆同得故。偈曰。

  見道所滅惑  應知一切盡

  隨次修餘地  爲斷智障故

  應知諸地中  無分別建立

  次第無間起  如是說隨行

  釋曰。此二偈明菩薩隨行。此中見道所滅煩惱。入初地時一切悉盡。是故修習餘地但爲斷於智障。然於諸地各有二智。一無分別智。二地建立智菩薩若在正觀。於剎那剎那得爾所法而不分別。是名無分別智。菩薩出觀後。分別觀中所得法如是如是分數。是名地建立智。如此二智不得並起及間余法起。恆無間行。是名菩薩隨行。菩薩能如是隨行有四種不放逸輪。一者勝土論。二者善人輪。三者自正輪。四者先福輪。如此四輪今當次第說。偈曰。

  易求及善護  善地亦善伴

  善寂此勝土  菩薩則往生

  釋曰。此偈明勝土輪。土勝有五因緣。一者易求。謂四事供身不難得故。二者善護。謂國王如法惡人盜賊不得住故。三者善地。處所調和無疫癘故。四者善伴。謂同戒同見爲伴侶故。五者善寂。謂晝日無喧夜絕聲故。偈曰。

  多聞及見諦  巧說亦憐愍

  不退此丈夫  菩薩勝依止

  釋曰。此偈明善人輪。善人亦具五因緣。一者多聞。成就阿含故。二者見諦。得聖果故。三者巧說能分別法故。四者憐愍。不貪利故。五者不退。無疲倦故。偈曰。

  善緣及善聚  善修及善說

  善出此五種  是名自正勝

  釋曰。此偈明自正輪。自正亦具五因緣。一者善緣。妙法爲緣故。二者善聚。福智具足故。三者善修。止觀諸相應時修故。四者善說。無求利故。五者善出。所有上法恭敬修故。偈曰。

  可樂及無難  無病與寂靜

  觀察此五種  宿植善根故

  釋曰。此偈明先福輪。先福亦具五因緣。一者可樂。二者無難。三者無病。四者三昧。五者智慧。第一事由住勝土爲因。第二事由值善人爲因。後三事由自正成就爲因。已說四種不放逸輪。次說煩惱出煩惱。偈曰。

  遠離於法界  無別有貪法

  是故諸佛說  貪出貪余爾

  釋曰。如佛先說。我不說有異貪之法。能出於貪嗔痴亦爾。由離法界則別無體故。是故貪等法性得貪等名。此說貪等法性能出貪等。此義是經旨趣。偈曰。

  由離法性外  無別有諸法

  是故如是說  煩惱即菩提

  釋曰。如經中說。無明與菩提同一。此謂無明法性施設菩提名。此義是經旨趣。偈曰。

  於貪起正思  於貪得解脫

  故說貪出貪  嗔痴出亦爾

  釋曰。若人於貪起正思觀察。如是知已於貪即得解脫。故說以貪出離於貪。出離嗔痴亦復如是。已說煩惱出煩惱。次說遠離二乘心。偈曰。

  菩薩處地獄  爲物不辭苦

  舍有發小心  此苦則爲劇

  釋曰。菩薩慈悲爲諸眾生入大地獄不辭大苦。若滅三有功德起小乘心。菩薩以此爲苦。最爲深重。問此義云何。偈曰。

  雖恆處地獄  不障大菩提

  若起自利心  是大菩提障

  釋曰。菩薩雖爲眾生長時入大地獄不以爲苦。何以故。於廣淨菩提不爲障故。若起異乘樂涅槃心。即爲大苦。何以故。於大乘樂住而爲障故。此偈顯前偈義應知。已說遮二乘心。次說遮怖畏心。偈曰。

  無體及可得  此事猶如幻

  性淨與無垢  此事則如空

  釋曰。無體及可得此事猶如幻者。一切諸法無有自性。故曰無體。而復見有相貌顯現。故曰可得。諸凡夫人於此二處互生怖畏。此不應爾。何以故。幻相似故。譬如幻等實無有體而顯現可見。諸法無體可得亦爾。是故於此二處不應怖畏。性淨與無垢此事則如空者。法界本來清淨。故曰性淨。後時離塵清淨。故曰無垢。諸凡夫人於此二處互生怖畏。此不應爾。何以故。空相似故。譬如虛空本性清淨。後時亦說離塵清淨。法界性淨及以無垢亦復如是。是故於此二處不應怖畏。複次更有似畫譬喻。能遮前二怖畏。偈曰。

  譬如工畫師  畫平起凹凸

  如是虛分別  於無見能所

  釋曰。譬如善巧畫師能畫平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真分別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能所二相。是故不應怖畏。此中復有似水譬喻。能遮後二怖畏。偈曰。

  譬如清水濁  穢除還本清

  自心淨亦爾  唯離客塵故

  釋曰。譬如清水垢來則濁。後時若清唯除垢耳。清非外來本性清故心方便淨亦復如是。心性本淨客塵故染。後時清淨除客塵耳。淨非外來本性淨故。是故不應怖畏。偈曰。

  已說心性淨  而爲客塵染

  不離心真如  別有心性淨

  釋曰。譬如水性自清而爲客垢所濁。如是心性自淨而爲客塵所染。此義已成。由是義故。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爲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爲心。即說此心爲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已遮怖畏。次遮貪罪。偈曰。

  菩薩念眾生  愛之徹骨髓

  恆時欲利益  猶如一子故

  釋曰。諸菩薩愛諸眾生。此名爲貪。余如偈說。偈曰。

  由利群生意  起貪不得罪

  嗔則與彼違  恆欲損他故

  釋曰。若謂菩薩愛諸眾生起貪名罪者。此義不然。何以故。此貪恆作利益眾生因故。偈曰。

  如鴿於自子  普覆生極愛

  如是有悲人  於生愛亦爾

  釋曰。譬如鴿鳥多貪愛念諸子最得增上。如是菩薩多悲愛諸眾生。增上亦爾。偈曰。

  慈與嗔心違  息苦苦心反

  利則違無利  無畏違畏心

  釋曰。菩薩於諸眾生由得慈心故。與嗔心相違。由得息苦心故。與作苦心相違。由得利益心故。與無利心相違。由得無畏心故。與作畏心相違。是故菩薩起如是貪不得名罪。已遮貪罪。次說修行差別。偈曰。

  善行於生死  如病服苦藥

  善行於眾生  如醫近病者

  善行於自心  如調未成奴

  善行於欲塵  如商善販賣

  善行於三業  如人善浣衣

  善行不惱他  如父於愛子

  善行於修習  如鑽火不息

  善行於三昧  如財與信人

  善行於般若  如幻師知幻

  是名諸菩薩  善行諸境界

  釋曰。諸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一者善行生死。譬如病久服苦澀藥。但爲差病不生貪染。菩薩亦爾。親近生死但爲思惟策勵。非爲染著。二者善行眾生。譬如良醫親近病者。菩薩亦爾。有大悲故不捨煩惱病苦眾生。三者善行自心。譬如有智之主善能調服未成就奴。菩薩亦爾。善能調伏未調伏心。四者善行欲塵。譬如商人善於販賣。菩薩亦爾。於檀等諸度增長資財。五者善行三業。譬如善浣衣師能除穢垢。菩薩亦爾。修治三業能令清淨。六者善行不惱眾生。譬如慈父愛於小兒雖穢不惡。菩薩亦爾。眾生加損未嘗嗔惱。七者善行修習。譬如鑽火未熱不息。菩薩亦爾。修習善法曾無間心。八者善行三昧。譬如出財得保信人日日滋益。菩薩亦爾。修習諸定不亂不味功德增長。九者善行般若。譬如幻師知幻非實。菩薩亦爾。於所觀法得不顛倒。是名菩薩修行差別。已說修行差別。次說三輪清淨。偈曰。

  常勤大精進  熟二令清淨

  淨覺無分別  漸漸得菩提

  釋曰。常勤大精進熟二令清淨者。菩薩以大精進力勤行自他二利。是故眾生及自並得成熟。是名清淨。淨覺無分別漸漸得菩提者。淨覺謂法無我智。此智不分別三輪。謂修者所修正修。故得清淨。由此淨故漸漸得成無上菩提。隨修品究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