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智度論/卷0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大智度論
◀上一卷 卷019 下一卷▶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卷第十九)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論】

問曰:

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答曰:

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

復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道?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

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隨其本願、諸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少受。

問曰:

三十七品,雖無處說獨是聲聞辟支佛道、非菩薩道,以義推之可知:菩薩久住生死,往來五道,不疾取涅槃;是三十七品但說涅槃法,不說波羅蜜,亦不說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薩道。

答曰:

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亦應知實道、非實道,是世間、是涅槃。知是已,立大願,眾生可愍,我當拔出著無為處;以是實法,行諸波羅蜜,能到佛道。菩薩雖學、雖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羅蜜故不取證。如佛說:「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菩薩摩訶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箭,射三解脫門空中,復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墮涅槃地。」

復次,若如汝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若不得實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求是道品實智時,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何以故?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是則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

復次,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諸法故。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中論》中亦說:

 「涅槃不異世間,  世間不異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  一際無有異故。」

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三十七品是實智之地。

問曰:

四念處則能具足得道,何以說三十七?若汝以略說故四念處,廣說故三十七,此則不然!何以故?若廣,應無量!

答曰:

四念處雖具足能得道,亦應說四正懃等諸法。何以故?眾生心種種不同,結使亦種種,所樂所解法亦種種。佛法雖一實一相,為眾生故,於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聚作是分別說;若不爾,初轉法輪說四諦則足,不須餘法。

以有眾生厭苦著樂,為是眾生故說四諦:身心等諸法皆是苦,無有樂;是苦因緣,由愛等諸煩惱;是苦所盡處,名涅槃;方便至涅槃,是為道。

有眾生多念,亂心顛倒故,著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為是人故說四念處。

如是等諸道法,各各為眾生說。譬如藥師不得以一藥治眾病,眾病不同,藥亦不一;佛亦如是,隨眾生心病種種,以眾藥治之。

或說一法度眾生。如佛告一比丘:「非汝物莫取!」比丘言:「知已!世尊!」佛言:「云何知?」比丘言:「諸法非我物,不應取。」

或以二法度眾生:定及慧。或以三法:戒、定、慧。或以四法:四念處。

是故四念處雖可得道,餘法行異、分別多少異、觀亦異,以是故應說四正懃等諸餘法。

復次,諸菩薩摩訶薩信力大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中佛為一時說三十七品;若說異法道門,十想等皆攝在三十七品中。是三十七品,眾藥和合,足療一切眾生病,是故不用多說。如佛雖有無量力,但說十力,於度眾生事足。

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語、正業、正命。精進者,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正精進。念者,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

是諸法,念隨順智慧緣中止住,是時名念處。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懃。攝心安隱於緣中,故名如意足。軟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修道用,故名覺。見道用,故名道。

問曰:

應先說道。何以故?行道然後得諸善法;譬如人先行道,然後得所至處。今何以顛倒,先說四念處,後說八正道?

答曰:

不顛倒也。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名字。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持已,從法中求果,故精進行,是時名正懃。多精進故心散亂,攝心調柔故,名如意足。

心調柔已,生五根。諸法實相,甚深難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進根;常念佛道,不念餘事,是名念根;常攝心在道,是名定根;觀四諦實相,是名慧根。

是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大樹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為力。

得力已,分別道法有三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此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除覺、定覺、捨覺,此三法,若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令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如守門人,有利者令入,無益者除却。若心沒時,念三法起;若心散時,念三法攝。無覺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為分。

得是法安隱具足已,欲入涅槃無為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

問曰:

何等是四念處?

答曰:

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

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淨法中淨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淨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以是故說四,不少不多。

問曰:

云何得是四念處?

答曰:

行者依淨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淨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

云何名生處不淨?

頭、足、腹、脊、脇、肋諸不淨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淨,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尿坑中。如說:

 「是身為臭穢,  不從花間生,   亦不從瞻蔔,  又不出寶山。」

是名生處不淨。

種子不淨者,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婬欲火故,血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赤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子。如說:

 「是身種不淨,  非餘妙寶物,   不由淨白生,  但從尿道出!」

是名種子不淨。

自性不淨者,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何況人衣食?如說:

 「地水火風質,  能變除不淨,   傾海洗此身,  不能令香潔!」

是名自性不淨。

自相不淨者,是身九孔常流不淨,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涕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說:

 「種種不淨物,  充滿於身內;   常流出不止,  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淨。

究竟不淨者,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虫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膖脹爛壞,或為水虫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淨。不淨法,九相中當廣說。如說:

 「審諦觀此身,  終必歸死處。   難御無反復,  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淨。

復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淨。如香美淨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醎苦;身所食噉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上饌,入腹海中,變成不淨。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淨,甚可患厭!

行者思惟:是身雖復不淨,若少有常者猶差,而復無常。

雖復不淨、無常,有少樂者猶差,而復大苦。是身是眾苦生處。如水從地生,風從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內外諸苦皆從身出——內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熱、飢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

問曰:

身非但是苦性,亦從身有樂;若令無身,隨意五欲,誰當受者?

答曰:

四聖諦苦,聖人知實是苦,愚夫謂之為樂;聖實可依,愚惑宜棄。是身實苦,以止大苦故,以小苦為樂。譬如應死之人,得刑罰代命,甚大歡喜;罰實為苦,以代死故,謂之為樂。

復次,新苦為樂,故苦為苦。如初坐時樂,久則生苦;初行、立、臥亦樂,久亦為苦。屈申、俯仰,視眴、喘息,苦常隨身;從初受胎,出生至死,無有樂時。

若汝以受婬欲為樂,婬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當時小樂,大痛轉深。如是小樂,亦是病因緣故有,非是實樂,無病觀之,為生慈愍;離欲之人觀婬欲者,亦復如是,愍此狂惑為欲火所燒,多受多苦。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淨、無常、苦物,不得已而養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復弊暴,以從己生故,要當養育成就。

身實無我。何以故?不自在故。譬如病風之人,不能俯仰行來;病咽塞者,不能語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如人有物,隨意取用;身不得爾,不自在故,審知無我。

行者思惟是身,如是不淨、無常、苦、空、無我,有如是等無量過惡。如是等種種觀身,是名身念處。

得是身念處觀已,復思惟眾生以何因緣故貪著此身?樂受故。所以者何?從內六情、外六塵和合故,生六種識。六種識中生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樂受,一切眾生所欲;苦受,一切眾生所不欲;不苦不樂受,不取、不棄。如說:

 「若作惡人及出家,  諸天世人及蠕動,   一切十方五道中,  無不好樂而惡苦。   狂惑顛倒無智故,  不知涅槃常樂處!」

行者觀是樂受,以實知之,無有樂也,但有眾苦。何以故?樂名實樂,無有顛倒。一切世間樂受,皆從顛倒生,無有實者。

復次,是樂受雖欲求樂,能得大苦。

如說:

 「若人入海遭惡風,  海浪崛起如黑山;   若入大陣鬪戰中,  經大險道惡山間。   豪貴長者降屈身,  親近小人為色欲。   如是種種大苦事,  皆為著樂貪心故!」

以是故,知樂受能生種種苦。

復次,雖佛說三種受,有樂受,樂少故名為苦;如一斗蜜,投之大河,則失氣味。

問曰:

若世間樂,顛倒因緣故苦,諸聖人禪定生無漏樂,應是實樂。何以故?此樂不從愚癡顛倒有故,此云何是苦?

答曰:

非是苦也!雖佛說無常即是苦,為有漏法故說苦。何以故?凡夫人於有漏法中心著,以有漏法無常失壞故生苦。無漏法心不著故,雖無常,不能生憂悲苦惱等故,不名為苦,亦諸使不使故。

復次,若無漏樂是苦者,佛不別說道諦,苦諦攝故。

問曰:

有二種樂:有漏樂,無漏樂。有漏樂下賤弊惡,無漏樂上妙。何以故於下賤樂中生著,上妙樂中而不生著?上妙樂中生著應多,如金銀寶物,貪著應重,豈同草木?

答曰:

無漏樂上妙而智慧多,智慧多故能離此著。有漏樂中愛等結使多,愛為著本;實智慧能離,以是故不著。

復次,無漏智慧常觀一切無常;觀無常故,不生愛等諸結使。譬如羊近於虎,雖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如是諸聖人雖受無漏樂,無常、空觀故,不生染著脂。

復次,無漏樂不離三三昧、十六聖行,常無眾生相;若有眾生相,則生著心。以是故,無漏樂雖復上妙而不生著。

如是種種因緣,觀世間樂受是苦,觀苦受如箭,不苦不樂受觀無常壞敗相;如是則樂受中不生欲著,苦受中不生恚,不苦不樂受中不生愚癡。是名受念處。

行者思惟:以樂故貪身,誰受是樂?思惟已,知從心受,眾生心狂顛倒故而受此樂。

當觀是心無常生滅相,一念不住,無可受樂;人以顛倒故,謂得受樂。何以故?初欲受樂時心生異,樂生時心異,各各不相及,云何言心受樂?過去心已滅故不受樂,未來心不生故不受樂,現在心一念住,疾故不覺受樂。

問曰:

過去、未來不應受樂,現在心一念住時應受樂,云何言「不受」?

答曰:

我已說:去疾故,不覺受樂。

復次,諸法無常相故無住時,若心一念住,第二念時亦應住,是為常住,無有滅相。如佛說:「一切有為法三相。」住中亦有滅相,若無滅者,不應是有為相。

復次,若法後有滅,當知初已有滅。譬如人著新衣,初著日若不故,第二日亦不應故,如是乃至十歲應常新,不應故而實已故。當知與新俱有,微故不覺;故事已成,方乃覺知。以是故知諸法無有住時,云何心住時得受樂?若無住而受樂,是事不然!

以是故,知無有實受樂者;但世俗法以諸心相續故,謂為一相受樂。

問曰:

云何當知一切有為法無常?

答曰:

我先已說,今當更答。是有為法一切屬因緣故無常,先無今有故、今有後無故無常。

復次,無常相常隨逐有為法故,有為法無有增損故,一切有為法相侵剋故無常。

復次,有為法有二種老常隨逐故:一者將老,二者壞老。有二種死常隨逐故:一者自死,二者他殺。以是故,知一切有為法皆無常。

於有為法中,心無常最易得。如佛說:「凡夫人或時知身無常,而不能知心無常。若凡夫言身有常猶差,以心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歲、二十歲;是心日月時頃,須臾過去,生、滅各異,念念不停,欲生異生,欲滅異滅。」如幻事,實相不可得。

如是無量因緣故,知心無常,是名心念處。

行者思惟:「是心屬誰?誰使是心?」觀已,不見有主;一切法因緣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我。若無我,誰當使是心?

問曰:

應有我。何以故?心能使身,亦應有我能使心。譬如國主使將,將使兵;如是應有我使心,有心使身,為受五欲樂故。

復次,各各有我心故,知實有我。若但有身,心顛倒故計我者,何以故不他身中起我?以是相故,知各各有我。

答曰:

若心使身,有我使心,應更有使我者!若更有使我者,是則無窮;又更有使我者,則有兩神。若更無我,但我能使心,亦應但心能使身。

若汝以心屬神,除心則神無所知。若無所知,云何能使心?若神有知相,復何用心為?

以是故知但心是識相故,自能使身,不待神也;如火性能燒物,不假於人。

問曰:

火雖有燒力,非人不用;心雖有識相,非神不使。

答曰:

諸法有相故有,是神無相故無。汝雖欲以氣息出入、苦樂等為神相,是事不然!何以故?出入息等是身相,受苦樂等是心相,云何以身、心為神相?

復次,或時火自能燒,不待於人。但以名故,名為人燒。汝論墮負處。何以故?神則是人,不應以人喻人。

又復汝言:「各各有我心故,知實有我,若但有身,心顛倒故計我者,何以不他身中起我?」

汝於有我、無我未了,而問何以不他身中起我?自身、他身皆從我有,我亦不可得。若色相、若無色相,若常、無常,有邊、無邊,有去者、不去者,有知者、不知者,有作者、無作者,有自在者、不自在者,如是等我相,皆不可得,如上〈我聞品〉中說。

如是等種種因緣,觀諸法和合因緣生,無有實法有我,是名法念處。

是四念處有三種:性念處、共念處、緣念處。

云何為性念處?觀身智慧,是身念處;觀諸受智慧,是名受念處;觀諸心智慧,是名心念處;觀諸法智慧,是名法念處。是為性念處。

云何名共念處?觀身為首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是身念處;觀受、觀心、觀法為首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是名受、心、法念處。是為共念處。

云何為緣念處?一切色法,所謂十入及法入少分,是名身念處;六種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念處;六種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心念處;想眾、行眾及三無為,是名法念處。是名緣念處。

是性念處,智慧性故無色;不可見;無對。或有漏,或無漏;有漏有報,無漏無報。皆有為,因緣生。三世攝。名攝;外入攝。以慧知。有漏是斷知,無漏非斷知。有漏是可斷,無漏非可斷。是修法;是無垢;是果亦有果;一切非受法;非四大造;有上法。有漏念處是有,無漏念處是非有。皆是相應因。

四念處攝六種善中一種行眾善分,行眾善分攝四念處;不善、無記、漏中不相攝。

或有四念處非有漏,或有漏非四念處;或有四念處亦有漏,或非四念處亦非有漏。有四念處非有漏者,是無漏性四念處。有漏非四念處者,除有漏性四念處,餘殘有漏分。四念處亦有漏法者,有漏性四念處。非四念處非有漏法者,除無漏性四念處,餘殘無漏法。

無漏四句,亦如是。

共念處,是共念處中身業、口業是為色,餘殘非色。一切不可見;皆無對。或有漏,或無漏。皆有為。有漏念處有報,無漏念處無報。因緣生。三世攝。身、口業,色攝;餘殘,名攝。心意識,內入攝;餘殘,外入攝。以慧知。有漏是斷知,無漏非斷知;有漏可斷,無漏非可斷。皆修法;皆無垢。是果亦有果。一切非受法。身、口業是四大造,餘殘非四大造。皆有上法。有漏念處是有,無漏念處是非有。身、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非相應因,餘殘是相應因。

五善分攝四念處,四念處亦攝五善分,餘殘不相攝;不善、無記、漏法不攝。

或有四念處非有漏,或有漏非四念處;或有四念處亦有漏,或非四念處亦非有漏。有四念處非有漏者,無漏四念處。有漏非四念處者,除有漏四念處,餘殘有漏法。有四念處亦有漏者,有漏四念處。非四念處非有漏者,虛空、數緣盡、非數緣盡。

或有四念處非無漏,或有無漏非四念處;或有四念處亦無漏,或非四念處非無漏。有四念處非無漏者,有漏四念處。有無漏非四念處者,三無為法。有四念處亦無漏者,無漏四念處。非四念處非無漏者,除有漏四念處,餘殘有漏法。

是緣念處,緣念處中,一念處是色,三念處非色。三不可見,一當分別——身念處:有可見、有不可見;可見者,一入;不可見者,九入及一入少分。三無對,一當分別——身念處:有對,十入;無對,一入少分。

身念處:有漏,十入及一入少分;無漏,一入少分。

受念處:有漏意相應,是有漏:無漏意相應,是無漏。

心念處亦如是。

法念處:有漏想眾、行眾,是有漏;無漏想眾、行眾及無為法,是無漏。

三是有為,一當分別——法念處:想眾、行眾,是有為;三無為法是無為。

不善身念處及善有漏身念處,是有報;無記身念處及無漏,是無報。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亦如是。

三從因緣生,一當分別——法念處:有為,從因緣生;無為不從因緣生。

三三世攝,一當分別——法念處:有為,是三世攝;無為非三世攝。

一念處攝色,三攝名。

一念處,內入攝;受念處、法念處,外入攝;一當分別——身念處:或內入攝,或外入攝;五內入是內入攝,五外入及一入少分是外入攝。

以慧知。有漏者是斷見,無漏者非斷見。有漏者可斷,無漏者非可斷。

修當分別——身念處:善,應修;不善及無記,不應修。受、心念處亦如是。法念處:有為善法,應修;不善及無記及數緣盡,不應修。

垢當分別——身念處:隱沒,是垢;不隱沒,非垢。受、心、法念處亦如是。

三念處是果亦有果,一當分別——法念處:或果非有果,或果亦有果,或非果非有果。數緣盡,是果非有果;有為法念處,是果亦有果;虛空、非數緣盡,是非果非有果。

三不受,一當分別——身念處:墮身數是受,不墮身數非受。

三非四大造,一當分別——身念處:九入及二入少分,四大造;一入少分,非四大造。

三念處有上,一當分別——法念處:有為及虛空、非數緣盡,是有上,涅槃是無上。

四念處若有漏是有,若無漏是非有。

二念處相應因,一念處不相應因,一當分別。受念處、心念處,相應因;身念處,不相應因;法念處:想眾及相應行眾是相應因,餘殘是不相應因。

四念處分攝六善法,六善法亦攝四念處分。不善分、無記分,亦如是隨種相攝。

三漏攝一念處分,一念處分亦攝三漏。有漏攝四念處分,四念處分亦攝有漏。無漏攝四念處分,四念處分亦攝無漏。

如是等義,〈千難〉中廣說。

問曰:

何等為內身?何等為外身?如內身、外身皆已攝盡,何以復說內外身觀?

答曰:

內名自身,外名他身。

自身有二種:一者、身內不淨,二者、身外皮、毛、爪、髮等。

復次,行者觀死屍膖、脹、爛、壞,取是相,自觀身亦如是相,如是事,我未離此法。死屍是外身,行者身是內身。如行者或時見端政女人心著,即時觀其身不淨,是為外;自知我身亦爾,是為內。

復次,眼等五情為內身,色等五塵為外身;四大為內身,四大造色為外身;覺苦樂處為內身,不覺苦樂處為外身;自身及眼等諸根,是為內身;妻子、財寶、田宅、所用之物,是為外身。所以者何?一切色法,盡是身念處故。

行者求是內身,有淨、常、樂、我?審悉求之,都不可得,如先說觀法。內觀不得,外或當有耶?何以故?外物是一切眾生著處。外身觀時,亦不可得。

復作是念:「我內觀不得,外或有耶?」外觀亦復不得!自念:「我或誤錯,今當總觀內外。」觀內、觀外,是為別相;一時俱觀,是為總相。

總觀、別觀,了不可得,所觀已竟。

問曰:

身念處可得內外,諸受是外入攝,云何分別有內受、外受?

答曰:

佛說有二種受:身受、心受。身受是外,心受是內。復有五識相應受是外,意識相應受是內。十二入因緣故諸受生。內六入分生受是為內,外六入分生受是為外。麁受是為外,細受是為內。

二種苦:內苦、外苦。內苦有二種:身苦、心苦。身苦者,身痛、頭痛等四百四種病,是為身苦。心苦者,憂、愁、瞋、怖、嫉妬、疑,如是等是為心苦。二苦和合,是為內苦。外苦有二種:一者、王者、勝己,惡賊、師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風雨、寒熱、雷電、礔礰等。是二種苦,名為外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亦如是。

復次,緣內法,是為內受;緣外法,是為外受。

復次,一百八受,是為內受;餘殘是外受。

問曰:

心是內入攝,云何言觀外心?

答曰:

心雖內入攝,緣外法故名為外心,緣內法故是為內心。意識是內心,五識是外心。攝心入禪是內心,散亂心是外心。內五蓋、內七覺相應心,是為內心;外五蓋、外七覺相應心,是為外心。如是等種種分別內、外,是為內、外心。

問曰:

法念處是外入攝,云何言觀內法?

答曰:

除受,餘心數法能緣內法心數法是內法;緣外法心數法及無為、心不相應行,是為外法。

復次,意識所緣法,是名為法,如佛所說:「依緣生意識。」是中除受,餘心數法是為內法;餘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是為外法。

四正懃有二種:一者、性正懃,二者、共正懃。

性正懃者,為道故四種精進,遮二種不善法,集二種善法。

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已生為斷故、未生不令生故懃精進。信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懃精進。精進法於四念處多故,得名正懃。

問曰:

何以故於七種法中,此四名「正懃」,後八名「正道」,餘者不名「正」?

答曰:

四種精進,心勇發動,畏錯誤故言「正懃」;行道趣法故,畏墮邪法故言「正道」。

性者,四種精進性。共者,四種精進性為首因緣生道。

若有漏、若無漏,若有色、若無色,如上說。

行四正懃時心小散故,以定攝心,故名如意足。譬如美食,少鹽則無味,得鹽則味足如意。又如人有二足,復得好馬好車,如意所至。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懃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問曰:

四念處、四正懃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

答曰:

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

四種定者,欲為主得定、精進為主得定,定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心為主得定、思惟為主得定,定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

共善五眾,名為共如意。欲主等四種定,名為性如意。

四正懃、四如意足,如性念處、共念處中,廣分別說。

五根者,信道及助道善法,是名信根;行者行是道、助道法時,懃求不息,是名精進根;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一心念不散,是名定根;為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

是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如五根中說。

是五根、五力,行眾中攝;常共相應,隨心行,心數法,共心生,共心住,共心滅。若有是法,心墮正定;若無是法,心墮邪定。

七覺,如先說義。

問曰:

先雖說義,非以阿毘曇法說。

答曰:

今當更說,如四念處義。是七覺分,無色,不可見,無對,無漏,有為,因緣生,三世攝,名攝,外入攝。慧知,非斷見,不可斷,修法,無垢法,是果亦有果,非受法,非四大造,有上法,非有,相應因。二善分攝七覺分,七覺分攝二善分;不善、無記、漏、有漏法不相攝。無漏二分攝七覺分,七覺分攝無漏二分。如是等種種,如〈千難〉中廣說。

八聖道分,如先說。

正見是智慧,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中說。

正思惟,觀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

正方便,如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中說。

正念,如念根、念力、念覺中說。

正定,如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中說。

正語、正業、正命,今當說:

除四種邪命攝口業,以無漏智慧除、捨、離餘口邪業,是名正語。

正業亦如是。

五種邪命,以無漏智慧除、捨、離,是為正命。

問曰:

何等是五種邪命?

答曰:

一者、若行者為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者、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者、為利養故,占相吉凶為人說;四者、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者、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

邪因緣活命故,是為邪命。

是八正道有三分:三種為戒分,三種為定分,二種為慧分。

慧分、定分分別,如先說。戒分,今當說:戒分是色性,不可見,無對,無漏,有為,無報,因緣生,三世攝,色攝非名攝,外入攝。慧知,非斷見,不可斷,修法,無垢法,是果亦有果,非受法,四大造,有上法,非有法,相應因。一善分攝三正,三正攝一善分;不善、無記、漏、有漏不相攝。無漏一法攝三正,三正亦攝無漏一法。如是等種種分別,如《阿毘曇》廣說。

是三十七品,初禪地具有。未到地中三十六,除喜覺。第二禪中亦三十六,除正行。禪中間、第三、第四禪三十五,除喜覺,除正行。三無色定中三十二,除喜覺、正行、正語、正業、正命;有頂中二十二,除七覺分、八聖道分。欲界中二十二,亦如是。

是為聲聞法中分別義。

問曰:

摩訶衍所說三十七品義云何?

答曰:

菩薩摩訶薩行四念處,觀是內身無常、苦、如病、如癰,焰聚敗壞。不淨充滿,九孔流出,是為行廁。如是觀身惡露,無一淨處。骨幹肉塗,筋纏皮裹。先世受有漏業因緣,今世沐浴、華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所成。如車有兩輪,牛力牽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緣以成身車,識牛所牽,周旋往反。是身四大和合造,如水沫聚,虛無堅固。是身無常,久必破壞。是身相,身中不可得,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身不自覺,無知無作,如牆壁瓦石。是身中無定身相,無有作是身者,亦無使作者。是身先際、後際、中際皆不可得。八萬戶虫、無量諸病及諸飢渴、寒熱、刑殘等,常惱此身。

菩薩摩訶薩觀身如是,知非我身,亦非他有;不得自在有作及所不作。是身,身相空,從虛妄因緣生;是身假有,屬本業因緣。菩薩自念:我不應惜身命。何以故?是身相不合不散,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依猗。循身觀是身無我、無我所故空,空故無男女等諸相,無相故不作願。如是觀者,得入無作智門。知身無作、無作者,但從諸法因緣和合生。是諸因緣作是身者,亦從虛妄顛倒故有,是因緣中亦無因緣相,是因緣生亦無生相。如是思惟,知是身從本以來無有生相,知是身無相無可取。無生故無相,無相故無生,但誑凡夫故名為身。菩薩如是觀身實相時,離諸染欲著,心常繫念在身。循身觀如是,名為菩薩身念處。

觀外身、觀內外身亦如是。

菩薩云何觀諸受?

觀內受,是受有三種: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是諸受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但從虛誑顛倒妄想生,是報果,屬先世業因緣。是菩薩如是求諸受,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知是諸受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破壞法。觀是三世諸受空、無相、無作,入解脫門。亦觀諸受生滅,亦知諸受不合不散、不生不滅,如是入不生門。知諸受不生故無相,無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繫心緣中。若有苦、樂、不苦不樂來,心不受不著,不作依止。如是等因緣觀諸受,是名受念處。

觀外受、觀內外受亦如是。

菩薩云何觀心念處?

菩薩觀內心,是內心有三相:生、住、滅;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實相,亦無實生、住、滅,亦不在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亦無性無相;亦無生者,無使生者。外有種種雜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相生滅相續故,強名為心。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淨相,客煩惱相著故,名為不淨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無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相,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淨而得心清淨。以是心清淨故,不為客煩惱所染。如是等觀內心。觀外心、觀內外心亦如是。

菩薩云何觀法念處?

觀一切法,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過去、未來、現在世中,但從因緣和合妄見生,無有實定,無有是法、是誰法。諸法中法相不可得,亦無法若合若散。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一切法虛誑如幻。諸法性淨,不相污染。諸法無所受,諸受無所有故;諸法無所知,心心數法虛誑故。如是觀時,不見有法若一相、若異相,觀一切法空無我。

是時作是念:一切諸法因緣生故,無有自性,是為實空,實空故無有相,無有相故無作。無作故不見法若生若滅,住是智慧中,入無生法忍門。爾時雖觀諸法生滅,亦入無相門。何以故?一切法離諸相,智者之所解。如是觀時,繫心緣中,隨順諸法相,不念身、受、心、法,知是四法無處所。是為內法念處。

外法念處、內外法念處亦如是。

四正懃,四如意足,亦如是應分別,觀空無處所。

云何為菩薩所行五根?

菩薩摩訶薩觀五根、修五根。

信根者,信一切法從因緣生,顛倒妄見心生,如旋火輪,如夢、如幻。信諸法不淨,無常、苦、無我,如病、如癰、如刺,災變敗壞。信諸法無所有,如空拳誑小兒。信諸法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信諸法空、無相、無作,不生不滅,無信相;無相而信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得是信根故,不復退轉。以信根為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動不轉。一心信依業果報,離諸邪見,更不信餘語,但受佛法,信眾僧。住實道中,直心柔軟能忍,通達無礙,不動不壞,得力自在,是名信根。

精進根者,晝夜常行精進,除却五蓋,攝護五根。諸深經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誦、欲讀,乃至欲聞。若諸不善惡法起令疾滅,未生者令不生;未生諸善法令生,已生令增廣。亦不惡不善法,亦不愛善法,得等精進,直進不轉。得正精進定心故,名為精進根。

念根者,菩薩常一心念,欲具足布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欲淨身口意業,諸法生滅住異智中,常一心念。一心念苦、集、盡、道;一心念分別根、力、覺、道、禪定、解脫,生滅入出;一心念諸法不生不滅,無作無說,為得無生智慧、具足諸佛法故;一心念不令聲聞、辟支佛心得入。常念不忘如是諸法甚深清淨,觀行得故,得如是自在念,是名念根。

定根者,菩薩善取定相,能生種種禪定。了了知定門,善知入定,善知住定,善知出定。於定不著不味,不作依止。善知所緣,善知壞緣,自在遊戲諸禪定,亦知無緣定。不隨他語,不專隨禪定行,自在出入無礙,是名為定根。

慧根者,菩薩為盡苦,聖智慧成就。是智慧為離諸法,為涅槃。以智慧觀一切三界無常,為三衰、三毒火所燒。觀已,於三界中,智慧亦不著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一心為求佛法,如救頭然。是菩薩智慧無能壞者,於三界無所依,於隨意五欲中心常離之。慧根力故,積聚無量功德,於諸法實相利入無疑無難。於世間無憂,於涅槃無喜,得自在智慧故,名為慧根。

菩薩得是五根,善知眾生諸根相:知染欲眾生根,知離欲眾生根;知瞋恚眾生根,亦知離瞋恚眾生根;知愚癡眾生根,亦知離愚癡眾生根;知欲墮惡道眾生根,知欲生人中眾生根,知欲生天上眾生根;知鈍眾生根,知利眾生根;知上、中、下眾生根;知罪眾生根,知無罪眾生根;知逆、順眾生根;知常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根;知厚善根、薄善根眾生根;知正定、邪定、不定眾生根;知輕躁眾生根,知持重眾生根;知慳貪眾生根,知能捨眾生根;知恭敬眾生根,知不恭敬眾生根;知淨戒、不淨戒眾生根;知瞋恚、忍辱眾生根;知精進、懈怠眾生根;知亂心、攝心,愚癡、智慧眾生根;知無畏、有畏眾生根;知增上慢、不增上慢眾生根;知正道、邪道眾生根;知守根、不守根眾生根;知求聲聞眾生根,知求辟支佛眾生根,知求佛道眾生根。於知眾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為知根。

菩薩行是五根增長,能破煩惱,度眾生,得無生法忍,是名五力。

復次,天魔、外道不能沮壞,是名為力。

七覺分者,菩薩於一切法,不憶不念,是名念覺分。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不可得,是名擇法覺分。不入三界,破壞諸界相,是名精進覺分。於一切作法不生著樂,憂喜相壞故,是名喜覺分。於一切法中除心,緣不可得故,是名除覺分。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亂不定,是名定覺分。於一切法不著不依止,亦不見是捨心,是名捨覺分。菩薩觀七覺分空如是。

問曰:

此七覺分何以略說?

答曰:

七覺分中念、慧、精進、定,上已廣說。三覺今當說。菩薩行喜覺分,觀是喜非實。何以故?是喜從因緣生,作法、有法、無常法,可著法。若生著,是無常相,變壞則生憂,凡夫人以顛倒故心著。若知諸法實空,是時心悔,我則受虛誑。如人闇中飢渴所逼,食不淨物,晝日觀知,乃覺其非。若如是觀,於實智慧中生喜,是為真喜。

得是真喜,先除身麁,次除心麁,然後除一切法相,得快樂遍身心中,是為除覺分。

既得喜、除,捨諸觀行,所謂無常觀、苦觀、空無我觀、生滅觀、不生不滅觀,有觀無觀,非有非無觀;如是等戲論盡捨。何以故?無相、無緣、無作,無戲論;常寂滅是實法相。若不行捨,便有諸諍。若以「有」為實,則以「無」為虛;若以「無」為實,則以「有」為虛;若以「非有非無」為實,則以「有無」為虛。於實愛著,於虛恚憎,生憂喜處,云何不捨?得如是喜、除、捨,七覺分則具足滿。

八聖道分者,正見、正方便、正念、正定,上已說;正思惟今當說。

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如是正見中,觀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何以故?斷一切思惟分別,是名正思惟。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虛誑顛倒故有,分別思惟相皆無。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別,是為正思惟。一切思惟分別皆悉平等,悉平等故心不著。如是等名為菩薩正思惟相。

正語者,菩薩知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別生,是時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滅,知諸語實相,是為正語。是諸語皆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菩薩行正語法。諸有所語,皆住實相中說;以是故諸經說:「菩薩住正語中,能作清淨口業。」知一切語言真相,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正業者,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何以故?無有一業可得定相。

問曰:

若一切業皆空,云何佛說「布施等是善業,殺害等是不善業,餘事動作是無記業」?

答曰:

諸業中尚無有一,何況有三!何以故?如行時已過則無去業,未至亦無去業,現在去時亦無去業;以是故無去業。

問曰:

已過處則應無,未至處亦應無,今去處應是有去!

答曰:

今去處亦無去。何以故?除去業,今去處不可得;若除去業,今去處可得者,是中應有去,而不然。除今去處則無去業,除去業則無今去處;是相與共緣故,不得但言今去處有去。

復次,若今去處有去業,離去業應當有今去處,離今去處應當有去業。

問曰:

若爾者,有何咎?

答曰:

一時有二去業故。若有二去業,則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則無去。若除去者,今去處不可得;無今去處故,亦無去者。

復次,不去者亦不去,故無去業。若除去者、不去者,更無第三去者。

問曰:

不去者不去應爾,去者何以故言不去?

答曰:

除去業,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業不可得。

如是等一切業空,是名正業。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即是正業。

復次,諸法等中無正無邪,如實知諸業;如實知已,不造不休。如是智人常有正業,無邪業,是名為菩薩正業。

正命者,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若菩薩摩訶薩能觀是三十七品,得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漸漸得成一切種智。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