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觀齋亂稿/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觀齋亂稿
卷一

大觀齋亂稿序[编辑]

氷有獨步之贊於白。漢有雄偉之譽於愈。贊譽行於至親。則孰不曰私之。而千載不私氷漢者乎。文章。公器也。能公於所當公也。思順。大觀齋之猶子也。嫌則有甚於氷漢。然道其至親之辭。不至於苟。苟則外也。其可以至親而外之哉。端坐盥櫛。焚香披詠。私自敬評曰。詩稱獨步。文兼雄偉。陶淵明爲孔門伯夷。梅聖兪爲幽谷叢蘭。嗽二子之髓。而成一家之法。後之能詩者。旨其詩。能文者。宗其文。暗中夜光。末世峩洋。甘守潢潦。孰窮尾閭。此思順寤寐忉怛。餘不盡之懷。而必竢夫千載知音之君子云。

敬書觀齋之右贊曰

先生。河海之量。山岳之氣。天姿勇往。踐履英毅。學造淵源。文巧發揮。洞視宇宙。細入幽幾。溫溫其詞。曄曄其章。追逐山斗。竝駕歐陽。浩浩江流。靄靄春雲。當與日月。垂曜無垠。

嘉靖九年正月初吉。同副承旨小子思順。誌。

大觀齋贊[编辑]

泯泯衆人。器小量窄。坐井小天。信其自惑。瞻仰高齋。廓其有容。包括乾坤。百態牢籠。洞視無礙。蠛蠓群雄。長嘯獨立。嵬眼今古。文不在玆。大道之寓。竹溪誠之姓安。諱處誠。官至應敎。

書大觀齋集古風[编辑]

大觀之人於天下。所觀者何而云大。眇眇吾身一稊米。俯仰茫茫但壤蓋。繽粉萬類自榮枯。不似與我相關會。箇中天賦有一理。古稱太極大無外。紫羅帳裡撤玄珠。本分所有不爲泰。推之可彌宇宙內。三千大界均三昧。若木崑墟爲戶庭。濮沿祝栗如襟帶。天遊無窮萬緣虛。吾人此樂知爲最。大觀之名兆於玆。時騎莽眇前雲旆。塵區簪紱不我縛。曹劉宿債餘珠貝。段段細觀自大觀。江河成大來群澮。盤空險語看龍拏。倚天葩艶排朝𣋞。夜光熒煌按劍多。藏六妙用同靈蔡。鵠嶺山下講堂深。得友麗澤還成兌。好事問字時載酒。淸流㶁㶁蔭蒼檜。陶然醉臥遠垢氛。獨尋至樂非竽籟。頭白無聞如我者。等守蹄涔隔汪濊。

嘉靖辛丑仲冬。左議政洪彦弼子美。題。

大觀齋亂稿序[编辑]

夫物之顯晦必有數。何獨文章而不然。太玄至於覆瓿。而信之者。侯芭也。西崑至於撏撦。而排之者。守道也。然而千百載之下。復有子雲。則由侯芭唱之。楊氏之派。寖於怪說。石守道著怪說以排楊億則由守道非之。豈非有數者存于其間哉。大觀先生。落拓無偶。執戟不遷。守玄晦光。斯我爲貴。其所造之深。用力之多。固已病於雕篆童子之習。今世之子雲也。彙編著述。自成一家。古之立言而著書者。其在先生乎。雖然。編稡之後。是非之公。傳世之久。當觀其人之才分之大小有以致之。而其顯與晦。亦與數竝行於天地。其於人何。其於數何。大易。以可久可大。爲賢人德業。故太玄法言。顯之者。侯者也。西崑北茁。晦之者。石氏也。可獨諉諸數乎。愚非以侯石兩公自處。久遊門下。猥蒙解惑。譬諸滄溟之闊。泰山之秀。淵源崒嵂。雖欲泝洄而登覽。其可得乎。宜乎觝排齊諧。而直追灝噩。愚之所見。亦顯晦之一張弛也。世之議先生者。不于道學而于利祿。不于文章而于功名。挈甁測海坐井觀天。不亦渺乎。以此知大觀之編。將與乾坤俱毁。非數所能逮。不亦愈久而愈大乎。自註。易乾坤毁。無以見道。

嘉靖壬寅三月下澣。門人咸陽朴民獻。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