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國利病書 (四部叢刊本)/顧亭林先生年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天下郡國利病書 顧亭林先生年譜
清 顧炎武 撰 清 錢邦彥 撰坿錄 崑山圖書館藏稿本

校補顧亭林先生年譜序

顧亭林吾鄕先賢與歸震川朱柏廬世所稱崑山三先生者也

爲先生年譜者平定張石州上元車秋舲崑山吳止狷湖州周

中孚大興徐氏松而最前則先生撫子衍生創爲之當得之先

生口授同治己巳彥年二十二席公吉人手衍生所編亭林年

譜屬邦彥校寫忽忽四十年矣前丙午年從馬生光楣所借得

徐氏所藏車秋舲所訂年譜彥出所藏吳止狷所訂譜校之互

有參差車較吳詳核而兩家渾合不辨何注爲呉何注爲車亦

有本出吳譜而吳譜不備反見於車所引者邦彥讀之憾焉因

詳加校訂吳車均未詳者采之山陽徐學博遯葊亭林詩注十

三陵則采先生自著昌平山水記宋六陵則采畢秋帆續通鑑

陶九成輟耕錄井中心史則采蘇州府志鄭所南集朱不遠事

蹟則采吳江獻存錄申鳬盟殷公子岳則采漁洋詩注朱竹垞

文集潘稼堂𫝊靑主朱錫鬯事蹟則采曝書亭詩注申斾則采

汪堯峯文鈔葉井叔康乃心則采漁洋詩話攝山則采王貽上

攝山記瞿稼軒事則采憺園文集地理則多徵之徐遯葊亭林

詩注凡閱三載而畢當繕成藁本以質之當代蓄道德而能文

章者求 敎正焉時

光緒三十四年歲在著雍涒灘春仲錢邦彥謹識

  一代大儒學貫天人

  隱居求志比跡河汾

 顧亭林先生年譜顧衍生原本

   崑山吳映奎止狷甫上元車持謙秋舲甫輯  後學崑山錢邦彥校補

 明萬歷四十一年癸丑五月二十八日先生生

  先生顧氏譜系攷曰余家本出吳郡五代之際或徙于滁宋

  南渡時諱慶者自滁徙海門之姚劉沙慶次子伯善又徙崑

  山縣二十四保之花蒲保今太倉州六都 彥攷震川集三顧村在七浦塘南雙鳳里

  慶而下十一世至封刑科給事中字仲明號默庵諱鑑方矯亭鵬

  顧公墓誌公諱鑑字仲明號默庵世家太倉至公始遷崑山千墩里有諱觀者元市舶司正三傳至良良生暹暹生珩公

  之曾大父大父父也再徙崑山縣城南二十四里㳌川鄕千墩鎭是爲

  先生五世祖鑑生正德丙子舉人丁丑進士刑科給事中濟

  字舟卿號思軒濟生嘉靖丙午舉人癸丑進士兵部右侍郞章志

 行號觀海章志生萬歷丙子舉人丁丑進士左春坊左贊善紹芳

 字實甫號學海國子生紹芾字德甫號蠡源又號夢庵生員遵例入太學淞南志夢庵工詩善書董文敏嘗

 謂人曰見德甫筆墨令人有退舍之想年五十屏棄科舉取全史所紀朝章國典地形兵法鹽鐵戶口悉標識之以備采

 擇尤注心節義之行詳舉其事以奬勵末俗有庭聞紀述夢庵詩草行于世紹芳生萬歷乙卯戊

 午副貢同應字仲從號賓瑤以廕生兩中副貢娶何夫人 憺園集先妣顧太夫人行述曰

 母何夫人淹洽書史爲女士師於萬歷癸丑五月二十八日生先生於千墩

 鎭里第 張譜 同應五子長緗字遐篆次先生次紓字子嚴次纘字子叟次繩字子武先生女兄三長適徐

 爲履忱之母仲適馬右實嗣光次適陳皇士濟生女弟適徐開法生健庵彥和公肅紹芾生同吉字仲

 年十八未婚卒聘王氏歸顧守貞歸一紀先生始生祖蠡源

 公撫立爲嗣徐譜 貞孝之歸顧當在萬歷二十九年辛丑其年貞孝年十六歳先生初名

 絳更名繼紳後仍名絳字忠淸 張譜 復社姓氏崑山人顧絳字忠淸又嘗

 稱名曰圭年 吳譜 康熙中贈呉縣李灌谿侍御詩自稱名曰圭年 車譜 程瑤田云嘗見萬年少

 自跋所作秋江別思圖送亭林由淮陰渡江歸唐市謂顧子名圭年自云余再轉注而得此名入國朝更名

 炎武字寧人號亭林 吳譜 顧亭林湖在華亭東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顧亭林鎭陳顧野王居

  此因以爲名宋紹熙間爲寶雲寺寺南高基野王曾於此修輿地志世傳以爲野王墩有沼深黑云是野王墨池

  自署蔣山傭 徐爰釋門略建康北有鍾山舊名金山漢末蔣子文討賊戰亡靈發於山因立蔣侯祠名

 蔣山 張譜 江藩漢學師承記庚寅有怨家欲陷之僞作商賈變姓名爲蔣山傭

 四十二年甲寅二歳

 四十三年乙卯三歲

  先生患痘症頗危及脫痂右目爲眇彥于己巳年手鈔衍生元譜固有右目爲眇之

  文衍生躬侍先生豈有子而誑其父之理全謝山謂先生目固不眇車秋舲繪正面象兩目炯炯是以他人之貌貌先生

  也今從元譜秋先生本生父賓瑤公同應中式副貢

四十四年丙辰四歲

四十五年丁巳五歳

四十六年戊午六歲

 貞孝王碩人以大學授先生 秋賓瑤公再中副貢 冬十

 一月先生祖母蠡源公配李碩人卒

四十七年己未七歲

 先生入塾就傅元譜 日知錄云愚幼時四書本經俱讀全注

四十八年庚申八歲八月以後爲泰昌元年 吳譜 秋七月神宗崩光宗立

 一月崩熹宗立朝議以明年爲泰昌元年左光斗請七月以前爲萬歷四十八年八月以後爲泰昌元年從之先生

 同母弟紓生 車譜 案崑新志紓字子嚴同應第三子少負經濟才明亡後絕意仕進隱居千墩舊廬

 居喪哭過哀目遂盲秉性耿介兄炎武講學秦晉間屢徵不赴紓寓書益相砥礪甥徐乾學兄弟勢望方隆紓獨養高自

 重華陰王宏撰稱其暗修於不見不聞之地不愧隱君子

天啟元年辛酉九歲

 先生讀周易

二年壬戌十歲

 先生大父蠡源公命先生讀古兵家孫子吳子及左傳國語

 國策史記 餘集徐遯葊案三朝紀事闕文序天啟初元遼陽陷奢崇明安邦彥反其明年廣寕陷山東白

 蓮教妖民作亂一日臣祖指庭中草根謂臣曰爾他日得食此幸矣遂命之讀古兵家孫呉諸書及左傳國語國䇿史記

三年癸亥十一歲

 先生大父蠡源公以溫公資治通鑑授先生 元譜 鈔書自序云先祖

 少時日課鈔古書數紙自某十一歳卽授之以溫公資治通鑑曰世人多習綱目余所不取凡作書者莫病乎其以前人

 之書改竄而爲自作也班孟堅之改史記必不如史記也宋景文之改舊唐書必不如舊唐書也朱子之改通鑑必不如

  通鑑也至於今代而著書之人幾滿天下則有盗前人之書而爲自作者矣故得明人書百卷不若得宋人書一卷也

 四年甲子十二歲

  先生習科舉文字

 五年乙丑十三歲

  時有納穀寄學之例蠡源公以先生天姿穎異合早取科名

  遂以先生應例 車譜 明時寄學亦經提學考取歳試後准作附生

 六年丙寅十四歲

  提學御史麻城周邦基取入崑山學二十二名庠名繼紳先

  生讀資治通鑑畢讀詩書春秋 入復社 徐譜 常熟王峻次山作先生

  傳年十四爲諸生入復社有名 張譜 靜志居詩話寧人早年入復社與歸莊齊名本生父賓瑤公

  卒先生居降服憂

七年丁卯十五歲 秋八月熹宗崩烈皇帝立

崇禎元年戊辰十六歲

 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惠安陳保泰未發落卽吿病去祇取

 賞卷蔡復襄以下十二人先生未與 讀宋人性理書徐遯葊案

 先生三朝紀事闕文序先帝卽位天下翕然以爲中興更化之主無復向時危迫之意又當先帝頒孝經小學釐正文字

 之日臣乃獨好五經及宋人性理書而臣祖乃更誨之以爲士當求實學凡天文地理兵農水土及一代興革之故不可

 不熟閱邸報

二年己巳十七歲

三年庚午十八歲

 夏六月先生應科試提學御史上虞李懋芳拔先生卷列一

 等二十二名

 四年辛未十九歲

  春二月先生應歲試李提學連任拔先生卷一等十一名始

  更名絳 元配太倉王碩人來歸

 五年壬申二十歲

  春三月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隣水甘學潤拔先生卷列一

  等十四名

 六年癸酉二十一歲

  春正月先生應科試甘提學連任先生名列三等 秋先生

  同懷兄遐篆緗中式順天鄕試舉人 車譜 按崑新志緗天才俊逸世傳其兩

  京賦埓平子時務䇿比長沙年未四十卒

 七年甲戌二十二歳

八年乙亥二十三歲

 夏六月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上虞倪元珙置先生卷二等

九年丙子二十四歲

 夏六月先生應科試倪提學連任置先生卷二等 先生臚

 舉母氏貞孝事狀未嫁守節斷指療姑請於當事巡按御史王一鶚爲

 達於朝得旨建坊旌表

十年丁丑二十五歲

十一年戊寅二十六歲

 春二月先生應歲試提學御史濰亓煒置先生卷三等 冬

 十二月亓提學科試仍置先生卷三等

十二年己卯二十七歲

  秋七月提學御史城固張鳳翮覆試科舉先生取遺才二等

 十三年庚辰二十八歲

 夏四月邑中修葺文廟先生與葉秀才 車譜 崑新志文苑傳葉奕荃字元

 暉一字水修國華長子事繼母陳以孝稱以諸生入太學工詩古文詞師事劉宗周徐石麒陳龍正講求性命之學尤究

 心邑政利弊性剛直好義不能容人過乙酉夏以父榷杭州關遇國變奕荃戴星往省時掲竿四起還至嘉善爲亂民所

 戕覓其屍不得以衣冠葬之歸秀才 車譜 崑新志𨼆逸傳歸莊字元恭昌世子爲諸生博涉羣書落紙

 數千言不止性嗜酒攜酒應院試且飲且書日未晡成七義分隸篆眞草書五經文字御史亓煒怪而黜之惜其才旋復

 順治乙酉六月縣丞閻茂才攝令事下薙髪令士民不從譟於縣縶茂才莊白衆殺之遂嬰城守事定後新令究前事

 莊亡命薙髮僧裝稱普明頭陀隱居鄕僻後乃廬金滻港先墓側生平最善顧炎武以博雅獨行相推許而俱不譜於俗

 里中有歸奇顧怪之目詩古文墨竹無不工尤善書壯歳所作行草直逼兩晉以酒至者長箋短幅揮灑不倦往來江淮

 浙水間輒奉先像以行遇令節諱日採藻束芻以祭晩年校正曾祖震川文集付梓傳世折衷諸名家持擇頗精卒年六

十一 彥補案朱竹垞靜志居詩話云恆軒好奇其名屢更崇禎中忽請於學使者改名祚明自後或稱歸妹或稱歸乎

來表字或稱元功或稱園公或稱懸弓恆軒其別號亦號普明頭陀又號鏖鏊鉅山人沒後女壻金侃輯其遺箸名字一

從其舊箸有懸弓集三十卷恆軒詩集若干卷萬古愁傳奇一篇重新兩廡栗主而正之

節愍公重修學宫碑記先生書孔廟兩廡位次考後見文集卷之五 冬 十二月先生應歲試

 張提學連任置先生卷二等

十四年辛巳二十九歲

 春二月蠡源公卒先生承制居憂 先生從叔父季皋彥案淞南

 志顧葉墅字季皋號又曇邑諸生鼎革後棄妻爲僧芒屨補衲嘯歌靑松白石閒與從兄仲隅淞南志顧

 維字仲隅殉乙酉之難搆家難 冬十月葬蠡源公及公元配周碩人

 繼配李碩人於鳴字圩少司馬公祖塋之穆位 是年大旱

十五年壬午三十歲

 先生同懷弟子叟生子洪善嗣先生同懷兄遐篆爲後彥案淞南

 志顧纘字子叟號南式明邑諸生爲人負氣尙節不苟於義乙酉七月王師下江南議城守纘誓以身許國持檄登陴白

 衣指麾奮不顧家城破被戮年二十六天炎屍敗莫知死所衣冠葬祖墓子洪善字達夫號柏亭少補縣學生領康熙壬

 子鄕薦丙戌成進士官內閣中書舍人天資敏捷淹貫經史明達典故發爲文章體裁純正議論卓然爲丞相長史時朝

 廷制誥高文典册半出其手非所撰弗善也直內廷僅閱月翻譯無訛摹畫畢肖諸大臣擬薦大用遽以疾卒於京師年

 四十子世楷

十六年癸未三十一歲

 夏先生釋承制之服循例入成均呉譜 先生爲諸生十餘年應試等第名次載在徐

 太史開禧前明本邑歳科考案甚詳原譜於崇禎元年下注云循例入成均歷考諸邑志俱列先生名于貢表中而恩歳

 選拔諸目俱無確據當由先生於癸未免喪後以例貢入者 例貢自萬歷閒始子叟生次子洪泰

十七年甲申十月朔爲大淸順治元年三十二歲閼逢涒灘

 春三月十九日闖賊李自成陷京師明莊烈帝自縊于宮中

 萬歲山巾㡌局 車譜 陳濟生再生紀略謂在山之紅閣御玄色鑲邊白綿綢半臂紅閣蓋建以復

 內操者 徐遯葊亭林詩注案計六奇北略上登萬歳山之壽皇亭卽煤山之紅閣也自經於亭之海棠樹下 彥案谷

 應泰明史紀事帝登萬歳山之壽皇亭自經太監王承恩對縊上披髪御藍衣跣左足右朱履衣前書曰朕自登極十七

 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髮覆面任賊

 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夏四月二十九日闖賊四走五月三日大淸兵

 入京師睿親王稱制居攝映奎恭案世祖章皇帝時甫七齡駐蹕盛京九月入關十月朔御極

 定鼎京師是月之朔明總督鳳陽馬士英等迎立嗣福王由崧於

 南都仍稱崇禎十七年以明年乙酉爲弘光元年呉譜 北都旣陷福

 王常洵已死流寇至是嗣福王由崧棄藩走淮南鳳陽督馬士英物色得之要諸臣其往迎立四月抵儀眞五月朔監國

 十五日卽皇帝位 明史史可法傳十七年四月闖賊祀闕誓師勤王北都旣陷縞衣發喪會南都議立君尙書張愼言

 及呂大器姜曰廣等曰福王由崧神宗孫也倫序當立而有七不可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也潞王常淓

 神宗姪也賢明當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爲然馬士英潛與阮大鋮計議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吿之而士英

 已與總兵黄得功劉良佐劉澤淸高傑發兵送福王至儀眞于是可法等迎王 楊陸榮三藩紀事大學士史可法開府

 揚州乙酉正月二十五日大兵攻城陷可法自刎不死諭降不從殺之

  車引牆東識小錄云福王之立實定策於淮南是時馬相方爲淮撫危迫之際得一天潢豈容更有異議史相遂不

  能違然而非其志也卽位之後馬居中史出督大事已去史盡力支梧歿於掦州先是累䟽哀號請兵餉馬漠然不

  應方以爲長江天塹不能飛渡其上游左良玉兵請除君側者盡以其擔付之阮大鋮亦以爲無奈我何也順治乙

  酉五月初九日大兵渡江一技不施但有一走而江南又歌亡國恨矣

 夏四月先生侍貞孝王碩人率家人等遷居常熟之唐市

  常昭合志唐市舊名尤涇在雙鳳鄕去縣東南三十里又東南則崑山界 咸豐乙卯常熟張瑛建亭林祠於唐市邑

 人張星鑑爲之記補注冬十月歸千墩被劫十二月復遷常熟之語濂

 涇新居 車譜 常昭合志語濓涇黄涇東入尤涇 唐市亭林祠記云先生居語濂涇寓陳亮工家𥙷注張

 譜 望雲樓刻帖先生手札云醉德無何忽云改歳兄今其脱然愈乎弟則馬學士所云百憂熏心三冬少暇往日之舉

 犯而不校逆獸已無所用其炰烋今乃黑夜令人縱穴焚佃屋所弟旣蕩無一椽僕輩亦瞻烏靡集夫行强雖武士之恆

 談火攻則兵家之下策况于臨池之畏實爲扇燄之謀包藏禍心日甚一日公宮之火先告于寺人陵門之戟首誅乎元

 濟燎原之惡已盈自焚之禍行及布諸左右憑楮愴然元恭仁兄足下弟絳頓首不知黑夜縱火卽指千墩被刼事否時

 尙未更名炎武與葉方恒一案無涉崑山令楊永言呉譜 永言字岑立雲南昆明人崇禎癸未進士崑

 城破後走陳墓詗事彌月知不可爲復入黄浦依呉帥勝兆呉敗同張企石翀之祝髮珠涇萬壽庵中釋名嬾雲旅入中

 峯後人金華歸滇卒勝朝殉節錄稱其殉乙酉之難追諡忠節殆未之考耶 彥補錄呼谷送嬾雲師歸滇詩云孤城流

 血已成川匹馬重圍豈意全此日錫還南詔去何時劍倚北風前相逢慟哭看雙鬢欲別踟蹰贈一鞭惟有年年禾黍熟

 白公堤畔立秋田 唐白太傅有功於崑山鄕人立祠祀之今稱白王廟或因水漲築隄謂之白公隄應南都

 詔列薦先生名於朝旋詔用先生爲兵部司務

 編年詩集起是年 大行哀詩一首感事詩六首

二年乙酉三十三歲

 是時南都弘光元年也春先生膺楊永言之薦至京口彥案許嵩

 建康實錄孫權于朱方築城因京峴山謂之京鎭又因門謂之京口夏四月同從父穆庵公

 淞南志顧蘭服字國馨號穆庵以諸生入太學多才績學聲徹四方永歷稱號南中遣使招之且授冠帶辭疾不赴屏居

 田野益肆力於詩古文好作長歌以消其感慨赴南京寓朝天宮因拜先兵部侍郞

 公祠將詣闕未旬日而王師已於五月初九日渡江初十夜

 弘光帝出奔十五日王師入南都明遂亡彥案楊陸榮三藩紀事乙酉五月大

兵渡江王奔蕪湖追執王北去先生回至蘇州思有所建白不果吳譜 先生吳同初

行狀有云出赴楊公之辟未旬日而南都陷余從軍于蘇歸而崑山起義六月歸語濂涇 閏六

 月十五日崑山士民閉城拒守 呉譜 先是五月初七日以後居民聞王師已入南

 都紛紛移遁四鄕而張浦菉葭浜安亭諸村鎭奸民乘機刼掠縣令楊永言以二十二日盡放獄囚至月杪郡中大吏及

 守令皆先期遁六月初七日皇叔豫親王方駐金陵遣刑部侍郎李延齡巡撫土國寶統兵涖蘇城新郡守王鏌發安民

 榜至崑並取圖籍楊永言棄印潛逃于泗橋陳宏勛家水利縣丞閻茂才偕邑紳耆老于初八日赴胥門納款十二日院

 遣郡人周荃來崑安撫十八日以茂才知縣事閏六月十一日薙髮令下十三日茂才出示薙髮且持名刺詣縉紳躬請

 城中大譁羣起焚縣治殺茂才十五日貢生陳大任等議推舊狼山總兵王佐才爲主帥十七日楊永言及陳宏勛募兵

 數百人入城永言遂爲監紀仍知縣事先生偕紳士聚糧移檄爲久守計七月二日大兵東下越二日眞義村兵迎戰敗

 潰五日黎明大兵以次渡濠是月十六日丙申月食旣星流竟夕吳譜見日知

 錄星隕如雨注而系以甲申年閏六月案甲申無閏當是記憶偶誤耳

 七月初六日巳刻城破先生本生母何太孺人被游騎斫

 右臂折弟子叟子武並殉難子叟妻朱氏引刀自刺其喉僵

 臥瓦礫中得免彥按先生家自侍郎公移居城中柴王弄故被屠城之難

 先生先以省母至語濂涇得不與難越二日常熟城破貞

 孝王碩人於二十四日聞變卽絕食至三十日而終遺命先

 生勿仕二姓 呉譜 貞孝王碩人太僕寺卿宇孫女諸生述女守貞歸執婦道視姑眠食外屏居一室

 雖至戚遣女奴候視皆謝絕曰吾義不見門以外人後姑病貞孝服勤晝夜不懈及病劇貞孝潛斷一指煑藥中姑飲之

 而瘥已而執貞孝手慰勞之貞孝縮手不前迫視始知其故爲流涕久之貞孝年二十八先生始生遂撫爲子事載明史

 

 唐王遙授先生兵部職方司呉譜 五月大淸兵下江南福王被執禮部尙書黄道周福建

 巡撫都御史張肯堂奉唐王聿鍵監國尋稱號於福州建元隆武 九 月至嘉定過其沆家

  十二月十九日權厝貞孝柩於少司馬公塋之東偏 先

 生見軍政廢弛作軍伍議卽文集諸論

 ︹文集︺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見文集卷之六

 ︹詩集︺京口卽事二首京闕篇一首金陵雜詩四首千里一

 首 吳譜 詩皆五月以前作秋山二首表哀詩一首奉先妣藁蔡詩一

 首

三年丙戌三十四歲

 五月先生庶祖母黃氏卒 十二月十二日命家人趙和等

 遷居吳譜 未詳何地將往閩中赴職方之詔以母喪未葬不果行

 

 ︹文集︺吳同初行狀見文集卷之五 吳譜 同初名其沆嘉定學諸生殉乙酉守城之難 徐譜

  先生三過其居崑山兵起死者四萬人其沆與焉

 ︹詩集︺延平使者至一首海上四首不去三首老鶴萬里心

 一首 呉譜 是年春故明唐王聿鍵命晉江舊輔黄忠端公道周舉兵至徽州爲大兵所敗忠端遇害時同邑

 編修朱天麟于崑城破後航海至閩仕唐王爲少詹事延平使者至一首起句云春風一夕動三山使者持符出漢關又

 云萬里干戈傳御札十行書字識天顔當是唐王密遣使賫札召先生先生但誌感而已是冬十一月征南大將軍貝勒

 博洛率兵下建寧延平等府唐王走汀州被獲海上以下諸作皆感觸詠懐之什也

 四年丁亥三十五歲

  秋至海上 冬十月十日命家人趙和迎祖庶母黃氏柩葬

  於少司馬公域外之西偏二十日亥時葬貞孝王碩人於仲

 逢公同吉之兆 吳譜 少司馬葬時用歳丁亥月辛亥日丁亥時辛亥貞孝之葬干支悉與司馬丞

 二十一日具吊奠禮十二月二十一日移家於語濂涇先

  生廬墓 哀執友松江陳太僕子龍同邑顧推官咸正吳縣

  楊主事廷樞及推官二子天遴天逵先後死難各以詩吊之

 吳譜 子龍字臥子靑浦人崇禎丁丑進士兵科給事中受魯王部院職銜與蘇松提督吳勝兆通謀是夏勝兆反事洩

 逮子龍幷逮藏匿子龍之嘉定侯岐曾及崑山顧天遴天逵子龍乘閒赴水死岐曾等同被殺于松江顧咸正字端木天

 啟甲子舉人咸安推官丙戌四月自關中歸知弟錢塘縣知縣咸建舉人咸受先已殉節聞唐王立于閩草密疏附寄舟

 山黄斌卿屬其轉達爲邏卒所獲以吿提督吳勝兆勝兆秘不發及是年六月勝兆敗密疏遂發逮至金陵爲內院洪承

 疇所殺後二子之死僅一月廷樞字維斗南京兵部尙書莊簡公成孫端孝先生大濚子崇禎庚午南京解元福王時薦

 授兵部主事兼監察御史馬阮當國抑不能用罷歸遯居山塢至是年四月當事搜索得之廷樞絶食五日不死作絕命

 詞十二首裂衣幅血書之終以不屈被殺於蘆墟村年五十三

 ︹文集︺歙王君墓誌銘見文集卷之五

 ︹詩集︺贈推官咸正一首大漢行一首義士行一首秦王行

 一首墟里一首塞下曲二首海上行一首哭楊主事廷樞一

 首推官二子被執欲爲之經營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一首

 淄川行一首 元譜 爲孫之獬作也之獬淄川人天啟壬戌進士媚逆閹得官侍講名在逆案中入國

 朝爲禮部侍郞順治二年升兵部尙書總督軍務招撫江西後乞歸里中是年九月土賊丁可澤勾引叛賊謝遷等陷淄

 川擒之獬支解死結語取汝一頭謝元元當由之獬嬰衆怒耳方輿紀要淄川縣屬濟南府東二百三十里哭顧

 推官一首哭陳太僕子龍一首奉先妣葬於先曾祖兵部侍

 郞公墓之左一首原注先考葬祖墓左四十年其左有池形家或言兆有水是歲將合葬吾母三族爲

 炎武難之炎武念先妣之治命不可以不合葬而四十年之藏又不可以遷萬一有水又不可以徑情而遂葬遲回者久

 之及啟壞竟無水訖事無風雨昔重光大荒落之歲葬先王父旣祖奠火作於門里人救之遂熄念吾先人積德累仁固

 不當有水火之菑陰陽之咎而不孝一人所遭之不幸如此天之不遂棄之曲全之又如此是可以忘先人之志哉

 後結廬三楹作一首精衞一首 山海經北山經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島焉其狀

 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衞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衞常銜西山之木

 石以堙東海陶淵明讀山海經詩精衞銜微木將以塡蒼海先生身世旣與陶同而壯心未已故亦賦精衞以寄託也邦

 彥附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一首呉譜 時元恭赴呉興覓兄長興教諭繼登骨 彥

  按崑新志忠節傳歸繼登字爾復崇禎癸酉舉人長興教諭攝縣事城破不屈死

 五年戊子三十六歲

  秋至湖上 冬抵京口 是年譜濂涇家中被劫

  ︹詩集︺越鳥巢南枝一首江介多悲風一首擬唐人五言八

 韻六首申包胥乞師 高漸離擊筑 班定遠投筆 諸葛

 丞相渡瀘 祖豫州聞雞 陶彭澤歸里徐遯葊案張石州云六詩非泛擬也

 乞師悲往事也擊筑投筆明素志也渡瀘聞雞以不忘恢復望諸公也歸里則知事之不可爲而倦飛知還也云擬唐人

 者曾膺唐王之詔受其冠帶也常熟縣耿侯水利書一首張石州云耿侯水利書郡國利病書

 采之頗備車秋舲云常昭合志耿橘字蘭陽獻縣人進士萬歷三十二年以調繁至講求水利東浚横浦横涇李墓鹽鐵

 塘北浚福山塘西浚奚浦三丈浦凡土田高低宜蓄宜洩尺寸不遺其開浚之法區畫周至約束嚴明具載所著水利全

 書其立說以水利用湖不用江尤不易之諭邑人陸化純瞿故稷序之偶來一首元譜 將遠行詩云去秋

 闚東溟今年泛五湖偶來詩云偶來湖上已三秋蓋自秋迄冬泛五湖也浯溪碑歌一首自序萬歷元年

 先曾祖官廣西按察副使道浯溪得唐元次山中興頌石本以歸爲顏魯公筆字大徑六七寸歷世三四此碑獨傳之不

 肖歲旃蒙作噩命工裝潢爲册工人不知碑自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讀方謀重裝而兵亂工死不復問者

 三年碑固在舊識楊生所一旦爲余重裝以來則文從字順煥然一新有感於先公之舊物不在他人而特屬之嗣人之

 稍知大義者又經兵火而不失且待時而乃成夫寄物固有不偶然者也爲之作歌 彥案先生金石文字記元次山愛

 祁陽山水遂寓居焉名其溪曰浯溪築臺曰峿臺亭曰SKchar2亭所謂三吾者也薛開封寀一首原注君與

 楊主事同隱鄧尉山併被獲或曰僧也免之遂歸常州 張石州案人心錄云薛亂後歸釋謂去冠故去宀去髮故去一

 因姓米氏自號米堆山 彥按吳縣志玄墓山前面湖法華山浮于波面東有錢家磡米堆山將遠行一首

 元譜 先生曾至海上 彥按詩意將有山東之行與上海吳勝兆事無涉京口一首鎭江府志京峴山丹

 徒縣東三國吳初都此後遷都秣陵乃置京口鎭 吳止狷云是年春金聲桓稱兵江西僭稱隆武年號攻陷郡邑故明

 貴溪王朱常彪攻沅州爲官兵所獲夏故明鄖西王朱常潮破建寕爲官兵攻獲故明榮王朱由禎及子朱嵩竄辰州苗

 洞爲恭順王孔有德所獲又獲奉國將軍朱運銓于興化土司隨破永寧剿擒故明貴溪王朱常標又於貴州廣西擒𫉬

南威王朱寅衞幷子朱載功長沙王朱由榔輔國將軍朱華宗室等共四十一人舟山總督黃毓祺爲鳳陽巡撫陳之龍

所敗被𫉬幷搜𫉬反詩一卷供出江西北窩黨薛繼周等江南王覺生錢謙益許見元等奉旨黄毓祺著正法其薛繼周

王覺生等著嚴飭訪拏五月逆𤞑擁立延長王朱識鏿旋被擒八月海寇鄭彩等據長樂連江等縣官軍克復之軀入海

九月湖廣賊李錦渾名一隻虎作亂詔鄭親王討平之十一月僞惠國公李成棟據南雄勾連土賊犯贛城官兵破之成

棟敗走十二月大同總兵姜瓖閉城叛駐防大臣英親王討之是歲四方多故先生詩多因事感慨之作舉是年稱兵大

略附識于後庶知先生無處之時云

  邦彥案吳譜作長沙王由榔車譜作永明王由榔攷三藩紀事由榔桂王常瀛少子初封衡陽後以永明王稱監國

  于肇慶兩譜均是而以永明爲當呉譜有八月金聲桓等圍贛州事車譜删去今從之

六年己丑三十七歲屠維赤奮若

 春登靈巖山徐遯葊詩注蘇州府志靈嚴山府西三十里高三百六十丈一名硯石山秋至吳江

  過八尺施世傑酉戌雜記孫烈士傳貝勒振旋還京行至八尺孫兆奎等以神鎗來擊頗多傷者 納 妾

  韓氏 是年親封墓樹

  ︹詩集︺石射堋山一首車云卽靈巖山見吳郡志徐遯葊詩注引郡國志石城山有吳王離宮山

  有石馬望之如人騎南有石射堋春半一首 元譜 詩中有云洪州七月圍糧盡力亦殫指江西金聲

  桓事聲桓以去年戊子七月叛據南昌是年正月爲官軍所破聲桓中二矢投水死仍磔屍示衆懐人一首

  賦得秋鷹一首八尺一首桃花溪歌贈陳處士梅自注常熟人車譜引

  歸元恭文鈔陳君墓表云君諱梅字鼎和蘇州常熟之唐市人先世於宋末自衢州遷於虞山高祖號望虞始居唐市大

  父諱于堯父諱應選母某氏君少孤又失愛於大父家法嚴時時長跪或與杖怡然受之弱冠𥙷學官弟子試高等爲增

  廣生陳侍御許太史輩皆視爲畏友諸君先後登第去君遂以諸生老君素孝友敦族誼葬其視時費悉出自君不以委

  諸父同姓之貧無養死無槥者皆取給於君而凌侮者時有君終其身忍訽不與較君子以爲難旣遭世變君語子孫宜

  自守毋急功名杜門掃跡安以待盡卒之日索衣冠家人以時裝進擲去取故巾服服之又語芳績云吾母四十餘年苦

 節而不得旌所恨獨此耳君爲人長厚有信義里中人皆從而辨曲直有鼠牙雀角之訟往往以君一言而解權量必平

 有斗稍大取而毀之平時日手一編精於考索晩年尤好醫書嘗取古方製藥以施人鼎革之初羣盜出沒君避之他所

 有盜入其村方肆刼掠至君之門曰此積善之家也蓋長者之稱素著聞云一首潘確潛云陳處士梅字鼎和又

 字明懐居常熟之語濓涇先生避亂時與之隔垣而居少以通經著聞旁及諸子藝術之書無不流覽課家人耕蓺自給

 卒年七十一葬雙鳳鄕吳塘里先生爲墓誌瞿公子元鋗將往桂林不得達而歸

 贈之以詩一首 元譜 元鋗常熟人父式耜時留守桂林 吳譜 元錥禮部侍郎諡文懿景湻曾

 孫湖廣參議汝說孫父式耜字起田萬歷丙辰進士由永豐知縣歷戶科給事中甲申八月仕福王爲應天府丞右僉都

 御史代方震孺乙酉夏巡撫廣西明年抵梧州而南都已陷乃與丁魁楚等立永明王由榔于梧州式耜為文淵閣大學

 士留守桂林順治七年大兵破桂林與總督張同敞俱被難瞿公子元錥於是年往省其父以道梗不得達 徐遯葊詩

 注引南略云閏十一月十七日將就刑天大雷電空中震擊者三遠近稱異遂與同敞俱死同敞大學士居正孫也時金

 堡已爲僧於茅坪庵名性因致書孔有德乃收歛瞿張兩公屍葬于白鶴山下 彥案鷗波餘話楊碩甫名萟吳江平望

  人少時遇松仙授以道法遂能前知言皆奇中瞿公稼軒深器之乙酉偕往廣西巡撫任庚寅冬王師下桂林瞿公不屈

  被難碩甫哭於定南王孔有德軍前請歛其屍凡四日夜欲繼以死始得請並殮同殉難諸公一時義聲動三軍瞿公孤

  孫爲軍中刼去勒財物碩甫時以醫術游於孔王及巡撫王一品之間力爭脫之終護其喪歸葬虞山

 七年庚寅三十八歲

  春正月五日韓氏生林元命名詒穀 怨家有欲陷先生者

  乃變衣冠作商賈游金壇登顧龍山觀明太祖御製詞石刻

  吳譜 顧龍山在金壇縣南五里山脈自茅山迴龍顧祖故名元末丁酉十一月明祖東征時駐蹕於此御製題壁詞云

  望東南隱隱神壇獨跨征車信步登山煙寺迂迂雲林鬱鬱風竹珊珊塵不染浮生九寰客中有僧舍三間他日偸閒花

  鳥娱情山水相看

  至鎭江登北固樓 往嘉興參用張譜

  ︹詩集︺金壇縣南五里顧龍山有高皇帝御題詞一闋一首

  重至京口一首榜人曲一首流轉一首吳譜 詩中云晨登北固樓慨然涕如雨

  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卻念五年來守此良辛苦畏途窮水陸仇讐作門戶故鄕不可宿飄然去其宇知先生流離晦

  跡亦僅而得免矣徐星伯云先生自乙酉以後展轉江浙之境於今五年至此乃欲北至中原故鈔書自序云炎武之游

  四方十有八年亦以此年爲始也秀州一首徐遯葊詩注方輿紀要云浙江嘉興府五代晉置秀州

 八年辛卯三十九歲重光單閼

  至金陵初謁孝陵 軍譜 明孝陵在鍾山之陽獨龍阜舊靈谷寺基與馬皇后合葬懿文太子祔

 於左沿山周圍四十五里嘉靖十年更名鍾山爲神烈山靈谷寺梁天監十三年爲寶誌公建塔於鍾山玩珠峯前名開

  善精舍後爲開善寺宋改名太平興國寺後名蔣山寺明初改寺於舊基之東五里而舊基遂爲孝陵 秋 八

  月十四日至淮安與山陽王起田略呉譜 詳具康熙丁未年注徐州萬

  年少壽祺定交抵淸江浦徐遯庵詩注淸江浦在山陽縣西北三十里

  ︹詩集︺恭謁孝陵五排二十韻一首拜先曾王父木主於朝

 天宮後祠中一首彥案徐遯庵注江寧府志朝天宮在府治西舊說卽古冶城址劉宋建國學於此楊

 吳時建紫極宮宋改天慶觀元改元妙觀明洪武十七年重建賜今額 先生自注先公嘗爲應天府尹

  車譜 據餘集穆庵府君行狀南渡初元之說云此詩宜改編入乙酉年三十三歳中 彥案詩中瞻拜獨曾孫句

  是此次獨至金陵時作况詩文皆潘次耕編集必然親見手稿後人不必致疑

 贈萬舉人壽祺一首原注徐州人 吳譜 壽祺字年少後更字介石徐州人崇禎庚午舉人工詩

 文書畫又工寫美人他如琴碁刀劍百工技藝細而女工刺繡麤而革工縫紉無不通曉風流豪邁傾動一時國變後罷

 公車僧冠僧服自名明志道人沙門慧壽避邳徐之亂移家公路浦痛飲食肉依然如平時云著有隰西草堂集

 東一首 吳譜 此詩爲故明東平侯劉澤淸作也澤淸爲福王時四鎭之一開府淮東頗事聲色府第壯麗

 順治二年五月福王遁走大兵于四月十八日薄掦州二十五日城陷五月大兵敗澤淸副將高佑于宿遷至淸河又敗

 澤淸總兵馬化豹等于淮黄淸三河口追入淮安界至淸江澤淸與漕帥田仰遁走七月澤清率所部納降至京仍予世

 職又三年戊子秋澤淸陰與曹縣叛寇通謀許以內應遂作亂陷曹縣十月英親王討平之詰其由知出澤淸乃族誅之

詩中有云地下逢黄侯舉手相揶揄我爲天朝將爾作燕山俘指靖國公黄得功也得功先於乙酉六月王師據江口時

迎戰中流矢死 彥案楊陸榮三藩紀事黄得功楡林衞人素忠勇醉後運雙刀如飛軍中呼爲黄闖子乙酉五月十一

日大兵簿都城福王奔蕪湖都城破王至得功軍大兵追王十五日及蕪湖得功戰于荻港時劉良佐已降卽陣上招得

功得功叱之張天祿從良佐後射得功中喉得功知不可爲擲刀拾所拔箭刺喉以死贈人二首徐譜 案

先生贈人詩云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極蓋所送之人北行而先生仍南歸呉故拜黄門公墓

 而路澤溥詩亦云相逢金閶西也此詩意似譏明臣出仕北入京華者然不可攷矣

九年壬辰四十歲玄黓執徐

 入郡奠陳文莊公祠 吳譜 公諱仁錫號芝臺長洲人天啟壬戌探花累官南京國子監祭酒

 福王時贈詹事諡文莊生平事行詳劉念臺宗周黄石齋道周兩先生所譔文莊公家傳弘光元年濟生濟禎奉詔建祠

 于臥龍街關壯繆廟之右康熙十九年移建虎丘侍讀汪琬撰文立碑濟生以廕歷官太僕寺丞先生姊壻也至吳

 縣之橫山展拜陳黃門侍郞遠祖顧野王墓吳譜 墓在横山東五里越來

  溪上 徐遯庵詩注隋書十道志山四面皆横故名山有七墩俗稱七子山蘇州府志橫山在府西南十五里越來溪在

  橫山下與石湖連北至横塘遇路舎人澤溥於虎丘元譜 澤溥時攜家奉母寄居湖上洞庭

  東山 南略 振飛長子澤溥中書舍人季子澤濃賜名太平自唐市返千墩 夏六月十

  九日弟子嚴得子洪愼彥案淞南志顧洪愼字汝嘉號學圃弱冠游京師入成均儀表瓌瑋飲啖

  兼人居父喪茹素三載哀毀骨立從父亭林卒赤脛走三千里扶柩還葬命子宏佐主其祀從叔父穆庵

  得子巖彥案淞南志顧巖字大雲積學工詩寄志淸遠北入京師南游閩粤登臨感慨恆寓於詩徐太史畏壘序

  梓行至淸江渡河抵王家營淮安府志王家營在淸河縣治北七里 世 僕陸

  恩叛投葉氏 元譜 葉名方恒字眉初太常卿重華第三子明崇禎壬午舉人國朝順治戊戌進士官

  濟寧道僉事

  ︹文集︺楊氏祠堂記 元譜 僞常熟楊子常作 車譜楊彜字子常汪鈍翁楊顧兩先生傳

  云萬歷之季士之爲文者喜倡新說畔違傳注彜與大倉顧夢麟力明先儒之說天下翕然從風稱楊顧學彜以歳貢生

 爲松江訓導作興人材甚廣居五歳擢知都昌縣以道阻弗克赴任明亡遂不出晩歳目盲猶令人讀書其側爲諸生講

 說無少倦年七十九卒記在文集卷之五

 ︹詩集︺同族兄存愉拜黃門公墓一首原序公姓顧氏諱野王字希馮以梁臨賀

 王記室參軍起兵討侯景入陳官至黄門侍郞墓在今蘇州府吳縣横山東五里越來溪上盧襄石湖志曰墓上有一巨

 石橫臥可二丈許石上古松一枝似蓋湖上望見之卽知爲野王墳今樹與石無恙天啟中有𫝑家欲奪其地而葬𫁘已

 穿矣族兄存愉發憤訟於官得止其𫝑家所築周垣及樹木皆歸顧氏贈路舎人澤溥一首

  澤溥曲周人父振飛字見白天啟乙丑進士涇陽知縣崇禎中歷御史巡按福建再按蘇松屢遷至僉都御史總督漕

 運巡撫淮陽北都陷福王立於南京河南副使呂弼周爲闖賊節度使來代振飛癸未進士涇陽武愫爲賊防禦使招撫

 徐沛振飛擊擒二人竿弼周於法場命軍士人射三矢乃解磔之縛愫狥於市鞭八十檻車獻諸南朝伏誅故詩中云擒

 魁獻行朝逆黨皆戰悸又云天子呼恩官干戈對王使蓋唐王聿鍵曾以罪錮守陵中官虐之振飛上疏槩寛罪宗得釋

 乙酉南京破聿鍵自立於福州趣召振飛制書有朕有守困恩官路振飛云云旣至拜太子太保吏部尙書兼文淵閣大

  學士官一子職方員外郎又錄守淮功廕錦衣世千戶順治三年王師攻克仙霞關聿鍵走汀州振飛走赴不及汀州破

  走居海島明年將赴永明王召自縊於邵武山中粤中賜諡文貞淸江浦一首丈夫一首王

  家營一首傳聞二首 元譜 是歳永明王在肇慶李定國攻陷廣州王使召定國入衞蓋王爲

  孫可望所制閒關奔竄故也

 十年癸巳四十一歲昭陽大荒落

  春至金陵二月謁孝陵並謁太祖御容于靈谷寺吳譜 寺在鍾山東

  南本梁僧寶誌公葬處名開善寺明初改名靈谷中有明祖大靈谷寺記石碑十月再謁孝陵作孝

  陵圖 吳譜 國朝定鼎後置守陵太監二名兵四十名 詒 榖殤時方四歲先生

  更納妾戴氏 車譜 歸元恭𭟼贈先生納姬詩云同心初綰在秦淮孤寄淸江音問乖雖異九秋婕妤

  怨已如一月太常齋占熊從此歡無旣弋雁何妨老自偕不待王郎去迎接西風今送入君懐元恭自注謂寕人於金陵

  納姬置淸江浦今姬得南歸云云

 ︹詩集︺路舍人家見隆武四年歷呉車二譜作東武四先歷一首元譜舍人父

 文貞公在閩時特精製新歷 徐遯庵詩注引東南紀略十月鄭成功從大學士路振飛曾櫻議頒明年隆武四乍大統

 厤 彥案徐譜於順治三年丙戌書云唐王將入贛州鄭芝龍使軍民遮留不得行乃駐延平十月明兩江總督丁魁楚

 廣西巡撫瞿式耜立桂王由榔於肇慶以明年爲永歷元年十一月王師下建寧延平等府唐王走汀州執而殺之明大

 學士蘇觀生又立唐王弟聿𨮁於廣州改元紹武十二月王師下廣州殺聿𨮁又於十年癸巳三月書魯王去監國號不

 知所終則明之遺裔惟有殆哉岌岌之桂王由榔未亡矣宜先生見隆武四年厤洒涕以賦詩也厥後譜中絕不書三藩

 事先生故宮禾黍之悲亦惟發之於謁陵而已矣自此一意著述無復張子房之壯志而爲王厚齋之深潛矣誦古隱士

 二首其寄託可想也再謁孝陵一首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一首

 贈朱監紀四輔一首自注寶應人 徐遯庵注云寶應縣志朱四輔字監紀少負異才於書多涉獵

 尤諳經濟喜交海內悲歌慷慨之士著有鐵輪集 朱彬白田風雅鐵楞少禀異資讀書五行俱下有用世志鼎革後棄

 諸生游四方詩文不自愛惜隨手散佚祇有淮陽治水或問一卷行世監紀示遊粤詩一首

 庵詩注白田風雅載詩四首內有韶州道中七律云好山無數逐人來紫翠千重面面開樹下有蹊皆鹿跡巖閒不雨自

 莓苔蘿生斷壁垂還上水作驚湍去復回獨惜征帆容易過無由繫纜一徘徊卽遊粤詩之一贈鄔處士繼

 思一首 徐譜 先生此數年中往來無定而金陵揚州市井皆屢至故贈鄔繼思詩云年年尋杜甫一過浣

 花溪鄔賣藥揚州市先生頻過之昔有一首楊明府永言昔在崑山倡義不

 克爲僧於華亭及吳帥舉事去而之蘭谿今復來吳下感舊

 有贈一首徐遯庵注金山志雲南楊永言甲申後祝髮爲僧流寓華亭張行人翂之與交善顧亭林贈楊詩云

 云亭林亦嘗以事下松江獄兩人俱往來相契楊蓋勝國遺民混迹緇流者送歸高士之淮上一

 首 呉譜 卽歸元恭贈劉敎諭永錫一首自注大名人 吳譜永錫字欽爾號賸庵魏

 縣人崇禎丙子舉人癸未謁選長洲教諭日與諸生講道德明忠孝之節邑令遂寕李實廉知其貧欲煩以吏事謝不應

 己署崇明縣事庭無留獄未幾遭鼎革偕妻栗氏一子一女隱居相城有大吏造其室欲强之永錫曰吾中州男子二十

 渡漳河遨遊兩河間誰不知我乃以此相偪將謂吾畏死耶拔劍欲自剄門人抱持之不克死大吏亦驚慚而去永錫謂

 其妻曰彼再至我與若立自決矣皆裂尺帛握之會海上兵起乃止尋移居陽城湖之濱與妻子日食蔬粥有女許字未

 嫁恐貽父母憂絕粒而死其母哭之成疾亦死後遭大水乏食家僮相繼死埋骨道傍永錫與沈欽圻爲世外友甚相得

 往來弔古常與偕有老奴從故鄕來勸之歸曰室廬如故也永錫曰我豈不欲歸但前奉君命而來義不可歸命其子臨

 同老奴歸謂祖宗丘墓責在汝時遭歳荒至雜糠籺作食其子臨旣歸思父不置假貸得百金欲馳以獻父星夜南下遇

 盜馬驚堕地死初永錫長八九尺容貌甚偉至是毀形骨立見者哀之久之成疾漸劇一夕大呼烈皇帝者三遂卒時甲

 午秋也時有齊丈人者撫其喪葬于閶門外半塘以妻女附之 徐遯葊案朱竹垞靜志居詩話永錫有洹水遺詩又曰

 洹水至性之士兵後隱居相城有大吏强之仕永錫袒裼疾視曰吾中原男子二十渡漳河登大伾躍馬鳴鞘兩河豪傑

 誰不知我欲見辱耶取壁上所挂劍欲自剄門下士抱持之得解旣而妻女相繼餓死子爲盜所傷亦死久之洹水歿弟

 子徐晟陳三島經紀其喪葬之虎丘山塘 李次靑國朝先正事略賸庵乃買破船一往來江湖閒時從諸遺老遊嘗泛

 舟中流鼔枻而歌曰自日墮兮野荒荒逐鳧雁兮侶牛羊壯士何心兮歸故鄕風水激蕩歌聲鬱伊聞者哀之錢牧齋念

 其窮招之往賸庵曰彼爲黨魁受主眷枚卜時天子以伊𫝊期待今豈忘之耶卒不往遯庵注云

  後二百六十年古邨嬾農錢邦彥讀至此曰嗚呼非獨賸庵烈丈夫也抑婦亦烈婦女亦孝女子亦孝子闔門殉道

  肉俱香齊丈人者亦皋伯通之亞歟數十里扶棺葬山塘以爲要離俠客伯鸞高士顔佩韋等義人惟賸庵可與

  爲萬古鄰矣然五人墓官置守塚禁人躪踐賸庵之墓塞食之日其誰攜一盂麥飯洒泣荒郊哉念至此不能不爲

  賸庵悲矣

 郝將軍太極滇人也天啟中守霑益明史地理志雲南曲靖府霑益州余於

 叙功疏識其姓名今爲醫客於吳之上津橋蘇州府志上津橋在渡僧橋西

 跨運言及舊事感而有贈一首孝陵圖一首自序云重光單閼二月己巳來

 謁孝陵值大雨稽首門外而去又二載昭陽大荒落二月辛丑再謁十月戊子又謁乃得趨入殿門徘徊瞻視鞠躬而登

 殿上中宮奉帝后神牌二其後蓋小屋數楹皆黄瓦非昔制矣升甬道恭視明樓寶城出門周覧故齋宮祠署遺址牧騎

 充斥不便攜筆硯同行者故陵衞百戶束帶玉稍爲指示退而作圖念山陵一代故典以革除之事實錄會典並無紀述

 當先朝時又爲禁地非陵官不得入焉其官於陵者非中貴則武弁又不能通諸國制以故其傳鮮矣今旣不盡知知亦

不能盡圖而其錄於圖者且不盡有恐天下之人同此心而不獲至者多也故寫而傳之十廟一首自注雞鳴

山下有帝王功臣廟後人謂之十廟 車譜 洪武二年十廟於雞鳴山下又增功臣廟祀徐達以下二十一人爲十

一廟後又增四廟

十一年甲午四十二歲閼逢敦牂

 春遊金陵 遷居金陵鍾山之陽 遊眞州抵太平蕪湖

 秋遊燕子磯留宿僧院至冬始返 先生第三甥徐元文舉

 鄕薦元文字公肅號立齋順治己亥狀元官文華殿大學士著有含經堂集車秋舲云三甥仕履本與先生無與所

 以歷歷載入者以見先生當時並非無家可歸且三甥旣貴累書奉迎先生願以別墅居之且爲買田以養亦非漠然於

 先生者特以先生賦性嚴介掉首故鄕幾若爲將浼之避迨後三甥聲望日隆原一乃迭遭彈劾先生固已先有所見矣

 是年先生兄遐篆卒崑新志卓行傳云貧甚於父同應而好義似之卒無子以弟纘子洪善爲後

 張譜 案遐篆中式崇禎六年癸酉舉人健庵稱遐篆舉鄕試一上公車而卒歸玄恭送先生北游序稱崇禎之末祖父

 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館且崑新合志亦稱遐篆年未四十卒若卒於甲午則先生年已四十二矣蓋衍生元譜譌壬午

 爲甲午耳 恥庵據張譜補注

 ︹詩集︺金山詩一首徐注九域志唐因裴頭陀江際獲金以聞眀皇賜名曰金山顧祖禹方輿紀要

 金山在鎭江府西七里大江中北岸値瓜洲渡南岸值西津渡西距儀眞縣高資港不過四十餘里實爲江中之險

 居神烈山下一首全謝山亭林神道碑云僑居神烈山下徧遊沿江一帶以觀舊都畿輔之勝

 隱士二首管幼安龐德公眞州一首徐遯葊案方輿紀要江南揚州府儀眞縣宋曰眞州太平

 一首徐遯葊案眀史地理志太平府領縣三東距南京一百三十五里城北有采石山一名牛渚山臨大江蕪湖太

 平府屬縣蟂磯一首 呉譜 蟂磯在蕪湖西七里江中結句留得奎章墨未乾自注廟中有高皇帝御製

 詩金字牌一扇 徐遯葊案方輿紀要蟂老蛟也磯南有石穴廣一尺深不可測江上二首久留燕

 子磯院中有感而作一首徐遯庵引一統志燕子磯府西北觀音門西幕府山東 張譜 先

 生四十二歳春至金陵卜居神烈山下由儀眞歷太平登采石磯東抵蕪湖秋遊燕子磯留宿僧院至冬始還范文

正公祠一首徐遯庵注引蘇州府志壇廟范文正公祠在義宅東宋咸湻十年知府潛說友奏建錢生

肅潤之父出示所輯方書一首元譜 肅潤字李霖號礎日無錫人著有南忠錄等書

潘確潛云錢礎日肅潤江南無錫人學博行方嚴取予重然諾家居孝友落落有古人之節閉戶傳經門下皆知名士雅

好述作博綜今古柏鄕魏相國推其理學爲椎魯干城其諭史諸文以爲陳君舉何去非咸未逮也

十二年乙未四十三歲旃蒙協洽

 元旦四謁孝陵春自金陵還崑山 三月初五日午刻江

 南地震六月初八日又震 五月十三日擒叛奴陸恩數其

 罪沈諸水叛黨復投葉氏訟之官移獄松江全謝山亭林神道表云曲周路

 舍人澤溥者故相文貞公振飛長子僑居洞庭東山識兵備使者乃爲愬之始得移獄松江而事解 車譜 歸元恭與

 葉嵋初書弟到郡時始知寧人兄窘於事勢將有不測輿諭亦多以兄爲已甚故弟語稍激切然論其究竟愛寕人亦所

 以愛兄也已而崑老輩委曲相勸兄因動惻隱之心要於兄之自爲計亦大便而弟軰則羣而誦兄之高義昨在西郊文

 初子佩諸君及二三遠方友人問及弟公言於衆曰此事誤在顧而葉能不終訟可謂仁人君子人皆服兄爲有量及歸

 寓忽聞有變局爲之大驚兄嘗謂寧人城府深密機械滿腹兄前已諾和議而忽出最難之題目迫之以必不能從之事

 是名雖曰和實欲戰也兄豈亦有城府機械耶崑老極和平之人亦以兄爲太甚今將去矣弟亦卽日同國馨去矣伹思

 兄若不肯就和卽和而必欲云云寧人計無復之必自經溝瀆無疑也陸恩人奴也尙不可殺而迫其主以取償寧人非

 尋常無聞之人又事無死法而一旦迫之致死於兄便乎不便乎寧人無親子弟料死後必無與申寃者卽有兄自當有

 以待之固知殺寧人萬萬無害獨不畏淸議乎寧人腹笥之富文筆之妙非弟一人之私言卽灌老諸公皆擊節稱賞四

 方之士見其詩古文者往往咨嗟愛慕兄能殺寧人之身能幷其生平之著述而滅之乎使天下後世讀其詩古文者以

 爲如此文人而殺之者乃葉嵋初也此名美乎不美乎自古文人之受祸者如子蘭殺屈原姚賈殺韓非後世讀離騷及

 三公子之書無不睡駡子蘭姚賈陳同甫爲小人搆陷入獄每讀其傳爲之髮指眦裂以兄平日自待之高眀何苦而爲

 此事耶想兄之意以爲寧人卽死於牢獄死於桎梏不得謂嵋初殺之吾誰欺當世士大夫有口亦可畏也凡此之言皆

 所謂愛寧人卽所以愛兄也車持謙云核其語意松江之獄所由來歟

 ︹詩集︺元旦陵下作一首常熟歸生晟彥案徐遯庵箋注虞陽科名錄歸晟字成

 伯明諸生劬學勵品工吟詠陳生芳績徐注據張譜芳績字亮工處士鼎和之孫著有歷代地理沿革表

 書來以詩答之一首贈路光祿太平一首自注已下數首皆余蒙難之作先是

 有僕陸恩服事余家三世矣見門祚日微叛而投里豪余持之急乃欲陷余重案余聞急擒之數其罪沈諸水其壻復投

 豪訟之郡行千金求殺余余旣待訊法當囚繫乃不之獄曹而縶諸豪奴之家同人不平爲代愬之兵備使者移獄松江

 府以殺奴諭豪計不行而余有戒心乃浩然有山東之行矣車持謙案全謝山亭林神道碑云獄日急有爲先生求救於

 某公者某公欲先生自稱門下而後許之其人知先生必不可而懼失某公之援也乃自書一刺與之先生聞之急索刺

 還不得列揭於通衢以自白某公亦笑曰寧人之卞也 張譜 先生送書小帖云路安卿名澤濃故總督皓月公之長

 子 南略澤濃賜名太平詶王生仍一首徐注案蘇州府志雜記驚隱詩社王仍字雲頡 永 夜

 一首詶陳生芳績一首贈路舍人一首贈錢行人邦寅一首

 丹徒縣志儒林錢邦寅字馭少眀季諸生兄邦𦬊走閩粤不歸邦寅棄諸生日以著書爲樂常出遊每登高望遠輒思其

  兄哭泣年七十卒門人私諡介節先生

 十三年丙申四十四歳柔兆涒灘

  春獄解還崑山 三月本生母何碩人卒詳一歲譜下 夏 閏五

  月至金陵鍾山舊居 元譜 自獄解後葉氏憾不釋遣刺客伺先生所往至是追及於江寧之

  太平門外䡰之傷首墜驢遇救得免是月十日謁孝陵 冬在鍾山度歲

  ︹文集︺作方月斯詩序序云與方子訂交自單閼之歳今且六年矣余客鍾山而方子亦僑居雲

 閒不數數見頃冬春之際余以仇家之訟至雲閒逆旅中困不自聊而方子時時相過慰藉與余周旋兩月因出其詩草

 示余讀之車持謙案以時事考之當在是歲月斯佚其名榖城人眀輔臣岳貢之子甲申後賣卜呉門夏節愍公完湻集

 載有贈方榖城遺孤流落郡中詩 彥案序文集餘集俱不載

  ︹詩集︺松江別張處士慤松江府志張彥之字洮侯初名慤之象元孫幼與弟漢度九旬有三

 張之目讀書細林山中後盡斥田宅卽細林別業亦讓其弟隱居窮巷取遺書讀之託酒狂以自廢著有浴日樓詩稿

 同志贈言張慤贈蔣山傭詩逆奴叛主終無賴何况人間馮子都不過豪强能殺士更無奇俠寄錕鋙云云王處

 士煒煒同志贈言王煒字雄石歙縣人贈寧人詩云我已無家不可論逢君多難復聲吞投竿東海黄塵起抱璧

 中原白日昏曁諸友人一首 呉譜 詩中有云異郡情猶徹同人道不孤蓋先生繫獄松江時郡

 人多愛重先生而通問者贈潘節士檉章一首呉譜 檉章字力田呉江人翰林檢討次耕耒之兄

 與同邑吳赤溟炎草剏明史以實錄爲綱領若志乘文集墓誌家傳凡有關史事者一切鈔撮薈萃以𩔖相從考核精詳

 爲國史考異一書錢牧齋極爲稱許又著松陵文獻一書後死潯溪莊氏史難故眀諸生 徐注蘇州府志吳江潘檉章

 字檉木一字力田生有異稟九歳從父授文纔過目燼於燈責令覆寫不訛一字補桐鄕學生乙酉後隱居韭溪肆力於

 學綜貫百家天文地理皇極太乙之書無不通曉欲仿司馬遷作眀史記友人呉炎分撰世家列傳檉章撰本紀及諸書

 成十之六七會南潯莊氏史獄起俱及於難然莊氏書二人未嘗寓目徒以名重爲所摭引旣罹慘禍其書不傳

 五月十日恭謁孝陵一首王處士自松江來拜陵畢遂往蕪

 湖一首 張譜 王處士卽同遊柵洪橋之王潢乙卯閏五月十日詩云更億王符老飄零恨不同自注云王

 徵君潢昔日同詣孝陵行香今年七十矣桃葉歌一首江寧府志桃葉渡在秦淮淮淸橋東黃侍中

 祠一首自注在南京三山門外柵洪橋侍中名觀洪武二十四年殿試第一建文末奉詔募兵安慶聞南京不守

 自沈於江其妻翁氏及二女爲官所簿錄將給配象奴亦皆赴水死後人卽其葬地爲侍中立祠王徵君潢

 車譜 潢字元倬上元人父之藩慷慨好義潢能色養崇禎丙子舉於鄕先是戶部郎中倪篤之薦於朝以賢良徵不就

 念世亂親老賦南陔詩以見志著有南陔集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原注熊君開元明史列傳

 開元字魚山嘉魚人唐王時東閣大學士汀州破棄家爲僧名正志號蘖庵其一釋名髠殘 桐陰論畫云髠殘一曰石

 道人姓劉惟與數遺逸往還小坐栅洪橋下一首原注此橋蓋古時立柵處本當名柵江後訛爲

 柵洪猶射江之爲射洪也攝山一首彥案王漁洋游攝山記山爲鍾阜支派高三百丈周四十里多藥草可攝

 生故賈倉部必選說易一首徐遯葊案江寧府志賈必選字徙南上元人萬歷己酉舉人官

 戶部主事白倪篤之寃謫九江幕丁父艱歸杜門不出以講易著書爲事卒年八十七著松蔭堂易學行世旅中

 一首詶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一首徐遯葊案同志贈言王煒秋日懷寧人道長先

  生詩云孤窮迢遞八荒遊肯逐輕肥與世謀霅水菰蘆誰弔影蔣山風雨自深秋已從敝笈留千古欲向空原助一坏滿

  眼黄花無限酒不知元亮可消憂送張山人應鼎還江陰一首張譜 案江陰志藝文采

  先生此詩而應鼎之名翳如然則山人信能卉布荷衣鴻冥塵外者矣陳生芳績兩尊人先後

  卽世 呉譜 鼎和三子汝珣汝瑜汝琳未知芳績誰之子也適皆以三月十九日追

  慟之作詞旨哀惻依韻奉和二首

 十四年丁酉四十五歲彊圉作噩

  元旦謁孝陵自金陵返崑山旋往山東諸同人餞別歸元恭

  爲之序送顧寧人北遊序余與寧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學相與或二十年或十餘年蓋未嘗有經歲之別

  也今於寧人之北行也而不能無感慨焉寧人故世家崇禎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曁兄孝廉捐館一時喪荒賦徭蝟集以

  遺田八百畝典葉公子券價僅當田之半仍靳不予閲二載寧人請求無慮百次乃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國變公子者

 素倚其父與伯父之勢凌奪里中其產逼鄰寧人見顧氏勢衰本蓄意吞之而寧人自母亡後絕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

 平代爲之請公子意弗善也適寧人之僕陸恩得罪于主公子鉤致之令誣寧人不軌將興大獄以除顧氏謀泄寧人率

 親友掩其僕執而箠之死其同謀者懼奔吿公子公子挺身出與寧人訟執寧人囚諸奴家脅令自裁同人走叩憲副行

 提始出寧人比刑官以獄上寧人殺無罪奴擬城旦憲副與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獄寃又知郡之官吏上下大小無非公

 子人者乃移獄松江守坐寧人殺有罪奴擬杖而已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寧人寧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門外擊之傷

 首墜驢會救得免而叛奴之黨受公子指糾數十人乘閒刼寧人家盡其累世之傳以去寧人度與公子訟力不勝則浩

 然有遠行而同人之知寧人者攜樽榼送之酒半歸子作而言曰寧人之出也其將爲伍員之奔呉乎范睢之入秦乎吾

 輩之所以望寧人者不在此夫宣尼大聖猶且遭魋畏匡文王至仁不殄厥慍寧人之學有本而樹立有素使窮年讀書

 山中天下誰復知寧人者今且登陟名山大川歷聘列國以廣其志而大其聲施焉知今日困阨非寧人行道於天下之

 發軔乎若曰怨仇是尋非賢人之志別離是念非良友之情于是同人咸曰善請歌以壯其行而歸子爲之序至萊

 州與掖縣趙士完任唐臣等定交 呉譜 士完字汝彥明崇禎壬子舉人故御史

 允昌季子遭亂棄家而南覉棲廢寺弟士冕官鎭江太守物色得之強之歸士完故萊之巨族從兄士喆入復社有名同

 懐兄士元士亮士寛弟士冕並以才名著唐臣字子良貢生弟虞臣亦以學問稱映奎案亭林文集萊州任氏族譜序云

 余往來山東十餘年又云頃至東萊主趙士完任唐臣入其門而堂軒几榻無改於其舊知先生初抵萊卽與趙任諸人

 往還推譜序之作當在戊申與謝長吉結訟以後從唐臣假吳才老韻補正讀而校

 之 過卽墨遊勞山 至濟南與處士徐東癡呉譜 東癡初名元善字

 長公慕嵇叔夜之爲人更名夜字東癡號稽菴濟南新城人眀諸生爲雲南布政準曾孫少讀書外祖王季木家束髮能

 詩年二十九遭亂母死遂棄諸生南遊江浙西遊宛鄧歸遂不出舉博學鴻詞以老病辭爲文章原本經史年且七十當

 路無知之者王漁洋尙書嘗索其藁但遜謝而已後往江西渡潯陽江其藁盡沒於水漁洋爲摭拾遺詩二百餘首付梓

 曰阮亭選徐詩張稷若定交張爾岐自撰墓誌云字稷若號蒿菴濟陽諸生喜論著有易經說略詩經說略

 學者多傳錄之其儀禮鄭注句讀鮮愛者遇崑山顧寧人炎武錄一本藏山西祁縣所立書堂長山劉友生孔懷取一本

 藏其家夏小正傳注一卷弟子職注一卷老子說略二卷蒿菴集三卷蒿菴閒詁二卷濟陽縣志九卷吳氏儀禮考注訂

 誤一卷俱藏家塾 呉映奎案劉果菴孔懐蒿菴集序云癸丑八月余有事濟上始識先生於紫薇署中時呉門顧寧人

 在座先生謂之曰壬寅於陽丘讀君古易序非爲此君作乎寧人頷之因以所著蒿菴集見遺亭林與汪鈍翁書云濟陽

 張君稷若所作儀禮鄭注句讀一書根本先儒立言簡當使朱子見之當不僅謝監獄之稱許也又與汪鈍翁論師道書

 云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稷若處士歾先生弔之云從此山東問三禮康成家法更誰傳推重可謂至矣日知錄

 於喪禮停喪二條內備載稷若之說

 ︹文集︺萊州任氏族譜序汝州知州錢君行狀吳才老

 韻補正序勞山圖志序儀禮鄭注句讀序齊四王冢

 記卷五從張譜

 ︹詩集︺元旦一首萊州一首安平君祠一首自注在卽墨縣今廢萊州府志

 祠田單田横不其山一首自注漢不其縣有康成書院今廢在卽墨東南勞山歌一首

 陳沂鼇山記鼇山一曰勞山有大勞小勞在今卽墨之東南四十里西南直距海上張饒州允掄山中

 彈琴一首 張譜 允掄字叔慈萊陽人崇禎甲戌進士戶部主事戊寅升饒州知州淮北大雨

  一首濟南二首秋柳一首詶徐處士元善一首自注昔年新城之陷其母

  死焉故有此作

 十五年戊戌四十六歳著雍閹茂

  春至泰安登泰山旋赴兗州至曲阜謁孔林從元譜吳車作聖廟往鄒

  縣謁周公廟謁孟子廟過鄒平 後漢郡國志鄒平屬靑州濟南郡游張氏

  萬斛園 吳譜 故眀兵部尙書張延登所居抵章丘訪張隱君元明吳譜漁洋居

 易錄名光啟章丘人世居白雲湖上少爲諸生有名爲梅長公朱未孩二公所知崇禎庚長年四十遂棄諸生闢一圃曰

 省園以種樹藝花爲樂亂後足不履城市年八十餘卒有張仲集詩若干篇余爲删存百餘篇元眀詩往往可傳有句云

 盡日閒看高士傳一生怕讀早朝詩其志可想至長山彥補案王漁洋長白山錄山在濟南鄒平縣西本屬長山

 縣所得名也高二千九百丈周六十里 香祖筆記鄒平長白山東峯上之書堂西峯下之醴泉寺有范公泉蓋文正幼

 隨其母流寓長白山中讀書於此主劉隱君果菴家吳譜 名孔懐字果菴長山人精于攷覈先生

  主其家與之辨析疑義所著有四書字徵五經字徵詩經辨韻范文正公流寓長山攷復之濟南再赴

  萊州之濰縣入都隨之薊州歷遵化州之玉田入永平登孤

  竹山謁夷齊廟先生從子態登武科進士彥案淞南志熊字爾策歳貢生泰順

  訓導孝宏之子退居浦上日事吟詠以樂其天手輯先世自上海遷崑宗譜簡覈有體先生韙之有止齋集若干卷

  ︹詩集︺登岱一首謁夫子廟一首徐遯葊注水經注孔廟卽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頃

  所居之堂後世以爲廟七十二弟子一首自注詩末云一時同人多入官長幕謁周公廟

  一首謁孟子廟一首鄒平張公子萬斛園上小集一首詩集作名

  賦一物得桔槔 徐遯菴注引說文云桔結也所以固屬槔皋也所以利轉張隱君元明於園中

  寘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徵詩紀之二首濟南一首張譜 先生是年復

  至濟南訪徐東癡自笑一首詶歸祚明卽元戴笠徐譜 戴笠初名鼎立字植之後改

  名笠字耘野又字曼公眀諸生王仍潘檉章四子韭溪草堂聯句見懷二十

 韻一首彥案檇李詩繫韭溪在郡城內卽南湖支流經城而逹北連河 川瀆記太湖東通嘉興韭溪濰縣

 一首衡王府一首徐遯葊案眀史地理志山東靑州府益都成化二十三年建衡王府督亢一

 首徐遯葊案燕策注督亢坡在幽州范陽東南固安縣有督亢陌京師作一首徐遯葊案明地理志永樂

 元年建北京于順天府十九年改北京爲京師玉田道中一首方輿紀要春秋時爲山戎無終子國漢屬

 右北平郡唐萬歳通天二年改爲玉田縣永平一首謁夷齊廟一首一統志永平府淸節廟在

 盧龍縣西二十里故孤竹城祀伯夷叔齊

十六年己亥四十七歲屠維大淵獻

 出山海關返至永平之昌黎縣至昌平州天壽山謁十三陵

 彥案先生昌平山水記出京師德勝門八里爲土城又二十里爲淸河又十二里有玄福宮又二十里爲昌平州故永安

城也正德八年升爲州天壽山在州北一十八里永樂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禮部尙書趙羾以明地理者廖

 卿等往擇地得吉於昌平縣東黄土山及車駕臨視封其山爲天壽山七年五月己卯作長陸十一年正月成自是列

  聖因之皆兆於長陵左右而同爲一域焉 又悼陵之東爲鹿馬山有田貴妃墓懐宗御宇之日未卜山陵田妃薨葬此

  南距西山口一里餘遣工部左侍郎陳必謙等營建未畢而都城失守賊以懐宗皇帝及皇后周氏梓宮至昌平州士民

  率錢募夫葬之田妃墓內移田妃於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槨爲帝槨斬蓬藋而封之 吳映奎案至國朝順治十

  六年三月奉旨立碑建亭於前大學士金之俊撰擬碑文附考景帝陵在京師西直門外沙河之南地名金山門內有碑

  亭世宗神宗皆嘗展謁 張譜 成祖永樂長陵仁宗洪熙獻陵宣宗宣德景陵英宗正統裕陵憲宗成化茂陵孝宗弘

  治泰陵武宗正德康陵世宗嘉靖永陵穆宗隆慶昭陵神宗萬歷定陵光宗泰昌慶陵熹宗天啟德陵凡十二陵合懐宗

  崇禎思陵爲十三陵出居庸關仍返山東抵長淸至天津徐譜 案秋雨詩秋雨合

  淮泗一望無高深又與江南諸子別詩云雲生岱北天多雨水決淮壖地上魚蓋秋雨之時先生正南下旋復北行至天

  是歲先生甥徐公肅元文登進士一甲一名

  ︹文集︺拽梯郞君祠記營平二州史事序吳譜 營州在今臨楡縣北七

  百里平州在今永平府東二百里臨楡縣地先生在永平滴永平府志成求先生作序先生因著此書作序應之 在文

 集卷

 ︹詩集︺寄弟紓及友人江南三首山海關一首徐注明地理志永平府撫

 寧縣東有山海關望夫石一首徐注方輿紀要撫寕縣角山下分注山海關東八里海中有望夫石

 黎一首徐注先生京東考古錄辨昌黎有五此則漢書遼西郡之縣渝水下流當海口之昌黎也三屯營

 一首 一統志順天府三屯營在遵化州東六十里有城周四里恭謁天壽山十三陵一

 首王太監墓一首徐注案昌平山水記思陵門外右有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墓以從死祔焉劉諫

 議祠一首自注在昌平舊縣今廢 彥案昌平山水記諫議名蕡字去華昌平人太和二年舉賢良方正對策

 指斥宦官遂不第令狐楚在興元牛僧孺在襄陽皆辟爲從事待如師友授秘書郎爲宦官所嫉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

 軍卒昭宗時贈右諌議大夫元時以昌平驛官宫祺奏請始爲之立祠元史泰定二年置諌議書院於昌平縣祠唐劉蕡

 者此也祠本在舊縣縣徙祠亦徙焉居庸關二首徐遯庵案昌平山水記自太行山迤北至此數百里不絕

 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中閒爲徑者八名之曰陘居庸其第八陘也設關于此不知始于何代重登靈巖

  一首自注在長淸縣東南九十里秋雨一首與江南諸子別一首天津一

  首徐遯葊案方輿紀要天津衞西北至順天府二百七十里水行四百里城周九里北瀕衞河東繞潞河漕舟悉出於

  舊滄州一首徐注明地理志河閒府滄州洪武初以州淸池縣省入東濱海西有衞河南有浮河北有

  長蘆巡檢司

 十七年庚子四十八歲上章困敦

  春二月至昌平再謁天壽山十三陵入都 夏六月仍至山

  東 秋回江南至金陵重謁孝陵 先生長甥徐原一乾學

  登京兆薦呉譜 崑新志乾學號健菴康熙庚戌探花官刑部尙書與弟秉義元文竝以文章有聲世號

  三徐著有讀禮通考通志堂經解憺園文集傳是樓書目

 ︹詩集︺再謁天壽山陵一首送王文學麗正歸新安一首

  生舊在金侍郎聲幕府 映奎案金正希聲于順治乙酉募鄕勇起義徽州十月大兵破之殉難績谿答徐甥

 乾學一首白下一首徐遯葊案江寧府志白下縣卽南瑯琊郡白石壘重謁孝陵一

 首贈林處士古度一首徐遯葊案江寧府志林古度字茂之閩人與方文爾止杜濬于皇輩偕居

 江寧以文采風義爲勝朝遺老年八十餘貧甚失明冬夜擁敗絮旅寓蕭然茂之詩淸新婉縟有六朝初唐之風嘗出其

 萬歷以後六十年之作屬新城王貽上論定王爲披㨂得百六十篇施愚山讀之驚嘆以爲士正眞茂之知已也 同志

 贈言林古度答寧人次韻詩忘形出至性過從淮水湄自署云福淸乳山八十一老人 待徵錄古度有別墅在溧水乳

 山曾營生壙於此乃不克葬後卒周櫟園助以資葬鍾山按周櫟園名亮工 邦彥案望溪文集有三山林湛傳稱其弟

 成之豈湛卽古度之名歟贈黃職方師正一首自注職方建陽人 吳譜 職方生平無考繹詩意

 當亦受唐王職旣敗而遁於金陵者

十八年辛丑四十九歲重光赤奮若

 回吳門至杭州抵紹興謁禹陵吳譜 一統志禹王陵在紹興會稽山禹王廟側 車譜

  皇覽禹塚在山陰縣會稽山上會稽山本名苗山山在縣南去縣七里 紹興府志嘉靖中知府南大吉立石刻大禹

  陵三字覆以亭 徐遯庵注呂祖謙入越記龍瑞宮旁卽禹穴乃大石中斷成罅殊不古殆非司馬子長所探也 邦彥

  案嘉泰志山東有隴隱若劍脊西嚮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處弔宋六陵彥案畢秋帆續通鑑元紀世祖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眞伽帥徒役頓蕭山發寧宗理宗度宗楊后四陵宋陵使中官羅銑守陵不去

  凶徒痛箠銑脅以刃銑慟哭而去乃肆發掘得寶玉極多截理宗項以爲飲器棄骨草莽閒山陰唐珏聞之痛憤亟貨家

  具執券行貸得金具酒醪市羊豕邀里中少年狎坐聶飲酒酣少年起請曰君儒者若是何爲焉珏慘然具吿以願收遺

  骸瘞之衆謝曰諾一少年曰總浮屠虎視眈眈事覺奈何珏曰余固籌之熟矣今四郊多暴骨竄取以易誰復知之乃造

  數木函刻紀年一字爲號分委而散遺之衆如珏指夜往拾遺骸詰朝來集珏出白金酬之旣而楊璉眞伽復發徽高孝

  光四陵及諸后陵宋太學生東嘉林景㬢乃託爲丐者背竹籮手持竹夾遇物卽拾以投羉中鑄銀作小牌取賂西僧西

  僧左右之果得高孝兩朝骨爲兩函藏之與珏所得之骨竝瘞蘭亭山南移常朝殿前冬靑樹植其上以識方珏景㬢之

  謀收骨也山陰王英孫持其議東陽鄭宗仁襄其事長溪謝翶爲之籌畫遇寒食則相與密祭之人稱曰唐林二義士

  唐珏字玉潛事具陶宗儀輟耕錄林景曦字霽山事具鄭元祐遂昌山人雜錄王英孫字才翁鄭宗仁字樸翁謝翱字皋

 父文文山之客也理宗首明洪武中始歸葬紹興舊陵 一統志宋欑宮在會稽寶山凡六陵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

 光宗永崇陵寧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紹陵 浙江通志冬靑穴在紹興府西南三十里天章寺前宋唐林二義

 士埋宋陵骸骨處也

  陶宗儀輟耕錄唐珏字玉潛山陰人歳戊寅有總統江南浮屠楊璉眞珈十二月十有二日於蕭山發趙氏諸陵寢

  至斷残支體攫珠𥜗玉匣焚其胔棄骨草莽間唐時年三十二歳痛憤亟貨家具執券行貸乃具酒醴市羊豕邀里

  中少年轟飲唐慘然具吿願收遺骸共瘞之衆謝曰諾乃斵文木爲匱複黄絹爲囊各署其表曰某陵某陵遣之蕝

  地以藏爲文而吿唐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靑樹植所函土堆上作冬靑行二首又夢中詩二首其一云一坏自築珠

  宮土𩀱匣親傳竺國經只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靑 鄭元祐遂昌山人雜錄宋太學生林景㬢字霽山當

  楊總統發掘諸陵林爲丐者背竹籮手持竹夾取賄西番僧果得高孝兩朝骨葬東嘉後林于宋常朝殿前掘冬靑

  樹一株植兩函土堆上夢中詩云云王漁洋池北偶談辨爲林作

 秋回蘇州卽往金陵過六合 閏七月赴山東輯山東考古

 錄 冬十二月庚申望立春日山東考古錄成

 ︹文集︺爲餘姚呂裁之待詔章成作呂氏千字文序見文集卷二

 吳譜 待詔爲明天順間相國原之裔 車譜 案餘姚縣志章成字裁之號秋崖大學士本曾孫與陳函煇張明弼楊

 體元爲意氣交函煇從事紹興薦章成爲翰林待詔章成曰悍將驕兵日事寇鈔越城中顚躓狼狽救死不遑豈復可爲

 之日耶卒辭不赴函煇死章成走哭於台州意有所觸則惘惘獨行欲得異人而友之訪戴易於鄧尉遇顧炎武於昌平

 山慷慨賦詩歷吳齊燕粤無所遇乃歸名其藏書之室曰蓼園曰予集於蓼孰謂荼苦者病中自燬其著述曰此無用之

 虛談也所存有浴日樓集八卷秋崖詞顧與治詩序文集餘集俱不載 車譜 與治字孟游江寧貢生

 河南副使瑮之曾孫當選官棄去謙又案今世說孟游性嚴介任俠恤死友與莆田宋比玉善宋歾孟游走閩哭之伐石

 表墓南州蘇武子工古文早夭孟游刻之行世北平于司直好結客遊秦淮死無恤者孟游含殮理喪費考功罷官貧甚

 分宅與居歾葬顧氏塋旁歳時祭之其稿佚失求得之行世又周旋釋剩公難幾株及剩公圓寂搜其遼左雜詠存之其

 高致𩔖如此又案有學集余初識與治見其威儀庠序筆墨妍雅晩年屢陷坎坷困於蒺藜卒無子窮老以死先是庚子

九月與治卒於江寧施愚山欲搜刻其遺詩因與方爾止就曹石倉所刊本及與治外孫梁爾礪所鈔本又假沈子遷所

藏本重加芟訂釐爲八卷愚山與子遷合貲刻之

 ︹詩集︺杭州一首 元譜 指潞王監國時事禹陵一首宋六陵一首顔

 神山中見橘一首徐遯葊案明地理志靑州府益都西南有顔神鎭孝婦河出焉方輿紀要顔神鎭以

 孝婦顔文妻得名靑石岡在西南兩山壁立連亙數里

康熙元年壬寅五十歲玄黓攝提格

 春正月自山東入都 三月至昌平十九日謁思陵出古北

 口彥案昌平山水記出燕京北門三十里至望京館五十里至順州七十里至檀州五十里至金溝淀自此入山詰曲

 登陟無復里堠但以馬行計日約九十里至古北口往薊州彥案漢書地理志薊故燕國召公所封水經濕水過

 廣陽薊縣北東至漁陽雍奴縣道元注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仍至昌平 夏五月

 二十八日爲先生誕辰有致餽者作書辭之至眞定之新樂

 吳譜 日知錄木力溝條云余過新樂林君華皖見示所修縣志云云抵曲陽謁北嶽恒山至

 井陘徐遯葊案地理通釋陘山在眞定府井陘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故名之一名土門卽太行八陘

 之第五陘也 曝書亭詩注徐昂發井陘關詩自注云今名土門關在獲鹿縣秋七月天下郡國利

 病書成 冬十月至山西往大同之渾源州度汾河之平陽

 府

 ︹文集︺謁欑宮文卷五 昌平山水記懐宗墓條昔宋之南渡會稽諸陵皆曰欑宮實陵而名不以陵

 者春秋之法君弑賊不討不書葬實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實也實未葬而名葬臣子之義所不敢出也

 故從其實而書之也吳車作日知錄誤北嶽辨卷一天下郡國利病書序卷六

 ︹詩集︺三月十九日有事於欑宮時聞緬國之報一首吳譜 是

 年二月吳三桂奏奉命征緬於順治十八年十一月會師木邦前明晉王李定國奔景綫鞏昌王白文選遁據錫波江官

 軍造筏將渡文選復奔茶山總兵馬寧等追及於孟養文選降三桂趨緬城十二月初一日大軍至緬城四月緬酋執永

明王朱由榔獻軍前殺華亭侯王惟恭等一百餘人 彥案楊陸榮三藩紀事永明王由榔桂王常瀛少子丙戌唐王死

 兩廣總督丁魁楚等會議監國十月稱監國十一月稱永歷以肇慶府署爲行宮庚寅王奔梧州丙申李定國護王入雲

 南己亥王入緬辛丑緬人執王歸于王師全祖望曰明史桂王傳於王死後大書李定國卒其子嗣興降而後終卷然

 則定國之關於明者大矣古北口四首 吳譜 今順天府密雲縣東五十初度時在

 昌平一首北嶽廟一首自注時嶽祀移渾源州 徐遯葊注眞定府志祀典北嶽廟在曲陽縣西

 附城距恒山百里舊在山西渾源縣恒山之麓而嶽名不著井陘一首一鴈一首堯廟一

 首 呉譜 帝堯陵在山東曹州東北六十里故雷澤城東穀林山歷代致祭開實詔書則謂帝堯之祠在鄆州鄆

 州在今東平州東北三十里蘆泉山之陽後代因之山西臨汾縣志堯陵在城東七十里有廟有金泰和二年碑記先生

 於日知錄堯冢靈臺條詳載諸說頗以臨汾志爲疑是時先生經游其地故有此作 邦彥案題是堯廟非堯冢詩中有

 云汾方風動壑姑射雪封顚則廟在汾陽無疑矣 彥又案水經注汾水南逕平陽故城東水側有堯廟前有碑

二年癸卯五十一歳昭陽單閼

 春正月自平陽登霍山彥案周禮職方氏冀州其山鎭曰霍太山 漢地理志河東南縣有霍太

 遊女媧廟徐遯葊案一統志平陽府媧皇廟在趙城縣東五里至太原訪傅處士靑

 主彥案王阮亭池北偶談太原傅山字靑主一宇公之他隱居著書工分隸善醫年八十徵鴻博至都堅臥城西古寺

 中辭歸 呉譜 太原傅靑主山母夢老比丘而生生復不啼一瞽僧至門云旣來何必不啼乃啼六歳食黄精不樂穀

 食强之乃食讀十三經諸子史如宿通者崇禎中袁臨侯繼咸被巡按御史張孫振誣劾逮問山槖饘左右伏闕上書白

 其𡨚馬君常世奇作義士傳比之裴瑜魏邵鼎革後隱於黃康熙己未薦舉鴻博固辭不就特旨免試城歸授中書舍

 人復不就所著有霜紅龕集子眉字壽髦善畫工詩眉子蓮蘇字長芳逮事乃祖有祖風靑主著霜紅龕家訓十八則課

 之 阮葵生茶餘客話古晉陽城中有傅先生賣藥處立牌書衞生堂藥餌五字先生筆也靑主善醫而不耐俗病者名

 不能致然喜看花病者於有花木寺觀中令善先生者招致之聞病中呻吟僧爲言覊旅無力延醫耳先生卽爲治雖劇

 無不應手而愈 潘耒𩀱塔寺詩序出太原郡城東南行七八里有寺曰永祚雙塔巍然見之四十里外浮浮若旌幢焉

 傅隱君靑主所居也至代州遊五臺山彥案史炤通鑑注北臺最高後人名之叶斗峯有龍湫其東二

 十里爲華嚴嶺又東二十里爲東臺上可觀日出其東爲龍泉闕路自北臺而南二十里爲中臺其巔西北有太華泉又

 西十五里爲酉臺其西曡嶂數十里北有秘魔崖東南有淸涼嶺惟南臺稍遠去中臺可五十里五峯周遭如城其巔風

 甚烈不可居 華嚴大疏淸涼山卽代州五臺山也積雪仍冰曾無炎暑故曰淸涼五峯特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

 故曰五臺與富平李子德因篤訂交吳譜 李因篤字天生更字孔德又字子德陜西富平籍

 山西洪洞人邃于經學爲先生所推重著有壽祺堂集康𤋮己未試鴻博授檢討以母老辭不許表三上乃許同時授官

 者子德與蕭山毛奇齡秀水朱彜尊無錫嚴繩孫三人當時號爲四布衣在汾州聞執友吳江吳

 赤溟炎彥案蘇州府志吳江人物吳炎字赤溟乙酉後棄諸生隱居教授以詩文自豪所擬古賦與今樂府傳誦

 於時旣與潘檉章其撰明史炎天才矯拔所撰世家列傳甚有體裁美惡不掩有古良史風書未及成以莊氏史案株連

 及於潘力田檉章彥案潘耒國史考異序亡兄力田以著作之才盛年隱居潛心史事於是博訪有明

 一代之書以實錄爲綱若志乘若文集若墓銘家傳凡有關史事者一切鈔撮薈萃以𩔖相從稽其同異核其虛實積十

 餘年數易手稿而成國史考異一書全書合有三十許卷今惟存六卷高皇讓皇文皇三朝之事當考正者略具焉

 子遭湖州莊氏私史之難遙祭於旅舎先生文集書吳潘二子事云先朝之史皆

 天子之大臣與侍從之官承命爲之而世莫得見其藏書之所曰皇史𡻕每一帝崩修實錄則請前一朝之書出之以相

 對勘非是莫得見者人間所傳止有太祖實錄國初人樸實不敢言朝廷事而史學因以廢失正德以後始有纂爲一書

 附於野史者大抵草澤之所聞與事實絕遠而反行於世世之不見實錄者從而信之萬歷中天子蕩然無諱於是實錄

 稍稍傳寫流布至於光宗而十六朝之事具全然其卷帙重大非士大夫累數千金之家不能購以是野史日盛而謬悠

 之談徧於海内蘇之吳江有吳炎潘檉章二子皆高才當國變後年皆二十以上竝棄其諸生以詩文自豪旣而曰此不

 足傳也當成一代史書以繼遷固之後於是購得實錄復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懐紙吮筆早夜矻矻其所手書盈牀

 滿篋而其才足以𤼵之及數年而有聞予乃亟與之交二子皆居江村潘稍近每出入未嘗不相過又數年潘子刻國史

 考異三卷寄予於淮上予服其精審又一年予往越州兩遇其廬及余之昌平山西猶一再寄書來會湖州莊氏難作莊

 名廷鑵目雙盲不甚通曉古今以史遷有左丘失明乃著國語之說奮欲著書其居鄰故閣輔朱公國楨家朱公嘗取國

 事及公卿誌狀疏草命胥鈔錄凡數十帙未成書而卒廷鑨得之則招致賓客日夜編輯爲明書書冗雜不足道也廷鑨

 死無子家貲可萬金其父允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產獨仲子死無後吾哀其志當先刻其書而後爲之置嗣遂梓行

 之慕吳潘盛名引以爲重列諸參閱姓名中書凡百餘帙頗有忌諱語本前人詆斥之辭未經删削者莊氏旣巨富浙人

 得其書往往持而恐嚇之得所欲以去歸安令吳之榮者以贓繫獄遇赦得出有吏教之買此書恐嚇莊氏莊氏欲應之

 或曰踵此而來盡子之財不足以給不如以一訟絕之遂謝之榮之榮吿諸大吏大吏右莊氏不直之榮之榮入京師摘

 忌諱語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執莊生之父及其兄廷鉞及弟姪等幷列名於書者十八人皆論死其刻書鬻書

 幷知府推官之不發覺者亦坐之發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沒其家彥所殺七十餘人而吳潘二子與其難當鞫訊時或有

 改辭以求脫者吳子獨慷慨大駡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罵亦不辨其平居孝友篤厚以古人自處則

 兩人同也予之適越過潘子時余甥徐公肅新狀元及第潘子規余愼無以甥貴稍貶其節余謝不敢二子少余十餘歳

 而予視爲畏友以此也方莊生作書時屬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學竟去以是不列名獲免於難二子所著書若

 干卷未脫稿又假予所蓄書千餘卷盡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學篤行而不傳於後也故書之且其人實史才非莊生者流

 由汾州歷蒲州入潼關遊西嶽太華過訪華陰王山史

  山史名宏撰字無異華陰人明諸生康熙戊午徵舉鴻博不就生平嗜學好古收藏法書名畫最富所居在華下有讀

 易廬撰易象圖述及山志砥齋集汪堯峯稱其文議論馳騁今古悉有據依非苟作者朱竹垞贈詩題其獨鶴亭二首內

 有注云攜來京師有營丘畫人物樹石一軸五字不損本蘭亭一卷尤可寶也又序其砥齋集盛稱其所撰前明督師孫

 傳庭傳謂得太史公筆法先生集中廣師篇內所謂好學不倦篤於朋友吾不如王山史者也 又王阮亭秦蜀後記言

 余入山史山居潔朴無纖塵聯額皆孫鍾元奇逢鄭谷口簠李天生因篤諸名士書後爲讀易廬孫鍾元題曰待庵

 西安游富平館李子德家 徐譜 見寄劉大耒詩注李元度先正事略子德名因篤又號

 天生明諸生見天下大亂走塞上訪求奇傑士與殺賊報國無應者歸而鍵戶讀經史貫穿注疏負重名與李中孚友善

 顧亭林至關中常主其家康熙己未薦博學鴻詞以母老辭秉鈞者聞其名必欲致之縣官敦促先生將固拒母勸之行

 始涕泣就道試授檢討甫就職以母老且病具疏乞終養格於通政不得入乃自齎疏跪午門外三日得許歸養補注

 十月朔過訪李處士中孚於盩厔遂定交吳譜 李徵君中孚年譜云癸卯十

 月朔東呉顧寧人來訪寧人博物宏通學如鄭樵從容盤桓上下古今靡不辨定旣而歎曰堯舜之知而不徧物急先務

 也吾人當務之急原自有在若舍而不務惟騖精神於上下古今之閒正昔人所謂抛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鉢效貧兒

 也寧人爲之憮然徴君名顒字中孚號二曲陜西盩厔人少孤力學經明行修事寡母彭尤以孝著後流寓富平之軍砦

 康熙戊午徵舉鴻博不赴當事强迫之舁至近郊操刀欲自戕始得謝病歸所著有二曲集往驪山訪明

 宗室存征 吳譜 字伯常秦愍王九世孫永興王府奉國中尉𧨏㳆長子入關至太原

 ︹文集︺五臺山記書吳潘二子事朱子斗詩序

 ︹詩集︺元旦一首霍山一首女媧廟一首晉王府一首徐遯葊案

 明地理志山西太原府陽曲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晉王府於城外東北維贈傅處士山一首詶傅

 處士次韻二首陸貢士來復自注武進人述昔年代許舎人曦草

 疏攻鄭鄤事一首 北略中書舍人許㬢奏鄤不孝瀆倫李克用墓一首自注在代

 州西八里五臺山一首詶李處士因篤一首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一首徐遯葊案先生送韻譜小帖申鳧盟涵光永年人太僕公之長子今庶常隨叔之兄也太僕公甲申殉國難

  彥案孫承澤畿輔通志涵光博學能文尤長於詩弱冠名噪三輔甲申聞父殉難痛不欲生遂絕意仕進日事詩文晩年

  名益重 彥又案帶經堂詩話廣平申端愍公子三人涵光高尙其志著書纂言以學行聞天下人稱聰山先生 漁洋

  詩話申鳧盟涵光稱詩廣平開河朔詩派其友雞澤殷伯岩岳永年張覆輿蓋曲周劉津逮逢順邯鄲趙秋水湛皆逸民

  詶史庶常可程一首 吳譜 可程河南祥符人崇禎癸未進士閣部可法同祖弟時寓絳

  州京師陷時可程降賊賊破南歸可法請置之理福王以可法故令養母可程遂居南京流寓宜興閱四十年而卒 潘

  道耕案史可程字赤豹號蘧庵忠貞公同祖弟父仁齋刺沁州黃平與忠貞公隨任讀書登崇禎癸未進士著有觀槿堂

  文集卒年七十七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一首寄潘節士之弟

  耒一首 元譜 耒字次耕號稼堂受業於先生又得王錫閳及兄檉章之傳凡詩古文厤算聲音之學罔不

  窮極根源著有遂初堂集 彥案陳廷敬潘耒墓志少從伯氏學家故多藏書有明文獻大備伯氏鈎稽異同證以實錄

  爲明史次第皆具次耕習其學而伯氏以他史事見及家累北徙耒裹糧從行家愈貧之益之晉後學於顧亭林會徴博

  學鴻詞官檢討修明史著遂初堂集 車譜 出貲刻九經誤字一卷石經考一卷左傳杜解補正一卷金石文字記六

卷吳才老韻補正二卷昌平山水記二卷譎觚十事一卷顧氏譜略二卷文集六卷詩集五卷又與汪晦庵合貲刻日知

錄三十二卷王官谷一首徐遯庵案一統志蒲州府王官谷在虞鄉縣東南十里中條山中 新唐書司

空圖傳字表聖河中虞鄕人昭宗遷洛陽柳璨希賊臣意誅天下才望詔圖入朝圖陽墮笏趣意野髦璨知圖無意人世

乃聽圖還山中條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隱不出作亭名曰休休及哀帝弑不食而卒蒲州西門外鐵

 牛唐時所造以繫浮橋者今河西徙十餘里矣一首徐遯葊案寰宇

記唐開元十二年於河東縣開東西門各造鐵牛四鐵人四潼關一首華山一首驪山行

 一首長安一首乾陵徐遯庵案方輿紀要唐高宗葬梁山謂之乾陵寰宇記乾陵同八十一里

首將去關中別中尉存杠於慈恩寺一首長安志慈恩寺在縣東南八里

三年甲辰五十二歲閼逢執徐

 春正月五日至蒲州之榮河遊后土祠適汾州自大同至西

 口徐遯庵案明地理志大同縣有孤店開山虎峪白陽等口入都 秋七月至昌平謁十

 三陵奠思陵至河南之輝縣訪孫處士夏峯先生彥案方望溪孫徵君

 傳徵君諱奇逢字啟泰號鍾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儻好奇節而內行篤修負經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

 仕年十七舉萬歷二十八年順天鄕試先是高攀龍顧憲成講學東林天啟初逆奄魏忠賢得政叨穢者爭出其門而目

 東林諸君子爲黨由是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次第死廠獄禍及親黨而徵君獨與定興鹿正張果中傾身

 爲之諸公卒賴以歸骨世所傳范陽三烈士也方是時孫承宗以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經略薊遼奇逢之友歸安茅元儀

 及鹿正之子善繼皆在幕府奇逢密上書承宗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覲忠賢大懼繞御牀而泣以嚴旨遏承宗於中途世

 以此益高奇逢之義臺垣及巡撫交薦承宗疏請以職方起贊軍事皆不應其後容城危困乃攜家入易州五公山門生

 親故從而相保者數百家徵君爲教條部署守禦而弦歌不輟入國朝以國子祭酒徵卒固辭移居新安旣而渡河止蘇

 門百泉山水部郎馬光裕奉以夏峯田廬遂率子弟躬耕徵君講學始以象山陽明爲宗晩年乃更和通朱子之學治身

 務自刻砥執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凡六年人無賢愚苟問學必開以性之所近使自力於庸行其與人無町𤲺一以誠

 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無忌嫉者居夏峯二十五年卒年九十二河南北學者歳時奉祀百泉書院容城與劉因楊

 忠愍同祀保定與孫文正鹿忠節並祀天下無知與不知皆稱曰夏峯先生至山東度歳於泰安

 州

 ︹文集︺謁欑宮文

 ︹詩集︺后土祠一首自序云漢孝武所立后土祠在今榮河縣北十里地名鄈上或曰脽上史所云

 幸河東祠后土者蓋屢書焉其後宣元成三帝及唐宋二宗皆嘗親幸以及國朝雖不親祀典而歷代相傳宮殿之巍峨

 像設之莊靜香火之駢闐未嘗廢也歲閼逢執徐王正月五日予至其下廟祝云距此十五里爲黄河所齧神宇圯焉乃

 徙像於東南二里坡下今所謂行宮者而古柏千章盡伐之以充改造之用廟未成而木盡矣是日大雪令祝引道策馬

 從之逶迤而登則坊門墀廡宛然東南有大寧宮亦存遺址惟正殿及秋風洗粧二樓皆已蕩然爲斷崖絕壑而王文正

 旦之碑猶臥雪中不能洗而讀也愴然有感乃作是詩龍門一首徐遯庵案山西通志圖考龍門在河津縣

 西北二十五里卽大禹所鑿一名龍門渡與峽西韓城梁山對峙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孟秋

 朔旦有事於欑宮一首贈孫徵君奇逢一首

 四年乙巳五十三歲旃蒙大荒落

  由泰安至德州復至濟南置田地屋宇於章丘之大桑家莊

  吳譜 先是章丘人謝長吉世泰負先生貲若干至是以田彥償焉至曲阜再謁孔林遊闕里

  ︹詩集︺詶程工部先貞一首 吳譜 先貞字正夫德州人明工部侍郞紹孫建昌通判

  泰子以祖廕歷官工部員外郞山左詩鈔小傳云分其才具足了十人年甫及强遽長揖歸洵𨋹川之上客花溪之好友

  也 車譜 濟南府志工部吿病歸家居二十年以扶風教崇簡樸相朂勉里中節義之事搜採成帙年六十有七預製

 一棺題曰休息庵所著有燕山游藁還山春事十五臣詩葸庵詩草窺園百一詩集百二詩集 王漁洋池北偶談程工

 部自作一棺題曰休息庵刻銘其上酒酣便偃臥其中有詩云板屋蕭然密四周愚人息矣聖人休百年恍愡眞疑夢萬

 事紛紜已到頭廣柳何時催去駕猗蘭此夕詠閒愁相煩雅客來欣賞莫待遙憐土一丘

 五年丙午五十四歲柔兆敦牂

  至廣平之曲周往太原時秀水朱竹垞彜尊遊晉過訪先生

  因與訂交 車譜 彝尊秀水人字錫鬯號竹垞文恪公曾孫又號醧舫晩稱小長蘆釣魚師以布衣試鴻

  博授檢討詩古文詞並擅盛名尤肆力於經學金石碑版多所考證善八分書著有經義考五代史補注瀛州道古錄禾

  錄日下舊聞明詩綜詞綜靜志居詩話曝書亭詩文集南海屈翁山彥案徐釚本事詩小序屈大均番禺

  人少補諸生名紹隆字騷餘遭亂棄去爲僧名今種字一靈中年返儒服更名大均字翁山亦自關中相

  晤先生俱有詩贈之出雁門徐遯菴案明史地理志太原府代州句注山在西亦名西陘亦

  曰雁門山其北爲雁門關適應州重過大同訪李處士因篤於代州守陳

  上年署彥案曝書亭文集山西布政司參議淸苑陳君上年順治己丑進士康熙丁未由代州守遷山西布政司

  參議 楊注字祺公上谷人時官雁平兵備道與李處士輩二十餘人勼資墾荒于

  雁門之北 吳譜 云見文集卷六與潘次耕書云云抵京師復往山東遊泰山

  謁天慶宮 冬十月注呉才老韻補正成至兗州守署度歲

  ︹文集︺與潘次耕書聖慈天慶宮記吳才老韻補正序

 

 ︹詩集︺寄劉處士大來一首 呉譜 處士無考詩云便居公瑾宅直上高堂宴自注館

 李子德家又云一過信陵君下士色無倦自注陳君上年知處士本山左人而嘗客代州守幕者 彥案詩又云山東不

 足居苦爲相知勸吳譜當更引此二句而意方顯朱處士彞尊過余於太原東郊贈

 之一首屈山人大均自關中至一首重過代州贈李處士因

 篤在陳君上年署中一首出雁門關屈趙自注趙生之兄爲雁門參將

 生相送至此有賦一首徐遯庵案同志贈言屈大均送寧人詩云雁門北接長山路爾去登臨勝

 槪多天上三關横朔漠雲中八水會渾河飄零且覓藏書洞慨休聽出塞歌我欲巾箱圖五嶽相從先向曲陽遇趙劻

 鼎送先生詩云文學東呉傑平生好遠遊飛來太湖月散作雁門秋大道天人貫遺民海嶽留相逢思惠教無柰別悠悠

 趙字季襄寧夏人應州二首徐遯庵案明地理志大同府應州北有桑乾河西有小石口東南有胡峪口

 重至大同一首得伯常中尉書卻寄並示朱烈王太和二門

人一首送韻譜小帖云楊伯常名謙故王孫也住西安府南大塔堡內大塔者慈恩寺塔也 張譜 楊氏何以

爲故王孫以住大塔堡及字伯常考之蓋楊謙卽朱存杠鼎革後變其名氏 車譜 案詩意烈爲中尉之子太和爲中

尉之甥 吳譜 名俊晰明宗室日知錄九族條自注云余丁未歳在大同遇代州中尉俊晰年近五十考其世次於孝

宗爲昆季 彥案俊晰謙皆存杠之改名

六年丁未五十五歲彊圉協洽

 春留兗李署刪訂近儒名論甲集 張譜 穆案先生與顏修來手蹟云弟向日錄

 有古今集論五十卷頃兗李劉年翁延弟至署删取其切於經學治術之要者付諸梓人名曰近儒名論甲集𥙷注劉澤

 遠安化人任兗州同知南旋至淮安主山陽王起田呉譜 名略先生王起田墓志云山

 陽人家於淸江浦之南先生刻自著音學五書屬張力臣弨訂譌吳譜 力

 臣山陽諸生號亟齋以賣書畫爲生尤精六書之學貧而嗜古多集金石文字嗣以聾廢仍不懈於考證有昭陵六駿圖

 贊焦山瘞鶴銘考傳於世先生音學五書力臣手寫梓於淮上去山東抵廣平之曲周拜路

  文貞公振飛祠入都從孫思仁得春秋纂例春秋權衡漢上

  易傳等書淸苑陳祺公資以薪水紙筆寫之以歸吳譜 詳見鈔書自

  序序又云念先祖之見背已二十七年知當在是年 潘道根云春秋纂例十卷辨疑七卷唐給事中吳郡陸質伯純撰

  春秋權衡十七卷意林一卷宋集賢院學士劉敞仲原父撰漢上易傳十一卷叢說一卷圖三卷宋翰林學士荆門朱震

  子發往山東主德州程工部正夫先貞李刑部紫瀾濤二家

  吳譜 李濤號述齋芮城令李霖瞻浹弟康熙乙卯解元丙長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特簡知臨安府擢浙江鹽法道仁

  廟南巡御書惠愛二字賜之陞廣西布政使母病乞養歸後終刑部侍郎假歸卒

  ︹文集︺音學五書序程正夫詩序卷二 潘道根案正夫詩名海右陳人集

  學五書後序

  ︹詩集︺淮上別王生略一首過蕭文學企昭一首自注漢陽人 張譜

   企昭字文超漢陽人順治丁酉副榜貢生四庫書存目企昭性理譜五卷其書大旨在於申程朱闢陸王與熊賜履閑

 道錄所見同又有闇修齋藁一卷凡文三十二篇前有其兄度昭序述企昭始末甚詳蓋無所師承而篤志自立之士也

 曲周拜路文貞公祠一首德州過程工部一首過蘇祿國王

 墓一首自序永樂十九年九月蘇祿國東王來朝歸次德州病卒詔遣官賜祭命有司營墳葬以王禮上親爲文

 樹於墓道留其傔從十人守墓其後子孫依而居焉余過之出祝版一通乃嘉靖年者宛然如故其字體今亦不能及矣

七年戊申五十六歲著雍涒灘

 春在都中寓慈仁寺 徐譜 慈仁寺在廣寧門大街額曰大報國慈仁寺 張譜 道光二十

 三年夏何太史紹基勼貲爲先生建祠堂於寺西偏𨻶地一區架屋三楹几筵禮器悉備歲春秋名流畢集致饗祀焉𥙷

 聞萊州黃培詩獄牽連先生卽星馳赴鞫三月下濟南府

 獄 張譜 先生手蹟云歳著雍涒灘二月十五日在京師慈仁寺寓中忽聞山東有案株連卽出都門於三月二

 日抵濟南始知爲不識面之姜元衡所誣姜元衡者萊州卽墨縣故兵部尙書黄公家僕黄寛之孫黄瓚之子本名黃元

 衡中進士官翰林以養親回籍揭吿其主原任錦衣衞都指揮使黄培見任浦江縣黄坦見任鳳陽府推官黄貞麟等一

 十四人逆詩一案於五年六月奉旨發督撫親審事歷三載初無干涉忽於今正月三十日撫院審時稟稱有忠節錄卽

 啟禎集一書元衡口供啟禎集二本皮面上有舊墨筆寫忠節錄字様陳濟生所作係崑山顧寧人到黄家搜輯發刻者

 咨行原籍逮證據其所吿此書中黄御史宗昌卽坦之父傳一篇有云家居二年握髮以終以爲坦父不曾剃頭之證有

 顧推官咸正傳有云晩與寧人游有云有寧人所爲狀在以爲寧人搜輯此書之證不知此傳何人授鈔何人親見刻板

 見在何處此書得之何方而就此握髮一語果足以證黄御史之不剃頭否就此與游二語果足以證寧人之卽顧寧人

 否且讀邸報此書已於六年二月曾經沈天甫出首矣請略言之昔敝郡有陳明卿先生以壬戌探花官至國子祭酒好

 刻古書有資治通鑑大學衍義等書一二十種行世其子濟生亦好刻書濟生已故有光棍施明者從海內來與沈天甫

 等合夥僞造此書假已故陳濟生之名而罹江南北之名士巨室於其中以爲挾害之具又僞造原任閣輔吳甡一序以

 騙詐其子見任中書呉元萊奉旨圈議部議書內有名之人共七百名內有寫序寫詩譏傷本朝之人五十餘名合行查

 究奉旨沈天甫夏麟奇呂中逃走之施明未來之呉石林及代主控吿之葉大等合夥指造逆詩肆行騙詐雖稱逆詩海

 外帶來茫無憑據又云編詩之陳濟生久經物故而從海外帶詩之施明又經逃走此等奸棍嚇詐平人搖動良民誣稱

 謀叛以行挾害大干法紀爾部卽將沈天甫夏麟奇呂中葉大俱行嚴審擬罪具奏逃走之施明未來之吳石林俱着嚴

 行緝拿𫉬日也着擬罪具奏刑部審得沈天甫等供稱騙詐呉中書銀二千兩未給將此書出首欲圖三品前程是實奉

 旨將沈天甫夏麟奇呂中葉大四人於閏四月二十二日押赴西市處斬施明呉石林緝拿未獲今元衡所首之書一百

 二十餘頁與沈天甫之三百二十六葉者雖删去頗多而詩卽啟禎之詩傳卽此詩之傳編造之人卽陳濟生其爲一書

 不問可知也恭繹明旨不直曰陳濟生而加以又云二字又云者據沈天甫之所云是已故之濟生聖明猶獨其誣妄而

 元衡欲以此牽事外之人而翻久定之案其南北通逆一稟云據各刻本山左有丈石詩社有大社江南有吟社有遺淸

 等社皆係故明廢臣與招羣懷貳之輩南北通訊書中確載有隱叛與中興等情或宦孽通姦或匹夫起義小則謗讟大

 則悖逆職係史臣宜明目張膽秉筆誅逆故敢昧死陳揭逆劾種種罪在不赦北人之書削我廟號仍存明號且國憤乎

 鴟張虎豹乎王侯南人之書以我朝爲東國爲虎穴以僞王爲福京爲行在北人之書曰斬虜首擁胡姬征鐵嶺殺金微

 黄培刻郭汾陽王考傳中有斬首四千級捕虜五千人乃子儀敗安祿山兵紀功之語黄培詩云怨女金閨裏征夫鐵嶺

 頭又有思漢威儀紀漢春秋南人之書有黄御史握髮一傳又有起義有舉事有勸衡王倡義及迎魯王浙東王上益王

 等事又有吳人與魯藩舟中密語又有平敵將軍有懸高皇帝像慟哭及入閩入海等事北人之書有含章館詩集友晉

 軒詩集夕霏亭詩郭汾陽王考傳南人之書有啟禎集卽忠節錄歳寒詩東山詩史倣文信國集子美句百八十章其北

 人則黄培所刻十二君唱和序跋等人其南人則啟禎集所載姓名籍貫俱在刻本中約三百餘人是元衡之意不但陷

 黄坦陷顧寧人而幷欲陷此刻有名之三百餘人也不知元衡與已斬之沈天甫逃走之施明何親何故何以得此海外

 帶來之書而前唱後和如出一轍其與不識面之顧寧人刻本有名之三百餘人何讎何隙而必欲與黄氏之十二君者

 一網而盡殺之推其本意自知以奴吿主之罪律所不赦欲别起一大獄以陷人而爲自脫之計遂蹈於明主所謂嚇詐

 平人搖動良民誣稱謀叛以行挾害者而不覺也天道神明不僭不濫今於三月四日束身詣院投到伏聽審鞫至教唆

 陷害別有其人尙容續布統惟詳察江南布衣顧甯人頓首補注夏六月十七日戌時地連

 震數次自北而南聲如雷鳴城垣文廟皆毀濟南兗州東昌

 等郡共五十九處沂州郯城死傷尤甚 秋從子態省先生

 於濟南已而偕往京師 冬十月獄解衍生原譜云是獄爲謝長吉主唆長吉卽

  乙巳歲抗貲不償而以大桑家莊房產作抵者是秋九月先生與長吉對簿始得開釋 車譜 案歸元恭文鈔與先生

  書云戊申春夏之交聞兄以山左薦紳相讐之事連及時適有海陵之行無從問得確耗秋間還從令甥處知兄遂不免

  犴獄私心憂之未幾而得所寄書及六詩讀之深嘆兄之善處憂患張元節之亡命雖幸免禍君子譏之兄乃自詣獄不

  惟舉動光明揆之事理亦自宜爾蓋兩姓交惡而委罪於兄兄身出則事白事白則身全兄之慷慨就獄乃精於脫禍者

  也但不知出獄之後復棲遲何所弟前書中𭟼詰三窟後察之亦不甚確惟濟上一窟是實而聞又爲人所賣趯趯毚兔

  幸脫於羅將仍依此窟抑復别尋窟乎一笑六詩已和得奉覽其中迂怪不悛及江南樂土等語初非因此事而發蓋別

  有所爲兄前書自言精於音韻之學著書已成弟未及見但友人頗傳兄論音韻必宗上古謂孔子未免有誤此語大駭

  人聽因此度兄學益博則僻益甚將不獨音韻爲然其他議論倘或𩔖此不亦迂怪之甚者乎郤子語迂單子知其不免

  况又加之以怪乎此平生故人所以切切憂之願兄抑賢智之過以就中庸也向讀所寄山陵詩忠義感激使人泣下顧

  兄之去墳墓十餘年矣初因避仇勢非得已歲月旣久怨仇已釋且今年讐家已盡室赴任更無所慮柳子厚竄南方惟

  以不得上邱墓爲恨謂其祖先曾不若馬醫夏畦之鬼猶得享歳時之祭彼以得罪不能歸兄今欲歸其孰禦之獨無邱

  墓之思乎此又平生故人所懇懇於懷者也和詩不免局於短篇未能盡達所懷故復及之令子定已長成曾再索三索

  否弟則屢抱山簡之痛方深伯道之悲也年來筆耕僅能餬口雖不閉戶亦難遠遊惟去歲爲先太僕遺集事與季侍御

  相商一渡長江耳詩古文以乏人繕冩不能遠寄刻文一首呈覽立齋太史北上草此附候便羽幸惠德音先生

  得釋暫寄徐玉老署得歸元恭書從張

  ︹文集︺

  ︹詩集︺赴東六首自序云萊人姜元衡訐吿其主黃培詩獄株連二三十人又以呉郡陳濟生忠節錄

  二卷首官指爲余所輯書中有名者三百餘人余在燕京聞之亟馳投到訟繫半年竟得開釋因有此作 吳譜 案康

  熙六年四月江南姦民沈天甫呂中夏麟奇撰逆詩二卷詭稱黄尊素等一百七十人作陳濟生編輯故明大學士呉甡

  等六人爲之序沈天甫使夏麟奇詣吳甡之子中書呉元萊所索詐財物元萊察其書非文手迹控于巡城御史以聞下

  所司鞫訊奉旨天甫等所指茫無確據編詩之陳濟生久經物故帶詩之施明又經遁逃顯係姦徒挾詐天甫呂中夏麟

  奇著俱處斬被誣者悉不問 彥案徐賓華亭林詩注徐譜云是年春竹垞至山東客撫院劉公芳躅幕中則先生之脫

於患難竹垞當與有力焉 張譜 顔修來有送朱錫鬯之濟南詩曰攜手河梁悵去塵歷山遙望柳條春訟庭尚有南

 冠客莫向燕臺思故人自注亭林時以詔獄在濟南子德李子聞余在難特走燕中告

急諸友人復馳至濟南省視於其行也作詩贈之一首彥案徐注

引張譜云子德春懐詩之第五章有云歷下東湖靑溟洲歷山東望白雲樓深知鄒子繫非罪敢謂魯連排衆謀欲陟岱

宗俟他日將觀滄海難久留詠此年赴東馳救及因疾先還事也

八年己酉五十七歲屠維作噩

 春在都寓七聖庵旋往山東復入都寓文昌閣 三月與富

 平李子德謁十三陵回都門移寓徐公肅邸舍 出都過順

 德歷邯鄲至山東再與謝長吉對簿案始結 返至大名過

 保定 秋先生次甥徐彥和秉義登京兆薦 冬十一月至

 京主申叔斾 汪堯峯文鈔廣西提學簽事申君墓誌君名穟字叔斾吳縣人明大學士諡文定名時行

 曾孫廣西參政用嘉孫順治庚子本省解元辛丑進士由內閣中書改禮部祠祭司主事調儀制司進郞中康熙二十五

 年出爲廣西提學簽事丁內艱歸未一年卒年五十一簽事配徐氏先生女甥又主謝方山重輝

  德州人刑部郎中有詩名是年先生執友王起田卒友人王思齡卒

 ︹文集︺謁欑宮文山陽王君墓誌

 ︹詩集︺樓桑廟一首徐注案一統志順天府漢昭烈帝廟在涿州西南樓桑村潘自牧記纂淵海𣵠

 州卽漢昭烈故居舍東南舊有桑五丈因號樓桑村 吳譜 詩中有云昭烈南面尊其旁兩侯配蓋蜀漢先主廟也

 三月十二日有事於欑宮同李處士因篤一首張譜 案受祺堂集有舊

 年顧寕人先生以无妄繫濟南走書報我觸暑馳視苦疾作馳還先生寄贈行詩三十韻春日晤保州㑹薊門奉答前詩

 廣五十韻一首詩有云甫定他鄕榻俄從上日觥自注先生以二月至又云每尋邙邑樹誰薦寢園櫻自注時淸明是先

 生此年與子德會合及謁陵之時日也二月朔至保定譜亦失載贈李貢士嘉一首自注故城人時

 年八邯鄲一首徐遯庵案方輿紀要戰國時趙都也邢洲一首徐遯庵案元和郡縣志後魏鉅

 鹿郡及北廣平郡地隋改邢州西帶上黨北控常山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

 行一首徐遯庵案方輿紀要大名府戰國魏地秦屬東郡漢屬魏郡五代漢改大名府宋之北京也保定府秦爲

 上谷鉅鹿二郡漢爲涿郡晉爲范陽元爲保定路明爲保定府潘節士之弟耒遠來受學兼

 有投詩答之二首 徐譜 稼堂是年將讀書於婦翁王略家六月略卒十一月耒妻亦卒故耒去

 山陽適平原

九年庚戌五十八歲上章閹茂

 春先生甥徐原一乾學殿試第三人及第 夏四月往山東

 之德州六月程工部正夫先貞李刑部紫瀾延先生於家

 講易至九月初講畢即以是月入都與秀水朱竹垞彜尊嘉

 定陸菊隱元輔別裁集陸元輔字翼王黄陶菴入室弟子學術志行不愧師門詩亦復相似著有菊隠集

 同在北平孫退谷研山齋詳定所藏古碑刻彥案一統志孫承澤大興人官

  吏部侍郞乞休築退谷於西山周櫟園曰字北海上林苑籍山東益都人楊云一字耳伯自稱退翁崇禎辛未進士王崇

  簡孫公行狀年甫六十藉重聽以乞身營退谷以見志 春明夢餘錄京西之山爲太行第八陘自西南蜿蜒而來近京

  列爲香山諸峯乃層累東北轉至水源退谷在焉 計甫草耆舊記孫退谷少宰之學以朱子爲宗五經皆有纂述注疏

  顧寧人精訓詁之學爲少宰密友 潘道根案曝書亭文集李龍眠九歌圖卷跋云康熙庚戌九月九日偕崑山顧寧人

  炎武嘉定陸翼王元輔永年申鳧盟涵光嘉興譚舟石吉璁觀於宛平孫氏研山齋適廣平之曲周過

  路安卿澤濃文貞子也歷河南至山西復回山東度歲 初刻日知

  錄八卷程工部有贈顧徵君亭林序序云東吳顧徵君亭林先生今之大儒于書無

  所不讀習熟國家典制以至人情物理淹貫會通折衷而守之卓乎爲經濟之學者也而失意於時君子惜之以故北遊

  上國歷燕趙之墟上太行渡黄河出塞入關極秦晉之鄙折而留滯於齊魯閒皆得周覽其名山大川将以擬太史公之

  故事乃每過吾州輒見訪如僑札之歡皋梁之託也爲余談說經史不憚娓娓或留信宿或浹月經時然後乃去因見其

  著述之富汗牛充棟要皆崇正黜邪一軌於聖賢之微旨抽關啓鑰盡見其全其辨詳以覈其論典以要其思平實以遠

 其義純粹以精本於經而不泥於昔聞原於史而不拘於成說多前賢所未明一旦自我發之者自漢唐以來諸賢林立

 觀其意思略與鄭康成王文中輩相彷彿皆能深造理窟力追大雅以斯文爲己任者也以視今之作者不啻奏黄鍾大

 呂於秋蟲響答之前其鉅細不侔矣假使先生得時而駕爲當代柱石功業所至不過封侯而止其于閑先王之道以津

 逮將來爲天下後世之利且孰得而孰失乎今年結夏於此與二三同人講易復得發其日知錄一書觀之多考古論世

 之學而其大指在于明經術扶王道爲之三歎服膺勸其出以惠學者此是亭林支峯蔓壑余老病荒忽書數語其後附

 以不朽必欲東觀大海盡十洲三島之奇則有先生所著之全書在非一朝一夕所得而卒業者矣余不佞倘如豫之五

 爻疾而不死請得讀書養氣十年之後文思少進爲先生細論之康熙九年八月

 ︹文集︺初刻日知錄自序

 ︹詩集︺述古三首董仲舒鄭康成王文中德州講易畢奉柬諸君一首

 徐遯庵案方輿紀要山東濟南府春秋齊地漢置平原郡隋改置德州輓殷公子岳一首吳譜 殷

 岳字伯岩一字宗山雞澤人著有留耕草堂詩集申鳧盟序之漁洋詩話雞澤殷岳伯岩永平張蓋覆輿廣平申涵光鳧

  盟曲周劉逢源津逮邯鄲趙湛秋水皆逸民也 彥案曝書亭集殷先生墓誌銘先生以六月日病死福州

 十年辛亥五十九歲重光大淵獻

  春從子達夫洪善汝嘉洪愼省先生於都門 往山東未幾

  仍入都主甥徐原一 夏孝感熊閣學靑岳熊賜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順

  治戊戌進士官東閣大學士諡文端著閑道錄伸程朱黜陸王設酌招先生欲以纂修明史

  薦先生面辭之 吳譜 戊午答潘次耕書云辛亥之夏孝感特柬相招欲吾佐之修史吾答以果有

  此命非死則逃原一在坐與聞都人士亦頗有傳之者耿耿此心終始不變出都歷忻州之靜樂

  徐遯庵案寰宇志隋初立定襄郡置雲州後改爲忻州後以其地入樓煩郡靜樂縣平定州之盂縣至

  太原徐遯庵案廣輿記太原府禹貢冀州之域明爲太原府國朝因之爲太原守周計百令

  樹點定荀悅漢紀 元譜 彥案潘耒周君墓志令樹字計百河南延津人弱冠工文章有盛名順

 治乙未進士官至太原府知府又見次耕雙塔寺詩序冬十月交城令趙恒夫呉譜趙吉士

 字天羽號恒夫休寧人杭州籍順治辛卯舉人由知縣內陞戶部主事累遷戶科給事中左遷國子監學正是時方任交

 城故先生與遊天羽著有表忠記音韻正譌寄園寄所寄萬靑閣全集 曝書亭集趙君墓誌趙吉士字天羽一字恒夫

 世居休寧入籍杭州順治八年舉浙江鄕貢進士康熙七年謁選知太原交城縣事徵入爲戶部主事二十年奉使徵揚

 州關鈔二十四年擢給事中有與君忤者劾君父子各占籍以仕吏議落職久之補國子監學士邀往與華

 亭陸集生慶臻徐遯庵案松江詩鈔慶臻字子厺金山衞籍文定曾孫崇禎壬午舉人順治八年㨂選推

 官不赴嘗緣事謫塞外陳檢討維崧五哀詩所謂華亭陸慶臻垂老博一第者也著有薺庵詩藁貧甚不克葬其親嘗泣

 曰得墓田一笏營葬足矣故又號笏田上海蔡竹濤湘彥案感舊集蔡湘字竹濤上海人 潘道根云

 朱竹垞曾與嘉興李良年吳江潘耒上海蔡湘集孫少宰蟄室觀吳季子劍聯句四十韻剪燭賦詩

 ︹文集︺

 ︹詩集︺寄張文學弨彥案靜志居詩話淮安張致中性符以尊經博古爲復社領袖家藏鼎盉碑版

 之文甚富子弨字力臣精六書棄諸生不就試躬歷焦山水澨手拓瘞鶴銘而考證之又入秦謁昭陵徧歷從葬諸王公

 表碣潛珉斷石必三復而聯綴成篇顧寧人嘗倩其寫音學五書様本鋟木時淮上有築隄之役

 一首 呉譜 是年奏於淮陽界築翟家壩至十八年七月藏功山陽寶應高郵江都四州縣河西諸湖涸出者

 招民佃之 詩中有文字六朝餘句自注得所寄瘞鶴銘辨雙雁一首夏日二首秋風行

 一首靜樂一首太原寄王高士錫闡一首吳譜 錫闡字寅旭號餘不亦號曉

 菴又號天同一生吳江人與張考夫講濓洛之學尤精厤象創新法候日月食較密於前人著有大統厤西厤啓蒙丁未

 厤稿推步交朔測日小記三辰晷志圜解曉庵新法厤說厤策左右旋問答諸書梅文鼎最所服膺稱其學在薛鳳祚上

 蘇州府志稱爲人孤介寡合不用時世一錢盂縣彥案漢地理志秦置盂縣屬太原郡 左傳杜注太原盂縣

 北有藏山云是程嬰公孫杵臼藏趙孤處一首吳譜 案藏山在盂縣北

 五十里其旁有聖水宋神宗元豐四年五月吳處厚以帝闕嗣請立程嬰公孫杵臼廟優加封爵從之詔立廟于絳州封

 程嬰爲成信侯封公孫杵臼爲忠智侯

十一年壬子六十歲玄黓困敦

 春由山右至京主甥徐公肅先生從兄萍庵彥案淞南志顧孝宏字弘之號

 萍庵以選貢授溫之泰順訓導著有萍庵集子淸晏前明武進士寶山衞守備殉節熊國朝武進士甥徐孚若

 來省 呉譜 徐履忱字孚若號匏叟太僕卿應聘曾孫司寇乾學從兄亦先生甥也嗜學工詩詞著有耕讀草

 堂詩十五卷國變時依先生於語濓涇寓廬夏五月至濟南 秋八月入都仍主

 公肅聞從子達夫鄕薦捷音 冬十月往德州由河南至山

 西與閻百詩若璩相遇於太原 徐譜 案尙書古文疏證有壬子冬客太原與

 顧寧人論朱謀㙔水經注箋事 張譜 案潛研堂集閻先生傳康熙元年始游京師旋改歸太原故籍爲諸生祭酒顧

 先生炎武以所譔日知錄相質卽爲改訂數條顧虛心從之補注 又案閻先生與劉超宗書言先生之書精且博與戴

 唐器書讀顧氏音學五書心花怒生背汗浹出又言此地縉紳有如馬宛斯其人者文學中有傅靑主顧寧人其人者使

 後生小子感奮興起紹明古學直追金華嘉定諸先生之遺風其服膺先生至矣補注度歲於忻州之

 靜樂 和衷敏德來執贄 呉譜云 原譜載此二人未詳出處寓書潘次耕

 議撫吳江族子衍生爲子 車譜云 此書文集餘集俱不載

 ︹文集︺與李武曾書書云弟夏五出都仲秋復入年來蹤跡大抵在此將讀退谷先生之藏書好音

 見惠亦復易達頃者日知錄已刻成様本特寄上一部天末萬山中冀覽此如覿面也率爾不宣車持議云此書據先生

 手書墨蹟補入 彥案朱竹垞李徵士行狀良年初名法遠又名兆潢後更今名字武曾先世自江陰遷居長水梅會里

 兄繩遠弟符咸奮志于學江鄕言詩者目爲三李君九齡能時文十齡能賦詩予與君定交晝輒劇談夜則樸被共寢相

 與論詩文流別期予共作古文沿流溯源論次之予游京師君亦至都下朝士爭欲識我兩人每召客輒詢有朱李否歳

 戊午被薦入都己未召試體仁閣下賦詩皆極瑰麗閣臣以八十卷進顧君不與焉歸築秋錦山房予罷官與君往還無

 異少壯時君所著有秋錦山房集歸安徐鳳輝曰秋錦文淸婉悠揚王之拉雜侯之叫囂不繞其筆端惜乎存稿之少也

 ︹詩集︺讀李處士中孚襄城紀事有贈一首自序云處士之父可從崇禎十

 五年以壯士隸督師江公喬年麾下以五千人勦賊賊至襄城死之處士年十六與其母彭氏倂日而食力學有聞越二

 十九年始得至襄城爲汪公及其父設祭招魂以歸余與處士交爲之作詩 呉譜 李中孚父信吾死流㓂之難母子

 相依雖貧不受人饋遺母卒三年後徒步之襄城求父骨不得知縣張允中聞之爲立信吾祠且造冢于古戰場以慰其

 心乃取其冢土歸吿于母墓更持服如初喪累薦不就聖祖西巡欲見之陜督傳旨容驚泣以廢疾辭特賜關中大儒四

 字寵寄楊高士瑀一首彥案徐徤庵楊雪臣七十壽序毘陵楊雪臣先生大中丞之子少日好立

 奇節旣而韜光滅影厚自刻厲率諸子鍵戶讀書飯蔬啜茗蕭然自得益究心於洛閩之學研窮性命之旨與惲遜庵講

 學南田及東林書院如是者餘三十年其所著皆發揮聖賢之精義闡繹經傳之奥旨諸子裒爲飛樓集百二十卷

 祭器行一首自注歳重光大淵獻臨淄發地得古祭器數十事監司攫而有之 呉譜云 重光大淵獻康

 熙辛亥年事也題李先生榘亭一首自序德州東二十五里榘亭故鄕舉思伯李君誠明讀書處天

 啟中權閹柄國聞君通陰陽象緯之學遣使徵之辭疾不就潔志以終其子源修是亭以表遺躅余爲之詩 呉譜 案

 吳縣惠太史周惕李君墓表君諱源字江餘一字星來德州人祖大華舉于鄕官武強令生二子長曰誠明萬歷甲午舉

 人次曰誠明郡諸生君誠明子也誠明無子以君爲之子舉順治丙戌進士授河津令有能稱罷歸爲人和易恬退好讀

 書至老不倦于古今河渠漕屯兵農諸事討論尤精云云濟南府志稱源歸里後築退庵因以自號植花竹購圖書崑

 山顧處士炎武聞源談易歎曰今之管輅也瓠一首土門旅宿一首自注在獲鹿縣西南十里

  呉譜 土門卽史所稱井陘口井陘舊關地狹山卓今關則絕壁造天石色如鐵鳥道百折始及關門廣武君所云井

 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卽此 杜佑通典曰井陘口在鎭州鹿泉縣今謂之土門 宋自續通典鹿泉縣隋至

 德初改名獲鹿井陘縣注燕趙謂山脊曰陘陘山四方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

十二年癸丑六十一歲昭陽赤奮若

 春正月由山西之山東二月抵都主公肅次甥彥和殿試及

 第第三人 夏四月往德州訂州志王漁洋居易錄云山東通志修于癸丑當事旣

 視爲具文秉筆者又鹵莽滅裂不諳掌故如人物一門竟將曹縣李襄敏秉單縣秦襄毅紘沂州王恭簡景三鉅公姓名

 事實削去不存一字其餘可槪見矣時方伯施泰瞻天裔主其事聘吳郡顧炎武亭林在局而不一是正可惜也 呉映

 奎案先生是年僅訂德州志未嘗預修通志故集中未嘗一語及之意當時雖延先生先生固未嘗與也返章邱

 桑家莊 秋八月遊濟南寓通志局張譜 先生與顔修來手札云弟今年寓跡半

 在歷下半在章邱而修志之局郡邑之書頗備弟得以自成其山東肇域記至貴省之志山川古蹟稍爲刪改其餘槪未

 經目雖抱素餐之譏幸無芸人之病然以視令叔先生則眞魯之兩生不敢望後塵矣汶陽歸我治之四年始得皆爲良

 田今將覓主售之然後束書西行爲入山讀書之計所刻座右銘一通並音學五書面葉呈教近日又成日知錄八卷韋

 布之士僅能立言惟達而在上者推廣其教於世道人心不無小補也𥙷注冬十月自章邱至德

 州哭程工部先貞又聞從叔國馨蘭服及歸元恭訃設祭

 于桑家莊 入都聞滇南報 呉譜 是歳朝議撤三藩兵衞七月平西王吳三桂與平

 南王尙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先後疏請撤潘得旨嘉槳命會議官兵家口如何安插八月遣禮部左侍郞折爾肯傅達禮

 往雲南戶部尙書梁淸標往廣東吏部侍郞陳一炳往福建經理各撤藩兵起行事宜十一月雲南巡撫朱國治督趣啓

 行甚急三桂怒舉兵殺國治遂以所部反折爾肯傅達禮被留至明年正月三桂稱帝於衡州建宮殿改元昭武鑄錢曰

 利用四月遣還折爾肯二人三桂子額駙應熊及應熊子世霖先以三桂反下獄至是伏誅十七年八月三桂兵屢敗以

 憂憤驟死于長沙逆黨奉其孫世璠僭號洪化奔還雲南二十年十一月王師圍雲南世璠自殺戮其屍傳首京師雲南

 在京度歳

 ︹文集︺寄潘次耕書令族子衍生北上車譜 此書今集中幷餘集俱不載 邦

 彥案文集爲次耕序行而衍生又次耕薦引千墩顧氏必有違言故削去兩書且千墩顧氏世家大族洪善洪愼屢次北

 訪先生情誼款洽先生之以衍生爲嗣其理莫解宜車先生之致疑於後也答李武曾書書云黔中數千

 里所刻之書幷十行之牘乃不久而達又得手報至方山所而寄我於樓煩雁門之間若頻陽至近天生至密而遠客三

 楚此時猶未見弟之成書也人事之不齊有如此者可爲喟然一歎此書中有二條舛誤未得高明駁正輒乃自行檢舉

 容改後再呈且續錄又得六卷未必來者之不勝於今日也交城縣刻弟所正之七經誤字附上一紙比客維揚頗能攝

 疾遠承注問並謝 李武曾寄顧寧人書云客春黔陽一緘奉候想入記室自後驅車關塞不覺踰年朔氣愁人每憶江

 鄕景物恨不能奮飛與先生其話鶯黄柳碧閒也邇來道體何似肺病想不復作甚念之弟新正入都爲諸公所留遂下

 司動之榻屈指䢴江繫纜又在來春爲耿耿耳所攜台札一一致到阮亭匆匆屬筆前貽錫鬯物面致久矣君館於東撫

 君甚善也好風南來時賜遠音以慰翹切 車持謙案 李武曾秋錦山房集序辛亥春從曹澹餘侍郞入黔中朱竹垞

 江湖載酒集亦有寄武曾在貴竹金縷曲詞中有上巳浮杯匆匆別句則武曾之在貴州似是辛亥三月茲寄先生書首

 云客春黔陽一札以時考之所謂客春當指到黔之次年壬子而此書之發蓋在癸丑歳若所謂是先一年辛亥之春其

 時方由京赴黔尙在道中未必卽寄書也謙得兩先生手翰故於今年補錄先生答武曾書而以李來書附之第以是年

 朱李兩家蹤跡就竹垞年譜證之與李書中所云多所不符而原譜於先生今年亦未有揚州養疴之事其中不知如何

 舛迕未敢臆斷惟以名賢墨蹟確鑿可據未忍棄捐存之以俟續考焉從叔父穆庵府君行狀

 

 ︹詩集︺燕中贈錢編修秉鐙一首 呉譜 秉鐙字幼光桐城人後更名澄之字飲

 光朱檢討彜尊稱幼光禁網潛蹤麻蹊閒道蓋窮而未達者 又案飲光弘光時客嘉善錢吏部仲馭家馬阮方興大獄

 屬宗生朱統𨰥以擁戴疏藩謀危社稷一疏逮捕諸淸流飲光名亦在捕中時方居嘉定縣幕令聞報欲獻之以爲功姜

 行人垓以計脫之乃變姓名逸去南都失守飲光走粤東妻子盡死於震澤乃爲僧裝釋名西頑七年後始返故里編修

 乃唐王遙授者所著有田閒易學田閒詩學莊屈合詁藏山閣詩文集 錢秉鐙懷寧人詩云億別梅岡舊酒壚憐君行

 腳一身孤白門相憶癯禪外尙有南陔老病夫 徐遯庵案張譜飲光撰明末野史徐譜飲光乃桂王閒關從龍之彥

 先妣忌日一首徐遯庵注貞孝之卒以乙酉七月晦先生是年六十一去貞孝之歿二十八年矣

 章邱回至德州則程工部逝已三日矣一首自注張文學弨自燕中來視含

 有歎二首彥案徐遯庵注此詩似爲李武曾作哭歸高士四首

十三年甲寅六十二歲閼逢攝提格

 春正月出京由易州之山西 夏四月至德州回濟南度歲

 於章邱之桑家莊

︹文集︺

 ︹詩集︺廣昌道中二首徐遯庵案方輿紀要廣昌縣古飛狐口也宋置飛狐軍遼復爲飛狐縣今

 縣治相傳卽古飛狐道寄問傅處士士堂山中一首繹史摭遺𫝊山傳居土穴以養母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一首 車譜 案庭字季子汾陽人靑主弟子 徐遯庵案戴東

  原汾州志庭父名遇春崇禎戊辰進士由聊城知縣擢戶部主事庭自李自成之亂遂與弟同並隠居講學庭於易詩春

  秋論語大學孟子皆有論著 播道根注胡庭字季子汾陽人傅靑主門人靑主書胡季子詩藁後詩云風流胡季子花

  筆起河西豔選徐陵勝奇添李賀悽大巫爲氣盡老腐但頭低公子爭裘馬文章自駃騠詠史二首上首秦始

  皇下首商王受楚靈王寓言也路光祿書來叙江東同好諸友一時徂謝感

  歎成篇一首過矩亭拜李先生墓下一首吳譜 詩中同時程中丞一疏亦驚

  衆玉璽安足陳亟進名臣用句下注中丞名紹德州左衞人廵撫河南時漳河旁得玉璽上疏言秦璽不足珍國家以賢

  爲寶薦黨籍諸臣十餘人不納遂謝病歸潘生次耕南歸寄示一首子房一首刈

  禾長白山一首 呉譜 長白山在章邱長山二縣之交刈禾處卽桑家莊之彥業也歲暮二

  首

 十四年乙卯六十三歲旃蒙單閼

  春先生從子洪善至章邱省問張譜 壬午年先生三十歳兄遐篆卒弟子叟生子洪善

  嗣遐篆後赴濟陽訪張稷若往德州送程工部葬 秋八月自山

  左歷河南抵山右寓太原祁縣戴楓仲家呉譜 楓仲名廷栻祁縣人家多藏

  書及法書名畫著有半可集與傅靑主王阮亭友善漁洋有戴氏鼎多父敦二詩皆爲楓仲作也 車譜 謙案竹南漫

  錄楓仲博學好古所居丹楓閣上圖書鼎彜羅列左右人方之倪迂淸閟冬十月六日張帝臣

  兩譜俱云無考及張又南過訪 呉譜 又南名雲翼西安咸寧人靖逆侯贈少師兼太子太師賜諡

  襄莊甘肅提督勇長子以父廕官大理寺鄉是年春平涼王輔臣反三月輔臣函大將軍符劄招勇勇斬其使命其子雲

  翼赴京首奏勇得進侯爵閏五月大破賊于鞏昌收復寧州等衞之陷賊者亂遂平 吳映奎案勇字非熊以偏禆受知

  英親王隸陜督孟喬芳麾下屢立戰功平湖南暨滇黔諸省生平喜與賢士大夫延接若盩厔李中孚華陰王山史富平

  李子德咸與之爲忘分交納妾于靜樂辛亥年先生在太原傅靑主診先生脈云尙可得子至是納妾

  ︹文集︺與李中孚書吳譜 案李徴君年譜乙卯冬顧寕人書來寧人自癸卯盩厔別後雖足

  迹遍天下而音間時寄至是聞徵君流寓富平寄書略云先生龍德而隱確乎不拔眞吾道所倚爲長城同人所望爲山

 斗者也今講學之士其篤信而深造者惟先生異日九疇之訪丹書之授必有可以贊後王而垂來學者側聞卜築平陽

 管幼安復見于茲弟將策蹇渭上一敘渴悰也●彥案此文文集餘集俱不載必是止狷先生從李徵君年譜錄入者

 ︹詩集︺兄子洪善北來言及近年吳中有開淞江之役書此

 示之一首 吳譜 案康熙十年二月江蘇巡撫馬祐奏濬劉家河五千一百八十丈十二月委蘇松常道

 參議韓佐周及蘇松二府同知通判師佐王永熙周祚昌等董濬呉淞江一萬四百九十一丈各於海口置閘其經費則

 奏准留蘇淞常三府漕折銀九萬兩浙省杭嘉湖三府漕折銀五萬兩充費同藩司慕天顔檄行所屬督理是年九月崑

 山知縣董正位申詳開濬瓦浦三十六里是月興工至十二年五月訖工邑諸生朱靑以歳旱請於巡撫浚注浦自刁家

 橋東出吳淞江民賴以利改注浦曰朱浦 詩中有那聞父老復愁兵秦關楚塞方酣戰句案甲寅正月吳三桂旣反四

 方起兵從逆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尙之孝廣西將軍孫延齡陜西提督王輔臣潮州總兵劉進忠四川提督鄭蛟麟

 雲南總兵馬寶四川總兵譚洪襄陽總兵楊來嘉等俱蠢動是月耿精忠將黎化中與逆藩呉三桂之衆合兵犯連州官

 軍擊敗之將軍阿密達等帥師討叛將王輔臣於蘭州興安兵變殺平涼王懷忠二月廣元朝天諸關巳克復者復爲三

 桂所踞朝命貝勒董額等速定平涼秦州分兵以通棧道賊陷蘭州巡撫花善奔涼州西寧總兵王進寶大破王輔臣之

 衆於新城進圍蘭州復涇州及龍泉縣貝勒董額敗王輔臣之衆於隴州三月叛將楊來嘉犯南漳總兵劉成龍敗之王

 輔臣陷定邊城花馬池定邊衞相繼陷賊四月王進寶敗輔臣之衆於蘭州復萬年安仁等縣是月平涼賊衆合援秦州

 官兵迎擊敗之王進寶復臨洮府孫思克復靖遠衞五月陜西官兵復寧州遊擊李師膺叛殺韓城令犯郃陽官軍擊走

 之叛將楊來嘉洪福陷穀城閏五月三桂將犯荆州朝命順承郡王馳援荆州七月楊來嘉復犯南漳都統宜理布等大

 敗之八月諸軍會攻王輔臣於平涼復敗之貝子傅喇塔敗耿精忠之衆於半山嶺復黄巖九月江西官兵復靖安縣十

 月陜西官兵爲王輔臣所敗副將秦必圖死之十二月貝勒察尼敗三桂之衆於興山縣叛賊馬雄等攻陷高雷廉潮諸

 州縣是月寕夏兵變提督殉之王進寶等敗王輔臣於西河是歳以吳耿二逆之故天下騷然所在多蠢動云●彥案此

 年戰事似先生手注詩下而衍生載入年譜者彥年二十二時曾手鈔衍生元譜似無此事然此事注入詩下爲當注入

 年譜核之例則附贅矣閏五月十日二首徐遯庵案元譜先生是時赴濟南訪張稷若故云澶漫客

 山東吳譜結句更憶王符老飄零恨不同自注王徵君潢昔日同詣孝陵行香今年七十矣過張貢士爾

 岐一首送程工部葬一首路舍人客居太湖東山三十年寄

 此代柬一首孫徵君以孟冬葬於夏峯時僑寓太原徐遯庵案先生

 是時寓太原祁縣主戴楓仲廷栻楓仲爲築室南山先生因置書堂不獲執紼吳中有傳示同

 社姓名者徐遯庵案朱錫鬯靜志居詩話云復社諸君多以文章經濟自負韻語不甚專心若桐城之方密之

 錢幼光周晨父華亭之陳臥子呉江之吳日生長洲之陳玉立崑山之顧寕人皆媕羣雅而繼國風者焉感觸之

 意遂見乎辭一首 吳譜 徵君事見前案詩中有云會葬近千人來觀馬鬣封知徵君當日所感

 孚者矣 徐遯庵案徵君年譜門人與含殮者五十餘人子孫曾元服斬衰齊衰者三十餘人官師紳士下至負販耕傭

 跛瞽殘疾之人無論識與不識皆匍匐奔弔哀聲震地十月十六日葬先生於夏峯東原門人湯斌爲文誌其墓遯庵又

 案先生卒年九十二康熙十四年四月十一日也

十五年丙辰六十四歲柔兆執徐

 春正月自山西之山東二月入都主原一甥邸寓三月往山

 東從子洪善成進士 夏五月入都二十八日先生誕辰原

 一置酒稱祝 秋至薊州仍入都 冬十一月二十四日先

 生第五妹徐太夫人吳譜 原一彥和公肅母也訃到二十七日成服越

 二日祭奠 命撫子衍生北上幷寓書湖州沈度汪車譜度汪名

 涵一字心齋歸安人康熙丙辰二甲第二名進士官至閣學一統志稱其提督福建學政時試士公明雖親貴請託弗許

 所拔皆名宿以朱子分年讀書之法課士士習爲之丕變秩滿去閩人創淸苕書院祀之 邦彥案讀書分年日程元程

 畏齋先生端禮所著也朱子貢舉私議有分年經史試士法一統志所引當卽是分年日程非貢舉私議所云也

 允斌昆弟欲附其家眷舟至京 車譜 原書不載文集餘集亦不見從子洪

 愼得子於崑命名曰世樞字之曰榮緒後更名宏佐字復呂

 淞南志宏佐年十三補松江府庠生長洲何焯跋其文勉以繩武年未二十病瘵卒 張譜 徐健庵立孫議舅氏亭林

 先生立從子洪愼之子世樞爲孫或者曰無子而立孫非昭穆之序是使世樞有祖而無襧也先生卽有子而殤殤不立

 後盍擇諸族兄弟之子以爲嗣乎予應之曰不然自夫子之吿子游已謂三代以後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爲人

 之同情是則兄弟之子必親於從兄弟之子從兄弟之子必親於族兄弟之子也明矣古人之立宗也自非大宗五世親

 盡則族屬絕苟謂兄弟之子無當立者舍兄弟之孫弗立而立疏遠族屬之子爲嗣其於祖若考之意果無憾乎有國者

 之繼世與士大夫之承家其理則一而已矣吾外家顧氏侍郎公有二子贊善公爲大宗夢庵公繼禰之宗也夢庵公有

 子未昬而天貞孝王孺人服喪衰以歸於顧又十二年先生生先生方在襁褓夢庵撫而立之爲貞孝後先生實吾賓瑤

 公之子於賓瑶公之子孫爲至親賓瑤公諸孫洪善冢適也洪泰孤子不得爲人後吾仲舅子嚴失明年老唯洪愼一子

 非支子不得爲人後洪愼生三子矣立世樞爲先生後不亦可乎晉書荀顗傳無子以從孫徽嗣中興初以顗兄元孫序

 爲顗後封臨淮公荀氏潁川名族子孫甚繁豈無昭穆之倫可立爲子者而獨以從孫嗣其必不舍親屬而他立也禮之

 權而不失於經者也何琦之從父以孫紹族祖琦以爲宗緒不絕若昆弟以孫若曾孫後之理宜然也禮緣事而興不必

 拘常以爲礙也故雷次宗釋儀禮爲人後者之文以爲不言所後之父者或後祖父或後高曾凡諸所後皆備於其中庾

 純云爲人後者三年或爲子或爲孫若荀太尉養兄孫以爲孫是小記所謂爲祖後者也祖所養孫猶子而孫奉祖猶父

 無改父祖之差同三年也何琦𢈔純古所稱知禮之君子其言鑿鑿如此惟𢈔蔚之謂間代取嗣古未之聞然試以各親

 其親之常情準之則必喟然發寤以爲不悖於先王之道矣故昭穆相續其常也如親屬無當立者不得已而立從孫爲

 孫如父子之誼仍不減其昭穆之倫毋亦勢之不得不然而聖人之所許與予故詳諭之以吿吾母黨云甥徐乾學謹議

 補注 車譜 案先生與李霖瞻書猶子衍生稍知禮法不好嬉𭟼竟立以爲子而崑山從弟子嚴連得二孫又令荆妻

 抱其一以爲殤兒之後云云所抱者卽洪愼之子宏佐本先生立爲殤子詒穀之後先生之治命也而衍生之立以爲子

 亦先生初意且相隨五六年並爲之授室以至於視含飯恩禮亦非泛常可比乃先生殁後衍生遂不傳而稽其家譜立

 爲先生後者別名洪瑞譜又不詳洪瑞之所出豈先生旣歿家人乃斥退衍生復爲立洪瑞耶抑洪瑞卽衍生之改名耶

 均不可考矣 張譜 穆案洪瑞蓋衍生譜名歷代宅京記後有衍生跋云先府君著書俱有自序茲編吿成最晩甫脫

 稿先君捐館徐相國遣人取去自念雲泥勢阻無能往索至相國歸田後始獲檢還不肖衍生泣血誌案立齋致仕距先

 生歿已九年又元和顧廣圻家藏先生著書目錄衍生手蹟也跋云歲丙子不肖衍生於舊麓中檢得此本讀之泫然因

 追想當年多所不符丁亥冬於宛陵旅舎出而錄之云云丁亥距先生之殁二十六年衍生年亦四十有三抱業稱孤曾

 無異說豈有家人斥退之理得此二證車君之疑可渙然釋矣補注●光緒三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後學錢邦彥校讀至

 衍生事疑甚卽日渡淞至千墩顧第晤顧子淵茂才頭子玉上舍請顧氏宗譜考之亭林但稱絳不稱炎武下行即系以

 洪瑞側注愛繼二字沒去詒榖之名再下行卽系以宏佐是洪瑞卽爲衍生而宏佐嗣洪瑞非嗣詒穀矣世系表洪瑞格

 中注字茂應娶王氏應字旣犯本生祖之諱而王氏亦與年譜所載靳氏不符此後裔修譜之草草而亦不可爲據矣又

 考潘確潛補輯淞南顧氏世系有詒榖而無洪瑞當時顧竹樓先生方刻歷代宅京記確潛先生任校勘之役補輯顧氏

 世系必與竹樓先生細加參訂非漫勒成書也想此時衍生之後巳無可考矣

  徐健庵氏立孫謙載張石洲氏所輯先生年譜石洲謂洪瑞蓋衍生譜名與餞俊甫前輩所考顧氏宗譜相脗合而

  潘確潛氏𥙷輯淞南顧氏世系則有詒糓而無洪瑞謂必與顧竹樓先生細加參訂非漫勒成書其說亦是然觀健

  庵立孫之議旣不言爲詒穀後亦不言爲衍生後當時必徇親族公意而爲此議衍生爲呉江遠族之子名存而實

  廢讀先生與李霖瞻一書撫衍生爲子立宏佐爲詒榖嗣皆先生所許顧氏後裔後日輯修宗譜二人並存之可也

   恥庵附識

 在京邸度歲

 ︹文集︺與黃太沖宗羲書書云辛丑之歳一至武林便思東渡娥江謁先生之杖履而逡巡未

 果及至北方十有五載流覽山川周行邊塞麄得古人之陳迹而離羣索居幾同傖父年逾六十迄無所成如何如何炎

 武自中年以前不過從諸文士之後注蟲魚吟風月而已積以歳月窮深古今然後知後海先河爲山覆簣而於聖賢六

 經之指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漸有所窺恨未得就正有道頃過薊門見貴門人陳萬二君具諗起居無恙因出

 大箸待訪錄瀆之再三於是知天下之未嘗無人百王之敝可以復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還也天下之事有其識者未

 必遭其時而當其時者或無其識古之君子所以著書待後有王者起得而師之然而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聖人復

 起不易吾言可預信於今日也炎武以管見爲日知錄一書𥨸自幸其中所論同於先生者十之六七但鄙著恆自改竄

 未刻其已刻者八卷及錢糧諭二篇乃數年前筆也先附呈大教儻辱收諸同志之末賜以抨彈不厭往復以開末學之

 愚以貽後人以幸萬世曷任禱切 車持謙云此書不載集中元譜亦未載其事茲從黄太沖所著思舊錄中𥙷入太沖

 號黎洲忠端公長子崇禎卽位時年十九草疏入京訟冤袖鐵椎椎許顯純拔崔應元之鬚歸祭父遊劉蕺山之門蕺山

 死節後隨孫嘉績熊汝霖諸軍於江上事魯監國授官職方改監察御史擢左副都御史從亡有年歸奉母以老康𤋮間

 薦舉博學鴻詞以病吿薦修明史竝力辭學本六經旁羅百氏尤精天文之學學者稱黎洲先生云初刻日知

 錄自序見文集卷二 日知錄目錄之前自序云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輙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

 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以正後之君子與吳江戴耘野書

 見文集卷六 邦彥案蘇州府志呉江戴笠字耘野初名鼎立字則之孤貧力學爲諸生文行炳著乙酉後入秀峯山爲

 僧久之返初服居同里之朱家港士屋二間旁穿上漏炊烟時絕孜孜著述老而不倦海內服其精博著有宼事編年門

 人潘耒爲序

 ︹詩集︺漢三君詩三首高祖光武昭烈楚僧元瑛談湖南三十年來

 事作四絕句四首徐遯庵云元瑛待考湖南三十年事見詩集卷三浯溪碑詩熊湘零桂注卷四懐人

 詩衡山注卷五傳聞詩湘東注吳譜第二首撫琴無語憶陶潛自注先兄同年長沙陶君汝鼎第三首督師公子竟頭陀

 自注武陵楊公子山松賦得簷下雀一首吳譜 詩中有雖依簷下宿無異深林裏蓋先生寓徐氏

 寓邸時也薊州送李子德歸關中一首李生符自南中歸檇李三

 年矣追維壯遊兼示舊作一首邦彥案汪堯峯李母顧孺人墓志李氏諸子次第嶷然成

 立伯曰繩遠字斯年仲曰良年字武曾叔曰符字分虎率皆氣識雄邁議諭卓犖 朱竹垞曝書亭集卷一檇李賦序嘉

 興古之檇李也府治西南二十里舊有檇李城

十六年丁巳六十五歲彊圉大荒落

 春正月二日送別原一彥和公肅諸甥於天甯寺二月至昌

 平謁十三陵 夏四月出都十三日至德州見撫子衍生及

 衍生師李旣足雲霑於張簡可家原譜 先三日衍生及師李旣足附沈度汪家眷舟

 至德州將入都先生預留書張簡可家止之至是相見行父子禮五月七日移寓曲周之增福廟主僧名晏如時當塗令

 賀宣三應旌亦寓廟中先生延旣足暫留課子卽去之山西 邦彥案徐遯庵據同志贈言毛今鳯贈茂引世兄詩注茂

 引衍生字則顧氏宗譜之作茂應者誤矣旋過訪李霖瞻浹李星來源吳譜 霖瞻號陶庵

 德州人順治丙戌進士延慶知州芮城知縣 潘次耕陶庵詩序先生雅慕靖節爲人築一室曰陶庵日哦其中 王漁

 洋陶庵詩選述其古詩原本於陶而雜采諸家之美此其能自名一家而可傳於世無疑也是月二十一

 日自德州至鄭家口二十四日抵曲周主路安卿澤濃家祀

 先於寓五月七日移寓曲周之增福廟延旣足暫留督課衍

 生先生卽去山西道經汾州之介休霍州之靈石過介子推

 祠 九月入陜主王山史至富平訪李中孚於富平東南軍

 砦之北遂寓居其地 呉譜 李徵君年譜寧人自山右來訪密邇徵君時至臥室盤桓語必達

 旦案徵君年譜系此條於丙辰冬考衍生原譜丙辰未嘗入秦其至富平實係丁巳冬當時衍生已隨侍往來應無誤記

 李譜或偶訛耳十一月遊太華重訪山史於華陰復至山西度歲於

 太原之祁縣 是歲從子洪愼舉次子先生名之曰世棠

  案淞南志世棠以諸生入太學喜蒐羅先世手澤以長子炯詩爲宏佐後構遺淸堂藏從祖炎武遺書俾世守焉

  思召卽寄書從弟子嚴欲立世樞爲殤子詒穀後並屬達夫

  致詞車云寄子嚴書今集中不載

  ︹文集︺答曾庭聞書 呉譜 庭聞名畹初名傳燈江西寧都舉人著有金石堂集弟名傳燦字

  靑藜皆雄駿自命負文武大略書見文集卷三華陰王氏宗祠記見文集卷五謁欑宮文

  見文集卷五謁欑宮文二

  ︹詩集︺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一首徐遯庵案張穆譜六謁天壽山及懷宗欑宮是

  行也與王山史偕 呉譜 詩中華陰有王生伏哭神牀下句自注宏撰當時與山史同奠欑宮故云贈獻陵

  仁宗陵也司香貫太監宗一首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時有聲自寶

  城出至祾恩殿食頃止人皆異之一首彥案先生昌平山水記長陸在天壽山中

  峯之下門三道榜曰祾恩門其上享殿曰祾恩殿寶城周圍二里獻陵在天壽山西峯之下距長陵西少北一里制並如

  長陵而高廣殺之寶城小冢半塡榜曰獻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過郭林宗墓一首介休

  一首靈石縣東北三十五里神林晉介之推祠一首霍北道

  中懐關西諸君一首 方輿紀要春秋時霍國金屬平陽府貞佑三年置霍州元明因之太嶽鎭

  其東汾水經其西山川扼要爭衡太原間者未有不以州爲孔道者也 徐遯庵云關西諸君謂李子德李中孚王山史

  楊伯常也河上作一首 方輿紀要平陽府河津縣黄河縣西十里自吉州流入經龍門山下有禹門渡

  道出韓城又南經縣西曰黄河渡 吳譜 詩中有去年方鬭爭掘濠守朝那車騎如星流衣裝兼橐駝狼弧動箭鏃參

  伐揚旂麾嗟此河上軍來往何時罷等句案朝那在今甘肅平涼府丙辰年叛將王輔臣方踞陜西之龍駒砦斷商雒南

  路知縣盧瑛死之旋復引川宼犯通渭是年六月輔臣爲大將軍圖海所敗朝命招撫乃率衆降特赦其罪假靖宼將軍

  立功贖罪而賊黨呉之茂宼甘肅之秦州十二月朝命建威將軍呉丹略地華商都統佟舒渾敗賊於峻嶺川復山陽縣

  時干戈未已故云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一首徐遯庵云王宏撰山志丁巳秋九月

  三日亭林入關主予家將同作買山之計頻陽郭九芝明府聞之以書來曰聞寕人先生已抵山居寧人命世宿儒道駕

  儼然非無所期而至止關學不振已久斯其爲大興之日耶余復之曰弟年近五十始歸正學今幸寧人先生不棄正欲

 䇿厲駑鈍收效桑楡過李子德四首 徐譜 李子德來迎因過所居月明山下登堂拜母皁㡌

 一首魏志管寕傳寧常著皁帽布襦袴裙隨時單服 彥案先生蓋自比管幼安云采芝一首古今樂錄

 四皓隱於商山采芝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焉歸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

 肆志 徐遯庵案陜西商州高車山卽商雒山相傳高后使張良高車駟馬以迎四皓處 彥案先生以四皓自比

 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舎課子衍生一首

十七年戊午六十六歲著雍敦牂

 春由太原入關中至富平富平令郭九芝元譜 名傳芳大同人郊迎

 二十里外閏三月遣李子德家人至曲周接衍生及李旣足

 於增福廟期會於富平之軍砦李中孚家 夏四月朔郭九

 芝邀同至縣寓南庵移寓朱公子長源樹滋家吳譜 案先生關中雜詩

 次章自注云時寓朱文學樹滋齋中藏書甚富 車譜長源故宜府巡撫都御史之馮之子長齋繡佛以終其身

 旣足次第故友遺詩時朝議以纂修明史特開博學鴻詞科

 徵舉海內名儒官爲資送以是冬齊集都門候試先生同邑

 葉訒庵方藹閣學 車譜 方藹字子吉號訒庵崑山人順治己亥探花官至禮部侍郎加尙書銜

 諡文敏著有讀書齋偶存錄及長洲韓慕廬菼侍講車譜 菼字元少號慕廬長洲人康𤋮癸

 丑會狀官至禮部尙書諡文懿著有有懷堂文集欲以先生薦知志不可屈遂止於

 是先生以薦局方殷絕跡不至都門 冬張又南廷尉雲翼

 承父命聘往蘭州堅辭之吳譜 時張靖逆方任提督駐蘭州潼關道何狷庵

 吳譜 曹倦圃溶尺牘作胡狷庵名戴仁來訪兼聘未往過同州府之華陰達華

 州止吏目王二華爾謙署吳譜 爾謙常熟人

 ︹文集︺答潘次耕書 與 李湘北書卷三吳譜 湘北名天馥江南合肥籍河

 南永城人順治戊戌進士官至武英殿大學士諡文定著有容齋集 與 李星來書卷三 彥案惠周惕

  李君墓表君諱源字江餘一字星來德州人順治丙戌進士官河津令 答 李紫瀾書 與

  友人辭往敎書卷六 呉譜 是書似非爲迎往蘭州而作以俱辭聘故𩔖繫於此 答 李子

  德書卷四第二首 與 友人書卷四 此書與友人書之第二十四

  ︹詩集︺春雨一首 吳譜 中有句朝來閱徵書處士多章顯又云幸得此申屠超然竟獨免又云

  未敢慕巢由徒誇一身善窮經待後王到死終黽勉吳止狷云蓋一以自幸一以自信云 寄 同時二三

  處士被薦者一首 吳譜 項聯云金蘭情不二猿鶴意相親亦名行其是之意井中心

  史歌一首自序云崇禎十一年冬蘇州府城中承天寺以久旱浚井得一函其外曰大宋鐵函經錮之再重中

  有書一卷名曰心史稱大宋孤臣鄭思肖百拜封思肖號所南宋之遺民有聞於志乘者其藏書之日爲德祐九年宋已

  亡矣而猶日夜望陳丞相張少保統海外之兵以復大宋三百年之士宇而驅胡元於漠北至於痛哭流涕而禱之天地

  ⿱眀皿之大神謂氣化轉移必有一日於是郡中之人見者無不稽首驚詫而巡撫都院張公國維刻之以傳又爲所南立祠

  堂藏其函祠中未幾而遭國難一如德祐末年之事嗚呼悲矣其書傳至北方者少而變故之後又多諱而不出不見此

 書者三十餘年而今復覩之富平朱氏昔此書初出太倉守錢君肅樂賦詩二章崑山歸生莊和之八章及浙東之陷張

 君走歸東陽赴池中死錢君遯之海外卒於瑯琦山歸生更名祚明爲人尤慷慨激烈亦終窮餓以殁獨余不才浮沈於

 世悲年運之日往值禁網之逾密而見賢思齊獨立不懼故作此歌以𤼵揮其事云爾 邦彥案徐遯庵本詩注引朱不

 遠廣宋遺民錄云鄭思肖福之連江人初名某以太學上舍應博學鴻詞科寓吳之條坊巷德祐北狩憤恨若不欲生遂

 改今名字憶翁號所南作臣子盟檄兩篇目之曰久久書遂與所作咸湻集一卷大義集一卷中興集二卷及雜文詩總

 爲心史入之鐵函投承天寺井中崇禎戊寅十一月八日狼山中房僧達始因旱浚井啓而得之計先生藏年至是三百

 五十六春秋矣不濡不滅完好如新夏日一首元譜 時秦隴苦旱梓潼篇贈李中孚一

 首自注云後漢書獨行傳李業字巨游廣漢梓潼人也元始中舉明經除爲郎去官杜門不應州郡之命王莽以業爲

 酒士病不之官遂隱藏山谷絕匿名跡終莽之世及公孫述僭號聞業賢徴之欲以爲博士業固疾不起數年述羞不致

 之乃使大鴻臚尹融持毒酒奉詔命以刼業若起則受公侯之位不起賜之以藥融譬旨勸之業乃歎曰危國不入亂國

 不居親於其身爲不善者義所不從君子見危授命何乃誘以高位重餌哉融見業辭志不屈復曰宜呼室家計之業曰

 丈去斷之於心久矣何妻子之爲遂飲毒而死述聞大驚又恥有殺賢之名乃遣使弔祠賻贈百匹業子翬逃辭不受蜀

 平光武詔表其閭益部紀載其高節圖畫其形像中孚以死拒召故以巨游爲比和王山史寄來燕

 中對菊詩一首王宏撰燕臺觀菊寄呈亭林先生詩云御水橋邊秋葉黄一枝寒菊度重陽臨風每憶陶

 元亮恐負東籬晩節香見徐遯庵本詩注關中雜詩五首吳譜 第三章云谷口耕畬少金門待詔多時

 情尊筆札吾道失弦歌第四章云徂謝良朋盡彫傷節士空蓋寄慨深矣過朝邑王處士建常一

 首 吳譜引居易錄建常字仲復邠州長武人居河渭之間早棄帖括以著述自娛所著有律呂圖說二卷蓋本諸

 朱蔡參之以李文利王子魚邢雲路諸書而折衷以自得之義

十八年己未六十七歲屠維協洽

 春正月往延安抵同官縣拜宼公墓潘磪潛案先生餘集墓誌公諱愼字永修同官

 人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歷官蘇州知府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參議分守朔州崇禎八年乞休時年五十八公歸卜居

 山寨優游林下讀書自娱者二十七年任蘇州知府日值緹騎𥙷周吏部順昌幾激呉民之變公宻詗得首事者顔佩韋

 等五人攝之下獄榜曰罪人已得餘無所問衆皆一麾而散又曰炎武時年十四以童子試見公被一言之奬於今五十

 四年始得至同官拜公於墓下旋携衍生移寓華陰王山史所構新居先是

 山史甞以晦翁朱子于湻熙乙巳奉祠華州雲臺觀欲爲表

 章剏建祠堂兼營書院以居先生至是遷入山史家吳譜先生關

 中雜詩第五首自注云山史新構小齋將延余住又是年與從子書云新正已移至華下祠堂書院之事雖皆秦人爲之

 然吾亦須自買堡中書室一所水田四五十畝爲饔飱之計秦人慕經學重處士持淸議實與他省不同華陰綰轂關河

 之口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勢 衍生元譜 是年二月携衍生往

 華陰主王山史家而先生與從子書則謂新正已移至華下所稱書院疑卽山史新居俟更攷正三月出關

 遊嵩少●夏四月至曲周旋由河南至山西 馬右實嗣光

 掣甘肅道欲挈姊氏赴任時右實已患病止之告病不聽

 長洲毛錦銜今鳳來受業 奠王式吾及平陽王九如二人無攷

 冬十一月回華陰十二月二十七日張廷尉又南夜半造訪

  同邑葉訒菴閣學充明史總裁官欲招先生入史局先生

 致書辭之書云執事同里人也一生懷抱敢不直陳之左右先妣未嫁過門養姑抱嗣爲吳中第一奇節蒙朝

 廷旌表國亡絕粒以女子而蹈首陽之烈臨終遺命有無仕異代之言載於誌狀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記曰

 將貽父母令名必果將貽父母羞辱必不果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一死而先妣之大節

 愈彰於天下使不𩔖之子得附以成名此亦人生難得之遭逢也補注

 ︹文集︺與葉訒菴書 與 潘次耕書 與 公肅甥書

  時公肅服闋召充明史館監修官 與 史館諸君書●與湯荆峴書卷三 吳

 譜 案荆峴名斌字孔伯號潛菴河南睢州人順治壬辰士由翰林任潼關道副使遷嶺北參政謝病歸康熙己未

 舉鴻博授侍講累官工部尙書卒諡文正道光三年崇祠孔廟映奎案文正謝病里居時先生曾以書通間旣開館修明

 史文正分編明太祖本紀四卷列傳十餘卷以書來詢先生先生答之如此 邦彥案車譜錄湯文正答顧寧人書而云

  文正書與答書不合蓋先生與湯通問之書及湯與先生詢史事之書兩家集中各失載無從攷正也 爲 吳

  江朱處士不遠明德作廣宋遺民錄序卷二 潘道根案松陵文獻續纂朱明德

  字不遠少治經義有聲乙酉後隱居爛溪之濱作廣宋遺民錄以見志諸隱者多輕世肆志或以語言文字賈禍明德內

  介而外和不爲矯激岸異之行故患難不及晚年有得於性命之旨養充神旺至老不衰又著紀略一書記明末國事甚

  悉署名勾吳外史遺詩一首見松陵詩錄 與 友人書二十二卷四 與人書共二十五首此第二

  十二首論葉井叔建祠祀宋提舉崇福宮十有四公者也吳譜 案崇福宮在河南登封縣城北嵩陽書院之旁國初

  縣令黄州葉井叔封以書院地鄰崇福宮凡宋臣之帶崇福宮銜吉皆祀之凡十有四人韓公維呂公誨司馬公光程公

  顥程公頣劉公安世范公純仁楊公時李公剛李公邴朱公熹倪公思王公居安崔公與之康熙十八年邑人大名兵備

  副使耿逸庵介家居講學以程朱爲道統所宗不當與諸賢並列復捐貲建堂三楹遷主崇祀是時縣令爲長州張壎先

  生此書疑張于未竟工時以書相質故先生答之如此其明年工竣睢州湯文正公爲作嵩陽書院記叙其顚末 邦彥

  案登封縣志葉封字井叔嘉興人黄陂籍順治己亥進士仕爲延平推官康𤋮八年改授登封知縣倡復嵩陽書院課士

 與邑人焦賁亨同纂嵩山志陞西城兵馬司指揮 書 太虛山人𧰼象譚後此目潘道根據

 彭紹升所序亭林餘集補入書曰臣炎武年六十七尋閱故簏得三十年前所錄太虛山人象象譚一書其中有曰親王

 朝覲曰宗人仕格曰王官曰藩祿曰嘉靖重修宗藩條例其言皆本皇祖之心而悲後世之敝其引漢臣之言曰有白頭

 老人教臣言者可謂𤼵憤而深痛者矣臣乃稽首流涕而爲之說曰嗚呼自天子而下一等爲親王又下一等爲郡王此

 皆天子之子若孫不相懸也其在於詩曰本支百世故天子本也親王枝也宗室葉也故福先上禍先下蕭衍之篡齊也

 先殺諸王而後代其主韓建朱全忠之弱唐也先戕十六宅而後弑昭宗禍及親王此及天子之漸也先帝中年德魯二

 王戕於敵福唐襄鄭崇五王戕於賊汴水決而周宗魚藩封之難無歳不吿先帝赫然震怒而無所以禦之之計不三四

 年京師淪覆天子之禍與親王同一轍豈不哀哉昔太祖高皇帝時二十四王並皆少壯分封之國往往連跨數十城護

 衞軍至一二萬而又有行邊之命都司衛所並受節制以故有北平之事樂安南昌緣之以起異日大臣無不以削弱王

 府爲務嗣位諸王又皆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無不廣置田莊放情酒色而所在有司之兵又皆文具及賊騎至城而

 親王之𫝑與齊民無異逆賊見藩封之大所向輒陷而國家無如之何也則以爲天子之都亦將如是而已是以直犯京

 師而不之忌豈非勢之相因者哉詩曰宗子惟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嗚呼先帝畏之矣使是書之論得行於數十年之

 前足以隆藩維而重國勢當不至於今日逮乎福京卽位而封唐鄧諸王然且無土無民而當權臣跋扈之際事已不可

 爲矣臣故闡其義於睿著之末以爲來者鑒

  同里後學錢邦彥論曰嗚呼此先生有志當世之文嗚唈流涕以筆之書者也所謂象象譚者爲勝國之書藏書家

  不特深以爲諱且以爲不祥之物留之必以賈禍久付之煙消燼滅中矣而此文者先生與次耕參訂詩文藁時不

  敢列入正集留置集外以待千秋之來哲向非尺木先生崑市一遊則此十六篇者久供覆甑糊箔用矣世安知有

  所謂太虛山人象象譚又安知有書太虛山人象象譚後爲先生有志當世嗚唈流涕之文哉故彥校訂先生年譜

  於正集諸文呉車兩譜備載者删汰殆盡而僅存其目於逐年之下而特補此文者以此文爲先生有志當世之文

  嗚唈流涕以筆之書而餘集不若正集之家置一編也此區區之微意也光緒三十四年歳在著雍涒灘仲春之月

  五日錢邦彥謹識

 ︹詩集︺寄子嚴弟紓一首 吳譜 案中有云不幸喪厥明猶能保天和今年已六十與吾

  亦肩差里人推祭酒品行無譏訶又云頃報得兩孫靑蔥滿庭柯蓋子嚴有學行以盲廢時年正六十兼得兩孫

  次耕時被薦在燕中一首 吳譜 案起數語云昨接尺素書言近在吳興洗耳苕水濱扣

  弦歌采菱何圖志不遂策蹇還就徵結云嗟我性難馴窮老彌剛棱孤迹似冥鴻心尙防弋繒或有金馬客問余可共登

  爲言顧彥先惟辦刀與繩以次耕強被徵詔慮復強己也次耕書來言時貴有求觀余所

  著書者答示一首雲臺觀尋希夷先生遺跡一首徐遯菴輯注三才圖

  會華山圖考雲臺觀玉泉院宋端拱中建以居希夷先生者也院後有塚至五里關往時避兵者就險壘石爲關曰通天

  第一關往四里爲希夷峽山勢壁壘澗水經其中從石室旁下如琴如筑鳴聲悅耳希夷蛻骨於此宋史隱逸傳陳摶字

  圖南隱居華山雲臺觀又止少華石室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化形蓮花峯下硤石驛東二十里有

  西鵶路繇趙保白楊樹二百五十里至臨汝以譏察之嚴築

  垣封閉過此有題一首徐遯菴輯注一統志硤石關古之崤陵關也路東通澠池西通函谷輿地

  廣記二崤山連入硤石界自古險阨之地也三鵶路在今南陽府北及汝州之南今三鵶路自南陽府北六十里之故向

 城又北有石川路卽三鵶之第一府北七十里分水嶺而北卽三鵶之第二故向城而北又八十里有魯陽關入魚山縣

 界卽三鵶之第三白楊關在嵩縣東雒陽一首明史光宗紀諱常洛改洛陽作雒陽三月十九日

 行次嵩山會善寺一首少林寺一首嵩山一首河南通志嵩山在河南府

 登封縣北十里五嶽之中獄也古名外方山亦名崧高山其山二尖峯左曰太室右曰少室測景臺一首

 自注在登封縣東南三十里故吿成縣 呉譜 案登封在嵩山之麓屬河南府 潘道根案潘次耕中岳遊記吿成縣

 卽古之陽城也周公卜洛立表測景以此爲地中今有測景臺存焉臺高五丈縱廣三丈形體正方而缺其北面十之二

 三以縣壺滴漏當缺處平鋪石一行於地其長視臺之高廣可二尺許刻水道其上以承壺漏視水所至以定時俗謂之

 量天尺規制古樸思理精微非周公不能作臺南一石高丈許上立一表其長八尺是謂土圭此唐儀鳳中所立見于杜

 佑通卓太傅祠一首自注在密縣東三十五里大騩鎭 吳譜 後漢書卓茂傳光武詔曰前密令

 卓茂束身自修執節純固今以茂爲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賜几杖車馬衣一襲絮五百斤又朱祐傅永平中圖畫

 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凡三十二人密縣屬開封府梁園一首一統志歸德府

 東文雅臺平臺東苑梁孝王時鄒枚相如之徒游吟其間海上一首五嶽一首錢邦彥案末二句云

 誰知禽子夏昔是去官人徐遯菴述先生自注云漢書王貢兩龔鮑𫝊北海禽慶子夏儒生去官不仕於莽贈張

 力臣一首 原譜 時力臣北遊子德自燕中西歸省吾于汾州天甯

 寺一首徐遯菴輯注汾州志李因篤至汾陽因顧炎武在汾時取道而來也寄次耕三首歲暮

 西還時李生雲霑方讀鹽鐵論一首

十九年庚申六十八歲上章涒灘

 原譜元旦作聯云六十年前二聖升遐之日三千里外孤忠

 未死之人以明神宗光宗俱崩於萬歷庚申也彥補案先生文集卷六與

毛錦銜書云憶昔萬歷庚申吾年八歳今年元旦作一對云云正月至富平二月先生仲姊

 訃至閒二日設祭成服三月山西鹺使曾章山寅致餽 夏

 四月華陰王無異諸母卒議服及葬祭之禮五月送馬右實

 喪出關李旣足附之南歸是月二十八日先生誕辰富平令

 郭九芝欲親來致祝先生力止之 華陰令遲屏萬維城造

 訪先生與謀建朱子祠堂於雲臺觀之右遲欣然捐貲爲倡

  冬十月携衍生往山西汾州之陽城里訪前中尉朱敏泘

  汾州守周西水于漆延入署 十一月先生元配王碩人

 卒于崑山故里訃至次日出署十一日成服設祭逢七祭奠

 焚帛如常儀彥案七七之祭浮屠法也禮朝夕奠三虞卒哭小祥大祥禫夫爲妻齊衰杖期十二月而祥十

 三月而禫禮義由賢者出逢七祭奠何爲哉度歲於王位沖中翰德元家以上原譜

 原一以賛善充明史館總裁

 ︹文集︺音學五書後序卷二 原譜 三月作 答 王山史書 與

 王仲復書卷四 車譜云 謙常以此事質之李太史申耆兆洛申耆曰王山史幼嗣叔父其本生父母俱存

  其父携之入都詳見山史集中兩書未具原始㡬若山史爲撫於張氏者如此則有慈母如母及庶母慈己之服豈僅袒

  免從事乎後人有以此義駮先生者然書稱諸母固非慈母等也特以少申數語致啓後疑耳 與 友人辭

  祝書 與 王山史書卷四 吳映奎案是時山史客遊於外先生從山右寄嘗意謂明春卽當

  興工建祠 復 張又南書 與 毛錦銜書 與 公肅甥書

   吳映奎案是年立齋相國方由閣學超遷總憲故先生勉以激濁揚淸則是書系是年無疑 與 楊雪臣

  書卷六 彥案潘晩香先生道根補注云雪臣諱瑀毘陵人大中丞陶雲先生之子所著有飛樓一百二十卷蘭陵小

  志春旭䄛集與惲遜菴日初講學東林書院年七十餘卒 彥案遜菴爲劉念臺高第弟子行實見高嵀所撰傳

  與王虹友書卷四 呉譜 虹友名攄號汲園廩監生太常時敏第七子所著有蘆中集 答 徐

  甥公肅書卷六 吳譜 以上三書語氣皆庚申年先生在華陰時所作時三藩煽動蜀中成都順慶潼川中

  江遂寕蓬谿巫山夔州諸州縣相繼用兵秦隴間輓輸旁午故前書中有虎跡縱橫此書內有尙煩戒略云云

  ︹詩集︺送康文學乃心歸郃陽一首 呉譜 乃心字太乙郃陽人王漁洋以戶

 部侍郎奉使祭告西岳遊慈恩寺見塔上有二絕句題秦莊襄王墓云園廟衣冠此內藏野花歳歳上陵香邯戰鼔濏應

 如舊贏得佳兒畢六王亟稱之康詩名徧長安學使陸𫤌庭禦元拔之以充貢是科以第五人冠其經長安語云關中二

 李不及一康所著有莘野集見漁洋居易錄郃陽屬西安府文獻徵存錄乃心進退辭讓一以聖賢爲準則所著有毛詩

 箋太乙子莘野集友人來坐中口占二絕吳譜 第一首落句云寄語故人多自爱伹觪靑紫

 卽神仙第二首落句云傳聞高士燕中返料理牀頭皂莢囊按隋書五行志梁末童謠云黄塵汚人衣皁莢相料理語意

 蓋指李子德王山史一流人送李生雲霑南歸寄戴笠王錫闡二高士一

 首徐遯菴注戴見順治十五年詶歸祚明韮溪草堂詩注王見康𤋮十年寄王高士錫闡詩注詶族子湄

 一首 呉譜 順湄字伊人太倉雙鳳里人織簾先生麟士之子著有水鄉集虎邱山志 徐遯菴注吳偉業顧

 母陳孺人壽序余及門顧伊人居州之雙鳳里其先君麟士長於毛鄭之學稽經輯傳自名一家海內稱織䈴先生者也

 余訪伊人於其里第齋三楹衡門兩板庭階潔治地無纖塵散步至後圃見嘉樹文石則曰此吾父在某先生所嘗過而

 憩者也丹黄遺帙插架如新蘚壁舊題漫漶可識噫嘻麟士可謂有子矣朱處士鶴齡寄尙書埤

 傳一首 呉譜 鶴齡字長儒呉江人諸生甲申後自號愚菴絕意仕進肆力於古尤專經學以朱子掊擊木

 序太過乃集諸家說疏通序義為毛詩通義以蔡氏釋書未精撰尙書埤傳以胡氏傳春秋多偏見鑿說乃合唐宋以來

 諸儒之解撰春秋集說又以杜氏注左傳未盡合俗儒又以林注亂之撰讀左日鈔自著詩文曰愚菴小集其注社工部

 李義山詩尤盛𫝊於世與先生暨其同里陳啟源相友善先生詩中有云白首窮六經夢𥧌親皋伊百家紛論說爬羅殆

 無遺論及禹貢篇九州若列眉上愁法令煩下慨湻風衰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綱維蓋亦先生之所傾倒者 邦彥案崑

 山張星鑑經學名儒記又有禹貢長箋其中震澤太湖嶓𡺪漢源諸辨實有卓見哭李侍御灌溪先

 生模一首自注君以崇禎十四年左遷南京國子監典籍南渡復官稱病不出 呉譜 案侍御字子木吳縣

 天啟乙丑進士東莞知縣行取擢河南道御史先生乙未蒙難時侍御曾與諸公主持公道華下有懐顧

 推官咸正一首 呉譜 任咸安推官嘗登太華賦詩者歸元恭集有𫝊華陰古蹟平

 舒道史紀秦始皇本紀使者從關東夜遇華陰平舒道回谿後漢書馮異𫝊鄧禹馮異與赤眉戰爲所敗異

 棄馬走上回谿阪注在洛川永寕縣北見徐遯菴輯注二首悼亡五首邦彦案第四首有句云送汝黄

 泉六歳孫張譜謂世樞也世樞以丙辰生至明年送碩人葬六歳矣案碩人卽先生母貞孝王碩人之姪冬至寓

 汾州之陽城里中尉敏泘家祭畢而飮有作三首徐遯菴輯注四民月

 令冬至之日薦黍糕先薦玄冥以及祖禰具進酒餚及賀君師耆老一如正旦 汾州志朱敏濛字龍澤慶成府鎭國將

 軍李自成之亂罵賊死敏泘當卽其兄弟行志旣錄先生詩於藝文乃不詳敏泘出處何也

 二十年辛酉六十九歲重光作噩

 春二月之望先生去汾州 原譜 去汾州日別劉學使梅汾州太守周西水于漆汾州司

 馬黄伯華良驥往曲沃至解州運城鹽運使黃菉園斐來會晦日往

 答卽延先生入署 夏四月五日黃菉園丁内艱先生入弔

  畢旋出署携衍生入關至華陰訪王山史山史已於二月南

 遊吳越出菉園餽贐爲新建朱子祠費 秋七月李旣足至

  邸寓八月二日先生自華陰俶裝至山西由運城抵曲沃縣

 令熊僎徐遯菴輯注曲沃志熊僎字耐徒江西新淦人康熙十八年任曲沃令聞先生至命輿

 至候馬驛相迎候馬驛在縣西南三十里並轡入城寓元帝廟十一日先

 生寢疾患嘔瀉 原譜 李旣足于十八日聞父母俱亡之信星夜馳歸九月移寓上

 坡韓氏鏡家 冬十月又移寓下坡韓村館於韓旬公園亭

 張譜 穆案進士履歷便覽韓宣又字裕齋康𤋮己未進士齊燕韓旬公傳曰吾師顧寧人先生江左大儒千里造訪挾

 圖書子僕館之宜園顧歿先生視含殮撫幼子收其四方遺貲走書吿其家並維持還里望後病稍減爲

 衍生議婚靳氏 吳譜 靳氏無攷原譜媒四人一廣東道仇昌祚一義學師衞匪莪一縣令熊僎一

 徐偶玁二尹嘉霖

 ︹文集︺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梁文 病 起與薊門當事書

 卷三 辛酉九月病後作 與 李中孚書卷四 辛酉夏作當列在與薊門當事書上 吳映奎案李徵

 君年譜於二十一年壬戌譜內云徵君向在富平與顧寧人語及宋鑑謂朱子嘗列銜主管華山雲臺觀則雲臺觀宜爲

 祠以祀至是寕人移寓華下倡修祠堂肖像以書來詢朱子冠服之制云云此當是辛酉年事蓋先生於壬戌正月初九

日吿終不及相聞問或是先生之書至是年春始達耶

 ︹詩集︺寄題貞孝墓後四柿一首贈衞處士蒿一首吳譜詩中有

 云幸逢同方友典墳共相將又云與君同歳生中年歷興亡蓋卽曲沃義學師爲衍生媒妁者當是前明遺老也 徐遯

 菴輯注曲沃志蒿字匪莪初名麟貞字瑞鳴以居母喪易今名字與汾陽曹良直太原𫝊山友善晩年闢絳山書院教授

 其中人稱絳山先生詶李子德二十四韻徐遯葊案子徳哭先生詩一百韻臘杪纔呼走注遣使往

 訊起居冰嚴薄饋綿報章驚絕筆幽怨屈空拳注晨起承報余詩二十四韻夕卒贈毛錦銜一首

二十一年壬戌七十歲玄黓閹茂

 正月四日韓旬公設宴會賓友八日先生早起答賀熊令上

 馬失足墜地疾作遂止不行竟日夜嘔瀉不止初九日丑刻

 捐館韓旬公宣熊耐徒僎仇振先昌祚衞匪莪蒿徐偶巖嘉

 霖郭名未爲經紀棺歛並典邑人秦氏室停柩其中三月先

 生從弟巖自崑山來偕衍生扶柩歸 張譜 案王山史山志辛酉秋予至嘉興

 訪曹秋岳司農相見卽致悼亭林之歾爲文獻之惜予曰亭林無恙尚在予家予來時亭林亦有山西之行秋岳且驚且

 喜逾年壬戌夏予在海州接閻百詩手札云亭林於初春歾於曲沃予爲位而哭之慟秋予西歸取道掦州將往崑山過

 淮安見張力臣云亭林之柩尙未歸不知何以淹滯於彼深以不𫉬撫棺一哭爲憾又怪亭林未歾江南何以遽有此問

 搦管偶記涕下沾衿葬於司馬公賜塋東偏嗣父仲逢府君之昭位門

 人潘耒爲之表墓在崑山縣第六保爲區五圖鳴字圩千

 墩浦右計塋地三十八畝三分六釐道光二十一年入祀

 鄕賢祠宣統元年崇祀孔廟𥙷

  原譜云不肖衍生㷀煢孑立侍奉而已年雖十七目未經

  此大事賴韓熊仇衞徐郭諸公經紀含殮棺槨殮後典秦

   氏之房停柩而不肖廬焉終七後不肖入關取向所寄各

   姓書籍而大雲叔於三月望前抵沃簡閱遺書文藁二十

   四日衍生從關中至沃同居喪次其遺書文券皆携至都

   中致之健菴立齋兩表兄及汝嘉兄衍生爲之後曾不得

   一寓目焉痛哉惜哉

   同里後學錢邦彥鈔畢爲之悽愴者久之嗚呼先生貞介

   絕俗守志不汙至老彌篤其管幼安之亞歟其於李巨游

   徐孺子范史雲詩文之中頻致意焉其寄託可想矣望七

   之齡猶無首邱之志蓋棺之頃僅有一撫子衍生親視含

   殮微特洪善洪愼越在千里不能速赴卽平生最號知已

   如王山史李子德李中孚傅靑主亦不能憑棺一慟焉至

   若韓熊仇衞徐郭諸君子一時慕道而前非有平昔知心

   之雅而死於我殯之義卒歸任於韓熊仇衞徐郭諸君子

   豈其中有數存耶後死者生於先生之鄕不能盡讀先生

   之書而攷訂年譜如接謦欬於二百餘載以上寫至捐館

   之句不覺涕泗之被面也然而先生足與伏生毛公爭席

   矣豈徒杜君卿馬貴與云爾哉

附錄一 先生著述目錄

 左傳杜解補正三卷經部春秋𩔖九經誤字一卷經部五經總義𩔖 音

 學五書三十九卷音論三卷詩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韻正二十卷古音表三卷韻補正二卷經部小

 𩔖顧氏譜系攷一卷史部傳紀𩔖歷代帝王宅京記二十卷史部地理

 𩔖營平二州地名記一卷史部地理𩔖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

 十卷史部地理𩔖昌平山水記二卷史部地理𩔖山東攷古錄一卷

 地理𩔖京東攷古錄一卷史部地理𩔖譎觚一卷史部地理𩔖求古錄一

 卷史部目錄𩔖金石文字記六卷史部目錄𩔖石經攷一卷史部目錄𩔖

 知錄三十二卷補遺四卷子部雜家𩔖菰中隨筆三卷子部雜家𩔖

 文格論一卷雜錄一卷子部雜家𩔖經世篇十二卷子部𩔖書𩔖以上均收入

 四庫全書五經同異三卷 亭林文集六卷餘集一卷彭尺木序刻

  集五卷山陽徐遯菴注十七卷二十一史年表十卷 十九陵圖志六

  卷見潘稼堂呈先生詩中唐宋韻補異同一卷海道經一卷聖安紀事

  一卷萬歲山攷一卷 肇域志一百卷 北平古今記十卷

   建康古今記十卷 詩律蒙告一卷 下學指南一卷

  當務書六卷 官田始末攷一卷岱嶽記八卷 茀錄十五

  卷 熹廟諒陰記一卷營平二州史事六卷以上吳譜懼謀錄四

  卷見江南圖書館善本書目吾邑圖書館鈔藏之而先生著述目未載待攷補注

  先生勘定之書西安府儒學碑目 勘定家訓近儒名論甲

  集 纂錄易解 纂錄南都時事 點定荀悅漢紀 區言

  五十卷 治河事一帙 備錄以上徐譜

  顧千里先生家藏亭林先生著書目錄衍生手蹟也跋云歲

 丙子不肖衍生于舊簏中檢得此本讀之泫然追憶當年多

 所不符丁亥冬於宛陵旅舍出而錄之

附錄二 諸人詩文及記傳

  送顧寧人之金陵        陳升之仲達

一帆風送別離舟弧矢由來志遠遊月照瓜洲尋古渡潮衝鐵

甕破新愁吳宮花草荒煙沒晉室衣冠落照收滿目江山滿目

恨勸君莫上景陽樓

  九日得顧寧人書        徐 夜東癡

故國千年恨他鄕九日心山陵餘涕淚風雨罷登臨異縣傳書

遠經時怨別深陶潛籬下意誰復續高吟

  柬顧亭林先生          徐 夜東癡

驚喜相看問阿翁少年連袂各頭童家從十五年前別身在三

千里外同且注蟲魚潛硯北任敎車馬過牆東鄕關耆舊多蕭

索閱歷如公道未窮

  哭顧亭林先生詩一百韻     李因篤子德

朝薤初零露浮雲忽障天史無正月紀星脫少微𨇠一代摧梁

木千春恨杜鵑典型今頓墜文獻爾俱全際剝哀吾道瞻仰失

大賢渾思焚著述未忍沒周旋勁節堪追溯名家敢溢傳門詳

呉郡後望庇武陵前畫省基藩牧彤毫珥御鈿鍾靈𬖂紱第比

美孝廉船先生曾大父自方伯陞侍郎大父贊善兄鄕舉閱閥窺芳矩詞宗起丱年友

兼鄕國盛聲挾俊𢊍駢少登復社勝地頻交軫留都幾著鞭銜杯才

最逸搦管賦誰先吐納蒼江麗招尋紫陌連同過遵石渚獨步

採香荃競暏潛修洽徐敎懿緒延遭時傷失路振翼爽乘權上

客逍遙久佳人契約偏徒勞殷密勿莫與救迍邅海涸龍虛碎

山頽鳳不還難求雛翮好漫惜頷珠圓剖血探危躅攀髥少並

肩鼎湖仍問渡喬嶽遠懷仙信宿寒郊址恭圖寢廟堧爲孝陵圖

潢勤更肅拂拭對增䖍沐髮嘗辭舍傭身偶就𠪨北來馳險阻

北謁十三陵南嚮灑潺湲壞邸詢遺跡荒圻拜故阡湯孫昭穆萃漢

祖壁墉堅歷歷捫松檟兢兢執豆籩金楹澄有赫碧瓦秀含煙

灑掃甘從事勳華恥讓鐫著昌平山水記特書森具體凡例發流泉古

兆原分立斯文實創編班揚愁靦甚左馬色蒼然自此淹羈旅

餘齡肯棄捐經搜墳典闊世譜仡提懸似欲超吟詠何曾叩偓

佺雄心灰弗已績學勵相宣逮夜隨燒燭長征亦費研驅車携

竹笈入肆展霜箋疊案皆親注盈牀益勉旃纎瑕攻琬琰所論多摘

古人之誤細字炳丹鉛取誌惟徵邑著利病書必欲盡考縣志遺聞迥匯川訏謨

周利病往册賴刪詮屢易猶藏稿通行且待緣昌言昭日錄

暇力正詩篇著音學五書轉叶音何陋葩騷韻累遷爰稽三頌始

盡洗六朝愆憤樂忘頭白遨遊任足穿觀恒趨裔塞踐灅涉層

淵磧雪貞珉皎厓藤側蔓SKchar2謂宜輕櫂檝翻喜跨鞍韉到處逢

迎備臨岐指顧牽公卿雖倒屣蓽竇每安絃鄴架抽籤數郇𢊍

領味專食不兼味晴暾裝澹澹素魄坐娟娟桂辣寧知老松疎那受

憐刋垂資祖籍把贈解囊錢晩結菟裘計將除蘊藻田隰苓聊

近採關阜儘高褰甸服群推首邦衢舊𧰼乾王風留黍稷伯略

杳鷹鸇遂逆洪河浪因窮太華巓臺祠洵曠舉因朱文公曾主管雲臺觀倡爲

縣宰得循員華陰令遲君任其事亭林歿遂陪享濁俗多崇墨豪耆半雜禪迷

津煩拯助出谷仗陶甄漸覺嚶鳴侈俄開霽景鮮盍𬖂要奮激

傾蓋及狂顚縞帶曾貽晉先生初同曹司農公過雁門晤余於陳使君席上淸觴再集

嗣飲龔宗伯公宅愚蒙沾善誘等列荷區銓謬許私盟牒允期軼草

玄深恩鴻鴈並暫別鯉魚聯卜宅推中表寓表弟長源家披帷共醉眠

頗耽亭水潔遲眺徑花姸匣劍舒悲嘯堂琴寫靜便縱談衷曲

盡遐寄物情蠲鬼徼喧飛檄神州滿控弦縈腸彌悵望叱馭復

翩翾積歲兵機稔中宵客慮煎匿形乖辟穀覘夢罷迴畋憶昨

登嵩少悽其俯澗瀍凌晨謀稅野決意謝歸舷抵絳依重郭

居曲誅茅假數椽泣麟微旨在衰鳳託終焉臘杪纔呼走遣使往訊

氷嚴薄餽綿報章驚絕筆晨起承報余詩二十四韻夕卒幽怨屈空拳耿介

標孤性忠誠冠八埏末繇齎志展疇使抱疴痊彼網欣逋鶴維

巢訝𩔖鳶心休沿板蕩目視爲戈鋋恐逸陽秋撰須存卽次氊

外甥俱雋哲謂三徐公司㓂太史相國猶子已騰鶱令姪中翰君洪善幸接旁陰茂

當提主器僝聖途湮豈斷儒術衆疑悛鏡具睽峯壑生芻布几

筵輀旌悲浩漫墓樹想葱芉直擬歌黄鳥眞應駕白蓮招魂稱

至德陟降蔣山邊

  答寧人先生書         湯 斌孔伯

前年山史自關中見訪詢及交遊名賢卽曰顧先生品高學博

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歷象河漕兵農之屬無不洞悉原委

坐而言起而可見諸行事眞當今第一有用儒者也後晤甫草

元禮計東字甫草舉人葉舒崇字元禮進士俱吳江人往往言與山史同吾道之衰久

矣得大力闡明豈非斯人之幸與

  南雷黃氏哀詞         閻若璩百詩

 當髮未燥時卽愛從海內讀書者游博而能精上下五百年縱

 横一萬里僅僅得三人焉曰錢牧齋宗伯也曰顧亭林處士也

 及先生而三先生云亡上距牧齋歿已三十二年卽亭林亦且

 十四五年穆案南雷卒於康熙乙亥距先生之亡實十三年蓋至是而海內讀書種子

 盡矣

   顧寧人小傳          李光地厚庵

 自幼博涉强識好爲蒐討辯論之學十三經諸史旁及子集稗

 野列代名人著述微言碎義無不攷究騎驢走天下所至荒山

 頽阻有古碑版遺蹟必披榛菅拭斑蘚讀之手錄其要以歸十

 餘歲至七十而老勤如一日於六書音義尤有獨得余始官庶

 吉士曾相遇爲半日話又七年復來京師則寧人歿矣聞其書

已成亟求觀之寧人之學於是始窺其備有顧氏之書然後三

代之文可讀雅頌之音各得其所自漢晉以來未之有也書旣

刻厚自寶秘曰五十年後乃有知我者耳衞先生爾錫言其地

理書用心尤多然未見也孤僻負氣譏訶古今人必刺切徑情

傷物以是吳人訾之然近代博雅淹洽未見其比

  答從弟論師道書        汪 琬苕文

僕宦游十五年矣其有經學修明者得二人焉曰顧子寧人李

子天生

  隨筆              無名氏

先生一日在京師酒次王漁洋問樂府蝴蝶行能記否先生應

口誦之不失一字蝴蝶行最詰屈難讀學者所不經意者也漁

洋嘆服以上錄張石洲譜增入

  拜顧亭林墓           王宏撰山史

三年客江東兩度撫君墓野日滋宿草秋華淒冷露緬維同心

交明誓金石固稽古啓愚昧敏求祛冥悟朝昏恆不遑患難行

若素重訪伯起市更尋公超霧惠然止吾廬一似形影附同泣

鹿馬石手攀神烈樹倏更四十春戚戚不忘故疇昔夢雲闕白

衣從玉輅連蜷下大荒偃蹇問天步歎息桑楡景徘徊崦嵫暮

幽明事已非生死情一訴灑淚歸山去長辭西洲路

  哭墓詩             王宏撰山史

與君長別九年矣白馬重來千里餘獨拜荒邱淒宿草更揮老

淚問遺書

   其二

 爲憶神明恆若存莫將封禪比文園當年羊傅徒輕爵何似龍

 門有外孫

                   王宏撰山史

 顧亭林古所謂義士不合於時以游爲隱者也丰姿不揚而留

 心經學胸中富有日新不易窺測下筆爲文直入唐宋大家之

 室講明音韻克傳絕緒他所爲日知錄金石文字記天下利病

 諸書卷帙之積幾於等身朝野傾慕之行誼甚高而與人過嚴

 詩文矜重心所不欲雖百計求之終不可得或以是致怨勿顧

 也居恆自奉極儉辭受之際頗有權衡四方之遊必以圖書自

 隨手所鈔錄皆作蠅頭行楷萬字如一每見予輩或宴飮終日

輒爲攢眉客退必戒曰可惜一日虛度矣其勤厲如此所著昌

平山水記二卷巨細咸存尺寸不爽凡親歷對證三易稿矣而

亭林猶以爲未愜正使博聞強記或尙有人而精詳不苟未見

其倫也增錄張譜

又曰博稽詳研發前人所未發爲不朽之業者顧亭林之於音

韻梅定九之於歷數顧景范之於地理也

  拜亭林先生墓         諸景筠世器︵註︶

先代通儒遠衣冠閟此塋誰披元祐籍不慕義熙名碑碣臨官

渡梧楸近化城陵還知下馬心孰溯騎鯨憶昔風雷過偏逢日

月傾黃圖悲瓦解白首望河淸慷慨揮新淚蒼茫弔舊京江湖

空有志天地竟無情旣改三靈卜旋爲五嶽行舉觴邀俠客投

 袂謝名甥謂健菴昆弟秦晉都紆策燕吳不計程如公眞磊落此願

 太縱橫曾以編摩暇羣推考索精十經歸品藻四庫賴提衡蜀

 道悲臣甫商賢泣老彭甯知忠孝節獨讓一書生

   ︵註︶崑山菉葭浜人有竹莊集行世

   拜顧寧人先生墓         孫 崙懸圃︵註︶

 勝國眞名士興朝大布衣淚經天壽盡骨自太原歸華表今猶

 是人民昔已非千秋存著作擬薦首陽薇

   ︵註︶崑山菉溪人

   題顧亭林先生遺像        李以峙頵山︵註︶

 聖代偁遺老先生迥絕倫姓名高士傳志節大元民桑海人閒

 世鬚眉刼後身訓言懷母氏隱痛繫君親塊肉終亡趙孱軀遠

入秦陵園頻慟哭關塞屢逡巡星宿羅胸富山河指掌陳奇文

搜玉石寶氣識金銀白眼常看俗靑睛早異人世傳先生目睛靑多於白

心多學侶餘緒作名臣緗素留殘帙丹靑尙幅巾巖巖瞻氣𧰼

忠孝炳千春

  ︵註︶崑山人

  題亭林先生像         王省山松坪︵註︶

飄泊干戈際流離關塞中乾坤遺一老草莽有孤忠淚向山陵

盡文從患難工蕭然遊物外何處弋冥鴻

抵死辭徵辟行藏大節完幾人雙白眼相傳先生瞳子中有白光四海一黃

冠有恨滄桑變無家天地寛河汾留寓好不復憶江干先生歿於山西

臨晉

郡國關籌慮先生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周流歷苦辛未酬經世願空作著

書人鼎革多奇士山河老逸民黎洲與靑主氣節竝嶙峋

繫䌫千墩里曾登夫子堂故宅在崑山千墩鎭有祠屋奉遺像大儒光史册老眼

閱興亡落落遺容在萋萋宿草荒生平景仰意翹首對崑岡

 ︵註︶山西沁州人

  顧寧人先生畫像贊       王學浩椒畦

通天地人是爲大儒眼有庭燎胸有洪罏著書立說繼典與謨

遭時不造瘞筆菰蘆東岱西華馬瘏僕痡死未首邱還櫬東吳

鬱鬰松柏寂寞黄壚我拜先生遺像在圖

  題亭林先生遺像二首      王學浩椒畦

天生雲鶴未敎飛萬古靑霄望羽衣伊傅胸期巨川楫夷齊身

世首山薇登臨到處關經濟考訂何人任是非遺像淸高容肅

拜菰中心事尙依稀先生所著有菰中隨筆

著述名山業等身當時指屈首斯人未忘世事常看劍爲識天

心遂入秦先生客秦中卒焉瞥眼興亡如昨夢白頭流寓作逋民一門

幸得全忠孝慈訓猶存淚滿巾太夫人絕食守節遺命不事二姓

  懷亭林先生          張彥孫潛之

一代眞儒自不磨麻衣屢拜壽山阿劉蕡對策功名薄李密陳

情涕淚多豈有鵷雛貪腐鼠何堪荆棘哭銅駝天荒地老頻搔

首老向菰中託浩歌

  與潘確潛書          吳映奎止狷

違晤芝標轉眴已百日餘作客光陰何堪久此仳別耶初夏淛

中之行擬一泛西湖之櫂乃秀才命窮連日爲雨師所困蕭山

署中盤桓三日絕少開霽之時遂復掛帆而北悶坐舟中曾作

小詩以遣有寄語湖山莫相笑此行原似剡谿舟句蓋不得已

而爲此解嘲語也今年炎歊逼人偶發興欲排纂亭林先生年

譜自六月初迄今二十餘日已就十分之六七中元節間當得

斷手兄或覓暇來此尙當就質也匆匆不及靦縷惟珍重爲属

不宣弟映奎頓首

  讀吳止狷所輯亭林年譜有感   潘確潛

繼往開來一寸心叢殘譜就自沈吟平生寄託誰能識卻聘書

成意自深止狷曾辭制府松公之辟

操行終身懔勿欺由來道德重藩籬世情多以貧爲諱墓碣誰

題無媿辭

亭林年譜始作者先生撫子衍生也衍生隨侍亭林僅五六年

又爲吳江遠族之子紀述容或闕略嘉道年間吳止狷鄕前輩

重加編訂上元車秋舲先生亦有譔述兩譜詳略互見而吳譜

見聞較確最後平定張石洲先生所輯則於亭林北行後事蹟

考據獨詳淸季錢俊甫明經本衍生元譜幷取吳譜車譜參校

補證適山陽徐遯庵學博秉鐸吾崑輯有亭林詩注復與考

訂商榷三年稿成哲嗣景虞茂才什襲藏之今邑之圖書館搜

訪鄕邦文獻景虞出示此稿亟錄一副本藏於館館固有亭林

先生手輯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稿上海商務印書館願代影印

以廣流傳因取錢氏校補之亭林年譜附印於後俾世之讀亭

林書者可以知亭林畢生志行矣間有張譜所載而爲錢氏所

未錄者更取一二補注之恥庵王頌文附誌數語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