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 (四部丛刊本)/顾亭林先生年谱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亭林先生年谱
清 顾炎武 撰 清 钱邦彦 撰附录 昆山图书馆藏稿本

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序

顾亭林吾乡先贤与归震川朱柏庐世所称昆山三先生者也

为先生年谱者平定张石州上元车秋舲昆山吴止狷湖州周

中孚大兴徐氏松而最前则先生抚子衍生创为之当得之先

生口授同治己巳彦年二十二席公吉人手衍生所编亭林年

谱属邦彦校写忽忽四十年矣前丙午年从马生光楣所借得

徐氏所藏车秋舲所订年谱彦出所藏吴止狷所订谱校之互

有参差车较吴详核而两家浑合不辨何注为吴何注为车亦

有本出吴谱而吴谱不备反见于车所引者邦彦读之憾焉因

详加校订吴车均未详者采之山阳徐学博遁葊亭林诗注十

三陵则采先生自著昌平山水记宋六陵则采毕秋帆续通鉴

陶九成辍耕录井中心史则采苏州府志郑所南集朱不远事

迹则采吴江献存录申凫盟殷公子岳则采渔洋诗注朱竹垞

文集潘稼堂𫝊青主朱锡鬯事迹则采曝书亭诗注申斾则采

汪尧峯文钞叶井叔康乃心则采渔洋诗话摄山则采王贻上

摄山记瞿稼轩事则采憺园文集地理则多征之徐遁葊亭林

诗注凡阅三载而毕当缮成稿本以质之当代蓄道德而能文

章者求 教正焉时

光绪三十四年岁在著雍涒滩春仲钱邦彦谨识

  一代大儒学贯天人

  隐居求志比迹河汾

 顾亭林先生年谱顾衍生原本

   昆山吴映奎止狷甫上元车持谦秋舲甫辑  后学昆山钱邦彦校补

 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五月二十八日先生生

  先生顾氏谱系考曰余家本出吴郡五代之际或徙于滁宋

  南渡时讳庆者自滁徙海门之姚刘沙庆次子伯善又徙崑

  山县二十四保之花蒲保今太仓州六都 彦考震川集三顾村在七浦塘南双凤里

  庆而下十一世至封刑科给事中字仲明号默庵讳鉴方矫亭鹏

  顾公墓志公讳鉴字仲明号默庵世家太仓至公始迁昆山千墩里有讳观者元市舶司正三传至良良生暹暹生珩公

  之曾大父大父父也再徙昆山县城南二十四里㳌川乡千墩镇是为

  先生五世祖鉴生正德丙子举人丁丑进士刑科给事中济

  字舟卿号思轩济生嘉靖丙午举人癸丑进士兵部右侍郞章志

 行号观海章志生万历丙子举人丁丑进士左春坊左赞善绍芳

 字实甫号学海国子生绍芾字德甫号蠡源又号梦庵生员遵例入太学淞南志梦庵工诗善书董文敏尝

 谓人曰见德甫笔墨令人有退舍之想年五十屏弃科举取全史所纪朝章国典地形兵法盐铁户口悉标识之以备采

 择尤注心节义之行详举其事以奖励末俗有庭闻纪述梦庵诗草行于世绍芳生万历乙卯戊

 午副贡同应字仲从号宾瑶以荫生两中副贡娶何夫人 憺园集先妣顾太夫人行述曰

 母何夫人淹洽书史为女士师于万历癸丑五月二十八日生先生于千墩

 镇里第 张谱 同应五子长缃字遐篆次先生次纾字子严次缵字子叟次绳字子武先生女兄三长适徐

 为履忱之母仲适马右实嗣光次适陈皇士济生女弟适徐开法生健庵彦和公肃绍芾生同吉字仲

 年十八未婚卒聘王氏归顾守贞归一纪先生始生祖蠡源

 公抚立为嗣徐谱 贞孝之归顾当在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其年贞孝年十六岁先生初名

 绛更名继绅后仍名绛字忠清 张谱 复社姓氏崑山人顾绛字忠清又尝

 称名曰圭年 吴谱 康熙中赠吴县李灌谿侍御诗自称名曰圭年 车谱 程瑶田云尝见万年少

 自跋所作秋江别思图送亭林由淮阴渡江归唐市谓顾子名圭年自云余再转注而得此名入国朝更名

 炎武字宁人号亭林 吴谱 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镇陈顾野王居

  此因以为名宋绍熙间为宝云寺寺南高基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世传以为野王墩有沼深黑云是野王墨池

  自署蒋山佣 徐爰释门略建康北有锺山旧名金山汉末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立蒋侯祠名

 蒋山 张谱 江藩汉学师承记庚寅有怨家欲陷之伪作商贾变姓名为蒋山佣

 四十二年甲寅二岁

 四十三年乙卯三岁

  先生患痘症颇危及脱痂右目为眇彦于己巳年手钞衍生元谱固有右目为眇之

  文衍生躬侍先生岂有子而诳其父之理全谢山谓先生目固不眇车秋舲绘正面象两目炯炯是以他人之貌貌先生

  也今从元谱秋先生本生父宾瑶公同应中式副贡

四十四年丙辰四岁

四十五年丁巳五岁

四十六年戊午六岁

 贞孝王硕人以大学授先生 秋宾瑶公再中副贡 冬十

 一月先生祖母蠡源公配李硕人卒

四十七年己未七岁

 先生入塾就傅元谱 日知录云愚幼时四书本经俱读全注

四十八年庚申八岁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 吴谱 秋七月神宗崩光宗立

 一月崩熹宗立朝议以明年为泰昌元年左光斗请七月以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从之先生

 同母弟纾生 车谱 案崑新志纾字子严同应第三子少负经济才明亡后绝意仕进隐居千墩旧庐

 居丧哭过哀目遂盲秉性耿介兄炎武讲学秦晋间屡征不赴纾寓书益相砥砺甥徐干学兄弟势望方隆纾独养高自

 重华阴王宏撰称其暗修于不见不闻之地不愧隐君子

天启元年辛酉九岁

 先生读周易

二年壬戌十岁

 先生大父蠡源公命先生读古兵家孙子吴子及左传国语

 国策史记 馀集徐遁葊案三朝纪事阙文序天启初元辽阳陷奢崇明安邦彦反其明年广寕陷山东白

 莲教妖民作乱一日臣祖指庭中草根谓臣曰尔他日得食此幸矣遂命之读古兵家孙吴诸书及左传国语国䇿史记

三年癸亥十一岁

 先生大父蠡源公以温公资治通鉴授先生 元谱 钞书自序云先祖

 少时日课钞古书数纸自某十一岁即授之以温公资治通鉴曰世人多习纲目余所不取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

 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

  通鉴也至于今代而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自作者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

 四年甲子十二岁

  先生习科举文字

 五年乙丑十三岁

  时有纳谷寄学之例蠡源公以先生天姿颖异合早取科名

  遂以先生应例 车谱 明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六年丙寅十四岁

  提学御史麻城周邦基取入昆山学二十二名庠名继绅先

  生读资治通鉴毕读诗书春秋 入复社 徐谱 常熟王峻次山作先生

  传年十四为诸生入复社有名 张谱 静志居诗话宁人早年入复社与归庄齐名本生父宾瑶公

  卒先生居降服忧

七年丁卯十五岁 秋八月熹宗崩烈皇帝立

崇祯元年戊辰十六岁

 先生应岁试提学御史惠安陈保泰未发落即吿病去祇取

 赏卷蔡复襄以下十二人先生未与 读宋人性理书徐遁葊案

 先生三朝纪事阙文序先帝即位天下翕然以为中兴更化之主无复向时危迫之意又当先帝颁孝经小学厘正文字

 之日臣乃独好五经及宋人性理书而臣祖乃更诲之以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兴革之故不可

 不熟阅邸报

二年己巳十七岁

三年庚午十八岁

 夏六月先生应科试提学御史上虞李懋芳拔先生卷列一

 等二十二名

 四年辛未十九岁

  春二月先生应岁试李提学连任拔先生卷一等十一名始

  更名绛 元配太仓王硕人来归

 五年壬申二十岁

  春三月先生应岁试提学御史邻水甘学润拔先生卷列一

  等十四名

 六年癸酉二十一岁

  春正月先生应科试甘提学连任先生名列三等 秋先生

  同怀兄遐篆缃中式顺天乡试举人 车谱 按崑新志缃天才俊逸世传其两

  京赋埓平子时务䇿比长沙年未四十卒

 七年甲戌二十二岁

八年乙亥二十三岁

 夏六月先生应岁试提学御史上虞倪元珙置先生卷二等

九年丙子二十四岁

 夏六月先生应科试倪提学连任置先生卷二等 先生胪

 举母氏贞孝事状未嫁守节断指疗姑请于当事巡按御史王一鹗为

 达于朝得旨建坊旌表

十年丁丑二十五岁

十一年戊寅二十六岁

 春二月先生应岁试提学御史潍亓炜置先生卷三等 冬

 十二月亓提学科试仍置先生卷三等

十二年己卯二十七岁

  秋七月提学御史城固张凤翮覆试科举先生取遗才二等

 十三年庚辰二十八岁

 夏四月邑中修葺文庙先生与叶秀才 车谱 崑新志文苑传叶奕荃字元

 晖一字水修国华长子事继母陈以孝称以诸生入太学工诗古文词师事刘宗周徐石麒陈龙正讲求性命之学尤究

 心邑政利弊性刚直好义不能容人过乙酉夏以父榷杭州关遇国变奕荃戴星往省时掲竿四起还至嘉善为乱民所

 戕觅其尸不得以衣冠葬之归秀才 车谱 崑新志𨼆逸传归庄字元恭昌世子为诸生博涉群书落纸

 数千言不止性嗜酒携酒应院试且饮且书日未晡成七义分隶篆真草书五经文字御史亓炜怪而黜之惜其才旋复

 顺治乙酉六月县丞阎茂才摄令事下薙发令士民不从噪于县絷茂才庄白众杀之遂婴城守事定后新令究前事

 庄亡命薙发僧装称普明头陀隐居乡僻后乃庐金浐港先墓侧生平最善顾炎武以博雅独行相推许而俱不谱于俗

 里中有归奇顾怪之目诗古文墨竹无不工尤善书壮岁所作行草直逼两晋以酒至者长笺短幅挥洒不倦往来江淮

 浙水间辄奉先像以行遇令节讳日采藻束刍以祭晩年校正曾祖震川文集付梓传世折衷诸名家持择颇精卒年六

十一 彦补案朱竹垞静志居诗话云恒轩好奇其名屡更崇祯中忽请于学使者改名祚明自后或称归妹或称归乎

来表字或称元功或称园公或称悬弓恒轩其别号亦号普明头陀又号鏖鏊钜山人没后女婿金侃辑其遗箸名字一

从其旧箸有悬弓集三十卷恒轩诗集若干卷万古愁传奇一篇重新两庑栗主而正之

节愍公重修学宫碑记先生书孔庙两庑位次考后见文集卷之五 冬 十二月先生应岁试

 张提学连任置先生卷二等

十四年辛巳二十九岁

 春二月蠡源公卒先生承制居忧 先生从叔父季皋彦案淞南

 志顾叶墅字季皋号又昙邑诸生鼎革后弃妻为僧芒屦补衲啸歌青松白石闲与从兄仲隅淞南志顾

 维字仲隅殉乙酉之难构家难 冬十月葬蠡源公及公元配周硕人

 继配李硕人于鸣字圩少司马公祖茔之穆位 是年大旱

十五年壬午三十岁

 先生同怀弟子叟生子洪善嗣先生同怀兄遐篆为后彦案淞南

 志顾缵字子叟号南式明邑诸生为人负气尚节不苟于义乙酉七月王师下江南议城守缵誓以身许国持檄登陴白

 衣指麾奋不顾家城破被戮年二十六天炎尸败莫知死所衣冠葬祖墓子洪善字达夫号柏亭少补县学生领康熙壬

 子乡荐丙戌成进士官内阁中书舍人天资敏捷淹贯经史明达典故发为文章体裁纯正议论卓然为丞相长史时朝

 廷制诰高文典册半出其手非所撰弗善也直内廷仅阅月翻译无讹摹画毕肖诸大臣拟荐大用遽以疾卒于京师年

 四十子世楷

十六年癸未三十一岁

 夏先生释承制之服循例入成均吴谱 先生为诸生十馀年应试等第名次载在徐

 太史开禧前明本邑岁科考案甚详原谱于崇祯元年下注云循例入成均历考诸邑志俱列先生名于贡表中而恩岁

 选拔诸目俱无确据当由先生于癸未免丧后以例贡入者 例贡自万历闲始子叟生次子洪泰

十七年甲申十月朔为大清顺治元年三十二岁阏逢涒滩

 春三月十九日闯贼李自成陷京师明庄烈帝自缢于宫中

 万岁山巾帽局 车谱 陈济生再生纪略谓在山之红阁御玄色镶边白绵绸半臂红阁盖建以复

 内操者 徐遁葊亭林诗注案计六奇北略上登万岁山之寿皇亭即煤山之红阁也自经于亭之海棠树下 彦案谷

 应泰明史纪事帝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太监王承恩对缢上披发御蓝衣跣左足右朱履衣前书曰朕自登极十七

 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

 分裂朕尸无伤百姓一人夏四月二十九日闯贼四走五月三日大清兵

 入京师睿亲王称制居摄映奎恭案世祖章皇帝时甫七龄驻跸盛京九月入关十月朔御极

 定鼎京师是月之朔明总督凤阳马士英等迎立嗣福王由崧于

 南都仍称崇祯十七年以明年乙酉为弘光元年吴谱 北都既陷福

 王常洵已死流寇至是嗣福王由崧弃藩走淮南凤阳督马士英物色得之要诸臣其往迎立四月抵仪真五月朔监国

 十五日即皇帝位 明史史可法传十七年四月闯贼祀阙誓师勤王北都既陷缟衣发丧会南都议立君尚书张慎言

 及吕大器姜曰广等曰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淓

 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吿之而士英

 已与总兵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 杨陆荣三藩纪事大学士史可法开府

 扬州乙酉正月二十五日大兵攻城陷可法自刎不死谕降不从杀之

  车引墙东识小录云福王之立实定策于淮南是时马相方为淮抚危迫之际得一天潢岂容更有异议史相遂不

  能违然而非其志也即位之后马居中史出督大事已去史尽力支梧殁于掦州先是累䟽哀号请兵饷马漠然不

  应方以为长江天堑不能飞渡其上游左良玉兵请除君侧者尽以其担付之阮大铖亦以为无奈我何也顺治乙

  酉五月初九日大兵渡江一技不施但有一走而江南又歌亡国恨矣

 夏四月先生侍贞孝王硕人率家人等迁居常熟之唐市

  常昭合志唐市旧名尤泾在双凤乡去县东南三十里又东南则昆山界 咸丰乙卯常熟张瑛建亭林祠于唐市邑

 人张星鉴为之记补注冬十月归千墩被劫十二月复迁常熟之语濂

 泾新居 车谱 常昭合志语濓泾黄泾东入尤泾 唐市亭林祠记云先生居语濂泾寓陈亮工家𥙷注张

 谱 望云楼刻帖先生手札云醉德无何忽云改岁兄今其脱然愈乎弟则马学士所云百忧熏心三冬少暇往日之举

 犯而不校逆兽已无所用其炰烋今乃黑夜令人纵穴焚佃屋所弟既荡无一椽仆辈亦瞻乌靡集夫行强虽武士之恒

 谈火攻则兵家之下策况于临池之畏实为扇焰之谋包藏祸心日甚一日公宫之火先告于寺人陵门之戟首诛乎元

 济燎原之恶已盈自焚之祸行及布诸左右凭楮怆然元恭仁兄足下弟绛顿首不知黑夜纵火即指千墩被劫事否时

 尚未更名炎武与叶方恒一案无涉昆山令杨永言吴谱 永言字岑立云南昆明人崇祯癸未进士崑

 城破后走陈墓诇事弥月知不可为复入黄浦依吴帅胜兆吴败同张企石翀之祝发珠泾万寿庵中释名懒云旅入中

 峯后人金华归滇卒胜朝殉节录称其殉乙酉之难追谥忠节殆未之考耶 彦补录呼谷送懒云师归滇诗云孤城流

 血已成川匹马重围岂意全此日锡还南诏去何时剑倚北风前相逢恸哭看双鬓欲别踟蹰赠一鞭惟有年年禾黍熟

 白公堤畔立秋田 唐白太傅有功于昆山乡人立祠祀之今称白王庙或因水涨筑堤谓之白公堤应南都

 诏列荐先生名于朝旋诏用先生为兵部司务

 编年诗集起是年 大行哀诗一首感事诗六首

二年乙酉三十三岁

 是时南都弘光元年也春先生膺杨永言之荐至京口彦案许嵩

 建康实录孙权于朱方筑城因京岘山谓之京镇又因门谓之京口夏四月同从父穆庵公

 淞南志顾兰服字国馨号穆庵以诸生入太学多才绩学声彻四方永历称号南中遣使招之且授冠带辞疾不赴屏居

 田野益肆力于诗古文好作长歌以消其感慨赴南京寓朝天宫因拜先兵部侍郞

 公祠将诣阙未旬日而王师已于五月初九日渡江初十夜

 弘光帝出奔十五日王师入南都明遂亡彦案杨陆荣三藩纪事乙酉五月大

兵渡江王奔芜湖追执王北去先生回至苏州思有所建白不果吴谱 先生吴同初

行状有云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南都陷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六月归语濂泾 闰六

 月十五日昆山士民闭城拒守 吴谱 先是五月初七日以后居民闻王师已入南

 都纷纷移遁四乡而张浦菉葭浜安亭诸村镇奸民乘机劫掠县令杨永言以二十二日尽放狱囚至月杪郡中大吏及

 守令皆先期遁六月初七日皇叔豫亲王方驻金陵遣刑部侍郎李延龄巡抚土国宝统兵莅苏城新郡守王镆发安民

 榜至崑并取图籍杨永言弃印潜逃于泗桥陈宏勋家水利县丞阎茂才偕邑绅耆老于初八日赴胥门纳款十二日院

 遣郡人周荃来崑安抚十八日以茂才知县事闰六月十一日薙发令下十三日茂才出示薙发且持名刺诣缙绅躬请

 城中大哗群起焚县治杀茂才十五日贡生陈大任等议推旧狼山总兵王佐才为主帅十七日杨永言及陈宏勋募兵

 数百人入城永言遂为监纪仍知县事先生偕绅士聚粮移檄为久守计七月二日大兵东下越二日真义村兵迎战败

 溃五日黎明大兵以次渡濠是月十六日丙申月食既星流竟夕吴谱见日知

 录星陨如雨注而系以甲申年闰六月案甲申无闰当是记忆偶误耳

 七月初六日巳刻城破先生本生母何太孺人被游骑斫

 右臂折弟子叟子武并殉难子叟妻朱氏引刀自刺其喉僵

 卧瓦砾中得免彦按先生家自侍郎公移居城中柴王弄故被屠城之难

 先生先以省母至语濂泾得不与难越二日常熟城破贞

 孝王硕人于二十四日闻变即绝食至三十日而终遗命先

 生勿仕二姓 吴谱 贞孝王硕人太仆寺卿宇孙女诸生述女守贞归执妇道视姑眠食外屏居一室

 虽至戚遣女奴候视皆谢绝曰吾义不见门以外人后姑病贞孝服勤昼夜不懈及病剧贞孝潜断一指煮药中姑饮之

 而瘥已而执贞孝手慰劳之贞孝缩手不前迫视始知其故为流涕久之贞孝年二十八先生始生遂抚为子事载明史

 

 唐王遥授先生兵部职方司吴谱 五月大清兵下江南福王被执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

 巡抚都御史张肯堂奉唐王聿键监国寻称号于福州建元隆武 九 月至嘉定过其沆家

  十二月十九日权厝贞孝柩于少司马公茔之东偏 先

 生见军政废弛作军伍议即文集诸论

 ︹文集︺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见文集卷之六

 ︹诗集︺京口即事二首京阙篇一首金陵杂诗四首千里一

 首 吴谱 诗皆五月以前作秋山二首表哀诗一首奉先妣稿蔡诗一

 首

三年丙戌三十四岁

 五月先生庶祖母黄氏卒 十二月十二日命家人赵和等

 迁居吴谱 未详何地将往闽中赴职方之诏以母丧未葬不果行

 

 ︹文集︺吴同初行状见文集卷之五 吴谱 同初名其沆嘉定学诸生殉乙酉守城之难 徐谱

  先生三过其居昆山兵起死者四万人其沆与焉

 ︹诗集︺延平使者至一首海上四首不去三首老鹤万里心

 一首 吴谱 是年春故明唐王聿键命晋江旧辅黄忠端公道周举兵至徽州为大兵所败忠端遇害时同邑

 编修朱天麟于崑城破后航海至闽仕唐王为少詹事延平使者至一首起句云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符出汉关又

 云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当是唐王密遣使赍札召先生先生但志感而已是冬十一月征南大将军贝勒

 博洛率兵下建宁延平等府唐王走汀州被获海上以下诸作皆感触咏怀之什也

 四年丁亥三十五岁

  秋至海上 冬十月十日命家人赵和迎祖庶母黄氏柩葬

  于少司马公域外之西偏二十日亥时葬贞孝王硕人于仲

 逢公同吉之兆 吴谱 少司马葬时用岁丁亥月辛亥日丁亥时辛亥贞孝之葬干支悉与司马丞

 二十一日具吊奠礼十二月二十一日移家于语濂泾先

  生庐墓 哀执友松江陈太仆子龙同邑顾推官咸正吴县

  杨主事廷枢及推官二子天遴天逵先后死难各以诗吊之

 吴谱 子龙字卧子青浦人崇祯丁丑进士兵科给事中受鲁王部院职衔与苏松提督吴胜兆通谋是夏胜兆反事泄

 逮子龙幷逮藏匿子龙之嘉定侯岐曾及昆山顾天遴天逵子龙乘闲赴水死岐曾等同被杀于松江顾咸正字端木天

 启甲子举人咸安推官丙戌四月自关中归知弟钱塘县知县咸建举人咸受先已殉节闻唐王立于闽草密疏附寄舟

 山黄斌卿属其转达为逻卒所获以吿提督吴胜兆胜兆秘不发及是年六月胜兆败密疏遂发逮至金陵为内院洪承

 畴所杀后二子之死仅一月廷枢字维斗南京兵部尚书庄简公成孙端孝先生大溁子崇祯庚午南京解元福王时荐

 授兵部主事兼监察御史马阮当国抑不能用罢归遁居山坞至是年四月当事搜索得之廷枢绝食五日不死作绝命

 词十二首裂衣幅血书之终以不屈被杀于芦墟村年五十三

 ︹文集︺歙王君墓志铭见文集卷之五

 ︹诗集︺赠推官咸正一首大汉行一首义士行一首秦王行

 一首墟里一首塞下曲二首海上行一首哭杨主事廷枢一

 首推官二子被执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一首

 淄川行一首 元谱 为孙之獬作也之獬淄川人天启壬戌进士媚逆阉得官侍讲名在逆案中入国

 朝为礼部侍郞顺治二年升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招抚江西后乞归里中是年九月土贼丁可泽勾引叛贼谢迁等陷淄

 川擒之獬支解死结语取汝一头谢元元当由之獬婴众怒耳方舆纪要淄川县属济南府东二百三十里哭顾

 推官一首哭陈太仆子龙一首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

 郞公墓之左一首原注先考葬祖墓左四十年其左有池形家或言兆有水是岁将合葬吾母三族为

 炎武难之炎武念先妣之治命不可以不合葬而四十年之藏又不可以迁万一有水又不可以径情而遂葬迟回者久

 之及启坏竟无水讫事无风雨昔重光大荒落之岁葬先王父既祖奠火作于门里人救之遂熄念吾先人积德累仁固

 不当有水火之菑阴阳之咎而不孝一人所遭之不幸如此天之不遂弃之曲全之又如此是可以忘先人之志哉

 后结庐三楹作一首精卫一首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岛焉其状

 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

 石以堙东海陶渊明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塡苍海先生身世既与陶同而壮心未已故亦赋精卫以寄托也邦

 彦附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一首吴谱 时元恭赴吴兴觅兄长兴教谕继登骨 彦

  按崑新志忠节传归继登字尔复崇祯癸酉举人长兴教谕摄县事城破不屈死

 五年戊子三十六岁

  秋至湖上 冬抵京口 是年谱濂泾家中被劫

  ︹诗集︺越鸟巢南枝一首江介多悲风一首拟唐人五言八

 韵六首申包胥乞师 高渐离击筑 班定远投笔 诸葛

 丞相渡泸 祖豫州闻鸡 陶彭泽归里徐遁葊案张石州云六诗非泛拟也

 乞师悲往事也击筑投笔明素志也渡泸闻鸡以不忘恢复望诸公也归里则知事之不可为而倦飞知还也云拟唐人

 者曾膺唐王之诏受其冠带也常熟县耿侯水利书一首张石州云耿侯水利书郡国利病书

 采之颇备车秋舲云常昭合志耿橘字兰阳献县人进士万历三十二年以调繁至讲求水利东浚横浦横泾李墓盐铁

 塘北浚福山塘西浚奚浦三丈浦凡土田高低宜蓄宜泄尺寸不遗其开浚之法区画周至约束严明具载所著水利全

 书其立说以水利用湖不用江尤不易之谕邑人陆化纯瞿故稷序之偶来一首元谱 将远行诗云去秋

 窥东溟今年泛五湖偶来诗云偶来湖上已三秋盖自秋迄冬泛五湖也浯溪碑歌一首自序万历元年

 先曾祖官广西按察副使道浯溪得唐元次山中兴颂石本以归为颜鲁公笔字大径六七寸历世三四此碑独传之不

 肖岁旃蒙作噩命工装潢为册工人不知碑自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读方谋重装而兵乱工死不复问者

 三年碑固在旧识杨生所一旦为余重装以来则文从字顺焕然一新有感于先公之旧物不在他人而特属之嗣人之

 稍知大义者又经兵火而不失且待时而乃成夫寄物固有不偶然者也为之作歌 彦案先生金石文字记元次山爱

 祁阳山水遂寓居焉名其溪曰浯溪筑台曰峿台亭曰SKchar2亭所谓三吾者也薛开封采一首原注君与

 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张石州案人心录云薛乱后归释谓去冠故去宀去发故去一

 因姓米氏自号米堆山 彦按吴县志玄墓山前面湖法华山浮于波面东有钱家磡米堆山将远行一首

 元谱 先生曾至海上 彦按诗意将有山东之行与上海吴胜兆事无涉京口一首镇江府志京岘山丹

 徒县东三国吴初都此后迁都秣陵乃置京口镇 吴止狷云是年春金声桓称兵江西僭称隆武年号攻陷郡邑故明

 贵溪王朱常彪攻沅州为官兵所获夏故明郧西王朱常潮破建寕为官兵攻获故明荣王朱由祯及子朱嵩窜辰州苗

 洞为恭顺王孔有德所获又获奉国将军朱运铨于兴化土司随破永宁剿擒故明贵溪王朱常标又于贵州广西擒𫉬

南威王朱寅卫幷子朱载功长沙王朱由榔辅国将军朱华宗室等共四十一人舟山总督黄毓祺为凤阳巡抚陈之龙

所败被𫉬幷搜𫉬反诗一卷供出江西北窝党薛继周等江南王觉生钱谦益许见元等奉旨黄毓祺著正法其薛继周

王觉生等著严饬访拏五月逆𤞑拥立延长王朱识鏿旋被擒八月海寇郑彩等据长乐连江等县官军克复之躯入海

九月湖广贼李锦浑名一只虎作乱诏郑亲王讨平之十一月伪惠国公李成栋据南雄勾连土贼犯赣城官兵破之成

栋败走十二月大同总兵姜瓖闭城叛驻防大臣英亲王讨之是岁四方多故先生诗多因事感慨之作举是年称兵大

略附识于后庶知先生无处之时云

  邦彦案吴谱作长沙王由榔车谱作永明王由榔考三藩纪事由榔桂王常瀛少子初封衡阳后以永明王称监国

  于肇庆两谱均是而以永明为当吴谱有八月金声桓等围赣州事车谱删去今从之

六年己丑三十七岁屠维赤奋若

 春登灵岩山徐遁葊诗注苏州府志灵严山府西三十里高三百六十丈一名砚石山秋至吴江

  过八尺施世杰酉戌杂记孙烈士传贝勒振旋还京行至八尺孙兆奎等以神枪来击颇多伤者 纳 妾

  韩氏 是年亲封墓树

  ︹诗集︺石射堋山一首车云即灵岩山见吴郡志徐遁葊诗注引郡国志石城山有吴王离宫山

  有石马望之如人骑南有石射堋春半一首 元谱 诗中有云洪州七月围粮尽力亦殚指江西金声

  桓事声桓以去年戊子七月叛据南昌是年正月为官军所破声桓中二矢投水死仍磔尸示众怀人一首

  赋得秋鹰一首八尺一首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自注常熟人车谱引

  归元恭文钞陈君墓表云君讳梅字鼎和苏州常熟之唐市人先世于宋末自衢州迁于虞山高祖号望虞始居唐市大

  父讳于尧父讳应选母某氏君少孤又失爱于大父家法严时时长跪或与杖怡然受之弱冠𥙷学官弟子试高等为增

  广生陈侍御许太史辈皆视为畏友诸君先后登第去君遂以诸生老君素孝友敦族谊葬其视时费悉出自君不以委

  诸父同姓之贫无养死无槥者皆取给于君而凌侮者时有君终其身忍訽不与较君子以为难既遭世变君语子孙宜

  自守毋急功名杜门扫迹安以待尽卒之日索衣冠家人以时装进掷去取故巾服服之又语芳绩云吾母四十馀年苦

 节而不得旌所恨独此耳君为人长厚有信义里中人皆从而辨曲直有鼠牙雀角之讼往往以君一言而解权量必平

 有斗稍大取而毁之平时日手一编精于考索晩年尤好医书尝取古方制药以施人鼎革之初群盗出没君避之他所

 有盗入其村方肆劫掠至君之门曰此积善之家也盖长者之称素著闻云一首潘确潜云陈处士梅字鼎和又

 字明怀居常熟之语濓泾先生避乱时与之隔垣而居少以通经著闻旁及诸子艺术之书无不流览课家人耕蓺自给

 卒年七十一葬双凤乡吴塘里先生为墓志瞿公子元𫓶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

 赠之以诗一首 元谱 元𫓶常熟人父式耜时留守桂林 吴谱 元錥礼部侍郎谥文懿景湻曾

 孙湖广参议汝说孙父式耜字起田万历丙辰进士由永丰知县历户科给事中甲申八月仕福王为应天府丞右佥都

 御史代方震孺乙酉夏巡抚广西明年抵梧州而南都已陷乃与丁魁楚等立永明王由榔于梧州式耜为文渊阁大学

 士留守桂林顺治七年大兵破桂林与总督张同敞俱被难瞿公子元錥于是年往省其父以道梗不得达 徐遁葊诗

 注引南略云闰十一月十七日将就刑天大雷电空中震击者三远近称异遂与同敞俱死同敞大学士居正孙也时金

 堡已为僧于茅坪庵名性因致书孔有德乃收敛瞿张两公尸葬于白鹤山下 彦案鸥波馀话杨硕甫名萟吴江平望

  人少时遇松仙授以道法遂能前知言皆奇中瞿公稼轩深器之乙酉偕往广西巡抚任庚寅冬王师下桂林瞿公不屈

  被难硕甫哭于定南王孔有德军前请敛其尸凡四日夜欲继以死始得请并殓同殉难诸公一时义声动三军瞿公孤

  孙为军中劫去勒财物硕甫时以医术游于孔王及巡抚王一品之间力争脱之终护其丧归葬虞山

 七年庚寅三十八岁

  春正月五日韩氏生林元命名诒谷 怨家有欲陷先生者

  乃变衣冠作商贾游金坛登顾龙山观明太祖御制词石刻

  吴谱 顾龙山在金坛县南五里山脉自茅山回龙顾祖故名元末丁酉十一月明祖东征时驻跸于此御制题壁词云

  望东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尘不染浮生九寰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偸闲花

  鸟娱情山水相看

  至镇江登北固楼 往嘉兴参用张谱

  ︹诗集︺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有高皇帝御题词一阕一首

  重至京口一首榜人曲一首流转一首吴谱 诗中云晨登北固楼慨然涕如雨

  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雠作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知先生流离晦

  迹亦仅而得免矣徐星伯云先生自乙酉以后展转江浙之境于今五年至此乃欲北至中原故钞书自序云炎武之游

  四方十有八年亦以此年为始也秀州一首徐遁葊诗注方舆纪要云浙江嘉兴府五代晋置秀州

 八年辛卯三十九岁重光单阏

  至金陵初谒孝陵 军谱 明孝陵在锺山之阳独龙阜旧灵谷寺基与马皇后合葬懿文太子祔

 于左沿山周围四十五里嘉靖十年更名锺山为神烈山灵谷寺梁天监十三年为宝志公建塔于锺山玩珠峯前名开

  善精舍后为开善寺宋改名太平兴国寺后名蒋山寺明初改寺于旧基之东五里而旧基遂为孝陵 秋 八

  月十四日至淮安与山阳王起田略吴谱 详具康熙丁未年注徐州万

  年少寿祺定交抵清江浦徐遁庵诗注清江浦在山阳县西北三十里

  ︹诗集︺恭谒孝陵五排二十韵一首拜先曾王父木主于朝

 天宫后祠中一首彦案徐遁庵注江宁府志朝天宫在府治西旧说即古冶城址刘宋建国学于此杨

 吴时建紫极宫宋改天庆观元改元妙观明洪武十七年重建赐今额 先生自注先公尝为应天府尹

  车谱 据馀集穆庵府君行状南渡初元之说云此诗宜改编入乙酉年三十三岁中 彦案诗中瞻拜独曾孙句

  是此次独至金陵时作况诗文皆潘次耕编集必然亲见手稿后人不必致疑

 赠万举人寿祺一首原注徐州人 吴谱 寿祺字年少后更字介石徐州人崇祯庚午举人工诗

 文书画又工写美人他如琴碁刀剑百工技艺细而女工刺绣麤而革工缝纫无不通晓风流豪迈倾动一时国变后罢

 公车僧冠僧服自名明志道人沙门慧寿避邳徐之乱移家公路浦痛饮食肉依然如平时云著有隰西草堂集

 东一首 吴谱 此诗为故明东平侯刘泽清作也泽清为福王时四镇之一开府淮东颇事声色府第壮丽

 顺治二年五月福王遁走大兵于四月十八日薄掦州二十五日城陷五月大兵败泽清副将高佑于宿迁至清河又败

 泽清总兵马化豹等于淮黄清三河口追入淮安界至清江泽清与漕帅田仰遁走七月泽清率所部纳降至京仍予世

 职又三年戊子秋泽清阴与曹县叛寇通谋许以内应遂作乱陷曹县十月英亲王讨平之诘其由知出泽清乃族诛之

诗中有云地下逢黄侯举手相揶揄我为天朝将尔作燕山俘指靖国公黄得功也得功先于乙酉六月王师据江口时

迎战中流矢死 彦案杨陆荣三藩纪事黄得功楡林卫人素忠勇醉后运双刀如飞军中呼为黄闯子乙酉五月十一

日大兵簿都城福王奔芜湖都城破王至得功军大兵追王十五日及芜湖得功战于荻港时刘良佐已降即阵上招得

功得功叱之张天禄从良佐后射得功中喉得功知不可为掷刀拾所拔箭刺喉以死赠人二首徐谱 案

先生赠人诗云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极盖所送之人北行而先生仍南归吴故拜黄门公墓

 而路泽溥诗亦云相逢金阊西也此诗意似讥明臣出仕北入京华者然不可考矣

九年壬辰四十岁玄黓执徐

 入郡奠陈文庄公祠 吴谱 公讳仁锡号芝台长洲人天启壬戌探花累官南京国子监祭酒

 福王时赠詹事谥文庄生平事行详刘念台宗周黄石斋道周两先生所撰文庄公家传弘光元年济生济祯奉诏建祠

 于卧龙街关壮缪庙之右康熙十九年移建虎丘侍读汪琬撰文立碑济生以荫历官太仆寺丞先生姊婿也至吴

 县之横山展拜陈黄门侍郞远祖顾野王墓吴谱 墓在横山东五里越来

  溪上 徐遁庵诗注隋书十道志山四面皆横故名山有七墩俗称七子山苏州府志横山在府西南十五里越来溪在

  横山下与石湖连北至横塘遇路舎人泽溥于虎丘元谱 泽溥时携家奉母寄居湖上洞庭

  东山 南略 振飞长子泽溥中书舍人季子泽浓赐名太平自唐市返千墩 夏六月十

  九日弟子严得子洪慎彦案淞南志顾洪慎字汝嘉号学圃弱冠游京师入成均仪表瓌玮饮啖

  兼人居父丧茹素三载哀毁骨立从父亭林卒赤胫走三千里扶柩还葬命子宏佐主其祀从叔父穆庵

  得子岩彦案淞南志顾岩字大云积学工诗寄志清远北入京师南游闽粤登临感慨恒寓于诗徐太史畏垒序

  梓行至清江渡河抵王家营淮安府志王家营在清河县治北七里 世 仆陆

  恩叛投叶氏 元谱 叶名方恒字眉初太常卿重华第三子明崇祯壬午举人国朝顺治戊戌进士官

  济宁道佥事

  ︹文集︺杨氏祠堂记 元谱 伪常熟杨子常作 车谱杨彜字子常汪钝翁杨顾两先生传

  云万历之季士之为文者喜倡新说畔违传注彜与大仓顾梦麟力明先儒之说天下翕然从风称杨顾学彜以岁贡生

 为松江训导作兴人材甚广居五岁擢知都昌县以道阻弗克赴任明亡遂不出晩岁目盲犹令人读书其侧为诸生讲

 说无少倦年七十九卒记在文集卷之五

 ︹诗集︺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一首原序公姓顾氏讳野王字希冯以梁临贺

 王记室参军起兵讨侯景入陈官至黄门侍郞墓在今苏州府吴县横山东五里越来溪上卢襄石湖志曰墓上有一巨

 石横卧可二丈许石上古松一枝似盖湖上望见之即知为野王坟今树与石无恙天启中有𫝑家欲夺其地而葬𫁘已

 穿矣族兄存愉发愤讼于官得止其𫝑家所筑周垣及树木皆归顾氏赠路舎人泽溥一首

  泽溥曲周人父振飞字见白天启乙丑进士泾阳知县崇祯中历御史巡按福建再按苏松屡迁至佥都御史总督漕

 运巡抚淮阳北都陷福王立于南京河南副使吕弼周为闯贼节度使来代振飞癸未进士泾阳武愫为贼防御使招抚

 徐沛振飞击擒二人竿弼周于法场命军士人射三矢乃解磔之缚愫徇于市鞭八十槛车献诸南朝伏诛故诗中云擒

 魁献行朝逆党皆战悸又云天子呼恩官干戈对王使盖唐王聿键曾以罪锢守陵中官虐之振飞上疏槩宽罪宗得释

 乙酉南京破聿键自立于福州趣召振飞制书有朕有守困恩官路振飞云云既至拜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

  学士官一子职方员外郎又录守淮功荫锦衣世千户顺治三年王师攻克仙霞关聿键走汀州振飞走赴不及汀州破

  走居海岛明年将赴永明王召自缢于邵武山中粤中赐谥文贞清江浦一首丈夫一首王

  家营一首传闻二首 元谱 是岁永明王在肇庆李定国攻陷广州王使召定国入卫盖王为

  孙可望所制闲关奔窜故也

 十年癸巳四十一岁昭阳大荒落

  春至金陵二月谒孝陵并谒太祖御容于灵谷寺吴谱 寺在锺山东

  南本梁僧宝志公葬处名开善寺明初改名灵谷中有明祖大灵谷寺记石碑十月再谒孝陵作孝

  陵图 吴谱 国朝定鼎后置守陵太监二名兵四十名 诒 榖殇时方四岁先生

  更纳妾戴氏 车谱 归元恭𭟼赠先生纳姬诗云同心初绾在秦淮孤寄清江音问乖虽异九秋婕妤

  怨已如一月太常斋占熊从此欢无既弋雁何妨老自偕不待王郎去迎接西风今送入君怀元恭自注谓寕人于金陵

  纳姬置清江浦今姬得南归云云

 ︹诗集︺路舍人家见隆武四年历吴车二谱作东武四先历一首元谱舍人父

 文贞公在闽时特精制新历 徐遁庵诗注引东南纪略十月郑成功从大学士路振飞曾樱议颁明年隆武四乍大统

 历 彦案徐谱于顺治三年丙戌书云唐王将入赣州郑芝龙使军民遮留不得行乃驻延平十月明两江总督丁魁楚

 广西巡抚瞿式耜立桂王由榔于肇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十一月王师下建宁延平等府唐王走汀州执而杀之明大

 学士苏观生又立唐王弟聿𨮁于广州改元绍武十二月王师下广州杀聿𨮁又于十年癸巳三月书鲁王去监国号不

 知所终则明之遗裔惟有殆哉岌岌之桂王由榔未亡矣宜先生见隆武四年历洒涕以赋诗也厥后谱中绝不书三藩

 事先生故宫禾黍之悲亦惟发之于谒陵而已矣自此一意著述无复张子房之壮志而为王厚斋之深潜矣诵古隐士

 二首其寄托可想也再谒孝陵一首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一首

 赠朱监纪四辅一首自注宝应人 徐遁庵注云宝应县志朱四辅字监纪少负异才于书多涉猎

 尤谙经济喜交海内悲歌慷慨之士著有铁轮集 朱彬白田风雅铁楞少禀异资读书五行俱下有用世志鼎革后弃

 诸生游四方诗文不自爱惜随手散佚祇有淮阳治水或问一卷行世监纪示游粤诗一首

 庵诗注白田风雅载诗四首内有韶州道中七律云好山无数逐人来紫翠千重面面开树下有蹊皆鹿迹岩闲不雨自

 莓苔萝生断壁垂还上水作惊湍去复回独惜征帆容易过无由系缆一徘徊即游粤诗之一赠邬处士继

 思一首 徐谱 先生此数年中往来无定而金陵扬州市井皆屡至故赠邬继思诗云年年寻杜甫一过浣

 花溪邬卖药扬州市先生频过之昔有一首杨明府永言昔在昆山倡义不

 克为僧于华亭及吴帅举事去而之兰谿今复来吴下感旧

 有赠一首徐遁庵注金山志云南杨永言甲申后祝发为僧流寓华亭张行人翂之与交善顾亭林赠杨诗云

 云亭林亦尝以事下松江狱两人俱往来相契杨盖胜国遗民混迹缁流者送归高士之淮上一

 首 吴谱 即归元恭赠刘教谕永锡一首自注大名人 吴谱永锡字钦尔号賸庵魏

 县人崇祯丙子举人癸未谒选长洲教谕日与诸生讲道德明忠孝之节邑令遂寕李实廉知其贫欲烦以吏事谢不应

 己署崇明县事庭无留狱未几遭鼎革偕妻栗氏一子一女隐居相城有大吏造其室欲强之永锡曰吾中州男子二十

 渡漳河遨游两河间谁不知我乃以此相偪将谓吾畏死耶拔剑欲自刭门人抱持之不克死大吏亦惊惭而去永锡谓

 其妻曰彼再至我与若立自决矣皆裂尺帛握之会海上兵起乃止寻移居阳城湖之滨与妻子日食蔬粥有女许字未

 嫁恐贻父母忧绝粒而死其母哭之成疾亦死后遭大水乏食家僮相继死埋骨道傍永锡与沈钦圻为世外友甚相得

 往来吊古常与偕有老奴从故乡来劝之归曰室庐如故也永锡曰我岂不欲归但前奉君命而来义不可归命其子临

 同老奴归谓祖宗丘墓责在汝时遭岁荒至杂糠籺作食其子临既归思父不置假贷得百金欲驰以献父星夜南下遇

 盗马惊堕地死初永锡长八九尺容貌甚伟至是毁形骨立见者哀之久之成疾渐剧一夕大呼烈皇帝者三遂卒时甲

 午秋也时有齐丈人者抚其丧葬于阊门外半塘以妻女附之 徐遁葊案朱竹垞静志居诗话永锡有洹水遗诗又曰

 洹水至性之士兵后隐居相城有大吏强之仕永锡袒裼疾视曰吾中原男子二十渡漳河登大伾跃马鸣鞘两河豪杰

 谁不知我欲见辱耶取壁上所挂剑欲自刭门下士抱持之得解既而妻女相继饿死子为盗所伤亦死久之洹水殁弟

 子徐晟陈三岛经纪其丧葬之虎丘山塘 李次青国朝先正事略賸庵乃买破船一往来江湖闲时从诸遗老游尝泛

 舟中流鼔枻而歌曰自日堕兮野荒荒逐凫雁兮侣牛羊壮士何心兮归故乡风水激荡歌声郁伊闻者哀之钱牧斋念

 其穷招之往賸庵曰彼为党魁受主眷枚卜时天子以伊𫝊期待今岂忘之耶卒不往遁庵注云

  后二百六十年古邨懒农钱邦彦读至此曰呜呼非独賸庵烈丈夫也抑妇亦烈妇女亦孝女子亦孝子阖门殉道

  肉俱香齐丈人者亦皋伯通之亚欤数十里扶棺葬山塘以为要离侠客伯鸾高士颜佩韦等义人惟賸庵可与

  为万古邻矣然五人墓官置守冢禁人躏践賸庵之墓塞食之日其谁携一盂麦饭洒泣荒郊哉念至此不能不为

  賸庵悲矣

 郝将军太极滇人也天启中守霑益明史地理志云南曲靖府霑益州余于

 叙功疏识其姓名今为医客于吴之上津桥苏州府志上津桥在渡僧桥西

 跨运言及旧事感而有赠一首孝陵图一首自序云重光单阏二月己巳来

 谒孝陵值大雨稽首门外而去又二载昭阳大荒落二月辛丑再谒十月戊子又谒乃得趋入殿门徘徊瞻视鞠躬而登

 殿上中宫奉帝后神牌二其后盖小屋数楹皆黄瓦非昔制矣升甬道恭视明楼宝城出门周览故斋宫祠署遗址牧骑

 充斥不便携笔砚同行者故陵卫百户束带玉稍为指示退而作图念山陵一代故典以革除之事实录会典并无纪述

 当先朝时又为禁地非陵官不得入焉其官于陵者非中贵则武弁又不能通诸国制以故其传鲜矣今既不尽知知亦

不能尽图而其录于图者且不尽有恐天下之人同此心而不获至者多也故写而传之十庙一首自注鸡鸣

山下有帝王功臣庙后人谓之十庙 车谱 洪武二年十庙于鸡鸣山下又增功臣庙祀徐达以下二十一人为十

一庙后又增四庙

十一年甲午四十二岁阏逢敦牂

 春游金陵 迁居金陵锺山之阳 游真州抵太平芜湖

 秋游燕子矶留宿僧院至冬始返 先生第三甥徐元文举

 乡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顺治己亥状元官文华殿大学士著有含经堂集车秋舲云三甥仕履本与先生无与所

 以历历载入者以见先生当时并非无家可归且三甥既贵累书奉迎先生愿以别墅居之且为买田以养亦非漠然于

 先生者特以先生赋性严介掉首故乡几若为将浼之避迨后三甥声望日隆原一乃迭遭弹劾先生固已先有所见矣

 是年先生兄遐篆卒崑新志卓行传云贫甚于父同应而好义似之卒无子以弟缵子洪善为后

 张谱 案遐篆中式崇祯六年癸酉举人健庵称遐篆举乡试一上公车而卒归玄恭送先生北游序称崇祯之末祖父

 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且崑新合志亦称遐篆年未四十卒若卒于甲午则先生年已四十二矣盖衍生元谱讹壬午

 为甲午耳 耻庵据张谱补注

 ︹诗集︺金山诗一首徐注九域志唐因裴头陀江际获金以闻眀皇赐名曰金山顾祖禹方舆纪要

 金山在镇江府西七里大江中北岸值瓜洲渡南岸值西津渡西距仪真县高资港不过四十馀里实为江中之险

 居神烈山下一首全谢山亭林神道碑云侨居神烈山下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

 隐士二首管幼安庞德公真州一首徐遁葊案方舆纪要江南扬州府仪真县宋曰真州太平

 一首徐遁葊案眀史地理志太平府领县三东距南京一百三十五里城北有采石山一名牛渚山临大江芜湖太

 平府属县蟂矶一首 吴谱 蟂矶在芜湖西七里江中结句留得奎章墨未干自注庙中有高皇帝御制

 诗金字牌一扇 徐遁葊案方舆纪要蟂老蛟也矶南有石穴广一尺深不可测江上二首久留燕

 子矶院中有感而作一首徐遁庵引一统志燕子矶府西北观音门西幕府山东 张谱 先

 生四十二岁春至金陵卜居神烈山下由仪真历太平登采石矶东抵芜湖秋游燕子矶留宿僧院至冬始还范文

正公祠一首徐遁庵注引苏州府志坛庙范文正公祠在义宅东宋咸湻十年知府潜说友奏建钱生

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一首元谱 肃润字李霖号础日无锡人著有南忠录等书

潘确潜云钱础日肃润江南无锡人学博行方严取予重然诺家居孝友落落有古人之节闭户传经门下皆知名士雅

好述作博综今古柏乡魏相国推其理学为椎鲁干城其谕史诸文以为陈君举何去非咸未逮也

十二年乙未四十三岁旃蒙协洽

 元旦四谒孝陵春自金陵还昆山 三月初五日午刻江

 南地震六月初八日又震 五月十三日擒叛奴陆恩数其

 罪沈诸水叛党复投叶氏讼之官移狱松江全谢山亭林神道表云曲周路

 舍人泽溥者故相文贞公振飞长子侨居洞庭东山识兵备使者乃为愬之始得移狱松江而事解 车谱 归元恭与

 叶嵋初书弟到郡时始知宁人兄窘于事势将有不测舆谕亦多以兄为已甚故弟语稍激切然论其究竟爱寕人亦所

 以爱兄也已而崑老辈委曲相劝兄因动恻隐之心要于兄之自为计亦大便而弟軰则群而诵兄之高义昨在西郊文

 初子佩诸君及二三远方友人问及弟公言于众曰此事误在顾而叶能不终讼可谓仁人君子人皆服兄为有量及归

 寓忽闻有变局为之大惊兄尝谓宁人城府深密机械满腹兄前已诺和议而忽出最难之题目迫之以必不能从之事

 是名虽曰和实欲战也兄岂亦有城府机械耶崑老极和平之人亦以兄为太甚今将去矣弟亦即日同国馨去矣伹思

 兄若不肯就和即和而必欲云云宁人计无复之必自经沟渎无疑也陆恩人奴也尚不可杀而迫其主以取偿宁人非

 寻常无闻之人又事无死法而一旦迫之致死于兄便乎不便乎宁人无亲子弟料死后必无与申冤者即有兄自当有

 以待之固知杀宁人万万无害独不畏清议乎宁人腹笥之富文笔之妙非弟一人之私言即灌老诸公皆击节称赏四

 方之士见其诗古文者往往咨嗟爱慕兄能杀宁人之身能幷其生平之著述而灭之乎使天下后世读其诗古文者以

 为如此文人而杀之者乃叶嵋初也此名美乎不美乎自古文人之受祸者如子兰杀屈原姚贾杀韩非后世读离骚及

 三公子之书无不睡骂子兰姚贾陈同甫为小人构陷入狱每读其传为之发指眦裂以兄平日自待之高眀何苦而为

 此事耶想兄之意以为宁人即死于牢狱死于桎梏不得谓嵋初杀之吾谁欺当世士大夫有口亦可畏也凡此之言皆

 所谓爱宁人即所以爱兄也车持谦云核其语意松江之狱所由来欤

 ︹诗集︺元旦陵下作一首常熟归生晟彦案徐遁庵笺注虞阳科名录归晟字成

 伯明诸生劬学励品工吟咏陈生芳绩徐注据张谱芳绩字亮工处士鼎和之孙著有历代地理沿革表

 书来以诗答之一首赠路光禄太平一首自注已下数首皆余蒙难之作先是

 有仆陆恩服事余家三世矣见门祚日微叛而投里豪余持之急乃欲陷余重案余闻急擒之数其罪沈诸水其婿复投

 豪讼之郡行千金求杀余余既待讯法当囚系乃不之狱曹而絷诸豪奴之家同人不平为代愬之兵备使者移狱松江

 府以杀奴谕豪计不行而余有戒心乃浩然有山东之行矣车持谦案全谢山亭林神道碑云狱日急有为先生求救于

 某公者某公欲先生自称门下而后许之其人知先生必不可而惧失某公之援也乃自书一刺与之先生闻之急索刺

 还不得列揭于通衢以自白某公亦笑曰宁人之卞也 张谱 先生送书小帖云路安卿名泽浓故总督皓月公之长

 子 南略泽浓赐名太平酬王生仍一首徐注案苏州府志杂记惊隐诗社王仍字云颉 永 夜

 一首酬陈生芳绩一首赠路舍人一首赠钱行人邦寅一首

 丹徒县志儒林钱邦寅字驭少眀季诸生兄邦𦬊走闽粤不归邦寅弃诸生日以著书为乐常出游每登高望远辄思其

  兄哭泣年七十卒门人私谥介节先生

 十三年丙申四十四岁柔兆涒滩

  春狱解还昆山 三月本生母何硕人卒详一岁谱下 夏 闰五

  月至金陵锺山旧居 元谱 自狱解后叶氏憾不释遣刺客伺先生所往至是追及于江宁之

  太平门外䡰之伤首坠驴遇救得免是月十日谒孝陵 冬在锺山度岁

  ︹文集︺作方月斯诗序序云与方子订交自单阏之岁今且六年矣余客锺山而方子亦侨居云

 闲不数数见顷冬春之际余以仇家之讼至云闲逆旅中困不自聊而方子时时相过慰藉与余周旋两月因出其诗草

 示余读之车持谦案以时事考之当在是岁月斯佚其名榖城人眀辅臣岳贡之子甲申后卖卜吴门夏节愍公完湻集

 载有赠方榖城遗孤流落郡中诗 彦案序文集馀集俱不载

  ︹诗集︺松江别张处士悫松江府志张彦之字洮侯初名悫之象元孙幼与弟汉度九旬有三

 张之目读书细林山中后尽斥田宅即细林别业亦让其弟隐居穷巷取遗书读之托酒狂以自废著有浴日楼诗稿

 同志赠言张悫赠蒋山佣诗逆奴叛主终无赖何况人间冯子都不过豪强能杀士更无奇侠寄锟铻云云王处

 士炜炜同志赠言王炜字雄石歙县人赠宁人诗云我已无家不可论逢君多难复声吞投竿东海黄尘起抱璧

 中原白日昏曁诸友人一首 吴谱 诗中有云异郡情犹彻同人道不孤盖先生系狱松江时郡

 人多爱重先生而通问者赠潘节士柽章一首吴谱 柽章字力田吴江人翰林检讨次耕耒之兄

 与同邑吴赤溟炎草创明史以实录为纲领若志乘文集墓志家传凡有关史事者一切钞撮荟萃以类相从考核精详

 为国史考异一书钱牧斋极为称许又著松陵文献一书后死浔溪庄氏史难故眀诸生 徐注苏州府志吴江潘柽章

 字柽木一字力田生有异禀九岁从父授文才过目烬于灯责令覆写不讹一字补桐乡学生乙酉后隐居韭溪肆力于

 学综贯百家天文地理皇极太乙之书无不通晓欲仿司马迁作眀史记友人吴炎分撰世家列传柽章撰本纪及诸书

 成十之六七会南浔庄氏史狱起俱及于难然庄氏书二人未尝寓目徒以名重为所摭引既罹惨祸其书不传

 五月十日恭谒孝陵一首王处士自松江来拜陵毕遂往芜

 湖一首 张谱 王处士即同游栅洪桥之王潢乙卯闰五月十日诗云更亿王符老飘零恨不同自注云王

 征君潢昔日同诣孝陵行香今年七十矣桃叶歌一首江宁府志桃叶渡在秦淮淮清桥东黄侍中

 祠一首自注在南京三山门外栅洪桥侍中名观洪武二十四年殿试第一建文末奉诏募兵安庆闻南京不守

 自沈于江其妻翁氏及二女为官所簿录将给配象奴亦皆赴水死后人即其葬地为侍中立祠王征君潢

 车谱 潢字元倬上元人父之藩慷慨好义潢能色养崇祯丙子举于乡先是户部郎中倪笃之荐于朝以贤良征不就

 念世乱亲老赋南陔诗以见志著有南陔集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原注熊君开元明史列传

 开元字鱼山嘉鱼人唐王时东阁大学士汀州破弃家为僧名正志号蘖庵其一释名髠残 桐阴论画云髠残一曰石

 道人姓刘惟与数遗逸往还小坐栅洪桥下一首原注此桥盖古时立栅处本当名栅江后讹为

 栅洪犹射江之为射洪也摄山一首彦案王渔洋游摄山记山为锺阜支派高三百丈周四十里多药草可摄

 生故贾仓部必选说易一首徐遁葊案江宁府志贾必选字徙南上元人万历己酉举人官

 户部主事白倪笃之冤谪九江幕丁父艰归杜门不出以讲易著书为事卒年八十七著松荫堂易学行世旅中

 一首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一首徐遁葊案同志赠言王炜秋日怀宁人道长先

  生诗云孤穷迢递八荒游肯逐轻肥与世谋霅水菰芦谁吊影蒋山风雨自深秋已从敝笈留千古欲向空原助一坏满

  眼黄花无限酒不知元亮可消忧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一首张谱 案江阴志艺文采

  先生此诗而应鼎之名翳如然则山人信能卉布荷衣鸿冥尘外者矣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

  即世 吴谱 鼎和三子汝珣汝瑜汝琳未知芳绩谁之子也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

  恸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二首

 十四年丁酉四十五岁彊圉作噩

  元旦谒孝陵自金陵返昆山旋往山东诸同人饯别归元恭

  为之序送顾宁人北游序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馀年盖未尝有经岁之别

  也今于宁人之北行也而不能无感慨焉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曁兄孝廉捐馆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

  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券价仅当田之半仍靳不予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乃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公子者

 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势衰本蓄意吞之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

 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谋泄宁人率

 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其同谋者惧奔吿公子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同人走叩宪副行

 提始出宁人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又知郡之官吏上下大小无非公

 子人者乃移狱松江守坐宁人杀有罪奴拟杖而已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宁人宁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门外击之伤

 首坠驴会救得免而叛奴之党受公子指纠数十人乘闲劫宁人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

 然有远行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樽榼送之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睢之入秦乎吾

 辈之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夫宣尼大圣犹且遭魋畏匡文王至仁不殄厥愠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

 山中天下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陟名山大川历聘列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

 发軔乎若曰怨仇是寻非贤人之志别离是念非良友之情于是同人咸曰善请歌以壮其行而归子为之序至莱

 州与掖县赵士完任唐臣等定交 吴谱 士完字汝彦明崇祯壬子举人故御史

 允昌季子遭乱弃家而南覉栖废寺弟士冕官镇江太守物色得之强之归士完故莱之巨族从兄士喆入复社有名同

 怀兄士元士亮士宽弟士冕并以才名著唐臣字子良贡生弟虞臣亦以学问称映奎案亭林文集莱州任氏族谱序云

 余往来山东十馀年又云顷至东莱主赵士完任唐臣入其门而堂轩几榻无改于其旧知先生初抵莱即与赵任诸人

 往还推谱序之作当在戊申与谢长吉结讼以后从唐臣假吴才老韵补正读而校

 之 过即墨游劳山 至济南与处士徐东痴吴谱 东痴初名元善字

 长公慕嵇叔夜之为人更名夜字东痴号稽庵济南新城人眀诸生为云南布政准曾孙少读书外祖王季木家束发能

 诗年二十九遭乱母死遂弃诸生南游江浙西游宛邓归遂不出举博学鸿词以老病辞为文章原本经史年且七十当

 路无知之者王渔洋尚书尝索其稿但逊谢而已后往江西渡浔阳江其稿尽没于水渔洋为摭拾遗诗二百馀首付梓

 曰阮亭选徐诗张稷若定交张尔岐自撰墓志云字稷若号蒿庵济阳诸生喜论著有易经说略诗经说略

 学者多传录之其仪礼郑注句读鲜爱者遇昆山顾宁人炎武录一本藏山西祁县所立书堂长山刘友生孔怀取一本

 藏其家夏小正传注一卷弟子职注一卷老子说略二卷蒿庵集三卷蒿庵闲诂二卷济阳县志九卷吴氏仪礼考注订

 误一卷俱藏家塾 吴映奎案刘果庵孔怀蒿庵集序云癸丑八月余有事济上始识先生于紫薇署中时吴门顾宁人

 在座先生谓之曰壬寅于阳丘读君古易序非为此君作乎宁人颔之因以所著蒿庵集见遗亭林与汪钝翁书云济阳

 张君稷若所作仪礼郑注句读一书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使朱子见之当不仅谢监狱之称许也又与汪钝翁论师道书

 云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处士歾先生吊之云从此山东问三礼康成家法更谁传推重可谓至矣日知录

 于丧礼停丧二条内备载稷若之说

 ︹文集︺莱州任氏族谱序汝州知州钱君行状吴才老

 韵补正序劳山图志序仪礼郑注句读序齐四王冢

 记卷五从张谱

 ︹诗集︺元旦一首莱州一首安平君祠一首自注在即墨县今废莱州府志

 祠田单田横不其山一首自注汉不其县有康成书院今废在即墨东南劳山歌一首

 陈沂鳌山记鳌山一曰劳山有大劳小劳在今即墨之东南四十里西南直距海上张饶州允抡山中

 弹琴一首 张谱 允抡字叔慈莱阳人崇祯甲戌进士户部主事戊寅升饶州知州淮北大雨

  一首济南二首秋柳一首酬徐处士元善一首自注昔年新城之陷其母

  死焉故有此作

 十五年戊戌四十六岁著雍阉茂

  春至泰安登泰山旋赴兖州至曲阜谒孔林从元谱吴车作圣庙往邹

  县谒周公庙谒孟子庙过邹平 后汉郡国志邹平属青州济南郡游张氏

  万斛园 吴谱 故眀兵部尚书张延登所居抵章丘访张隐君元明吴谱渔洋居

 易录名光启章丘人世居白云湖上少为诸生有名为梅长公朱未孩二公所知崇祯庚长年四十遂弃诸生辟一圃曰

 省园以种树艺花为乐乱后足不履城市年八十馀卒有张仲集诗若干篇余为删存百馀篇元眀诗往往可传有句云

 尽日闲看高士传一生怕读早朝诗其志可想至长山彦补案王渔洋长白山录山在济南邹平县西本属长山

 县所得名也高二千九百丈周六十里 香祖笔记邹平长白山东峯上之书堂西峯下之醴泉寺有范公泉盖文正幼

 随其母流寓长白山中读书于此主刘隐君果庵家吴谱 名孔怀字果庵长山人精于考核先生

  主其家与之辨析疑义所著有四书字征五经字征诗经辨韵范文正公流寓长山考复之济南再赴

  莱州之潍县入都随之蓟州历遵化州之玉田入永平登孤

  竹山谒夷齐庙先生从子态登武科进士彦案淞南志熊字尔策岁贡生泰顺

  训导孝宏之子退居浦上日事吟咏以乐其天手辑先世自上海迁崑宗谱简核有体先生韪之有止斋集若干卷

  ︹诗集︺登岱一首谒夫子庙一首徐遁葊注水经注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

  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七十二弟子一首自注诗末云一时同人多入官长幕谒周公庙

  一首谒孟子庙一首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一首诗集作名

  赋一物得桔槔 徐遁庵注引说文云桔结也所以固属槔皋也所以利转张隐君元明于园中

  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二首济南一首张谱 先生是年复

  至济南访徐东痴自笑一首酬归祚明即元戴笠徐谱 戴笠初名鼎立字植之后改

  名笠字耘野又字曼公眀诸生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

 韵一首彦案檇李诗系韭溪在郡城内即南湖支流经城而逹北连河 川渎记太湖东通嘉兴韭溪潍县

 一首衡王府一首徐遁葊案眀史地理志山东青州府益都成化二十三年建衡王府督亢一

 首徐遁葊案燕策注督亢坡在幽州范阳东南固安县有督亢陌京师作一首徐遁葊案明地理志永乐

 元年建北京于顺天府十九年改北京为京师玉田道中一首方舆纪要春秋时为山戎无终子国汉属

 右北平郡唐万岁通天二年改为玉田县永平一首谒夷齐庙一首一统志永平府清节庙在

 卢龙县西二十里故孤竹城祀伯夷叔齐

十六年己亥四十七岁屠维大渊献

 出山海关返至永平之昌黎县至昌平州天寿山谒十三陵

 彦案先生昌平山水记出京师德胜门八里为土城又二十里为清河又十二里有玄福宫又二十里为昌平州故永安

城也正德八年升为州天寿山在州北一十八里永乐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

 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及车驾临视封其山为天寿山七年五月己卯作长陆十一年正月成自是列

  圣因之皆兆于长陵左右而同为一域焉 又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墓怀宗御宇之日未卜山陵田妃薨葬此

  南距西山口一里馀遣工部左侍郎陈必谦等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贼以怀宗皇帝及皇后周氏梓宫至昌平州士民

  率钱募夫葬之田妃墓内移田妃于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椁为帝椁斩蓬藋而封之 吴映奎案至国朝顺治十

  六年三月奉旨立碑建亭于前大学士金之俊撰拟碑文附考景帝陵在京师西直门外沙河之南地名金山门内有碑

  亭世宗神宗皆尝展谒 张谱 成祖永乐长陵仁宗洪熙献陵宣宗宣德景陵英宗正统裕陵宪宗成化茂陵孝宗弘

  治泰陵武宗正德康陵世宗嘉靖永陵穆宗隆庆昭陵神宗万历定陵光宗泰昌庆陵熹宗天启德陵凡十二陵合怀宗

  崇祯思陵为十三陵出居庸关仍返山东抵长清至天津徐谱 案秋雨诗秋雨合

  淮泗一望无高深又与江南诸子别诗云云生岱北天多雨水决淮壖地上鱼盖秋雨之时先生正南下旋复北行至天

  是岁先生甥徐公肃元文登进士一甲一名

  ︹文集︺拽梯郞君祠记营平二州史事序吴谱 营州在今临楡县北七

  百里平州在今永平府东二百里临楡县地先生在永平滴永平府志成求先生作序先生因著此书作序应之 在文

 集卷

 ︹诗集︺寄弟纾及友人江南三首山海关一首徐注明地理志永平府抚

 宁县东有山海关望夫石一首徐注方舆纪要抚寕县角山下分注山海关东八里海中有望夫石

 黎一首徐注先生京东考古录辨昌黎有五此则汉书辽西郡之县渝水下流当海口之昌黎也三屯营

 一首 一统志顺天府三屯营在遵化州东六十里有城周四里恭谒天寿山十三陵一

 首王太监墓一首徐注案昌平山水记思陵门外右有司礼监太监王承恩墓以从死祔焉刘谏

 议祠一首自注在昌平旧县今废 彦案昌平山水记谏议名蕡字去华昌平人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对策

 指斥宦官遂不第令狐楚在兴元牛僧孺在襄阳皆辟为从事待如师友授秘书郎为宦官所嫉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

 军卒昭宗时赠右諌议大夫元时以昌平驿官宫祺奏请始为之立祠元史泰定二年置諌议书院于昌平县祠唐刘蕡

 者此也祠本在旧县县徙祠亦徙焉居庸关二首徐遁庵案昌平山水记自太行山迤北至此数百里不绝

 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中闲为径者八名之曰陉居庸其第八陉也设关于此不知始于何代重登灵岩

  一首自注在长清县东南九十里秋雨一首与江南诸子别一首天津一

  首徐遁葊案方舆纪要天津卫西北至顺天府二百七十里水行四百里城周九里北濒卫河东绕潞河漕舟悉出于

  旧沧州一首徐注明地理志河闲府沧州洪武初以州清池县省入东滨海西有卫河南有浮河北有

  长芦巡检司

 十七年庚子四十八岁上章困敦

  春二月至昌平再谒天寿山十三陵入都 夏六月仍至山

  东 秋回江南至金陵重谒孝陵 先生长甥徐原一干学

  登京兆荐吴谱 崑新志干学号健庵康熙庚戌探花官刑部尚书与弟秉义元文并以文章有声世号

  三徐著有读礼通考通志堂经解憺园文集传是楼书目

 ︹诗集︺再谒天寿山陵一首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一首

  生旧在金侍郎声幕府 映奎案金正希声于顺治乙酉募乡勇起义徽州十月大兵破之殉难绩谿答徐甥

 干学一首白下一首徐遁葊案江宁府志白下县即南琅琊郡白石垒重谒孝陵一

 首赠林处士古度一首徐遁葊案江宁府志林古度字茂之闽人与方文尔止杜濬于皇辈偕居

 江宁以文采风义为胜朝遗老年八十馀贫甚失明冬夜拥败絮旅寓萧然茂之诗清新婉缛有六朝初唐之风尝出其

 万历以后六十年之作属新城王贻上论定王为披㨂得百六十篇施愚山读之惊叹以为士正真茂之知已也 同志

 赠言林古度答宁人次韵诗忘形出至性过从淮水湄自署云福清乳山八十一老人 待征录古度有别墅在溧水乳

 山曾营生圹于此乃不克葬后卒周栎园助以资葬锺山按周栎园名亮工 邦彦案望溪文集有三山林湛传称其弟

 成之岂湛即古度之名欤赠黄职方师正一首自注职方建阳人 吴谱 职方生平无考绎诗意

 当亦受唐王职既败而遁于金陵者

十八年辛丑四十九岁重光赤奋若

 回吴门至杭州抵绍兴谒禹陵吴谱 一统志禹王陵在绍兴会稽山禹王庙侧 车谱

  皇览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山在县南去县七里 绍兴府志嘉靖中知府南大吉立石刻大禹

  陵三字覆以亭 徐遁庵注吕祖谦入越记龙瑞宫旁即禹穴乃大石中断成罅殊不古殆非司马子长所探也 邦彦

  案嘉泰志山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处吊宋六陵彦案毕秋帆续通鉴元纪世祖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帅徒役顿萧山发宁宗理宗度宗杨后四陵宋陵使中官罗铣守陵不去

  凶徒痛棰铣胁以刃铣恸哭而去乃肆发掘得宝玉极多截理宗项以为饮器弃骨草莽闲山阴唐珏闻之痛愤亟货家

  具执券行贷得金具酒醪市羊豕邀里中少年狎坐聂饮酒酣少年起请曰君儒者若是何为焉珏惨然具吿以愿收遗

  骸瘗之众谢曰诺一少年曰总浮屠虎视眈眈事觉奈何珏曰余固筹之熟矣今四郊多暴骨窜取以易谁复知之乃造

  数木函刻纪年一字为号分委而散遗之众如珏指夜往拾遗骸诘朝来集珏出白金酬之既而杨琏真伽复发徽高孝

  光四陵及诸后陵宋太学生东嘉林景㬢乃托为丐者背竹箩手持竹夹遇物即拾以投羉中铸银作小牌取赂西僧西

  僧左右之果得高孝两朝骨为两函藏之与珏所得之骨并瘗兰亭山南移常朝殿前冬青树植其上以识方珏景㬢之

  谋收骨也山阴王英孙持其议东阳郑宗仁襄其事长溪谢翱为之筹画遇寒食则相与密祭之人称曰唐林二义士

  唐珏字玉潜事具陶宗仪辍耕录林景曦字霁山事具郑元祐遂昌山人杂录王英孙字才翁郑宗仁字朴翁谢翱字皋

 父文文山之客也理宗首明洪武中始归葬绍兴旧陵 一统志宋欑宫在会稽宝山凡六陵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

 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 浙江通志冬青穴在绍兴府西南三十里天章寺前宋唐林二义

 士埋宋陵骸骨处也

  陶宗仪辍耕录唐珏字玉潜山阴人岁戊寅有总统江南浮屠杨琏真珈十二月十有二日于萧山发赵氏诸陵寝

  至断残支体攫珠𥜗玉匣焚其胔弃骨草莽间唐时年三十二岁痛愤亟货家具执券行贷乃具酒醴市羊豕邀里

  中少年轰饮唐惨然具吿愿收遗骸共瘗之众谢曰诺乃斵文木为匮复黄绢为囊各署其表曰某陵某陵遣之蕝

  地以藏为文而吿唐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植所函土堆上作冬青行二首又梦中诗二首其一云一坏自筑珠

  宫土𩀱匣亲传竺国经只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郑元祐遂昌山人杂录宋太学生林景㬢字霁山当

  杨总统发掘诸陵林为丐者背竹箩手持竹夹取贿西番僧果得高孝两朝骨葬东嘉后林于宋常朝殿前掘冬青

  树一株植两函土堆上梦中诗云云王渔洋池北偶谈辨为林作

 秋回苏州即往金陵过六合 闰七月赴山东辑山东考古

 录 冬十二月庚申望立春日山东考古录成

 ︹文集︺为馀姚吕裁之待诏章成作吕氏千字文序见文集卷二

 吴谱 待诏为明天顺间相国原之裔 车谱 案馀姚县志章成字裁之号秋崖大学士本曾孙与陈函煇张明弼杨

 体元为意气交函煇从事绍兴荐章成为翰林待诏章成曰悍将骄兵日事寇钞越城中颠踬狼狈救死不遑岂复可为

 之日耶卒辞不赴函煇死章成走哭于台州意有所触则惘惘独行欲得异人而友之访戴易于邓尉遇顾炎武于昌平

 山慷慨赋诗历吴齐燕粤无所遇乃归名其藏书之室曰蓼园曰予集于蓼孰谓荼苦者病中自毁其著述曰此无用之

 虚谈也所存有浴日楼集八卷秋崖词顾与治诗序文集馀集俱不载 车谱 与治字孟游江宁贡生

 河南副使瑮之曾孙当选官弃去谦又案今世说孟游性严介任侠恤死友与莆田宋比玉善宋歾孟游走闽哭之伐石

 表墓南州苏武子工古文早夭孟游刻之行世北平于司直好结客游秦淮死无恤者孟游含殓理丧费考功罢官贫甚

 分宅与居歾葬顾氏茔旁岁时祭之其稿佚失求得之行世又周旋释剩公难几株及剩公圆寂搜其辽左杂咏存之其

 高致类如此又案有学集余初识与治见其威仪庠序笔墨妍雅晩年屡陷坎坷困于蒺藜卒无子穷老以死先是庚子

九月与治卒于江宁施愚山欲搜刻其遗诗因与方尔止就曹石仓所刊本及与治外孙梁尔砺所钞本又假沈子迁所

藏本重加芟订釐为八卷愚山与子迁合赀刻之

 ︹诗集︺杭州一首 元谱 指潞王监国时事禹陵一首宋六陵一首颜

 神山中见橘一首徐遁葊案明地理志青州府益都西南有颜神镇孝妇河出焉方舆纪要颜神镇以

 孝妇颜文妻得名青石冈在西南两山壁立连亘数里

康熙元年壬寅五十岁玄黓摄提格

 春正月自山东入都 三月至昌平十九日谒思陵出古北

 口彦案昌平山水记出燕京北门三十里至望京馆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檀州五十里至金沟淀自此入山诘曲

 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计日约九十里至古北口往蓟州彦案汉书地理志蓟故燕国召公所封水经湿水过

 广阳蓟县北东至渔阳雍奴县道元注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仍至昌平 夏五月

 二十八日为先生诞辰有致馈者作书辞之至真定之新乐

 吴谱 日知录木力沟条云余过新乐林君华皖见示所修县志云云抵曲阳谒北岳恒山至

 井陉徐遁葊案地理通释陉山在真定府井陉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故名之一名土门即太行八陉

 之第五陉也 曝书亭诗注徐昂发井陉关诗自注云今名土门关在获鹿县秋七月天下郡国利

 病书成 冬十月至山西往大同之浑源州度汾河之平阳

 府

 ︹文集︺谒欑宫文卷五 昌平山水记怀宗墓条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欑宫实陵而名不以陵

 者春秋之法君弑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

 故从其实而书之也吴车作日知录误北岳辨卷一天下郡国利病书序卷六

 ︹诗集︺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一首吴谱 是

 年二月吴三桂奏奉命征缅于顺治十八年十一月会师木邦前明晋王李定国奔景线巩昌王白文选遁据锡波江官

 军造筏将渡文选复奔茶山总兵马宁等追及于孟养文选降三桂趋缅城十二月初一日大军至缅城四月缅酋执永

明王朱由榔献军前杀华亭侯王惟恭等一百馀人 彦案杨陆荣三藩纪事永明王由榔桂王常瀛少子丙戌唐王死

 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会议监国十月称监国十一月称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庚寅王奔梧州丙申李定国护王入云

 南己亥王入缅辛丑缅人执王归于王师全祖望曰明史桂王传于王死后大书李定国卒其子嗣兴降而后终卷然

 则定国之关于明者大矣古北口四首 吴谱 今顺天府密云县东五十初度时在

 昌平一首北岳庙一首自注时岳祀移浑源州 徐遁葊注真定府志祀典北岳庙在曲阳县西

 附城距恒山百里旧在山西浑源县恒山之麓而岳名不著井陉一首一雁一首尧庙一

 首 吴谱 帝尧陵在山东曹州东北六十里故雷泽城东谷林山历代致祭开实诏书则谓帝尧之祠在郓州郓

 州在今东平州东北三十里芦泉山之阳后代因之山西临汾县志尧陵在城东七十里有庙有金泰和二年碑记先生

 于日知录尧冢灵台条详载诸说颇以临汾志为疑是时先生经游其地故有此作 邦彦案题是尧庙非尧冢诗中有

 云汾方风动壑姑射雪封颠则庙在汾阳无疑矣 彦又案水经注汾水南迳平阳故城东水侧有尧庙前有碑

二年癸卯五十一岁昭阳单阏

 春正月自平阳登霍山彦案周礼职方氏冀州其山镇曰霍太山 汉地理志河东南县有霍太

 游女娲庙徐遁葊案一统志平阳府娲皇庙在赵城县东五里至太原访傅处士青

 主彦案王阮亭池北偶谈太原傅山字青主一宇公之他隐居著书工分隶善医年八十征鸿博至都坚卧城西古寺

 中辞归 吴谱 太原傅青主山母梦老比丘而生生复不啼一瞽僧至门云既来何必不啼乃啼六岁食黄精不乐谷

 食强之乃食读十三经诸子史如宿通者崇祯中袁临侯继咸被巡按御史张孙振诬劾逮问山槖𫗴左右伏阙上书白

 其𡨚马君常世奇作义士传比之裴瑜魏邵鼎革后隐于黄康熙己未荐举鸿博固辞不就特旨免试城归授中书舍

 人复不就所著有霜红龛集子眉字寿髦善画工诗眉子莲苏字长芳逮事乃祖有祖风青主著霜红龛家训十八则课

 之 阮葵生茶馀客话古晋阳城中有傅先生卖药处立牌书卫生堂药饵五字先生笔也青主善医而不耐俗病者名

 不能致然喜看花病者于有花木寺观中令善先生者招致之闻病中呻吟僧为言羁旅无力延医耳先生即为治虽剧

 无不应手而愈 潘耒𩀱塔寺诗序出太原郡城东南行七八里有寺曰永祚双塔巍然见之四十里外浮浮若旌幢焉

 傅隐君青主所居也至代州游五台山彦案史炤通鉴注北台最高后人名之叶斗峯有龙湫其东二

 十里为华严岭又东二十里为东台上可观日出其东为龙泉阙路自北台而南二十里为中台其巅西北有太华泉又

 西十五里为酉台其西叠嶂数十里北有秘魔崖东南有清凉岭惟南台稍远去中台可五十里五峯周遭如城其巅风

 甚烈不可居 华严大疏清凉山即代州五台山也积雪仍冰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峯特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

 故曰五台与富平李子德因笃订交吴谱 李因笃字天生更字孔德又字子德陜西富平籍

 山西洪洞人邃于经学为先生所推重著有寿祺堂集康熙己未试鸿博授检讨以母老辞不许表三上乃许同时授官

 者子德与萧山毛奇龄秀水朱彜尊无锡严绳孙三人当时号为四布衣在汾州闻执友吴江吴

 赤溟炎彦案苏州府志吴江人物吴炎字赤溟乙酉后弃诸生隐居教授以诗文自豪所拟古赋与今乐府传诵

 于时既与潘柽章其撰明史炎天才矫拔所撰世家列传甚有体裁美恶不掩有古良史风书未及成以庄氏史案株连

 及于潘力田柽章彦案潘耒国史考异序亡兄力田以著作之才盛年隐居潜心史事于是博访有明

 一代之书以实录为纲若志乘若文集若墓铭家传凡有关史事者一切钞撮荟萃以类相从稽其同异核其虚实积十

 馀年数易手稿而成国史考异一书全书合有三十许卷今惟存六卷高皇让皇文皇三朝之事当考正者略具焉

 子遭湖州庄氏私史之难遥祭于旅舎先生文集书吴潘二子事云先朝之史皆

 天子之大臣与侍从之官承命为之而世莫得见其藏书之所曰皇史岁每一帝崩修实录则请前一朝之书出之以相

 对勘非是莫得见者人间所传止有太祖实录国初人朴实不敢言朝廷事而史学因以废失正德以后始有纂为一书

 附于野史者大抵草泽之所闻与事实绝远而反行于世世之不见实录者从而信之万历中天子荡然无讳于是实录

 稍稍传写流布至于光宗而十六朝之事具全然其卷帙重大非士大夫累数千金之家不能购以是野史日盛而谬悠

 之谈遍于海内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

 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

 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二子皆居江村潘稍近每出入未尝不相过又数年潘子刻国史

 考异三卷寄予于淮上予服其精审又一年予往越州两遇其庐及余之昌平山西犹一再寄书来会湖州庄氏难作庄

 名廷罐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其居邻故阁辅朱公国桢家朱公尝取国

 事及公卿志状疏草命胥钞录凡数十帙未成书而卒廷鑨得之则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书冗杂不足道也廷鑨

 死无子家赀可万金其父允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

 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书凡百馀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

 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

 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吿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

 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幷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

 幷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彦所杀七十馀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

 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

 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馀岁

 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

 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馀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

 由汾州历蒲州入潼关游西岳太华过访华阴王山史

  山史名宏撰字无异华阴人明诸生康熙戊午征举鸿博不就生平嗜学好古收藏法书名画最富所居在华下有读

 易庐撰易象图述及山志砥斋集汪尧峯称其文议论驰骋今古悉有据依非苟作者朱竹垞赠诗题其独鹤亭二首内

 有注云携来京师有营丘画人物树石一轴五字不损本兰亭一卷尤可宝也又序其砥斋集盛称其所撰前明督师孙

 传庭传谓得太史公笔法先生集中广师篇内所谓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者也 又王阮亭秦蜀后记言

 余入山史山居洁朴无纤尘联额皆孙锺元奇逢郑谷口簠李天生因笃诸名士书后为读易庐孙锺元题曰待庵

 西安游富平馆李子德家 徐谱 见寄刘大耒诗注李元度先正事略子德名因笃又号

 天生明诸生见天下大乱走塞上访求奇杰士与杀贼报国无应者归而键户读经史贯穿注疏负重名与李中孚友善

 顾亭林至关中常主其家康熙己未荐博学鸿词以母老辞秉钧者闻其名必欲致之县官敦促先生将固拒母劝之行

 始涕泣就道试授检讨甫就职以母老且病具疏乞终养格于通政不得入乃自赍疏跪午门外三日得许归养补注

 十月朔过访李处士中孚于盩厔遂定交吴谱 李征君中孚年谱云癸卯十

 月朔东吴顾宁人来访宁人博物宏通学如郑樵从容盘桓上下古今靡不辨定既而叹曰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

 也吾人当务之急原自有在若舍而不务惟骛精神于上下古今之闲正昔人所谓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也宁人为之怃然徴君名颙字中孚号二曲陜西盩厔人少孤力学经明行修事寡母彭尤以孝著后流寓富平之军砦

 康熙戊午征举鸿博不赴当事强迫之舁至近郊操刀欲自戕始得谢病归所著有二曲集往骊山访明

 宗室存征 吴谱 字伯常秦愍王九世孙永兴王府奉国中尉𧨏㳆长子入关至太原

 ︹文集︺五台山记书吴潘二子事朱子斗诗序

 ︹诗集︺元旦一首霍山一首女娲庙一首晋王府一首徐遁葊案

 明地理志山西太原府阳曲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晋王府于城外东北维赠傅处士山一首酬傅

 处士次韵二首陆贡士来复自注武进人述昔年代许舎人曦草

 疏攻郑鄤事一首 北略中书舍人许㬢奏鄤不孝渎伦李克用墓一首自注在代

 州西八里五台山一首酬李处士因笃一首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一首徐遁葊案先生送韵谱小帖申凫盟涵光永年人太仆公之长子今庶常随叔之兄也太仆公甲申殉国难

  彦案孙承泽畿辅通志涵光博学能文尤长于诗弱冠名噪三辅甲申闻父殉难痛不欲生遂绝意仕进日事诗文晩年

  名益重 彦又案带经堂诗话广平申端愍公子三人涵光高尚其志著书纂言以学行闻天下人称聪山先生 渔洋

  诗话申凫盟涵光称诗广平开河朔诗派其友鸡泽殷伯岩岳永年张覆舆盖曲周刘津逮逢顺邯郸赵秋水湛皆逸民

  酬史庶常可程一首 吴谱 可程河南祥符人崇祯癸未进士阁部可法同祖弟时寓绛

  州京师陷时可程降贼贼破南归可法请置之理福王以可法故令养母可程遂居南京流寓宜兴阅四十年而卒 潘

  道耕案史可程字赤豹号蘧庵忠贞公同祖弟父仁斋刺沁州黄平与忠贞公随任读书登崇祯癸未进士著有观槿堂

  文集卒年七十七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一首寄潘节士之弟

  耒一首 元谱 耒字次耕号稼堂受业于先生又得王锡閳及兄柽章之传凡诗古文历算声音之学罔不

  穷极根源著有遂初堂集 彦案陈廷敬潘耒墓志少从伯氏学家故多藏书有明文献大备伯氏钩稽异同证以实录

  为明史次第皆具次耕习其学而伯氏以他史事见及家累北徙耒裹粮从行家愈贫之益之晋后学于顾亭林会徴博

  学鸿词官检讨修明史著遂初堂集 车谱 出赀刻九经误字一卷石经考一卷左传杜解补正一卷金石文字记六

卷吴才老韵补正二卷昌平山水记二卷谲觚十事一卷顾氏谱略二卷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又与汪晦庵合赀刻日知

录三十二卷王官谷一首徐遁庵案一统志蒲州府王官谷在虞乡县东南十里中条山中 新唐书司

空图传字表圣河中虞乡人昭宗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髦璨知图无意人世

乃听图还山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名曰休休及哀帝弑不食而卒蒲州西门外铁

 牛唐时所造以系浮桥者今河西徙十馀里矣一首徐遁葊案寰宇

记唐开元十二年于河东县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铁人四潼关一首华山一首骊山行

 一首长安一首乾陵徐遁庵案方舆纪要唐高宗葬梁山谓之乾陵寰宇记乾陵同八十一里

首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一首长安志慈恩寺在县东南八里

三年甲辰五十二岁阏逢执徐

 春正月五日至蒲州之荣河游后土祠适汾州自大同至西

 口徐遁庵案明地理志大同县有孤店开山虎峪白阳等口入都 秋七月至昌平谒十

 三陵奠思陵至河南之辉县访孙处士夏峯先生彦案方望溪孙征君

 传征君讳奇逢字启泰号锺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

 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

 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征君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

 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

 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觐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世

 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承宗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皆不应其后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

 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征君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

 门百泉山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峯田庐遂率子弟躬耕征君讲学始以象山阳明为宗晩年乃更和通朱子之学治身

 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𤲺一以诚

 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居夏峯二十五年卒年九十二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容城与刘因杨

 忠愍同祀保定与孙文正鹿忠节并祀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峯先生至山东度岁于泰安

 州

 ︹文集︺谒欑宫文

 ︹诗集︺后土祠一首自序云汉孝武所立后土祠在今荣河县北十里地名鄈上或曰脽上史所云

 幸河东祠后土者盖屡书焉其后宣元成三帝及唐宋二宗皆尝亲幸以及国朝虽不亲祀典而历代相传宫殿之巍峨

 像设之庄静香火之骈阗未尝废也岁阏逢执徐王正月五日予至其下庙祝云距此十五里为黄河所啮神宇圯焉乃

 徙像于东南二里坡下今所谓行宫者而古柏千章尽伐之以充改造之用庙未成而木尽矣是日大雪令祝引道策马

 从之逶迤而登则坊门墀庑宛然东南有大宁宫亦存遗址惟正殿及秋风洗妆二楼皆已荡然为断崖绝壑而王文正

 旦之碑犹卧雪中不能洗而读也怆然有感乃作是诗龙门一首徐遁庵案山西通志图考龙门在河津县

 西北二十五里即大禹所凿一名龙门渡与峡西韩城梁山对峙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孟秋

 朔旦有事于欑宫一首赠孙征君奇逢一首

 四年乙巳五十三岁旃蒙大荒落

  由泰安至德州复至济南置田地屋宇于章丘之大桑家庄

  吴谱 先是章丘人谢长吉世泰负先生赀若干至是以田彦偿焉至曲阜再谒孔林游阙里

  ︹诗集︺酬程工部先贞一首 吴谱 先贞字正夫德州人明工部侍郞绍孙建昌通判

  泰子以祖荫历官工部员外郞山左诗钞小传云分其才具足了十人年甫及强遽长揖归洵𨋹川之上客花溪之好友

  也 车谱 济南府志工部吿病归家居二十年以扶风教崇简朴相朂勉里中节义之事搜采成帙年六十有七预制

 一棺题曰休息庵所著有燕山游稿还山春事十五臣诗葸庵诗草窥园百一诗集百二诗集 王渔洋池北偶谈程工

 部自作一棺题曰休息庵刻铭其上酒酣便偃卧其中有诗云板屋萧然密四周愚人息矣圣人休百年恍愡真疑梦万

 事纷纭已到头广柳何时催去驾猗兰此夕咏闲愁相烦雅客来欣赏莫待遥怜土一丘

 五年丙午五十四岁柔兆敦牂

  至广平之曲周往太原时秀水朱竹垞彜尊游晋过访先生

  因与订交 车谱 彝尊秀水人字锡鬯号竹垞文恪公曾孙又号醧舫晩称小长芦钓鱼师以布衣试鸿

  博授检讨诗古文词并擅盛名尤肆力于经学金石碑版多所考证善八分书著有经义考五代史补注瀛州道古录禾

  录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静志居诗话曝书亭诗文集南海屈翁山彦案徐釚本事诗小序屈大均番禺

  人少补诸生名绍隆字骚馀遭乱弃去为僧名今种字一灵中年返儒服更名大均字翁山亦自关中相

  晤先生俱有诗赠之出雁门徐遁庵案明史地理志太原府代州句注山在西亦名西陉亦

  曰雁门山其北为雁门关适应州重过大同访李处士因笃于代州守陈

  上年署彦案曝书亭文集山西布政司参议清苑陈君上年顺治己丑进士康熙丁未由代州守迁山西布政司

  参议 杨注字祺公上谷人时官雁平兵备道与李处士辈二十馀人勼资垦荒于

  雁门之北 吴谱 云见文集卷六与潘次耕书云云抵京师复往山东游泰山

  谒天庆宫 冬十月注吴才老韵补正成至兖州守署度岁

  ︹文集︺与潘次耕书圣慈天庆宫记吴才老韵补正序

 

 ︹诗集︺寄刘处士大来一首 吴谱 处士无考诗云便居公瑾宅直上高堂宴自注馆

 李子德家又云一过信陵君下士色无倦自注陈君上年知处士本山左人而尝客代州守幕者 彦案诗又云山东不

 足居苦为相知劝吴谱当更引此二句而意方显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

 之一首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一首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

 笃在陈君上年署中一首出雁门关屈赵自注赵生之兄为雁门参将

 生相送至此有赋一首徐遁庵案同志赠言屈大均送宁人诗云雁门北接长山路尔去登临胜

 槪多天上三关横朔漠云中八水会浑河飘零且觅藏书洞慨休听出塞歌我欲巾箱图五岳相从先向曲阳遇赵劻

 鼎送先生诗云文学东吴杰平生好远游飞来太湖月散作雁门秋大道天人贯遗民海岳留相逢思惠教无柰别悠悠

 赵字季襄宁夏人应州二首徐遁庵案明地理志大同府应州北有桑干河西有小石口东南有胡峪口

 重至大同一首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

人一首送韵谱小帖云杨伯常名谦故王孙也住西安府南大塔堡内大塔者慈恩寺塔也 张谱 杨氏何以

为故王孙以住大塔堡及字伯常考之盖杨谦即朱存杠鼎革后变其名氏 车谱 案诗意烈为中尉之子太和为中

尉之甥 吴谱 名俊晰明宗室日知录九族条自注云余丁未岁在大同遇代州中尉俊晰年近五十考其世次于孝

宗为昆季 彦案俊晰谦皆存杠之改名

六年丁未五十五岁彊圉协洽

 春留兖李署删订近儒名论甲集 张谱 穆案先生与颜修来手迹云弟向日录

 有古今集论五十卷顷兖李刘年翁延弟至署删取其切于经学治术之要者付诸梓人名曰近儒名论甲集𥙷注刘泽

 远安化人任兖州同知南旋至淮安主山阳王起田吴谱 名略先生王起田墓志云山

 阳人家于清江浦之南先生刻自著音学五书属张力臣弨订讹吴谱 力

 臣山阳诸生号亟斋以卖书画为生尤精六书之学贫而嗜古多集金石文字嗣以聋废仍不懈于考证有昭陵六骏图

 赞焦山瘗鹤铭考传于世先生音学五书力臣手写梓于淮上去山东抵广平之曲周拜路

  文贞公振飞祠入都从孙思仁得春秋纂例春秋权衡汉上

  易传等书清苑陈祺公资以薪水纸笔写之以归吴谱 详见钞书自

  序序又云念先祖之见背已二十七年知当在是年 潘道根云春秋纂例十卷辨疑七卷唐给事中吴郡陆质伯纯撰

  春秋权衡十七卷意林一卷宋集贤院学士刘敞仲原父撰汉上易传十一卷丛说一卷图三卷宋翰林学士荆门朱震

  子发往山东主德州程工部正夫先贞李刑部紫澜涛二家

  吴谱 李涛号述斋芮城令李霖瞻浃弟康熙乙卯解元丙长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特简知临安府擢浙江盐法道仁

  庙南巡御书惠爱二字赐之陞广西布政使母病乞养归后终刑部侍郎假归卒

  ︹文集︺音学五书序程正夫诗序卷二 潘道根案正夫诗名海右陈人集

  学五书后序

  ︹诗集︺淮上别王生略一首过萧文学企昭一首自注汉阳人 张谱

   企昭字文超汉阳人顺治丁酉副榜贡生四库书存目企昭性理谱五卷其书大旨在于申程朱辟陆王与熊赐履闲

 道录所见同又有暗修斋稿一卷凡文三十二篇前有其兄度昭序述企昭始末甚详盖无所师承而笃志自立之士也

 曲周拜路文贞公祠一首德州过程工部一首过苏禄国王

 墓一首自序永乐十九年九月苏禄国东王来朝归次德州病卒诏遣官赐祭命有司营坟葬以王礼上亲为文

 树于墓道留其傔从十人守墓其后子孙依而居焉余过之出祝版一通乃嘉靖年者宛然如故其字体今亦不能及矣

七年戊申五十六岁著雍涒滩

 春在都中寓慈仁寺 徐谱 慈仁寺在广宁门大街额曰大报国慈仁寺 张谱 道光二十

 三年夏何太史绍基勼赀为先生建祠堂于寺西偏𨻶地一区架屋三楹几筵礼器悉备岁春秋名流毕集致飨祀焉𥙷

 闻莱州黄培诗狱牵连先生即星驰赴鞫三月下济南府

 狱 张谱 先生手迹云岁著雍涒滩二月十五日在京师慈仁寺寓中忽闻山东有案株连即出都门于三月二

 日抵济南始知为不识面之姜元衡所诬姜元衡者莱州即墨县故兵部尚书黄公家仆黄宽之孙黄瓒之子本名黄元

 衡中进士官翰林以养亲回籍揭吿其主原任锦衣卫都指挥使黄培见任浦江县黄坦见任凤阳府推官黄贞麟等一

 十四人逆诗一案于五年六月奉旨发督抚亲审事历三载初无干涉忽于今正月三十日抚院审时禀称有忠节录即

 启祯集一书元衡口供启祯集二本皮面上有旧墨笔写忠节录字様陈济生所作系昆山顾宁人到黄家搜辑发刻者

 咨行原籍逮证据其所吿此书中黄御史宗昌即坦之父传一篇有云家居二年握发以终以为坦父不曾剃头之证有

 顾推官咸正传有云晩与宁人游有云有宁人所为状在以为宁人搜辑此书之证不知此传何人授钞何人亲见刻板

 见在何处此书得之何方而就此握发一语果足以证黄御史之不剃头否就此与游二语果足以证宁人之即顾宁人

 否且读邸报此书已于六年二月曾经沈天甫出首矣请略言之昔敝郡有陈明卿先生以壬戌探花官至国子祭酒好

 刻古书有资治通鉴大学衍义等书一二十种行世其子济生亦好刻书济生已故有光棍施明者从海内来与沈天甫

 等合伙伪造此书假已故陈济生之名而罹江南北之名士巨室于其中以为挟害之具又伪造原任阁辅吴甡一序以

 骗诈其子见任中书吴元莱奉旨圈议部议书内有名之人共七百名内有写序写诗讥伤本朝之人五十馀名合行查

 究奉旨沈天甫夏麟奇吕中逃走之施明未来之吴石林及代主控吿之叶大等合伙指造逆诗肆行骗诈虽称逆诗海

 外带来茫无凭据又云编诗之陈济生久经物故而从海外带诗之施明又经逃走此等奸棍吓诈平人摇动良民诬称

 谋叛以行挟害大干法纪尔部即将沈天甫夏麟奇吕中叶大俱行严审拟罪具奏逃走之施明未来之吴石林俱着严

 行缉拿𫉬日也着拟罪具奏刑部审得沈天甫等供称骗诈吴中书银二千两未给将此书出首欲图三品前程是实奉

 旨将沈天甫夏麟奇吕中叶大四人于闰四月二十二日押赴西市处斩施明吴石林缉拿未获今元衡所首之书一百

 二十馀页与沈天甫之三百二十六叶者虽删去颇多而诗即启祯之诗传即此诗之传编造之人即陈济生其为一书

 不问可知也恭绎明旨不直曰陈济生而加以又云二字又云者据沈天甫之所云是已故之济生圣明犹独其诬妄而

 元衡欲以此牵事外之人而翻久定之案其南北通逆一禀云据各刻本山左有丈石诗社有大社江南有吟社有遗清

 等社皆系故明废臣与招群怀贰之辈南北通讯书中确载有隐叛与中兴等情或宦孽通奸或匹夫起义小则谤讟大

 则悖逆职系史臣宜明目张胆秉笔诛逆故敢昧死陈揭逆劾种种罪在不赦北人之书削我庙号仍存明号且国愤乎

 鸱张虎豹乎王侯南人之书以我朝为东国为虎穴以伪王为福京为行在北人之书曰斩虏首拥胡姬征铁岭杀金微

 黄培刻郭汾阳王考传中有斩首四千级捕虏五千人乃子仪败安禄山兵纪功之语黄培诗云怨女金闺里征夫铁岭

 头又有思汉威仪纪汉春秋南人之书有黄御史握发一传又有起义有举事有劝衡王倡义及迎鲁王浙东王上益王

 等事又有吴人与鲁藩舟中密语又有平敌将军有悬高皇帝像恸哭及入闽入海等事北人之书有含章馆诗集友晋

 轩诗集夕霏亭诗郭汾阳王考传南人之书有启祯集即忠节录岁寒诗东山诗史仿文信国集子美句百八十章其北

 人则黄培所刻十二君唱和序跋等人其南人则启祯集所载姓名籍贯俱在刻本中约三百馀人是元衡之意不但陷

 黄坦陷顾宁人而幷欲陷此刻有名之三百馀人也不知元衡与已斩之沈天甫逃走之施明何亲何故何以得此海外

 带来之书而前唱后和如出一辙其与不识面之顾宁人刻本有名之三百馀人何仇何隙而必欲与黄氏之十二君者

 一网而尽杀之推其本意自知以奴吿主之罪律所不赦欲别起一大狱以陷人而为自脱之计遂蹈于明主所谓吓诈

 平人摇动良民诬称谋叛以行挟害者而不觉也天道神明不僭不滥今于三月四日束身诣院投到伏听审鞫至教唆

 陷害别有其人尚容续布统惟详察江南布衣顾甯人顿首补注夏六月十七日戌时地连

 震数次自北而南声如雷鸣城垣文庙皆毁济南兖州东昌

 等郡共五十九处沂州郯城死伤尤甚 秋从子态省先生

 于济南已而偕往京师 冬十月狱解衍生原谱云是狱为谢长吉主唆长吉即

  乙巳岁抗赀不偿而以大桑家庄房产作抵者是秋九月先生与长吉对簿始得开释 车谱 案归元恭文钞与先生

  书云戊申春夏之交闻兄以山左荐绅相雠之事连及时适有海陵之行无从问得确耗秋间还从令甥处知兄遂不免

  犴狱私心忧之未几而得所寄书及六诗读之深叹兄之善处忧患张元节之亡命虽幸免祸君子讥之兄乃自诣狱不

  惟举动光明揆之事理亦自宜尔盖两姓交恶而委罪于兄兄身出则事白事白则身全兄之慷慨就狱乃精于脱祸者

  也但不知出狱之后复栖迟何所弟前书中𭟼诘三窟后察之亦不甚确惟济上一窟是实而闻又为人所卖趯趯毚兔

  幸脱于罗将仍依此窟抑复别寻窟乎一笑六诗已和得奉览其中迂怪不悛及江南乐土等语初非因此事而发盖别

  有所为兄前书自言精于音韵之学著书已成弟未及见但友人颇传兄论音韵必宗上古谓孔子未免有误此语大骇

  人听因此度兄学益博则僻益甚将不独音韵为然其他议论倘或类此不亦迂怪之甚者乎郤子语迂单子知其不免

  况又加之以怪乎此平生故人所以切切忧之愿兄抑贤智之过以就中庸也向读所寄山陵诗忠义感激使人泣下顾

  兄之去坟墓十馀年矣初因避仇势非得已岁月既久怨仇已释且今年雠家已尽室赴任更无所虑柳子厚窜南方惟

  以不得上邱墓为恨谓其祖先曾不若马医夏畦之鬼犹得享岁时之祭彼以得罪不能归兄今欲归其孰御之独无邱

  墓之思乎此又平生故人所恳恳于怀者也和诗不免局于短篇未能尽达所怀故复及之令子定已长成曾再索三索

  否弟则屡抱山简之痛方深伯道之悲也年来笔耕仅能餬口虽不闭户亦难远游惟去岁为先太仆遗集事与季侍御

  相商一渡长江耳诗古文以乏人缮写不能远寄刻文一首呈览立斋太史北上草此附候便羽幸惠德音先生

  得释暂寄徐玉老署得归元恭书从张

  ︹文集︺

  ︹诗集︺赴东六首自序云莱人姜元衡讦吿其主黄培诗狱株连二三十人又以吴郡陈济生忠节录

  二卷首官指为余所辑书中有名者三百馀人余在燕京闻之亟驰投到讼系半年竟得开释因有此作 吴谱 案康

  熙六年四月江南奸民沈天甫吕中夏麟奇撰逆诗二卷诡称黄尊素等一百七十人作陈济生编辑故明大学士吴甡

  等六人为之序沈天甫使夏麟奇诣吴甡之子中书吴元莱所索诈财物元莱察其书非文手迹控于巡城御史以闻下

  所司鞫讯奉旨天甫等所指茫无确据编诗之陈济生久经物故带诗之施明又经遁逃显系奸徒挟诈天甫吕中夏麟

  奇著俱处斩被诬者悉不问 彦案徐宾华亭林诗注徐谱云是年春竹垞至山东客抚院刘公芳躅幕中则先生之脱

于患难竹垞当与有力焉 张谱 颜修来有送朱锡鬯之济南诗曰携手河梁怅去尘历山遥望柳条春讼庭尚有南

 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自注亭林时以诏狱在济南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

急诸友人复驰至济南省视于其行也作诗赠之一首彦案徐注

引张谱云子德春怀诗之第五章有云历下东湖青溟洲历山东望白云楼深知邹子系非罪敢谓鲁连排众谋欲陟岱

宗俟他日将观沧海难久留咏此年赴东驰救及因疾先还事也

八年己酉五十七岁屠维作噩

 春在都寓七圣庵旋往山东复入都寓文昌阁 三月与富

 平李子德谒十三陵回都门移寓徐公肃邸舍 出都过顺

 德历邯郸至山东再与谢长吉对簿案始结 返至大名过

 保定 秋先生次甥徐彦和秉义登京兆荐 冬十一月至

 京主申叔斾 汪尧峯文钞广西提学签事申君墓志君名穟字叔斾吴县人明大学士谥文定名时行

 曾孙广西参政用嘉孙顺治庚子本省解元辛丑进士由内阁中书改礼部祠祭司主事调仪制司进郞中康熙二十五

 年出为广西提学签事丁内艰归未一年卒年五十一签事配徐氏先生女甥又主谢方山重辉

  德州人刑部郎中有诗名是年先生执友王起田卒友人王思龄卒

 ︹文集︺谒欑宫文山阳王君墓志

 ︹诗集︺楼桑庙一首徐注案一统志顺天府汉昭烈帝庙在涿州西南楼桑村潘自牧记纂渊海𣵠

 州即汉昭烈故居舍东南旧有桑五丈因号楼桑村 吴谱 诗中有云昭烈南面尊其旁两侯配盖蜀汉先主庙也

 三月十二日有事于欑宫同李处士因笃一首张谱 案受祺堂集有旧

 年顾寕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我触暑驰视苦疾作驰还先生寄赠行诗三十韵春日晤保州会蓟门奉答前诗

 广五十韵一首诗有云甫定他乡榻俄从上日觥自注先生以二月至又云每寻邙邑树谁荐寝园樱自注时清明是先

 生此年与子德会合及谒陵之时日也二月朔至保定谱亦失载赠李贡士嘉一首自注故城人时

 年八邯郸一首徐遁庵案方舆纪要战国时赵都也邢洲一首徐遁庵案元和郡县志后魏钜

 鹿郡及北广平郡地隋改邢州西带上党北控常山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

 行一首徐遁庵案方舆纪要大名府战国魏地秦属东郡汉属魏郡五代汉改大名府宋之北京也保定府秦为

 上谷钜鹿二郡汉为涿郡晋为范阳元为保定路明为保定府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

 有投诗答之二首 徐谱 稼堂是年将读书于妇翁王略家六月略卒十一月耒妻亦卒故耒去

 山阳适平原

九年庚戌五十八岁上章阉茂

 春先生甥徐原一干学殿试第三人及第 夏四月往山东

 之德州六月程工部正夫先贞李刑部紫澜延先生于家

 讲易至九月初讲毕即以是月入都与秀水朱竹垞彜尊嘉

 定陆菊隐元辅别裁集陆元辅字翼王黄陶庵入室弟子学术志行不愧师门诗亦复相似著有菊隐集

 同在北平孙退谷研山斋详定所藏古碑刻彦案一统志孙承泽大兴人官

  吏部侍郞乞休筑退谷于西山周栎园曰字北海上林苑籍山东益都人杨云一字耳伯自称退翁崇祯辛未进士王崇

  简孙公行状年甫六十藉重听以乞身营退谷以见志 春明梦馀录京西之山为太行第八陉自西南蜿蜒而来近京

  列为香山诸峯乃层累东北转至水源退谷在焉 计甫草耆旧记孙退谷少宰之学以朱子为宗五经皆有纂述注疏

  顾宁人精训诂之学为少宰密友 潘道根案曝书亭文集李龙眠九歌图卷跋云康熙庚戌九月九日偕昆山顾宁人

  炎武嘉定陆翼王元辅永年申凫盟涵光嘉兴谭舟石吉璁观于宛平孙氏研山斋适广平之曲周过

  路安卿泽浓文贞子也历河南至山西复回山东度岁 初刻日知

  录八卷程工部有赠顾征君亭林序序云东吴顾征君亭林先生今之大儒于书无

  所不读习熟国家典制以至人情物理淹贯会通折衷而守之卓乎为经济之学者也而失意于时君子惜之以故北游

  上国历燕赵之墟上太行渡黄河出塞入关极秦晋之鄙折而留滞于齐鲁闲皆得周览其名山大川将以拟太史公之

  故事乃每过吾州辄见访如侨札之欢皋梁之托也为余谈说经史不惮娓娓或留信宿或浃月经时然后乃去因见其

  著述之富汗牛充栋要皆崇正黜邪一轨于圣贤之微旨抽关启钥尽见其全其辨详以核其论典以要其思平实以远

 其义纯粹以精本于经而不泥于昔闻原于史而不拘于成说多前贤所未明一旦自我发之者自汉唐以来诸贤林立

 观其意思略与郑康成王文中辈相仿佛皆能深造理窟力追大雅以斯文为己任者也以视今之作者不啻奏黄锺大

 吕于秋虫响答之前其钜细不侔矣假使先生得时而驾为当代柱石功业所至不过封侯而止其于闲先王之道以津

 逮将来为天下后世之利且孰得而孰失乎今年结夏于此与二三同人讲易复得发其日知录一书观之多考古论世

 之学而其大指在于明经术扶王道为之三叹服膺劝其出以惠学者此是亭林支峯蔓壑余老病荒忽书数语其后附

 以不朽必欲东观大海尽十洲三岛之奇则有先生所著之全书在非一朝一夕所得而卒业者矣余不佞倘如豫之五

 爻疾而不死请得读书养气十年之后文思少进为先生细论之康熙九年八月

 ︹文集︺初刻日知录自序

 ︹诗集︺述古三首董仲舒郑康成王文中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一首

 徐遁庵案方舆纪要山东济南府春秋齐地汉置平原郡隋改置德州挽殷公子岳一首吴谱 殷

 岳字伯岩一字宗山鸡泽人著有留耕草堂诗集申凫盟序之渔洋诗话鸡泽殷岳伯岩永平张盖覆舆广平申涵光凫

  盟曲周刘逢源津逮邯郸赵湛秋水皆逸民也 彦案曝书亭集殷先生墓志铭先生以六月日病死福州

 十年辛亥五十九岁重光大渊献

  春从子达夫洪善汝嘉洪慎省先生于都门 往山东未几

  仍入都主甥徐原一 夏孝感熊阁学青岳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

  治戊戌进士官东阁大学士谥文端著闲道录伸程朱黜陆王设酌招先生欲以纂修明史

  荐先生面辞之 吴谱 戊午答潘次耕书云辛亥之夏孝感特柬相招欲吾佐之修史吾答以果有

  此命非死则逃原一在坐与闻都人士亦颇有传之者耿耿此心终始不变出都历忻州之静乐

  徐遁庵案寰宇志隋初立定襄郡置云州后改为忻州后以其地入楼烦郡静乐县平定州之盂县至

  太原徐遁庵案广舆记太原府禹贡冀州之域明为太原府国朝因之为太原守周计百令

  树点定荀悦汉纪 元谱 彦案潘耒周君墓志令树字计百河南延津人弱冠工文章有盛名顺

 治乙未进士官至太原府知府又见次耕双塔寺诗序冬十月交城令赵恒夫吴谱赵吉士

 字天羽号恒夫休宁人杭州籍顺治辛卯举人由知县内陞户部主事累迁户科给事中左迁国子监学正是时方任交

 城故先生与游天羽著有表忠记音韵正讹寄园寄所寄万青阁全集 曝书亭集赵君墓志赵吉士字天羽一字恒夫

 世居休宁入籍杭州顺治八年举浙江乡贡进士康熙七年谒选知太原交城县事征入为户部主事二十年奉使征扬

 州关钞二十四年擢给事中有与君忤者劾君父子各占籍以仕吏议落职久之补国子监学士邀往与华

 亭陆集生庆臻徐遁庵案松江诗钞庆臻字子厺金山卫籍文定曾孙崇祯壬午举人顺治八年㨂选推

 官不赴尝缘事谪塞外陈检讨维崧五哀诗所谓华亭陆庆臻垂老博一第者也著有荠庵诗稿贫甚不克葬其亲尝泣

 曰得墓田一笏营葬足矣故又号笏田上海蔡竹涛湘彦案感旧集蔡湘字竹涛上海人 潘道根云

 朱竹垞曾与嘉兴李良年吴江潘耒上海蔡湘集孙少宰蛰室观吴季子剑联句四十韵剪烛赋诗

 ︹文集︺

 ︹诗集︺寄张文学弨彦案静志居诗话淮安张致中性符以尊经博古为复社领袖家藏鼎盉碑版

 之文甚富子弨字力臣精六书弃诸生不就试躬历焦山水澨手拓瘗鹤铭而考证之又入秦谒昭陵遍历从葬诸王公

 表碣潜珉断石必三复而联缀成篇顾宁人尝倩其写音学五书様本锓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

 一首 吴谱 是年奏于淮阳界筑翟家坝至十八年七月藏功山阳宝应高邮江都四州县河西诸湖涸出者

 招民佃之 诗中有文字六朝馀句自注得所寄瘗鹤铭辨双雁一首夏日二首秋风行

 一首静乐一首太原寄王高士锡阐一首吴谱 锡阐字寅旭号馀不亦号晓

 庵又号天同一生吴江人与张考夫讲濓洛之学尤精历象创新法候日月食较密于前人著有大统历西历启蒙丁未

 历稿推步交朔测日小记三辰晷志圜解晓庵新法历说历策左右旋问答诸书梅文鼎最所服膺称其学在薛凤祚上

 苏州府志称为人孤介寡合不用时世一钱盂县彦案汉地理志秦置盂县属太原郡 左传杜注太原盂县

 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一首吴谱 案藏山在盂县北

 五十里其旁有圣水宋神宗元丰四年五月吴处厚以帝阙嗣请立程婴公孙杵臼庙优加封爵从之诏立庙于绛州封

 程婴为成信侯封公孙杵臼为忠智侯

十一年壬子六十岁玄黓困敦

 春由山右至京主甥徐公肃先生从兄萍庵彦案淞南志顾孝宏字弘之号

 萍庵以选贡授温之泰顺训导著有萍庵集子清晏前明武进士宝山卫守备殉节熊国朝武进士甥徐孚若

 来省 吴谱 徐履忱字孚若号匏叟太仆卿应聘曾孙司寇干学从兄亦先生甥也嗜学工诗词著有耕读草

 堂诗十五卷国变时依先生于语濓泾寓庐夏五月至济南 秋八月入都仍主

 公肃闻从子达夫乡荐捷音 冬十月往德州由河南至山

 西与阎百诗若璩相遇于太原 徐谱 案尚书古文疏证有壬子冬客太原与

 顾宁人论朱谋㙔水经注笺事 张谱 案潜研堂集阎先生传康熙元年始游京师旋改归太原故籍为诸生祭酒顾

 先生炎武以所撰日知录相质即为改订数条顾虚心从之补注 又案阎先生与刘超宗书言先生之书精且博与戴

 唐器书读顾氏音学五书心花怒生背汗浃出又言此地缙绅有如马宛斯其人者文学中有傅青主顾宁人其人者使

 后生小子感奋兴起绍明古学直追金华嘉定诸先生之遗风其服膺先生至矣补注度岁于忻州之

 静乐 和衷敏德来执贽 吴谱云 原谱载此二人未详出处寓书潘次耕

 议抚吴江族子衍生为子 车谱云 此书文集馀集俱不载

 ︹文集︺与李武曾书书云弟夏五出都仲秋复入年来踪迹大抵在此将读退谷先生之藏书好音

 见惠亦复易达顷者日知录已刻成様本特寄上一部天末万山中冀览此如觌面也率尔不宣车持议云此书据先生

 手书墨迹补入 彦案朱竹垞李征士行状良年初名法远又名兆潢后更今名字武曾先世自江阴迁居长水梅会里

 兄绳远弟符咸奋志于学江乡言诗者目为三李君九龄能时文十龄能赋诗予与君定交昼辄剧谈夜则朴被共寝相

 与论诗文流别期予共作古文沿流溯源论次之予游京师君亦至都下朝士争欲识我两人每召客辄询有朱李否岁

 戊午被荐入都己未召试体仁阁下赋诗皆极瑰丽阁臣以八十卷进顾君不与焉归筑秋锦山房予罢官与君往还无

 异少壮时君所著有秋锦山房集归安徐凤辉曰秋锦文清婉悠扬王之拉杂侯之叫嚣不绕其笔端惜乎存稿之少也

 ︹诗集︺读李处士中孚襄城纪事有赠一首自序云处士之父可从崇祯十

 五年以壮士隶督师江公乔年麾下以五千人剿贼贼至襄城死之处士年十六与其母彭氏倂日而食力学有闻越二

 十九年始得至襄城为汪公及其父设祭招魂以归余与处士交为之作诗 吴谱 李中孚父信吾死流寇之难母子

 相依虽贫不受人馈遗母卒三年后徒步之襄城求父骨不得知县张允中闻之为立信吾祠且造冢于古战场以慰其

 心乃取其冢土归吿于母墓更持服如初丧累荐不就圣祖西巡欲见之陜督传旨容惊泣以废疾辞特赐关中大儒四

 字宠寄杨高士瑀一首彦案徐徤庵杨雪臣七十寿序毘陵杨雪臣先生大中丞之子少日好立

 奇节既而韬光灭影厚自刻厉率诸子键户读书饭蔬啜茗萧然自得益究心于洛闽之学研穷性命之旨与恽逊庵讲

 学南田及东林书院如是者馀三十年其所著皆发挥圣贤之精义阐绎经传之奥旨诸子裒为飞楼集百二十卷

 祭器行一首自注岁重光大渊献临淄发地得古祭器数十事监司攫而有之 吴谱云 重光大渊献康

 熙辛亥年事也题李先生榘亭一首自序德州东二十五里榘亭故乡举思伯李君诚明读书处天

 启中权阉柄国闻君通阴阳象纬之学遣使征之辞疾不就洁志以终其子源修是亭以表遗躅余为之诗 吴谱 案

 吴县惠太史周惕李君墓表君讳源字江馀一字星来德州人祖大华举于乡官武强令生二子长曰诚明万历甲午举

 人次曰诚明郡诸生君诚明子也诚明无子以君为之子举顺治丙戌进士授河津令有能称罢归为人和易恬退好读

 书至老不倦于古今河渠漕屯兵农诸事讨论尤精云云济南府志称源归里后筑退庵因以自号植花竹购图书崑

 山顾处士炎武闻源谈易叹曰今之管辂也瓠一首土门旅宿一首自注在获鹿县西南十里

  吴谱 土门即史所称井陉口井陉旧关地狭山卓今关则绝壁造天石色如铁鸟道百折始及关门广武君所云井

 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即此 杜佑通典曰井陉口在镇州鹿泉县今谓之土门 宋自续通典鹿泉县隋至

 德初改名获鹿井陉县注燕赵谓山脊曰陉陉山四方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

十二年癸丑六十一岁昭阳赤奋若

 春正月由山西之山东二月抵都主公肃次甥彦和殿试及

 第第三人 夏四月往德州订州志王渔洋居易录云山东通志修于癸丑当事既

 视为具文秉笔者又卤莽灭裂不谙掌故如人物一门竟将曹县李襄敏秉单县秦襄毅纮沂州王恭简景三钜公姓名

 事实削去不存一字其馀可槪见矣时方伯施泰瞻天裔主其事聘吴郡顾炎武亭林在局而不一是正可惜也 吴映

 奎案先生是年仅订德州志未尝预修通志故集中未尝一语及之意当时虽延先生先生固未尝与也返章邱

 桑家庄 秋八月游济南寓通志局张谱 先生与颜修来手札云弟今年寓迹半

 在历下半在章邱而修志之局郡邑之书颇备弟得以自成其山东肇域记至贵省之志山川古迹稍为删改其馀槪未

 经目虽抱素餐之讥幸无芸人之病然以视令叔先生则真鲁之两生不敢望后尘矣汶阳归我治之四年始得皆为良

 田今将觅主售之然后束书西行为入山读书之计所刻座右铭一通并音学五书面叶呈教近日又成日知录八卷韦

 布之士仅能立言惟达而在上者推广其教于世道人心不无小补也𥙷注冬十月自章邱至德

 州哭程工部先贞又闻从叔国馨兰服及归元恭讣设祭

 于桑家庄 入都闻滇南报 吴谱 是岁朝议撤三藩兵卫七月平西王吴三桂与平

 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先后疏请撤潘得旨嘉桨命会议官兵家口如何安插八月遣礼部左侍郞折尔肯傅达礼

 往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往广东吏部侍郞陈一炳往福建经理各撤藩兵起行事宜十一月云南巡抚朱国治督趣启

 行甚急三桂怒举兵杀国治遂以所部反折尔肯傅达礼被留至明年正月三桂称帝于衡州建宫殿改元昭武铸钱曰

 利用四月遣还折尔肯二人三桂子额驸应熊及应熊子世霖先以三桂反下狱至是伏诛十七年八月三桂兵屡败以

 忧愤骤死于长沙逆党奉其孙世璠僭号洪化奔还云南二十年十一月王师围云南世璠自杀戮其尸传首京师云南

 在京度岁

 ︹文集︺寄潘次耕书令族子衍生北上车谱 此书今集中幷馀集俱不载 邦

 彦案文集为次耕序行而衍生又次耕荐引千墩顾氏必有违言故削去两书且千墩顾氏世家大族洪善洪慎屡次北

 访先生情谊款洽先生之以衍生为嗣其理莫解宜车先生之致疑于后也答李武曾书书云黔中数千

 里所刻之书幷十行之牍乃不久而达又得手报至方山所而寄我于楼烦雁门之间若频阳至近天生至密而远客三

 楚此时犹未见弟之成书也人事之不齐有如此者可为喟然一叹此书中有二条舛误未得高明驳正辄乃自行检举

 容改后再呈且续录又得六卷未必来者之不胜于今日也交城县刻弟所正之七经误字附上一纸比客维扬颇能摄

 疾远承注问并谢 李武曾寄顾宁人书云客春黔阳一缄奉候想入记室自后驱车关塞不觉逾年朔气愁人每忆江

 乡景物恨不能奋飞与先生其话莺黄柳碧闲也迩来道体何似肺病想不复作甚念之弟新正入都为诸公所留遂下

 司动之榻屈指䢴江系缆又在来春为耿耿耳所携台札一一致到阮亭匆匆属笔前贻锡鬯物面致久矣君馆于东抚

 君甚善也好风南来时赐远音以慰翘切 车持谦案 李武曾秋锦山房集序辛亥春从曹澹馀侍郞入黔中朱竹垞

 江湖载酒集亦有寄武曾在贵竹金缕曲词中有上巳浮杯匆匆别句则武曾之在贵州似是辛亥三月兹寄先生书首

 云客春黔阳一札以时考之所谓客春当指到黔之次年壬子而此书之发盖在癸丑岁若所谓是先一年辛亥之春其

 时方由京赴黔尚在道中未必即寄书也谦得两先生手翰故于今年补录先生答武曾书而以李来书附之第以是年

 朱李两家踪迹就竹垞年谱证之与李书中所云多所不符而原谱于先生今年亦未有扬州养疴之事其中不知如何

 舛迕未敢臆断惟以名贤墨迹确凿可据未忍弃捐存之以俟续考焉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

 

 ︹诗集︺燕中赠钱编修秉镫一首 吴谱 秉镫字幼光桐城人后更名澄之字饮

 光朱检讨彜尊称幼光禁网潜踪麻蹊闲道盖穷而未达者 又案饮光弘光时客嘉善钱吏部仲驭家马阮方兴大狱

 属宗生朱统𨰥以拥戴疏藩谋危社稷一疏逮捕诸清流饮光名亦在捕中时方居嘉定县幕令闻报欲献之以为功姜

 行人垓以计脱之乃变姓名逸去南都失守饮光走粤东妻子尽死于震泽乃为僧装释名西顽七年后始返故里编修

 乃唐王遥授者所著有田闲易学田闲诗学庄屈合诂藏山阁诗文集 钱秉镫怀宁人诗云亿别梅冈旧酒垆怜君行

 脚一身孤白门相忆癯禅外尚有南陔老病夫 徐遁庵案张谱饮光撰明末野史徐谱饮光乃桂王闲关从龙之彦

 先妣忌日一首徐遁庵注贞孝之卒以乙酉七月晦先生是年六十一去贞孝之殁二十八年矣

 章邱回至德州则程工部逝已三日矣一首自注张文学弨自燕中来视含

 有叹二首彦案徐遁庵注此诗似为李武曾作哭归高士四首

十三年甲寅六十二岁阏逢摄提格

 春正月出京由易州之山西 夏四月至德州回济南度岁

 于章邱之桑家庄

︹文集︺

 ︹诗集︺广昌道中二首徐遁庵案方舆纪要广昌县古飞狐口也宋置飞狐军辽复为飞狐县今

 县治相传即古飞狐道寄问傅处士士堂山中一首绎史摭遗𫝊山传居土穴以养母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一首 车谱 案庭字季子汾阳人青主弟子 徐遁庵案戴东

  原汾州志庭父名遇春崇祯戊辰进士由聊城知县擢户部主事庭自李自成之乱遂与弟同并隐居讲学庭于易诗春

  秋论语大学孟子皆有论著 播道根注胡庭字季子汾阳人傅青主门人青主书胡季子诗稿后诗云风流胡季子花

  笔起河西艳选徐陵胜奇添李贺凄大巫为气尽老腐但头低公子争裘马文章自𫘝𫘨咏史二首上首秦始

  皇下首商王受楚灵王寓言也路光禄书来叙江东同好诸友一时徂谢感

  叹成篇一首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一首吴谱 诗中同时程中丞一疏亦惊

  众玉玺安足陈亟进名臣用句下注中丞名绍德州左卫人巡抚河南时漳河旁得玉玺上疏言秦玺不足珍国家以贤

  为宝荐党籍诸臣十馀人不纳遂谢病归潘生次耕南归寄示一首子房一首刈

  禾长白山一首 吴谱 长白山在章邱长山二县之交刈禾处即桑家庄之彦业也岁暮二

  首

 十四年乙卯六十三岁旃蒙单阏

  春先生从子洪善至章邱省问张谱 壬午年先生三十岁兄遐篆卒弟子叟生子洪善

  嗣遐篆后赴济阳访张稷若往德州送程工部葬 秋八月自山

  左历河南抵山右寓太原祁县戴枫仲家吴谱 枫仲名廷栻祁县人家多藏

  书及法书名画著有半可集与傅青主王阮亭友善渔洋有戴氏鼎多父敦二诗皆为枫仲作也 车谱 谦案竹南漫

  录枫仲博学好古所居丹枫阁上图书鼎彜罗列左右人方之倪迂清閟冬十月六日张帝臣

  两谱俱云无考及张又南过访 吴谱 又南名云翼西安咸宁人靖逆侯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谥

  襄庄甘肃提督勇长子以父荫官大理寺乡是年春平凉王辅臣反三月辅臣函大将军符札招勇勇斩其使命其子云

  翼赴京首奏勇得进侯爵闰五月大破贼于巩昌收复宁州等卫之陷贼者乱遂平 吴映奎案勇字非熊以偏禆受知

  英亲王隶陜督孟乔芳麾下屡立战功平湖南暨滇黔诸省生平喜与贤士大夫延接若盩厔李中孚华阴王山史富平

  李子德咸与之为忘分交纳妾于静乐辛亥年先生在太原傅青主诊先生脉云尚可得子至是纳妾

  ︹文集︺与李中孚书吴谱 案李徴君年谱乙卯冬顾寕人书来宁人自癸卯盩厔别后虽足

  迹遍天下而音间时寄至是闻征君流寓富平寄书略云先生龙德而隐确乎不拔真吾道所倚为长城同人所望为山

 斗者也今讲学之士其笃信而深造者惟先生异日九畴之访丹书之授必有可以赞后王而垂来学者侧闻卜筑平阳

 管幼安复见于兹弟将策蹇渭上一叙渴悰也●彦案此文文集馀集俱不载必是止狷先生从李征君年谱录入者

 ︹诗集︺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

 示之一首 吴谱 案康熙十年二月江苏巡抚马祐奏濬刘家河五千一百八十丈十二月委苏松常道

 参议韩佐周及苏松二府同知通判师佐王永熙周祚昌等董濬吴淞江一万四百九十一丈各于海口置闸其经费则

 奏准留苏淞常三府漕折银九万两浙省杭嘉湖三府漕折银五万两充费同藩司慕天颜檄行所属督理是年九月崑

 山知县董正位申详开濬瓦浦三十六里是月兴工至十二年五月讫工邑诸生朱青以岁旱请于巡抚浚注浦自刁家

 桥东出吴淞江民赖以利改注浦曰朱浦 诗中有那闻父老复愁兵秦关楚塞方酣战句案甲寅正月吴三桂既反四

 方起兵从逆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孝广西将军孙延龄陜西提督王辅臣潮州总兵刘进忠四川提督郑蛟麟

 云南总兵马宝四川总兵谭洪襄阳总兵杨来嘉等俱蠢动是月耿精忠将黎化中与逆藩吴三桂之众合兵犯连州官

 军击败之将军阿密达等帅师讨叛将王辅臣于兰州兴安兵变杀平凉王怀忠二月广元朝天诸关巳克复者复为三

 桂所踞朝命贝勒董额等速定平凉秦州分兵以通栈道贼陷兰州巡抚花善奔凉州西宁总兵王进宝大破王辅臣之

 众于新城进围兰州复泾州及龙泉县贝勒董额败王辅臣之众于陇州三月叛将杨来嘉犯南漳总兵刘成龙败之王

 辅臣陷定边城花马池定边卫相继陷贼四月王进宝败辅臣之众于兰州复万年安仁等县是月平凉贼众合援秦州

 官兵迎击败之王进宝复临洮府孙思克复靖远卫五月陜西官兵复宁州游击李师膺叛杀韩城令犯郃阳官军击走

 之叛将杨来嘉洪福陷谷城闰五月三桂将犯荆州朝命顺承郡王驰援荆州七月杨来嘉复犯南漳都统宜理布等大

 败之八月诸军会攻王辅臣于平凉复败之贝子傅喇塔败耿精忠之众于半山岭复黄岩九月江西官兵复靖安县十

 月陜西官兵为王辅臣所败副将秦必图死之十二月贝勒察尼败三桂之众于兴山县叛贼马雄等攻陷高雷廉潮诸

 州县是月寕夏兵变提督殉之王进宝等败王辅臣于西河是岁以吴耿二逆之故天下骚然所在多蠢动云●彦案此

 年战事似先生手注诗下而衍生载入年谱者彦年二十二时曾手钞衍生元谱似无此事然此事注入诗下为当注入

 年谱核之例则附赘矣闰五月十日二首徐遁庵案元谱先生是时赴济南访张稷若故云澶漫客

 山东吴谱结句更忆王符老飘零恨不同自注王征君潢昔日同诣孝陵行香今年七十矣过张贡士尔

 岐一首送程工部葬一首路舍人客居太湖东山三十年寄

 此代柬一首孙征君以孟冬葬于夏峯时侨寓太原徐遁庵案先生

 是时寓太原祁县主戴枫仲廷栻枫仲为筑室南山先生因置书堂不获执绋吴中有传示同

 社姓名者徐遁庵案朱锡鬯静志居诗话云复社诸君多以文章经济自负韵语不甚专心若桐城之方密之

 钱幼光周晨父华亭之陈卧子吴江之吴日生长洲之陈玉立昆山之顾寕人皆媕群雅而继国风者焉感触之

 意遂见乎辞一首 吴谱 征君事见前案诗中有云会葬近千人来观马鬣封知征君当日所感

 孚者矣 徐遁庵案征君年谱门人与含殓者五十馀人子孙曾元服斩衰齐衰者三十馀人官师绅士下至负贩耕佣

 跛瞽残疾之人无论识与不识皆匍匐奔吊哀声震地十月十六日葬先生于夏峯东原门人汤斌为文志其墓遁庵又

 案先生卒年九十二康熙十四年四月十一日也

十五年丙辰六十四岁柔兆执徐

 春正月自山西之山东二月入都主原一甥邸寓三月往山

 东从子洪善成进士 夏五月入都二十八日先生诞辰原

 一置酒称祝 秋至蓟州仍入都 冬十一月二十四日先

 生第五妹徐太夫人吴谱 原一彦和公肃母也讣到二十七日成服越

 二日祭奠 命抚子衍生北上幷寓书湖州沈度汪车谱度汪名

 涵一字心斋归安人康熙丙辰二甲第二名进士官至阁学一统志称其提督福建学政时试士公明虽亲贵请托弗许

 所拔皆名宿以朱子分年读书之法课士士习为之丕变秩满去闽人创清苕书院祀之 邦彦案读书分年日程元程

 畏斋先生端礼所著也朱子贡举私议有分年经史试士法一统志所引当即是分年日程非贡举私议所云也

 允斌昆弟欲附其家眷舟至京 车谱 原书不载文集馀集亦不见从子洪

 慎得子于崑命名曰世枢字之曰荣绪后更名宏佐字复吕

 淞南志宏佐年十三补松江府庠生长洲何焯跋其文勉以绳武年未二十病瘵卒 张谱 徐健庵立孙议舅氏亭林

 先生立从子洪慎之子世枢为孙或者曰无子而立孙非昭穆之序是使世枢有祖而无襧也先生即有子而殇殇不立

 后盍择诸族兄弟之子以为嗣乎予应之曰不然自夫子之吿子游已谓三代以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为人

 之同情是则兄弟之子必亲于从兄弟之子从兄弟之子必亲于族兄弟之子也明矣古人之立宗也自非大宗五世亲

 尽则族属绝苟谓兄弟之子无当立者舍兄弟之孙弗立而立疏远族属之子为嗣其于祖若考之意果无憾乎有国者

 之继世与士大夫之承家其理则一而已矣吾外家顾氏侍郎公有二子赞善公为大宗梦庵公继祢之宗也梦庵公有

 子未昏而天贞孝王孺人服丧衰以归于顾又十二年先生生先生方在襁褓梦庵抚而立之为贞孝后先生实吾宾瑶

 公之子于宾瑶公之子孙为至亲宾瑶公诸孙洪善冢适也洪泰孤子不得为人后吾仲舅子严失明年老唯洪慎一子

 非支子不得为人后洪慎生三子矣立世枢为先生后不亦可乎晋书荀𫖮传无子以从孙徽嗣中兴初以𫖮兄元孙序

 为𫖮后封临淮公荀氏颍川名族子孙甚繁岂无昭穆之伦可立为子者而独以从孙嗣其必不舍亲属而他立也礼之

 权而不失于经者也何琦之从父以孙绍族祖琦以为宗绪不绝若昆弟以孙若曾孙后之理宜然也礼缘事而兴不必

 拘常以为碍也故雷次宗释仪礼为人后者之文以为不言所后之父者或后祖父或后高曾凡诸所后皆备于其中庾

 纯云为人后者三年或为子或为孙若荀太尉养兄孙以为孙是小记所谓为祖后者也祖所养孙犹子而孙奉祖犹父

 无改父祖之差同三年也何琦𢈔纯古所称知礼之君子其言凿凿如此惟𢈔蔚之谓间代取嗣古未之闻然试以各亲

 其亲之常情准之则必喟然发寤以为不悖于先王之道矣故昭穆相续其常也如亲属无当立者不得已而立从孙为

 孙如父子之谊仍不减其昭穆之伦毋亦势之不得不然而圣人之所许与予故详谕之以吿吾母党云甥徐干学谨议

 补注 车谱 案先生与李霖瞻书犹子衍生稍知礼法不好嬉𭟼竟立以为子而昆山从弟子严连得二孙又令荆妻

 抱其一以为殇儿之后云云所抱者即洪慎之子宏佐本先生立为殇子诒谷之后先生之治命也而衍生之立以为子

 亦先生初意且相随五六年并为之授室以至于视含饭恩礼亦非泛常可比乃先生殁后衍生遂不传而稽其家谱立

 为先生后者别名洪瑞谱又不详洪瑞之所出岂先生既殁家人乃斥退衍生复为立洪瑞耶抑洪瑞即衍生之改名耶

 均不可考矣 张谱 穆案洪瑞盖衍生谱名历代宅京记后有衍生跋云先府君著书俱有自序兹编吿成最晩甫脱

 稿先君捐馆徐相国遣人取去自念云泥势阻无能往索至相国归田后始获检还不肖衍生泣血志案立斋致仕距先

 生殁已九年又元和顾广圻家藏先生著书目录衍生手迹也跋云岁丙子不肖衍生于旧麓中检得此本读之泫然因

 追想当年多所不符丁亥冬于宛陵旅舎出而录之云云丁亥距先生之殁二十六年衍生年亦四十有三抱业称孤曾

 无异说岂有家人斥退之理得此二证车君之疑可涣然释矣补注●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后学钱邦彦校读至

 衍生事疑甚即日渡淞至千墩顾第晤顾子渊茂才头子玉上舍请顾氏宗谱考之亭林但称绛不称炎武下行即系以

 洪瑞侧注爱继二字没去诒榖之名再下行即系以宏佐是洪瑞即为衍生而宏佐嗣洪瑞非嗣诒谷矣世系表洪瑞格

 中注字茂应娶王氏应字既犯本生祖之讳而王氏亦与年谱所载靳氏不符此后裔修谱之草草而亦不可为据矣又

 考潘确潜补辑淞南顾氏世系有诒榖而无洪瑞当时顾竹楼先生方刻历代宅京记确潜先生任校勘之役补辑顾氏

 世系必与竹楼先生细加参订非漫勒成书也想此时衍生之后巳无可考矣

  徐健庵氏立孙谦载张石洲氏所辑先生年谱石洲谓洪瑞盖衍生谱名与饯俊甫前辈所考顾氏宗谱相吻合而

  潘确潜氏𥙷辑淞南顾氏世系则有诒糓而无洪瑞谓必与顾竹楼先生细加参订非漫勒成书其说亦是然观健

  庵立孙之议既不言为诒谷后亦不言为衍生后当时必徇亲族公意而为此议衍生为吴江远族之子名存而实

  废读先生与李霖瞻一书抚衍生为子立宏佐为诒榖嗣皆先生所许顾氏后裔后日辑修宗谱二人并存之可也

   耻庵附识

 在京邸度岁

 ︹文集︺与黄太冲宗羲书书云辛丑之岁一至武林便思东渡娥江谒先生之杖履而逡巡未

 果及至北方十有五载流览山川周行边塞麄得古人之陈迹而离群索居几同伧父年逾六十迄无所成如何如何炎

 武自中年以前不过从诸文士之后注虫鱼吟风月而已积以岁月穷深古今然后知后海先河为山覆篑而于圣贤六

 经之指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渐有所窥恨未得就正有道顷过蓟门见贵门人陈万二君具谂起居无恙因出

 大箸待访录渎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

 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然而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圣人复

 起不易吾言可预信于今日也炎武以管见为日知录一书𥨸自幸其中所论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但鄙著恒自改窜

 未刻其已刻者八卷及钱粮谕二篇乃数年前笔也先附呈大教傥辱收诸同志之末赐以抨弹不厌往复以开末学之

 愚以贻后人以幸万世曷任祷切 车持谦云此书不载集中元谱亦未载其事兹从黄太冲所著思旧录中𥙷入太冲

 号黎洲忠端公长子崇祯即位时年十九草疏入京讼冤袖铁椎椎许显纯拔崔应元之须归祭父游刘蕺山之门蕺山

 死节后随孙嘉绩熊汝霖诸军于江上事鲁监国授官职方改监察御史擢左副都御史从亡有年归奉母以老康熙间

 荐举博学鸿词以病吿荐修明史并力辞学本六经旁罗百氏尤精天文之学学者称黎洲先生云初刻日知

 录自序见文集卷二 日知录目录之前自序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

 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馀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与吴江戴耘野书

 见文集卷六 邦彦案苏州府志吴江戴笠字耘野初名鼎立字则之孤贫力学为诸生文行炳著乙酉后入秀峯山为

 僧久之返初服居同里之朱家港士屋二间旁穿上漏炊烟时绝孜孜著述老而不倦海内服其精博著有宼事编年门

 人潘耒为序

 ︹诗集︺汉三君诗三首高祖光武昭烈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

 事作四绝句四首徐遁庵云元瑛待考湖南三十年事见诗集卷三浯溪碑诗熊湘零桂注卷四怀人

 诗衡山注卷五传闻诗湘东注吴谱第二首抚琴无语忆陶潜自注先兄同年长沙陶君汝鼎第三首督师公子竟头陀

 自注武陵杨公子山松赋得檐下雀一首吴谱 诗中有虽依檐下宿无异深林里盖先生寓徐氏

 寓邸时也蓟州送李子德归关中一首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

 年矣追维壮游兼示旧作一首邦彦案汪尧峯李母顾孺人墓志李氏诸子次第嶷然成

 立伯曰绳远字斯年仲曰良年字武曾叔曰符字分虎率皆气识雄迈议谕卓荦 朱竹垞曝书亭集卷一檇李赋序嘉

 兴古之檇李也府治西南二十里旧有檇李城

十六年丁巳六十五岁彊圉大荒落

 春正月二日送别原一彦和公肃诸甥于天甯寺二月至昌

 平谒十三陵 夏四月出都十三日至德州见抚子衍生及

 衍生师李既足云霑于张简可家原谱 先三日衍生及师李既足附沈度汪家眷舟

 至德州将入都先生预留书张简可家止之至是相见行父子礼五月七日移寓曲周之增福庙主僧名晏如时当涂令

 贺宣三应旌亦寓庙中先生延既足暂留课子即去之山西 邦彦案徐遁庵据同志赠言毛今鳯赠茂引世兄诗注茂

 引衍生字则顾氏宗谱之作茂应者误矣旋过访李霖瞻浃李星来源吴谱 霖瞻号陶庵

 德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延庆知州芮城知县 潘次耕陶庵诗序先生雅慕靖节为人筑一室曰陶庵日哦其中 王渔

 洋陶庵诗选述其古诗原本于陶而杂采诸家之美此其能自名一家而可传于世无疑也是月二十一

 日自德州至郑家口二十四日抵曲周主路安卿泽浓家祀

 先于寓五月七日移寓曲周之增福庙延既足暂留督课衍

 生先生即去山西道经汾州之介休霍州之灵石过介子推

 祠 九月入陜主王山史至富平访李中孚于富平东南军

 砦之北遂寓居其地 吴谱 李征君年谱宁人自山右来访密迩征君时至卧室盘桓语必达

 旦案征君年谱系此条于丙辰冬考衍生原谱丙辰未尝入秦其至富平实系丁巳冬当时衍生已随侍往来应无误记

 李谱或偶讹耳十一月游太华重访山史于华阴复至山西度岁于

 太原之祁县 是岁从子洪慎举次子先生名之曰世棠

  案淞南志世棠以诸生入太学喜搜罗先世手泽以长子炯诗为宏佐后构遗清堂藏从祖炎武遗书俾世守焉

  思召即寄书从弟子严欲立世枢为殇子诒谷后并属达夫

  致词车云寄子严书今集中不载

  ︹文集︺答曾庭闻书 吴谱 庭闻名畹初名传灯江西宁都举人著有金石堂集弟名传灿字

  青藜皆雄骏自命负文武大略书见文集卷三华阴王氏宗祠记见文集卷五谒欑宫文

  见文集卷五谒欑宫文二

  ︹诗集︺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一首徐遁庵案张穆谱六谒天寿山及怀宗欑宫是

  行也与王山史偕 吴谱 诗中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句自注宏撰当时与山史同奠欑宫故云赠献陵

  仁宗陵也司香贯太监宗一首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

  城出至祾恩殿食顷止人皆异之一首彦案先生昌平山水记长陆在天寿山中

  峯之下门三道榜曰祾恩门其上享殿曰祾恩殿宝城周围二里献陵在天寿山西峯之下距长陵西少北一里制并如

  长陵而高广杀之宝城小冢半塡榜曰献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过郭林宗墓一首介休

  一首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一首霍北道

  中怀关西诸君一首 方舆纪要春秋时霍国金属平阳府贞佑三年置霍州元明因之太岳镇

  其东汾水经其西山川扼要争衡太原间者未有不以州为孔道者也 徐遁庵云关西诸君谓李子德李中孚王山史

  杨伯常也河上作一首 方舆纪要平阳府河津县黄河县西十里自吉州流入经龙门山下有禹门渡

  道出韩城又南经县西曰黄河渡 吴谱 诗中有去年方鬭争掘濠守朝那车骑如星流衣装兼橐驼狼弧动箭镞参

  伐扬旗麾嗟此河上军来往何时罢等句案朝那在今甘肃平凉府丙辰年叛将王辅臣方踞陜西之龙驹砦断商雒南

  路知县卢瑛死之旋复引川宼犯通渭是年六月辅臣为大将军图海所败朝命招抚乃率众降特赦其罪假靖宼将军

  立功赎罪而贼党吴之茂宼甘肃之秦州十二月朝命建威将军吴丹略地华商都统佟舒浑败贼于峻岭川复山阳县

  时干戈未已故云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一首徐遁庵云王宏撰山志丁巳秋九月

  三日亭林入关主予家将同作买山之计频阳郭九芝明府闻之以书来曰闻寕人先生已抵山居宁人命世宿儒道驾

  俨然非无所期而至止关学不振已久斯其为大兴之日耶余复之曰弟年近五十始归正学今幸宁人先生不弃正欲

 䇿厉驽钝收效桑楡过李子德四首 徐谱 李子德来迎因过所居月明山下登堂拜母皂帽

 一首魏志管寕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裙随时单服 彦案先生盖自比管幼安云采芝一首古今乐录

 四皓隐于商山采芝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焉归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

 肆志 徐遁庵案陜西商州高车山即商雒山相传高后使张良高车驷马以迎四皓处 彦案先生以四皓自比

 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舎课子衍生一首

十七年戊午六十六岁著雍敦牂

 春由太原入关中至富平富平令郭九芝元谱 名传芳大同人郊迎

 二十里外闰三月遣李子德家人至曲周接衍生及李既足

 于增福庙期会于富平之军砦李中孚家 夏四月朔郭九

 芝邀同至县寓南庵移寓朱公子长源树滋家吴谱 案先生关中杂诗

 次章自注云时寓朱文学树滋斋中藏书甚富 车谱长源故宜府巡抚都御史之冯之子长斋绣佛以终其身

 既足次第故友遗诗时朝议以纂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

 征举海内名儒官为资送以是冬齐集都门候试先生同邑

 叶讱庵方蔼阁学 车谱 方蔼字子吉号讱庵昆山人顺治己亥探花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衔

 谥文敏著有读书斋偶存录及长洲韩慕庐菼侍讲车谱 菼字元少号慕庐长洲人康熙癸

 丑会状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懿著有有怀堂文集欲以先生荐知志不可屈遂止于

 是先生以荐局方殷绝迹不至都门 冬张又南廷尉云翼

 承父命聘往兰州坚辞之吴谱 时张靖逆方任提督驻兰州潼关道何狷庵

 吴谱 曹倦圃溶尺牍作胡狷庵名戴仁来访兼聘未往过同州府之华阴达华

 州止吏目王二华尔谦署吴谱 尔谦常熟人

 ︹文集︺答潘次耕书 与 李湘北书卷三吴谱 湘北名天馥江南合肥籍河

 南永城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定著有容斋集 与 李星来书卷三 彦案惠周惕

  李君墓表君讳源字江馀一字星来德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官河津令 答 李紫澜书 与

  友人辞往教书卷六 吴谱 是书似非为迎往兰州而作以俱辞聘故类系于此 答 李子

  德书卷四第二首 与 友人书卷四 此书与友人书之第二十四

  ︹诗集︺春雨一首 吴谱 中有句朝来阅征书处士多章显又云幸得此申屠超然竟独免又云

  未敢慕巢由徒夸一身善穷经待后王到死终黾勉吴止狷云盖一以自幸一以自信云 寄 同时二三

  处士被荐者一首 吴谱 项联云金兰情不二猿鹤意相亲亦名行其是之意井中心

  史歌一首自序云崇祯十一年冬苏州府城中承天寺以久旱浚井得一函其外曰大宋铁函经锢之再重中

  有书一卷名曰心史称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思肖号所南宋之遗民有闻于志乘者其藏书之日为德祐九年宋已

  亡矣而犹日夜望陈丞相张少保统海外之兵以复大宋三百年之士宇而驱胡元于漠北至于痛哭流涕而祷之天地

  ⿱眀皿之大神谓气化转移必有一日于是郡中之人见者无不稽首惊诧而巡抚都院张公国维刻之以传又为所南立祠

  堂藏其函祠中未几而遭国难一如德祐末年之事呜呼悲矣其书传至北方者少而变故之后又多讳而不出不见此

 书者三十馀年而今复睹之富平朱氏昔此书初出太仓守钱君肃乐赋诗二章昆山归生庄和之八章及浙东之陷张

 君走归东阳赴池中死钱君遁之海外卒于琅琦山归生更名祚明为人尤慷慨激烈亦终穷饿以殁独余不才浮沈于

 世悲年运之日往值禁网之逾密而见贤思齐独立不惧故作此歌以发挥其事云尔 邦彦案徐遁庵本诗注引朱不

 远广宋遗民录云郑思肖福之连江人初名某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科寓吴之条坊巷德祐北狩愤恨若不欲生遂

 改今名字忆翁号所南作臣子盟檄两篇目之曰久久书遂与所作咸湻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二卷及杂文诗总

 为心史入之铁函投承天寺井中崇祯戊寅十一月八日狼山中房僧达始因旱浚井启而得之计先生藏年至是三百

 五十六春秋矣不濡不灭完好如新夏日一首元谱 时秦陇苦旱梓潼篇赠李中孚一

 首自注云后汉书独行传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王莽以业为

 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莽之世及公孙述僭号闻业贤徴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

 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劝之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

 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

 丈去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述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翚逃辞不受蜀

 平光武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其形像中孚以死拒召故以巨游为比和王山史寄来燕

 中对菊诗一首王宏撰燕台观菊寄呈亭林先生诗云御水桥边秋叶黄一枝寒菊度重阳临风每忆陶

 元亮恐负东篱晩节香见徐遁庵本诗注关中杂诗五首吴谱 第三章云谷口耕畬少金门待诏多时

 情尊笔札吾道失弦歌第四章云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盖寄慨深矣过朝邑王处士建常一

 首 吴谱引居易录建常字仲复邠州长武人居河渭之间早弃帖括以著述自娱所著有律吕图说二卷盖本诸

 朱蔡参之以李文利王子鱼邢云路诸书而折衷以自得之义

十八年己未六十七岁屠维协洽

 春正月往延安抵同官县拜宼公墓潘磪潜案先生馀集墓志公讳慎字永修同官

 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官苏州知府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参议分守朔州崇祯八年乞休时年五十八公归卜居

 山寨优游林下读书自娱者二十七年任苏州知府日值缇骑𥙷周吏部顺昌几激吴民之变公密诇得首事者颜佩韦

 等五人摄之下狱榜曰罪人已得馀无所问众皆一麾而散又曰炎武时年十四以童子试见公被一言之奖于今五十

 四年始得至同官拜公于墓下旋携衍生移寓华阴王山史所构新居先是

 山史尝以晦翁朱子于湻熙乙巳奉祠华州云台观欲为表

 章创建祠堂兼营书院以居先生至是迁入山史家吴谱先生关

 中杂诗第五首自注云山史新构小斋将延余住又是年与从子书云新正已移至华下祠堂书院之事虽皆秦人为之

 然吾亦须自买堡中书室一所水田四五十亩为饔飧之计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华阴绾毂关河

 之口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势 衍生元谱 是年二月携衍生往

 华阴主王山史家而先生与从子书则谓新正已移至华下所称书院疑即山史新居俟更考正三月出关

 游嵩少●夏四月至曲周旋由河南至山西 马右实嗣光

 掣甘肃道欲挈姊氏赴任时右实已患病止之告病不听

 长洲毛锦衔今凤来受业 奠王式吾及平阳王九如二人无考

 冬十一月回华阴十二月二十七日张廷尉又南夜半造访

  同邑叶讱庵阁学充明史总裁官欲招先生入史局先生

 致书辞之书云执事同里人也一生怀抱敢不直陈之左右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

 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记曰

 将贻父母令名必果将贻父母羞辱必不果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一死而先妣之大节

 愈彰于天下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此亦人生难得之遭逢也补注

 ︹文集︺与叶讱庵书 与 潘次耕书 与 公肃甥书

  时公肃服阕召充明史馆监修官 与 史馆诸君书●与汤荆岘书卷三 吴

 谱 案荆岘名斌字孔伯号潜庵河南睢州人顺治壬辰士由翰林任潼关道副使迁岭北参政谢病归康熙己未

 举鸿博授侍讲累官工部尚书卒谥文正道光三年崇祠孔庙映奎案文正谢病里居时先生曾以书通间既开馆修明

 史文正分编明太祖本纪四卷列传十馀卷以书来询先生先生答之如此 邦彦案车谱录汤文正答顾宁人书而云

  文正书与答书不合盖先生与汤通问之书及汤与先生询史事之书两家集中各失载无从考正也 为 吴

  江朱处士不远明德作广宋遗民录序卷二 潘道根案松陵文献续纂朱明德

  字不远少治经义有声乙酉后隐居烂溪之滨作广宋遗民录以见志诸隐者多轻世肆志或以语言文字贾祸明德内

  介而外和不为矫激岸异之行故患难不及晚年有得于性命之旨养充神旺至老不衰又著纪略一书记明末国事甚

  悉署名勾吴外史遗诗一首见松陵诗录 与 友人书二十二卷四 与人书共二十五首此第二

  十二首论叶井叔建祠祀宋提举崇福宫十有四公者也吴谱 案崇福宫在河南登封县城北嵩阳书院之旁国初

  县令黄州叶井叔封以书院地邻崇福宫凡宋臣之带崇福宫衔吉皆祀之凡十有四人韩公维吕公诲司马公光程公

  颢程公頣刘公安世范公纯仁杨公时李公刚李公邴朱公熹倪公思王公居安崔公与之康熙十八年邑人大名兵备

  副使耿逸庵介家居讲学以程朱为道统所宗不当与诸贤并列复捐赀建堂三楹迁主崇祀是时县令为长州张埙先

  生此书疑张于未竟工时以书相质故先生答之如此其明年工竣睢州汤文正公为作嵩阳书院记叙其颠末 邦彦

  案登封县志叶封字井叔嘉兴人黄陂籍顺治己亥进士仕为延平推官康熙八年改授登封知县倡复嵩阳书院课士

 与邑人焦贲亨同纂嵩山志陞西城兵马司指挥 书 太虚山人𧰼象谭后此目潘道根据

 彭绍升所序亭林馀集补入书曰臣炎武年六十七寻阅故簏得三十年前所录太虚山人象象谭一书其中有曰亲王

 朝觐曰宗人仕格曰王官曰藩禄曰嘉靖重修宗藩条例其言皆本皇祖之心而悲后世之敝其引汉臣之言曰有白头

 老人教臣言者可谓发愤而深痛者矣臣乃稽首流涕而为之说曰呜呼自天子而下一等为亲王又下一等为郡王此

 皆天子之子若孙不相悬也其在于诗曰本支百世故天子本也亲王枝也宗室叶也故福先上祸先下萧衍之篡齐也

 先杀诸王而后代其主韩建朱全忠之弱唐也先戕十六宅而后弑昭宗祸及亲王此及天子之渐也先帝中年德鲁二

 王戕于敌福唐襄郑崇五王戕于贼汴水决而周宗鱼藩封之难无岁不吿先帝赫然震怒而无所以御之之计不三四

 年京师沦覆天子之祸与亲王同一辙岂不哀哉昔太祖高皇帝时二十四王并皆少壮分封之国往往连跨数十城护

 卫军至一二万而又有行边之命都司卫所并受节制以故有北平之事乐安南昌缘之以起异日大臣无不以削弱王

 府为务嗣位诸王又皆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无不广置田庄放情酒色而所在有司之兵又皆文具及贼骑至城而

 亲王之𫝑与齐民无异逆贼见藩封之大所向辄陷而国家无如之何也则以为天子之都亦将如是而已是以直犯京

 师而不之忌岂非势之相因者哉诗曰宗子惟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呜呼先帝畏之矣使是书之论得行于数十年之

 前足以隆藩维而重国势当不至于今日逮乎福京即位而封唐邓诸王然且无土无民而当权臣跋扈之际事已不可

 为矣臣故阐其义于睿著之末以为来者鉴

  同里后学钱邦彦论曰呜呼此先生有志当世之文呜唈流涕以笔之书者也所谓象象谭者为胜国之书藏书家

  不特深以为讳且以为不祥之物留之必以贾祸久付之烟消烬灭中矣而此文者先生与次耕参订诗文稿时不

  敢列入正集留置集外以待千秋之来哲向非尺木先生崑市一游则此十六篇者久供覆甑糊箔用矣世安知有

  所谓太虚山人象象谭又安知有书太虚山人象象谭后为先生有志当世呜唈流涕之文哉故彦校订先生年谱

  于正集诸文吴车两谱备载者删汰殆尽而仅存其目于逐年之下而特补此文者以此文为先生有志当世之文

  呜唈流涕以笔之书而馀集不若正集之家置一编也此区区之微意也光绪三十四年岁在著雍涒滩仲春之月

  五日钱邦彦谨识

 ︹诗集︺寄子严弟纾一首 吴谱 案中有云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今年已六十与吾

  亦肩差里人推祭酒品行无讥诃又云顷报得两孙青葱满庭柯盖子严有学行以盲废时年正六十兼得两孙

  次耕时被荐在燕中一首 吴谱 案起数语云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洗耳苕水滨扣

  弦歌采菱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征结云嗟我性难驯穷老弥刚棱孤迹似冥鸿心尚防弋缯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

  为言顾彦先惟办刀与绳以次耕强被征诏虑复强己也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

  著书者答示一首云台观寻希夷先生遗迹一首徐遁庵辑注三才图

  会华山图考云台观玉泉院宋端拱中建以居希夷先生者也院后有冢至五里关往时避兵者就险垒石为关曰通天

  第一关往四里为希夷峡山势壁垒涧水经其中从石室旁下如琴如筑鸣声悦耳希夷蜕骨于此宋史隐逸传陈抟字

  图南隐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化形莲花峯下硖石驿东二十里有

  西鸦路繇赵保白杨树二百五十里至临汝以讥察之严筑

  垣封闭过此有题一首徐遁庵辑注一统志硖石关古之崤陵关也路东通渑池西通函谷舆地

  广记二崤山连入硖石界自古险厄之地也三鸦路在今南阳府北及汝州之南今三鸦路自南阳府北六十里之故向

 城又北有石川路即三鸦之第一府北七十里分水岭而北即三鸦之第二故向城而北又八十里有鲁阳关入鱼山县

 界即三鸦之第三白杨关在嵩县东雒阳一首明史光宗纪讳常洛改洛阳作雒阳三月十九日

 行次嵩山会善寺一首少林寺一首嵩山一首河南通志嵩山在河南府

 登封县北十里五岳之中狱也古名外方山亦名崧高山其山二尖峯左曰太室右曰少室测景台一首

 自注在登封县东南三十里故吿成县 吴谱 案登封在嵩山之麓属河南府 潘道根案潘次耕中岳游记吿成县

 即古之阳城也周公卜洛立表测景以此为地中今有测景台存焉台高五丈纵广三丈形体正方而缺其北面十之二

 三以县壶滴漏当缺处平铺石一行于地其长视台之高广可二尺许刻水道其上以承壶漏视水所至以定时俗谓之

 量天尺规制古朴思理精微非周公不能作台南一石高丈许上立一表其长八尺是谓土圭此唐仪凤中所立见于杜

 佑通卓太傅祠一首自注在密县东三十五里大騩镇 吴谱 后汉书卓茂传光武诏曰前密令

 卓茂束身自修执节纯固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又朱祐傅永平中图画

 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凡三十二人密县属开封府梁园一首一统志归德府

 东文雅台平台东苑梁孝王时邹枚相如之徒游吟其间海上一首五岳一首钱邦彦案末二句云

 谁知禽子夏昔是去官人徐遁庵述先生自注云汉书王贡两龚鲍𫝊北海禽庆子夏儒生去官不仕于莽赠张

 力臣一首 原谱 时力臣北游子德自燕中西归省吾于汾州天甯

 寺一首徐遁庵辑注汾州志李因笃至汾阳因顾炎武在汾时取道而来也寄次耕三首岁暮

 西还时李生云霑方读盐铁论一首

十九年庚申六十八岁上章涒滩

 原谱元旦作联云六十年前二圣升遐之日三千里外孤忠

 未死之人以明神宗光宗俱崩于万历庚申也彦补案先生文集卷六与

毛锦衔书云忆昔万历庚申吾年八岁今年元旦作一对云云正月至富平二月先生仲姊

 讣至闲二日设祭成服三月山西鹾使曾章山寅致馈 夏

 四月华阴王无异诸母卒议服及葬祭之礼五月送马右实

 丧出关李既足附之南归是月二十八日先生诞辰富平令

 郭九芝欲亲来致祝先生力止之 华阴令迟屏万维城造

 访先生与谋建朱子祠堂于云台观之右迟欣然捐赀为倡

  冬十月携衍生往山西汾州之阳城里访前中尉朱敏泘

  汾州守周西水于漆延入署 十一月先生元配王硕人

 卒于昆山故里讣至次日出署十一日成服设祭逢七祭奠

 焚帛如常仪彦案七七之祭浮屠法也礼朝夕奠三虞卒哭小祥大祥禫夫为妻齐衰杖期十二月而祥十

 三月而禫礼义由贤者出逢七祭奠何为哉度岁于王位冲中翰德元家以上原谱

 原一以赞善充明史馆总裁

 ︹文集︺音学五书后序卷二 原谱 三月作 答 王山史书 与

 王仲复书卷四 车谱云 谦常以此事质之李太史申耆兆洛申耆曰王山史幼嗣叔父其本生父母俱存

  其父携之入都详见山史集中两书未具原始㡬若山史为抚于张氏者如此则有慈母如母及庶母慈己之服岂仅袒

  免从事乎后人有以此义駮先生者然书称诸母固非慈母等也特以少申数语致启后疑耳 与 友人辞

  祝书 与 王山史书卷四 吴映奎案是时山史客游于外先生从山右寄尝意谓明春即当

  兴工建祠 复 张又南书 与 毛锦衔书 与 公肃甥书

   吴映奎案是年立斋相国方由阁学超迁总宪故先生勉以激浊扬清则是书系是年无疑 与 杨雪臣

  书卷六 彦案潘晩香先生道根补注云雪臣讳瑀毘陵人大中丞陶云先生之子所著有飞楼一百二十卷兰陵小

  志春旭䄛集与恽逊庵日初讲学东林书院年七十馀卒 彦案逊庵为刘念台高第弟子行实见高嵀所撰传

  与王虹友书卷四 吴谱 虹友名摅号汲园廪监生太常时敏第七子所著有芦中集 答 徐

  甥公肃书卷六 吴谱 以上三书语气皆庚申年先生在华阴时所作时三藩煽动蜀中成都顺庆潼川中

  江遂寕蓬谿巫山夔州诸州县相继用兵秦陇间挽输旁午故前书中有虎迹纵横此书内有尚烦戒略云云

  ︹诗集︺送康文学乃心归郃阳一首 吴谱 乃心字太乙郃阳人王渔洋以户

 部侍郎奉使祭告西岳游慈恩寺见塔上有二绝句题秦庄襄王墓云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战鼔濏应

 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亟称之康诗名遍长安学使陆𫤌庭御元拔之以充贡是科以第五人冠其经长安语云关中二

 李不及一康所著有莘野集见渔洋居易录郃阳属西安府文献征存录乃心进退辞让一以圣贤为准则所著有毛诗

 笺太乙子莘野集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吴谱 第一首落句云寄语故人多自爱伹觪青紫

 即神仙第二首落句云传闻高士燕中返料理床头皂荚囊按隋书五行志梁末童谣云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语意

 盖指李子德王山史一流人送李生云霑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一

 首徐遁庵注戴见顺治十五年酬归祚明韭溪草堂诗注王见康熙十年寄王高士锡阐诗注酬族子湄

 一首 吴谱 顺湄字伊人太仓双凤里人织帘先生麟士之子著有水乡集虎邱山志 徐遁庵注吴伟业顾

 母陈孺人寿序余及门顾伊人居州之双凤里其先君麟士长于毛郑之学稽经辑传自名一家海内称织䈴先生者也

 余访伊人于其里第斋三楹衡门两板庭阶洁治地无纤尘散步至后圃见嘉树文石则曰此吾父在某先生所尝过而

 憩者也丹黄遗帙插架如新藓壁旧题漫漶可识噫嘻麟士可谓有子矣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

 传一首 吴谱 鹤龄字长儒吴江人诸生甲申后自号愚庵绝意仕进肆力于古尤专经学以朱子掊击木

 序太过乃集诸家说疏通序义为毛诗通义以蔡氏释书未精撰尚书埤传以胡氏传春秋多偏见凿说乃合唐宋以来

 诸儒之解撰春秋集说又以杜氏注左传未尽合俗儒又以林注乱之撰读左日钞自著诗文曰愚庵小集其注社工部

 李义山诗尤盛𫝊于世与先生暨其同里陈启源相友善先生诗中有云白首穷六经梦𥧌亲皋伊百家纷论说爬罗殆

 无遗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上愁法令烦下慨湻风衰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盖亦先生之所倾倒者 邦彦案崑

 山张星鉴经学名儒记又有禹贡长笺其中震泽太湖嶓𡺪汉源诸辨实有卓见哭李侍御灌溪先

 生模一首自注君以崇祯十四年左迁南京国子监典籍南渡复官称病不出 吴谱 案侍御字子木吴县

 天启乙丑进士东莞知县行取擢河南道御史先生乙未蒙难时侍御曾与诸公主持公道华下有怀顾

 推官咸正一首 吴谱 任咸安推官尝登太华赋诗者归元恭集有𫝊华阴古迹平

 舒道史纪秦始皇本纪使者从关东夜遇华阴平舒道回谿后汉书冯异𫝊邓禹冯异与赤眉战为所败异

 弃马走上回谿阪注在洛川永寕县北见徐遁庵辑注二首悼亡五首邦彦案第四首有句云送汝黄

 泉六岁孙张谱谓世枢也世枢以丙辰生至明年送硕人葬六岁矣案硕人即先生母贞孝王硕人之侄冬至寓

 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泘家祭毕而飮有作三首徐遁庵辑注四民月

 令冬至之日荐黍糕先荐玄冥以及祖祢具进酒肴及贺君师耆老一如正旦 汾州志朱敏濛字龙泽庆成府镇国将

 军李自成之乱骂贼死敏泘当即其兄弟行志既录先生诗于艺文乃不详敏泘出处何也

 二十年辛酉六十九岁重光作噩

 春二月之望先生去汾州 原谱 去汾州日别刘学使梅汾州太守周西水于漆汾州司

 马黄伯华良骥往曲沃至解州运城盐运使黄菉园斐来会晦日往

 答即延先生入署 夏四月五日黄菉园丁内艰先生入吊

  毕旋出署携衍生入关至华阴访王山史山史已于二月南

 游吴越出菉园馈赆为新建朱子祠费 秋七月李既足至

  邸寓八月二日先生自华阴俶装至山西由运城抵曲沃县

 令熊僎徐遁庵辑注曲沃志熊僎字耐徒江西新淦人康熙十八年任曲沃令闻先生至命舆

 至候马驿相迎候马驿在县西南三十里并辔入城寓元帝庙十一日先

 生寝疾患呕泻 原谱 李既足于十八日闻父母俱亡之信星夜驰归九月移寓上

 坡韩氏镜家 冬十月又移寓下坡韩村馆于韩旬公园亭

 张谱 穆案进士履历便览韩宣又字裕斋康熙己未进士齐燕韩旬公传曰吾师顾宁人先生江左大儒千里造访挟

 图书子仆馆之宜园顾殁先生视含殓抚幼子收其四方遗赀走书吿其家并维持还里望后病稍减为

 衍生议婚靳氏 吴谱 靳氏无考原谱媒四人一广东道仇昌祚一义学师卫匪莪一县令熊僎一

 徐偶𤞤二尹嘉霖

 ︹文集︺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 病 起与蓟门当事书

 卷三 辛酉九月病后作 与 李中孚书卷四 辛酉夏作当列在与蓟门当事书上 吴映奎案李征

 君年谱于二十一年壬戌谱内云征君向在富平与顾宁人语及宋鉴谓朱子尝列衔主管华山云台观则云台观宜为

 祠以祀至是寕人移寓华下倡修祠堂肖像以书来询朱子冠服之制云云此当是辛酉年事盖先生于壬戌正月初九

日吿终不及相闻问或是先生之书至是年春始达耶

 ︹诗集︺寄题贞孝墓后四柿一首赠卫处士蒿一首吴谱诗中有

 云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又云与君同岁生中年历兴亡盖即曲沃义学师为衍生媒妁者当是前明遗老也 徐遁

 庵辑注曲沃志蒿字匪莪初名麟贞字瑞鸣以居母丧易今名字与汾阳曹良直太原𫝊山友善晩年辟绛山书院教授

 其中人称绛山先生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徐遁葊案子徳哭先生诗一百韵腊杪才呼走注遣使往

 讯起居冰严薄馈绵报章惊绝笔幽怨屈空拳注晨起承报余诗二十四韵夕卒赠毛锦衔一首

二十一年壬戌七十岁玄黓阉茂

 正月四日韩旬公设宴会宾友八日先生早起答贺熊令上

 马失足坠地疾作遂止不行竟日夜呕泻不止初九日丑刻

 捐馆韩旬公宣熊耐徒僎仇振先昌祚卫匪莪蒿徐偶岩嘉

 霖郭名未为经纪棺敛并典邑人秦氏室停柩其中三月先

 生从弟岩自昆山来偕衍生扶柩归 张谱 案王山史山志辛酉秋予至嘉兴

 访曹秋岳司农相见即致悼亭林之歾为文献之惜予曰亭林无恙尚在予家予来时亭林亦有山西之行秋岳且惊且

 喜逾年壬戌夏予在海州接阎百诗手札云亭林于初春歾于曲沃予为位而哭之恸秋予西归取道掦州将往昆山过

 淮安见张力臣云亭林之柩尚未归不知何以淹滞于彼深以不𫉬抚棺一哭为憾又怪亭林未歾江南何以遽有此问

 搦管偶记涕下沾衿葬于司马公赐茔东偏嗣父仲逢府君之昭位门

 人潘耒为之表墓在昆山县第六保为区五图鸣字圩千

 墩浦右计茔地三十八亩三分六釐道光二十一年入祀

 乡贤祠宣统元年崇祀孔庙𥙷

  原谱云不肖衍生㷀茕孑立侍奉而已年虽十七目未经

  此大事赖韩熊仇卫徐郭诸公经纪含殓棺椁殓后典秦

   氏之房停柩而不肖庐焉终七后不肖入关取向所寄各

   姓书籍而大云叔于三月望前抵沃简阅遗书文稿二十

   四日衍生从关中至沃同居丧次其遗书文券皆携至都

   中致之健庵立斋两表兄及汝嘉兄衍生为之后曾不得

   一寓目焉痛哉惜哉

   同里后学钱邦彦钞毕为之凄怆者久之呜呼先生贞介

   绝俗守志不污至老弥笃其管幼安之亚欤其于李巨游

   徐孺子范史云诗文之中频致意焉其寄托可想矣望七

   之龄犹无首邱之志盖棺之顷仅有一抚子衍生亲视含

   殓微特洪善洪慎越在千里不能速赴即平生最号知已

   如王山史李子德李中孚傅青主亦不能凭棺一恸焉至

   若韩熊仇卫徐郭诸君子一时慕道而前非有平昔知心

   之雅而死于我殡之义卒归任于韩熊仇卫徐郭诸君子

   岂其中有数存耶后死者生于先生之乡不能尽读先生

   之书而考订年谱如接謦欬于二百馀载以上写至捐馆

   之句不觉涕泗之被面也然而先生足与伏生毛公争席

   矣岂徒杜君卿马贵与云尔哉

附录一 先生著述目录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经部春秋类九经误字一卷经部五经总义类 音

 学五书三十九卷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三卷韵补正二卷经部小

 顾氏谱系考一卷史部传纪类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史部地理

 营平二州地名记一卷史部地理类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

 十卷史部地理类昌平山水记二卷史部地理类山东考古录一卷

 地理京东考古录一卷史部地理类谲觚一卷史部地理类求古录一

 卷史部目录类金石文字记六卷史部目录类石经考一卷史部目录类

 知录三十二卷补遗四卷子部杂家类菰中随笔三卷子部杂家类

 文格论一卷杂录一卷子部杂家类经世篇十二卷子部类书类以上均收入

 四库全书五经同异三卷 亭林文集六卷馀集一卷彭尺木序刻

  集五卷山阳徐遁庵注十七卷二十一史年表十卷 十九陵图志六

  卷见潘稼堂呈先生诗中唐宋韵补异同一卷海道经一卷圣安纪事

  一卷万岁山考一卷 肇域志一百卷 北平古今记十卷

   建康古今记十卷 诗律蒙告一卷 下学指南一卷

  当务书六卷 官田始末考一卷岱岳记八卷 茀录十五

  卷 熹庙谅阴记一卷营平二州史事六卷以上吴谱惧谋录四

  卷见江南图书馆善本书目吾邑图书馆钞藏之而先生著述目未载待考补注

  先生勘定之书西安府儒学碑目 勘定家训近儒名论甲

  集 纂录易解 纂录南都时事 点定荀悦汉纪 区言

  五十卷 治河事一帙 备录以上徐谱

  顾千里先生家藏亭林先生著书目录衍生手迹也跋云岁

 丙子不肖衍生于旧簏中检得此本读之泫然追忆当年多

 所不符丁亥冬于宛陵旅舍出而录之

附录二 诸人诗文及记传

  送顾宁人之金陵        陈升之仲达

一帆风送别离舟弧矢由来志远游月照瓜洲寻古渡潮冲铁

瓮破新愁吴宫花草荒烟没晋室衣冠落照收满目江山满目

恨劝君莫上景阳楼

  九日得顾宁人书        徐 夜东痴

故国千年恨他乡九日心山陵馀涕泪风雨罢登临异县传书

远经时怨别深陶潜篱下意谁复续高吟

  柬顾亭林先生          徐 夜东痴

惊喜相看问阿翁少年连袂各头童家从十五年前别身在三

千里外同且注虫鱼潜砚北任教车马过墙东乡关耆旧多萧

索阅历如公道未穷

  哭顾亭林先生诗一百韵     李因笃子德

朝薤初零露浮云忽障天史无正月纪星脱少微𨇠一代摧梁

木千春恨杜鹃典型今顿坠文献尔俱全际剥哀吾道瞻仰失

大贤浑思焚著述未忍没周旋劲节堪追溯名家敢溢传门详

吴郡后望庇武陵前画省基藩牧彤毫珥御钿钟灵𬖂绂第比

美孝廉船先生曾大父自方伯陞侍郎大父赞善兄乡举阅阀窥芳矩词宗起丱年友

兼乡国盛声挟俊𢊍骈少登复社胜地频交轸留都几著鞭衔杯才

最逸搦管赋谁先吐纳苍江丽招寻紫陌连同过遵石渚独步

采香荃竞暏潜修洽徐教懿绪延遭时伤失路振翼爽乘权上

客逍遥久佳人契约偏徒劳殷密勿莫与救迍邅海涸龙虚碎

山颓凤不还难求雏翮好漫惜颔珠圆剖血探危躅攀髯少并

肩鼎湖仍问渡乔岳远怀仙信宿寒郊址恭图寝庙堧为孝陵图

潢勤更肃拂拭对增䖍沐发尝辞舍佣身偶就𠪨北来驰险阻

北谒十三陵南向洒潺湲坏邸询遗迹荒圻拜故阡汤孙昭穆萃汉

祖壁墉坚历历扪松槚兢兢执豆笾金楹澄有赫碧瓦秀含烟

洒扫甘从事勋华耻让镌著昌平山水记特书森具体凡例发流泉古

兆原分立斯文实创编班扬愁䩄甚左马色苍然自此淹羁旅

馀龄肯弃捐经搜坟典阔世谱仡提悬似欲超吟咏何曾叩偓

佺雄心灰弗已绩学励相宣逮夜随烧烛长征亦费研驱车携

竹笈入肆展霜笺叠案皆亲注盈床益勉旃纎瑕攻琬琰所论多摘

古人之误细字炳丹铅取志惟征邑著利病书必欲尽考县志遗闻迥汇川𬣙谟

周利病往册赖删诠屡易犹藏稿通行且待缘昌言昭日录

暇力正诗篇著音学五书转叶音何陋葩骚韵累迁爰稽三颂始

尽洗六朝愆愤乐忘头白遨游任足穿观恒趋裔塞践灅涉层

渊碛雪贞珉皎厓藤侧蔓SKchar2谓宜轻櫂檝翻喜跨鞍鞯到处逢

迎备临岐指顾牵公卿虽倒屣荜窦每安弦邺架抽签数郇𢊍

领味专食不兼味晴暾装澹澹素魄坐娟娟桂辣宁知老松疏那受

怜刊垂资祖籍把赠解囊钱晩结菟裘计将除蕴藻田隰苓聊

近采关阜尽高褰甸服群推首邦衢旧𧰼干王风留黍稷伯略

杳鹰鹯遂逆洪河浪因穷太华巓台祠洵旷举因朱文公曾主管云台观倡为

县宰得循员华阴令迟君任其事亭林殁遂陪享浊俗多崇墨豪耆半杂禅迷

津烦拯助出谷仗陶甄渐觉嘤鸣侈俄开霁景鲜盍𬖂要奋激

倾盖及狂颠缟带曾贻晋先生初同曹司农公过雁门晤余于陈使君席上清觞再集

嗣饮龚宗伯公宅愚蒙沾善诱等列荷区铨谬许私盟牒允期轶草

玄深恩鸿雁并暂别鲤鱼联卜宅推中表寓表弟长源家披帷共醉眠

颇耽亭水洁迟眺径花妍匣剑舒悲啸堂琴写静便纵谈衷曲

尽遐寄物情蠲鬼徼喧飞檄神州满控弦萦肠弥怅望叱驭复

翩翾积岁兵机稔中宵客虑煎匿形乖辟谷觇梦罢回畋忆昨

登嵩少凄其俯涧瀍凌晨谋税野决意谢归舷抵绛依重郭

居曲诛茅假数椽泣麟微旨在衰凤托终焉腊杪才呼走遣使往讯

冰严薄馈绵报章惊绝笔晨起承报余诗二十四韵夕卒幽怨屈空拳耿介

标孤性忠诚冠八埏末繇赍志展畴使抱疴痊彼网欣逋鹤维

巢讶类鸢心休沿板荡目视为戈鋋恐逸阳秋撰须存即次毡

外甥俱隽哲谓三徐公司寇太史相国犹子已腾𬸣令侄中翰君洪善幸接旁阴茂

当提主器僝圣途湮岂断儒术众疑悛镜具睽峯壑生刍布几

筵輀旌悲浩漫墓树想葱芉直拟歌黄鸟真应驾白莲招魂称

至德陟降蒋山边

  答宁人先生书         汤 斌孔伯

前年山史自关中见访询及交游名贤即曰顾先生品高学博

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历象河漕兵农之属无不洞悉原委

坐而言起而可见诸行事真当今第一有用儒者也后晤甫草

元礼计东字甫草举人叶舒崇字元礼进士俱吴江人往往言与山史同吾道之衰久

矣得大力阐明岂非斯人之幸与

  南雷黄氏哀词         阎若璩百诗

 当发未燥时即爱从海内读书者游博而能精上下五百年纵

 横一万里仅仅得三人焉曰钱牧斋宗伯也曰顾亭林处士也

 及先生而三先生云亡上距牧斋殁已三十二年即亭林亦且

 十四五年穆案南雷卒于康熙乙亥距先生之亡实十三年盖至是而海内读书种子

 尽矣

   顾宁人小传          李光地厚庵

 自幼博涉强识好为蒐讨辩论之学十三经诸史旁及子集稗

 野列代名人著述微言碎义无不考究骑驴走天下所至荒山

 颓阻有古碑版遗迹必披榛菅拭斑藓读之手录其要以归十

 馀岁至七十而老勤如一日于六书音义尤有独得余始官庶

 吉士曾相遇为半日话又七年复来京师则宁人殁矣闻其书

已成亟求观之宁人之学于是始窥其备有顾氏之书然后三

代之文可读雅颂之音各得其所自汉晋以来未之有也书既

刻厚自宝秘曰五十年后乃有知我者耳卫先生尔锡言其地

理书用心尤多然未见也孤僻负气讥诃古今人必刺切径情

伤物以是吴人訾之然近代博雅淹洽未见其比

  答从弟论师道书        汪 琬苕文

仆宦游十五年矣其有经学修明者得二人焉曰顾子宁人李

子天生

  随笔              无名氏

先生一日在京师酒次王渔洋问乐府蝴蝶行能记否先生应

口诵之不失一字蝴蝶行最诘屈难读学者所不经意者也渔

洋叹服以上录张石洲谱增入

  拜顾亭林墓           王宏撰山史

三年客江东两度抚君墓野日滋宿草秋华凄冷露缅维同心

交明誓金石固稽古启愚昧敏求祛冥悟朝昏恒不遑患难行

若素重访伯起市更寻公超雾惠然止吾庐一似形影附同泣

鹿马石手攀神烈树倏更四十春戚戚不忘故畴昔梦云阙白

衣从玉辂连蜷下大荒偃蹇问天步叹息桑楡景徘徊崦嵫暮

幽明事已非生死情一诉洒泪归山去长辞西洲路

  哭墓诗             王宏撰山史

与君长别九年矣白马重来千里馀独拜荒邱凄宿草更挥老

泪问遗书

   其二

 为忆神明恒若存莫将封禅比文园当年羊傅徒轻爵何似龙

 门有外孙

                   王宏撰山史

 顾亭林古所谓义士不合于时以游为隐者也丰姿不扬而留

 心经学胸中富有日新不易窥测下笔为文直入唐宋大家之

 室讲明音韵克传绝绪他所为日知录金石文字记天下利病

 诸书卷帙之积几于等身朝野倾慕之行谊甚高而与人过严

 诗文矜重心所不欲虽百计求之终不可得或以是致怨勿顾

 也居恒自奉极俭辞受之际颇有权衡四方之游必以图书自

 随手所钞录皆作蝇头行楷万字如一每见予辈或宴飮终日

辄为攒眉客退必戒曰可惜一日虚度矣其勤厉如此所著昌

平山水记二卷巨细咸存尺寸不爽凡亲历对证三易稿矣而

亭林犹以为未惬正使博闻强记或尚有人而精详不苟未见

其伦也增录张谱

又曰博稽详研发前人所未发为不朽之业者顾亭林之于音

韵梅定九之于历数顾景范之于地理也

  拜亭林先生墓         诸景筠世器︵注︶

先代通儒远衣冠閟此茔谁披元祐籍不慕义熙名碑碣临官

渡梧楸近化城陵还知下马心孰溯骑鲸忆昔风雷过偏逢日

月倾黄图悲瓦解白首望河清慷慨挥新泪苍茫吊旧京江湖

空有志天地竟无情既改三灵卜旋为五岳行举觞邀侠客投

 袂谢名甥谓健庵昆弟秦晋都纡策燕吴不计程如公真磊落此愿

 太纵横曾以编摩暇群推考索精十经归品藻四库赖提衡蜀

 道悲臣甫商贤泣老彭甯知忠孝节独让一书生

   ︵注︶昆山菉葭浜人有竹庄集行世

   拜顾宁人先生墓         孙 仑悬圃︵注︶

 胜国真名士兴朝大布衣泪经天寿尽骨自太原归华表今犹

 是人民昔已非千秋存著作拟荐首阳薇

   ︵注︶昆山菉溪人

   题顾亭林先生遗像        李以峙𫖳山︵注︶

 圣代偁遗老先生迥绝伦姓名高士传志节大元民桑海人闲

 世须眉劫后身训言怀母氏隐痛系君亲块肉终亡赵孱躯远

入秦陵园频恸哭关塞屡逡巡星宿罗胸富山河指掌陈奇文

搜玉石宝气识金银白眼常看俗青睛早异人世传先生目睛青多于白

心多学侣馀绪作名臣缃素留残帙丹青尚幅巾岩岩瞻气𧰼

忠孝炳千春

  ︵注︶昆山人

  题亭林先生像         王省山松坪︵注︶

飘泊干戈际流离关塞中乾坤遗一老草莽有孤忠泪向山陵

尽文从患难工萧然游物外何处弋冥鸿

抵死辞征辟行藏大节完几人双白眼相传先生瞳子中有白光四海一黄

冠有恨沧桑变无家天地宽河汾留寓好不复忆江干先生殁于山西

临晋

郡国关筹虑先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周流历苦辛未酬经世愿空作著

书人鼎革多奇士山河老逸民黎洲与青主气节并嶙峋

系䌫千墩里曾登夫子堂故宅在昆山千墩镇有祠屋奉遗像大儒光史册老眼

阅兴亡落落遗容在萋萋宿草荒生平景仰意翘首对昆冈

 ︵注︶山西沁州人

  顾宁人先生画像赞       王学浩椒畦

通天地人是为大儒眼有庭燎胸有洪罏著书立说继典与谟

遭时不造瘗笔菰芦东岱西华马瘏仆痡死未首邱还榇东吴

郁郁松柏寂寞黄垆我拜先生遗像在图

  题亭林先生遗像二首      王学浩椒畦

天生云鹤未教飞万古青霄望羽衣伊傅胸期巨川楫夷齐身

世首山薇登临到处关经济考订何人任是非遗像清高容肃

拜菰中心事尚依稀先生所著有菰中随笔

著述名山业等身当时指屈首斯人未忘世事常看剑为识天

心遂入秦先生客秦中卒焉瞥眼兴亡如昨梦白头流寓作逋民一门

幸得全忠孝慈训犹存泪满巾太夫人绝食守节遗命不事二姓

  怀亭林先生          张彦孙潜之

一代真儒自不磨麻衣屡拜寿山阿刘蕡对策功名薄李密陈

情涕泪多岂有鹓雏贪腐鼠何堪荆棘哭铜驼天荒地老频搔

首老向菰中托浩歌

  与潘确潜书          吴映奎止狷

违晤芝标转眴已百日馀作客光阴何堪久此仳别耶初夏浙

中之行拟一泛西湖之櫂乃秀才命穷连日为雨师所困萧山

署中盘桓三日绝少开霁之时遂复挂帆而北闷坐舟中曾作

小诗以遣有寄语湖山莫相笑此行原似剡谿舟句盖不得已

而为此解嘲语也今年炎歊逼人偶发兴欲排纂亭林先生年

谱自六月初迄今二十馀日已就十分之六七中元节间当得

断手兄或觅暇来此尚当就质也匆匆不及䩄缕惟珍重为属

不宣弟映奎顿首

  读吴止狷所辑亭林年谱有感   潘确潜

继往开来一寸心丛残谱就自沈吟平生寄托谁能识却聘书

成意自深止狷曾辞制府松公之辟

操行终身懔勿欺由来道德重藩篱世情多以贫为讳墓碣谁

题无愧辞

亭林年谱始作者先生抚子衍生也衍生随侍亭林仅五六年

又为吴江远族之子纪述容或阙略嘉道年间吴止狷乡前辈

重加编订上元车秋舲先生亦有撰述两谱详略互见而吴谱

见闻较确最后平定张石洲先生所辑则于亭林北行后事迹

考据独详清季钱俊甫明经本衍生元谱幷取吴谱车谱参校

补证适山阳徐遁庵学博秉铎吾崑辑有亭林诗注复与考

订商榷三年稿成哲嗣景虞茂才什袭藏之今邑之图书馆搜

访乡邦文献景虞出示此稿亟录一副本藏于馆馆固有亭林

先生手辑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稿上海商务印书馆愿代影印

以广流传因取钱氏校补之亭林年谱附印于后俾世之读亭

林书者可以知亭林毕生志行矣间有张谱所载而为钱氏所

未录者更取一二补注之耻庵王颂文附志数语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