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平御覽/00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地部四 太平御覽
卷四十.地部五
地部六 

王屋山

[编辑]

《列子》曰: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可乎?」雜然相許。雜,猶僉也。其妻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慧。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之心,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力乎?」河曲智叟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神仙傳》曰:甘始,太原人。善行氣,不食,服天門冬,治病不用針、艾。在人間三百歲,乃入王屋山。

《茅君內傳》曰:王屋山之洞,周回萬里,名曰小有清虛之天。

《太素真人王君內傳》曰:王屋山有小天,號曰小有天,周回一萬里,三十六洞天之第一焉。

太行山

[编辑]

史記》曰:酈生說漢高祖曰:「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

《神仙傳》曰:王烈,邯鄲人。服黃菁、鉛華,老而更少。嵇叔夜甚愛之,與共入山游戲。烈後獨入太行山,忽聞山東北如雷聲,往視,山上破數百丈,石中有一孔徑尺,中有青泥出。烈取摶之,隨手堅凝,氣味如粳米飯也。烈自食數丸,因掘歸以與叔夜,即皆成青石,打之作銅聲。案:神山五百歲一開,其中有石髓,得而服之,壽與天地相畢。

《述征記》曰:登滑台城,西南望太行山,白鹿岩、王莽嶺冠于衆山之表。

《墨子》曰:墨子怒,耕柱子曰:「我無愈于子。」墨子曰:「將上太行,駕驥與羊,子將誰驅?」曰:「將驅驥。以驥足責也。」墨子曰:「我亦以子爲足責。」

《尸子》曰:龍門,魚之難也;太行,牛之難也;以德報怨,人之難也。

《水經注》曰: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聞殺鳴犢,遂旋車而返。其後晋人思之,于太行嶺南爲之立廟,蓋往時回轅處也。余案諸子書及史籍之文,幷言仲尼臨河而嘆曰:「丘之不濟,命也夫!」如是,非大行回轅之言也。

《博物志》曰:按太行山而北去,亦不知山所限極處,亦如東海不知所窮。

霍太山

[编辑]

史記》曰:智伯攻趙襄子。襄子懼,乃奔保晋陽。原過後至,于王澤見三人,自帶以上可見,自帶以下不可見。與原過竹二節莫通曰:「爲我以是遺趙無恤。」原過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趙無恤,余霍太山,徐廣曰:在河東永安縣。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餘將使汝反滅智氏,亦立我百邑,餘將賜汝林胡之地。」滅智伯,使原過主霍太山祠祀。

又曰:飛廉先爲紂作石椁,徐廣曰:作石椁于此方。還無所報。乃爲壇于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汝石棺。」

《水經注》曰:霍太山上有飛廉冢,山下有岳陽廟,廟甚靈,鳥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此則《禹貢》岳陽也。

《唐書》曰:義旗初建,高祖自太原起兵,西赴闕中,途經霍邑。時隋將宋老生陳兵拒險,義師不得進,乃屯于賈胡堡。會霖雨積旬饋運不給,高祖患之。忽有白衣老人詣軍門請見:「余霍山神也,遺語大唐皇帝,若向霍山東南傍山取路,八日雨止,我當助爾破之。」高祖初哂之,遣人東南視,果有微道。高祖笑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負吾邪?」及八日月己卯,雨果霽。高祖大悅,以太牢祭其山。

首陽山

[编辑]

《詩》曰:采苓采苓,首陽之巔。采苦采苦,首陽之下。采葑采葑,首陽之東。

史記》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讓國而逃,聞西伯善養老,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東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而諫,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而伯夷、叔齊耻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乃至餓死。

《鎖語》曰:晋平公與齊景公乘,至于澮,見人乘白驂八駟以來平公之前。公問師曠曰:「有犬狸身而狐尾者乎?」師曠有頃而答曰:「有之,其名曰□□□□□首陽之神飲酒霍太山而歸,其居于澮乎?見之甚善,君有喜焉。」

戴延之《西征記》曰:洛東北去首陽山二十里,山上有伯夷、叔齊祠。或云餓死此山。今河東蒲阪南,又謂首陽,亦有夷齊祠,未詳餓死所在。

《山海經》曰:和山上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流而北注于河。其中多蒼玉,吉神泰逢司之。是神好居于萯山之陽,出入有光。

《呂氏春秋》曰:夏後氏孔甲,田于東陽萯山,遇大風雨。

皇甫謐《帝王世紀》以爲即東首陽山也。蓋是山之殊目矣。

龍門山

[编辑]

《書·禹貢》曰: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孔安國曰:龍門在河東之西界也。

《周禮》曰:大司樂以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陰竹生北。于宗廟奏之。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

《孝經援神契》曰:禹鑿龍門,辟伊闕,决江開岷導四瀆。鑿龍門以通河,鑿岷山以開江,導淮于桐柏,導濟于王屋,故言導四瀆。

《漢書·地理志》曰:龍門山在馮翊夏陽縣北。《續漢書》同。

《辛氏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巨靈迹猶在,去長安九百里。江海大魚,洎集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爲龍。故云曝鰓龍門。

《尸子》曰:古者龍門未鑿,呂梁未辟,河出于孟門上。

《慎子》曰:河之下龍門,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弗能及。

《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名曰洪水。大禹通之孟門。

《水經注》云:風山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門,與龍門相對,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爲河之巨厄,兼孟門津之名也。又有黃河自風山西四十里,南出孟門山,此經禹鑿廣岸崇深傾崖,及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焉。

岐山

[编辑]

《易》曰:王用享于岐山,吉,無咎。

《詩》曰: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

又曰: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孟子》曰: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圖經》曰:岐山亦名天柱山。《禹貢》曰:導岍及岐。

《河圖括地象》云:岐山在昆侖山東南,爲地乳,上多白金。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山。時人亦謂岐山爲鳳凰堆。

酈元注《水經》云:天柱山上有鳳凰祠。或云:其峰高峻,迥出諸山,狀若柱,因爲名焉。

梁山

[编辑]

《書》曰:壺口治梁及岐。壺口在冀州,梁在雍州,循山治水在西。

《詩》曰:弈弈梁山,維禹甸之。弈弈,大貌。甸,治也。禹治梁山,除水灾也。

《傳》曰:梁山崩,晋侯召伯宗,伯宗辟重。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問其所。曰:「絳人也。」問絳事。曰:「梁山崩,將召伯宗謀之。」問將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國主山川,山崩川竭,國君爲之不舉,降服,乘縵,徹樂,出次,祝幣,史辭,以禮焉。其如此而已,雖伯宗,若之何?」

《谷梁書》曰:梁山崩,雍河,三日不流。晋君召伯宗而問之。伯宗來遇輦車,輦者不避,使車右下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遠矣。」伯宗下車而問焉,曰:「子有聞乎?」對曰:「梁山崩,雍遏河三日不流。」伯宗曰:「君爲此召我也,爲之奈何?」曰:「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壅之。雖召宗伯,如之何?」

《爾雅》曰:梁山,晋望也。郭璞注曰:晋國所望祭者也。今在馮下陽西北臨河上也。

《漢志注》曰:梁山有夏陽,西北即《尚書禹貢》「治梁及岐。」

《詩·韓弈篇》曰:弈弈梁山,晋國所望。大梁別小梁之號,俱在韓城縣界。大梁山在今縣西。又按《三秦記》梁山宮城,又名織錦城。

太白山

[编辑]

《辛氏三秦記》曰: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三百里,不知高幾許。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尺。山下軍行,不得鳴鼓角;鳴鼓角,則疾風暴雨兼至也。

《周地圖記》曰:太白山甚高,上恒積雪,無草木。半山有橫雲如瀑布,則澍雨。人常以爲候,驗之如離畢焉。故語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

《魏略》曰:吉茂、蘇則,值亂,隱于扶風南太白山中,以經籍自娛。

峨眉山

[编辑]

《列仙傳》曰:陸通,楚狂接輿也。好養性,在峨眉山,世世見之數百年。

《華陽國志》曰:犍爲南安縣南,有峨眉山,去縣八十里。《地圖》雲有仙藥,漢武求,不能得。

《益州記》曰:峨眉山在南安縣界,當縣南八十里,兩山首相望如峨眉。

岷山

[编辑]

《易幹鑿度》曰:岷山上爲井絡。

《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爲沱。江東南流,沱東行也。

《書璇璣鈐》曰:禹導積水,决岷山,流九貢。九貢,九州之貢。

《家語》曰:江始出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至于江津,不方舟則不可以涉。

漢書》曰:成帝時,岷山崩,壅江水,江水逆流。

《山海經》曰:岷山,江水出焉。今在汶山郡廣陽縣西,大江所出也。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梅,多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

嶓冢山

[编辑]

《書》曰: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華陽國志》曰:西岷嶓地稱天府。

《河圖括地象》曰:嶓冢山,上爲狼星。山上有异花草,花名骨容,食之無子。

鳥鼠山

[编辑]

《河圖括地象》曰:鳥鼠同穴山,地之幹也。上爲掩畢星,渭水出其中。

《漢武內傳》曰:封君達,隴西人也。初,服黃連五十餘年,入鳥鼠山,于山中服水百餘年,還鄉里,年如三十。常乘青牛,號青牛道士也。

《山海經》曰:鳥鼠同穴山,今在隴西首陽縣西南。山有鳥鼠同穴,鳥名䳜,鼠名鼵。鼵如家鼠而短尾,䳜如鵽而黃。穿地入數尺,鼠在內,鳥在外而共處。

孔安國傳:鳥鼠共爲雌雄。

《沙州記》曰:鳥鼠同穴山,鳥如家雀,色小白;鼠小黃而無尾。凡同穴地皆肥沃壤,盡軟熟如人耕,多生黃花紫草。

積石山

[编辑]

《書》曰: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

《穆天子傳》曰:西濟于河,用申八駿之乘,以飲于枝詩之中,積石之南河。水岐成曰詩。詩,諸也。

《山海經》曰:積石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是山也,萬物無不有。冒,覆也。積石在金地河關縣西南羌中,河行塞外,東入塞也。

《莊子》曰:鳳之所居也,積石千里,河水出下,鳳鳥居上。

 地部四 ↑返回頂部 地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