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468
人事部一百八 ◄ | 太平御覽 卷四百六十八.人事部一百九 |
► 人事部一百一十 |
樂
[编辑]《說文》曰:樂,極也,歡也。
《易》曰:樂天知命,故不憂。
《毛詩》曰:王在在鎬,凱樂飲酒。
《禮記》曰: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又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
又曰:子貢觀于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
《左傳》曰: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氏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論語》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又曰: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又曰: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又曰: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又曰:不仁者,不可以長處樂。
《戰國策》曰: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飲酒樂,天又雨,君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始强。
又曰:梁王魏嬰會諸侯于蘭台,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避席曰:「昔楚王登疆台而望崇山,左江右湖以臨方皇,其樂忘死,曰:『後代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國者。』今君前夾林後蘭台,疆台之樂,可無戒乎?」
《東觀漢記》曰:光武伐薊還,士衆喜樂,師行鼓舞,歌咏雷聲。
又曰:東平王張蒼曰:「爲善最樂。」
袁弘《後漢記》曰:光武嘗聽朝至于日側,講經至于夜半,皇太子從容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道,今天下又安,願省思慮養精神、優游以自寬。」上答曰:「吾以爲樂也。」
王沈《魏書》曰:太祖告歸鄉里,築室城外,習讀書傅,秋冬弋獵以自娛樂。
裴子野《宋略》曰:廢帝于華林園爲列肆,親自酤賣,又開瀆,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爲歡樂。
《管子》曰:桀放虎入市,樂人之驚。
《晏子春秋》曰:景公飲酒數日,去冠破裳,自鼓盆問左右曰:「仁人者,亦樂此乎!」晏子曰:「人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君無禮,何以臨下?」景公請易衣冠也。
又曰:景公飲酒移于晏子前,驅款門曰:「君至!」晏子立于門曰:「國家得微有故乎?君何爲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醲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晏子曰:「夫鋪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預焉。」又移司馬穰苴,穰苴介胄操戟立門曰:「鋪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預焉。」又移于梁丘據,據左援琴、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樂哉!今夕吾飲,微二子何以治吾國;微此一臣,何以樂吾身也。」
《文子》曰:秦楚燕魏之歌,異傅而皆樂也。
《列子》曰:仲尼間居,子貢入侍,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顔回。回援琴而歌。孔子問曰:「若奚敢獨樂?」回曰:「吾昔聞諸夫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
又曰:孔子游太山,見榮啓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所爲樂,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人爲貴,吾既得爲人,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吾既得爲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繈褓者,吾行年九十,是三樂也。貧者人之常,死者命之終,處常待終,當何憂哉?」孔子曰:「自寬者也。」
又曰:林類年且百歲,晨春被裘,拾遺穗于故畦,幷歌幷進。孔子適衛,望之謂子貢曰:「彼叟可與言!」子貢逆之壟端,面之嘆曰:「先生曾不悔乎?」乃仰而應曰:「吾何悔邪?吾所以爲樂,人皆有之,而反以爲憂。少不勤行,長不競時,故能壽若此。老無妻子,死期將至,故能樂若此。」
《莊子》曰: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爲寒暑風雨之序矣。
又曰: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又曰:莊子與惠子游濠梁水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又曰:孔子謂顔回曰:「回,來!家貧居卑,不仕乎?」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饣亶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爲絲麻;以道自樂,回不願仕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又曰: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
又曰:梁惠王立沼上,顧鴻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
《荀子》曰:子路問于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其未得則憂不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日之樂。」
又曰:鳳鳥啾啾,其翼若竽,其聲若簫。有皇有鳳,樂帝之心。
《淮南子》曰:令尹子佩請飲莊王,莊王許諾。子佩之于京台,莊王不往。明日,子佩跣揖北面,立于殿下,曰:「昔君王許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莊王曰:「吾聞子具于京台。京台者,南望獵山,以臨方皇;左江而右淮,其樂忘歸。若薄德之人,不可以當此樂也,恐流而不能反。
又曰:吾所謂樂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爲樂。不以慊爲悲;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與子夏心戰而曜,道勝而肥。聖人不以身徇物,不欲人爲之而以自樂也。
《顧子》曰:遇其樂也,則欲荒淫流湎;逮其喜也,則欲歡笑鼓舞。荒淫則傷義,鼓舞則虧風。
又曰:子謂子華曰:「爾有四樂,頗知之乎?」子華曰:「未之知也」。子曰:「二親具存,是爾一樂;兄弟無故,是爾二樂,夫和妻柔,是爾三樂;披褐懷玉,是爾四樂。」子華曰:「華乃有五,遇千載之會,而登夫子之堂,則華之五樂也。」
又曰:或曰:「夫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蓋聖人之陳迹耳,子何好焉?」子曰:「上紀五帝之盛,下述百王之義,粲粲如列宿,落落如連珠,雖復退居窮處,簞食瓢飲,未始失其樂矣。予可得無好乎!」
《賈誼書》曰:宓子治單父。于是齊人攻魯,道自單父。始,父老謂曰:「麥已熟矣,今迫齊寇,民不及刈獲,請令民人自刈。刈傅郭者,歸可以益食,不資寇。」三請,宓子不聽。俄而麥畢,資乎齊寇。季孫聞之,怒。使人讓宓子,宓子曰:「今年失麥,明年可樹。令不耕者得獲,是樂有寇也。且一歲之麥于魯不加强,喪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必數年不息。」季孫聞之,慚曰:「使穴可入乎?吾豈忍見宓子哉!」
揚雄《連珠》曰:臣聞天下三樂焉:陰陽和調,四時不忒,年豐物遂,無有夭折,灾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樂也。聖明在上,祿不遺賢,罰不偏罪,君子小人各處其位,衆人之樂也。吏不苟暴,役賦不重,財力不傷,安土樂業,民之樂也。
劉向《說苑》曰:楚昭王欲之荊台游,司馬子棋進諫曰:「荊台之游,左洞庭之陂,右彭蠡之水,南望獵山,下臨方淮,其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其國,願大王勿往游焉。」
又曰:齊景公游海上,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敢言歸者死。顔諫曰:「君樂治海,不樂治國;彼至有治國者,且安得樂此海也。」
譙周《法訓》曰:或曰君子處陋巷之中,奚樂也?曰:「樂得其親,樂得其友,樂聖人之道也。」
劉向《列女傳》曰:楚昭越姬者,越王勾踐之女也。昭王燕游,蔡姬在左,越姬驂乘,駟以馳逐,登附莊之台,以望雲夢之囿。乃顧謂二姬曰:「樂乎!吾願與子生死若此。」蔡姬曰:「故願生俱樂,死同時。」顧謂史書之。
《楚辭》曰:樂莫樂于新相知。
劉伶《酒德頌》曰:先生乃捧罌承槽,銜杯漱醪,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曹子建《箜篌引》曰: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憂上
[编辑]《說文》曰:憂,愁也。
《易》曰: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又曰:當其憂悔吝之時,纖介不可慢也。
《毛詩》曰: 踧踧周道,鞠爲茂草。我心憂傷,惄焉如檮。假寐永嘆,惟憂用老。
又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又曰:未見君子,我心則憂。
《左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
又曰:吳公子札來聘,請觀周樂,爲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
《史記》曰:秦昭王臨朝嘆息,應侯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矣。以遠思慮而禦勇士,恐楚之圖秦也。今武安君死,鄭安平叛,內無良將,外多敵國,吾是以憂。」
又曰: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平。平疾讒諂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蜀志》曰:曹公征孫權,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劉璋曰:「曹公征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爲唇齒。
又曰:進在青泥與關羽相距,今不往救,進必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于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
沈約《宋書》曰:武帝起,桓玄聞便憂懼無復計。或曰:「劉裕等衆力甚弱,豈能有成,陛下何慮之甚。」玄曰:「劉裕自足爲一世之雄;劉毅家無擔石之儲,樗蒲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舉大事,何謂無成。」
《吳越春秋》曰:越王欲復怨于吳,冬寒則抱冰,夏熱則握火,憂苦其志,懸膽于戶,出入嘗之,不絕于口。
《華陽國志》曰:蜀中傅相告曰:「井中有人。」學士靳普言:「客星入東井,益州之分,憂刺客入耳。」
《山海經》曰:牛首山有草,名曰鬼目,其葉如菜而莖赤,其秀如禾,服之不憂。
又曰:霍山有獸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可以亡憂。
又曰:茈湖之水,其中多鯈〈(音稠。)〉魚,其狀如鶏而赤毛白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食之亡憂。
又《莊子》曰:顔淵東之齊,孔子有憂色。子貢下席問曰:「小子回東之齊,夫子有憂色,何耶?」孔子曰:「善哉,汝問!昔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是爲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不可損益也。吾恐回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彼將內求于己而不得,則惑也。」
《列子》曰:孔子謂顔回:「汝徒知樂天知命之無憂,未知樂天知命之有憂之大也。吾始知詩書禮樂,無救于治亂,而未知所以革之方。此樂天知命者之所憂也。」
《孟子》曰:憂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