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7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疾病部四 太平御覽
卷七百四十二.疾病部五
疾病部六 

[编辑]

《周禮·天官下》曰: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祝當如注,讀如注病之注。

《禮記·曲禮上》曰: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

謝承《後漢書》曰:媯皓母炙瘡發膿,皓祝而愈之。

《魏書》曰:孫觀遷青州刺史,從徵孫權於濡須口。為流矢所中,穿左足,力戰不顧。太祖勞之曰:「將軍被瘡深重而猛氣益奮。」及瘡甚,遂卒。

《吳曆》曰:孫策為許貢客所傷,既被瘡,策引鏡自照,曰:「面目如,此當可復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呼,瘡皆分裂,其夜卒。

《江表傳》曰:周泰為濡須督。諸將以泰本出於微賤,咸輕傲之。孫權乃入泰營,於都巷中偵常,大請官僚,使泰脫衣幘,見其瘡痍匝體,指瘡而問曰:「何地戰傷?」泰具對,權把其臂流涕。

沈約《宋書》曰:劉邕所啖食每異於人,性嗜瘡痂,以為味似鰒魚。詣孟靈休,靈休先患炙瘡,瘡痂落床氏,邕因取食之。靈休瘡痂未落者,悉褫以飴邕。

靈休與何勗書曰:「劉邕向顧見啖舉體流血。南康國吏二百人,不問有罪無罪,遞互舉鞭取瘡,常以給膳。」

又曰:張收嘗為犭制犬所傷,醫云:「宜食蝦蟆膾。」收甚難之。醫含笑先嘗,收因此乃食,瘡亦即愈。

《北史》曰:長孫子彥末年石發,舉體生瘡,雖親戚兄弟以為惡疾如此,難以自明。世無良醫,吾其死矣。嘗聞:惡疾,蝮蛇螫之不痛,試為求之,當令兄弟知我。乃於南山得蛇,以股觸之,痛楚號叫,俄而腫死。

《抱朴子》曰:治金瘡,以氣吹之,血即斷,痛立止。

《論衡》曰:儒書言,燕太子丹使客荊軻刺秦王,不得,誅死。後高漸離以擊筑見秦王,王知燕之客,乃膠其眼,使之擊筑。漸離置鉛於筑中,以為重而擊秦王。秦王病瘡,三月而死。夫言高漸離以筑擊秦王,實也;言中秦王,病瘡三月而死,虛也。

嵇康《高士傳》曰:孔休元嘗被人斫之。至見王莽,以其面有瘡瘢,乃碎其玉劍與治之。

《華他別傳》曰:琅琊有女子,右股上有瘡,癢而不痛,愈己復發。他曰:「當得稻糠色犬系馬頓走,出五十里,斷頭向癢。」乃從之。須臾,有蛇在皮中動,以鐵橫貫,引出,長三尺許。七日便愈。

《異苑》曰:陳郡謝石少患面瘡,諸治莫愈。乃自匿遠山,臥於岩下,中宵有物舐其瘡,隨舐除,而舐處悉白,故世呼為「謝白面。」

又曰:有田父耕植,見傷一蛇,有一蛇銜草著瘡上,而傷者差。田父收其餘葉,治瘡皆驗。

又曰:晉時長山趙宣母任身如常,而髀上癢,搔之成瘡,二兒從瘡中出,母子平安。

《幽明錄》曰:漢武帝在甘泉宮,有玉女降,與帝圍棋。女風姿端正,帝乃欲通之。女因唾帝面,遂成瘡。帝避跪謝,神女為出溫水洗之。事具《溫泉部》。

《西京雜記》曰:廣川王好發冢。後發欒書冢。是夕王夢一丈夫,鬢眉盡白,以杖扣王左腳。王覺,左腳腫痛,因生瘡,至死不差。

《三輔故事》曰:衛太子岳鼻,武帝疾,避暑甘泉宮。江充謂太子曰:「陛下惡太子鼻,當持紙蔽其鼻。」及入,充言曰:「太子不欲聞陛下膿臭,蔽鼻而入。」帝大怒。

[编辑]

《說文》曰:痱,風病也。

漢書》曰:灌嬰矯先帝詔,當棄市。嬰陽病痱,不食欲死。或聞上無煞意,嬰復食,治病。議定不死矣,乃有飛語為惡言聞上,故以棄市。

《東觀漢記》曰:明帝行幸諸國,敕執金吾馮魴將緹騎宿玄武門復道上。詔曰:「復道多風寒,左右老人且病痱,多取帷帳,東西完塞窗,皆令致密。」

螫毒[编辑]

《魏志》曰: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呻吟無賴。華他令溫湯漬手,數易湯,常令暖,其旦即愈。

《搜神記》曰:阮瑀傷於虺,嗅其瘡而雙虺出鼻中。

《孔叢子》曰:宰我使齊,反見夫子曰:「梁丘據遇毒,茸墚而瘳。齊會大夫眾賓賀焉,大夫并復獻攻毒之方。」弟子謂曰:「梁丘子瘳矣。方安所施?」夫子曰:「三折肱而知為良醫。治梁丘遇虺害而獲瘳,假有與之同疾者,必問所以己之方,眾人為見,故各言其方也。」

《抱朴子》曰:蝮蛇中人,不曉方朮者但以刀割肉投地,其肉沸如火炙,須臾,焦盡。

嵇含《遇蠆客賦》曰:元康二年七月七日中夜,遇蠆客,有戲余者。曰:「諺云『過滿百,為蠆所螫』斯言信哉!」

[编辑]

《周禮·秋官》曰:庶氏掌除毒蠱,以嘉草攻之。

《左傳》曰:宣二,晉里克有蠱疾。

沈約《宋書》曰:沛郡相縣唐賜往比村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枚。臨死,語妻張曰:「死後刳腹中病。」張手破之,藏悉糜碎。

《搜神記》曰:蠱有怪物若鬼,其妖形變化,雜類殊種,或為狗豕,或為蟲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狀。常行之於百姓,所中皆死。

《續搜神記》曰:爰游道人,清苦沙門也。剡縣有一家事蠱,人啖其食飲,無不吐血死。游詣之,主人下食,游便咒焉,一雙蜈蚣長丈餘,於槃中走出。飽食歸,安然無他。

《靈鬼志》曰:滎陽郡有一家姓廖,其家累世為蠱,以致富,子女丰悅。後取新婦,不以此語之。家人悉行,婦獨守家,見屋中一大缸,試發,見一大蛇,便作沸湯,悉灌煞之。家人還,婦具說焉,舉家驚惋。無几,其家疾病,死亡略盡。

廱疽[编辑]

《廣雅》曰:痤、疽,廱也。

《說文》曰:廱,腫也。痤,小腫也。

《釋名》曰:廱,壅也。氣壅不通,結,里而潰也。

《左傳·襄十九年傳》曰:晉荀偃癉疽,癉疽,惡瘡。生瘍於頭。濟河,及著雍,病,目出。

史記》曰:卒有病廱者,吳起為吮之。卒母哭之,曰:「往年吳公吮其父,父遂戰死。今又吮此子,妾不知其所死矣。」

漢書》曰:項羽疑范增奪其權,增怒曰:「天下且定,而王自為之,願賜骸骨。」羽許之。亞父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又曰:僕射鄭崇數以職事見責,發頸廱而死。

又曰:文帝病廱,鄧通常為上吮之。上問曰:「天下誰最愛我?」通曰:「莫若太子。」太子入,上使吮廱,太子色難。聞通吮之,慚,遂恨通。

《東觀漢記》曰:樊事後母至孝。母常病廱,樊至吮嗽。

《典略》曰:趙戩病疽疾,年六十餘。聞魏王薨,哭泣哀過,瘡發而卒。

王隱《晉書》曰:徐苗字叔冑,弟亡臨殯,口中廱大潰,膿溢,苗含去之。

《宋書》曰:劉瑀與何晏俱發背廱。瑀疾己篤,聞偃亡,歡甚,叫呼,於是亦卒。

《南史》曰:徐詞伯春月出戲,聞草屋中有呻吟聲。詞伯曰:「此病甚重,更一日不療必死。」乃往視,見一老姥,稱體痛而處處有𪒠黑無數。詞伯還,煮斗余湯送,令服之。訖,痛熱愈甚,跳投床者無數。須臾,所𪒠處皆披出,長寸許。乃以膏塗諸瘡口,三日而復,云:「創墅釘疽也。」

又曰:薛宗伯善徙廱疽。公孫泰患發背,伯宗為菩摑之,徙置齋前柳樹上。明日而廱消,樹鄙使起一瘤,如拳大。稍稍長二十餘日,瘤大膿爛,出黃赤汁升余,樹為之瘺損。

《唐書》曰:李洧,正己從父兄。正己死,洧以徐州歸順,封潮陽郡王。無何,背發疽。稍平,乃大具糜餅,飯僧於市,洧乘平肩與自臨其場。市人歡呼,洧驚,疽會於背而卒。

《孝子傳》曰:魏達父苦疽Φ,達吮喇而愈。

《山海經》曰:帶山有鳥,狀如馬,五彩,名奇,食之不疽。

又曰:半石之山,合水出焉,多鯗魚,蒼文赤尾,食之不廱。譙明之山,譙水注焉,多何羅魚,一首十身,食之己廱。

辛氏《三秦記》曰:大魚如羊,在長池中,世人食之生廱瘡。

《論衡》曰:《儒書》云:齊桓公負婦人朝諸侯,管仲告諸侯曰:「吾君有疽瘡,不得婦人,瘡惡不愈。」諸侯信管仲,故無叛者。

[编辑]

《說文》曰:瘺,頸腫也。

《山海經》曰:脫扈之山植豬之草,可以己鼠。郭璞注曰:鼠瘺也。

《淮南子》曰:狸頭己鼠,雞頭己瘺。

《洞林》曰:柳祖休婦病鼠瘺,積年不差。及困,令兒就吾卦之。語之曰:「當得賤師姓石者治之。」事具《鼠部》。

[编辑]

《說文》曰:癬,乾瘡也。

《山海經》曰:渠豬之山多豪魚,赤喙赤尾,食之可己白癬。

又曰:橐山,橐水出焉。修郡之魚,其音如鴟,食之己癬。

[编辑]

《說文》曰:瘃,中寒腫。

漢書》曰:趙充國討先零,帝詔充國曰:「欲至冬擊虜,將軍士寒,手足皸瘃,豈有利哉?」皸,坼裂也。瘃,寒瘡也。

[编辑]

《說文》曰:疥,瘙也。

《周禮·天官·疾醫》曰:夏時有癢疥病。

《禮記·月令》曰: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左傳·昭五》曰:齊侯疥,遂┲,期而不瘳。諸侯之賓問疾者多宰繕。

《國語·吳語》曰:夫差既許越成,乃大戒師徒,將以伐齊。子胥諫曰:「越之在吳也,猶人之有心腹之疾也。今王非越是圖,而齊魯以為憂事。夫齊譬諸疾疥癬也,豈能涉江湖而與我爭此地哉?」

《山海經》曰:石脆之山,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花黑實,食之己疥。

宋玉《登徒子賦》曰:登徒子之妻,既疥且痔,登徒悅之,使有五子。

又曰:竹山有草,名曰黃藿,狀如樗,葉如麻,白華赤實,浴之己疥。

惡疾[编辑]

《韓詩外傳》曰:《苡》,傷夫有惡疾也。彩彩苡,薄言捋之。苡,澤瀉也。苡,良惡之菜,猶捋之不己,君子雖有惡疾,我猶不能去離也。

《論語·雍也》曰: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包曰:牛有惡疾,不欲見人。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後魏書》曰:李庶生而天閹,崔諶調之曰:「教弟種鬢,以錐遍刺作孔,插以馬尾。」庶曰:「先以此方回施貴族藝眉,有效,然後樹鬢。」世傳諶門有惡疾,以呼沱為墓田,故庶言及之。

《列女傳》曰:蔡夫之妻者,宋人之女也。既嫁於蔡夫,有惡疾。其母將改嫁之,女曰:「夫之不幸,乃妾之不幸,將何去之?」終不聽其母,而作《苡》之詩。

疫癘[编辑]

《說文》曰:疫,皆民之疾也。

《釋名》曰:疫,役也,言有鬼行疾也。

《禮記·月令》曰:孟夏行秋令,則民多大疫。

《續漢書》曰:元初中,會稽大疫,使光祿大夫將醫巡行。

《魏書》曰:文帝在東宮,氛癘大起,時人雕傷。帝深感嘆,與素所敬者大理王朗書,言:「人生有七尺之形,死為一棺之土,惟立德揚名,可以不朽。」

《魏志》曰:司馬朗遷兗州刺史,徵吳,到居巢,軍中有疫。即躬親巡視,致藥於疾卒焉。

王隱《晉書》曰:郭文舉得疫病危困,不肯服藥,曰:「命在天,不在藥。」

《鍾離意別傳》曰:黃讜為會稽太守。吳大疾疫,黃君轉署意中部督郵,意乃露車不冠,身循行病者,賜與醫藥,其所臨護口十餘人。

《劉根別傳》曰:潁川太守到官,民大疫,掾吏死者過半,夫人郎君悉病,府君從根求消除疫氣之朮。根曰:「寅戌歲泄氣在亥。今年太歲在寅,於聽事之亥地,穿地深三尺,方與深同,取沙三斛著中,以淳酒三升沃在其上。」府君即從之,病者即愈,疫疾遂絕。

《山海經》曰:復州之山有企踵之鳥,如,一足,彘毛,見則國中大疫。

《三輔決錄》曰:井丹舉室疫病,梁松自將醫藥治丹。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郡有鳥焉,其形似鵲,白尾,名為青鳥。常以三月自蒼梧而度,群飛不可勝數,山人見其來,多苦疫氣。

魏文帝《與吳質書》曰:昔年疾疫,親故多罹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

曹植《說疫氣》曰:建安二十二年,厲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

 疾病部四 ↑返回頂部 疾病部六